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条件下局部战争对轻武器的需求

高科技条件下局部战争对轻武器的需求

一、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对轻武器的需求(论文文献综述)

王强,章世森[1](2021)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人民军队的变革与发展》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在土地革命战争中诞生和成长起来,在全民族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最终夺取了全国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军队自力更生,建构起合成军队体系,逐步迈向现代化正规化道路。海湾战争爆发后,人民军队以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为牵引,主动进行特色军事变革,不断提高驾驭现代战争的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为建设一支与大国地位相匹配的世界一流军队,开启了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的新征程。

关泠[2](2020)在《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军事百科全书编纂是以“编纂”为核心的创造性精神劳动,是社会科学文化活动中的专业实践活动。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是中国军事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也是军事辞书编纂的重要领域。编纂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中国军事科学发展史和辞书编纂史上的一项开创性工作。以《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第一版及《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一版、第二版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大型军事百科全书、辞典,系统介绍古今中外军事领域知识,全面总结军事理论与军事实践,建立起富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百科知识体系,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了中国当代军事科学发展水平,在传播军事知识,推动军事科学发展,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对于编纂实践,对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理论的探索虽然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但还不够丰富,特别是近10年鲜有系统的研究。本文以近代以来世界军事百科全书编纂谱系为框架,将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置于该框架中研究与考量。以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历史为主线,通过回顾不同历史时期编纂机构、编纂人员、编纂成果的发展,总结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经验。通过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的理论依据和基础,军事知识秩序的建立过程,编纂系统工程的运行方式,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理论与方法。通过探讨编纂的政治性与客观性的科学考量,以及文献资料研究在编纂中的作用,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规律。以中国当代3部大型军事百科全书为个案,从其编纂内容、编纂实践、编纂现代化着手,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特色与创新。本文运用军事学、辞书学、史学、编辑出版学及传播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对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作了系统研究。从“学科论”出发,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的知识分类及其与军事学科的建立与发展的关系。从文化缔构的角度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体系在建立新的军事知识秩序,实现军事知识的规范化、标准化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以辞书框架理论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主体与编纂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本文首次对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历史进行了系统研究。查阅了1980年至2016年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原始文件、资料、档案、会议记录等,访谈了部分直接参与编纂的专家学者和重要事件亲历者,厘清了编纂中的重要事件、节点及发展脉络。通过考察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体制和机制的形成与发展,并与国内外其他百科全书编纂进行比较,提炼并总结了编纂特点、作用和贡献。通过对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与军事学科的建立及发展进行系统探索,认为编纂活动为军事学相关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推动和深化了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首次集中对编纂中若干重要历史问题的处理和解决进行探究,通过文献梳理、档案整理、访谈记录等,重点研究了解放军军战史、重要人物若干问题的编纂原则、标准,以及表述、评价标准(准则)的形成,如长征“密电事件”、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战绩等表述的形成及我军36位军事家的确定过程等,集中反映了编纂工作与科学研究的相互促进及其统一。本文拓展了军事百科全书研究的领域,丰富了相关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与借鉴。

汪正胜[3](2018)在《谈我国轻武器装备体系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1.前言体系问题是轻武器发展到现阶段所不能回避的问题,目前,我们正处在新军事变革的时代,正是认清轻武器体系与轻武器装备体系的内涵、搞好我军轻武器装备顶层设计、谋划轻武器装备长远发展的最佳时期。2.影响轻武器装备体系的主要因素当今世界轻武器体系可以说是五彩缤纷,新内容层出不穷,但我们关注的重点是如何来建设和发展好我国的轻武器装备体系,仔细分析,影响我国轻武器装备体系全局发展的因素

