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企业管理创新,迎接21世纪的挑战

关注企业管理创新,迎接21世纪的挑战

一、重视企业管理创新迎接21世纪的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韩美琳[1](2021)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是我国备受关注、持续多年、任重道远的经济话题。近些年,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虽然很多,大多都是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和规律。也有部分学者应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解析产业结构变迁,但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分析并不多见。本文则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对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的应用和补充。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话题,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引出的。此前的通常提法都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或“产业结构调整”。几种不同的提法虽然在含义上彼此相似,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却意味着结构性矛盾已经相当突出,解决问题的期盼也十分紧迫。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使中国经济的短板暴露无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的过剩产能,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因此,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又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要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着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三要具有一流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品牌影响力,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是统一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一环,能够加速“高质量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1)可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是理解和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释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部类内部不同生产部门(行业)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这种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一旦遭到破坏,产业结构就会出现失衡,供需关系扭曲,我国经济出现的大量过剩产能,就是违背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的结果。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是诠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钥匙。科技进步条件下,资本积累不断追加,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总是以技术的进步、创新为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产业资本的配置方式必然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既是资本构成向高度化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固有特征。马克思的产业竞争理论,阐释了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竞争结果优胜劣汰,不仅不是资源的浪费,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途径。产业竞争理论启示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2)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和“高质量发展”学说,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实现途径和原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高质量发展”是统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原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质的飞跃。纵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经过几个阶段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而言任重道远。现存的结构性问题是: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次不高;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究其问题成因可从七个方面概括:一是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二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三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不佳;四是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五是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六是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七是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上不够到位。存在的问题成因说明,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忽视效率和效益的发展方式和理念,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要求。因此,痛定思痛,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开阔视野,本文在借鉴美、日、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理念,从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一是从宏观制度层面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二是从中观产业技术层面强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呼吁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四是从企业运营机制角度要求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五是从市场供给端发力,强调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如何变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思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也是综合性的。它不仅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不同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能够收获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积极效应,而且还要承受企业破产员工下岗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改革配套跟进,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扫清障碍。总之,只要我们坚定改革信心,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会迈出更快步伐。

张玲潇[2](2021)在《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战略传播角度系统而深入地剖析了中国高铁产业自诞生以来12年间(2008—2019)开展的战略传播活动,试图从共识性与认同视角,考察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于建构产业认同和实现产业利益的价值。本文试图回答三个基本问题:1)高铁产业诞生以来开展了哪些战略传播活动,有什么特征?2)高铁产业战略传播与产业认同建构的关系如何?3)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在提升高铁品牌形象,构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舆论环境以及促进国内外受众对产业的理解与认同方面有哪些效果?本文主体部分有十章。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对相关概念、理论和文献进行综述。第二章至第五章,关注于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战略传播活动,从战略传播背景、运行机制、传播手段、传播内容四个方面展开。第二章是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国内外背景回顾;第三章是对以铁道部为主导的战略传播运行机制的研究;第四章是对高铁产业早期阶段以报纸媒体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和借力国际会议、展览等形式的组织传播的研究;第五章是从主题设置、叙事方式、表现形式等三个方面对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战略传播内容进行分析。第六章至第九章,关注于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战略传播。其中第六章聚焦高铁“走出去”的政治、经济、文化战略价值分析。第七章对“走出去”阶段的高铁多主体联动传播和多层级利益相关群体对话合作机制进行研究;第八章对政府和企业层面的高铁外交公关,与利益相关群体对话的组织传播和引导国内外舆论的大众传播三种战略传播手段进行了梳理;第九章对高铁战略传播的内容与形式做了深入探究,这个阶段传播善用第三方视角讲故事,主题更贴近受众,话语方式也更吸引人。第十章,借鉴建构主义学派的国家间集体认同的形成与转化理论,分析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于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及未来改进策略。结语,对中国高铁产业早期阶段和“走出去”阶段两个时期的战略传播实践进行回顾,得出战略传播是增进国内外受众对产业的理解与认同的重要途径的结论。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深度访谈法和多学科理论交叉运用的方法。在深度挖掘、收集、整理高铁诞生十余年以来的相关史实基础上,对不同时期大众传播媒体关于高铁的报道,以及高铁产业通过官方网站及社交媒体等发布的新闻文本,分别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入解读。同时,结合深度访谈法,选取高铁企业宣传部门负责人、轨道交通领域高校学者和高铁工程师等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获得研究所需要的一手资料,并运用多学科理论深入分析和总结高铁不同时期传播活动的战略性特征,对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历史进行整体勾画。本文创新点有三个方面: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性。以往关于高铁产业的研究,大多是从经济、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等理论视角进行的,而从战略传播角度关注高铁产业的比较少见,本文用战略传播理论考察高铁产业的发展历程,是对前人研究的较好补充。第二,论文对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历史进行了整体勾画,分析并总结了其不同时期传播活动的战略性特征,并借用多学科理论对原始文献和调查材料进行了多角度分析与解读。论文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献价值。第三,本文基于建构主义学派的认同建构理论对高铁产业的战略传播实践进行分析,从认同视角考察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探究战略传播与认同建构的逻辑关系,对现有理论进行拓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在社会急剧转型、世界经济低迷和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多重背景下,高铁产业正面临着国内认同和国际认同的双重建构任务。在认同的建构中,信息的传播是核心和关键,通过信息传播和互动交流,有利于实现受众态度转变和行为转化。高铁产业通过顶层设计统筹多元传播主体、整合各种传播手段和渠道,针对国内外受众开展的战略传播活动是实现高铁产业国内和国际认同的有效方式,同时对于产业利益的最终实现和国家整体形象的提升都有积极促进作用。

