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相关问题探讨

湖北省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相关问题探讨

一、湖北省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侯莉薇[1](2021)在《基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 ——以R市L区为例》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存在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的现象,生态环境也遭到一定破坏。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产生创造了条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突破了传统审计只关注经济责任的情况,将审计范围扩展到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环境保护,是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但该项审计实施时间较短,方法经验较少,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审计效果。而基层审计机关是最直接实施该项目的机构,研究基层审计机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完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制度、总结经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有鉴于此,本文从基层审计角度出发,选择了R市L区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项目作为案例,对我国当前基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基层实际情况,针对提出对策,从而解决问题,完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制度。本文在经济责任审计、资源环境审计等概念理论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基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发展现状,对当前审计开展情况作了总体介绍。其次,对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取证、审计方法、审计依据、审计评价、人员力量、责任追究整改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最后,选择R市L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项目作为案例,结合具体实践,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基层审计在以上六个环节存在问题,最终影响到审计效果。基于全文的分析,本文对解决基层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在审计证据方面,建立政府部门数据共享机制,提高数据资料的准确性;在审计方法方面,建立数据分析团队,发展现代审计技术;在审计依据方面,丰富完善评价依据;在审计评价方面,建立统一实用的评价体系;在人员力量方面,提高审计人员专业水平,加强任中审计;在责任追究整改方面,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建立整改结果运用评价制度等。在提出建议的同时,本文还对基层审计推行建议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该项审计的开展推进有所帮助。

孙德鹏[2](2020)在《智慧林业防火物联网智能分析平台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森林火灾频发,给森林资源及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对此,国家先后制定了《森林防火条例》和《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我国森林防火工作中。尤其是“智慧林业”概念的提出,为我国森林防火工作出具了更为完整、系统的技术体系和指导意见。本文以“智慧林业”为框架,以崂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区域,研究如何将三维地理信息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前沿技术应用于森林防火系统建设中,并搭建智慧林业防火物联网智能分析平台。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为减少山地森林环境对防火物联网节点选址的影响,提出三维GIS和层次分析法集成的节点优化选址策略,实现了候选节点在有效覆盖、地形通视、监测位置、光照辐射、可视域范围等外部影响因素上的定量表达和权重排序,以达到森林防火物联网节点优化选址的目的;(2)研究了基于Web GIS的森林防火三维地理信息数据可视化技术。利用Arc GIS三维开发技术,通过高程数据与卫星遥感影像叠加的方式,实现了高分辨率的真三维影像地形图的构建,并完成了3ds Max制作的森林防火资源地物三维模型的融合展示,为森林防火三维地理信息数据可视化及智能分析提供了基础底图;(3)针对森林火灾扑救过程中林区路网不完善、路径规划不合理的问题,提出林火扑救道路选线模型。首先利用GPS轨迹数据提取了林区路网,其次利用图论的Node-Arc模型和Arc GIS的Coverage地理数据模型完成了林区路网拓扑结构的构建与存储,最后结合森林环境特点,设计了将高程差作为启发信息的A*算法,并验证了将其应用到森林火灾路径规划的可行性。本文结合森林防火的实际需求,实现了智慧林业防火物联网智能分析平台,并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图层管理模块、防火物联网模块、智能视频监控模块和生态环境检测模块。相比传统森林防火平台,该平台具有实时渲染地形影像、当地地名、林区路网、防火资源等静态数据以及林区人群活动信息、生态环境参数等动态数据的功能,可为森林防火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严涵[3](2020)在《灾害应急自适应在线制图方法》文中认为我国是一个灾害大国,面对严峻的灾害形势,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思路正朝着全方位、多角度的方向转变,即大力推进综合减灾。综合减灾要求全面考虑多个灾害种类和灾害发生前后的整个阶段,综合评估灾害系统的多方面要素,并以此为基础确定防灾减灾救灾的各项工作内容。灾害系统与地理空间分布信息密切相关,而地图作为地理信息的载体,可以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各个阶段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深入发展,各类灾害要素的空间数据来源越来越广泛,在线制图技术凭借其快速响应、便于更新的特征,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灾害形势。纵观现有的灾害制图相关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的研究多注重地图的成图效果;而灾害形势下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紧迫性要求将研究重心转向应急制图的效率,因此近年来的研究开始关注制图操作中的各个处理环节。而这些环节多为制图过程中的一些较为零散的技术方法,有些对“制图模板”等概念及其在制图中地位的理解仍存在一些偏差,对灾害应急地图的性质和特征认识不足,缺少一个灾害应急制图的整体解决方案,因此,本文提出灾害应急自适应在线制图方法,将地图制图学与灾害应急领域充分结合,根据灾害应急场景的需求和自适应制图的特征,充分研究灾害应急在线制图的体系架构和关键技术,提出一个整体性的制图技术方法,并通过系统开发的实例进行实践,从而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工作:(1)探讨了典型灾害事件和应急工作的类别和内容,并将其用场景这一概念进行组织,从而进一步研究了灾害应急场景的特征及其对制图的需求,并从需求出发概括总结了灾害应急地图应具有的内容、形式和效率特征。(2)在充分研究灾害应急自适应制图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了各项自适应策略。设计了与各类基础灾害制图主题相关的场景规则,以及服务于用户在线制图过程中数据配置、符号可视化、地图整饰等环节和流程规则,并通过制图模板的设计与存储将两种制图规则进行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灾害应急场景制图解决方案。研究了涉及符号可视化的系统自适应处理方法,设计了丰富的灾害应急相关要素符号和统计符号。通过制图用户空间的设计,实现用户对地图的有效管理和专业性、个性化需求的充分满足。(3)以用户制图流程中的各个环节为基础,以自适应策略为具体实现技术,整合灾害应急自适应在线制图过程的数据、服务和应用,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灾害应急自适应制图解决方案。(4)通过灾害应急在线制图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对自适应制图方法进行实践,从内容、功能、效率、体验等方面对其进行实例验证。

