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的人物表征与东方文化的对应

扶桑的人物表征与东方文化的对应

一、《扶桑》的人物表征与东方主义文化对应(论文文献综述)

刘钰[1](2020)在《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文中指出本文的研究重点是19世纪中期以来由华人移民以汉语为媒介创作的反映北美华人移民移居生活和情感体验的小说创作。通观北美华文移民小说,文化身份追寻在原乡想象、历史记忆、异族交往、代际关系等主题中得到了浓墨重彩的艺术表现。本文采用文本细读、比较研究与文化研究的方法,利用文化身份、形象学、社会学等理论,从原乡想象、历史记忆、异族交往、代际关系四个层面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在异质文化语境下,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身份认同的呈现方式、特征及其成因,系统挖掘和展示北美华人移民在中西文化之间的想象方式与实际抉择。之所以选择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复杂多变的文化身份作为论文的研究中心,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身份认同时刻处于建构过程中,在时间上始终指向未来。由于不同作家所处的社会、文化、政治语境不同,对文化身份的表述也不尽相同,它总是随着历史语境的变化而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因此,文化身份研究也如同文化身份认同一样,始终是一件不会被完成的“产品”(斯图亚特·霍尔语),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对当下还是未来的研究者而言文化身份认同都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二是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北美华文移民小说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创作历程,但对其文化身份问题的研究却主要集中在新移民作家作品上,在地域上则呈现出重美国而轻加拿大的研究倾向,这些都不利于对研究对象作整体性把握。鉴于目前本研究领域所存在的不足,本论文以北美华文移民小说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为纵轴,通过对以上四个典型主题的剖析,力图系统挖掘和展示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文化身份书写,突破研究对象和研究区域不平衡的局限。文化身份蕴含了北美华人移民特殊的族群散居经验,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合力作用下的产物,随着不同历史时代中西方之间权力话语的此消彼长,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的北美华人移民的文化身份认同经历了一个不断被建构的过程,其身份认同的流变不仅是我们认识跨文化空间中,北美华人群体不同时期特有的生存处境以及在此基础上创作的移民小说发展轨迹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这一区域文学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与近代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变革相始终,北美华人移民所面临的自我身份上的困惑和选择很大程度上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命运的一种隐喻,分析和把握这一隐喻的内涵,对于中国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民族文化立场和文化策略的调整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尤其在全球化语境的当下,各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与互动愈发剧烈和频繁,当今的世界文化由此呈现出多元混杂的特征,文化身份的追寻与文化认同的建构是每一个“在场者”都无法绕开的话题。