张镇昌[3](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北海渔业企业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学界对渔业企业的研究,多集中在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方面,较少涉及渔业企业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渔业企业的历时性研究。渔业企业是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连接鱼产品从渔船到餐桌的一个关键环节,对于推动渔业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作用特点。文章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北海的渔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获得一手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的办法将北海市的渔业企业的发展脉络变迁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析。从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至21世纪前以及进入21世纪后这三个时间阶段的不同时期北海渔业企业的发展变迁进行分析,厘清渔业企业在不同时期的任务、效能、遇到问题和应对措施,并通过梳理同时期国内不同海区渔业企业发展状况,尝试对北海渔业企业进行评价,提出新形势下北海渔业企业的发展路径。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北海渔业企业为恢复和发展渔业经济奠定基础。这一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北海市渔业企业体系在建立后对恢复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却也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凸显企业经营管理的问题。第二部分,改革开放后至21世纪前北海渔业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下逐步发展成熟,开拓了远洋渔业,提升了渔业经济发展质量。改革开放后,渔业企业需助推渔业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在完成该任务过程中,传统的渔业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发生了变化,同时期也衍生了新的乡镇渔业企业系统。在这一阶段,暴露出传统渔业企业出现竞争能力下降、涉外渔业事件影响企业发展以及海洋资源衰退等问题。究其原因,是企业内部管理,海域国际政治关系与该时期海洋过度捕捞等相关联。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渔业企业实行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国内外的贸易沟通、打开远洋渔业局面、延长渔业产业链和涉足非渔产业,加快构建侨港镇渔业企业体系等方面的应对措施。第三部分,21世纪后北海渔业企业有了发展新方向,渔业经济得到转型发展,成为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的动力引擎。新时代下渔业企业有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走出去”的时代任务和条件,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下实现转型升级等发展目标定位,这一时期传统企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民营企业取而代之成为新时代渔业产业的主角。却也需要面对渔业资源衰退引发的连锁反应、传统企业没落、国家部分渔业政策紧缩下企业转型生产的阵痛和走向国际阻碍重重等问题,其中既有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缺陷,也有政府政策措施及落实力度不足和复杂的国内国际存在的社会原因。为突破新时代下的发展障碍,渔业企业自身从多元发展、科技创新、响应“走出去”战略、扩大交流圈、紧贴国家发展政策、回馈社会等六个方面提高企业发展质量进行自我解困。第四部分,分别阐述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东海、黄海和渤海这三大海区渔业企业发展的简要状况,同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北海渔业企业的构建与发展所发挥的社会功用从奠定北海在南海区的渔业地位、带动个体渔民发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话语权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最后,从政府政策施政、企业内部动力和构建渔民与渔业企业共同体等三个方面提出进一步促进渔业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管淑慧[4](2021)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文中提出当前,许多国有企业都建立了包含内部审计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是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国家相关政策下,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面临着升级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国有企业应当改善内部审计形象、细化职能定位、注重内外部风险的管控、建立新型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以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

尹炳哲[5](2021)在《辩证思维与企业管理》文中认为管理是人类社会中各种有组织的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由一定的人(一个或多个)通过特定的方式支配人、财、物和信息、时间、场所以达到一定目的实践活动。管理对任何企业、任何社会组织、任何国家的兴衰成败都有重要意义。而任何成功的管理又必须有正确有效的管理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是体现了科学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对于搞好管理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现实管理中流行的多是西方管理学的管理方法,因此把辩证思维方法推广应用到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辩证思维方法对于搞好任何管理工作都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但由于企业管理是管理科学的发源地,对搞好管理最有典型意义,所以论文主要以企业管理为视角展开研究论证。论文研究辩证思维五个方面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从实践上来说可以为管理者如何利用辩证思维方法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带来一些启发。从理论上来说,这不仅提倡与推广了用辩证思维指导企业管理实践这一科学研究方法,丰富发展了我国当代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而且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以及主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绪论第二部分中,首先梳理了辩证思维的历史演变、辩证思维的客观性、联系性与发展性、全面性等基本特征;其次阐明了辩证思维的具体展开等内容;最后论述了企业管理的概念、管理的具体、一般、哲学三个层次的方法。辩证思维的核心是矛盾思维,本论文中的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实践思维都可以通过矛盾对立统一的分析而说明,因此它们都是辩证思维的具体展开。绪论后两个部分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可能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章,论述矛盾思维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本章第一节简要回顾了矛盾思想在历史中的演变过程。第二节概括了矛盾思维的内涵与矛盾思维的主要方法。矛盾思维就是指以承认矛盾的普遍存在为基础,通过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来达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维方式。矛盾思维主要包括一分为二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重点与抓主流、重点论与两点论相统一四种方法。第三节论述了企业管理中需要运用矛盾思维的原因。一是因为企业经营过程中无处不存在着矛盾;二是因为企业发展就是不断解决各种管理矛盾的过程;三是因为解决矛盾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本章第四节探讨了矛盾思维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运用。首先,管理者要坚持承认矛盾,全面看待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其次管理者应坚持分析矛盾,针对不同管理矛盾采取不同解决方法;再次管理者应坚持解决矛盾,抓好工作重点与主流;最后管理者在工作中应做到重点论与两点论相结合。第二章,论述系统思维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本章第一节简要回顾了系统思想在历史中的演变过程。第二节概括了系统思维的内涵与系统思维的基本特征。系统思维就是思维主体将认识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来观察和思考,从系统要素与要素之间,要素与环境,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中认识客观对象的思维方法。它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协同性、开放性四大基本特征。第三节论述了企业管理中需要运用矛盾思维的原因。一是现代企业本身是一个复杂系统;二是坚持系统思维是现代管理的客观要求;三是坚持系统思维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有重要意义。第四节探讨了系统思维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运用。首先管理者要以企业整体利益为目标开展工作,这需要管理者深刻理解“整体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道理;其次管理者应做好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工作,这需要管理者对“结构决定功能”这一原理有充分的认识;再次管理者应高度重视企业内部协调工作,积极协调企业内部不同组织成员与资源之间的各种关系,使企业内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最后管理者应坚持开放思维,积极吸收企业组织外部社会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推动企业的发展第三章,论述战略思维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本章第一节简要回顾了战略思想在历史中的演变过程。第二节概括了战略思维的内涵与战略思维的基本特征。战略思维就是人们在进行战略谋划时所特有的,研究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指导规律的思维方式、思维理念和思维活动的总和,是战略主体进行思维比较、思维判断、思维选择、思维决策、思维实施、思维反馈、思维修正、思维总结与升华的全过程。它具有全局性、预见性、目的性三大基本特征。第三节论述了企业管理中需要运用战略思维的原因。一是解决战略问题是企业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的主要工作职责;二是战略思维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三是战略思维利于企业抓住发展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第四节探讨了战略思维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运用。首先管理者要掌握统筹全局的战略方法。实际工作中,这不仅要求管理者具有把握工作全局的能力,还要具备充分调动局部积极性的能力;其次管理者应制定高瞻远瞩的战略目标。这不仅需要管理者具备战略远见,更需要管理者处理好长期战略目标与短期战术目标之间的关系;最后管理者应实施取得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在零和博弈下,管理者应实施抢占先机的战略措施,在非零和博弈下,管理者应以合作共赢的方式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打基础。第四章,论述创新思维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本章第一节简要回顾了创新思想在历史中的演变过程。第二节概括了创新思维的内涵与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创新思维,即是人作为思维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在问题意识的导向下,运用一定的思维方法和手段,批判性地反映与重构事物、世界,从而形成有一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等创新成果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求异性、风险性、效用性三大基本特征。第三节论述了企业管理中需要运用创新思维的原因。一是坚持创新思维是提高企业竞争力赢得竞争优势的需要;二是坚持创新思维是现代管理职能发展变化的需要;三是坚持创新思维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对管理的新需要。第四节探讨了创新思维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运用。首先管理者要根据管理实践的发展,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其次管理者在创新管理方法时既要有担当精神,又要尊重科学的创新规律;最后管理者进行管理创新时应以提高管理效益为根本目标。第五节探讨了培育以创新思维为本质特征的企业家精神的现实路径。它包括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着力打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三个重要方面。第五章,论述实践思维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本章第一节简要回顾了实践思想在历史中的演变过程。第二节概括了实践思维的内涵与实践思维的基本特征。本文把实践思维定义为:以实践目标为导向,强调实践是达成实践目标的根本手段的思维方式。它具有现实性、价值性、开拓创新性三大基本特征。第三节论述了企业管理中需要坚持实践思维的原因。一是坚持实践思维是确保企业做出科学决策的需要;二是坚持实践思维是确保企业直面竞争对手挑战的需要;三是坚持实践思维是确保企业实现基业长青的需要。第四节探讨了实践思维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运用。把实践思维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就要不断推进实践结果的落实。这可以从完善以问题为导向的制度建设、建立以执行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实施以效果为导向的奖惩标准入手。