韩俊英[4](2019)在《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南方集体林区作为我国传统的三大林区之一,同时作为我国集体林区制度改革推行的试点区域,在全国率先基本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我国森林资源与林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后,南方集体林区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经济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各种新的社会矛盾不断凸显,特别是行政主体与经营主体在追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平衡上的矛盾日渐成为影响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的耦合发展为研究对象,在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的耦合系统中,依法行政子系统与经济转型子系统以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为媒介促进要素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厘清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对于有效辨识南方集体林区行政主体与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诉求与内生关系,有效解决行政主体与经营主体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法经济学理论、依法行政理论、经济转型理论、系统耦合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主要理论支撑,借助极差方法、距离协调度模型以及灰色系统理论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实现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的研究范式,系统分析了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运行机理,关键影响因素与耦合度测量方法等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涉及本文的研究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对依法行政、经济转型以及二者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全面阐述;做了相关的理论贮备,分析了法经济学理论、依法行政理论、经济转型理论、系统耦合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2)以南方集体林区10省区典型经济指标特征确定划分标准,将其划分为第一类地区、第二类地区和第三类地区,分别对三个区域的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三区域的实际发展状况分别总结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为论文后续研究奠定现实基础;(3)辨识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文献分析与专家调查的基础上,构建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初始影响因子集,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构建白化函数,对初始指标集合进行客观筛选,最终共得到7大类46项关键影响因素,作为构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依据。(4)对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的耦合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在对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的目标、功能以及结构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主分量各序参量之间、主分量与子系统之间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机理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理论分析,为二者耦合发展的评价与耦合度表征奠定基础。(5)构建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耦合度评测方法体系。结合研究对象实际特点,在对关键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整合的基础上,设计了包括行政经济主分量和资源条件子系统、科技创新子系统、社会环境子系统以及市场环境子系统等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行政经济主分量主要包括经济环境、产业环境与行政环境影响因素指标,三者的指标要素能够很好地表征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具体效应,而关键影响因素中资源条件、科技创新水平、人文与地理环境以及资金与市场环境则分别对应设计为资源条件子系统、科技创新子系统、社会环境子系统和市场环境子系统等要素指标,作为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的辅助子系统来表征子系统间以及主分量与子系统间的耦合度。结合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度测量的实际需要,分别用极差方法、距离协调度模型以及灰色关联度模型构建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度测量方法体系,其中运用极差方法确定指标与序参量权重系数,运用协调度与灰色关联度模型测量耦合度。(6)以广东省为例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评价进行了实证研究,以进一步检验前述研究结论,特别是耦合度测量指标体系与耦合度测量方法体系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7)针对南方集体林区10省区的共性与个性问题,结合实证研究结论,给出适用于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保障对策。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的耦合发展是一个全新的理论命题,但是二者的耦合具有广泛的现实与理论基础。南方集体林区10省区之间无论是在依法行政还是经济转型发展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林业经济相对发达的省区,表现出法治政府建设相对规范,政府行政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较高,直接反映了林区经济转型发展与依法行政存在一定的内生关系。正确处理好依法行政、政府职能转变与经济转型发展之间的关系,是解决南方集体林区林权改革后新生矛盾的有效路径。