杜未未[2](2020)在《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文中认为海外华文文学因创作者经历和书写对象与生俱来的跨域属性,与空间视角有着极强的适配性,受“空间转向”思潮与国内文艺研究理论热点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者开始以空间视野介入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北美华文文学作为海外华文创作版图中活跃且高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华工书写发展至当代新移民写作,创作实践始终与空间位移带来的意义表征相关联,但相关研究大多停留于对作家、作品的微观解读,缺少系统化、全局性的体系建构与理论梳理。因此需要借鉴空间理论与空间批评路径,对创作文本进行文本细读,结合史实史料,综合观照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在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的特质与互动,整体关注近代以来文本空间中典型空间意象的更迭,以及空间表征模式的流变,挖掘北美华文文学以空间维度对各时代话语、社会场域做出的文学回应。国内外丰富多元的空间理论资源在拓展思维路径的同时,也容易形成新的结构性制约,面对广袤的理论来源我们既需保持开放的视野广度积极吸纳,也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对理论过度依赖而造成文本阐释的偏移。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的建构基点,仍应是立足于文学创作实践的理论融合。故而在绪论部分,从国外20世纪中后期人文社会思想领域的“空间转向”、文学研究中的空间理论方面综合梳理理论成果,关注国内对空间理论的译介、再阐发与文学批评领域的化用现状,在理论观点不断解构、碰撞、融合的过程中,结合北美华文文学创作实况选择用“乌托邦/异托邦/恶托邦”角度进行空间书写类型的结构性呈现,一方面突破现有空间理论模型的思维制约,一方面从北美华文文学以现实主义叙事型创作为主的实用精神中,提纯出典型空间感知与构建意图,作为进一步观照文学生产所表达的空间关系、精神变迁的重要端口。第一章从北美华文文学作家在空间书写中寄予的“乌托邦愿景”出发,探讨诗性空间定位的“立”与“破”。西方乌托邦概念的空间性与中国原生的桃源式空间发生交叠,并在现代性审美、寓言化言说、以历史僭越现实等创作技艺的加持下,创造出不同时代人类精神冲动的空间想象。不仅早期华工书写中的乌托邦建构,体现出现实层面的生存空间逐利需求与话语层面的异域想象,北美华文文学中也出现过以对异国乡土建立怀旧式乌托邦的方法,在书写家族与寻根故事中铺展代际冲突间的理想化社会诉求,同时新移民创作从全球性反殖民话语体系出发,对革命理想进行乌托邦空间化呈现。此外也有作家选择了截然相反的乌托邦路径,即用私人化的存在空间、割裂于历史的寓言式空间等游移于主流话语之外的封闭性场域,抗衡历史与社会的空间收编。第二章借鉴福柯的“异托邦”理论,分析空间书写对现实空间再建构的文化意义。异托邦视角不仅代表文学研究范式从历史视角向空间视角转变,更督促着文学批评对知识型的建构、文学秩序的形成、空间并置的认知变奏等进程化问题加以关注。从早期移民经历与留学生叙事中的离散空间来看,唐人街空间由最初被迫他者化的族裔聚落,演变为主动他者化的景观性空间符码,地下室意象则日趋超越离散叙事中的边缘空间定位,见证、演绎着移民群体性地位的提升;从游离于当下的异质空间来看,博物馆、纪念馆、墓地等带有时间超越性的异托邦形态,与危机异托邦所呈现的庇护、排他与悖反属性,在不同层面上展现着异托邦的独特话语模式;从内向审视的心理空间来看,心理诊所、抽屉等空间意象,也具有审视自我救赎、时代省思,考察秩序与隐私感知等价值指向。第三章由恶托邦入手观察极端场景下人的异化与人性省思,北美华文文学发展过程受到近现代时期中国被西方列强侵略殖民、文化压榨,与西方20世纪经济、战争危机两种恶托邦空间感受的共同影响,展现出更为暴虐复杂的空间属性。早期华人移民遭遇“排华”事件的险恶生存处境、战争时期的罪恶城市镜像、恐怖事件阴影下的当代都市空间,以及因愚昧、贫穷、灾难等原因形成的极端封闭场景中的伦理孤岛,在展现群体苦难屈辱、无畏挣扎的过程中体现出人性与天性的博弈与沉沦。第四章聚焦于北美华文文学对空间关系的呈现。作为对空间书写类型及其转型的归纳与演绎的补充,空间的流通、割裂、争夺乃至无序,展现着科技跃迁带来的世界性空间碰撞,与空间激变对国际关系提出的新思考:如何定位空间流通与全球化体系建构中的地方性存在,如何正视社会发展节奏差异导致的空间割裂与认知错位,如何解读人类社会中多种形态的空间争夺行为,这些均是跨域书写需要加以深度思考的即时性问题。第五章集中剖解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的叙事策略,思考表达层面的空间叙事和内容层面的空间表征,如何通过叙事艺术实现共融。综合选择北美华文文学创作中特色较为突出、使用频率较高,且围绕空间元素展开的空间叙事手段,鉴于创作现状与研究视野,在对群体性创作策略的整合和对个体书写经验的凝视下,主要从空间并置主导下的复线结构、以典型空间为原点的桔瓣式结构,以及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的时空嵌套三方面入手。最后总结北美华文文学空间想象流变中的精神史变迁与创作转型,在书写范畴从“区域”到“全球”的转向中,去边界化的地志空间书写与世界化文化症候相互表征;身份感知从“缺失”与“追寻”,到形成多元复合的文化认同,隐形身份认同与日常空间审美化成为新移民作家群拓展书写主题的意识底色;职业叙事原型由“经济”过渡到“科技”,故事空间场域由纽约过渡到硅谷,表象转变的背后实则蕴藏着空间认知结构的跃迁与价值基点的当代重塑。

