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造血药物可减少输血次数

使用造血药物可减少输血次数

一、使用生血药可减少输血次数(论文文献综述)

陈楠[1](2021)在《生血宁片治疗肾性贫血的回顾性临床研究与机制探索》文中提出一、生血宁片治疗肾性贫血的回顾性临床研究研究目的:肾性贫血是CKD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中普遍存在。肾性贫血不仅加速CKD的病程进展,增加死亡风险,而且显着影响CKD患者的生活质量。ESA联合铁剂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在临床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中医药作为辅助手段治疗肾性贫血开始得到广泛关注。本部分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观察中成药生血宁片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研究方法:对2014年1月-2019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就诊的肾性贫血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暴露因素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生血宁片单独治疗或生血宁片联合ESA治疗。对照组采用琥珀酸亚铁片单独治疗或琥珀酸亚铁片联合ESA治疗。并按照治疗过程中有无联合ESA分为单独用药组和合并用药组,分别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电解质、铁代谢等指标情况,进行疗效和安全性分析。研究结果:(1)共纳入患者285名,其中治疗组146例,对照组139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原发病诊断、CKD分期、贫血程度、白蛋白水平等,无明显差异(P>0.05)。(2)疗效情况:单独用药时,治疗组与对照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均呈上升趋势,在治疗3、6、9、12个月时疗效相当(P>0.05);合并用药时,治疗组与对照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均呈上升趋势,在治疗3、6、9、12个月时疗效相当(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血红蛋白达标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合用ESA周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安全性情况:单独用药时,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电解质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在治疗6个月后总蛋白水平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9个月后甘油三酯水平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4)铁代谢情况:根据血清铁蛋白水平分为铁蛋白未达标组和铁蛋白达标组。铁蛋白未达标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铁蛋白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转铁蛋白饱和度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铁蛋白达标时,治疗组转铁蛋白饱和度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5)不良反应情况:本研究对治疗3-6个月的患者通过电话获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中治疗组6人,发生率为7%,对照组共14人,发生率为16.7%,出现与研究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结论:1.生血宁片治疗肾性贫血的作用与琥珀酸亚铁片相当,安全性较高。2.与ESA联合应用的情况下,生血宁片能够减少ESA的用量。3.治疗时间≥6个月的情况下,生血宁片较琥珀酸亚铁片更具优势。4.生血宁片改善铁代谢的作用优于琥珀酸亚铁。二、生血宁片对铁调素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研究目的:基于微炎症状态与铁调素水平角度进行前瞻性观察,探索生血宁片治疗肾性贫血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服用生血宁片治疗肾性贫血的CKD3-5期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进行前瞻性观察,同期匹配CKD1-2期患者,观察时间节点为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主要观察指标为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铁调素水平,探索生血宁片治疗肾性贫血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1)本研究计划纳入CKD3-5期肾性贫血患者30例,因疫情影响,实际纳入16例,4例采集基线指标后脱落,实际完成12例,另采集13例CKD1-2期患者作为对照。(2)机制性指标情况:与CKD1-2期比较,CKD3-5期患者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铁调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CKD3-5期肾性贫血患者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铁调素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但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可能与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过少,疗程较短相关。(3)不良反应和事件: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及事件发生。结论:1.CKD3-5期肾性贫血患者铁调素水平及微炎症因子水平升高。2.生血宁片能够降低CKD3-5期肾性贫血患者血清铁调素水平及炎症指标,其治疗肾性贫血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体内微炎症状态和铁调素水平相关。

姚金虎[2](2021)在《生血丸联合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脾肾两虚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生血丸联合EPO治疗脾肾两虚型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有效性,并评价其安全性,为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课题共入组甘肃省肿瘤医院中西结合科门诊患者90例,均符合CRA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治疗组予生血丸口服联合EPO皮下注射,对照组使用EPO皮下注射。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水平、白介素-6水平、中医证候积分、体力状况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外周血红蛋白水平: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均有提升(P<0.05),且组间比提示治疗组在提高Hb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2.