王胜坤[5](2019)在《立法前评估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立法前评估不同于立法中评估和立法后评估制度,它与立法中评估、立法后评估一样对立法质量的改进发挥着重要的制度价值。学界对立法中和立法后评估制度的研究已经汗牛充栋,但立法前评估研究却相当薄弱。本研究以党的十九大会议为契机,探析党的十八大期间和十八大以前立法前评估制度实践运行概况。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法治建设的重心已由“数量型”立法转变为“质量型”立法,立法质量问题已变为法治建设的核心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的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尚需完善,治理能力有待加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但现实的立法情况则表明:为数众多的法规草案经过表决通过,实施后的效果并不理想,呈现出立法成本较大、实施成本过高或实施效果不理想的情形。而立法评估作为了解法规实施效果、提高立法质量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其制度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最近几年,国内立法后评估理论研究相对成熟,产生了一系列优秀的研究成果。但与相对成熟的立法后评估制度相比,立法前评估制度理论研究还相当滞后。因此,立法前评估制度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试图从七个方面对立法前评估制度进行阐述: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背景、研究价值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等。第一章研究立法前评估的理论基础。从立法前评估的概念界定、理论内涵、基本原则等内容进行探究。第二章探讨立法前评估的核心要素。对立法前评估的主体、对象、内容等进行评析。第三章探讨立法前评估的基本标准。核心是对立法前评估的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设计。第四章探讨立法前评估的运作程序。具体论述立法前评估程序的构成要件、价值、启动、运行、回应等问题。第五章对域外的立法前评估制度进行考察。主要是对美国、英国、德国和欧盟的立法前评估制度进行考察,并对其进行评价,阐述其优点和缺点。第六章研究立法前评估的实践应用。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贵州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为研究对象,并对立法前评估与基层治理的互动进行分析与探索。本研究落脚点在于尝试构建内容全面、体系完整的立法前评估制度,弥补立法前评估制度在理论研究领域的不足。在制度价值层面,可为《立法法》第三十九条评估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撑,并为国家层面制定全国性的立法前评估法规体系,以及地方的立法前评估细则的出台提供系统的理论基础。

杨翔宇[6](2019)在《基于WebGL的三维地形可视域分析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3D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中的可视域分析在人们对地理空间的感知、认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景观分析、城市规划、军事、游戏等领域。本文基于此研究了基于三维地形的可视域分析的相关理论,并针对现有算法在浏览器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WebGL的改进算法,使之可以高效的应用于浏览器中,并结合实际案例,对于可视域分析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对可视域分析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梳理总结,详细剖析了可视域分析的两大基本因素,通视性分析以及可视域,其中通视分析是整个可视域分析的基础,如何有效的计算两点间的通视性关系到可视域分析算法的复杂度,这也是之后进行算法改进的核心点,介绍了常用的四种通视性算法并对其各自优缺点进行比较,使用时根据合适情况选择对应方法。同时分析了三种常用的基于视线的可视域分析算法,对于每种算法的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后文提出的改进算法打下理论基础。在已有的基于视线的可视域分析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效的改进可视域算法。其改进原理主要是依靠地形连续性情况下,对于前点可视性的复用,从而节省大量计算,同时对于采样点的选取也根据视线半径进行优化处理,以最大限度的提升算法效率。使用该改进算法与传统基于视线算法以及软件中的可视域分析进行实验对比,分别在山地、丘陵、平原等不同地势区域执行可视域分析,对算法执行时间以及计算点数进行统计,可以看到改进算法在执行时间上的提升非常明显,计算量大幅降低,尤其是在地势平坦、遮挡较少区域,改进算法的效果尤为明显。通过实验结果对比也很好的验证了改进算法的高效性。结合改进算法,利用Cesium平台,构建基于WebGL的可视域分析系统,其中有三个核心技术点,影像以及地形数据加载、观察点选取、可视域计算与显示,结合Cesium相关技术,对这三个关键点进行分析并编程实现。最后利用构建的基于WebGL的可视域分析系统结合实际案例,以武当山景区为例,选取五个着名景点,执行景观可视域分析,并通过新增点进行可视域分析说明新建景观点的合理性,阐明了三维地形可视域分析在景观分析、规划、设计中重要作用,同时对于武当山森林防火了望台的选址利用可视域分析进行了分析布局规划。

袁传武,张维,王崇顺,赵虎,张鹏,刘先贵[7](2019)在《湖北森林防火监测预警云平台建设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了云平台架构、大数据分析、云部署、存储架构以及云平台功能等设计,实现了省、市、县三级一体化森林火灾实时监测预警,有效地提高了湖北森林防火管理水平和监测效率,解决了当前全省各地市州县森林防火平台各自为政、多地部署、维护困难、预警不及时等一系列问题,为管理部门森林防火决策提供了合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技术支撑。

史洁青[8](2018)在《无人机影像森林资源调查系统设计及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人机技术、GIS、RS、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林业资源调查技术的革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传统森林调查往往运作周期长,使得森林信息的更新不能紧随当今时代发展的需求,与此同时传统调查结果的精度更多地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为满足当今林业资源调查中对信息更新的高效性、精确性等需求,本文在充分了解当今林业行业需求、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搭建了一套适应当今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森林资源调查系统。系统可用于林业资源调查数据的及时获取与更新,极大地缩短了传统林业调查的调查周期,为更好地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系统的开发模式采用组件式GIS与C/S开发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利用DevExpressComponents完成系统界面设计;在数据库设计方面采用图属信息分别存储的方式加速软件的运行速率,即利用Oracle与ArcSDE空间数据引擎进行无缝连接,完成系统数据库的管理工作;软件的开发平台则选用由美国微软公司开发设计的MicrosoftVisualStudio2010。软件实现了基于无人机影像的各级林场、林班、小班等的空间区划以及面积平差;基于DEM数据提取坡度、坡向、海拔信息等地形信息;基于外业调查数据与影像数据获取小班平均树高、平均胸径、株树密度、蓄积量、树种组成、生物量等森林参数;以及图属信息查询、要素编辑、地图浏览、出图制图等GIS基础功能。为对软件的精度进行验证,本次研究将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西南部的旺业甸实验林场作为试验区,利用固定翼无人机和外业样地调查分别获取研究区的无人机航拍数据和地面调查数据。结果表明,系统在地形信息的提取中,小班高程信息和坡度信息的偏差(Bias)分别为3.28m(0.28%)和-0.03°(-0.14%),其中高程信息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为 3.02m(6.23%),坡度信息的 RMSE 为 1.53°(6.27%);在植被信息的提取中,小班平均胸径的Bias为0.04cm(0.25%),RMSE为 0.65cm(4.46%);小班平均树高的 Bias 为-0.17m(-1.37%),RMSE 为 0.64m(5.11%);株树密度的 Bias 为 8.88 株·hm-2(0.87%),RMSE 为 4.75 株·hm-2(4.16%);而蓄积量的 Bias 为 1.73 m3·hm-2(1.61%),RMSE 为 6.36 m3·hm-2(5.93%)。