应小芳[6](2020)在《企业文化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 ——以P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一个企业在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中,在一定环境下而形成的对企业全体员工具有指导性、约束性的企业管理理念、企业经营行为以及企业目的、价值观、企业责任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我们称之为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能体现出企业的根本特征,同时也是一个企业存活和持续发展,并在市场中保持竞争活力的内在推动力。在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中,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的立身之本,也是企业创造利润的驱动力,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业内的广为认可。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担任着重要的作用,是推动企业稳定长远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众多专家学者前期的研究基础上,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分析,并以P公司的企业文化为研究对象,对公司的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加以探讨和研究。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查阅法、调查研究法和案例法。通过对P公司的企业文化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并加以详细分析,对其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联系。本文通过对P公司的企业文化背景以及文化演变进行详细分析,指出当前公司企业文化发展现状中的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对其他保险公司后续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出强有力的可行性对策。最后形成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对同类型企业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经过P企业不断探索式的深入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金融服务企业,主要包括了保险、投资以及银行服务等内容。为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P公司一直致力于构建更加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本文以P公司为例,对能提高我国保险行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建设提出有借鉴意义的改进策略,对于我国保险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杨芳[7](2020)在《CT酒业企业文化再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只是局限于企业的产品或是其他企业建设,而是上升至企业软实力—企业文化。很多企业开始重视文化建设,白酒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企业文化及白酒历史的追溯更显得迫在眉睫。面对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白酒企业的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浪潮发生着沧桑巨变。同时企业自身发展阶段的更迭及内部领导的更换也促使企业的文化不断变革。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要求企业不断优化自己的企业文化以指导企业战略调整。在对企业文化进行再设计、优化的过程中需要淘汰限制企业发展的落后因子,激活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优势因素,以适应和帮助企业顺利实现发展战略的转型。CT酒业公司是一个历史文化深厚的传统型白酒酿造企业,其企业文化在企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从一个老牌国企进行股份制改造,在经历了二次创业之后,企业目前处在发展的上升阶段,在企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文化建设滞后不足以指导企业发展的局面逐渐凸显出来。CT酒业公司如何能在激烈的白酒业市场竞争中,有效的提高其内部凝聚力与外部竞争力,以不断适应新形势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成为CT酒业公司现阶段面临的课题。同时建立一个具有企业特色,对企业发展具有较强现实意义的企业文化体系是CT酒业公司当前较为急迫的任务。本文从国内外企业文化研究现状入手,通过梳理企业文化相关经典理论,在对企业文化再设计之前,对CT酒业的公司概况进行了初步梳理,以企业不同岗位、职务、年龄段、工龄的员工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后期进一步的深度访谈,评估CT酒业公司企业文化现状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数据分析CT酒业现阶段存在企业形象文化有待提升、企业物质文化有待完善、员工行为文化有待深化、企业制度文化滞后、企业精神文化体系有待丰富等五个方面问题。针对以上五个问题提出与之相匹配的CT酒业企业文化再设计方案。最后,希望通过此次企业文化再设计的研究,提高CT酒业公司的企业辨识度,完善其管理制度,丰富CT酒业企业文化内涵,提高全员的企业文化理念水平,最终促进CT酒业的企业战略顺利实施,提升企业在白酒行业中的竞争地位。

郗玉娟[8](2020)在《组织社会资本、知识创造与动态能力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宏观环境变化程度不断升级、科学技术持续发展的“超竞争”环境下,企业在稳态环境中形成的静态平衡不断被打破,原有竞争优势已不能应对日趋变化的外部环境。因此,企业迫切需要重构适合不同市场环境的能力体系,增强其对外部不确定性环境的感知能力和适应能力。而传统的资源基础观不足以解释企业如何在诸多变化的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鉴于此,学者们提出了动态能力的概念来表示企业感知变化、整合、构建和重组内外部资源以提高营运效率的能力,解释在新生劣势和高度不确定环境下企业如何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Teece et al.,1997)。知识管理理论指出,知识创造为企业提供前所未有的新知识,成为解决企业动态能力问题的新逻辑起点。然而,已有研究仅强调知识对于动态能力的重要性,随着知识的异构性和模糊性愈加明显,企业对新知识的饥渴需求与组织行为的矛盾凸显,新知识如何转化为动态能力的研究任重道远。学者Eisenhardt&Martin(2000)曾根据惯例基础观(Routine-based view)指出动态能力是一系列组织惯例的集合,惯例成为解释知识向动态能力转化的重要元素。由于环境变化的瞬时性和复杂性,组织惯例也需要根据环境变化做出改变以减少组织行为发展停滞与环境变化之间的不匹配问题,故而组织惯例更新应运而生,成为影响知识创造和动态能力之间关系的新节点。在组织惯例不断更新的基础上,企业新创造的知识逐渐转化为应对变化的动态能力。因而,探究组织惯例更新对知识创造和动态能力关系的影响极富价值。近年来,关于知识创造的研究在学术界异军突起,学者们对其也愈发重视。组织文化、领导者行为和能力、企业导向、组织学习等属于组织内部元素的因素对知识创造的影响研究较多,而从组织外部资源视角剖析知识创造影响因素的研究匮乏。知识创造是一个较为系统的概念,既受企业原有知识存量的影响,又借鉴外部资源的推动,成功的知识创造需要打破传统的内部资源重组固化模式,及时利用组织外部资源创造新知识。然而,获取知识创造所需的外部资源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仅凭自身的力量,企业很难在突变的环境下有效从外部获取有价值的知识。社会资本的存在消除了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的模糊性,可以提供适合企业实施知识创造的条件和资源。个体或组织等行为主体利用社会关系而具备的资源即为社会资本,对企业拓宽知识基础、实现知识突破十分关键(Inkpen&Tsang,2016)。同时,当前中国的文化背景和经济升级体制提供了适合本文相关研究的一片沃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甚至不同组织之间对各种社会关系十分重视。对于组织来说,社会关系体现在不同行为主体之间正式和非正式的联结之下,在某种程度上是组织实现正常运转的保证。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当前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变化剧烈的情境下,从社会资本理论出发,结合知识管理理论、惯例基础理论以及动态能力理论,旨在解决理论界与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促进企业创造新知识并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构建与知识创造相关的前因和后果理论模型,探究社会资本、知识创造、惯例更新、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围绕两条主线:社会资本—知识创造以及知识创造—动态能力,重点关注三个问题:社会资本不同维度之间是否具有关联且对知识创造的作用路径是否存在差异;知识创造在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之间是否具有中介作用;知识创造影响动态能力的边界条件(组织惯例更新的调节作用)。针对上文提出的研究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获得了375份有效问卷,综合运用SPSS22.0、AMOS21.0、LISERL8.70以及PROCESS3.2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实证检验,主要结论为:(1)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之间相互关联,且对知识创造的作用路径各异,存在结构性效应。即结构型社会资本正向影响认知型社会资本和关系型社会资本,认知型社会资本正向影响关系型社会资本;同时,结构型社会资本和关系型社会资本分别积极影响知识创造,但认知型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不存在正向影响,认知型社会资本和关系型社会资本可以作为结构型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之间的链式中介变量。(2)知识创造在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之间具有中介作用,而且知识创造中介作用的实现以认知型社会资本和关系型社会资本为前提。即认知型社会资本、关系型社会资本和知识创造在结构型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关系型社会资本和知识创造也可以作为结构型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之间的链式中介变量。(3)知识创造对动态能力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且组织惯例更新正向调节知识创造与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结论将完善并丰富已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处:第一,本研究对社会资本的内部结构及其对知识创造的结构性影响进行了分析与验证,丰富了社会资本理论。已有研究认为结构型、认知型、关系型社会资本之间互不影响,且三者分别与知识管理过程的直接关系研究较多,如结构型社会资本与知识转移(Filieri&Alguezaui,2014)、认知型社会资本与知识吸收(García-Villaverde et al.,2018)、关系型社会资本与知识共享(张生太和刘露露,2018)等,忽视了三者彼此之间的关联性,未能全面揭示社会资本的内部结构,导致无法深入分析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的结构性影响。本文根据社会资本理论,聚焦社会资本的内部结构研究,重点关注结构型社会资本、认知型社会资本、关系型社会资本之间的特殊关系,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它们对知识创造的不同作用路径,完善了与社会资本内部结构相关的研究。第二,本研究把知识创造作为连接社会资本和动态能力的关键变量,聚焦知识创造在社会资本和动态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明确了社会资本对动态能力的作用机理。已有研究强调社会资本对动态能力的直接影响(Blyler&Coff,2003;Zheng et al.,2011;刘力钢等,2017;Lee et al.,2018),忽视了知识创造在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之间的桥梁作用。本文从资源—行为—能力视角,全面检验了知识创造在不同类型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之间的中介效应,不仅拓展了动态能力形成机制研究,而且为知识创造相关研究提供新视角。第三,本研究引入惯例更新的概念,将其作为知识创造与动态能力之间的调节变量,完善了动态能力边界条件研究。已有研究较多聚焦知识属性、知识管理过程与动态能力的关系分析(Bitencourt et al.,2020;卢启程等,2018),对于知识如何转化为动态能力的研究不足,忽视了惯例的隐性作用。本文从惯例视角出发,结合知识管理理论,将惯例更新作为知识创造和动态能力之间的关键调节变量,明确了知识创造如何影响动态能力的边界条件,丰富了动态能力的相关研究。