红细胞计数: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均有增加(P<0.05),组间比较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红细胞压积:治疗后两组患者红细胞压积均有升高(P<0.05),组间比较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T淋巴细胞水平:治疗后对照组T淋巴细胞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的CD3+、CD4+、CD4+/CD8+水平均有升高(P<0.05)、CD8+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治疗组在提升CRA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方面有优势。5.白介素-6水平:治疗后两组患者白介素-6水平均有下调(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提示,治疗组在降低CRA患者炎性指标因子白介素-6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6.贫血疗效:对照组总有效率75.56%,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中医证候疗效: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8.体力状况: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升高(P<0.05),组间比较提示治疗组在改善CRA患者体力状况上优于对照组(P<0.05)。9.不良事件发生率:整个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治疗组各出现1例恶心呕吐患者,治疗组出现1例血压升高患者,予对症处理后,症状均消失。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生血丸联合EPO治疗CRA与单纯应用EPO相比,能有效改善患者贫血症状、提高T淋巴细胞水平、降低IL-6水平、改善中医证候、恢复体力、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李鹤然[3](2020)在《益髓生血方治疗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益髓生血方治疗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探讨益髓生血方治疗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优势,为中医药治疗MDS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MDS诊断标准的60例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患者应用益髓生血方联合环孢素A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单纯使用环孢素A治疗。6个月后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贫血、出血、感染情况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均有所提升,治疗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均有所降低,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PF、RP、BP、GH、VT、SF、RE、MH各项都有提升,其中治疗组BP、GH、VT、SF、MH提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贫血、出血、感染情况均有所改善,感染、出血人数减少,输注红细胞量有所降低,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髓生血方对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治疗作用。可以提高患者外周血象,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贫血、出血、感染情况,提高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生存质量。

张卿[4](2020)在《健脾柔肝法联合EPO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健脾柔肝法联合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评价健脾柔肝法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以更好的纠正贫血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本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促红素及铁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柔肝药物,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观察和记录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所有数据处理均使用SPSS23.0统计软件,P<0.05有显着性差异。结果1临床总疗效:治疗结束后,对照组临床显效1例,有效1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临床显效4例,有效2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7%,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总疗效比采用秩和检验,P<0.05,差异显着,提示治疗组的临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2贫血指标:两组治疗后Hb、HCT均较治疗前升高,有显着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升高Hb、HCT优于对照组。3肾功能指标:对照组治疗前后SCr水平无显着差异,BUN水平下降,有显着差异。治疗组患者SCr、BUN水平均明显下降,有显着差异。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SCr、BUN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明显,有显着差异。4铁代谢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后SF、TSA均有显着升高,有显着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SF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患者TSA升高较对照组明显,有统计学意义。5证候疗效: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临床痊愈1例,显效5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0.3%,治疗组患者临床痊愈3例,显效8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总疗效比采用秩和检验,P<0.05,提示治疗组的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6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对照组治疗后全身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面色、头晕心悸、恶心呕吐、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失眠症状有所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脘腹胀满、情志抑郁、腹痛腹泻、泻后痛减症状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在改善全身乏力、气短懒言、脘腹胀满、食少纳呆、情志抑郁、头晕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泻后痛减症状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着,在改善面色、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失眠方面,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柔肝法联合EPO治疗肾性贫血,能够提高Hb、HCT、SF、TSA,降低SCr、BUN,纠正贫血状态,改善肾功能及铁代谢,同时可以改善中医症状。图0幅;表18个;参125篇。

