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高校图书馆的转型

21世纪中国高校图书馆的转型

一、二十一世纪中国高校图书馆范型转变(论文文献综述)

刘宇[1](2017)在《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思维是当今社会大学生生存、发展所应具备的重要思维特质。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及高校数字化课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如何基于高校数字化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思维,逐渐成为教育领域广大研究者及实践者所共同关注的焦点。扎根高校数字化课程建设的真实境脉,着眼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与发展的现实需求,本研究在大量文献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策略,综合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力求探索可以切实促进高校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的具体方法与策略。首先,对高校数字化课程学习现状及需求进行了调查;然后,基于数字化课程设计开发理论及创新思维发展理论,构建了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模型;以模型为根据,确定了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与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施了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机械设计》数字化课程案例;最后,通过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验证了高校数字化课程实施的效果及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积极作用。整个研究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构建了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模型基于对创新思维、数字化课程等核心概念的界定及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分析,以创新思维发展、数字化课程开发相关理论及模型构建原则等为指导,把握当今高校数字化课程学习现状及课程开发的价值定位和现实需求,构建了包含“定义学习产出、反向课程设计、支持与激励设计”三个层次及九个具体环节的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模型,以求明晰数字化课程设计支撑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逻辑理路。二、阐述了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的内容与方法基于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模型,从内容选取与分类、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任务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学习资源设计、学习评价设计、学习支持与激励设计七个方面系统阐述了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与方法,为数字化课程设计案例的具体开发提供框架支撑。三、设计了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机械设计》数字化课程以《机械设计》课程为例,以数字化课程设计内容与方法框架为指导,通过对其进行课程现状分析、需求分析、学习产出定义、反向课程设计、支持与激励设计等过程,设计了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机械设计》数字化课程。四、分析了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高校数字化课程的实施效果基于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机械设计》数字化课程的实施,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收集课程实施效果数据,使用SPSS等数据处理软件及质性分析方法,对收集的课程实施效果数据及材料进行处理与分析。最终,依据结构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创造性思维的回归方程分析等方法发现,数字化课程设计内容与方法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呈正相关关系;任务、活动、教学方法三个课程设计要素对创新思维发展影响显着;数字化课程的结构与内容选择也对学生创新思维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影响。不仅验证了面向创新思维发展的高校数字化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而且说明了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积极作用。一定意义上,可以为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数字化课程设计方面的研究与探索,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参照。