田语[3](2020)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薛爱华(Edward Hetzel Schafer)是20世纪下叶欧美古典汉学界的代表性学者。他在唐代物质文化史、中西交通史、古代文学研究等领域均出类拔萃,堪称一代大家。因为薛爱华在域外汉学界的声誉,国内学术界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已有一些对薛爱华代表作品的译介与评述作品出现,成果斐然。然而相对于薛爱华其人在上世纪域外汉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相对于其汉学论着作品的丰硕和内容的多样化,目前对其展开的译介和研究工作仍旧是相对不充分的。基于此,本论文立足于文本分析,用学术史的、跨文化的方法,对薛爱华的生平经历以及学术研究展开全方位的考察,并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将梳理与薛爱华汉学研究工作有关的历史性事实,并通过全面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其汉学研究论着与论文作品,尽可能为学界呈现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风貌;其次,本文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薛爱华专着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和专题研究工作,以期从学术视阈与研究方法的范式与因革流变的角度深化对薛爱华不同时期汉学研究模式与特色的理解。其三是自觉得以更为宏观的西方古典汉学发展史视角理解薛爱华的汉学研究,并通过对薛爱华的个案研究形式,以局部照见整体,对认识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乃至整个欧美古典汉学研究的历史走向、理论特色、学术视阈等更为重大的问题提供一个参考系和管窥之途。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薛爱华之前古典汉学的发展史做一精要的梳理与概述。古典汉学源起自早期西葡天主教士的中国观察,自十九世纪法国学派兴起而蔚为大观。法兰西学院雷慕沙、儒莲、沙畹、伯希和等人,见证着古典汉学研究从稚嫩走向辉煌的进程。古典汉学以语文学为本,重视翻译与注释研究,其传统得到了夏德、劳费尔等学者的发扬,正是他们将这一传统嫁接到美国学术土壤之上,推动了美国古典汉学研究的成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系的诞生与发展正是植根于这种历史语境之中。经由莱辛、赵元任、卜弼德等学者的教研实践和薪火相传,而终以期古典汉学研究傲视美国西海岸学术界。薛爱华正是伯克利东语系所培养出的杰出学子,但其学术师承却并非如此简单。薛早年对人类文化、文学作品的广泛爱好孕育了其为学的宽广视野以及为文的丰沛才情;语言学天赋与勤苦使他得以掌握数十种东西方语言,为其广泛利用多国文献开展研究提供了条件;本科人类学的专业训练使得薛爱华能够在文本研究基础上融汇博厄斯派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最后,博士师从伯克利卜弼德的学术经历奠定了其汉学研究的语文学底色、视阈与翻译方法上的特点。以前述汉学史及薛爱华学术渊源之梳理与分析为基础,本文从目录学角度审视薛爱华学术研究视阈及其发展。通过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薛爱华的作品,我们可以勾勒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模式:薛爱华的研究按时代先后可分为前后二期。就前期(上世纪50-60年代)来说,薛主要致力于唐五代物质文化史与中西交通研究。《闽国:10世纪中国的南方王国》《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等作皆为此类;后期(上世纪70-80年代)的作品转向神话民俗、道教、道教文学等领域,《神女:唐代文学中的龙女与雨女》《唐代的茅山》《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等作皆为此类。本文继而对薛爱华前后期代表作《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开展专题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和编写体例,通过翻译—注释研究法、人类学研究方法以及合理想象的运用,对唐代南越自然与人文物事做了细致而全面的介绍与描写,并以此勾勒出存在于唐代文献中的南越世界的整体风貌。《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出现标志着薛爱华走上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学研究道路。通过对曹唐诗歌的文本分析,薛爱华深入探讨了曹唐游仙诗的内涵、母题、主题等问题,并利用其诗作为研究材料,开展针对唐人想象中的道教神仙世界的考证和描写。在文本研究基础上,本文转向对理论问题的探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有着明确的理论与方法论指导,它以语文学为大宗,在当时的欧美中国研究的浮躁语境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与独特性。此外,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石——汉文英译理论与实践颇具特色,其保全源语言语义与语境色彩的翻译范式相对于音译和功能性翻译等方法,具有独特优势和价值。最后,因为薛爱华着作等身,且革新了中西交通史、名物考证研究、道教研究等领域的研究现状,也因为薛爱华在学术社团实践、教学活动、社会活动等方面为中国研究和中国文化传播所作出的贡献,我们认为,从20世纪下半叶域外汉学的整体大局看,薛爱华可称为美国乃至整个欧美中国研究界古典汉学研究的代表性学者。

张清[4](2019)在《论严歌苓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有异国读者的审视,中国人在海外华文文学中呈现出不同的形象,严歌苓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尤为引人注目。本文主要以比较文学形象学为主、东方学和荣格心理学为辅的理论方式对严歌苓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进行较为完整的梳理和总结。正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异域中的中国人形象为研究对象,分析严歌苓小说中生活在异域中的中国人的形象。这一部分以孟华所界定的“自塑形象”为基础,从“套话与反套话”、“注视与反注视”两方面来剖析严歌苓对中国人形象的塑造。第二部分以作为集体想象物中的中国人形象为研究对象,分析严歌苓故国想象中的中国人形象。这一部分主要以“社会集体想象物”为基础,一方面分析了意识形态式和乌托邦式的中国人形象,一方面结合集体无意识与个人无意识分析了红卫兵形象和英雄情结。第三部分以中国形象为研究对象,认为无论是塑造异域中的中国人形象,还是塑造中国本土中的中国人形象,都是严歌苓想象中国的方法,是塑造中国形象的方式,前者属于民族想象,后者属于乡土中国。严歌苓所塑造的中国人形象是一种极具审美价值的文学形象,无论是形象本身还是塑造形象的方式都具有颠覆性,既不同于西方对中国人形象的套话,也不同于早期海外华文作家的自我东方主义。对严歌苓小说中中国人形象的研究,有助于认清中国人形象的建构过程,从而探索中国形象的呈现方式。

盖建平[5](2017)在《逆向书写“中国佬”——论《扶桑》中的华人男性英雄形象》文中研究指明在《扶桑》中,严歌苓以发掘历史为名,浓墨重彩地塑造了大勇这个亦正亦邪、饱含传奇色彩的"华人英雄"形象。然而总体来说,这部小说中的华人男性形象仍未脱出美国东方主义叙事中那个沉默猥琐的"中国佬"刻板印象。这是作家当时对美国种族主义与排华历史的特定认识状态决定的。

