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收集利用的环境效应及研究前景

雨水收集利用的环境效应及研究前景

一、雨水集蓄利用的环境效应及研究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段梓诚,蒋文翠,彭尔瑞,李荣亮[1](2021)在《近自然集雨面的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主要介绍近自然集雨面相关材料研究、近自然集雨面相关营造技术研究、近自然集雨面相关理论研究,总结归纳了目前近自然集雨面的技术研究进展,并且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展望,为近自然集雨面技术领域提供借鉴参考。

初亚奇[2](2020)在《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突变与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自然水文循环被严重破坏,城市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从而引发城市内涝、水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水安全与水生态问题。同时,寒地城市独特的地域气候特征与水文条件等,致使城市发展与水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突出,城市雨洪管理实施难度增加。因此,本文以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为视角,从流域、城市、河段多尺度构建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满足城市雨洪管理需求,提升寒地城市水生态、水安全、水景观功能,以期对寒地海绵城市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论文在大量背景理论研究下,首先梳理寒地城市地域特征,识别不同尺度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以“格局—过程—尺度”为切入点,提出多尺度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理论,建立理论框架与技术路线,并进一步确立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城市管控理论与技术方法,分析格局与水生态过程、城市内涝的影响机制,阐述多尺度管控内容与相关技术方法;其次,构建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即“流域尺度空间耦合(宏观)——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城市尺度系统耦合(中观)——寒地海绵系统优化、河段尺度功能耦合(微观)——河岸带生态修复与措施建设”,并提出相应体系内容与技术方法;再次,以沈抚新区作为寒地城市研究区域,对应规划体系框架建立多尺度空间,在流域尺度下,利用GIS空间计算与分析法进行空间耦合,提取与水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多种基底要素,进行耦合叠加,构建不同水平的水生态安全格局,根据底线(低)、一般(中)、满意(高)三级水平划分禁限建区域,优化城市水生态安全格局,为城市尺度寒地海绵系统耦合提供刚性骨架;在城市尺度下,基于流域尺度空间格局,对城市多级排水系统进行整合优化,一是寒地海绵生态系统优化,确定水系廊道和绿地斑块布局,二是寒地城市排水管网优化,运用SWMM模型对城市排水管网系统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排水要求,三是寒地适宜性低影响开发系统,划分管控分区并对各分区所应用措施规模进行定量计算,最后利用SWMM模型对优化前后方案进行模拟校验,验证其优化后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并注重寒地雨雪水资源化利用,实现寒地海绵系统耦合最优模式;在河段尺度下,在流域尺度水生态安全格局框架上,依据城市尺度寒地海绵生态系统格局与低影响开发系统定量方案,对研究区域内的河岸带进行海绵结构布局与方案设计,使具有寒地适宜性水生态修复与低影响开发措施两者在设计中并行,同时对河岸带的寒地植物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寒地海绵河岸带的功能要素耦合。论文涉及城乡规划、景观、水文等多学科理论融合,着眼于城市规划与设计层面,集成多种相关技术方法。通过多尺度体系构建,明确寒地海绵不同尺度规划内容,最后将相关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运用到实践方案中,检验该理论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寒地海绵城市规划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保障。

肖旭[3](2020)在《庄河市海绵城市第V片区低影响开发措施规划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发展速度迅速,随着城市规划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功能的不断集聚,当代城市内部结构的复杂性也在增加。城市发展迅速的同时城市的抗冲击能力也在下降,也就是说,城市正在变得“易碎”。自2012年4月起,习近平总书记将“海绵城市”的概念首次提出。到2015年4月,国家三个部委确定了中国第一批16块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经过了短短三年的套索,海绵城市规划建设逐渐有了起色。这时,如何确定一个海绵城市方案时候合理就十分重要,就需要一个评价体系来进行判定,以确定某一项目低影响开发措施方案规划的水平程度。首先,论文详尽地说明了以低影响开发措施体系的发展状况及在建设中的应用情况,包括低影响开发措施的定义、设计参数以及应用效果等。其次,通过对庄河市第V片区现状的分析,进行单项低影响开发措施的效益优先级评价,为低影响开发方案设计做铺垫。根据低影响开发措施的优选结果,进行片区的低影响开发方案设计。然后,明确了低影响开发方案规划综合评价的评价原则,确定了评价体系总体框架。通过运用文献查阅和专家筛选的方式,筛选出了18项指标层指标构建其判断矩阵。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出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值和排序。在指标标准的设定,参照国家和地方的行业标准相关的文献研究,对各个指标的标准取值进行划定。最后,通过构建低影响开发措施方案规划综合评价体系,对庄河市第V片区的低影响开发措施方案规划进行评价。其中运用了SWMM模拟软件进行模拟分析。最终得出规划方案的评价得分为8.1977,评价等级为良好,表明规划方案具有较高的水平。通过对各中间层要素的评分占比分析,总结出当前规划方案的优缺点,并根据现有设计的特点提出设计优化策略。

马萌华[4](2019)在《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海绵城市LID措施综合效能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地表可渗透面积比例不断减小,下垫面对降雨的截流和渗蓄能力减弱,进而加剧城市内涝风险,使得雨水资源大量流失。本文在“海绵城市”建设的战略背景下,以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一片区(新建区)与西安市沪河流域一片区(建成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监测、模型模拟与综合评价等方法,分别研究了新建区不同低影响开发(LID)措施布设条件与建成区不同排水系统改造方案下的城市水文、水力与环境效应等,并建立以“环境—技术经济—社会”为核心评价指标的海绵城市LID措施综合效能多指标评价体系。主要结论如下:(1)建立了新建区与建成区的SWMM模型,揭示不同重现期条件下城市水文、水力与环境效应。降雨历时一定时,径流系数、径流总量与负荷总量等参数随重现期增大而增大,但增幅逐渐减小;径流与负荷的削减效果随重现期的增大而减小。在降雨冲刷过程中,雨强越大的降雨冲刷出的污染物量越接近于最大累积量,冲刷量趋于饱和,浓度峰值增幅减小。后期衰减过程中,重现期越大的降雨,达到稳定浓度的时间越短,稳定浓度越小。(2)量化了新建区不同重现期与不同LID措施布设条件(不同组合、不同位置与不同面积)下的雨水径流与面源污染负荷的响应情况。不同LID措施组合条件下,方案一条件(雨水花园+渗透铺装+绿色屋顶)下的径流总量与污染负荷削减效果最优,单项措施中雨水花园效果最优;将LID措施布置在排水系统下游时,径流水量与污染负荷削减效果最优;不同LID措施面积条件下,方案四(20%)的径流水量与污染负荷削减效果最好,但当面积增长达一定程度时,削减效果将不再发生变化。三种设计条件中,LID组合措施对径流水量与面源污染负荷的削减效果最优。(3)量化了建成区不同重现期与不同改造方案(增大雨水管径、添加LID措施以及两者相结合)下的雨水径流与面源污染负荷的响应情况。各方案的径流系数、径流及污染负荷削减效果大小排序为:方案三(增大雨水管径+LID)>方案二(添加LID)>方案一(增大雨水管径)。改变雨水管径大小与添加LID措施均可以减少溢流,使得更多的雨水能够通过城市雨水管网排出系统;LID措施对雨水径流有很好的截留、集蓄与削减效果;增大管径对污染负荷削减效果几乎无影响,而添加LID措施能够明显提高各污染负荷的削减效果。(4)基于模糊评价方法,综合评价了新建区不同布设条件下的LID措施综合效能。评价等级分为Ⅰ、Ⅱ、Ⅲ、Ⅳ与Ⅴ级,分别表示综合效能很高、较高、一般、较低与最低。不同LID措施组合条件下,各方案均隶属于Ⅱ级,方案四(绿色屋顶+渗透铺装+植草沟)的综合效能最大,各单项LID措施效能大小排序为:渗透铺装>绿色屋顶>植草沟>雨水花园。不同LID措施位置条件下,各方案均隶属于V级,LID措施布置在下游时综合评分最高,综合效能最大。不同LID措施面积条件下,各方案隶属于V级,LID措施布置面积为20%时综合效能最大。在新建区海绵设计过程中,应优先考虑不同措施组合,其次在土地条件与规划标准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布设LID措施,且将LID措施布置在靠近排水系统下游的位置。(5)基于模糊评价方法,综合评价了建成区不同改造方案下的LID措施综合效能。方案一(增大管径)的评分最高,综合效能最大。建成区雨水系统改造过程中应优先考虑增大雨水管径,其次考虑在可利用土地部分添加LID措施。