崔彤[9](2020)在《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优化对策研究 ——以河南永煤集团为例》文中提出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具有重大作用。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素养,加强企业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有企业必须积极应对新时代的一系列新挑战,不断改进和优化其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更好满足企业自身发展和职工发展的多重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效:始终坚持占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构;具备了相对成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体系;积累了一些较为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当然,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业已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包括国有企业所处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国有企业自身改革发展中内部出现的新问题的挑战、新兴媒体广泛普及带来的挑战等。对标新时代的目标要求,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仍然不足,导致实际工作中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有待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体系与时俱进的程度不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仍然比较传统与老套;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缺乏应有的力度。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社会的急剧变革导致职工思想观念的快速变化;思想政治工作主客体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够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一定程度上脱离职工的思想和工作生活实际;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不足,导致吸引力不强和实际效果不佳;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水准不能满足新时代需要。针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与原因,必须把握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遇,进一步创新和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包括: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准则;坚定落实党的领导,以党建创新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落实“专兼结合、一岗双责”的任职方式,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新机制;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完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体系;善于综合运用多种载体手段,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力基础;精准满足职工发展的需要,增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效果。

孙曈[10](2020)在《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指出政党在现代民主政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政党认同是政治主体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对政党所产生的一种思想、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其对政党做出的一种肯定性的心理反映和行为表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根植于中国特有的国情,淬炼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这种新型的政党关系主要特征就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框架下,存在着执政党认同与参政党认同的两个维度,由于参政党与执政党在目标、利益和使命上的一致性,因此,中国的执政党与参政党携手形成了“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认同关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政治发展道路,构建了新型的中国政党制度。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参政党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方针和政策,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这一历史性文件中,将中国八个民主党派定性为“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①由此可见,中国参政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信任,同时所肩负的使命也更加重大。但是,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中国参政党认同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参政党在领导班子建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党协商、自身建设等还存在诸多不足,进而影响了参政党的认同度。因此,从政党认同的视角来把握我国多党合作的历史脉络,总结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经验,探索今后参政党认同的路径,对新时代参政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通过对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进行梳理,总结了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脉络,论证了各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探讨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认同中国共产党、发挥参政党政党功能、与执政党一道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基础。通过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参政党认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参政党在意识形态领域、队伍建设、履职绩效、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认同路径,为今后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参政党的认同度、提升中国参政党的履职能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论文内容由以下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中国参政党认同的理论阐述。对与本研究相关的政党认同理论概念问题,如:认同、政治认同、政党认同进行界定与解读;对参政党认同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认同思想进行梳理和阐释,为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和理论指导。第二部分是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主党派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建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保障,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参政党认同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实践成果,对中国参政党认同经验进行了概括与总结。第三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认同的空间、认同的平台、自我认同层面阐明新时代参政党认同的机遇;从意识形态、信息技术、大统战工作格局、参政党履职能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层面阐述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挑战;通过对参政党认同的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揭示出当前参政党认同面临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发展路径。根据参政党认同理论,分别从政党意识形态认同、参政党队伍认同、参政党履职绩效认同、参政党自身建设认同、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发展路径及对策。

二、重视企业管理创新迎接21世纪的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视企业管理创新迎接21世纪的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
第2章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2.1.1 高质量发展
        2.1.2 产业结构调整
        2.1.3 产业结构转型
        2.1.4 产业结构升级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涉及的主要内容
        2.2.1 方向动力
        2.2.2 政策导向
        2.2.3 模式选择
        2.2.4 可行路径
        2.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2.3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应用
        2.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2.3.2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2.3.3 产业竞争原理
        2.3.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3.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
        2.3.6 高质量发展学说
第3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纵览
    3.1 产业结构构成状况
        3.1.1 产业部门分布
        3.1.2 主导产业选择
        3.1.3 规模水平测度
    3.2 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3.2.1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初步工业化阶段(1952-1977)
        3.2.2 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纠偏阶段(1978-1991)
        3.2.3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的深入改革阶段(1992-2008)
        3.2.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全面转型升级阶段(2009-至今)
    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的初步成效
        3.3.1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有所改善
        3.3.2 产业层次在缓慢提升