乐园[4](2014)在《陆军装备动员产业关联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陆军是一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履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主体力量之一,也是重要的国防威慑力量,对维护国家战略利益拓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装备动员能力建设是增强陆军履行使命任务的重要方面,它与国家战略利益拓展密切相关。在战略层面,哪里有国家战略利益,陆军军事能力就要延伸到哪里,武器装备动员就要保障到哪里,相关的产业基础也必须支撑到哪里。本文从国家利益拓展对陆军使命任务新要求,以及陆军武器装备动员能力产业关联与建设发展规律两方面出发,分析了国家战略利益拓展下陆军装备动员建设发展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指出了我国面临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归纳了与国家战略利益拓展相适应的陆军能力需求体系。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陆军参与海外维权、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多边军事行动等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现状,探讨国家战略利益拓展下的陆军装备动员能力建设的规模和结构需求。通过研究军事系统各部门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依存关系,以军事部门消耗表为基础,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提高了军费预算编制和调整的科学性、准确性。然后,具体分析国家战略利益拓展下陆军装备动员能力的产业关联特性,从可动员资源的角度,建立数理模型将支撑装备体系结构的产业基础纳入分析框架,用投入产出分析和最优化方法,结合Matlab软件编程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算,对动员潜力的理论评估进行了定量研究。基于所得到的计算数据,结合相关产业的现状,从四个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陆军装备经济动员与关联产业发展的对策,为装备动员能力建设提供参考。

邓军[5](2013)在《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研究》文中认为新时期我军的根本任务是“能打仗、打胜仗”。我国西部高原寒区(西藏、青海、新疆地区)人口稀少,幅员广阔,边防线长,道路崎岖,战略地位重要,对外反“蚕食”、对内反“分裂”斗争任务艰巨,是我军未来作战的主要方向。高技术条件下高原寒区作战有发起突然、时间急促、部队集结量大、保障范围广、保障难点多等特点,加之高原寒区环境气候恶劣,地方病、环境相关病、自然疫源性疾病突出,对高原寒区卫勤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军定点布局、对口保障、分级负责的卫勤保障模式,在作战中容易成为打击目标,医疗保障机构面临很大的生存威胁。同时,未来信息化条件下,高原寒区发生战役级及以上规模的高技术战争时,军队建制保障医疗资源数量不足,其他战区支援保障的医疗机构,面临难以适应环境、难以遂行保障、难以有效诊治等问题。因此,研究这一特殊地域作战的卫勤保障体系,加强地方医院的平时储备和战时动员,将作战方向战略后方支援区域内的地方医院纳入战时卫勤保障的后备力量,实施军民融合式发展,建立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寓军于民的卫勤保障创新模式,探索行之有效的保障手段和方法,对提高战役卫勤保障能力,取得高原寒区作战胜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军队卫生勤务学、国防卫生动员、模块化理论及系统评估理论等相关学科理论,聚焦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问题,采用文献荟萃、现场调研等方法,研究总结我国地方医院平转战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国内外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发展历程和探索实践,分析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基础和存在的问题。采用专家咨询、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某区域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应急响应需求、卫生资源储备与战备训练等潜力情况,获得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的现实卫勤需求。在此基础上,采用优化建模、模块化等方法,构建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应急响应模型,优化应急响应体系与流程,探讨应急响应机制;解析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医疗分队模块结构,建立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医疗分队模块体系,阐明地方医院平战转换模块化机制;编制各类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预案,形成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预案体系,为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提供平战转换的理论与方法支持。进一步通过专家问卷,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为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评估提供工具,从而提升地方医院参与高原寒区作战的卫勤保障能力。