曾凡勇[9](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王凯[10](2016)在《北京西山林场不同可燃物类型空间分布及潜在火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调查北京西山林场卧佛寺分场主要森林类型的可燃物分布及潜在火行为状况,研究了不同气象条件及立地因子对林火行为状况的影响,计算得出了不同可燃物类型的潜在火行为大小,结合卧佛寺林场地形图、森林资源分布图、DEM(30×30)高程图等,利用ARCGIS10.2强大的图像处理功能,将不同可燃物类型潜在火线强度、火焰高度等林火行为特征以地图形式直观展现出来,为森林防火部门加强森林可燃物管理和森林扑火指挥员进行快速有效的灭火指挥提供便利,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林火对森林资源造成的危害,将森林火灾风险降低到人为可控的范围内。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可将北京西山卧佛寺可燃物类型划分为LX-1(刺槐林)、LX-2(油松林)、LX-3(侧柏林)、LX-4(阔叶混交林)、LX-5(针阔混交林),其地表有效可燃物载量大小依次为LX-2(油松林)>LX-1(刺槐林)>LX-4(阔叶混交林)>LX-3(侧柏林)>LX-5(针阔混交林)。(2)无风条件下或2.3m/s风速、中(高)可燃物湿度条件下,5种可燃物类型的地表火最大蔓延速度、火线强度、火焰高度等均较低,很难对林分结构造成危害;2.3m/s风速、低湿度环境下,油松林和阔叶混交潜在地表火行为较高,可烧毁大面积林下植被,危害较大。11m/s风速条件下,潜在地表火行为指标等不再随坡度变化而变化,与可燃物湿度变化联系密切。低湿度条件下,刺槐林最大蔓延速度达到41m/min,5种可燃物类型火线强度、火焰高度大小依次油松林>阔叶混交林>刺槐林>侧柏林>针阔混交林,油松林可发生高强度地表火且迅速向树冠火转化,其他4种可燃物类型可发生中强度地表火,侧柏林、针阔混交林因枝下高较低,可能由地表火向树冠火转化。中、高湿度条件下,刺槐林火行为特征值急剧降低,很难对林分造成危害。油松林、阔叶混交林火行为依然较高,仍能对林分结构造成较大危害,因此应作为森林防火的重点区域持续监测。(3)树冠火一般在大风、干旱环境下由高强度地表火引起。油松、侧柏林潜在树冠火强度均较高,分别达到43067kw/m和36136.56kw/m,可烧毁冠层一切有机物,危害性大且很难扑救。(4)不同火烧强度采取不同的扑救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森林火灾扑救成本,本文将不同潜在火烧强度划分为5个等级,并针对不同等级提出相应的扑救措施,对林业防火部门提出合理有效的防灭火建议。

二、湖北省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省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 ——以R市L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基层领导干部
        2.1.2 自然资源资产
        2.1.3 经济责任审计
        2.1.4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2.2 理论基础
        2.2.1 受托责任理论
        2.2.2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理论研究
        2.3.2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3.3 基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相关研究
        2.3.4 文献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现状
    3.1 基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基本情况
    3.2 基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特征
        3.2.1 注重与其他类型审计项目统筹实施
        3.2.2 审计重点以土地、水、森林等资源为主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4.1 基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4.1.1 难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4.1.2 现代审计方法应用不广
        4.1.3 审计依据体系不完备
        4.1.4 未建立统一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4.1.5 审计人员力量不足
        4.1.6 审计责任追究整改困难
    4.2 基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问题的成因
        4.2.1 数据资料共享不到位
        4.2.2 发展现代审计技术受限
        4.2.3 审计依据不细化
        4.2.4 审计评价体系区域差异大
        4.2.5 审计力量与工作量不相符
        4.2.6 审计查处问题较复杂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案例分析——以R市L区为例
    5.1 R市L区基本情况
    5.2 R市L区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概况
        5.2.1 审计目标
        5.2.2 审计对象和范围
        5.2.3 审计内容与组织方式
        5.2.4 审计结果
    5.3 R市L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施情况
        5.3.1 与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统筹实施
        5.3.2 审计重点为土地、水、森林资源
    5.4 R市L区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问题分析
        5.4.1 审计证据难以收集整理
        5.4.2 现代审计方法不普及
        5.4.3 审计依据可靠性不足
        5.4.4 审计评价标准不统一
        5.4.5 审计人员配置与专业水平不足
        5.4.6 审计责任难以追究整改
    5.5 R市L区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问题成因分析
        5.5.1 数据共享机制不健全
        5.5.2 现代审计技术应用基础薄弱
        5.5.3 审计依据权威性较低
        5.5.4 制定本地区评价标准
        5.5.5 审计专业人才缺乏
        5.5.6 审计责任追究难度高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优化建议
    6.1 提高数据共享的准确性
    6.2 大力推广现代审计技术
    6.3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6.4 构建统一实用的审计评价体系
    6.5 优化审计人员配置
    6.6 加强审计追踪整改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智慧林业防火物联网智能分析平台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森林防火平台研究现状
        1.2.2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森林防火中的研究现状
        1.2.3 GIS在森林防火中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森林防火相关技术研究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基础理论
    2.2 WebGIS概述
        2.2.1 WebGIS原理
        2.2.2 WebGIS体系架构
    2.3 ArcGIS三维开发技术
        2.3.1 3dsMax三维模型生成
        2.3.2 ArcGIS Pro三维服务发布
        2.3.3 ArcGIS Enterprise三维服务管理
        2.3.4 ArcGIS API for Java Script三维服务开发
        2.3.5 空间数据库技术
    2.4 路径规划算法
        2.4.1 盲目式搜索算法
        2.4.2 启发式搜索算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三维GIS与 AHP的防火物联网节点优化选址
    3.1 节点优化选址策略提出
        3.1.1 防火物联网背景
        3.1.2 影响节点选址因素
    3.2 递阶层次结构构造
    3.3 三维GIS空间分析计算
    3.4 节点优化选址策略实例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WebGIS的森林防火三维地理信息数据可视化
    4.1 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4.2 三维影像地形可视化
        4.2.1 数字高程模型建模
        4.2.2 瓦片金字塔结构
        4.2.3 瓦片存储管理
        4.2.4 三维影像地形可视化实现
    4.3 三维防火资源地物模型可视化