        3.3.3 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
        3.3.4 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新格局正在形成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4.1 问题表现
        4.1.1 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级不高
        4.1.2 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
        4.1.3 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
        4.1.4 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
        4.1.5 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
    4.2 症因探析
        4.2.1 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
        4.2.2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4.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欠佳
        4.2.4 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
        4.2.5 经济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4.2.6 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
        4.2.7 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不够到位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5.1 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5.1.1 制定、调整与完善产业政策
        5.1.2 致力于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5.1.3 积极推动产业国际转移
        5.1.4 提出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5.2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5.2.1 适时制定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战略
        5.2.2 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5.2.3 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兼扩大内需
        5.2.4 提升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和服务化水平
    5.3 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5.3.1 推行积极的产业政策
        5.3.2 鼓励支持产业技术创新
        5.3.3 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5.3.4 稳步推进工业4.0 战略
    5.4 国外经验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启示
        5.4.1 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5.4.2 加快技术创新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5.4.3 培养人才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5.4.4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战略,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第6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对策
    6.1 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6.1.1 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6.1.2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1.3 提升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管理能力
        6.1.4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6.2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6.2.1 提升三次产业层级质量
        6.2.2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变
        6.2.3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6.2.4 促进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6.3 提升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能力
        6.3.1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6.3.2 培育健康的创新环境
        6.3.3 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有机结合
        6.3.4 重视人才的战略作用
    6.4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6.4.1 提升品牌建设能力
        6.4.2 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
        6.4.3 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
        6.4.4 改变经营发展理念
    6.5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5.1 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6.5.2 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
        6.5.3 完善要素市场配置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 概念、理论与相关文献综述
    第—节 概念界定
        一、高铁与高铁产业
        二、战略传播
    第二节 战略传播理论探讨
        一、战略传播机制的整体性与协同性
        二、战略传播内容彰显软实力
        三、战略传播手段多样与整合
        四、战略传播受众具有针对性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高铁产业的多面向研究
        二、国家和企业层面的战略传播研究
        三、企业声誉管理、品牌形象等相关研究
第二章 中国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发展背景
    第—节 中国高铁诞生前的国内铁路发展现状
    第二节 中国高铁发展相关问题的论争与博弈
        一、关于高铁建设时间的论争
        二、关于高铁建设技术的论争
        三、关于高铁建设路线的论争
    第三节 中国高铁在挫折中负重前行
第三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机制
    第—节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一、高度集中的全行业整体协同体制
        二、高度集中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运行机制
        一、铁道部主导的战略传播议程设置机制
        二、新媒体环境下产业内部舆情处置机制
第四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手段
    第一节 大众传播与意见领袖二次传播
    第二节 借力国际会议和展览扩大影响力
    第三节 与各种国际组织互动交流
第五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内容
    第一节 主题设置:官方主导议题
        一、中国高铁建设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应
        二、中国高铁建设的国际影响
        三、中国高铁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成就
        四、高铁建设中争议问题的回应
    第二节 叙事方式:官方叙事、以我为主
        一、叙事宏大、秀成就
        二、借媒体采访传达高铁产业观点
    第三节 表现形式:相对传统与单一
        一、话语风格体现“优越感”
        二、视觉符号略显”单一化”
第六章 中国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发展背景
    第一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国内背景
    第二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国际环境
    第三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的战略优势分析
第七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机制
    第一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一、企业主导与多主体合作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二、多主体合作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运行机制
        一、顶层设计下的多主体联动机制
        二、多层级的利益相关群体对话合作机制
第八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手段
    第一节 致力于关系建立的人际传播
        一、国家领导人的高铁外交
        二、企业领导的高铁公关
    第二节 与各团体和机构对话的组织传播
        一、参加或主办各种国际展览、展会
        二、与各种国际组织、团体开展交流
        三、利用企业自营媒体开展传播活动
    第三节 引导国内外舆论的大众传播
        一、企业借力国内主流媒体外宣平台开展传播
        二、借力国际主流媒体、社交媒体及本土媒体
第九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内容
    第—节 主题设置:有高度、有温度
        一、展示企业实力,善于“借嘴说话”
        二、分享合作成果,彰显共赢理念
        三、履行社会责任,回应国际关切
    第二节 叙事方式:受众视角,故事呈现
        一、主动讲故事引发情感共鸣
        二、借第三方之口讲故事体现可信性
    第三节 表现形式:诉诸视觉与互联网语言
        一、视听元素多彩呈现
        二、话语内容吸引力强
第十章 中国高铁产业国际认同建构
    第—节 战略传播对于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
        一、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认同建构
        二、相互依存、社会互动与认同建构
        三、第三方身份再现共同命运情景
        四、扩大共识以形成同质性认知
    第二节 中国高铁产业国际认同现状
        一、中国高铁产业的朋友认同现状
        二、中国高铁产业的竞争对手认同现状
    第三节 中国高铁产业认同层次提升策略
        一、朋友关系认同的建构与维系
        二、竞争对手关系的认同转化策略
结语
    一、高铁产业战略传播机制由集中到协同
    二、高铁产业战略传播手段由单一到多元化
    三、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内容的受众视角转向
    四、战略传播是高铁产业认同建构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深度访谈受访者基本情况
附录二: 访谈提纲

(3)新中国成立以来北海渔业企业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学术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国内关于海洋渔业经济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渔业企业的研究
        (三)关于国外渔业企业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实地调查法
    五、相关问题的必要说明
        (一)渔业企业的概念界定
        (二)选取北海市作为研究点的缘由
        (三)文章中涉及的主要渔业企业信息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北海渔业企业的基础奠定
    一、构建渔业企业体系的必要性
        (一)恢复和发展渔业经济
        (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现实需要
        (三)构建渔业经济体系是重要任务
    二、北海渔业企业体系的构建完善
        (一)水产品流通体系的构建
        (二)渔船修造体系的构建
        (三)综合性国有海洋捕捞企业的成立与成长
