漳州市技术工人状况调查与思考

漳州市技术工人状况调查与思考

一、漳州市技术工人队伍状况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碧宝[1](2021)在《新时代视域下厚植工匠文化的思考》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以来,漳州市"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理念的深入推进,带动漳州地区大批带有浓郁工匠色彩的非遗项目重现繁盛,厚植工匠文化的沃土不断得以深耕。以此为契机,如何实现工匠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推动工匠文化事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这是新时代漳州地区弘扬传承工匠文化面临的重大课题。

李艺玲[2](2020)在《闽南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策略——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留存的珍贵遗产的传统村落,在现代化进程中,日渐凋敝甚至已经消亡。通过辨析乡村振兴与传统村落的内在关系,分析闽南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成效以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闽南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的策略方法,为促进闽南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保护地域文化提供了新思路。

屈会[3](2020)在《重庆主城区男性居民吸烟危害认知与戒烟行为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结合国内外关于吸烟危害认知与戒烟的理论基础,对重庆市主城区男性居民进行吸烟状态调查,了解主城区男性吸烟现状和戒烟行为的一般特征,分析吸烟危害认知与戒烟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分析吸烟危害认知与戒烟行为关系的影响因素,探究吸烟量在吸烟危害认知对戒烟态度影响中的中介效应,为降低烟草使用率、改善居民健康提出参考措施和建议。方法1.抽样方法:方法为多阶段随机抽样。具体实施是在重庆市随机选取两个主城区(渝中区和沙坪坝区),每个主城区随机选取4个社区,每个社区随机选取若干个家庭,最后在所选取的家庭里随机选取1名≥15岁的男性,对选取的男性进行面对面调查。为保证调查样本的最大随机性,利用百度地图的3D模式对小区楼栋分布结构进行了解,并利用手机在线随机数生成器进行随机抽样。2.问卷调查:问卷为课题《自主戒烟的人群行为模式:基于群体的政策证据研究》中拟定的《2016年城市居民健康状况调查问卷》。问卷调查为自填式,首先进行预调查,根据问卷回馈情况进行调整与更正,最终确定并实施正式调查。3.文献研究:通过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M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Medline、EBSCO外文数据库等适宜检索方法,收集国内外烟草使用情况和戒烟行为相关研究资料(期刊文章、书籍、政府工作文件、政策报告等),在广泛阅读基础上,深入了解我国烟草使用情况和戒烟现状,总结国内外关于降低烟草使用率的对策与措施。4.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 3.1双向录入建立数据库并进行逻辑核查,保证数据准确性;使用SPSS 23.0对录入的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其中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统计分析、多因素统计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使用李克特5点量表法对吸烟危害认知和态度进行程度统计分析。结果:1.整体情况:本次调查的问卷发放共计1034份,有效问卷的回收共计1001份,问卷回收的有效率为96.81%。研究对象的年龄在159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72±14.79岁。51.6%的家庭有吸烟限制;64%的工作单位有吸烟限制;31.1%的调查对象几乎每天都有接触二手烟;9.8%的调查对象近6个月会经常看到烟草广告;26.3%的调查对象近6个月从来没有看到过控烟宣传。2.吸烟情况:调查对象中吸烟者540人,吸烟率为53.95%,包括现在吸烟者和过去吸烟者,吸烟者年龄在1580岁,平均年龄为41.62±13.99岁。吸烟者中,现在吸烟者435人,现在吸烟率为43.46%,平均年龄为40.13±13.55岁。吸烟影响在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4个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无吸烟经历人群的吸烟危害认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2.837,P<0.001)。3.戒烟情况:调查对象中有戒烟经历的257人,戒烟率47.59%,平均年龄为43.49±14.48岁;戒烟成功的有105人,戒烟成功率为40.86%,平均年龄为41.09?14.58岁。有无吸烟经历人群的戒烟态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992,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越大(OR=0.316,95%CI:0.1230.815)、家庭吸烟规定越宽松(OR=0.068,95%CI:0.0130.341)是戒烟成功的危险因素;对吸烟危害的认知程度越高(OR=5.237,95%CI:1.18423.178)、文化程度越高(OR=2.996,95%CI:1.5015.979)、未拨打过戒烟热线(OR=21.666,95%CI:2.605180.208)是戒烟成功的保护因素。4.中介效应情况:现在吸烟者的平均年龄为39.88±13.23岁,平均开始吸烟年龄为19.09±5.01岁,平均吸烟量为21.42±19.03包年。中介效应检验得出,吸烟利弊权衡对戒烟态度的直接预测作用显着(B=0.12,t=6.69,P<0.001),且对吸烟量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B=-0.50,t=-5.02,P<0.001),吸烟量对戒烟态度的负向作用显着(B=-0.03,t=-3.38,P<0.001)。吸烟量占吸烟利弊权衡对戒烟态度总效应的10.63%,吸烟利弊权衡的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89.37%。结论:1.较过去来说,我国公众的吸烟危害认知水平有一定提高,但是提高的幅度并不理想,有部分居民认为吸烟不会特别有害,且认为肺癌与吸烟无关。在承认吸烟危害的同时,人们也认为吸烟能带来一定的社交益处,使得吸烟者成为了吸烟危害认知矛盾体。2.重庆市居民对居家控烟及工作场所控烟的意识较为薄弱,家庭和工作单位控烟限制松散,二手烟暴露严重,政府和社会宣传教育力度不够,人们很少看见控烟宣传。3.重庆主城男性居民吸烟率较高,吸烟受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的影响,中老年、文化程度低者是吸烟重点人群,退休人员、失业或未就业人员是吸烟重点人群。4.重庆市居民的戒烟情况相对较好,但是吸烟者的戒烟态度消极,还需要社会或政府组织行动,劝导和鼓励烟民积极主动戒烟。戒烟行为受多方面影响,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拨打过戒烟热线、家庭无吸烟限制和吸烟危害认知越低是戒烟成功的危险因素。5.吸烟者戒烟态度与年龄、文化程度、吸烟量有关,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吸烟量越大,戒烟态度越消极。6.吸烟利弊权衡对戒烟影响重大,提高吸烟者的吸烟利弊权衡及吸烟危害认知程度,可以有效提高戒烟率。

苏杰[4](2020)在《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研究》文中提出对口援藏、对口援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类型。如果以1979年全国边防工作会议正式确立改革开放时期全国性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为开端,迄今为止该政策已经走过40余年的发展历程,其中以1994年正式启动的对口援藏、1996年正式启动的对口援疆工作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纵观整个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理论和实践不难发现:它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民族与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之一,一直是我国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制、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也受到学界和社会上的一些质疑和批评,需要从学理层面对该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支撑、基本内涵、实施绩效等问题进行研究并给予必要的辨析与澄清。全面、科学、系统地认识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是当前我国民族理论界和实际民族工作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为理论工具,在对有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以及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考察基础上,通过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学科的研究视角,同时借鉴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在“理论——政策——实践”的分析框架下,首先从区域协调发展、政府间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两个共同”、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相关理论的源头去认识和考察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理论支撑,进而结合对口援藏、对口援疆等典型案例的分析,对其基本内涵以及实践过程等进行全面论述,并提出如何坚持、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思考和建议。