王蕤[5](2020)在《补肾法联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对补肾法联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以“再生障碍性贫血”、“髓劳”、“补肾”、“益肾”、“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西药”、“雄激素”、“环孢素”、“Tonifying kidney”、“Chinese medicine”、“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Western medicine”、“Androgen”、“Cyclosporine”等为检索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医学文献检索服务系统(PubMed)数据库检索建库到2020年2月3日公开发表的运用补肾中药联合西药治疗AA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语种包括中文和英文。由两位研究员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合格文献,并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31篇[29-59]随机对照试验,总病例数为2126例。Meta分析结果如下:实验组在提高总有效[RR=1.32,95%CI(1.25,1.39),Z=10.35(P<0.00001)]、基本治愈[RR=1.64,95%CI(1.40,1.92),Z=6.12(P<0.00001)]、WBC[WMD=0.82,95%CI(0.39,1.25),Z=3.75(P=0.0002)]、HGB[WMD=17.47,95%CI(13.71,21.23),Z=9.10(P<0.00001)]、PLT[WMD=16.19,95%CI(8.09,24.28),Z=3.92(P<0.0001)]方面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在提高骨髓活跃或明显活跃例数[RR=1.59,95%CI(1.27,1.99),Z=4.06(P<0.0001)]方面优于对照组,但实验组在降低骨髓骨髓减低或极度减低例数[RR=0.72,95%CI(0.49,1.05),Z=1.69(P=0.09)]方面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在降低中医症状积分[WMD=-6.32,95%CI(-8.70,-3.95),Z=10.57(P<0.00001)]方面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在提高中医症状疗效总有效[RR=1.28,95%CI(1.17,1.41),Z=5.10(P<0.00001)]、中医症状疗效临床痊愈[RR=2.59,95%CI(1.58,4.25),Z=3.77(P=0.0002)]方面优于对照组;在安全性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RR=0.71,95%CI(0.50,1.01),Z=1.92(P=0.05)],但实验组在降低肝功能损害[RR=0.48,95%CI(0.32,0.73),Z=3.40(P=0.0007)]、牙龈增生[RR=0.59,95%CI(0.41,0.85),Z=2.82(P=0.005)]、痤疮[RR=0.35,95%CI(0.20,0.61),Z=3.76(P=0.0002)]、胃肠道反应[RR=0.37,95%CI(0.19,0.75),Z=2.76(P=0.006)]方面优于对照组。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有熟地26次,菟丝子24次,当归24次,黄芪23次,墨旱莲(旱莲草)19次,女贞子18次,补骨脂18次。18篇文献报道治疗后不良反应,2篇文献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报道的不良反应有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胃肠道反应(厌食、恶心、腹泻等)、牙龈增生、痤疮、多毛症、肾功能异常、手颤、喑哑、麻木、高血压、惊厥、血糖异常、心电图异常、双下肢水肿。上述不良反应中以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胃肠道反应(厌食、恶心、腹泻等)、牙龈增生、痤疮、多毛症为主。结论:补肾法联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在提高总有效率、基本治愈、WBC、HGB、PLT、髓活跃或明显活跃例数、中医症状疗效总有效、中医症状疗效临床痊愈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补肾法联合西药治疗在降低中医症状积分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但在降低骨髓骨髓减低或极度减低例数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在安全性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补肾法联合西药组在降低肝功能损害、牙龈增生、痤疮、胃肠道反应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有熟地、菟丝子、当归、黄芪、墨旱莲(旱莲草)、女贞子和补骨脂。不良反应中以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胃肠道反应(厌食、恶心、腹泻等)、牙龈增生、痤疮、多毛症为主。此次分析纳入文献质量普遍偏低,异质性较大,可能会影响此次分析的准确性,因此需要更多的大样本、高质量的RCT实验。

王富俪[6](2020)在《加味归脾汤联合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气血两虚型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运用加味归脾汤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中晚期胃肠道肿瘤相关性贫血,与单纯EPO比较,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道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索中医在治疗胃肠道肿瘤相关性贫血中的优势,为胃肠道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提供更佳的选择。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胃肠道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研究组采用加味归脾汤联合EPO治疗,对照组单用EPO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中医证候积分、总T淋巴细胞(CD3+)、细胞因子、生命质量(EORTC QLQ-C30中文版)评分及安全性指标,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6.0对收集数据加以分析。研究结果:1.