李运杰[5](2017)在《大连市主城区雨水资源利用措施优选与模拟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缓解防洪排涝压力、涵养地下水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结合海绵城市的雨水资源利用不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具有重大的技术、生态和社会效益。本论文以大连市主城区为研究背景,对主城区现状和需求进行分析,制定了雨水利用的目标,并对措施优选、雨水资源利用的作用和综合评价进行了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深入分析大连市主城区雨水利用的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利用目标和指标。大连市主城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小于70%,雨水资源利用率不小于5%,年径流污染削减率不低于60%。(2)针对主城区各方面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技术和措施体系;初步优选出了用于研究的八种低影响开发设施;并对单项设施进行组合、模拟调整和简单优化整理,形成了满足要求的五种情景方案;经比较采用模糊优选法对五种初步方案进行优选,并选取成本、径流总量控制、径流污染削减和生态景观作为优选指标。(3)定性和定量分析了雨水资源利用对大连市主城区的作用。结果表明:实行雨水资源利用后,能够节约大量的城市供水,缓解防洪排涝的压力,同时可补充地下水、控制海水入侵,而且对生态环境有很好的改善效果。通过对大量指标进行分类与综合,确定了雨水资源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可变模糊集评价模型作为雨水资源利用方案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对指标权重的确定方式进行改进,使之更加适用于新形势下的雨水资源利用方案。(4)以大连市主城区劳动公园周边区域为典型区域进行实例研究。首先分析现状和需求,确定了各项目标与指标,推荐适宜的雨水利用措施;然后研究制定了满足目标要求的五种方案,采用了模糊优选法对方案进行优选,5个方案对于优的隶属度分别为0.43、0.63、0.55、0.67和0.78,综合考量方案的优属度最大,此方案为最终方案。其次分析了最终方案在城市供水、防洪排涝、地下水涵养和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该区域每年可节约城市供水12.6万m3,节省水费44.1万元,有效控制了径流总量和峰值流量,缓解了防洪排涝的压力,每年可多入渗回补地下水约5.4万m3,相对于现状情况下入渗回补率提高了67%,起到了很好的涵养地下水作用,同时对整个区域生态环境也有显着的改善作用。最后运用评价模型,对最终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

尚淑丽[6](2015)在《屋面雨水雨能联合利用及电絮凝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持续的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导致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洪涝灾害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严峻。城市化发展增加了不透水区域,使城市地区丧失了雨水渗透和蓄水功能而带来城市内涝、径流污染、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和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问题。雨水资源利用对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或者过量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城市径流控制和水文循环过程修复有着显着效益。而目前国内外对雨水资源的利用大多仅停留在水资源的天然职能上,对雨能的利用仍是空白,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电絮凝技术广泛应用于高浓度工业废水、生活污废水和微污染水等处理,查阅国内外文献极少有学者将电絮凝法应用于雨水处理净化,为此本文开展研究探讨雨水电絮凝处理工艺的运行效果。首先以杭州为例从降雨量和雨水水质两方面分析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优越条件,探讨城市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的可行性;接着系统地介绍了雨水雨能联合利用模式(Rainwater&RainEnergy, RWRE),并以金华市小型雨水电站示范工程为例进行雨能资源利用的可行性分析。通过电絮凝分批试验考察不同阴极材料的除污效果及除污机理,研究表明电絮凝除污效果整体较好,污染物主要通过电氧化还原、电絮凝和电气浮去除,且A1-A1电絮凝比A1-Ti电絮凝的除污效果更好。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电极间距、初始PH、电流密度、反应时间和沉淀时间对污染物去除率影响的显着程度及电絮凝处理屋面雨水的综合最佳条件,得到雨水电絮凝处理工艺的最佳条件是电极间距为2cm,PH为8,电流密度为30A/m2,反应时间为30min,沉淀时间为20min。此条件下色度、浊度SS、COD、TP、NO3--N、 Fe、Zn、Mn及Cr6+的去除率分别为89.29%、84.43%、89.58%、25.71%、40.63%、24.00%、77.78%、100%、63.31%和85.71%,且出水各指标值都满足城市杂用水标准、景观环境用水标准、生活杂用水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雨水电絮凝连续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雨水电絮凝处理工艺运行稳定且出水水质较好,能满足上述回用水标准要求,其中对色度、浊度和SS的去除率较高分别为84.95%~88.35%、76%~100%和76.19%~95.24%。能耗分析表明雨水电絮凝处理工艺的电能消耗为1.002kW·h/m3,以杭州市电价为例处理1m3屋面雨水需要花费0.539元,处理成本较低。因此雨水电絮凝处理工艺技术可行、处理效果好、成本低廉,其小规模雨水净化能满足日常杂用水要求,后续可根据RWRE模式建立集屋面雨水收集、发电、净化及供水于一体的雨水综合利用系统。

石博[7](2014)在《喀斯特山区坡面集雨技术与示范研究》文中指出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西南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在强烈的人类活动干扰下,形成独有的石漠化现象。由于区内独特的地貌结构,常呈现山高水低、雨多地漏、石多土少、土薄易旱的特征,造成地表水集蓄与地下水开采困难,从而形成湿润气候下的干旱缺水区。目前,喀斯特干旱成为该地区主要的气象灾害,严重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发展高效集雨利用技术,以缓解干旱缺水的局面。本研究依托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选取贵州两种典型地貌单元毕节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山地和贞丰-关岭花江喀斯特高原峡谷为研究区,以揭示不同喀斯特地貌单元坡面集雨工程间的匹配关系,实现各系统部件的优化组装与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并构建适宜的坡面集雨利用模式为目的,在实地调研摸清区内水资源及利用状况,查阅文献掌握坡面集雨技术要点与规划原则,选取适宜集雨节灌方式与制定作物灌溉制度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石漠化生物治理措施,选取典型灌溉小区进行坡面集雨工程布设,得出以下结论与讨论:(1)以降低工程成本且简单实用为原则,归纳出适合撒拉溪示范区的坡面集雨技术流程“天然林草坡面—截流沟—汇流渠—沉沙池—开敞半地埋式圆形池—固定式输水管网—小型移动式喷灌机微喷灌”;适合花江示范区的坡面集雨技术流程“石棉瓦人工坡面—开敞半地埋式矩形池—半固定式输水管网—小管出流灌”。