总体上力图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从理论层面回答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支撑是什么?二是从政策层面回答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基本内涵、制定背景与原因、典型特征及其与民族法规建设、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是什么?三是从实践层面回答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发展过程、经验与挑战以及如何推进政策的完善和创新等方面的问题。文章主要由七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选题缘由与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范围思路与方法、重点难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等进行分析。第二章为理论阐释,主要包括对口支援概念界定、类型划分、基本属性、理论支撑等。第三章为政策内涵分析,主要包括政策文本内容、政策工具使用、价值取向、制定背景与原因、典型特征等。第四章主要围绕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法规建设、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论述。第五、六章为实践检视,从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实践的角度分析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沿革、实践经验与挑战,提出坚持、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思考和建议。第七章为结语,提出本文的初步研究结论,阐述关于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中国特色”的认识,指出研究不足之处以及可以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的研究方向。本文认为,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立场出发,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是基于国家责任和情感道义的兄弟民族之间互帮互助与互惠互利相结合的制度机制。守望相助、命运相依是大家庭的“家规”,在经济生活方面给予特别扶持、在文化生活方面给予特别尊重,在社会生活等方面给予特别照顾,是大家庭的“家教”。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集中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体现了“四海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传统观念下中华民族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是在我国独特的政治文化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现实国情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宏观民族政策。同时该政策也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广泛运用于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其它经济战略或政策措施中,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体系中共同构成一个政策主体相同、政策目标相近、政策效果相辅相成的特色政策群,成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呈现出鲜明的理论特色、制度特色、道路特色与实践特色。坚持、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必须讲两分法、两点论,正确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硬件与软件、物质与精神、供给与需求、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交钥匙”与“交支票”、“见物”与“见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口支援与互利合作等十个方面的重要关系问题。

吴新奎[5](2018)在《厦门市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调查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新时代,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最具战略意义的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明确了我国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战略地位和战略意义。同时人力资源支撑体系作为一个多元性和多层次的社会系统,在不同区域面临不同的问题,结构性矛盾对人力资源如何协同发展提出了严峻考验。本文以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为研究主题,搭建了一个基于区域特点又具有普遍意义的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实践框架,分析了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内涵、目标特征、现状及存在问题和原因,进而在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框架下,提出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基本路径,明确协同发展各个主体的责任和相互之间的协同责任,形成政府开发、企业开发、自我开发的协同环境、协同机制、协同效应。本文把协同理论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之中,为理解和认识人力资源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把人力资源开发规律和协同规律有机融合,增强了实践指导性,对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明科[6](2018)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活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中,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诞生、成长、发展、壮大的见证,也是党面向未来实现新目标、夺取新胜利、铸造新辉煌的保证;而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则是这一重大政治活动的主体,他们以参与者和决策者的政治角色创造历史,也以这样的身份载入史册。从中共一大开始,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便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群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每个重要历史节点上,都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而适应不同的历史环境、革命建设任务变化需要,每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微观上,又呈现出不同的结构特点和个体风貌。更为重要的是,伴随着党的建设的不断加强,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全国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代表制度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规范,从单一到系统的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而且,随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深入推进,代表制度也需要持续改进和完善,以保证与其所承担的时代使命相适应。考察代表问题的历史发展,探究代表制度建设的未来走向,正是论文致力于研究的核心问题。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后面部分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和阐述论文的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概念界定及主要文献史料、学术研究的情况、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点和重点难点等。第一章,主要研究中共一大至七大的代表问题。这七次代表大会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按照重要性,代表制度建设的丰富程度,代表人数等方面的差别划分为四节进行阐述。