本课题研究共分七章,第1章主要分析了高原寒区的概况及对机体的影响,阐明了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的特点和要求,重点回答“意义性”的问题;第24章主要分析了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发展历程、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并围绕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有无需求开展研究,回答“虽有意义,是否必要”的问题;第56章主要围绕高原寒区地方医院有无基础而开展潜力调查和分析,并依据调查结果,针对地方医院是否具备平转战能力开展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回答“既然必要,有无可能”的问题;第7章主要研究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机制和预案体系构建,回答“既然可能,如何实践”的问题。基于这一思路,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等研究,获得了以下研究结果:地方医院平转战发展历程和现况研究结果:(1)国内外国防卫生动员和地方医院平转战相关研究取得一系列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本研究中的地方医院平转战,是指战时由地方抽组的医疗救护分队预编地方各级医院中,从接到动员命令后,完成抽组或整体转换并到指定区域集结待命的过程;目前,我国地方医院平转战主要存在潜力调查管理不足、平转战机制建设不健全、平转战预案体系和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尚不健全、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研究不足等四个方面的问题。(2)地方医院资源丰富,人才和技术密集,卫生动员潜力巨大,高效的国防卫生动员是实现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的重要补充。(3)高原寒区作战对卫勤保障提出了新要求,大批量伤员、伤情复杂严重,伤病员救治与后送困难,地方医院的快速平战转换成为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的重要方式之一。(4)从地方医院平战转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上入手,研究前后密切衔接、军地密切融合、任务密切协同的“军地一体保障体系”,是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研究的新路子。地方医院平转战需求研究结果:(1)高原寒区作战急性高原病发病率高、卫生防病任务重、伤病员后送困难、地方卫生资源缺乏、高原特需药材保障难度大,卫勤保障的需求突出。(2)高原寒区作战减员率高,卫生人员的需求大,肢体伤、多部位伤、轻度脑损伤发生率高,救治难度很高,急性高原适应不全症、冻伤和非战斗外伤发生率高,救治任务的艰巨。(3)深入分析某战略后方支援区域卫生资源的现状发现,某区域医院在卫生机构总数、卫生床位、卫生人力及卫生设备等方面资源充足,说明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卫生资源的潜力储备充足。(4)地方医院建立了国防卫生动员与应急响应体系,但存在应急体系规范化程度不高、基础设施综合防范能力不强、应急处置救援能力不足、应急管理的社会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应急响应体系主要以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为主,与战时卫勤保障的应急响应存在差距,现有的体系还不能完全满足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任务需求。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研究结果:(1)在高原寒区战略后方支援区域某城市地方医院动员潜力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两轮专家咨询,筛选确定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评估指标。(2)确定了各评估指标的权重,制定了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评估标准,形成了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经总体一致性检验,指标各项权重判断无逻辑错误,具有满意一致性,指标体系构建合理,能够较好评估高寒地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机制和预案构建研究结果:(1)围绕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快速“转”的问题,开展平转战应急响应机制研究,提出了地方医院应急响应程序,构建出平战转换模型,阐明了保障潜力向保障实力转化的机制。(2)围绕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的高效“转”的问题,开展平转战模块化机制研究,明确了地方医院医疗分队模块化步骤和模块化测算方法,提出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医疗分队可作为野战医疗队、野战医疗所、“中心型”野战医院、途中医疗站、基地医院、专科手术队、前沿手术队等模式实施保障,解析构建了高原寒区作战地方野战医疗所和野战医疗队三级模块化体系,以野战医疗队为例,研究建立了高原寒区作战地方野战医疗队人员编组配置的标准化模块,明确了卫勤保障模块化的机制。(3)提出了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应急预案的分级、分类,依据军队卫勤保障预案研制的思路与方法,构建了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预案体系,形成了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预案案例,为地方医院平转战提供范例。下一步将在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需求大规模调研、地方医疗分队模块化建设实战化、平转战能力评估体系现场验证等方面深入开展研究,为高寒地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系统的优化调整提供更加符合实际的政策建议。