邹喆[2](2017)在《解构主义语境下的当代景观形态语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景观设计思想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在工业社会到来之前,西方人主要从先验理性的角度去探寻美的本质,其景观设计形态大多为自然物的模拟与再现,并且具有强烈的轴线“对称”特征;而东方人则推崇直觉感悟,强调自然与人的情感关联,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进入工业社会之后,在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的双重影响之下,西方景观设计形态逐渐向“均衡”转化。中国虽然晚于西方步入工业社会,但其设计形态也呈现出相似的特征。到了后工业与信息时代,生态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人类的核心议题。在西方消解主体、解构自我的大众文化精神泛滥的社会情境下,“多样性”、“开放性”、“流变性”和“自组织”状态成为景观设计形态的主流。在当代全球化、信息化、大数据的开放语境中,中国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巨大冲击,其景观设计也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解构的共时性形态。景观设计形态的解构昭示了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和生活观,成为当代社会具有观念性、辐射性和先锋性的人类精神象征。西方思想意识从逻辑——结构——后结构的嬗变,不仅体现了景观创作观念和形式技法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且也映射了不同时期的西方社会生活状况及美学诉求。20世纪60年代,以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为代表的西方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哲学流派,强烈地批判和颠覆了自古典主义以来西方奉为至高无上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消解了自现代主义以来的“二元对立”结构,并揭示了后现代社会复杂、混沌和多元化的特征。随后,彼得·埃森曼(Peter Eisenman)等建筑师以敏锐的创新意识回应时代的巨变,大胆地推翻传统的建筑话语体系,将解构主义哲学引入建筑形式语言的研究中,创造了大量无中心、分裂、残缺、错位、不稳定的建筑形式,掀起了世界范围内对设计概念、内容、美学、意义及价值进行重新定义的浪潮。景观美学的发展历来与哲学、美学、文学、艺术和建筑观念的变革一脉相承,揭示其形式表象背后隐藏的普遍共性是认识世界本质的根本途径。在当代信息爆炸和快速全球化的冲击下,传统的思维方式远不能应对当代环境、经济和技术的急剧变化,以解构的创造及开拓精神开展对设计思维、形式及方法的变革和探索势在必行。当代景观设计学研究已超出传统的功能和美学范畴,延伸成一种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策略和手段。本文力求对饱含争议的解构主义设计的审美旨趣作出相对公正和客观的评判,以辩证的方法解析当代语境中景观形态解构的语言表征、语义内涵和美学精神,从而发掘解构主义方法论在景观实践中的应用价值。首先,本文剖析了西方解构主义设计思潮产生的时代语境,阐明景观形态解构的内在成因,指出社会、哲学和设计三大维度是主导景观形态语言生成的本源性力量。随着全球化社会形态的变迁,解构主义哲学思潮激发了当代设计思维、形式和方法的变革,建构了复杂的景观动态形式系统。其次,文章结合语言学理论,回顾了景观设计由现代“结构”语言向当代“解构”语言的嬗变历程以及当代景观设计语汇和语法组织的“解构”特征,分析了当代景观形式的解构表象,挖掘景观设计形态的秩序、时态、组合、结构及媒介的艺术特征。剖析当代景观设计案例中的形态解构现象,表明解构已成为当下倍受追捧的一种时尚的设计语言。再次,本文揭示了景观文本的语义内涵、审美范式及多元文化精神,追溯了解构的意义趋向。当代景观的语义呈现出“中心论”瓦解、模糊的“所指”及创造性的诠释等特征。尽管解构主义反对文本意义的单一解读,崇尚意义的虚化。然而,它对意义的消解本身即是意义,是理解当代景观内在文化精神的重要途径。当代景观设计的“解构”形态所传达的深层含义正是对自现代以来景观审美范式的消解,以及对当代多元文化精神的象征和隐喻。最后,文章探讨了“建构—解构”视阈下的中国当代景观设计。在分析其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思考解构主义思潮对我国的启示,以及我国对解构主义的接受与批判。基于中国的社会语境,剖析解构主义介入我国当代景观设计的利弊,力求为当代中国景观设计创新提供可资借鉴的有益启示。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一、以景观设计学、形态学与语言学相结合的跨学科视角和研究方法,审视当代解构主义语境与景观形态的关系,为景观认知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二、在解构主义语境中观照景观的形态语言和语义,从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精神变化方面思考当代景观创作中的解构主义设计美学;三、解构作为一种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型设计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当代景观设计的思想及方法,并将引领人类迈向更为当代的精神生活;四、为中国当代景观设计的创新发展开拓了新的思路。总之,当代景观的“解构”形态正是适应复杂性社会发展的深层结构,是当代人类精神的外显。作为一种富有批判性和创新性的前卫设计观念和方法,“解构”将在与“结构”不断地互动和博弈中,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多元化景观世界。