丁大刚[6](2017)在《理雅各中国典籍翻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理雅各中国典籍翻译研究》以巴赫金和福柯的话语概念为理论基础,建立了一个译者话语系统,把理雅各的话语分为一般话语、翻译话语和翻译即话语,以“忠实”、“对等”、“释译”和“重译”等翻译话语为主线,贯穿考察理雅各的翻译,目的是揭示理雅各如何以话语为策略,从事翻译的话语实践。具体而言就是,理雅各在其翻译中施加了哪些意识形态,以及他的一般话语、翻译话语和翻译即话语三者如何“共谋”,促进中西文化的互释与会通,进而阐释理雅各在这一翻译过程中对待中国文化传统的态度变化及其自身思想的转变。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依据理雅各的一般话语考察其翻译人生。在19世纪英国在华传教史、英国汉学史和翻译史的观照下,主要从“人”和“书”两个方面建构影响理雅各典籍翻译的社会文化网络。第二,综合考察理雅各的翻译和翻译话语。基本上以时间为线索,把理雅各的翻译分为中文译述、《中国经典》、《中国圣书》和纯文学翻译。他的中文译述主要是为传教服务,但同时也体现了与中国文化的互动,反映了理雅各的“适应主义”传教策略和“比较护教论”。《中国经典》至今仍可视作中国典籍翻译的标杆,从其翻译过程、翻译特点和影响可资佐证,但也存在一些诸如经书的排序和版本的问题,其中渗透着理雅各的主体意识。《中国圣书》的翻译使中国古代经典在比较宗教的视域下得以神圣化,也使儒教和道教的观念借着“圣书”的名誉在西方得以传播。翻译纯文学作品是理雅各与中国古代经书的一种互文式阅读体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晚年生活的心境和对待中国文化的态度变化。在此综合考察的基础上,总结理雅各的翻译思想。第三,在梳理忠实、对等、确当翻译、释译等译论的基础上,把理雅各的翻译话语放在整个翻译史的框架内,视其翻译论述为一种话语策略,并以他对“性善”、“上帝”、“道”等概念的翻译为例,探讨他在翻译中施加了哪些意识形态。理雅各以“人性趋向善”来译注孟子的“性善”,一方面表现出调和儒耶人性论的意图,另一方面表现出他借助孟子的性善论阐发自己非国教信仰的宗教立场和后千禧年主义的神学思想与世界观。这一翻译实践反映了其“忠实”翻译话语背后的不忠、不信。“God”与“上帝”看似对等的翻译,实则是一种话语实践,是理雅各人为建构的结果。借助这一建构,理雅各不仅在学术的领域解决了译名之争,也在客观上促使儒教在西方得以发明。理雅各翻译儒家之“道”的多样化选词和翻译道家之“道”采取音译转写的方式,一方面想表达儒家之“道”丰富的道德、政治和形而上的内涵,另一方面意欲传递道家之“道”语义的模糊性和思想的神秘性。这一翻译实践是对其所理解和论述的确当翻译的违背,恰恰是一种释译。第四,在“重译”话语的观照下,重点论述理雅各对《论语》的修订和《中庸》的重译,尤其是修订《论语》译本时对孔子的重新认识和评价,重译《中庸》时对“中庸”和“诚”两个概念的重新解读和翻译,其中反映出理雅各思想的转变。其根本原因在于理雅各浸润中国文化已久以及与中国人交往而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同化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以上论述说明理雅各的中国典籍翻译并非简单的文字转换,而是意味着意义的再生产和文化的再现。在21世纪的今天重新阅读理雅各的翻译,我们要看到它的思想史价值,以及对中西文化交流的意义,从而寻找中国思想进入西方的更有效途径。

陈艺[7](2017)在《《扶桑》的“小说味”英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诗味"是中国古典诗论中的重要概念,受此启发,本文提出了"小说味"这一概念。在这一全新研究视角下对《扶桑》及其英译本展开具体研究,通过三个层面探讨原作中独特的"小说味",考察译者对"小说味"的关注及其在译文中的传递效果。第一章着重关注扶桑的笑,该意象贯穿小说始终,具有丰富的内涵与韵味。译者在译文中多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减少阅读障碍,但原文中某些意象在译文中未能得到保留,损害了原作小说味的传递。第二章着重关注作品中的色彩,探讨红、白、黑这三种色彩的深刻隐喻内涵。译者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对于较为抽象的表达,多通过增加意象使之具体化,利于译文读者理解与品味原文的小说味;但对于具有隐喻意义的表达,未能予以充分关注并准确揭示其隐喻意义。第三章着重关注作品的语言艺术,从人物语言与叙述语言两方面分析作品的独特语言魅力。译者对原文中小人物带有土气的语言进行了筛选与过滤,对叙述语言中富有诗味的比喻也存在漏译省译,有损于原文丰富的小说味的传递。本文认为,译者在翻译小说作品的过程中,只有更充分地关注并仔细体会"小说味",尽可能做到译味,才能将原作的风貌更完满地呈现给译文读者,才能创造出真正成功的译作。

李志夏[8](2016)在《东方主义视角下的严歌苓新移民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深具实力与影响力的海外华人作家,严歌苓的新移民小说成就显着。论文以严歌苓赴美后创作的新移民小说为研究对象,从东方主义的角度切入,进行文本解读,考察严歌苓及其新移民小说与东方主义的关系,深入辨析严歌苓在其新移民小说中对东方主义的迎合与解构,同时肯定严歌苓在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中所做的努力。论文共由绪论和正文组成,绪论主要包括对严歌苓在美国华人文学史上的定位和相关术语界定、国内外学界对严歌苓创作的研究概况及研究方法和意义的阐述。第二章,系统论述了东方主义对严歌苓本人的影响,以及对其新移民小说创作的影响,包括主题、题材、环境及人物三个方面。第三章结合具体文本,分析严歌苓在新移民小说中体现出的对东方主义迎合的姿态。第四章主要结合文本分析严歌苓新移民小说对东方主义的解构,表现严歌苓在跨文化背景下自由写作,并力图从文化冲突中超脱出来,更多关注文化交流和沟通。结语部分总结概括了严歌苓新移民小说创作的动因和意义。