中共一大代表是代表问题的起点,他们不仅参与了早期党组织的建立,而且亲手缔造了中国共产党,在一大召开期间,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创立了代表履职尽责的典范。中共二大是代表制度化的开端,代表中首次出现工人代表,体现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属性,由于人数较少,代表在大会上承担了各类角色。中共三大、四大期间,代表制度开始具体化,部分地区的代表产生开始采取选举的方式,而围绕着第一次国共合作问题,代表在大会议事时进行了激烈争论,思想分歧开始呈现。中共五大、六大时,面对大革命失败,代表们经历了五大时的迷茫,也经历了六大时的艰辛,在沉痛中反思,在逆境中崛起,开启了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新探索。中共七大时,中国共产党已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全党上下思想空前统一,在这样的形势下,七大代表几经波折,最终共同成就了一次独立自主、团结奋进的代表大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代表问题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第二章,主要探讨八大至十一大的代表问题。这四次代表大会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召开的,根据历史背景的不同进行分别阐述。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代表大会历史上唯一一次提出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大会。代表在大会上广泛发言,充分行使选举权,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意见建议。九大、十大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召开,受极“左”思潮影响,在代表推选、代表队伍结构和履职行为方面偏离正确轨道,出现许多偏差。中共十一大虽然没有实现拨乱反正,但对代表制度进行了初步恢复。代表问题在这一期间经历的挫折起伏,恰恰反映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性、根本性作用,对依规治党有重要启示。第三章,主要探讨十二大至十五大的代表问题。这四次代表大会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形成时期召开的,有着拨乱反正、实现党内生活正常化和规范化、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的独特历史背景。在此期间,代表制度不仅得到恢复,而且实现了发展,特别是党内选举制度的建立,使得代表产生机制更加规范。代表的先进性标准条件不断提升,候补代表被取消,特邀代表设立,台湾省籍党员代表的选举过程更加规范,代表中党员干部比例总体趋于下降,生产和工作一线代表占比不断增加,代表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代表问题进入发展和完善的大好时期,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实践层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第四章,主要探讨十六大至十九大的代表问题。十六大党章对党的性质进行了新概括,“两个先锋队”的性质定位,对党员结构影响深远。从十六大开始,中央逐渐吸取地方常任制试点经验,探索加强代表制度建设,增强代表联系党员群众、发挥作用的途径,建立了以规范代表问题为核心的党内法规——代表任期制。代表的条件更加与时俱进,新社会阶层和新经济组织党员开始进入代表队伍,代表产生程序步骤更加规范,差额公示展现发扬民主新风貌。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下,代表资格审查在十九大时正向发力,传递了强烈的从严信号;而“党代表通道”的开放,也为代表履职增添了新的平台。第五章,主要对代表制度建设与代表作用发挥的路径选择进行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承担着为推进伟大事业,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的重任。在这样的党情国情背景下,代表问题需要立足基础性、长期性和稳定型的本质属性,以全面从严理念为引领,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为指导思想,以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为动力源泉,以发扬党内民主为重要目标,深化代表制度建设,保持代表结构基本稳定,强化对代表政治素质的要求,推进代表提案制的实施,完善代表培训机制,建立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统筹联络代表的日常工作机构,强化代表作用发挥。

黄碧珠[7](2017)在《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就业是民生问题,是永恒的课题。党十六大、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是“扩大就业战略”,到了党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因此,就业问题不仅要关注就业的“量”,更要关注就业的“质”。目前,职业院校毕业生数量多,就业率高,但就业质量不容乐观。如果长期就业质量偏低,不仅影响到经济转型升级,影响到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更会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根据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特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决定于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内涵质量的提升需要从出口端——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情况,来衡量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因此,准确把握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给就业质量情况一个真实、客观的评价,分析职业院校场域中对就业质量现状的影响因素,并回答场域中各要素如何影响就业质量,研究提升就业质量的路径选择等成为当前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亟需回答的问题。在综述已有就业质量相关研究文献和研究方法、视角的基础上,运用量的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本主题的研究包括以下内容:1.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数据获得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7个一级指标,然后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得出反映就业质量内涵的18个二级指标及各项权重分配。参照内涵指标,采用质的研究之访谈法对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现状做了写实性描述,并剖析了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困境原因。2.运用社会再生产实践理论、人力资本积累理论,从学生惯习与就业质量,院校场域与学生惯习及就业质量与院校场域两两互动关系入手,采用最优尺度分析法等,分析了职业院校场域、学生惯习及就业质量之间的三维联动关系。获得了院校场域中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五大主要因素为:专业课程设置、培养模式、职业指导、素养教育及职后跟踪服务。构建了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学生惯习及院校场域的三维联动闭环概念模型。最后用案例比较法再次验证影响因素。3.采用文献分析法,围绕职业院校场域中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五大主要因素,分析了瑞士及美国STC职业教育中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路径方法,做为本研究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提出的参考依据。4.依据职业院校场域对就业质量影响因素概念模型,从契合式专业课程设置、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浸入式素养教育与文化活动、伴随式职业指导及职后跟踪服务五个方面深入阐述了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路径与对策建议。

唐宇峰[8](2017)在《K公路局基层青年职工离职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民众对公共服务的质量要求也日益增高。对于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的事业单位来说,传统的管理模式已显示出低效率等缺陷,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深化改革也被提上议事日程。一边是越来越重的责任,一边是不断摸索的改革,形成了工作越来越多,但待遇跟不上的局面,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造成了人员的流失,尤其是拥有高级技术职称的骨干和工作年限不长的基层的青年职工。虽然说事业单位要“能进能出”,但实际情况却是招聘计划越来越难审批,人员离职后无法得到有效补充,如何“留人用人”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从公共管理和社会学的视角入手,以角色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双因素理论为支撑,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K公路局青年职工的离职意愿、离职诱因、单位认同感等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认真分析,总结归纳出可能引发青年职工离职的五大原因:招聘、分配机制不合理;对工作和生活环境不满意;个人价值和外部期许过高;激励机制不健全;人文关怀、文化认可度不高。根据分析结果,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为有效遏制青年职工流失,本文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一是完善人事管理机制;二是建立合理的上升机制;三是建立合理的收入机制;四是弥补心理落差;五是改善单位的生产生活环境。