    三、北海渔业企业在渔业生产中的社会效用、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渔业企业产生的社会效用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问题
        (三)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改革开放后至21 世纪前北海渔业企业的突破
    一、改革开放后的新任务
        (一)助推渔业经济的市场化转型
        (二)推动渔民就业,释放生产活力
        (三)顺应改革开放时代潮流,焕发新生活力
    二、改革开放后至21 世纪前北海渔业企业体系的变化
        (一)改革开放以来至21 世纪前传统渔业企业的新变化
        (二)形成新的乡镇渔业企业体系
    三、经济体制改革中渔业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国有企业优势下降
        (二)渔业涉外事件的损失和海洋资源减少
        (三)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
    四、经济体制改革中渔业企业的应对措施
        (一)改革管理制度
        (二)加强与国内外的贸易沟通
        (三)开拓远洋捕捞新局面
        (四)渔业产业链延伸和非渔产业拓展的发展实践
        (五)努力建构新兴乡镇渔业企业体系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北海渔业企业的转型发展
    一、21 世纪以来渔业企业的历史定位和新形势
        (一)渔业企业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力量
        (二)时代为渔业企业发展创造新的历史条件
        (三)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催生渔业企业转型升级
    二、21 世纪以来北海渔业企业的发展特征
        (一)传统企业为时代所淘汰
        (二)民营企业成为行业产业的龙头引领
    三、渔业企业在困境中前行
        (一)渔业企业发展中所遇问题
        (二)渔业企业所遇问题的原因
        (三)渔业企业自我解困的主要举措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内其他海区渔业企业的发展概况及对北海渔业企业的评价和建议
    一、国内其他海区渔业企业的发展情形
        (一)东海区渔业企业的发展
        (二)黄海区渔业企业的发展状况
        (三)渤海区渔业企业的状况
    二、北海渔业企业发展的区域地位和现实作用
        (一)有利于奠定北海在南海地区渔业地位
        (二)有利于带动个体渔民发展
        (三)有利于维护国家在海洋权益中的话语权
    三、新形势下北海渔业企业发展的路径
        (一)政府须加强对渔业企业政策等的支持
        (二)渔业企业自身要提升发展的内力
        (三)构建渔民与渔业企业命运共同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4)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1.1 职能定位模糊,业务层级较低
    1.2 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不够,没有形成一致的认同度
    1.3 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和升级将面临文化与认知的挑战
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分析
    2.1 细化审计职能定位,构建增值型审计业务体系
    2.2 塑造内部审计形象,使增值型审计身份得到认同
    2.3 扩大风险控制范围,提高增值型审计的风险管控能力
3 结束语

(5)辩证思维与企业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阐释
        一、辩证思维的相关概念
        二、辩证思维的具体展开
        三、企业管理概念的界定
        四、管理的方法论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可能创新点
        三、不足之处
第一章 矛盾思维与企业管理
    第一节 矛盾思想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矛盾思维的内涵和主要方法
        一、矛盾思维的内涵
        二、矛盾思维的主要方法
    第三节 企业管理中需要坚持矛盾思维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经营过程中无处不存在着矛盾
        二、企业发展过程就是各种矛盾解决的过程
        三、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矛盾是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
    第四节 充分利用矛盾思维做好企业管理工作
        一、企业管理者应坚持承认矛盾,全面看待管理中的各种问题
        二、企业管理者应坚持分析矛盾,针对不同管理矛盾采取不同解决方法
    三、企业管理者应坚持解决矛盾,抓好工作重点与主流
    四、企业管理者在工作中应做到重点论与两点论相结合
第二章 系统思维与企业管理
    第一节 系统思想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系统思维的内涵与特征
        一、系统思维的内涵
        二、系统思维的特征
    第三节 企业管理中需要坚持系统思维的原因分析
        一、现代企业是一个复杂系统
        二、坚持系统思维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客观要求
        三、坚持系统思维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第四节 做好企业管理工作须妥善运用系统思维方法
        一、企业管理者应坚持整体思维做好目标决策工作
        二、企业管理者应坚持结构思维做好组织设计工作
        三、企业管理者应坚持协同思维做好资源协调工作
        四、企业管理者应坚持开放思维做好资源引进工作
第三章 战略思维与企业管理
    第一节 战略思想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战略思维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一、战略思维的内涵
        二、战略思维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企业管理中需要坚持战略思维的原因分析
        一、战略问题是当代企业经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战略思维能力高低决定企业是否能够保持竞争优势
        三、战略思维利于企业把握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四节 运用战略思维做好企业管理工作
        一、企业管理者应掌握统揽全局的战略方法
        二、企业管理者应制定高瞻远瞩的战略目标
        三、企业管理者应实施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
第四章 创新思维与企业管理
    第一节 创新思想发展历史
    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一、创新思维的内涵
        二、创新思维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企业管理中需要坚持创新思维的原因分析
        一、坚持创新思维是提高企业竞争力赢得竞争优势的需要
        二、坚持创新思维是现代企业管理职能发展变化的需要
        三、坚持创新思维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企业管理的新需要
    第四节 做好企业管理工作需要灵活运用创新思维
        一、企业管理者应积极探索新的管理规律与方法
        二、企业管理者应勇于担当并按科学规律办事
        三、企业管理者应从经营实效出发开展创新实践
    第五节 大力培育以创新思维为本质特征的企业家精神
        一、勇于和善于运用创新思维是企业家的精神特质
        二、当代中国需要大力颂扬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企业家精神
        三、培育企业家精神的现实路径
第五章 实践思维与企业管理
    第一节 实践概念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实践思维的内涵与特征
        一、实践思维的内涵
        二、实践思维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企业管理中需要坚持实践思维的原因分析
        一、坚持实践思维是确保企业做出科学决策的需要
        二、坚持实践思维是确保企业直面激烈竞争的需要
        三、坚持实践思维是确保企业实现基业长青的需要
    第四节 企业管理者应以推进实践落实为工作落脚点
        一、重视推进实践落实是中外优秀企业家的共同特征
        二、我国企业推进实践落实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三、不断推进我国企业落实实践结果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专着类
    二、期刊类
    三、报刊类
    四、论文类
    五、网络类
    六、英文文献类
致谢

(6)企业文化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 ——以P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企业文化方面的研究
        1.2.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1.2.3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架构
    1.6 可能创新之处
    1.7 不足之处
第2章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2.1 企业文化理论
        2.1.1 企业文化的特征
        2.1.2 企业文化的功能
        2.1.3 企业文化的内容
    2.2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2.2.1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2.2.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层次结构
    2.3 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2.4 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理论
    2.5 全面创新理论
第3章 企业文化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制分析
    3.1 不同要素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分析
        3.1.1 企业环境打造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1.2 价值观建设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1.3 英雄人物建设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1.4 文化仪式建设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1.5 文化网络建设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2 不同特征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分析
        3.2.1 特异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3.2.2 共识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3.2.3 相对稳定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3.3 不同功能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分析
        3.3.1 导向功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3.2 凝聚功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3.3 激励功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3.4 约束功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3.5 调试和辐射功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4章P公司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作用的案例分析
    4.1 保险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4.2 P公司与其他保险公司数据对比
    4.3 企业文化背景
    4.4 文化演变历程
    4.5 P公司的企业文化内容
    4.6 企业文化要素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分析
        4.6.1 企业环境打造的作用
        4.6.2 价值观建设的作用
        4.6.3 英雄人物塑造的作用
        4.6.4 文化仪式建设的作用
        4.6.5 文化网络建设的作用
    4.7 企业文化建设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分析
        4.7.1 创新力--贯穿发展全过程
        4.7.2 凝聚力--统一 企业及员工行为规范
        4.7.3 敏感力--作出有效决策