丁家友[3](2015)在《知识生态视野下档案学知识网络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曾预言“21世纪将是复杂性的世纪”。这一科学预言已被21世纪十数年来世界科学的发展所证实。20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计算机和互联网层出不穷的信息科技创新使得世界范围内各种数据库、开放存取平台、虚拟学习社区等迅猛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人类获取所需各种信息资源的渠道,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研究因此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网络科学这一由数学、物理学、复杂性科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生物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等众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的学科引起了国内外不同领域的广泛重视和参与。知识生态和知识网络作为其中的分支,在图书情报研究向知识管理方向发展的趋势下应运而生,成为知识管理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它们对于知识共享、知识资源开发利用以及知识创新与服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最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中外档案学领域的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对档案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使得档案学的学科知识得到了一定的积累。在实践领域,以各种专业性的档案研究机构、协会等组织为依托,档案学学术共同体也不断发育和成长。这为我们考察档案学发展提供了知识客体和知识主体视角。而国内外科技文献数据库的日益完备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则为我们从复杂网络和文献计量角度跟踪档案学知识网络发展状况和演化规律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为从知识生态学视角揭示档案学知识网络的内在特性和演化规律,本文主要采用计量学软件Bibexcel、SPSS和网络分析软件Gephi、Ucinet、 CiteSpace、Histcite等以及知识元和领域本体工具,以档案学领域引文网络、知识元网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科学计量学的研究方法,以复杂网络理论中节点度与度分布、度的相关性、平均路径长度、聚类系数等为参数,分析了档案学知识体系的属性、特征,以及它所反映的档案学学科演化规律。认为在未来发展的历程中,档案学需要在知识生态学的视野下提倡多元化价值取向,锻造学术共同体,进一步完善档案学的知识体系和学科范式,巩固档案学来自社会赋予的合法性。全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0章引论部分对档案学知识网络相关的几大类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与评述,分析了借鉴移植知识生态学和知识网络理论到档案学领域的可行性,也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研究的重难点。第1章结合前一章中档案学知识网络的属性和维度等相关概念,明确了档案学知识网络计量的理论基础、科学计量方法、规范等;分别从知识生态学中的知识场理论、知识生命周期理论和知识地图理论视角阐释了知识网络在描述档案学发展规律和学科知识演化机理的有效性,认为它们都从不同的理论视角,指导着档案学知识网络利用信息技术,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了档案学知识的内部螺旋发展和外部动态关联所组成的网状结构。第2章结合第1章档案学知识网络计量的理论基础和规范,对档案学知识媒介进行了计量与分析,明确档案学知识网络主体和客体计量的知识媒介范围,并基于档案学期刊与其他学科期刊间的引用关系,对档案学跨学科知识交流进行了分析,发现:档案学通过不断地吸收其它学科的营养并通过学科的内化,演变或产生新的研究领域,学科边界得以拓宽;在这个过程中,档案学的知识也向其它学科扩散,辐射自身的影响力,中国档案学学术共同体对档案学的自我认同感更强;但基于期刊计量和以期刊为基础的学科间知识交流分析,发现档案学知识生态系统的整体进化主要通过不同学科间的理论和方法等的相互借鉴和移植,即互补进化路径;而过度集中于人文社会学科的借鉴移植也使得中国档案学在学科规范、获取基础学科支撑方面显得薄弱,向规范科学发展的步伐还比较缓慢,即档案学尚未形成明显的学科内的自组织进化路径,整个档案学知识生态多元化亟待加强;档案学跨学科知识交流主要受专业术语和教育对档案学知识主体的隔离、跨学科成果评价与发表机制、学术共同体和学科组织框架的差异等因素制约。第3章旨在通过对档案学知识主体的计量分析,探讨构成档案学知识网络中知识主体节点的数量、联系以及其隐含的档案学知识主体进行知识生产、共享、传播和创新的行为规律。基于作者群体和高频作者分析,主要探讨了档案学知识主体的知识合作和共享行为。主要从档案学知识主体的合作网络、档案学知识的代际传承、知识主体的知识吸收等角度,结合计量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展开定性分析,发现:档案学知识主体合作网络具有无标度特征,内部连通子网络具有小世界特征;档案学知识生态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应知识网络中不同节点类型的各种研究者和人才;档案学学术共同体的代际分界不再像过去那样明显,知识的纵向传递的主导地位逐渐让位于横向传递;学术共同体的成员都积极谋求跨学科、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尤其表现为不同时期档案学知识主体的知识吸收行为。第4章从共词和聚类两个角度进行了档案学知识客体(知识元)分析,从客体视角探讨了档案学知识生态系统中的知识吸收现象;提出在档案学知识元(叙词表)基础上建立档案学领域本体;探讨能够体现档案学领域知识的稳定性、遗传性与变异性的档案学知识基因,认为档案学知识基因控制着档案学领域学科、专业、研究方向的发育方向,能帮助档案学知识主体从知识进化角度探索档案学知识的本质以及其持续生成和繁衍的能力,从而为档案学知识创新提供生态理论支持。第5章本章沿袭前几章对知识生态系统三元网络中知识网络和人际网络的分析思路,展开了对档案学知识生态系统中技术网络的讨论。简单阐述了如何在知识网络计量的基础上,寻求档案学知识网络中的重要知识主体节点,构建和谐的档案学知识生态系统的人际网络,建立档案学知识生态系统的内、外部知识网络,并结合各种信息技术,建立基本的档案学知识生态系统框架;并详细阐述这些信息技术对于档案学知识网络实体化的作用,即如何从技术网络的角度建设档案学专业知识库;探讨了档案学知识网络和专业知识库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模式,认为可以基于档案学领域本体或知识基因对档案学知识体系进行划分;档案学知识网络可以变革档案学知识组织方式;可以将档案学知识网络和知识库应用档案学知识服务和学术评价等方面。第6章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认为科学计量学方法和知识生态学理论可以共同为档案学从经验科学向规范科学转变的过程提供更多合法性凭证;档案学知识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需要在学科范式转变的视野下,拓展档案学社会认知范围和知识主体参与程度,并建立档案学专业知识库,为学科发展提供知识服务;同时也提出未来可在档案学领域本体、词汇长尾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计量与分析。

刘丽斌,李娜[4](2015)在《图书馆转型的要素诠释——读《转型与超越:无所不在的图书馆》》文中研究说明《转型与超越:无所不在的图书馆》一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和生动活泼的事例来完成图书馆转型的理论阐释,从"人""资源""空间"三要素出发,突出人在图书馆的位置,整合全媒体资源,发掘图书馆作为场所的价值。同时,从图书馆的"二线服务""一线服务"和"超越服务"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拓展现代图书馆的服务。该书为当今图书馆转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指导。