夏亚婷[9](2015)在《北美新移民华文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后,随着留学大潮的到来,由中国大陆去往北美的新移民人数急剧增多,并且许多留学生变为留居者,生活安定后写作欲喷薄而出,新移民创作队伍不断壮大。经过三十年多年的发展,北美新移民华文文学尤其是小说在整体素质上已超越当年“留学生文学”,有些优秀小说与大陆同期小说相比毫不逊色,并且其所拥有的“双重视域”是国内小说所缺乏的。北美新移民华文小说已成为世界华语文学非常重要的一脉,因此我们认为对其重视并加以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以北美新移民华文小说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形象学、性别诗学和叙事学的角度对新移民小说展开论述。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作为第一章从整体上简述北美新移民文学的界定并梳理其大致发展轨迹。第二章从形象学的角度阐释华文小说中的中美形象想象与建构,无论是中国形象还是美国形象都是新移民这一群体的“集体想象物”。北美新移民作家通过古典建筑、山水风景等意象构建出一个充满古典诗意的传统中国形象。对悲剧中国想象则从小人物命运的角度揭示极权控制下人的悲剧性命运。相对于对诗意中国和悲剧中国的集中书写,北美新移民小说对现代中国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形象的建构则显不足。同时受作者自身生存环境、文化取向、情感态度的影响,北美新移民作家笔下的美国或是一个“天堂”,或是一个“地狱”,稍显平面化。第三章主要从性别诗学的角度阐述在异质文化语境下新移民作家笔下男女形象的建构,主要表现为去势的华人男性、解放了的华人女性以及理想化的西方男性。新移民男作家的男性叙事表现为小说中华人男性的去势焦虑以及对有成就的强势女性的排斥和诋毁。新移民女作家通过女性身体和欲望书写完成女性独立性和自主意识的确认,并解构了作为“菲勒斯英雄”的男性形象。第四章对小说中的跨国婚恋书写进行分析,归纳出两种主要的婚恋书写模式,即华人女性和西方男性男强女弱的婚恋模式与华人男性与西方女性女强男弱的婚恋模式,并指出华人女性和西方男性婚恋关系其实是对中国和西方关系的隐喻。跨国婚恋中的西方男性多是外形帅气且社会地位较高的绅士,而华人女性则是“灰姑娘”,这类的跨国婚恋书写中暗藏了一个拯救母题。第五章从叙事学角度论述不同类型的小说叙事策略的不同。

刘珊[10](2014)在《东方幻想下的西方骑士——《扶桑》中的克里斯性格解析》文中研究说明《扶桑》中的克里斯形象还原了19世纪后半期美国白人社会对于第一代华人移民带有种族主义的"集体白日梦"。家庭环境、社会集体意识、民族文化都在他身上留下了明显的烙印。克里斯对扶桑的情感包含俄狄浦斯情结、东方主义迷恋以及骑士拯救幻想,同时他还受到了美国反华意识形态的影响。最终身为基督徒的他在不断的忏悔和反思中走向了成熟和理性。该形象重构了西方殖民文学中传统的白人男性角色,也表达了严歌苓希望东西方能摒弃偏见,以宽广的胸怀对待他国文化的愿景。

二、《扶桑》的人物表征与东方主义文化对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扶桑》的人物表征与东方主义文化对应(论文提纲范文)