尹莹莹[9](2017)在《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取向调查研究 ——以X学校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国家对中职学校的重视,加上二胎政策放开,学前教育专业也备受关注,初中毕业生选择此专业的人数不断增加,但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取向却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方面的就业取向方面研究较少。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对x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400名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对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取向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到存在的问题。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当初选择学前教育专业就读受外界影响较大;地区的选择上重城市,轻乡镇;就业信息面窄。接着采用访谈法,分别对各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学前教育专业的班主任、学校招办以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共计27人进行访谈,更全面的收集资料,对样本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取向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访谈结果是学生的就业取向受社会、学校、家庭、他人乃至自身因素的影响。论文第四章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取向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加强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视,适当的提高学生的劳动报酬,公立幼儿园给予中职毕业生适当的就业机会,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多渠道加强学校对中职人才就业指导,培养中职生的就业取向,对技能较弱的学生提高专业能力,加强就业信心。学校实行校企合作,班主任深入到基层幼儿园学习,了解幼儿园所需人才需要。邀请幼儿园代表和优秀学生代表到校交流。降低家庭对学生就业取向的影响。加强自我认识,培养正确的就业取向。学生学会从自身能力出发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降低他人对学生就业取向的影响。

黄秀清[10](2016)在《我国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干预研究 ——以漳州市A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最近几年,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越来越凸显。2004年,在《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报告》中显示,福建省职场人士职业倦怠水平较高。公务员群体倦怠程度高于其他职业,高居榜首,程度达46.40%。其中,80后、工作五年以内的群体的倦怠程度最高,而这部分群体大都分布在基层,甚至是乡镇岗位。在政府转型时期,乡镇公务员的职业倦怠问题不但影响公务员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政府的行政效率,甚至阻碍了政府改革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进程。我国对职业倦怠的研究大都局限于警察、教师岗位,对乡镇公务员的研究比较缺乏,再加上乡镇公务员群体及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变得更加困难。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记录法,再辅以文献阅读法,从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理论基础入手,分析其产生的理论依据,并对漳州市A县乡镇公务员开展问卷调查,从A县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现状、乡镇公务员群体的特殊性、待遇与晋升、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五个方面分析现状及其原因,同时在借鉴国内部分省市对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有效干预的经验基础上,从改善乡镇的体制环境、完善绩效考核与薪酬制度、建立正常有效的晋升渠道、制定公务员的职业生涯规划、构建公务员心理健康管理系统等五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为有效干预我国乡镇公务员的职业倦怠提供理论与实践价值的参考。

二、漳州市技术工人队伍状况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漳州市技术工人队伍状况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闽南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策略——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一、乡村振兴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的辩证关系
    (一)乡村振兴推动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
    (二)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支撑乡村振兴
二、闽南传统村落现状分析
    (一)闽南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主要成效
        1. 保护与发展体系初步建立。
        2. 技术服务专业性加强。
        3. 品牌效应逐步凸显。
        4. 保护观念渐深入人心。
    (二)闽南传统村落保护过程存在的问题
        1. 村落文化遗产散落,规划不足难显特色
        2. 历史遗产难以修复,维保资金严重缺乏
        3. 乡土教育缺乏重视,技艺传承后继乏人
        4. 村落“空心化”加剧,产业活化模式单一
        5. 破坏遗产现象仍在,保护法律有待健全
三、闽南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策略
    (一)构建遗产空间体系,编制科学发展规划
    (二)拓宽文化活化路径,培养非遗传承人
    (三)建立科学协作机制,促进保护水平提升
    (四)激活村落内生动力,引导多元活化模式
    (五)完善古村保障体系,形成运行长效机制

(3)重庆主城区男性居民吸烟危害认知与戒烟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
        1.4.2 现场调查
    1.5 理论基础
        1.5.1 “知-信-行”理论
        1.5.2 社会认知理论
    1.6 研究内容
        1.6.1 重庆市城区男性居民吸烟现状分析
        1.6.2 重庆市城区男性吸烟者戒烟现状分析
        1.6.3 吸烟危害认知与戒烟行为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1.6.4 为提高戒烟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7 相关指标定义
    1.8 资料处理与统计分析
        1.8.1 描述性统计分析
        1.8.2 单因素统计分析
        1.8.3 多因素统计分析
        1.8.4 中介效应分析
        1.8.5 李克特5点量表法
    1.9 质量控制与知情同意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总体情况
        2.1.1 调查样本量人口社会学特征
        2.1.2 调查样本量吸烟危害认知
        2.1.3 调查样本量戒烟态度
        2.1.4 烟草暴露的社会环境
    2.2 重庆市主城区男性吸烟者吸烟现状
        2.2.1 重庆市男性吸烟者人口社会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2.2.2 重庆市男性吸烟者吸烟危害认知
        2.2.3 重庆市男性吸烟者吸烟危害认知比较
    2.3 重庆市主城区男性吸烟者戒烟现状
        2.3.1 重庆市男性吸烟者戒烟态度
        2.3.2 重庆市男性吸烟者戒烟态度比较
        2.3.3 重庆市主城区男性烟民戒烟成功单因素分析