以上集雨技术的组装仅是对现有单项技术的集成,缺乏优化与创新研究,其合理性仍待示范验证。应加强适合喀斯特山区地形与社会经济条件的集雨新材料、蓄水新设备、灌溉新方法的研究,在实现单项集雨技术突破的基础上进行配套组装。(2)运用修正后的彭曼公式,并分析示范区气象干旱特征与土壤物理性质,制定出灌溉作物的工作制度。撒拉溪示范区经果林草生育期日均耗水量2.61mm,设计灌溉定额238.2m3/hm2,灌溉周期为7天,灌溉次数为3次。花江示范区花椒林地生育期日均耗水量1.77mm,设计灌溉定额378.42m3/hm2,灌溉周期为17天,灌水次数为3次。不足之处在于仅对作物生育期进行灌溉设计,采用彭曼公式计算作物耗水量时,作物系数的取值较困难,需加强田间数据的实测工作。还应加强不同降雨保证率下作物灌溉制度与输水系统的研究,使灌溉制度的制定日趋合理化,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3)综合各方面因素得出具体参数指标,进而设计各系统的尺寸。撒拉溪示范区200m3蓄水池,设计半径10.6m,设计深度2.5m,设计年供水量576m3,对应天然集雨场与经果林草灌溉面积分别为0.28hm2、0.81hm2,汇流渠断面尺寸30cm×20cm×15cm,配套沉沙池尺寸为1.8m×0.9m×0.8m。花江示范区100m3矩形蓄水池,设计尺寸为8.6m×4.6m×2.8m,设计年供水量272m3,对应石棉瓦集雨场与花椒林灌溉面积分别为330m2、0.24hm2。以上技术参数取值与工程规格设计,对制定集雨技术规范和标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仍存在局限性。应结合不同地貌单元,加强集雨技术规格的设计,进一步完善集雨规范与标准。(4)将组装后的坡面集雨工程应用于经果林草灌溉,形成坡面集雨技术与作物高效种植技术的结合,进而与高山生态畜牧业养殖技术相结合,构成撒拉溪示范区自然坡面集雨综合高效利用模式。将组装后的坡面集雨工程应用于花椒林灌溉,并将集蓄的雨水以小管出流灌形式尝试对区内中草药与火龙果等作物的灌溉,构成花江示范区人工坡面集雨节灌配套经济作物栽培模式。集雨利用模式的构建仅是对示范区现有石漠化治理技术的结合,今后应充分理解模式的内涵外延及技术支撑体系,不断融合、完善与创新集雨利用模式,同时加强模式的后期管理与维护工作。

许秀泉[8](2014)在《黄土区微型蓄雨设施水体水质变化及对饮水安全影响》文中指出随着全球水资源紧张加剧,在中国及世界许多地区,雨水不仅作为生产用水,而且作为生活用水得到广泛应用,但作为饮用水源的水质问题研究薄弱,研究雨水作为饮用水源的水质变化对饮水安全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黄土区微型蓄雨设施中水体污染物时空分布及对饮水安全影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选取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水体典型污染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和室内外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了蓄集雨水典型污染物时空变化规律及作用机制,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蓄雨水体水质随时间变化规律。雨水贮存过程中,污染物含量随时间增加呈现逐渐降低,在2030天内达到稳定的趋势,该变化趋势符合水体自净作用影响规律。分析了贮存过程中沉降、扩散、降解和源汇等作用对污染物迁移转化影响,概化了污染物随时间变化过程,建立了基于降解和源汇的计算公式,验证结果表明浊度和COD模拟结果较理想;含氮化合物影响因素复杂,其模拟结果具有一定偏差,但变化趋势一致,说明该公式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蓄雨水体污染物随时间变化。计算与实测结果表明,蓄雨设施贮存雨水2030天后水体污染物含量较低,为适宜取水时段,该结论对饮水安全具有重要实际意义。2、蓄雨水体水质的空间变化服从重力与扩散相互作用规律。实测结果表明,贮存雨水污染物含量沿垂线分布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特征,主要受底层沉积物质和表层水体漂浮物两个主要污染源及水体生物的影响,本质是重力和扩散相互作用的结果。基于重力与扩散的相互作用,根据贮存水体边界条件,给出了污染物沿垂线分布的公式,利用实测的浊度和COD资料验证,发现模拟结果存在一定偏差,但分布趋势一致,表明该公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水体污染物的空间分布规律,但计算较复杂。为了计算方便,依据实测资料给出了污染物沿垂线方向的经验性关系。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对水深0.40.6h处污染物含量最低,为适宜取水位置。该结论对蓄雨设施饮水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3、不同蓄雨材料对蓄雨水体水质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蓄雨水体水质变化的稳定阶段主要受扩散作用影响,微型蓄雨设施材料对水体影响较大。进一步研究表明,采用新型材料MBER(a Material Becoming Earth into Rock)土壤固化剂的蓄水设施水体污染物时空分布与其它常用材料一致,但土壤固化剂对比水泥材料蓄水污染物含量降低1520%,空间分布上水体中部位置相对浊度和COD含量分别降低15%和8%左右。分析表明,与水泥材料相比,土壤固化剂与土壤及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更多的具有吸附作用的Ca(OH)2等产物,强化了水体的自净作用。上述结果表明MBER土壤固化剂作为蓄雨设施材料具有水质好的优势,作为安全饮水工程材料具有可行性。4、安全蓄雨水质的简易评价方法研究。针对饮用水监测指标过多,水质不易评价的问题,研究发现,不同的污染物成分多数具有一定的联系,可以通过统计分析排除内在联系,优化出浊度、COD、易溶离子(如硝酸根)和pH共4个指标作为总体控制指标来评价水体水质状况。利用4个指标建立了以安全饮水为目标的雨水水质评价方法,经过实测资料分析和与其它方法的比较,表明该方法在评价雨水适宜饮用问题上,具有直观、可靠和实用的特点。5、安全蓄雨设施对典型地区雨水利用的水质保障作用。在地表水为苦咸水,地下水为高氟水的定边白云山地区,农村庭院以固化土及水泥等为材质的蓄雨设施水体水质监测结果表明,使用期内水质基本符合饮水安全要求,取水拟在水体中上部。而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的塘、河、库蓄集雨水监测结果表明,除部分水体浊度和COD含量较高以外,水质基本符合饮水安全要求。蓄雨设施不但有助于解决小流域尺度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具有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

张艳娟[9](2012)在《城市雨水利用工程效益评价及激励措施研究》文中提出城市雨水利用工程可有效缓解洪涝灾害和补给地下水源,是减少水污染、涵养水源和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有效手段。本文以大连市为研究背景,选择典型区域进行雨水集蓄回收利用试验。基于研究区条件和试验结果,规划设计了三套雨水利用对比方案。以研究区2011年实测降雨量资料为依据,进行供需水量平衡分析,并分别计算试验方案和三套规划方案的成本和效益。根据成本效益综合评价法,对比优选综合效益最佳方案,将生态和社会效益中可定量计算的指标作为激励措施补偿计算的主要依据。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提出了基于工程收益的城市雨水利用工程效益评估方法。以大连理工大学建工学部雨水利用工程为例,基于该工程的实际收益对规划设计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结果证明该方法合理可行。(2)提出了“生态社会效益评价法”用来定量计算雨水激励措施的补偿金额。也就是根据雨水利用工程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将其集蓄水量,将可定量计算的所有评价指标进行量化计算,得出雨水利用工程所有的社会生态效益量值,通过部分支付、等额支付和超额支付等手段将其作为雨水利用工程的政府补贴金额的计算依据。相对于按工程投入比例等方法的计算得出的其它补贴方式,本研究推荐的这种补贴方法能够更好地鼓励用户多集蓄利用雨水。(3)论证了城市雨水利用项目需要政府激励的必要性。城市雨水利用的经济效益较低,其效益多体现在生态、社会效益方面。以本项目中正在实施的方案一为例,10年的投资净收益率平均为7.01%,扣除物价上涨率4%,实际收益率为3%,远低于一般的水利工程项目的收益率,说明城市雨水的推广需要政府的激励和支持。(4)设计了一种雨水处理效果好、雨水不与人体直接接触、可持续供水、可定量观测的雨水集蓄利用装置。该装置处理后的雨水水质可达到生活杂用水标准;当集雨桶内雨水不足时,自来水进水装置可自动补充自来水,随时满足洗车用水需求,提高了设备利用率;自来水与雨水分离,洗手和清洗抹布的用水均来自自来水,雨水不直接接触人体皮肤,实现了用水安全;集雨桶中有设有水量观测计,可随时监测桶中储存水量。