        4.7.4 价值力--统一员工观念
        4.7.5 执行力--从制度上保障落实
        4.7.6 独特性--发挥自身特性
        4.7.7 人才战略--从人才国际化到重回本土化
第5章 基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建设对策
    5.1 树立公司文化理念,弘扬企业家精神
        5.1.1 塑造愿景,激发员工激情和热情
        5.1.2 承担使命,营造员工认同感和归属感
        5.1.3 模范践行企业文化,弘扬企业家精神
    5.2 推行企业创新文化,打造企业责任文化
        5.2.1 鼓励创新,提高员工创新激情
        5.2.2 创建企业“创新工作室”,引领创新潮流
        5.2.3 履行社会责任,树立企业形象
    5.3 营造企业文化氛围,贯彻企业管理文化
        5.3.1 打造企业品牌,建设特色企业文化
        5.3.2 铸就归属文化,锻造自律文化
        5.3.3 善用激励管理,激发员工潜能
    5.4 建立企业制度文化,弘扬企业合作文化
        5.4.1 完善各项制度,严格执行制度
        5.4.2 倡导团队精神,弘扬奉献精神
第6章 总结与愿望
    6.1 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CT酒业企业文化再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1.2.1 论文研究内容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研究
    2.2 关于企业文化再设计的对策研究
    2.3 文献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相关理论基础
    3.1 企业文化的概念界定与特点
        3.1.1 概念界定
        3.1.2 企业文化的特征
    3.2 关于企业文化的相关理论
        3.2.1 麦克利兰的冰山理论
        3.2.2 丹尼森的组织文化理论
        3.2.3 睡莲模型
        3.2.4 沙因的组织文化理论
        3.2.5 企业文化同心圆理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CT酒业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4.1 CT酒业公司概述
    4.2 CT酒业企业文化发展历程
    4.3 调查问卷设计及研究方法
        4.3.1 问卷设计
        4.3.2 调查问卷回收
    4.4 CT酒业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4.4.1 样本构成分析
        4.4.2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CT酒业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5.1 企业形象文化有待提升
        5.1.1 企业视觉识别系统有待规范
        5.1.2 企业品牌形象宣传力度不强
        5.1.3 企业领导对企业文化建设不重视
    5.2 企业物质文化有待完善
        5.2.1 员工生活环境有待提高
        5.2.2 企业薪酬水平缺乏竞争力
    5.3 企业员工行为文化有待深化
        5.3.1 员工工作过程中自主性差
        5.3.2 企业内部员工不团结
    5.4 企业制度文化滞后
        5.4.1 公司各项制度有待完善
        5.4.2 公司制度未有效引导员工行为
    5.5 企业精神文化体系有待丰富
        5.5.1 企业忽视“以人为本”的理念
        5.5.2 企业核心价值观有待完善
        5.5.3 企业家精神未能转化为企业文化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CT酒业公司企业文化再设计方案
    6.1 提升企业形象文化建设
        6.1.1 规范企业视觉识别系统
        6.1.2 提高品牌宣传力度
        6.1.3 提高企业领导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
    6.2 完善企业物质文化建设
        6.2.1 优化生活环境
        6.2.2 提高薪酬竞争力
    6.3 深化企业员工行为文化建设
        6.3.1 提高员工工作主动性
        6.3.2 加强企业内部员工的团结
    6.4 优化企业制度文化建设
        6.4.1 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
        6.4.2 让企业制度引导员工行为
    6.5 丰富企业精神文化体系建设
        6.5.1 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
        6.5.2 建立独具特色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6.5.3 将企业家精神转化为企业文化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7.2.1 研究局限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调查问卷一
附录:调查问卷二
图表索引

(8)组织社会资本、知识创造与动态能力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践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社会资本理论
        2.1.2 知识管理理论
        2.1.3 惯例基础理论
        2.1.4 动态能力理论
    2.2 相关文献综述
        2.2.1 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
        2.2.2 知识创造的相关研究
        2.2.3 惯例更新的相关研究
        2.2.4 动态能力的相关研究
        2.2.5 文献述评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模型构建
    3.1 变量界定
        3.1.1 社会资本概念界定
        3.1.2 知识创造概念界定
        3.1.3 惯例更新概念界定
        3.1.4 动态能力概念界定
    3.2 概念模型提出
        3.2.1 变量间作用机理
        3.2.2 概念模型的构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假设提出
    4.1 社会资本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
        4.1.1 结构型社会资本与认知型社会资本
        4.1.2 结构型社会资本与关系型社会资本
        4.1.3 认知型社会资本与关系型社会资本
    4.2 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的关系
        4.2.1 结构型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
        4.2.2 认知型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
        4.2.3 关系型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
        4.2.4 认知型社会资本与关系型社会资本的链式中介作用
    4.3 知识创造与动态能力的关系
    4.4 知识创造的中介作用
        1. 关系型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的链式中介作用
        2. 认知型社会资本、关系型社会资本、知识创造的链式中介作用
    4.5 惯例更新的调节作用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设计
    5.1 样本与数据收集
        5.1.1 问卷设计
        5.1.2 样本选取
        5.1.3 数据收集
    5.2 变量测量
        5.2.1 社会资本的测量
        5.2.2 知识创造的测量
        5.2.3 惯例更新的测量
        5.2.4 动态能力的测量
        5.2.5 控制变量的选择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证研究
    6.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6.2 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6.3 无反应偏差分析
    6.4 信效度分析
        6.4.1 信度分析
        6.4.2 效度分析
    6.5 假设检验
        6.5.1 整体模型拟合检验
        6.5.2 社会资本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检验
        6.5.3 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的关系检验
        6.5.4 知识创造与动态能力的关系检验
        6.5.5 知识创造的中介作用检验
        6.5.6 惯例更新的调节作用检验
    6.6 结果分析与讨论
        6.6.1 社会资本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讨论
        6.6.2 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的关系讨论
        6.6.3 知识创造与动态能力的关系讨论
        6.6.4 知识创造的中介作用讨论
        6.6.5 惯例更新的调节作用讨论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实践启示
    7.4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9)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优化对策研究 ——以河南永煤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析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2 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及新挑战
    2.1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含义与特点
    2.2 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2.3 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2.4 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机遇
3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就和问题——以河南永煤集团为例
    3.1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情况调研
    3.2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成就
    3.3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3.4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4 优化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建议
    4.1 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准则
    4.2 坚定落实党的领导以党建创新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4.3 落实“专兼结合、一岗双责”的任职方式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新机制
    4.4 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完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体系
    4.5 善于综合运用多种载体手段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
    4.6 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力基础
    4.7 精准满足职工发展的需要增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调查问卷(企业职工卷)
附录2 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访谈提纲(企业职工)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1. 有助于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2. 有助于提高我国参政党的政党生命力
        3. 对中国参政党的政党社会形象塑造具有推动意义
        4. 对参政党理论建设具有一定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1. 关于参政党研究
        2. 政党认同理论研究
        3. 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研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1. 政党认同理论在西方
        2. 西方学者关于中国政党认同研究
        (三) 文献述评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主要研究方法
    四、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 研究的创新点
        1. 研究观点的创新
        2. 研究视角创新
        (二) 论文不足之处