王慧博[6](2008)在《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动态参数测试系统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轻武器动态参数测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将基于VXI总线的虚拟仪器技术引入到轻武器动态参数测试系统中,为建立高性能的轻武器动态参数测试系统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文中针对轻武器动态参数测试的特点,对轻武器动态参数测试系统提出要求,根据这些要求提出了系统硬件组建的总体方案;对89式12.7mm机枪的自动方式和结构动力进行了分析,应用经典内弹道学,自动武器气体动力学,自动武器动力学以及多自由度刚体动力学等理论知识,对机枪的自动机工作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建立了机枪自动机运动数学模型。在数学建模的基础上,应用Matlab编写了12.7 mm机枪动力学仿真程序,得出自动机运动规律;为了直观地反映出机枪的内弹道过程和主要部件的运动情况,将计算结果以数值或曲线的形式输出。最后,利用虚拟仪器的软件平台LabVIEW8.2设计了轻武器动态参数测试系统人机交互式界面。

郑波[7](2007)在《机动摩步师步兵班武器装备编配方案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应急机动作战部队摩托化步兵师的最小组成单位——步兵班成员的武器装备配置体系进行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首先论述了当前国内外单兵武器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国外几个军事强国的步兵班成员编配和武器装备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在相对对等的条件下,对我军和外军步兵班的作战潜力进行了对比研究;然后采用灰色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作战效能评估分析指标体系模型,并以我国西南地区作为作战区域背景,参考某摩步师步兵班演习训练实例,提炼出一组作战效能指标实现样本,通过该样本在模型中的解算,得到步兵班在未来信息化战争背景下作战能力的量化评估,为分析目前存在的差距以及提出未来武器装备重点建设的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详细分析研究了步兵班目前的战术思想、所面临的作战环境及作战对象,探讨了单兵武器装备数字化及信息化的发展应用前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未来步兵班的武器装备编配方案。本文的研究工作,对于单兵及班组武器装备的更新及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刘宏勋,马志杰[8](2006)在《“改现研新”是新时期我国轻武器发展的重要途径》文中研究指明文章认为.我军现装备的轻武器虽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但是,有许多轻武器装备只需注入少量新技术.就可焕发出勃勃生机。因此.我军轻武器的发展必须以与时俱进的态度.从国情、军情和科技实力出发,走“改现研新”之路。依据有四点:其一,轻武器发展必须符合我国经济承受能力;其二.轻武器发展必须符合我国的科技水平;其三.轻武器发展必须符合我军的装备实际;其四.“改现研新”不仅是我国轻武器发展的基本方针,同时也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进而提出我军轻武器进行“改现研新”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一是以现装备改造为重点,完善武器的综合性能;二是以未来军事需求为依据,补缺特种用途武器;三是“改现”与“研新”并举.着力发展“超越式”新概念轻武器。

许鑫[9](2006)在《军队护理人员战伤救护技能应急培训预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军卫生部门正在致力于做好对台军事斗争卫勤准备工作。我军医护人员作为影响卫勤保障能力高低的最重要因素,他们能否适应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需要,担负起救死扶伤、维护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神圣使命,成为卫勤准备最突出的问题。本课题立足于军队在职护理人员对现代战争环境下致伤特点的救护技能的调查结果,结合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提高卫生战备水平,就对建立军队医院在职护理人员的战伤救护技能应急培训预案开展了研究。 我国我军都还没有一套针对军队医院在职护士应对现代战争致伤特点的战伤救护技能应急培训预案。通过2004年对上海市4所军队医院222名军人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学历、不同职称者对战伤救护基础知识、战伤救护高新技术知识的掌握无显着差异,平均分均在5分以下,掌握较差。认为对军队医院护士应从思想教育、强化战备意识着手,从基础救护知识学习训练抓起,不断的学习高新技术知识和技能,建立应急培训预案,开展平战结合的训练模式,以提高军队医院护理队伍整体的备战素质。研究方法遵从科学循证的原则,通过文献回顾,在外军护理人员应急培训经验和我国军医大学培养军队护士经验的基础上,列举预案涉及的各项条件(培训目的、培训条件、培训师资、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试及考核等)邀请了72位专家,运用专家咨询法,并对培训预案中的培训内容进行了重要性评估。对咨询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通过筛选和赋权重,结合培训时间,分别建立了临战时期军队护理人员战伤救护技能的应急培训预案和应急培训保障体系,最后对应急培训的组织实施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以上研究在开展临战时期、现代战争条件下的战伤救护应急培训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完成了预定目标。由于我军历史上尚未进行过临战时期有计划的平战结合的大规模救护能力应急培训,所以该研究为我军今后开展继续教育和急救技能培训提供了较为详实可靠的参考依据,在军事斗争卫勤准备的总体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杨南镇[10](2005)在《小武器不小 轻武器不轻!——关于轻武器“地位与作用”的思辨》文中研究表明具有现代意义的轻武器,已伴随人类历经100多年的历史沧桑。当我们回眸历史的时候,一个铁一般的史实令我们不得不感叹,这就是小武器的作用了不得,轻武器的地位了不起!然而,也就是在现代轻武器问世100年的二十世纪最后一个十年间,几场局部战争,使一些人们对轻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产生了怀疑。当大威力、远射程、高精度的现代高技术兵器大规模投放和使用于战场之时,战争呈现出“非传统”、“非接触”、“非对称”的表象。轻武器在现代战争特别是高技术战争中的地位在哪?作用几何?