        4.3.1 三维防火资源地物模型建模
        4.3.2 三维防火资源地物模型格式转换及发布
        4.3.3 三维防火资源地物模型可视化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林火扑救道路选线模型研究
    5.1 林区路网提取
        5.1.1 轨迹数据获取
        5.1.2 林区路网提取
    5.2 林区路网拓扑结构构建及存储
        5.2.1 拓扑结构构建
        5.2.2 拓扑结构存储
    5.3 林火扑救最优路径求解
        5.3.1 A*算法基本原理
        5.3.2 本文启发函数设计
        5.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智慧林业防火物联网智能分析平台设计与实现
    6.1 智慧林业防火物联网体系架构
    6.2 平台总体设计
        6.2.1 总体结构设计
        6.2.2 数据库设计
    6.3 平台开发环境
    6.4 平台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6.4.1 图层管理模块
        6.4.2 防火物联网模块
        6.4.3 智能视频监控模块
        6.4.4 生态环境检测模块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灾害应急自适应在线制图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灾害理论与综合减灾
        1.2.2 “3S”技术与灾害研究
        1.2.3 灾害应急地图
        1.2.4 自适应技术与制图
        1.2.5 分析与评价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章节结构安排
第二章 灾害应急场景与地图
    2.1 灾害与应急
        2.1.1 突发公共事件
        2.1.2 灾害事件的类别
        2.1.3 应急工作范围
    2.2 灾害应急场景
        2.2.1 灾害应急场景特征
        2.2.2 灾害应急场景对制图的需求
    2.3 灾害应急地图
        2.3.1 灾害应急地图内容
        2.3.2 灾害应急地图形式
        2.3.3 灾害应急制图效率
第三章 自适应制图策略与实现
    3.1 自适应制图概述
        3.1.1 自适应技术的内涵
        3.1.2 自适应制图需求
        3.1.3 自适应制图策略
    3.2 灾害应急制图知识规则
        3.2.1 制图规则的内涵与定位
        3.2.2 灾害应急制图规则及其分类
        3.2.3 制图场景规则的设计与组织
        3.2.4 制图流程规则的形式化表达
    3.3 灾害应急制图模板
        3.3.1 制图模板设计思维
        3.3.2 制图模板外部联系
        3.3.3 制图模板内部结构
        3.3.4 制图模板构建与存储
    3.4 灾害应急地图符号引擎
        3.4.1 地图符号引擎的定位与特征
        3.4.2 要素符号的设计
        3.4.3 统计符号的设计
    3.5 自适应制图用户空间
        3.5.1 制图用户空间的特征
        3.5.2 自适应制图用户空间技术
第四章 自适应制图流程与实例设计开发
    4.1 自适应制图技术流程
    4.2 灾害应急在线制图系统设计
        4.2.1 系统总体架构
        4.2.2 系统功能模块
        4.2.3 数据库设计
        4.2.4 系统开发运行环境概述
    4.3 系统实现与方法验证
        4.3.1 系统界面与功能实现
        4.3.2 应用实例与评价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综合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法经济学理论
        2.1.1 法治与经济的关系
        2.1.2 法与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
        2.1.3 法律制度与预期行为刺激
        2.1.4 法治政府的经济理性
    2.2 依法行政理论
        2.2.1 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的关系
        2.2.2 政府职能与权力清单
        2.2.3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的界定
    2.3 转型经济学理论
        2.3.1 经济转型的基本内涵
        2.3.2 中国的经济转型
        2.3.3 南方集体林区经济转型的界定
    2.4 系统耦合理论
        2.4.1 耦合与耦合发展
        2.4.2 系统与系统耦合
        2.4.3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的耦合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1 南方集体林区的可持续发展
        2.5.2 依法行政与可持续发展
        2.5.3 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2.6 本章小结
3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3.1 南方集体林区特征区域划分标准
    3.2 南方集体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3.2.1 第一类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3.2.2 第二类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3.2.3 第三类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3.3 南方集体林区经济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共性问题
        3.3.2 个性问题
    3.4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现状
        3.4.1 第一类地区依法行政现状
        3.4.2 第二类地区依法行政现状
        3.4.3 第三类地区依法行政现状
    3.5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
        3.5.1 共性问题
        3.5.2 个性问题
    3.6 本章小结
4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关键影响因子
    4.1 辨识关键影响因子应遵循的原则
    4.2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初始因子集
    4.3 重要影响因子的确定方法
        4.3.1 专家群体问卷调查表的设计及调查
        4.3.2 专家群体意见汇集方法
        4.3.3 调查结果专家群体意见汇集
    4.4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筛选关键影响因子
        4.4.1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4.4.2 模型运算与结果
    4.5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关键影响因子调查结果分析
        4.5.1 实际工作中缺乏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共生发展的评价机制
        4.5.2 学界缺乏针对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内生关系的研究
        4.5.3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的耦合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
    4.6 本章小结
5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的耦合机理
    5.1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互动发展的现实基础
        5.1.1 我国宏观决策层面的思想转变与法治实践
        5.1.2 世界典型国家经济改革与法治实践的经验例证
        5.1.3 国内外学界的理论共识
        5.1.4 耦合理论与技术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多元化发展与运用