陈有志[5](2012)在《图书馆战略研究知行合一的演绎者——吴建中先生学术研究概览》文中研究说明论文通过资料研究的方法,结合上海图书馆管理与发展实例,对吴建中先生的国际视野、未来视野、图书馆战略管理思想、世博会与图书馆社会参与思想进行综合研究。

王恒飞[6](2009)在《论高校图书馆的开放式服务》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图书馆开放式服务是顺应时代潮流、坚持以人为本、全方位服务的必然要求;知识服务、网上服务是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开放式服务的价值取向和必然选择。

李明,曹雪琦[7](2008)在《网络环境下的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虚拟参考咨询的产生、发展以及参考服务模式的转变作了简要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从事虚拟参考咨询的馆员应该具备的技能和发展的方向。

李一鹏[8](2006)在《自动识别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动识别技术是对数据自动识读且将数据自动输入计算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包含了自动识别、数据采集方面的技术。目前,自动识别技术形成了包括条码识别技术、射频识别(RFID)技术、磁卡识别技术、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生物识别技术、声音识别技术、视觉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等集计算机、光、机、电、通信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学科。自动识别技术为计算机在很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数据采集手段,解决了计算机数据输入的瓶颈问题,使得计算机的效能得以更充分的发挥。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高校图书馆逐渐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化图书馆转变。自动识别技术也大量应用于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包括条码识别技术、光学字符识别(OCR)等。其中,条码识别技术的应用较为成熟,在图书馆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有应用。但随着读者要求的提高,需要应用更加便捷、有效的管理技术到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技术是无线电技术在自动识别领域中的应用,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逐步显示其在自动识别技术领域的优势。本论文首先从建设数字图书馆的需求入手,强调指出自动识别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管理中的重要地位。然后,概述了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前景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概述了不同的识别技术及对其优劣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本文研究的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于数字图书馆管理的优越性。之后,作者根据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的管理现状,对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并对其结构组成及各功能模块进行设计。然后,本文对自动识别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并就RFID系统实施对图书馆的业务流程再造要点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吴建西[9](2002)在《二十一世纪中国高校图书馆范型转变》文中研究表明从社会化角度探讨图书馆范型的转变及信息服务手段的多元化 ,做到“以读者为本、以服务为本、重视服务承诺” ,使高校图书馆实实在在地成为“大学的心脏” ,在信息社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二十一世纪中国高校图书馆范型转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十一世纪中国高校图书馆范型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四、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五、论文框架
第一章 研究基础
    一、核心概念
        (一)课程
        (二)课程设计
        (三)在线开放课程
        (四)数字化课程
        (五)创新思维
    二、创新思维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
        (一)创新思维本体结构及特征研究
        (二)创新思维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三)高校创新思维培养的相关研究
    三、数字化课程设计的常用理论支撑
        (一)社会建构学习理论
        (二)活动理论
        (三)教学交互理论
    四、高校数字化课程发展与研究现状
        (一)国外高校数字化课程发展与研究现状
        (二)我国高校数字化课程建设与发展现状
        (三)我国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的研究现状
        (四)对我国数字化课程设计现状相关思考
        (五)研究反思
第二章 我国高校数字化课程学习现状调查
    一、调研设计
        (一)调研目的
        (二)调研工具
    二、调研实施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过程
    三、数据分析
        (一)数据统计
        (二)相关分析
    四、调研结论
        (一)课程目标设计还需强化价值引领
        (二)课程内容设计还需加强实用导向
第三章 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模型构建
    一、模型构建的价值定位
        (一)创新思维的特征及其表现
        (二)创新思维培养的价值内涵
    二、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
        (一)后现代课程理论
        (二)情境学习理论
        (三)成果导向教育理论
        (四)原型启发理论
        (五)问题解决模型理论
    三、模型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以遵循课程设计原理为起点
        (二)以培养学科创造能力为核心
        (三)以创设复杂问题情境为抓手
        (四)以支持复杂概念建构为基础
        (五)以促进多维深度交互为关键
        (六)以促进长远迁移应用为重点
    四、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三层次—九环节”数字化课程设计模型
        (一)层次一:定义学习产出
        (二)层次二:反向课程设计
        (三)层次三:支持与激励设计
第四章 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一、内容选取与分类