二、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对轻武器的需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对轻武器的需求(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人民军队的变革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夺取革命战争胜利为牵引,人民军队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艰难发展历程
    (一)在战争实践中探索军事问题
    (二)开启人民军队的正规化建设
    (三)围绕提高部队战斗力加强干部工作
二、以建构合成军队体系为牵引,人民军队逐步迈上现代化正规化新征程
    (一)确立和完善军队现代化正规化战略方针
    (二)构建和调整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编制体制
    (三)以国防尖端技术为重点加速推动武器装备现代化
三、以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为牵引,不断提高人民军队驾驭现代战争的能力
    (一)适应战争形态新变化及时确立新时期军事战略
    (二)按照“科技强军、质量建军”方针大力推进体制编制调整改革
    (三)培养造就新型信息化军事人才
    (四)加快推进武器装备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
四、以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为牵引,锻造新时代能打仗打胜仗的人民军队
    (一)开创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发展新境界
    (二)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建设
    (三)全面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
    (四)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装备为骨干的武器装备体系
五、基本经验和现实启示

(2)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1.2 关键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3.1 百科全书研究的主要专着和论文
        1.3.2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研究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5 研究理论及其说明
第二章 编纂概述
    2.1 军事百科全书的性质、特点
    2.2 军事百科全书的功用
    2.3 编纂指导思想及目的
        2.3.1 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3.2 为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服务
    2.4 出版、修订与版别
第三章 编纂发展历程
    3.1 编纂历史背景
        3.1.1 新时期社会文化需求和军队建设总目标催生
        3.1.2 中国国防现代化和军事斗争准备迫切需要
        3.1.3 新军事革命强力推动
    3.2 编纂历程及阶段
        3.2.1 编纂的开创与奠基(1980~1986)
        3.2.2 编纂的专业化与全面建设(1986~2002)
        3.2.3 编纂的纵深化、系统化、多元化发展(2002~2016)
    3.3 编纂领导机构与组织机构
        3.3.1 兼具行政性和学术性的领导机构
        3.3.2 从临时性机构到正式定编的组织机构
    3.4 权威型的撰写和编审人员
    3.5 专业型的专门编纂人员
第四章 编纂理论与方法:博采、萃取与确定
    4.1 博采:基于军事科学研究成果
        4.1.1 “学科论”与军事百科全书总体设计
        4.1.2 以军事科学研究为基础
    4.2 萃取:军事知识秩序的建立
        4.2.1 积淀与初建
        4.2.2 完善与架构
        4.2.3 传承与创新
    4.3 确定:系统工程的运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治性与客观性:科学考量标准
    5.1 坚持政治原则
        5.1.1 “事关国家和军队的科学文化基本建设”
        5.1.2 反映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研究成果
        5.1.3 政治性问题的处理解决
        5.1.4 作为“武器”的军事百科全书
    5.2 秉持客观性
        5.2.1 人物条目评价原则的提出
        5.2.2 尊重历史,实事求是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文献资料研究与条目撰写审定
    6.1 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文献资料
        6.1.1 编纂的广度、深度取决于文献资料的占有度
        6.1.2 基础建设与长远保存
    6.2 藏用并重
        6.2.1 文献资料建设
        6.2.2 文献资料核对
    6.3 条目专题资料与条目撰写、审定
        6.3.1 “因条而宜”建立条目专题资料系统
        6.3.2 收集、鉴别、取舍——以“段德昌”条目专题资料为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编纂特色与创新
    7.1 编纂内容
        7.1.1 知识内容:从填补空白到全面反映
        7.1.2 知识体系:在创新中发展
        7.1.3 文体语言:百科体裁与军事特色
    7.2 编纂实践
        7.2.1 “国家编纂体制”
        7.2.2 “小核心、大外围”的编纂机制
        7.2.3 与其他百科全书编纂模式之比较
    7.3 编纂现代化设想
        7.3.1 编纂技术平台现代化
        7.3.2 构建军事知识服务体系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编纂与军事学科的建立、发展
    8.1 推动军事辩证法学科建设
        8.1.1 条目范畴的确定
        8.1.2 学科的建立
        8.1.3 在发展中调整
    8.2 拓展军队政治工作学科范畴
        8.2.1 学科之争
        8.2.2 学科体系的完善
    8.3 夯实军事法学科研究基础
        8.3.1 学科的增设
        8.3.2 填补军事法研究空白
    8.4 构建军事装备学科理论体系
        8.4.1 反映军事装备知识增长
        8.4.2 创新发展军事装备理论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若干重要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9.1 解放军军战史若干重要问题
        9.1.1 长征“密电事件”的争论
        9.1.2 西路军相关条目的表述
        9.1.3 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战绩问题
        9.1.4 对百团大战的认识和评价
    9.2 军事人物相关问题
        9.2.1 清除“左”的影响——以被错杀人物条目为例
        9.2.2 稳妥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以“项英”“粟裕”条目为例
        9.2.3 人物评价“功是功,过是过”——以“林彪”条目为例
        9.2.4 人物图片阐释知识语言
        9.2.5 解放军“军事家”的论证和确定
        9.2.6 中华民国时期军事人物评价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谈我国轻武器装备体系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影响轻武器装备体系的主要因素
    2.1 军事战略思想的变革
    2.2 军兵种的装备政策
    2.3 轻武器的战术多样性
    2.4 轻武器概念更新与技术进步
3. 轻武器装备体系的发展思路
    3.1 轻武器装备体系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2 轻武器装备体系建设的重点方向
4. 轻武器装备体系建设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4.1 平战结合与军警结合相统一
    4.2 继承与发展相衔接
    4.3 研制与装备相结合
5. 结束语