血红蛋白: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贫血疗效评价,研究组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有效率为46.67%,两组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红细胞及压积:治疗后两组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红细胞计数上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红细胞压积上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症候: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候疗效评价,研究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有效率为63.33%,两组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治疗后在心悸、食欲不振、腹胀、便溏、面色方面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肢体怠倦、失眠、气短、盗汗方面两组疗效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4.CD3+和细胞因子:治疗后研究组CD3+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白介素-6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但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γ治疗前后并无影响(P>0.05)。5.生命质量:治疗后对照组仅在总体健康状况评分较治疗前上升(P<0.05),研究组在患者的躯体功能和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明显上升(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在角色、情绪、认知、社会各功能方面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6.安全性指标:在肝肾功能、尿常规、粪便常规+OB及心电图中异常例数治疗后较前稍有下降,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血压上研究组无增加,对照组增加两例,均为轻度增高,经对症处理后血压恢复至正常。结论:1.加味归脾汤联合EPO治疗气血两虚型的胃肠道肿瘤相关性贫血,相较于单纯EPO治疗,疗效更好,且安全性高。2.中药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在减轻中医症候、调节免疫、改善生命质量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周楠[7](2019)在《生血补髓汤加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隐性失血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生血补髓汤加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术后隐性失血,探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为益气补血、补益肝肾法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隐性失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本院骨科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依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30例。治疗方法:试验组:入院后至术后2天口服生血补髓汤加减;对照组:治疗期间不使用生血补髓汤加减;两组均进行相同的、基础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观察入院、术前1天及术后第1、2天血色素及红细胞压积变化。利用GROSS方程推算出患者手术前后血容量减少量,计算得到隐性失血量。通过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隐性失血量、围手术期总失血量、术中显性失血量、术后隐性失血量、术后显性失血量、入院及手术前1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各时间点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及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的改变等,并记录是否出现不良事件。结果: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77.86±9.45岁,左侧骨折16例,右侧骨折14例,平均身高1.652±0.037m,平均体重55.50±4.45kg,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0.38(1.70),其中高血压病患者8例,糖尿病患者4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例,入院Hb:114.30±8.06g/L,入院ALB:35.49±3.08g/L,入院Hct:0.312±0.047,手术时长:47.83±23.55min,手术前住院时间:4.0(4.3)天,住院时间:6.5(4.3)天。试验组3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80.50±8.60岁,左侧骨折11例,右侧骨折19例,平均身高1.633±0.042m,平均体重53.36±5.04kg,体重指数:20.07(3.15),其中高血压病患者10例,糖尿病患者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例,入院Hb:114.13±7.84g/L,入院ALB:35.97±3.06g/L,术前Hct:0.327±0.039,手术时长:43.20±22.76min,手术前住院时间:5.4(3.0)天,住院时间:7.0(3.3)天。通过对比两组纳入研究的患者年龄、患侧、性别、身高、体重、BMI、既往病史、手术时间、术前住院天数、住院天数等基线进行分析,基线均衡(P>0.05)。结论:生血补髓汤加减对于减少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量有明显效果,并且通过减少术后隐性失血量而减少围手术期总失血量与总隐性失血量。研究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未发现并发症发生。

丁皓[8](2019)在《再造生血胶囊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系统评价再造生血胶囊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肝肾不足、气血两虚证)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为MDS患者提供有效的中医药治疗选择。方法采用中央随机、阳性药对照、多中心、前瞻性临床试验方法,由6家三甲中医院协同完成。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通过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评价中心中央随机系统网络,按3:1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再造生血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皂矾丸,每次8丸,每日3次,口服。两组病例均连续给药3个月。记录入组后第0天、第14天、第28天、第2个月、第3个月共5个访视点的外周血象、中医症状与体征、输血、出血、感染情况及安全性指标,比较分析再造生血胶囊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研究自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共纳入MDS肝肾不足、气血两虚证病例139例。