        2.3.4 重庆主城区男性烟民戒烟成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4 吸烟量在吸烟利弊权衡对戒烟态度影响中的中介效应
        2.4.1 中介效应模型的建立
        2.4.2 统计描述与相关性分析
        2.4.3 中介模型检验
        2.4.4 各效应占比
3 讨论
    3.1 重庆市主城区男性吸烟认知与戒烟态度分析
        3.1.1 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知不够全面
        3.1.2 公众对吸烟者戒烟态度较为积极
        3.1.3 社会和生活环境控烟意识不够
        3.1.4 吸烟危害宣传教育有待增加
    3.2 重庆市主城区男性吸烟现状分析
        3.2.1 重庆市主城区男性吸烟率仍然较高
        3.2.2 吸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3.2.3 吸烟者吸烟危害认知不足
    3.3 重庆市主城区男性戒烟现状分析
        3.3.1 重庆市主城区男性戒烟成效明显
        3.3.2 吸烟者自我戒烟态度相对消极
        3.3.3 戒烟成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3.4 吸烟量在吸烟利弊权衡对戒烟态度影响中的中介效应分析
        3.4.1 吸烟者戒烟态度与年龄、文化程度、吸烟量有关
        3.4.2 吸烟量在吸烟利弊权衡与戒烟态度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4 结论
5 建议
    5.1 扩大普及烟草相关知识
    5.2 深入培养积极健康信念
    5.3 加强特殊人群重点干预
    5.4 完善戒烟服务体系制度
    5.5 加快全市控烟立法进程
6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4)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价值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范围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4.1 重点难点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对口支援的理论阐释
    2.1 对口支援的概念
        2.1.1 对口支援概念的界定
        2.1.2 对口支援的类型划分
    2.2 对口支援的属性
        2.2.1 公共政策属性
        2.2.2 制度与体制机制属性
    2.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理论支撑
        2.3.1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2.3.2 政府间关系理论
        2.3.3 民族政策与民族工作原则相关理论
        2.3.4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
第3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内涵分析
    3.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文本分析
        3.1.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文本的概况
        3.1.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政策工具
        3.1.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价值取向
    3.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的背景原因
        3.2.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的背景
        3.2.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的原因
    3.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典型特征
        3.3.1 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相统一
        3.3.2 互帮互助与互惠互利相统一
        3.3.3 民族政策与政策工具相统一
第4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法规及民族关系的互动
    4.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法规建设的互动
        4.1.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法律化的成效
        4.1.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法律化存在的问题
        4.1.3 在依法治国中推进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法律化
    4.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关系发展的互动
        4.2.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实践中的民族关系意蕴
        4.2.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关系发展的辩证关系
        4.2.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实践中的民族关系调控机制
第5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实践过程与基本经验
    5.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实践过程
        5.1.1 初步萌芽时期(1949—1978年)
        5.1.2 初步探索时期(1979—1982年)
        5.1.3 快速发展时期(1983—1991年)
        5.1.4 优化提升时期(1992—2009年)
        5.1.5 纵深推进时期(2010年至今)
    5.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实践的基本经验
        5.2.1 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5.2.2 资金和项目是重要基础
        5.2.3 对口支援干部人才是关键
        5.2.4 科学规划是重要前提
        5.2.5 改善民生和产业带动是着力点
        5.2.6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根本
第6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6.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面临的挑战
        6.1.1 兼顾发挥发达地区优势与增强民族地区内生动力
        6.1.2 兼顾满足民族地区共性需求与特殊需求
        6.1.3 兼顾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提高社会力量有效参与
        6.1.4 兼顾加强政策执行与强化政策绩效评估
    6.2 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对策建议
        6.2.1 正确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
        6.2.2 正确处理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6.2.3 正确处理好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6.2.4 正确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6.2.5 正确处理好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关系
        6.2.6 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6.2.7 正确处理好“交钥匙”与“交支票”的关系
        6.2.8 正确处理好“见物”与“见人”的关系
        6.2.9 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6.2.10 正确处理好对口支援与互利合作的关系
第7章 结语
    7.1 初步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进一步深化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厦门市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选题及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内容
    (四) 研究方法
二、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内涵、目标与标准
    (一) 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内涵
    (二) 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目标
    (三) 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衡量标准
三、厦门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状