(4)陆军装备动员产业关联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陆军装备动员产业需求评估方法
        1.2.2 陆军装备动员产业关联分析方法
    1.3 本文的内容与结构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陆军装备动员产业的需求关联分析
    2.1 陆军装备动员环境与需求关联基本模型
    2.2 决定陆军装备动员需求的总量因素
    2.3 决定陆军装备动员需求的结构因素
        2.3.1 海外维权中陆军装备需求的结构因素
        2.3.2 反恐维稳中陆军装备需求的结构因素
        2.3.3 抢险救灾中陆军装备需求的结构因素
        2.3.4 多边行动中陆军装备需求的结构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陆军装备动员产业的部门关联分析
    3.1 陆军装备发展部门关联分析的理论框架
        3.1.1 国民经济‐军事部门关联互动的客观基础
        3.1.2 国民经济‐军事部门关联互动的数理结构
        3.1.3 国民经济‐军事部门关联互动的实例分析
        3.1.4 国民经济‐军事部门关联分析的基本要求
    3.2 陆军装备动员产业关联分析的军事能力构成
        3.2.1 指挥控制能力
        3.2.2 协同作战能力
        3.2.3 机动部署能力
        3.2.4 精确打击能力
        3.2.5 全维防护能力
        3.2.6 联合保障能力
    3.3 影响陆军装备动员产业关联状态的体系结构
        3.3.1 多样化任务下陆军装备总体结构
        3.3.2 海外维权的陆军装备结构
        3.3.3 反恐维稳的陆军装备结构
        3.3.4 抢险救灾的陆军装备结构
        3.3.5 多边军事行动的陆军装备结构
    3.4 支撑陆军装备经济动员能力的产业结构
        3.4.1 新材料产业与陆军装备发展
        3.4.2 信息产业与陆军装备发展
        3.4.3 装备制造业与陆军装备发展
        3.4.4 航天产业与陆军装备发展
        3.4.5 航空产业与陆军装备发展
        3.4.6 造船产业与陆军装备发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陆军装备动员产业的区域关联分析
    4.1 陆军装备动员产业区域关联的现实基础
        4.1.1 陆军装备经济动员潜力资源评估的理论模型
        4.1.2 陆军装备经济动员潜力资源优化结果及分析
    4.2 支撑陆军装备动员区域关联的产业布局
        4.2.1 支撑陆军装备动员体系的新材料产业布局
        4.2.2 支撑陆军装备动员体系的装备制造业布局
        4.2.3 支撑陆军装备动员体系的船舶工业布局
        4.2.4 支撑陆军装备动员体系的航空航天工业布局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陆军装备动员产业发展的对策思路
    5.1 科学评估战略环境,准确把握动员需求
    5.2 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增强核心能力建设
    5.3 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夯实动员产业基础
    5.4 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合理配置动员能力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进一步的研究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录