其中,治疗组103例,对照组36例。脱落病例19例,脱落率13.67%。最终进入统计学分析120例,其中,治疗组87例,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民族、疾病分型等基线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入组时两组各观察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观察指标:(1)血液学指标: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液学指标HI-E、HI-P、HI-N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51.6%与38.5%、44.8%与40.0%、51.0%与68.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体及低危组患者中,治疗组治疗后RBC及Hb较治疗前升高(P<0.05);在高危组患者中,治疗组治疗后WBC较治疗前升高(P<0.05);在总体及低危组患者中,对照组治疗后NEUT较治疗前升高(P<0.05);在总体及低危组患者中,治疗组MCV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2)中医证候:治疗组显效率与有效率分别为29.9%、62.1%;对照组显效率与有效率分别为30.3%、57.6%。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后各单项症状与体征积分均较前明显下降(P<0.001);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观察指标:(1)止血疗效:对有出血症状的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具有一定止血疗效,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感染率: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指标: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安全性指标均未见有临床意义的异常升高。对照组血肌酐有3例患者表现为治疗前正常,治疗后异常升高;余各项指标均未见有临床意义的异常升高。结论(1)再造生血胶囊能够促进MDS患者血液学改善。(2)再造生血胶囊能够降低MCV。(3)再造生血胶囊能改善MDS肝肾不足、气血两虚证患者的中医证候。(4)再造生血胶囊能改善MDS患者面色苍白、体倦乏力、头晕目眩、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心悸气短、肌肤干燥等症状、体征。(5)再造生血胶囊治疗MDS具有良好的临床用药安全性。

陈志国[9](2019)在《再障生血合剂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再障生血合剂对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外周血象、骨髓抑制发生情况、肝肾功的影响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青海省中医院住院接受化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6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化疗,当患者血清中白细胞(WBC)总数小于3.0х109/L时,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再障生血合剂。观察两组化疗前第1天、化疗后第3、7、10、14天的外周血象变化,骨髓抑制发生情况,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用药天数和用药量,中医症候积分和KPS评分情况,肝肾功影响。结果:外周血象变化:WBC值比较;研究组化疗后第10、14天WBC值高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HB)值比较:对照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值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研究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HB值无明显变化。血小板(PLT)值比较:对照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值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研究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PLT值无明显变化。骨髓抑制发生情况、rhG-CSF用药天数和用药量:对照组WBC、HB、PLT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为均高于对照组骨髓抑制发生率(P<0.05),研究组平均药量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平均用药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候积分和KPS评分情况:化疗后对照组与研究组中医症候疗效评定、生活质量疗效评定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化疗前(P<0.05)。肝肾功影响:化疗后两组间肌酐无明显差异(P>0.05),化疗后两组间谷丙转氨酶值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再障生血合剂能提高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的血细胞水平,保护骨髓造血功能,减少骨髓抑制的发生,减少rhG-CSF的用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对肝肾功无明显不良影响,服用安全。

吴泽庭[10](2019)在《归脾汤对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研究,通过口服归脾汤与否,比较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及Hb、HCT值的改变,评价归脾汤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为中医药治疗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伤科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方案分为治疗组(归脾汤组,30例)和对照组(空白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在术前登记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术肢,术前Hb及HCT值。治疗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前3天至术后7天口服归脾汤,对照组只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不服任何中药。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引流量及第1、3、7天的血Hb及HCT值,通过Gross方程式计算隐性失血量,通过比较两组患者隐性失血量的大小,评价归脾汤对隐性失血量的影响。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BMI、基础疾病、术前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临床具有可比性;2.治疗组术后第1天、第3天血红蛋白值(Hb)与对照组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天血红蛋白值(Hb)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天治疗组Hb值较对照组明显上升;3.