    (一) 协同发展的初步成效
    (二) 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 问题成因的分析
四、厦门市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 确立发展型导向,以总量协同为基础
    (二) 强化企业主体作用,破解质量协同结构失衡难题
    (三)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降低协同发展的制度成本
    (四) 加强政府企业之间联动,顺应趋势营造产出协同环境
五、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学科视角:代表问题是中共党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二、选题意义:丰富和深化中共制度史与人物史的研究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主要文献史料
        一、概念界定
        二、主要文献史料
    第三节 学术研究综述
        一、关于学术研究过程的概述
        二、关于学术研究内容的概述
        三、评价:关于学术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重点、创新点和难点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代表问题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代表制度的初步确立
        一、做始也简:早期党组织的建立与一大的筹备
        二、星星之火:一大代表的产生方式与结构
        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一大代表的开创性履职实践
        四、制度发轫:二大党章首次规定代表人数由中央委员会确定
        五、结构变化:二大代表中开始出现工人身份的代表
        六、角色多元:二大代表承担的职能开始丰富化
    第二节 三大、四大:代表制度建设与履职实践情况
        一、代表制度内容开始具体化
        二、选举代表方式的采用与代表结构的多元化
        三、代表议事中的思想分歧与代表培训的萌芽
    第三节 五大、六大:大革命失败前后的代表制度的坚守
        一、背景:党的建设加强与代表大会制度的继续完善
        二、代表制度内容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三、代表队伍的壮大与代表结构导向的变化
        四、从迷茫到反思:大革命失败对代表履职尽责的影响
    第四节 七大前后:关于代表问题的自主探索与实践
        一、革命形势变化与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发挥
        二、中国共产党对代表制度的自主探索与完善
        三、七大代表的产生过程与全面审查
        四、“小长征”与代表选举权的行使
第二章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代表问题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后代表制度建设的历史背景
        一、“九月决议”与恢复、扩大党内民主生活
        二、“两个国会”论开启了代表制度建设的新阶段
        三、自下探索:地方党代表大会的实践及其意义
        四、八大“预演”:1955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
    第二节 八大期间:代表问题的发展与实践具有开创性
        一、全面执政条件下代表产生机制的巩固与完善
        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实施及其对代表制度的影响
        三、代表的结构特点——党员干部超八成
        四、代表履职展现积极、热烈、民主的良好会风
        五、极“左”思潮影响下的代表制度式微
    第三节 九大至十一大的代表问题
        一、九大代表推选偏离正确轨道
        二、十大代表推选工作继续错误路线
        三、九大、十大代表履职行为存在偏差
        四、九大、十大:代表制度的根基尚存
        五、十一大对代表制度初步恢复
        六、对九大至十一大期间代表问题的反思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至十五大的代表问题
    第一节 代表制度恢复与继续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思想与理论的拨乱反正
        二、党内政治生活逐步正常化与规范化
        三、党的建设:从“整党”到“从严治党”,再到“新的伟大工程”
    第二节 代表制度恢复与继续发展的具体内容及过程
        一、党代表大会制度的规范化建设与发展
        二、代表制度的恢复与发展
        三、党内选举制度的完善及对代表制度的影响
    第三节 十二大至十五大代表的产生
        一、代表先进性的标准衍变
        二、取消候补代表的制度设计,设置特邀代表
        三、代表的产生时间和选举单位
        四、选举代表的程序与方式
        五、台湾省籍党员代表的选举
        六、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人员结构及审查内容
    第四节 十二大至十五大代表的结构分析及其特点
        一、代表分配名额和人数每次递增
        二、从代表结构变化看党内民主的发展
    第五节 十二大至十五大代表的履职问题
        一、取消大会发言,开启代表分组讨论的议事模式
        二、代表“议政”的主要内容
        三、差额选举方式与代表选举权的行使
        四、代表履职行为的开放程度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四章 十六大以来的代表问题
    第一节 新世纪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及其影响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代表制度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二、“两个先锋队”的性质定位强化了对代表履职的激励
        三、党的建设“主线”推动了代表制度建设与实践取得历史性突破
        四、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指明了代表问题完善与发展的新方向
    第二节 代表制度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一、扩大的市、县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对代表制度建设的探索
        二、加强党内监督制度建设对代表履职制度的丰富
        三、代表制度“独立成规”——代表任期制的建立和实施
        四、代表制度建设继续深化——代表提案制的提出与实施
    第三节 代表选举工作的突破与创新
        一、代表条件与时俱进
        二、代表产生程序更加规范
        三、十八大:代表选举首次引入差额公示
        四、十九大:全面从严的代表资格审查
        五、十九大:中央领导人提名参选单位原则变化
    第四节 十六大至十九大代表结构比较
        一、代表人数继续增加
        二、代表选举单位的变化
        三、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人员结构
        四、代表中出现新的社会阶层的党员
        五、代表身份构成个案剖析——以十八大代表为例
        六、代表结构的多角度多层次剖析
    第五节 代表的履职问题
        一、党代表大会召开前后代表的基本履职历程
        二、会议期间代表团讨论环节逐步面向媒体开放
        三、十九大:首次设置“党代表通道”
第五章 关于代表制度建设与代表作用发挥的思考
    第一节 代表问题的本质属性
        一、从功能定位看,代表问题属基础性问题
        二、从历史进程看,代表问题属长期性问题
        三、从制度建构看,代表问题属稳定型问题
    第二节 深化代表制度建设、发挥代表作用的基本遵循
        一、以“全面从严”理念为引领
        二、以新时代党建总要求为指导
        三、以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要求为动力
        四、以发扬党内民主为重要目标
    第三节 深化代表制度建设、发挥代表作用的路径选择
        一、保持代表名额、结构的基本固定
        二、更加突出对代表的政治素质要求
        三、代表直选不适合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选举
        四、推进代表提案制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层面的实践
        五、基层一线代表培训工作应纳入中央统一部署
        六、建立代表联络工作机构,健全完善配套工作制度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问题大事记
附录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录
附录3 八大代表选举情况汇总
表格索引
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后记

(7)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与缘起
        二、研究问题的确定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就业质量研究综述
        二、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综述