(5)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研究范围的界定与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国防动员和国防卫生动员理论
    2.3 我国地方医院平转战的研究
    2.4 讨论
第三章 国内外地方医院平转战发展历程和探索实践
    3.1 我国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发展历程和探索实践
    3.2 国外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实践及其借鉴
    3.3 国外地方医院平转战实践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第四章 我国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的现状和需求分析
    4.1 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储备现况
    4.2 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需求分析
    4.3 我国高原寒区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必要性
第五章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潜力调查与分析
    5.1 调查对象与方法
    5.2 调查内容与分析
    5.3 小结和讨论
第六章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6.1 指标体系构建目的
    6.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3 指标体系构建
    6.4 讨论
第七章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机制与预案体系构建研究
    7.1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应急响应机制
    7.2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模块化及机制研究
    7.3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预案体系构建
    7.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
致谢

(6)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动态参数测试系统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的意义
    1.3 国内外发展和研究现状
        1.3.1 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1.3.2 轻武器动态参数测试系统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简介
第二章 测试系统总体设计
    2.1 测试任务分析
        2.1.1 轻武器动态参数测试的目的和任务
        2.1.2 轻武器实验研究的重要性
        2.1.3 轻武器动态参数测试要求
    2.2 测试系统组建方案
        2.2.1 自动机运动速度测试
        2.2.2 枪械后坐参数测试
        2.2.3 枪械冲击加速度测试
        2.2.4 枪口及架杆跳动量测试
        2.2.5 数据采集系统
        2.2.6 测试系统软件设计
    2.3 小结
第三章 自动机运动的动力学分析及数学建模
    3.1 内弹道、后效期与导气室压力计算
        3.1.1 球扁药的药形系数
        3.1.2 内弹道时期膛内火药气体计算
        3.1.3 后效期火药气体压力计算
        3.1.4 导气室火药气体压力计算
    3.2 12.7MM 机枪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
        3.2.1 自动动作分析
        3.2.2 自动机、枪管、机匣运动模型的建立
        3.2.3 各运动阶段受力分析
        3.2.4 基本结构诸元参数及初值
    3.3 动力学仿真
        3.3.1 仿真结果曲线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轻武器测试系统软件界面设计
    4.1 虚拟仪器及开发平台概述
        4.1.1 虚拟仪器概述
        4.1.2 虚拟仪器的特点及优势
    4.2 虚拟仪器开发平台LABVIEW
        4.2.1 LabVIEW 概述
        4.2.2 LabVIEW 的特点
    4.2 软件界面的开发
    4.3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机动摩步师步兵班武器装备编配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重要意义
    1.2 现代战争对军队编制的要求
        1.2.1 编制的内涵
        1.2.2 编制的作用
        1.2.3 确定编制的原则
    1.3 现代战争要求武器装备信息化
        1.3.1 武器装备信息化的内涵
        1.3.2 单兵数字化装备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步兵班武器装备现状分析
    2.1 步兵轻武器的发展现状评析
        2.1.1 步兵轻武器发展的几个阶段
        2.1.2 步兵轻武器现有装备分析
        2.1.3 步兵轻武器未来发展趋势
    2.2 外军步兵班武器装备现状分析
        2.2.1 美军步兵班武器装备
        2.2.2 俄军步兵班武器装备
        2.2.3 德军步兵班武器装备
    2.3 摩步师步兵班武器装备现状分析