(1)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方法
        (一)文献研究综述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第一章 北美华文小说中移民书写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早期美国华人移民的痛史
        一、近代中国人的美国想象
        二、弱国子民的异国生存
    第二节 20世纪50—70年代:台湾留学生文学
        一、北美留学生文学发展历程
        二、50—70年代前期:“无根者”的命运哀歌
        三、70年代中后期:民族认同的回归
    第三节 北美新移民文学的多元景观
第二章 跨时空书写中的原乡想象与身份认同
    第一节 排华背景下华人先侨的民族国家想象
        一、传统中国的“国家观念”
        二、种族迫害下民族国家观念的建构
    第二节 无根漂泊者的文化乡愁
        一、漂泊者的“文化中国”情结
        二、台湾返乡留学生的文化失落与“根”的幻灭
    第三节 跨越原乡与异乡边界的世界意识
        一、重建成长记忆中的地理故乡
        二、“越界书写”下的世界主义情怀
第三章 北美华人移民的历史记忆与身份建构
    第一节 早期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民族记忆
        一、重新表征北美早期华人移民史的必要性
        二、新移民作家对早期华人移民种族符码的颠覆与重构
    第二节 “二战”视野下的身份追寻与民族形象的重建
        一、中国新文学整体观视野下抗战叙事的时代变迁
        二、40年代北美华文抗战小说中的民族文化情结
        三、台湾旅美作家笔下被放逐的流浪者之歌
        四、新移民作家“二战”书写中的认同困境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关怀
    第三节 社会政治变革中个体的命运与身份建构
        一、海外“伤痕文学”中归国知识分子的边缘身份
        二、80年代新移民的历史重负与身份焦虑
第四章 跨文化异族交往与华人移民的身份建构
    第一节 跨国婚恋中作为文化身份隐喻的两性关系
        一、早期移民跨国婚恋中的种族歧视
        二、台湾留学生文学跨国婚恋中的文化冲突
        三、新移民小说中跨国婚恋中的身份困惑与人性探寻
    第二节 职场生存中的文化抉择与身份转变
        一、种族歧视下台湾学人对民族文化的固守
        二、新移民的职场沉浮与世纪末的身份焦虑
        三、新世纪以来职场小说中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第五章 代际关系视域下华人移民的身份认同
    第一节 中国新文学整体观视野下的代际冲突
    第二节 异国背景下父子冲突中的文化身份抉择
        一、中西方家庭伦理差异下的代际冲突
        二、代际间的语言冲突与认同差异
        三、移民父子的政治观念冲突与华人群体的边缘地位
    第三节 从对抗走向对话:代际和解与文化融合
        一、走出身份的迷途:“混血儿”的寻根之旅与身份重建
        二、跨越文化冲突:代际隔阂下人类共通性情感的呈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空间”概念的厘清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乌托邦愿景:诗化空间定位的“立”与“破”
    第一节 桃源式空间的现代性衍生
        一、早期华人书写中的乌托邦想象
        二、家族与寻根:异国的怀旧乌托邦
        三、革命理想的乌托邦空间化
    第二节 作为媒介的文物:传统人文元素的空间重塑
    第三节 存在空间与寓言化空间:抗衡历史的封闭性场域
第二章 异托邦:现实空间再建构的文化意义
    第一节 早期移民经历与留学生叙事中的离散空间
        一、唐人街:从族裔聚落到景观化的空间符码
        二、地下室:超越离散的边缘空间再定位
    第二节 游离于当下的异质空间
        一、博物馆/纪念馆/墓地:异托时与异托邦的叠加
        二、庇护/排他/悖反:危机异托邦的存在方式
        三、妓院/舞会/社交媒体:日常秩序的“补偿性异位”
    第三节 内向审视的心理空间
        一、心理诊所:自我救赎的通道与时代省思的边界
        二、抽屉:秩序与隐私的空间感杂糅
第三章 恶托邦:极端场景下人的异化与人性省思
    第一节 天使岛:早期移民经历与排他空间
    第二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视域下的罪恶城市镜像
    第三节 恐怖事件阴影下的当代都市空间
    第四节 愚昧/贫穷/灾难:极端封闭场景中的伦理孤岛
第四章 北美华文文学对空间关系的“拓扑化”呈现
    第一节 空间的流通:全球化体系下的地方性存在
    第二节 空间的割裂:社会发展节奏差异导致的认知错位
    第三节 空间的争夺:根植于人类本能的社会行为
第五章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北美华文文学的空间叙事结构
        一、空间并置主导下的复线结构
        二、以典型空间为原点的桔瓣式结构
        三、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的时空嵌套
    第二节 作家创作历程中的文本空间搭建
        一、续写:作家对成名作的补充与再消费
        二、重写:改写旧作行为下的文本空间重构
        三、超越互文:由生命体验出发的主题共鸣与书写革新
结语
    一、从“区域”到“全球”:去边界地志空间书写中的文化症候
    二、从“身份缺失”到“在地化认同”:隐形身份与日常空间审美化
    三、从“经济”到“科技”:职业叙事原型中的空间认知结构跃迁
参考文献
附录1 国外空间理论着述汉译版本辑录
附录2 国内空间与文学研究专着辑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薛爱华的汉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西方研究情况概述
        1.1.1 中国学术界的薛爱华研究
        1.1.2 西方汉学界的薛爱华研究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框架
    1.3 关键词的界定与解释
        1.3.1 汉学与中国学
        1.3.2 语文学与古典汉学
        1.3.3 中古中国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古典汉学传统与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学术资源
    2.1 古典汉学的萌芽与发展
    2.2 法国古典汉学(1814-1945)
    2.3 美国古典汉学的起步与劳费尔的开拓
    2.4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与文学系古典汉学研究的发展
    2.5 卜弼德的汉学研究
    2.6 薛爱华的早年生活与学术渊源
        2.6.1 从西雅图到伯克利
        2.6.2 博厄斯派人类学与薛爱华
        2.6.3 卜弼德的影响
第三章 对薛爱华汉学论着的目录学审视
    3.1 薛爱华学术专着概览
    3.2 薛爱华汉学学术论文概览
    3.3 基于目录学的历时性分析
第四章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
    4.1 成书背景
    4.2 对《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内容与体制的讨论
        4.2.1 主要内容
        4.2.2 内容与结构上的特点
        4.2.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方法论析
    4.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征引性注释考析
    4.4 勘误
第五章 《时间海上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研究
    5.1 写作背景与动因
        5.1.1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转向和道教研究的深入
        5.1.2 《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创作目的
    5.2 《曹唐的道教诗歌》内容与体制
    5.3 母题研究与曹唐游仙诗的内涵与主题
    5.4 道教仙境考证学
    5.5 订正
第六章 薛爱华汉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论
    6.1 “我是一名语文学者”
    6.2 语文学研究的特点
    6.3 语文学研究之于古典汉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6.4 薛爱华汉文英译理论与方法论
第七章 薛爱华与美国的中国研究
    7.1 薛爱华所处的美国中国研究历史发展阶段
    7.2 书斋内外:薛爱华对美国古典汉学的贡献
    7.3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缺憾
        7.3.1 不重视对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分析与探讨
        7.3.2 一部分论着作品结构编排不合理
        7.3.3 论文写作的文学色彩所带来的问题
        7.3.4 材料引征上的几个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薛爱华论着目录
附录二 薛爱华生平
附录三 薛爱华获奖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4)论严歌苓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严歌苓研究现状
    二 比较文学形象学
    三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第一章 自塑形象:异域中的中国人形象
    一 套话与反套话:反套话中的中国人形象
    二 注视与反注视:自我形象与他者形象
第二章 故国想象:作为社会集体想象物的中国人形象
    一 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之间
    二 在集体无意识与个人无意识之间
第三章 想象中国的方法:从中国人形象到中国形象
    一 从自塑形象到民族想象
    二 从故国想象到乡土中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逆向书写“中国佬”——论《扶桑》中的华人男性英雄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黑道英雄:承载“壮丽情怀”的血腥暴力
二、罢工领袖:由“群氓”衬托的邪中之正
三、个人英雄主义历史观的贫困, 及其观念本质