        三、现有研究述评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职业院校毕业生
        二、就业质量
        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
        四、场域与惯习
    第四节 研究理论基础
        一、人的发展理论与就业质量
        二、人力资本理论与就业质量
        三、社会再生产实践理论与就业质量
    第五节 研究思路框架及主要内容
        一、研究思路框架
        二、研究主要内容
    第六节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数据来源
        三、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七节 研究创新
        一、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二、本选题创新
第二章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与困境分析
    第一节 职业教育基本情况概述
    第二节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内涵体系
        一、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一级指标的确定
        二、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内涵指标权重分析
    第三节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现状
        一、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质性研究思路
        二、职业院校毕业生求职难易的现状
        三、职业院校毕业生人职匹配的现状
        四、职业院校毕业生企业评价的现状
        五、职业院校毕业生福利待遇的现状
        六、职业院校毕业生工作条件的现状
        七、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发展前景的现状
        八、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现状
    第四节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困境分析
        一、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内涵理解不到位
        二、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认识不到位
        三、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与作用不清晰
        四、对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路径不清晰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分析
    第一节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理论机理分析
        一、职业院校场域与学生惯习的关系
        二、职业院校场域中的要素结构
        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惯习
        四、职业院校场域、毕业生惯习与就业质量
    第二节 职业院校毕业生惯习养成与就业质量关系分析
        一、职业院校毕业生惯习养成过程
        二、职业院校毕业生惯习与就业质量内涵关联分析
        三、职业院校毕业生惯习与就业质量量化关联分析
    第三节 职业院校场域与毕业生惯习关系分析
        一、职业院校场域的实践关系结构
        二、职业院校场域的系统实践过程
        三、职业院校场域对毕业生惯习的影响过程
    第四节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与院校场域关系分析
        一、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场域实践过程关系
        二、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与院校文化专断关系
    第五节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机制概念模型构建
    第六节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机制案例分析
        一、主题案例——横向单因素比较分析
        二、个体案例——纵向多因素综合分析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外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的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瑞士职业教育的举措与启示
        一、瑞士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
        二、瑞士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实践路径
        三、瑞士职业教育提升就业质量的启示与借鉴
    第二节 美国STC职业教育的举措与启示
        一、美国STC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概述
        二、美国STC职业教育服务职业生涯发展的实践路径
        三、美国STC职业教育的举措与启示
    第三节 国外经验对本土化路径选择的启示
        一、专业课程设置与经济的联动关系
        二、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与企业的深度融合
        三、职业指导融入生涯发展全过程
        四、学术与职业知识内容的整合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对策建议
    第一节 专业课程设置契合区域新常态产业经济
        一、专业课程方向设置适应区域新常态经济
        二、专业课程培养目标设置适应区域新常态经济
        三、专业课程内容设置适应区域新常态经济
        四、专业课程实施适应区域新常态经济
    第二节 校企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
        一、借助第三方机构实现校企融合式人才培养
        二、职业能力导向的校企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
        三、智能化时代的校企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节 浸入式职业素养教育与社团活动实践
        一、浸入式职业素养教育内涵
        二、院校场域内文化氛围营造
        三、院校场域内社团活动开展
    第四节 职业指导伴随职业生涯成长
        一、职业指导以职业生涯发展为导向
        二、职业指导突出个性化
        三、职业指导突出创新创业意识培养
    第五节 职后跟踪服务体系构建
        一、职后跟踪服务的实现路径
        二、职后就业质量测评治理体系构建
        三、大数据时代下的职后跟踪服务体系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
附录B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一级指标的德尔菲问卷
附录C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一级指标的德尔菲问卷
附录D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内涵指标权重验证德尔菲问卷
附录E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访谈提纲
附录F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调查问卷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K公路局基层青年职工离职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离职的定义
        二、离职意向
        三、离职率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角色理论
        二、社会交换理论
        三、双因素理论
第二章 K公路局基层青年离职现状分析
    第一节 K公路局基本情况
        一、基本概况
        二、机构设置
        三、相关人事制度
    第二节 基层青年职工离职情况分析
        一、离职人数
        二、离职特点
    第三节 基层青年职工离职对K公路局造成的影响
        一、增加单位成本
        二、人员结构失调、青黄不接
        三、养护理念落后
        四、公共服务水平较低
第三章 K公路局青年职工离职行为实证分析
    第一节 调查的问卷设计与发放
        一、问卷的设计
        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第二节 样本的基本结构及数据分析
        一、样本基本结构
        二、数据分析
    第三节 分析结果与讨论
        一、岗位再分配及岗位设置方面
        二、离职意向方面
        三、工作满意度与不满意度方面
        四、对单位认同度方面
        五、综合满意度方面
        六、关联性和差异性分析
    第四节 K公路局青年职工离职原因分析
        一、岗位再分配机制不合理
        二、对环境不满意