    5.2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的理论基础
        5.2.1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
        5.2.2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系统的协同特性
        5.2.3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系统的系统动力学特性
    5.3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设计
        5.3.1 系统耦合的目标
        5.3.2 系统耦合的原则
        5.3.3 系统耦合的结构
        5.3.4 系统耦合的功能
        5.3.5 系统的耦合效应
    5.4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系统的框架
        5.4.1 行政经济主分量
        5.4.2 资源条件子系统
        5.4.3 科技创新子系统
        5.4.4 社会环境子系统
        5.4.5 市场环境子系统
        5.4.6 系统总体框架
    5.5 行政经济主分量各序参量间的耦合机理
        5.5.1 经济发展状况与依法行政状况的耦合
        5.5.2 经济发展状况与产业发展状况的耦合
        5.5.3 产业发展状况与依法行政状况的耦合
        5.5.4 行政经济主分量各序参量的总体耦合
    5.6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子系统间的耦合机理
        5.6.1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资源条件子系统的耦合
        5.6.2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科技创新子系统的耦合
        5.6.3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社会环境子系统的耦合
        5.6.4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市场环境子系统的耦合
        5.6.5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子系统间的总体耦合
    5.7 子系统间的耦合机理
        5.7.1 资源条件子系统与科技创新子系统间的耦合
        5.7.2 资源条件子系统与社会环境子系统间的耦合
        5.7.3 资源条件子系统与市场环境子系统间的耦合
        5.7.4 科技创新子系统与社会环境子系统间的耦合
        5.7.5 科技创新子系统与市场环境子系统间的耦合
        5.7.6 市场环境子系统与社会环境子系统间的耦合
        5.7.7 子系统间的总体耦合
    5.8 本章小结
6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思路
        6.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6.1.2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6.2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行政经济主分量指标
        6.2.1 经济发展状况
        6.2.2 依法行政状况
        6.2.3 产业发展状况
    6.3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资源条件子系统指标
        6.3.1 森林资源分布状况
        6.3.2 森林生产力
        6.3.3 林业资源再利用
    6.4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科技创新子系统指标
    6.5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社会环境子系统指标
        6.5.1 示范促进培训与推广
        6.5.2 林区居民整体素质
        6.5.3 林区民俗特色文化
        6.5.4 林区特色旅游资源
        6.5.5 林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6.6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市场环境子系统指标
        6.6.1 金融机构林业授信
        6.6.2 林业产品市场竞争力
    6.7 本章小结
7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度测量
    7.1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度分析
        7.1.1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度界定
        7.1.2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的耦合函数
        7.1.3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的耦合标准分析
    7.2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测度模型的构建
        7.2.1 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7.2.2 灰色关联度耦合模型
    7.3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度测量方法
        7.3.1 确定耦合系统分析序列
        7.3.2 耦合系数数据的无量钢化处理
        7.3.3 确立各子系统间的关联系数
        7.3.4 计算系数间的耦合关联度
        7.3.5 计算子系统间的耦合关联度
        7.3.6 计算系数整体耦合关联度
    7.4 本章小结
8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实证研究—一以广东省为例
    8.1 广东省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度计算
        8.1.1 行政经济主分量指标
        8.1.2 资源条件子系统指标
        8.1.3 科技创新子系统指标
        8.1.4 社会环境子系统指标
        8.1.5 市场环境子系统指标
        8.1.6 广东省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评价指标体系
    8.2 广东省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度测量
        8.2.1 行政经济主分量序参量及其要素间耦合度
        8.2.2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子系统间耦合度
        8.2.3 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度
    8.3 广东省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结果分析
        8.3.1 行政经济主分量各序参量间的耦合分析
        8.3.2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各子系统间耦合分析
        8.3.3 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分析
    8.4 本章小结
9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保障对策
    9.1 依法行政保障对策
        9.1.1 建立行政人员法治思维意识长期培育和有限录用制度
        9.1.2 健全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倒查与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9.1.3 建立和完善全方位与多渠道的权力监督制约制度
        9.1.4 建立健全林区依法行政的激励诱导制度
    9.2 经济转型发展的保障对策
        9.2.1 持续推进动态产业优化
        9.2.2 加强完善生态抚育制度
        9.2.3 强化科教兴林互促发展
        9.2.4 加快完善社会服务保障制度