(6)理雅各中国典籍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理雅各研究现状
        1.1.1 以译者为中心的人物评传
        1.1.2 以原文为中心的译文指暇
        1.1.3 以译文为中心的“后学”批评
        1.1.4 以“经文辩读”为方法的中西思想对话
        1.1.5 以文献为中心的历史考辨
    1.2 翻译研究的话语路径
        1.2.1 福柯“话语”的意义
        1.2.2 话语与翻译
        1.2.3 译者话语系统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架构及内容
第二章 翻译与人生——理雅各其人其世
    2.1 理雅各其人
        2.1.1 人生的展开
        2.1.2 中国传教生涯
        2.1.3 牛津大学学者生涯
    2.2 理雅各之身份与时世
        2.2.1 传教士理雅各与19 世纪英国在华传教史
        2.2.2 汉学家理雅各与19 世纪英国汉学(翻译)史
        2.2.3 翻译者理雅各与19 世纪英国翻译史
    2.3 理雅各中国典籍翻译的社会文化网络
        2.3.1 中国人和中国书
        2.3.2 西人和西书
第三章 翻译即话语——理雅各的翻译
    3.1 中文译述——翻译作为传教的工具
        3.1.1 《圣经》诠释
        3.1.2 章回小说
        3.1.3 方言故事
        3.1.4 教学材料
    3.2 《中国经典》——中国典籍的标准译本
        3.2.1 《中国经典》五卷本翻译始末
        3.2.2 《中国经典》五卷本的特点
        3.2.3 《中国经典》的影响
        3.2.4 三个问题
    3.3 《中国圣书》——中国宗教的发明
        3.3.1 《东方圣书》的编纂思想
        3.3.2 “儒教文本”之《书经》、《诗经》、《孝经》
        3.3.3 “儒教文本”之《易经》
        3.3.4 “儒教文本”之《礼记》
        3.3.5 “道教文本”
        3.3.6 从“经典”到“圣书”——理雅各翻译和阐释中国古代经典思想的演变
    3.4 纯文学作品——与中国经典的互文阅读体验
        3.4.1 史传小说
        3.4.2 古代散文
        3.4.3 诗词歌赋
    3.5 理雅各的翻译话语
        3.5.1 翻译目的与预设读者
        3.5.2 翻译策略与阐释原则
        3.5.3 理雅各中国典籍翻译的诠释学反思
第四章 “忠实”翻译话语下孟子“性善”论的翻译与中西辨读
    4.1 翻译的“信”史
    4.2 理雅各的翻译“忠实”论
    4.3 理雅各对孟子“性善”的翻译与阐释
        4.3.1 别有所指的HOW
        4.3.2 “人性本善”与“人性之趋向善”
        4.3.3 “善”的定义
        4.3.4 人性论的中西“辩读”
    4.4 小结
第五章 “对等”翻译话语下“上帝”的翻译与译名之争
    5.1 翻译的“对等”概念
    5.2 理雅各解决“译名之争”的社会学解释
    5.3 《儒教与基督教的关系》(1877)
    5.4 《中国圣书》中“上帝”的翻译
        5.4.1 理雅各的论述
        5.4.2 传教士的质询
        5.4.3 理雅各的答复
    5.5 《中国宗教》(1880)
        5.5.1 理雅各的比较论述
        5.5.2 理雅各比较思想的根源
        5.5.3 评论者的意见
    5.6 《比较宗教知识于传教事业的意义》(1886)
    5.7 理雅各的比较护教论
    5.8 译名之争事实上的解决
    5.9 小结
第六章 “确当翻译”翻译话语下“道”的多样化阐释
    6.1 确当翻译与释译
    6.2 理雅各的译与释
    6.3 儒家之“道”的译与释
        6.3.1 政治意义之“道”
        6.3.2 人伦意义之“道”
        6.3.3 形而上意义之“道”
    6.4 道家之“道”的译与释
        6.4.1 理雅各英译《道德经》的社会文化网络
        6.4.2 理雅各诠释道家之“道”的原则与方法
        6.4.3 理雅各对老子之“道”的解读
    6.5 小结
第七章 “重译”翻译话语下《论语》、《中庸》多译本比析与理雅各思想的转变
    7.1 “重译”的翻译学论述
        7.1.1 重译假说
        7.1.2 重译原因
        7.1.3 修订与重译
    7.2 《论语》的修订
        7.2.1 初版本相对于样本的修订
        7.2.2 修订本相对于初版本的修订
    7.3 《中庸》的重译
        7.3.1 重读《中庸》
        7.3.2 “中庸”的重译
        7.3.3 “诚”的重译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理雅各的讣告和悼念文章目录
附录二 理雅各着译作品目录
附录三 理雅各译作书评目录
附录四 理雅各中国典籍翻译参考书目
附录五 理雅各年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扶桑》的“小说味”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综述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三节 关于译味的"味"
第一章 扶桑的笑
    第一节 包容万物:顺从与忍耐之笑