谭春华[10](2012)在《雨洪管理模式的转换及组织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水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就在全国各地想方设法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同时,雨洪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却未能得到有效利用而白白流走,造成雨洪资源的极大浪费,甚至还要承担防洪排涝的巨大成本。为此,雨洪资源化作为防洪和缓解水资源危机的一种措施被提了出来。适时转变治水观念,使雨洪管理由传统的废弃物排放管理转换为资源的收集利用管理,合理利用雨洪这种非常规资源,有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见,研究“雨洪管理模式转换”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理论知识和国内外雨洪管理的实践,综合运用规范分析、实证分析、博弈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雨洪的三种经济学属性,得出了雨洪经济学属性对雨洪管理机制的启示,论述了雨洪管理模式转换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雨洪管理模式选择,进而提出了雨洪管理模式转换相配套的组织政策,最后提出雨洪管理应上升到一个产业,并提出了相应的组织政策。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雨洪的经济学属性。雨洪表现为三种不同的属性:雨洪的公共物品属性、雨洪的公害物品属性和雨洪的私人物品属性。由雨洪的经济学属性可以得出对雨洪管理机制的启示:①既然雨洪具有公益性,就应该将雨洪视为一种宝贵的资源收集利用。但在雨洪资源的维护或生产过程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生产者可能产生“搭便车”的动机,即存在“市场失灵”,必须引入新的制度安排。在制度安排方面采取何种方式,取决于雨洪环境问题的特定情形和约束条件,有时还需要多种制度形式的配合使用。②如果家家户户都向外排放雨洪,那么将会出现“由雨变洪”的现状,加剧了雨洪的形成过程,从而导致雨洪的公害性。为了减少雨洪灾害的发生,应实现雨洪管理由旧机制向新机制的转换,即由传统的废弃物排放管理转换为雨洪的收集利用管理,将雨洪这种公害物品“转害为利”,使雨洪真正转变成为可以利用的宝贵资源。③根据雨洪的私有物品属性,政府可以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各个雨洪利用产权单位自觉的收集利用雨洪,真正将雨洪管理上升到一个产业。这也是我国雨洪管理模式转换的高级形态。为了促使我国雨洪利用产业较快较好的发展,必须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使我国的雨洪利用产业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发并利用巨大的雨洪市场潜力,发展我国的雨洪利用产业。(2)雨洪管理模式的转换。在我国,雨洪管理模式转换既具有必要性又具有极大的可行性。由于雨洪分布和降落地点的差异性,导致雨洪管理主体的多样化,从而使其管理模式出现了多样化。主要的模式包括:①城市政府公益性雨洪管理模式。政府在雨洪收集利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其雨洪利用模式属于公益性的模式选择。②城市小区雨洪管理模式。一般城市小区雨洪主要来源于屋面、道路、水景和绿地三种。③农村政府公益性雨洪管理模式。农村政府对雨洪的管理,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通过集流工程建设,发挥好雨洪集流面的作用,将雨洪径流进行收集;二是通过蓄水工程将集流面收集的雨洪储存起来;三是通过拦蓄和入渗工程将部分径流很好的入渗,修复水资源环境。④农村居民点(农村生活单户)雨洪自集自用模式。农村生活单户雨洪利用系统主要包括雨洪收集系统、雨洪储存系统、雨洪净化系统等方面。(3)雨洪管理模式转换的组织政策。针对我国雨洪资源化利用率低的状况,运用博弈论的基本理论,分析了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建设单位、小区物业、居民个人等之间遵循着一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纳什均衡。所以政府在雨洪收集利用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如果政府出资进行雨洪的收集利用,则企事业单位、建设单位、小区物业和居民个人都会从中受益,农村的情况也是如此。但政府无法承担雨洪管理所需要的全部投入,为了解决这种“囚徒困境”,政府必须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等对相关的单位进行管理,转变人们在雨洪收集利用方面的管理理念,提高民众的参与意识或者共同合作或者强制性的法制法规来提高相关单位的参与程度,从而达到雨洪的合理有效管理,提高雨洪资源化的利用效率和水平。运用博弈论中的“单种群进化博弈——两人对称博弈”分析了农村居民点有限理性博弈,一旦政府利用一些激励措施使其中的一部分居民采用雨洪收集利用技术,就会很快的得到推广。所以相关的政府部门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一部分农村生活单户进行雨洪利用技术的试点,让一部分单户真正能够从收集利用雨洪中受益,然后让其他单户产生极大的动力去模仿,从而让更多的生活单户采用雨洪利用技术来收集利用雨洪,真正将雨洪作为一种资源,解决当地的缺水问题。(4)雨洪管理模式的升级——产业化政策的雨洪管理。雨洪利用产业是指从事雨洪收集并向用水户供给雨水的企业集合。为了促进雨洪利用产业的发展,必须制定相应的制度来引导相关雨洪收集利用企业、政府和用水户选择雨洪利用行为,而制定制度的前提是明确各种制度的运行机制。因此,分析雨洪利用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影响机制——强制机制、利益机制和道德机制,是我们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政策的前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产业形成与发展一般有三种路径选择,即市场自发型、政府培育型、市场与政府结合型。我国雨洪利用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初期,适合选择以政府培育为主、市场力量为辅的产业发展路径。为了促使我国雨洪利用产业较快较好的发展,必须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使我国的雨洪利用产业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发并利用巨大的雨洪市场潜力,发展我国的雨洪利用产业。

二、雨水集蓄利用的环境效应及研究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雨水集蓄利用的环境效应及研究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近自然集雨面的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近自然集雨面材料相关研究
    1.1 土壤固化剂运用到集雨面
    1.2 高分子化合物运用到集流面
    1.3 生物材料运用到集雨面
2 近自然集雨面营造技术相关研究
3 近自然集雨面相关理论研究
4 总结和展望
    4.1 雨水收集技术总结
    4.2 雨水收集技术展望
        (1)从集雨面材料角度出发。
        (2)从集雨面营造技术出发。

(2)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气候突变引发城市内涝灾害频发
        1.1.2 快速城镇化导致水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1.1.3 寒地城市发展致使雨洪管理需求增加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概念与范围界定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水生态与水安全理论研究进展
        2.1.1 城市水生态理论研究
        2.1.2 城市水安全理论研究
        2.1.3 研究评述
    2.2 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研究
        2.2.1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概念及意义
        2.2.2 “格局—过程—尺度”关系理论研究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2.4 研究评述
    2.3 雨洪管理体系研究进展
        2.3.1 宏观层面防洪排涝
        2.3.2 中观层面雨洪管理
        2.3.3 微观层面河岸带设计
        2.3.4 寒地城市雨洪管理研究
        2.3.5 经验总结与启示
    2.4 我国海绵城市相关研究动态
        2.4.1 我国海绵城市理论发展与现状统计
        2.4.2 我国海绵城市内容研究与技术方法
        2.4.3 我国海绵城市政策发展与地方实践