    9.3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保障对策
        9.3.1 合理制定与严格执行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9.3.2 鼓励与推动林业生产经营创新
        9.3.3 加快建立林业金融支撑保障制度
        9.3.4 加快建立林业风险保障制度
    9.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5)立法前评估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立法前评估制度概述
    第一节 立法前评估一般理论
        一、立法前评估的内涵
        二、立法前评估的特点
        三、立法前评估的价值
        四、立法前评估的原则
    第二节 立法前评估相关概念辨析
        一、立法前评估与立法中评估
        二、立法前评估与立法后评估
        三、立法前评估与立法论证
        四、立法前评估与立法听证
        五、立法前评估与立法调研
        六、立法前评估与执法检查
    第三节 立法前评估的基础与限度
        一、立法前评估的科学基础
        二、立法前评估的理性基础
        三、立法前评估的哲学基础
        四、立法前评估的合理限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立法前评估的要素
    第一节 立法前评估的主体
        一、立法前评估主体概况
        二、立法前评估主体类型
        三、立法前评估主体的特性
        四、立法前评估主体的实践
        五、复合型评估主体的构建
    第二节 立法前评估的对象
        一、立法前评估的对象概况
        二、立法前评估的一般对象
        三、立法前评估的特殊对象
    第三节 立法前评估的内容
        一、合宪性---法规草案基本遵循
        二、民主性---法规草案过程评价
        三、科学性---法规草案技术评价
        四、操作性---法规草案实施预测
    第四节 立法前评估的方法
        一、评估方法的内涵
        二、评估方法的构成
        三、评估方法的类型
        四、评估方法的选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立法前评估的基本标准
    第一节 立法前评估基本标准概述
        一、立法前评估标准的概念
        二、立法前评估标准的分类
        三、立法前评估标准的作用
    第二节 立法前评估标准的构建
        一、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法的内涵
        二、立法前评估标准体系的建构
    第三节 立法前评估的指标体系
        一、立法前评估指标的设立因素
        二、立法前评估指标的分类
        三、评估指标的应用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立法前评估的程序
    第一节 立法前评估程序概述
        一、立法前评估程序的概念
        二、立法前评估程序的价值
        三、立法前评估程序的要件
    第二节 立法前评估程序的构建
        一、立法前评估程序的启动
        二、立法前评估程序的运行
        三、立法前评估结果的回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立法前评估的域外考察
    第一节 国外立法前评估的概况
        一、美国立法前评估
        二、英国立法前评估
        三、德国立法前评估
        四、日本立法前评估
        五、欧盟立法前评估
    第二节 国外立法前评估的特点
        一、评估体系完整
        二、评估主体权威
        三、评估依据明确
        四、评估方法科学
        五、评估对象精准
        六、公众参与广泛
    第三节 国外立法前评估制度评价
        一、国外立法前评估的优点
        二、国外立法前评估的缺点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立法前评估的实践应用
    第一节 我国立法前评估的实践概况
        一、我国立法前评估的发展概况
        二、我国《监察法》制定中的评估实践
        三、我国《监察法》修改中的评估反思
    第二节 立法前评估的贵州实践
        一、贵州立法前评估的现状分析
        二、贵州立法前评估的问题成因
        三、完善贵州立法前评估制度的对策
        四、贵州立法前评估的制度完善
    第三节 立法前评估的广东模式
        一、评估立法目的性与合法性
        二、评估立法适用范围
        三、评估立法技术
        四、评估法律责任设定
    第四节 乡村治理中的立法前评估制度
        一、评估村规民约的作用与价值
        二、评估村规民约与基层政权的互动
        三、村规民约的科学设计---立法前评估的运用之一
        四、村规民约的制定原则---立法前评估的运用之二
        五、村规民约的瑕疵分析---立法前评估的运用之三
        六、村规民约的预期目标---立法前评估的理论功效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
附件

(6)基于WebGL的三维地形可视域分析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三维GIS发展现状
        1.2.2 WebGL发展现状
        1.2.3 可视域分析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本文组织结构
2 可视域分析相关理论及算法
    2.1 地形模型基础
        2.1.1 DEM数据模型
        2.1.2 DEM高程插值算法
    2.2 可视域分析基础
        2.2.1 通视性分析
        2.2.2 可视域
    2.3 基于DEM的可视域分析算法
        2.3.1 R3可视域分析算法
        2.3.2 R2可视域分析算法
        2.3.3 XDraw可视域分析算法
        2.3.4 可视域分析算法比较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WebGL的改进可视域算法
    3.1 算法改进策略
    3.2 改进算法原理
    3.3 实验分析与对比
        3.3.1 实验环境与数据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3 实验总结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WebGL的可视域分析实现与应用
    4.1 Cesium基本介绍
    4.2 基于Cesium可视域分析系统的构建
        4.2.1 影像及地形生成与显示
        4.2.2 观察点选取
        4.2.3 可视域分析与显示
    4.3 可视域分析案例与应用
        4.3.1 武当山景观可视域分析
        4.3.2 武当山森林防火了望台选址分析
    4.4 基于城市建筑的可视域分析
    4.5 本章小节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7)湖北森林防火监测预警云平台建设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建设必要性
2 技术路线
3 总体设计
    3.1 架构设计
    3.2 大数据平台设计
    3.3 云平台部署设计
    3.4 存储架构设计
4 功能设计及实现
5 结论

(8)无人机影像森林资源调查系统设计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进展与现状
        1.2.2 国内研究进展与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组织结构
2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基础
    2.1 单木参数关系模型
        2.1.1 胸径-冠径模型
        2.1.2 树高-胸径模型
    2.2 二元立木材积模型
    2.3 生物量模型
    2.4 开发模式
        2.4.1 组件式GIS开发
        2.4.2 B/S与C/s模式
3 系统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
    3.1 系统需求分析
    3.2 总体设计方案
        3.2.1 系统开发运行环境
        3.2.2 系统架构设计方案
        3.2.3 系统功能设计方案
        3.2.4 系统数据库设计方案
4 系统模型功能分析与实现