        三、个人价值与外部压力
        四、激励机制不健全
        五、人文关怀、文化建设认同感不强
第四章 国内外员工离职预防管理经验借鉴及启示
    第一节 国内员工离职预防管理经验借鉴
        一、青岛:事业单位管理岗职员制
        二、广州:事业单位聘用制
        三、漳州:绩效工资向一线倾斜
    第二节 国外员工离职预防管理经验借鉴
        一、日本公职人员:功绩激励机制
        二、韩国公职人员:末位淘汰制
        三、美国公职人员:提升自豪感
第五章 完善公路行业基层青年职工离职预防管理的建议
    第一节 进一步完善人事管理机制
        一、招聘、分配的合理化
        二、根据岗位性质实现定编定岗
        三、严格规范借调行为
    第二节 建立合理的上升机制
        一、帮助职工制定职业规划
        二、建立多渠道的锻炼、培养途径
        三、确保职工有向上发展的渠道
    第三节 建立合理的收入机制
        一、各项福利向基层倾斜
        二、绩效分配激励机制明显
    第四节 弥补心理落差
        一、做好青年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充分发挥青年职工特长
        三、加强对青年职工的培训力度
    第五节 改善单位生产、生活环境
        一、改善工作环境
        二、改善生活环境
        三、改善人际交往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取向调查研究 ——以X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概念的界定和文献综述
        1.3.1 概念的界定
        1.3.2 文献综述
    1.4 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2.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取向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X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取向现状分析
        2.1.1 学生毕业后打算
        2.1.2 就业取向是否明确
        2.1.3 就业过程中看重的就业因素
        2.1.4 就业区域选择
        2.1.5 就业单位的取向
        2.1.6 影响就业取向的因素
    2.2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取向可取之处
    2.3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取向存在的问题
3.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取向影响因素分析
    3.1 社会因素
    3.2 学校
        3.2.1 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力度不够
        3.2.2 班主任和教师对学生就业指导力度不够
    3.3 家庭因素
        3.3.1 家长文化背景对学生的影响
        3.3.2 家长给予的就业建议
    3.4 他人因素
        3.4.1 朋友
        3.4.2 同校毕业的学姐
    3.5 自身因素
4.建议
    4.1 加强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视
        4.1.1 适当的提高中职学生的社会地位,以及学生的劳动报酬
        4.1.2 公立园适当的给予实习机会,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4.2 多渠道加强学校对中职人才就业指导,培养中职生的就业取向
        4.2.1 对于技能较弱的学生提高其专业能力,加强就业信心
        4.2.2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4.2.3 邀请幼儿园园方代表到学校进行就业指导
        4.2.4 加强学生的岗位意识,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方面的教育
        4.2.5 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对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指导
    4.3 降低家庭对学生就业取向的影响
        4.3.1 转变家庭观念对学生就业取向产生的影响
        4.3.2 家庭成员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正确的就业取向
    4.4 加强自我认识,培养正确的就业取向
        4.4.1 明确自身的定位和发展目标
        4.4.2 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减少外界对自身就业取向的影响
        4.4.3 加强自身能力培养,做好就业前准备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我国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干预研究 ——以漳州市A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开展公务员职业倦怠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匹配理论
    第二节 双因素理论
    第三节 公平理论
    第四节 职业倦怠的测评模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漳州市A县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漳州市A县的公务员队伍建设现状
    第二节 漳州市A县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基本情况
    第三节 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特点及其表现
    第四节 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消极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薪酬待遇不尽人意
    第二节 仕途晋升困难重重
    第三节 人际关系盘根错节
    第四节 工作压力不堪重负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内部分省市对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有效干预经验借鉴
    第一节 有效干预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经验做法
    第二节 有效干预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经验借鉴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健全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干预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改善乡镇的体制环境
    第二节 完善绩效考核与薪酬制度
    第三节 建立正常有效的晋升机制
    第四节 制定乡镇公务员的职业生涯规划
    第五节 构建乡镇公务员心理健康管理系统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漳州市技术工人队伍状况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视域下厚植工匠文化的思考[J]. 王碧宝. 武夷学院学报, 2021(02)
  • [2]闽南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策略——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J]. 李艺玲.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 [3]重庆主城区男性居民吸烟危害认知与戒烟行为研究[D]. 屈会.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 [4]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研究[D]. 苏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5]厦门市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调查与思考[D]. 吴新奎. 厦门大学, 2018(02)
  • [6]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问题研究[D]. 王明科.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7]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D]. 黄碧珠. 天津大学, 2017(10)
  • [8]K公路局基层青年职工离职行为研究[D]. 唐宇峰. 云南财经大学, 2017(04)
  • [9]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取向调查研究 ——以X学校为例[D]. 尹莹莹. 四川师范大学, 2017(07)
  • [10]我国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干预研究 ——以漳州市A县为例[D]. 黄秀清.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标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