术后第1天血细胞比容值(HCT)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天、第7天HCT值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术后第3天、第7天血细胞比容值(HCT)较对照组明显上升;4.治疗组术后第1天隐性失血量与对照组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至术后第3天隐性失血量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较对照组隐性失血量更少;5.治疗组围手术期显性失血量与对照组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围手术期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较对照组减少。结论(1)归脾汤可以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量,改善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问题;(2)归脾汤可促进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的恢复,为中医药治疗关节置换患者隐性失血问题提供新思路,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二、使用生血药可减少输血次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使用生血药可减少输血次数(论文提纲范文)

(1)生血宁片治疗肾性贫血的回顾性临床研究与机制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肾性贫血的西医学研究进展
        1. 流行病学
        2. 发生机制
        3. 治疗现状
    综述二 肾性贫血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1. 现代医家对肾性贫血的认识
        2. 治疗肾性贫血的中药专方专药研究
        3. 生血宁片治疗肾性贫血的研究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章 生血宁片治疗肾性贫血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及计算公式
        1.3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方案
        2.2 资料采集方法
        2.3 治疗药物
        2.4 采集指标
        2.5 数据采集
        2.6 质量控制
        2.7 统计方法
        2.8 技术路线图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情况
        3.2 病例资料采集时间点情况
        3.3 指标情况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生血宁片对铁调素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方案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内容
        2.4 剔除、脱落与中止试验标准
        2.5 质量控制
        2.6 伦理审查
        2.7 实验材料与方法
        2.8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生血丸联合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脾肾两虚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中止标准
        1.7 脱落病例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计
        2.2 随机方法
        2.3 干预方案
        2.4 观察指标
        2.5 疗效标准
        2.6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入组情况
        3.2 一般资料比较
        3.3 研究指标分析
        3.4 疗效评价
        3.5 安全性评价及不良事件记录
    4 讨论
        4.1 夏小军教授对CRA的认识
        4.2 生血丸组方及药理研究
        4.3 临床结果分析
        4.4 安全性分析
        4.5 不足与展望
    5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现代医学对CRA的研究进展
        1.1 流行病学调查
        1.2 病理机制、病因认识
        1.3 CRA的危害
    2 现代医学关于CRA的治疗
        2.1 输血治疗
        2.2 ESAs药物治疗
        2.3 补充铁剂治疗
    3 CRA的中医认识
        3.1 CRA的中医病名
        3.2 CRA的病因病机
        3.3 CRA的中医证型
        3.4 CRA的中医治疗
    4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伦理审查表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附录3 病例报告表(CRF)
致谢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3)益髓生血方治疗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中医研究进展
        1.1 中医学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认识
        1.2 中医学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
        1.3 中西医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西医研究进展
        2.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背景及现状
        2.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病因与病理机制
        2.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西医治疗进展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诊断分型标准
        2.3 危险度分层标准
        2.4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3.纳入、排除、剔除、脱落标准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3.3 剔除标准
        3.4 脱落标准
    4.研究方法
        4.1 简单随机化分组
        4.2 治疗方案
        4.3 支持治疗
    5.观察指标
        5.1 一般性指标
        5.2 中医证候评分
        5.3 贫血、出血及感染情况统计
        5.4 生活质量评分
    6.疗效判定
        6.1 西医疗效判定标准
        6.2 中医疗效判定标准
    7.统计学分析
结果
    1.临床疗效
    2.中医证候积分
    3.中医证候疗效
    4.外周血象
    5.骨髓增生程度
    6.贫血、出血、感染情况
        6.1 贫血情况
        6.2 出血情况
        6.3 感染情况
    7.生活质量评分
讨论