        2.4.4 我国寒地海绵城市存在问题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的理论与方法
    3.1 寒地城市地域特征
        3.1.1 寒地流域自然地理特征
        3.1.2 寒地城市水系空间特征
        3.1.3 寒地城市河岸带功能特征
    3.2 多尺度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识别
        3.2.1 流域尺度现状问题
        3.2.2 城市尺度现状问题
        3.2.3 河段尺度现状问题
    3.3 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理论研究
        3.3.1 理论基础
        3.3.2 理论框架
        3.3.3 技术路线
    3.4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管控理论与方法
        3.4.1 格局对水生态与水安全的作用机制
        3.4.2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管控内容
        3.4.3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管控的关键技术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框架
    4.1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目标与原则
        4.1.1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目标
        4.1.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原则
    4.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4.2.1 研究区域选取与空间尺度划分
        4.2.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要点
        4.2.3 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4.3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技术与方法
        4.3.1 Arc GIS在不同尺度中的应用
        4.3.2 流域尺度格局构建与分析方法
        4.3.3 SWMM在城市尺度中的应用
        4.3.4 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寒地适宜性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流域尺度的沈抚新区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5.1 沈抚新区现状分析与评价
        5.1.1 自然条件现状
        5.1.2 水土资源分析
    5.2 水生态安全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5.2.1 单因子要素影响分析
        5.2.2 综合要素影响分析
    5.3 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5.3.1 水生态安全格局等级划分
        5.3.2 土地适宜性评价
        5.3.3 生态关键区识别
        5.3.4 水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尺度的沈抚中心城区寒地海绵规划与系统优化
    6.1 沈抚中心城区水生态与水安全条件概况
        6.1.1 地形地势现状与雨洪来源
        6.1.2 降水特征与暴雨雨型
        6.1.3 降雨径流控制分析
        6.1.4 水资源利用潜力分析
    6.2 城市海绵系统格局构建与优化
        6.2.1 城市海绵生态系统格局构建
        6.2.2 海绵城市排水系统优化
        6.2.3 海绵城市雨雪水资源化利用
    6.3 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与定量方案
        6.3.1 沈抚中心城区海绵城市管控分区划分
        6.3.2 各管控分区低影响开发设施选择与组合
        6.3.3 沈抚中心城区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
        6.3.4 海绵城市规划方案定量计算
    6.4 海绵系统优化方案模拟与分析
        6.4.1 预规划方案模拟分析
        6.4.2 优化方案模拟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河段尺度的浑河沈抚段生态建设与低影响开发设计
    7.1 浑河河岸带概况与问题分析
        7.1.1 研究区概况
        7.1.2 生态安全问题分析
    7.2 城市河岸带结构布局与水生态修复
        7.2.1 河岸带海绵结构布局
        7.2.2 寒地河岸带水生态修复措施
    7.3 城市河岸带海绵设计与LID措施应用
        7.3.1 河岸带海绵景观设计方案
        7.3.2 寒地低影响开发措施应用设计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庄河市海绵城市第V片区低影响开发措施规划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气候变暖背景下洪涝灾害的严峻性
        1.1.2. 低影响开发措施设计缺乏综合评价体系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外低影响开发研究进展
        1.4.2. 国内外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研究
    2.1. 雨洪管理研究
        2.1.1. 最佳管理措施
        2.1.2. 低影响开发
        2.1.3. 可持续性排水系统
        2.1.4. 水敏感性城市设计
    2.2. 水文模型
        2.2.1. 定义及分类
        2.2.2. 研究发展历程
        2.2.3. 城市规划中的水文模型
    2.3. 低影响开发措施的技术措施分析
        2.3.1. 源头措施
        2.3.2. 中途措施
        2.3.3. 终端措施
    2.4. 本章小结
3. 庄河市海绵城市第V片区低影响开发措施优选
    3.1. 片区现状条件
        3.1.1. 研究区位
        3.1.2. 自然条件
        3.1.3. 水安全分析
        3.1.4. 水资源状况
        3.1.5. 水生态分析
        3.1.6. 雨水利用现状
    3.2. 低影响开发措施用地适宜性分析
        3.2.1. 评价因子选取原则
        3.2.2. 评价因子选取
        3.2.3. 因子分析
        3.2.4. 总体结果
    3.3. 低影响开发措施初选
        3.3.1. 可实施性
        3.3.2. 各措施类型调控效果
    3.4. 低影响开发单项设施优选分析
        3.4.1. 低影响开发单项措施优选的意义
        3.4.2. 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构建
        3.4.3. 评价指标表现值确定
        3.4.4. 低影响开发措施评价优选的计算
    3.5. 本章小结
4. 庄河市海绵城市第V片区低影响开发措施规划设计
    4.1. 设计原则与设计思路
        4.1.1. 设计原则
        4.1.2. 设计思路
    4.2. 总体方案布局和指引
        4.2.1. 总体方案布局
        4.2.2. 总体方案指引
    4.3. 海绵城市管控分区划分
        4.3.1. 划分原则
        4.3.2. 海绵城市建设管控分区
    4.4. 水生态体系规划
        4.4.1. 径流控制设计
        4.4.2. 河流生态建设
    4.5. 水环境体系规划
        4.5.1. 径流面源污染控制
        4.5.2. 径流点源污染控制
    4.6. 水资源体系规划
        4.6.1. 中水回用工程
        4.6.2. 雨水资源化利用途径
        4.6.3. 景观水量平衡设计
    4.7. 水安全体系规划
        4.7.1. 雨水管道布局
        4.7.2. 平面与竖向控制规划
        4.7.3. 防洪排涝设计
        4.7.4. 饮用水安全
    4.8. 各汇水分区详细设计
        4.8.1. 第一汇水分区
        4.8.2. 第二汇水分区
        4.8.3. 第三汇水分区
        4.8.4. 第四汇水分区
        4.8.5. 第五汇水分区
        4.8.6. 第六汇水分区