        2.3.1 步兵班武器装备沿革
        2.3.2 步兵班武器装备现状分析
        2.3.3 步兵班武器装备性能分析
3 步兵班成员装备编配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研究
    3.1 武器装备上存在的问题
        3.1.1 步兵班枪械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
        3.1.2 全天候作战能力较弱的问题
        3.1.3 信息化能力薄弱的问题
    3.2 武器系统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3.2.1 轻机枪配置
        3.2.2 火箭筒配置
    3.3 摩步师与外军步兵班作战潜力对比分析
        3.3.1 武器装备对比
        3.3.2 作战潜力评价模型
        3.3.3 作战潜力对比分析
4 步兵班作战效能评估分析研究
    4.1 评估方法
        4.1.1 灰色聚类评估理论
        4.1.2 层次分析法
        4.1.3 灰色层次分析法
    4.2 构建评估模型
    4.3 模型求解分析
5 摩步师步兵班武器装备编配方案研究设计
    5.1 摩步班战术思想研究
        5.1.1 进攻战斗中的摩步班
        5.1.2 防御战斗中的摩步班
    5.2 作战环境研究
        5.2.1 战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
        5.2.2 对人员的影响分析
        5.2.3 对武器装备的影响分析
        5.2.4 对作战行动的影响分析
    5.3 作战对象研究
        5.3.1 人员和装备情况分析
        5.3.2 班排山地作战行动分析
        5.3.2.1 进攻行动特点
        5.3.2.2 防御行动特点
        5.3.3 武器性能分析
    5.4 步兵班武器装备编配方案设计
        5.4.1 对数字化系统设计的思考
        5.4.2 对数字化通信设备设计的思考
        5.4.3 对观瞄装置设计的思考
        5.4.4 武器装备编配方案设计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9)军队护理人员战伤救护技能应急培训预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一部分 我国军队护理人员战伤救护培训状况分析
    一、历史回顾
    二、救护培训现状分析
    三、护理人员的培训内容与组织
    四、卫生列车医疗队护理专业训练概况
第二部分 外军护理人员战时应急培训分析
    一、外军护理人员应急培训的组织实施
    二、外军护理人员战时培训方式及内容
第三部分 军护战伤救护技能应急培训预案研究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步骤
    四、结果分析
    五、课程体系建立
    六、小结讨论
第四部分 研究成果:军队医院在职护理人员战伤救护技能应急培训预案
    一、培训目标
    二、培训对象
    三、培训方法
    四、培训内容的课程设置与学时安排
    五、培训基地要求
    六、培训时间
    七、培训考核与评价
第五部分 研究成果:培训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一、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二、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
    三、建立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
    四、反馈和调控机制研究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一 专家权威程度调查表
    第一轮专家咨询表
附件二 第二轮专家咨询表
附件三 数据资料
附件四 新型卫生装备资料
综述一 外军卫勤人员临战应急培训
综述二 透过战争形势演变看外军营救后送阶梯及医疗救护保障措施

四、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对轻武器的需求(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人民军队的变革与发展[J]. 王强,章世森.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1(05)
  • [2]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D]. 关泠. 河北大学, 2020(02)
  • [3]谈我国轻武器装备体系的发展[J]. 汪正胜. 中国军转民, 2018(09)
  • [4]陆军装备动员产业关联与发展研究[D]. 乐园.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4(07)
  • [5]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研究[D]. 邓军. 第三军医大学, 2013(05)
  • [6]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动态参数测试系统仿真研究[D]. 王慧博. 长春理工大学, 2008(02)
  • [7]机动摩步师步兵班武器装备编配方案研究[D]. 郑波. 南京理工大学, 2007(06)
  • [8]“改现研新”是新时期我国轻武器发展的重要途径[A]. 刘宏勋,马志杰.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 2006
  • [9]军队护理人员战伤救护技能应急培训预案研究[D]. 许鑫. 第二军医大学, 2006(09)
  • [10]小武器不小 轻武器不轻!——关于轻武器“地位与作用”的思辨[J]. 杨南镇. 轻兵器, 2005(18)

标签:;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