    1.益髓生血方治疗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理论依据
    2.益髓生血方的方解
        2.1 益髓生血方的方药组成
        2.2 益髓生血方的方义
        2.3 单药溯源
        2.4 单药现代药理研究
    3.临床疗效分析
        3.1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3.2 外周血象、骨髓象及贫血、出血、感染情况分析
        3.3 生活质量评分分析
    4.创新点
    5.问题与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4)健脾柔肝法联合EPO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一般资料
        1.1.2 诊断标准
        1.1.3 病例的选择
        1.1.4 研究方法
        1.1.5 治疗方法
        1.1.6 观察指标
        1.1.7 疗效判断标准
        1.1.8 安全性评价标准
        1.1.9 统计与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2.1 两组可比性分析
        1.2.2 疗效分析
        1.2.3 安全性评价
    1.3 讨论
        1.3.1 肾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1.3.2 立题依据
        1.3.3 健脾柔肝中药组方分析
        1.3.4 组方中药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1.4 疗效评价与分析
        1.4.1 疗效分析
        1.4.2 安全性分析
    1.5 小结
    1.6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肾性贫血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2.1 中医药治疗肾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2.1.1 病名的研究
        2.1.2 病因病机
        2.1.3 治疗研究
    2.2 肾性贫血的现代研究进展
        2.2.1 流行病学研究
        2.2.2 发病机制
        2.2.3 治疗方法
        2.2.4 治疗靶目标
    2.3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5)补肾法联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的数据库
    1.2 文献纳入标准
    1.3 文献剔除标准
    1.4 文献检索方法
    1.5 方法学质量评估
    1.6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1.7 统计分析方法
    1.8 敏感性分析
    1.9 发表偏移分析
2.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
    2.3 干预措施
    2.4 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评价
    2.5 Meta分析结果
    2.6 发表偏移
讨论
    1.中医对AA的认识
        1.1 中医对AA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1.2 各医家对AA的认识
    2.常用补肾中药的药理研究
    3.补肾中药治疗AA的机制研究
    4.环孢素的不良反应及应对策略
    5.本次异质性的来源分析
    6.研究过程存在的不足及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6)加味归脾汤联合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气血两虚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与文献研究
    1. CRA的西医现状与进展
        1.1 定义及流行病学
        1.2 病因分类
        1.3 CRA的危害
        1.4 CRA的西医治疗
    2. 中医对CRA的认识
        2.1 病名
        2.2 病因病机
        2.3 辨证论治
        2.4 其他中医治疗
        2.5 中医药治疗CRA的优缺点
    3. 益气补血治疗CRA研究
        3.1 益气补血治疗CRA的理论研究
        3.2 益气补血治疗CRA的临床应用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目的
        1.2 病例来源
        1.3 病例选择
        1.4 分组与治疗
        1.5 观察指标
        1.6 疗效评定标准
        1.7 统计学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般资料分析
        2.2 研究结果分析
        2.3 疗效性评价
        2.4 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 运用归脾汤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理论依据
        1.1 归脾汤的由来
        1.2 归脾汤组成及方解
        1.3 归脾汤的用量
        1.4 归脾汤的配伍特点
        1.5 归脾汤治疗CRA的机理研究
        1.6 加味归脾汤在治疗CRA的单味药机理研究
    2. 加味归脾汤联合EP0治疗CRA的疗效分析
        2.1 临床疗效评价
        2.2 中医症候疗效评价
        2.3 免疫功能评价
        2.4 生命质量评价
    3. 不足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生血补髓汤加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隐性失血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病例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用药物、医疗器械
        2.2 治疗方法
        2.3 临床指标
        2.4 实验室指标
        2.5 疗效评价
        2.6 统计学方法
        2.7 用药安全性监测
研究结果
    1 患者基本资料分析结果
    2 临床疗效分析
        2.1 两组总失血量对比
        2.2 两组术前、术后隐性失血对比
        2.3 两组Hb变化对比
        2.4 两组Hct变化对比
        2.5 男性术后失血量的对比
        2.6 女性术后失血量的对比
        2.7 左侧患肢术后失血量的对比
        2.8 右侧患肢术后失血量的对比
    3 临床疗效分析总结
    4 不良反应观察
    5 失访及脱落
讨论与分析
    1 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中隐性失血的分析
        1.1 隐性失血发生机制
        1.2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失血影响因素
    2 隐性失血的治疗措施
        2.1 临床操作
        2.2 输血
        2.3 补充铁剂和EPO
        2.4 氨甲环酸
        2.5 血凝酶
    3 PFNA固定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优点
    4 生血补髓汤加减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