    4.9. 本章小结
5. 低影响开发措施规划方案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5.1. 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和原则
        5.1.1. 指标体系构建目的
        5.1.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2. 评价指标的选取
        5.2.1. 评价指标总体框架的构建
        5.2.2. 评价指标筛选优化
        5.2.3. 指标集、评价集和评价标准的确定
        5.2.4. 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处理
    5.3. 指标权重的确定
        5.3.1. 权重确定方法
        5.3.2. 指标权重值的确定
    5.4. 本章小结
6. 第 V 片区低影响开发措施规划方案评价及优化
    6.1. 基于 SWMM 模型的方案生成量化模拟
        6.1.1. 降水量计算
        6.1.2. 子汇水区划分及模型构建
        6.1.3. 模型参数设定
        6.1.4. 模拟结果与分析
    6.2. 研究区域综合评价
        6.2.1. 水生态指标评价
        6.2.2. 水环境指标评价
        6.2.3. 水资源指标评价
        6.2.4. 水安全指标评价
        6.2.5. 技术经济指标评价
        6.2.6. 社会指标评价
        6.2.7. 综合评价及结果分析
    6.3. 设计优化策略
        6.3.1. 雨水利用率优化策略
        6.3.2. 公众接受度优化策略
        6.3.3. 生态岸线比例优化策略
        6.3.4. 污水回收利用率优化策略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海绵城市LID措施综合效能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研究
        1.2.1 低影响开发措施应用研究
        1.2.2 城市暴雨洪水管理模型研究
        1.2.3 综合评价方法发展研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模型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概述
    2.1 SWMM模型原理
        2.1.1 水文过程模拟
        2.1.2 水力模块
        2.1.3 水质模块
        2.1.4 LID模块
    2.2 模糊综合评价法概述
        2.2.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思想与原理
        2.2.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步骤
        2.2.3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2.2.4 隶属度函数
    2.3 本章小结
3 城市雨洪管理模型构建
    3.1 研究区概况
        3.1.1 新建区概况
        3.1.2 建成区概况
    3.2 研究区域概化
        3.2.1 概化原则
        3.2.2 新建区概化
        3.2.3 建成区概化
    3.3 参数敏感性分析
        3.3.1 模型参数值初设
        3.3.2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3.4 模型参数率定验证
        3.4.1 评价方法
        3.4.2 新建区模型率定验证
        3.4.3 建成区模型率定验证
        3.4.4 模型参数确定
    3.5 本章小结
4 新建区不同LID措施条件下的城市水文与环境效应
    4.1 模拟情景设置
        4.1.1 降雨条件设置
        4.1.2 LID措施布设方案设计
    4.2 不同重现期下新建区水文水力与环境效应模拟
        4.2.1 水文效应分析
        4.2.2 水力效应分析
        4.2.3 环境效应分析
    4.3 不同LID措施条件下新建区水文与环境效应模拟
        4.3.1 不同组合条件下水文水力与环境效应研究
        4.3.2 不同位置条件下水文水力与环境效应研究
        4.3.3 不同面积条件下水文水力与环境效应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建成区不同改造条件下的城市水文与环境效应
    5.1 降雨条件设置
    5.2 不同重现期下建成区水文水力与环境效应模拟
        5.2.1 水文效应分析
        5.2.2 水力效应分析
        5.2.3 环境效应分析
    5.3 排水系统改造方案设计
    5.4 不同改造方案下建成区水文水力与环境效应模拟
        5.4.1 水文效应分析
        5.4.2 水力效应分析
        5.4.3 环境效应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LID措施综合效能多指标评价体系研究
    6.1 LID措施综合效能评价的目标与原则
    6.2 评价指标的结构层次
        6.2.1 指标集与评价集
        6.2.2 构造隶属度函数
    6.3 新建区LID措施模糊综合评价
        6.3.1 综合权重
        6.3.2 模糊关系矩阵
        6.3.3 模糊综合评价
    6.4 建成区LID措施模糊综合评价
        6.4.1 综合权重
        6.4.2 模糊关系矩阵
        6.4.3 模糊综合评价
    6.5 LID措施综合效能多指标评价体系建立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大连市主城区雨水资源利用措施优选与模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雨水资源利用研究概况
    1.2.2 国内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研究概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大连市主城区雨水利用的目标制定
2.1 主城区雨水利用的现状与需求分析
    2.1.1 现状分析
    2.1.2 需求分析
2.2 研究目标制定
    2.2.1 径流总量控制目标
    2.2.2 雨水资源利用目标
    2.2.3 径流污染控制目标
2.3 指标体系构建
    2.3.1 设计降雨量
    2.3.2 综合雨量径流系数
    2.3.3 单位面积控制容积
    2.3.4 单项控制指标
2.4 小结 3 大连市主城区雨水利用措施优选
3.1 具体实施思路
3.2 低影响开发技术适用性分析
    3.2.1 技术选择
    3.2.2 措施体系构建
3.3 单项设施优选
    3.3.1 优选原则
    3.3.2 单项设施优选
3.4 措施组合方案优选
    3.4.1 初步方案组合
    3.4.2 最终方案确定
3.5 小结 4 雨水资源利用的作用分析与综合评价研究
4.1 雨水资源利用的作用分析
    4.1.1 对城市供水的作用分析
    4.1.2 对防洪排涝的作用分析
    4.1.3 对地下水涵养的作用分析
    4.1.4 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分析
4.2 雨水资源利用的综合评价研究
    4.2.1 综合评价研究的背景
    4.2.2 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4.2.3 综合评价模型
4.3 小结 5 典型区域的雨水资源利用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
    5.1.1 地形地势
    5.1.2 降雨规律
    5.1.3 区域用地布局
    5.1.4 排水防涝系统现状
5.2 低影响开发方案制定与优选
    5.2.1 模型基本信息设置
    5.2.2 目标与指标确定
    5.2.3 初步方案分析
    5.2.4 最终方案优选
5.3 方案作用分析与综合评价
    5.3.1 作用分析
    5.3.2 综合评价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屋面雨水雨能联合利用及电絮凝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雨水利用技术的基本类型
        1.2.1 农业灌溉利用技术
        1.2.2 雨水直接收集回用技术
        1.2.3 雨水径流调控技术
        1.2.4 雨水渗透技术
    1.3 国内外研究情况与发展趋势
        1.3.1 国内外研究情况
        1.3.2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课题来源
        1.4.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屋面雨水雨能联合利用的可行性分析