    第二节 接受自我:自足与从容之笑
    第三节 赞美母性:神圣与宽恕之笑
第二章 小说中的色彩
    第一节 红色:情欲与痛楚
    第二节 白色:纯洁与救赎
    第三节 黑色:力量与罪恶
第三章 人物语言与叙述语言
    第一节 人物语言的糙味
    第二节 叙述语言的诗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东方主义视角下的严歌苓新移民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新移民小说和“东方主义”概念界定
        1.1.1 美国华人文学史脉络中的严歌苓及其新移民小说
        1.1.2 “东方主义”的衍变与内涵
    1.2 严歌苓新移民小说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角度及意义
第二章 “东方主义”对严歌苓及其新移民小说创作的影响
    2.1 “东方主义”对严歌苓的影响
    2.2 东方主义影响下的严歌苓新移民小说创作
        2.2.1 主题:关注底层边缘人物生存及人性问题
        2.2.2 题材:偏重对文革历史的叙述
        2.2.3 环境及人物:“真实”的东方世界和多样东方人形象
第三章 东方主义在严歌苓新移民小说中的体现
    3.1 失语和被看
        3.1.1 话语权的缺失
        3.1.2 东方的“他者”地位
    3.2 期待视野中的东方人
        3.2.1 东方女性形象
        3.2.2 被“阉割”的东方男性形象
    3.3 对中国历史的悲悯书写
    3.4 “自我东方主义”倾向的人物形象塑造
第四章 严歌苓新移民小说对东方主义的解构
    4.1 追寻自我身份的认同
        4.1.1 寻根的渴望
        4.1.2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眷恋
    4.2 西方人物形象主动消解误读
    4.3 东西方间的平等对话与共融
        4.3.1 西方人性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4.3.2 借东西方人物间的爱情故事凸显共融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9)北美新移民华文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北美新移民华文小说的界定
1.2 北美新移民华文小说的发展轨迹 2、中美形象的想象与建构
2.1 中国形象
    2.1.1 诗意化的中国形象
    2.1.2 悲剧化的中国形象
    2.1.3 当下中国形象的建构与缺失
2.2 美国形象
    2.2.1 作为“天堂”的美国
    2.2.2 作为“地狱”的美国 3、性别叙事视角下的北美新移民文学
3.1 以男性为主体的叙事模式
3.2 以女性为主体的叙事模式
    3.2.1 欲望叙事:女性自我意识的表达
    3.2.2 女性主义视域下的男性形象
    3.2.3 女性主义视阈下的女性形象 4、跨国婚恋书写
4.1 跨国婚恋的模式
    4.1.1 华人女性与西方男性的婚恋模式
    4.1.2 华人男性与西方女性婚恋
4.2 在异族婚恋书写的民族寓言
    4.2.1 西方男性“白马王子”形象
    4.2.2 跨国婚恋的拯救母题 5、差异化叙事策略的选择
5.1 个性化写作叙事策略选择
    5.1.1 双层时空叙事结构的交错
    5.1.2 多重叙事视角的转换
5.2 通俗文学叙事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东方幻想下的西方骑士——《扶桑》中的克里斯性格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二、社会集体意识的左右
    (一)东方主义迷恋
    (二)反华集体意识
三、民族文化的熏陶
    (一)骑士精神
    (二)基督忏悔与反思
三、结语

四、《扶桑》的人物表征与东方主义文化对应(论文参考文献)

  • [1]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D]. 刘钰. 吉林大学, 2020(03)
  • [2]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D]. 杜未未. 吉林大学, 2020(03)
  • [3]薛爱华的汉学研究[D]. 田语. 西北大学, 2020(07)
  • [4]论严歌苓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D]. 张清.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9(02)
  • [5]逆向书写“中国佬”——论《扶桑》中的华人男性英雄形象[J]. 盖建平. 华文文学, 2017(06)
  • [6]理雅各中国典籍翻译研究[D]. 丁大刚.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7]《扶桑》的“小说味”英译研究[D]. 陈艺. 华东师范大学, 2017(11)
  • [8]东方主义视角下的严歌苓新移民小说研究[D]. 李志夏. 青岛大学, 2016(02)
  • [9]北美新移民华文小说研究[D]. 夏亚婷. 海南大学, 2015(01)
  • [10]东方幻想下的西方骑士——《扶桑》中的克里斯性格解析[J]. 刘珊.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4(06)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