    4.1 GIS基础模块
        4.1.1 主要功能分析
        4.1.2 GIS基础功能实现
    4.2 空间区划与面积平差
        4.2.1 主要功能分析
        4.2.2 空间区划、面积平差模型
        4.2.3 空间区划与面积平差功能实现
    4.3 地形信息提取模块
        4.3.1 主要功能分析
        4.3.2 坡度、坡向、坡位提取模型
        4.3.3 地形信息提取功能实现
    4.4 植被信息提取模块
        4.4.1 主要功能分析
        4.4.2 冠径、胸径、树高提取模型
        4.4.3 小班株树密度提取模型
        4.4.4 小班蓄积量提取模型
        4.4.5 生物量提取模型
        4.4.6 树种组成提取模型
        4.4.7 植被信息提取功能实现
5 系统试验
    5.1 研究区概括
    5.2 试验数据来源
        5.2.1 无人机数据获取
        5.2.2 地面数据获取
    5.3 单木参数关系模型建立
        5.3.1 胸径-冠径模型
        5.3.2 树高-胸径模型
        5.3.3 树高-冠径模型
    5.4 二元材积模型
    5.5 提取结果与分析
        5.5.1 地形信息
        5.5.2 植被信息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几个定义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2.3 主要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1.4.2 专家访谈法
    1.4.3 综合分析法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2.1 历史沿革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2.2.3 教材和专着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2.3.1 国立中央大学
    2.3.2 江苏昆虫局
    2.3.3 上海商检局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3.1 历史沿革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3.2.3 教材及专着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4.1 历史沿革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4.2.3 教材及专着
    4.2.4 重大科技成果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5.1 历史沿革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5.2.3 教材及专着
    5.2.4 重大科技成果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7.1.3 强化基础研究
    7.1.4 凝练学科方向
    7.1.5 追踪国际前沿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7.3.1 基础研究方面
    7.3.2 应用研究方面
7.4 结论与讨论
    7.4.1 结论
    7.4.2 讨论
7.5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10)北京西山林场不同可燃物类型空间分布及潜在火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林火的内涵
        1.2.1 森林可燃物
        1.2.2 林火种类
        1.2.3 林火行为
    1.3 国内外有关林火研究进展
        1.3.1 森林可燃物研究
        1.3.2 地表火行为研究
        1.3.3 树冠火行为研究
        1.3.4 结合GIS的林火行为空间分布研究
    1.4 林火扑救组织指挥
    1.5 研究方案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4 技术路线
2 研究地概况
    2.1 研究区气候特征
    2.2 研究区植被特征
    2.3 研究区地形特征
    2.4 研究区火灾历史情况
3 研究方法
    3.1 可燃物类型划分
        3.1.1 林分类型的划分
        3.1.2 聚类方法的选择
        3.1.3 聚类因子选择
    3.2 标准地设置及可燃物调查
        3.2.1 标准地设置
        3.2.2 可燃物种类划分
        3.2.3 林分因子调查
        3.2.4 林木定位与测量
        3.2.5 林木枝叶负荷量调查
        3.2.6 林下植物负荷量调查
        3.2.7 地表枯枝落叶层负荷量调查
        3.2.8 可燃物热值的测定
    3.3 林火行为参数指标计算
        3.3.1 Rothermel模型
        3.3.2 火行为参数计算
    3.4 结合Arcgis的林火行为空间分布
4 结果与分析
    4.1 地表可燃物类型分类
        4.1.1 林场不同林型可燃物参数的Kruskal-Wallis检验
        4.1.2 林场不同可燃物类型地表可燃物负荷量
    4.2 西山林场不同风速、可燃物湿度下可燃物潜在地表火行为
        4.2.1 无风、不同可燃物湿度条件下潜在地表火行为特征
        4.2.1.1 无风、不同可燃物湿度条件下最大蔓延速度
        4.2.1.2 无风、不同可燃物湿度条件下潜在单位面积发热量
        4.2.1.3 无风、不同可燃物湿度条件下潜在火线强度
        4.2.1.4 无风、不同可燃物湿度条件下潜在火焰高度
        4.2.2 北京月平均风速、不同可燃物湿度条件下潜在地表火行为
        4.2.2.1 北京月平均风速、不同可燃物湿度条件下最大蔓延速度
        4.2.2.2 北京月平均风速、不同可燃物湿度条件下火线强度
        4.2.2.3 北京月平均风速、不同可燃物湿度条件下火焰高度
        4.2.3 北京月最大风速、不同可燃物湿度条件下地表火行为
        4.2.3.1 北京月最大风速、不同可燃物湿度条件下最大蔓延速度
        4.2.3.2 北京月最大风速、不同可燃物湿度条件下火线强度
        4.2.3.3 北京月最大风速、不同可燃物湿度条件下火焰高度
        4.2.4 北京月最大风速、不同可燃物湿度下潜在地表火行为空间分布格局
    4.3 西山林场针叶林潜在树冠火行为
        4.3.1 油松林潜在树冠火行为
        4.3.1.1 油松林树冠可燃物空间密度
        4.3.1.2 油松林树冠潜在火行为
        4.3.2 侧柏林潜在树冠火行为
        4.3.2.1 侧柏林树冠可燃物空间密度
        4.3.2.2 侧柏林树冠潜在火行为
    4.4. 不同潜在火烧强度下的森林灭火组织扑救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
致谢

四、湖北省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 ——以R市L区为例[D]. 侯莉薇.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2]智慧林业防火物联网智能分析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 孙德鹏.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3]灾害应急自适应在线制图方法[D]. 严涵. 武汉大学, 2020(06)
  • [4]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研究[D]. 韩俊英.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5]立法前评估制度研究[D]. 王胜坤.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基于WebGL的三维地形可视域分析算法研究[D]. 杨翔宇.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湖北森林防火监测预警云平台建设技术研究[J]. 袁传武,张维,王崇顺,赵虎,张鹏,刘先贵. 湖北林业科技, 2019(02)
  • [8]无人机影像森林资源调查系统设计及试验研究[D]. 史洁青.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9]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
  • [10]北京西山林场不同可燃物类型空间分布及潜在火行为研究[D]. 王凯. 北京林业大学, 2016(10)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