    2.1 城市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的可行性
        2.1.1 杭州市降雨量分析
        2.1.2 杭州市雨水水质变化特征
        2.1.3 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的可行性及效益分析
    2.2 屋面雨水雨能联合利用模式
        2.2.1 雨水雨能联合利用模式
        2.2.2 金华市小型雨水电站示范点
        2.2.3 雨水雨能联合利用的可行性及效益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雨水水质处理方法探讨与电絮凝试验设计
    3.1 雨水水质处理方法探讨
        3.1.1 常规物化处理技术
        3.1.2 自然净化技术
        3.1.3 电絮凝处理技术
    3.2 雨水电絮凝试验设计
        3.2.1 试验装置
        3.2.2 试验条件
        3.2.3 试验方案
    3.3 本章小结
4 屋面雨水电絮凝处理试验研究
    4.1 电絮凝分批试验研究
        4.1.1 氮磷的变化规律
        4.1.2 色度和浊度的变化规律
        4.1.3 PH、总铁及铝的变化规律
        4.1.4 电导率、电压及电流的变化规律
    4.2 电絮凝试验条件优化
        4.2.1 氮磷去除的试验条件优化
        4.2.2 COD去除的试验条件优化
        4.2.3 色度和浊度去除的试验条件优化
        4.2.4 总铁去除的试验条件优化
        4.2.5 最佳试验条件
    4.3 电絮凝连续运行结果与能耗分析
        4.3.1 试验结果
        4.3.2 能耗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硕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7)喀斯特山区坡面集雨技术与示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现状
    1.1 坡面集雨技术的概念
        1.1.1 非喀斯特地区坡面集雨技术
        1.1.2 喀斯特山区坡面集雨技术
    1.2 喀斯特山区坡面集雨工程布置规律
    1.3 研究进展与展望
        1.3.1 文献获取与论证
        1.3.2 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1.3 研究特点、科技难点与创新点
    2.2 技术路线与方法
        2.2.1 技术路线
        2.2.2 研究方法与实验方案
    2.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2.3.1 研究区选择依据与原则
        2.3.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2.4 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2.4.1 自然条件数据
        2.4.2 资源状况数据
        2.4.3 土地利用数据
        2.4.4 水土流失数据
        2.4.5 石漠化数据
        2.4.6 干旱特征数据
3 撒拉溪示范区坡面集雨工程规划与布局
    3.1 水资源赋存特点与利用状况
        3.1.1 水资源赋存特点
        3.1.2 水资源利用状况
    3.2 需水对象分析与需水量计算
        3.2.1 需水对象分析
        3.2.2 需水量计算
    3.3 坡面集雨节灌方式选择
        3.3.1 确定坡面集雨方式
        3.3.2 灌溉方式与工作制度
    3.4 坡面集雨工程的规划与设计
        3.4.1 工程规划设计原则
        3.4.2 集雨场的规划
        3.4.3 输水系统布置
        3.4.4 蓄水系统布置
    3.5 典型灌区的工程布设
    3.6 集雨工程的管理与维护
        3.6.1 集雨坡面与输水设施的管护
        3.6.2 蓄水池的管护
        3.6.3 建立与完善管理制度
    3.7 集雨工程效益预测分析
    3.8 坡面集雨技术模式的构建
        3.8.1 主要技术流程
        3.8.2 集雨利用模式构建
4 花江示范区坡面集雨工程规划与布局
    4.1 水资源赋存特点与利用状况
        4.1.1 水资源赋存特点
        4.1.2 水资源利用状况
    4.2 花椒林地分布与需水量分析
        4.2.1 顶坛花椒林地分布
        4.2.2 花椒林需水量分析
    4.3 坡面集雨节灌方式选择
        4.3.1 确定坡面集雨方式
        4.3.2 灌溉方式与工作制度
    4.4 坡面集雨工程的规划与设计
        4.4.1 工程规划主要原则
        4.4.2 集雨场的面积
        4.4.3 蓄水系统布置
        4.4.4 输水管设计流量
    4.5 集雨工程效益预测分析
    4.6 坡面集雨技术模式的构建
        4.6.1 主要技术流程
        4.6.2 集雨利用模式构建
5 坡面集雨技术与利用模式对比分析
    5.1 不同地貌结构对比分析
        5.1.1 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山地区坡面集雨方式
        5.1.2 花江喀斯特峡谷区坡面集雨方式
    5.2 不同等级石漠化对比分析
        5.2.1 潜在-轻度石漠化条件
        5.2.2 中度-强度石漠化条件
    5.3 不同干旱程度对比分析
        5.3.1 轻中旱为主的喀斯特高原山地
        5.3.2 重旱为主的喀斯特高原峡谷区
6 结论与讨论
    6.1 坡面集雨技术组装配套
    6.2 作物灌溉制度制定
    6.3 坡面集雨工程规格设计
    6.4 坡面集雨利用模式构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致谢

(8)黄土区微型蓄雨设施水体水质变化及对饮水安全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得到以下项目的资助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蓄雨安全利用研究现状
        1.2.2 雨水污染物含量随时间变化
        1.2.3 水体污染物的空间分布
        1.2.4 建造材质对水质影响
        1.2.5 水体水质评价方法
        1.2.6 蓄雨安全利用的影响评价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研究目的
        2.1.2 主要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
        2.3.1 试验材料和装置
        2.3.2 试验条件与过程
        2.3.3 监测内容与方法
第三章 水体污染物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模拟分析
    3.1 试验方法与设计
    3.2 污染物含量的时间变化特征
        3.2.1 集流过程
        3.2.2 贮存过程
    3.3 污染物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模拟
        3.3.1 公式建立
        3.3.2 公式验证与评价
    3.4 小结
第四章 水体典型污染物的空间分布与模拟
    4.1 试验方法与设计
        4.1.1 研究地点
        4.1.2 水样采集与监测
    4.2 污染物沿垂线分布特征
        4.2.1 污染物沿垂线分布的整体状况
        4.2.2 污染物沿垂线分布类型概化
        4.2.3 污染物沿垂线分布的规律分析
        4.2.4 分布规律的影响因素
    4.3 典型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模拟
        4.3.1 基本问题与概化
        4.3.2 垂线分布公式的建立
        4.3.3 公式的验证
    4.4 小结
第五章 新型蓄雨设施材料对贮存水体水质的影响
    5.1 试验方法与设计
        5.1.1 试验设计
        5.1.2 水样采集与监测
    5.2 污染物含量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5.2.1 硫酸根离子的变化
        5.2.2 pH 值的变化
        5.2.3 氯离子和氟离子的变化
        5.2.4 浊度值的变化
        5.2.5 COD 浓度的变化
        5.2.6 含氮化合物的变化
    5.3 固化土材质对水质影响
        5.3.1 材质对污染物时间变化的影响
        5.3.2 材质对污染物空间分布的影响