    5 对试验结果的分析
    6 局限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再造生血胶囊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1 MDS中医病名
        2 MDS中医理论研究
        3 中医药治疗MDS临床研究
        4 中医药治疗MDS机制研究
        5 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MDS研究情况
        6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陈信义教授“调平”思想论治MDS经验总结
        1 病机根本——亢害承制
        2 治则关键——调平
        3 治疗大法——益气养阴活血
        4 分型论治
        5 验案举隅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再造生血胶囊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研究
    研究方案
        1 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1 概述
        2 MDS西医治疗现状
        3 中成药在MDS中的应用
        4 受试药物选择
        5 血液学指标分析
        6 MCV在MDS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
        7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8 出血及感染指标
        9 安全性指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研究生开题申请

(9)再障生血合剂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引言
第2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剔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3 观察指标
        2.3.1 外周血象变化
        2.3.2 骨髓抑制发生情况、rhG-CSF平均用药天数和用药量
        2.3.3 肝肾功影响
    2.4 疗效评价
        2.4.1 中医症候积分评定
        2.4.2 生活质量评定
    2.5 统计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血象变化指标
        3.2.1 化疗前后两组WBC值比较
        3.2.3 化疗前后两组HB值比较
        3.2.4 化疗前后两组PLT值比较
    3.3 骨髓抑制发生情况、rhG-CSF用药天数和用药量
    3.4 肝肾功能指标
    3.5 中医症候积分、KPS评分指标
第4章 讨论
    4.1 现代医学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研究
    4.2 中医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研究
    4.3 再障生血合剂的选药依据和特色
        4.3.1 选药依据
        4.3.2 用药特色
    4.4 血象的变化情况
    4.5 骨髓抑制出现情况、rhG-CSF平均用药天数和用药量
    4.6 肝肾功影响
    4.7 中医症候积分和KPS评分观察指标
第5章 结论
第6章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介

(10)归脾汤对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临床资料
    (一)病例资料
    (二)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
        2.中医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剔除标准
    (六)脱落标准
二、研究方案
    (一)分组设计
    (二)术前一般处理
    (三)手术方案
    (四)术后治疗方案
    (五)术后指标搜集
    (六)隐性失血量计算
    (七)统计学方法
三、研究结果
    (一)术前一般资料分析
        1.治疗组与对照组基础资料对比
        2.治疗组与对照组入院前实验室指标对比
    (二)临床疗效对比
        1.治疗组与对照组围手术期Hb及 HCT对比
        2.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第1 天及术后第1 至术后第3 天隐性失血对比
        3.治疗组与对照组围手术期失血量对比
四、分析与讨论
    (一)现代医学对隐性失血的认识
        1.隐性失血的相关概念
        2.隐性失血的相关发生机制
        3.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
        4.现代医学对隐性失血的预防及治疗
    (二)传统医学对隐性失血的认识
        1.隐性失血的病因病机
        2.传统医学对隐性失血的论治
    (三)归脾汤的组方优势及方药研究
    (四)研究结果分析
    (五)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四、使用生血药可减少输血次数(论文参考文献)

  • [1]生血宁片治疗肾性贫血的回顾性临床研究与机制探索[D]. 陈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生血丸联合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脾肾两虚证)的临床研究[D]. 姚金虎.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益髓生血方治疗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 李鹤然.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健脾柔肝法联合EPO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卿.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5]补肾法联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Meta分析[D]. 王蕤.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9)
  • [6]加味归脾汤联合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气血两虚型的临床观察[D]. 王富俪.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7)
  • [7]生血补髓汤加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隐性失血的临床研究[D]. 周楠.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9(08)
  • [8]再造生血胶囊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研究[D]. 丁皓.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9]再障生血合剂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志国. 青海大学, 2019(04)
  • [10]归脾汤对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研究[D]. 吴泽庭.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