        1. 对原始资料的研究不足
        2. 理论阐述中还存在不够深入、透彻的问题
        3. 调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第一章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理论阐释
    一、 政党认同相关概念
        (一) 认同
        (二) 政治认同
        (三) 政党认同
    二、 参政党认同
        (一) 参政党认同的主体和客体
        1. 参政党认同的主体与客体界定
        2. 主体对客体认同内容界定
        (二) 参政党认同层次
        1. 参政党的情感认同
        2. 参政党的认知认同
        3. 参政党的评价认同
        4. 参政党的行为认同
    三、 参政党认同与执政党认同的区别与联系
        (一) 二者认同的联系:具有一致性
        (二) 二者认同的区别:具有多样性
    四、 参政党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 意识形态影响因素
        (二) 参政党形象(组织、领导人)影响因素
        (三) 参政党绩效影响因素
        (四) 信息技术革命影响因素
    五、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认同思想
        (一) 关于人民群众认同的思想
        (二) 关于意识形态认同的思想
        (三) 关于政党组织认同的思想
        (四) 关于执政党治理能力认同的思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主党派认同的历史构建
        (一) 在救亡图存中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二) 在历史性抉择中不断构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1. 高举“和平、民主、团结”的旗帜,促进了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2. 在爱国民主运动中,各民主党派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治纲领
        3. 积极响应“五一口号”,各民主党派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保障构建
        (一) 《共同纲领》在制度上培育参政党政治认同
        (二) 参与国家建设和管理打下参政党认同基础
        (三) “八字方针”构筑参政党认同的制度根基
        1. “八字方针”提供了参政党认同制度保障
        2. “八字方针”坚定了民主党派成员政党认同的信心
        3. 在各种政治考验中不忘对中国共产党认同的初衷
    三、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完善
        (一) 拨乱反正参政党认同进入新时期
        1. 召开政协会议,明确民主党派政党认同基调
        2. 巩固政治联盟地位,凝聚参政党认同共识
        3. 出台“十六字方针”,巩固参政党认同基础
        (二) 建章立制完善参政党认同体系
        (三) 提升绩效塑造参政党认同形象
        1. 发挥人才优势,提升参政党绩效
        2. 发挥参政党职能,突显履职成效
        (四) 强化自身建设提升参政党认同质量
        1. 政治参与体现参政党价值认同
        2. 政治交接传承参政党认同传统
        3. 强化参政党成员认同主体作用
        4. 创新履职方式,增强参政党认同评价
        (五) 出台重要法规文件为参政党认同保驾护航
    四、 中国参政党认同进入新时代
        (一)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新论断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概念的提出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科学内涵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论断的重大意义
        (二) 参政党认同迈上新台阶
        1. 召开中央统战会议,参政党认同的一个里程碑
        2. 出台系列法规性文件,从理论、政策上加大对参政党认同
        (三) 参政党认同实践步入新境界
        1. 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参政党政治认同
        2. 强化组织建设构建参政党认同根基
        3. 履职尽责强化参政党绩效认同
        4. 提升社会服务水平赢得民众认同
        5. 在促进祖国统一中,增进海内外同胞对参政党认同
    五、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经验
        (一) 参政党认同的根基是与执政党永葆政治共识
        (二) 参政党认同的基础是不断提升履职绩效
        (三) 参政党认同的优势是“人才兴党”战略
        (四) 参政党认同的源动力是不断创新与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
        (一) 新时代拓宽了参政党认同的空间
        (二) 新时代搭建了参政党认同的平台
        (三) 新时代为参政党自我认同带来机遇
    二、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挑战
        (一) 意识形态复杂化的挑战
        1. 西方各种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不断渗透的挑战
        2. 社会主流价值遭遇市场逐利性的挑战
        3. 媒体格局与舆论生态发生变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
        (二)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挑战
        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网络党建
        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大党建”网络平台的成功构建
        3. 参政党信息网络技术平台的滞后性
        (三) 大统战工作格局的挑战
        (四) 参政党履职能力的挑战
        (五)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挑战
    三、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情况调查与分析——以XX省部分参政党成员为例
        (一)调查基本情况
        (二) 调查基本内容
        1. 对参政党认知情况
        2. 对我国多党合作制度认知情况
        3. 参政党与意识形态
        4. 对参政党领导班子及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评价
        5. 对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评价
        6. 对参政党自身建设认同情况
        7. 互联网与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
        8. 对参政党认同有什么建议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时代推进中国参政党认同的路径选择
    一、 参政党认同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路径选择
        (一)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坚信者
        1. 要坚定信仰,树牢价值自信
        2. 要不断增进多党合作的政治共识
        (二)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守护者
        (三)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践行者
        1.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要在思想道德建设上身体力行
        3. 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4. 在网络意识形态中释放最大正能量
    二、 推动中国参政党队伍建设认同的路径
        (一) 对中国参政党领导班子的认同
        (二) 对中国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认同
        (三) 对中国参政党成员的认同
    三、 推动中国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认同路径
        (一) 参政议政绩效认同路径
        (二) 民主监督绩效认同路径
        (三) 政党协商绩效认同路径
        (四) 社会服务绩效认同路径
    四、 推动中国参政党自身建设的认同路径
        (一) 参政党思想理论建设的认同路径
        (二) 参政党特色建设认同路径
        1. 在参政党思想建设上,在坚持政治共识的基础上要保持“求同存异”
        2. 在组织建设上注重界别特色与组织结构优势
        3. 各民主党派要在自己重点分工领域做出成绩,推出经典和品牌
        (三) 参政党基层组织建设认同路径
        (四) 参政党作风建设认同路径
        (五) 参政党制度建设认同路经
        (六) 参政党机关建设认同路径
    五、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中国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路径
        (一) 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对参政党建设的重要性
        1. 促进了参政党领导班子作用的发挥
        2. 思想建设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3. 参政党监督机制更加完善
        4. 参政党的特色更加突出
        5. 参政党基层组织更加活跃
        6. 组织管理更加精准
        (二) 参政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参政党互联网平台技术的滞后性
        2. 参政党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的匮乏
        3. 参政党成员政党网络意识的弱化性
        4. 参政党网络安全的危险性
        (三) 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提升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路径
        1. 构建“智慧参政党”网络大数据管理平台
        2. 建立参政党大数据中心
        3. 培养参政党网络技术人才,不断增强参政党成员政党网络意识
        4.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参政党网络安全
        5. 只有线上线下联动才能取得参政党建设的双赢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参政党认同情况问卷调查
    第一部分 个人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参政党认知
    第三部分 关于我国多党合作制度
    第四部分 关于参政党在意识形态的作用
    第五部分 关于对参政党领导班子及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评价
    第六部分 关于对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评价
    第七部分 关于参政党自身建设的评价
    第八部分 互联网与参政党治理能力
    第九部分 (开放题)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重视企业管理创新迎接21世纪的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D]. 韩美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D]. 张玲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新中国成立以来北海渔业企业的发展研究[D]. 张镇昌.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4]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J]. 管淑慧. 当代会计, 2021(09)
  • [5]辩证思维与企业管理[D]. 尹炳哲. 中共中央党校, 2021
  • [6]企业文化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 ——以P公司为例[D]. 应小芳.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4)
  • [7]CT酒业企业文化再设计研究[D]. 杨芳.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5)
  • [8]组织社会资本、知识创造与动态能力关系研究[D]. 郗玉娟. 吉林大学, 2020(01)
  • [9]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优化对策研究 ——以河南永煤集团为例[D]. 崔彤.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4)
  • [10]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D]. 孙曈.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