        5.3.3 土壤性质差异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基于饮水安全的蓄雨水体水质评价方法研究
    6.1 蓄雨水体的水质特征
        6.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6.1.2 水质特征分析
    6.2 基于饮水安全的水质评价
        6.2.1 评价方法的建立
        6.2.2 评价方法的应用
        6.2.3 与其它方法和资料的比较
    6.3 小结
第七章 基于蓄水安全的典型地区雨水利用
    7.1 庭院蓄雨与饮水安全
        7.1.1 蓄雨情况分析
        7.1.2 蓄雨对饮水安全保障影响
    7.2 小流域蓄雨与饮水安全
        7.2.1 农区蓄雨与饮水安全
        7.2.2 水保补偿区蓄雨与饮水安全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及有待于研究的问题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有待于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9)城市雨水利用工程效益评价及激励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我国水资源现状
        1.1.2 城市雨水利用及其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城市雨水集蓄洗车装置的进展
        1.2.2 城市雨水利用效益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
        1.2.3 城市雨水利用激励措施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雨水利用工程设计与现场试验
    2.1 研究区域背景概况
        2.1.1 大连市自然地理概况
        2.1.2 大连市雨水资源分析
        2.1.3 研究区域背景概况
    2.2 雨水集蓄利用试验
        2.2.1 雨水的集蓄使用流程和特点
        2.2.2 水质净化设计
        2.2.3 观测方法
    2.3 现场试验观测结果
        2.3.1 降雨情况分析
        2.3.2 雨水利用现场观测结果
        2.3.3 水质分析结果
    2.4 本章小结
3 城市雨水利用工程效益识别与定量分析
    3.1 效益识别
        3.1.1 效益识别的步骤
        3.1.2 效益层次分析
    3.2 效益分析与计算
        3.2.1 经济效益
        3.2.2 生态效益
        3.2.3 社会效益
    3.3 成本效益分析法综合评价
        3.3.1 成本分析
        3.3.2 成本效益综合分析
    3.4 小结
4 雨水利用方案的改进与政府激励措施的建议
    4.1 雨水利用试验方案设计与改进
    4.2 水量平衡分析
        4.2.1 需水量分析
        4.2.2 雨水利用量计算
        4.2.3 调蓄结果分析
    4.3 成本效益综合分析
        4.3.1 成本分析
        4.3.2 效益评价
        4.3.3 综合评价
    4.4 激励措施分析与建议
        4.4.1 资金补偿措施分析
        4.4.2 其他手段分析
        4.4.3 大连市雨水利用激励措施建议
    4.5 小结
5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雨洪管理模式的转换及组织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方法与论文结构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2 雨洪管理研究综述
    2.1 国外雨洪管理研究现状
    2.2 国内雨洪管理研究现状
3 雨洪的经济学属性
    3.1 雨洪的公益性
        3.1.1 公共物品的概念
        3.1.2 公共物品的特性
        3.1.3 公共物品的类型
        3.1.4 雨洪作为公共物品的属性
    3.2 雨洪的公害性
        3.2.1 公害物品的概念
        3.2.2 公害物品的特性
        3.2.3 外部性理论
        3.2.4 雨洪作为公害物品的属性
    3.3 雨洪的私人物品属性
        3.3.1 私人物品概念
        3.3.2 产权理论
        3.3.3 雨洪作为私人物品的属性
    3.4 雨洪的经济学属性对雨洪管理机制的启示
        3.4.1 雨洪的公益性对管理机制的启示
        3.4.2 雨洪的公害性对管理机制的启示
        3.4.3 雨洪的私人物品属性对管理机制的启示
    3.5 本章小结
4 雨洪管理模式的转换
    4.1 传统排放管理的问题
    4.2 雨洪管理模式转换的必要性
    4.3 雨洪管理模式转换的可行性
    4.4 雨洪管理模式选择
        4.4.1 城市政府公益性雨洪管理模式
        4.4.2 城市小区雨洪管理模式
        4.4.3 农村政府公益性雨洪管理模式
        4.4.4 农村居民点(农村生活单户)雨洪自集自用模式
    4.5 本章小结
5 雨洪管理模式转换的组织政策
    5.1 我国雨洪资源化利用率低的原因
    5.2 博弈视角下雨洪管理模式转换的组织政策研究
        5.2.1 博弈论基本原理
        5.2.2 政府与各建设单位之间的博弈
        5.2.2.1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纳什均衡
        5.2.2.2 双方博弈带来的重要启示
        5.2.2.3 “囚徒困境”状态下城市政府应采取的组织政策
        5.2.2.4 “囚徒困境”状态下农村政府应采取的组织政策
        5.2.3 农村居民点(农村生活单户)有限理性博弈分析
        5.2.3.1 有限理性博弈分析框架
        5.2.3.2 单种群进化博弈分析——两人对称博弈
        5.2.3.3 两人对称博弈带来的重要启示
        5.2.3.4 农村生活单户雨洪收集利用的组织政策
    5.3 本章小结
6 雨洪管理模式的升级——产业化政策的雨洪管理
    6.1 雨洪利用产业基本概论
        6.1.1 产业和雨洪利用产业的概念
        6.1.2 雨洪利用产业的特点
        6.1.3 雨洪利用产业化理论基础
    6.2 我国雨洪利用产业形成与发展的方式及影响机制
        6.2.1 我国雨洪利用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基本方式
        6.2.2 我国雨洪利用产业形成与发展的一般理论
        6.2.3 我国雨洪利用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机制
    6.3 我国雨洪利用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
        6.3.1 我国雨洪利用产业的路径选择
        6.3.2 我国雨洪利用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四、雨水集蓄利用的环境效应及研究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近自然集雨面的技术研究进展[J]. 段梓诚,蒋文翠,彭尔瑞,李荣亮.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1
  • [2]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D]. 初亚奇. 天津大学, 2020
  • [3]庄河市海绵城市第V片区低影响开发措施规划评价研究[D]. 肖旭.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4]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海绵城市LID措施综合效能评价体系研究[D]. 马萌华.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8)
  • [5]大连市主城区雨水资源利用措施优选与模拟评价[D]. 李运杰.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4)
  • [6]屋面雨水雨能联合利用及电絮凝试验研究[D]. 尚淑丽. 浙江大学, 2015(08)
  • [7]喀斯特山区坡面集雨技术与示范研究[D]. 石博. 贵州师范大学, 2014(01)
  • [8]黄土区微型蓄雨设施水体水质变化及对饮水安全影响[D]. 许秀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4(11)
  • [9]城市雨水利用工程效益评价及激励措施研究[D]. 张艳娟. 大连理工大学, 2012(09)
  • [10]雨洪管理模式的转换及组织政策研究[D]. 谭春华. 山东农业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