        (一)内容选取
        (二)内容分类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提问-关联-应用”式讲授法
        (二)示范样例及案例教学法
        (三)发展问题教学法
    三、学习任务的设计
        (一)任务与问题的关系解析
        (二)学习任务设计的理论依据
        (三)学习任务分类设计
    四、学习活动的设计
        (一)促进知识获取
        (二)支持问题发现
        (三)问题解决训练
        (四)创新思维训练
    五、学习资源设计
        (一)资源设计的经验之塔
        (二)资源设计的原则
    六、学习评价的设计
        (一)过程性评价设计
        (二)结果性评价设计
    七、学习支持与激励设计
        (一)处理可预见的误解和错误
        (二)提供适当的反馈
        (三)采用JiTT教学法
        (四)脚手架设计
        (五)分段激励设计
第五章 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机械设计》数字化课程设计
    一、《机械设计》数字化课程设计现状分析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二)课程分析框架的设计
        (三)课程前端分析
        (四)课程设计分析
        (五)结果分析
    二、《机械设计》数字化课程设计的需求分析
        (一)企业与高校课程教学的需求
        (二)学生课程学习的现实需求
        (三)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双创”对数字化课程建设的需求
    三、定义学习产出
    四、反向课程设计
        (一)课程前端分析
        (二)内容选取与分类
        (三)教学方法选择
        (四)学习任务设计
        (五)学习活动设计
        (六)学习资源设计
        (七)学习评价设计
    五、学习支持与激励设计
        (一)常见错误处理
        (二)学习支持设计
第六章 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机械设计》数字化课程体验效果
    一、调研设计
        (一)调研目的
        (二)调研假设
    二、调研实施
        (一)调研对象
        (二)问卷设计
        (三)访谈提纲设计
    三、调研分析
        (一)调研问卷分析
        (二)访谈分析
    四、调研结论
        (一)问卷结论分析
        (二)访谈结论分析
        (三)研究结论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成果与结论
        (一)构建了面向创新思维发展的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模型
        (二)阐述了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高校数字化课程具体内容与方法
        (三)验证了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模型及方法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研究创新
        (一)从创新思维培养的视角对高校数字化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二)提出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原则和理论模型
        (三)将怀海特的智力发展阶段理论与数字化课程的混合学习活动相结合
    三、研究不足
        (一)“三层次九环节”数字课程设计模型还有待更多的实践检验
        (二)对数字化课程中创新思维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还需加强
    四、研究展望
        (一)完善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模型
        (二)完善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框架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2)解构主义语境下的当代景观形态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考索
        1.4.2 史论结合
        1.4.3 个案分析
        1.4.4 比较归纳
    1.5 研究框架
    1.6 概念阐释
        1.6.1 解构主义
        1.6.2 语境
        1.6.3 景观
        1.6.4 形态语言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解构主义设计思潮产生的时代语境
    2.1 全球化时代社会形态的变迁
        2.1.1 全球化与地域化
        2.1.2 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
        2.1.3 数字化生存与人居环境
    2.2 多元化时代解构主义哲学的影响
        2.2.1 雅克·德里达与“解构”理论
        2.2.2 米歇尔·福柯与“异质空间”理论
        2.2.3 吉尔·德勒兹与“褶子”理论
    2.3 信息化时代设计形态的变异
        2.3.1 “混沌—非线性”思维的滥觞
        2.3.2 解构主义建筑的形式探索
        2.3.3 数字景观的兴起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景观形态的解构语言
    3.1 景观设计语言由“结构”向“解构”的嬗变
        3.1.1 传统景观美学溯源
        3.1.2 现代景观形态的结构语言
        3.1.3 当代景观形态的解构趋向
    3.2 解构形态的语汇
        3.2.1 点的无序
        3.2.2 线的错综
        3.2.3 面的残缺
        3.2.4 体的裂变
    3.3 解构形态的语法组织
        3.3.1 逻辑秩序的畸变
        3.3.2 时间尺度的延异
        3.3.3 形式组合的异构
        3.3.4 空间结构的嵌套
        3.3.5 异质媒介的杂交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景观形态的解构语义
    4.1 景观文本的语义内涵
        4.1.1 “中心论”的瓦解
        4.1.2 模糊的“所指”
        4.1.3 创造性的诠释
    4.2 景观美学范式的流变
        4.2.1 “反美学”的滥觞
        4.2.2 美的消解
        4.2.3 美的体验
    4.3 多元文化精神的映射
        4.3.1 怀疑与批判
        4.3.2 隐喻与象征
        4.3.3 趣味与反讽
        4.3.4 叙事与表达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构—解构”视阈下的中国当代景观设计
    5.1 中国当代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5.1.1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景观设计的失语
        5.1.2 中国古典园林日渐式微
        5.1.3 中国当代景观设计的西化倾向
    5.2 解构主义设计思潮对我国的启示
        5.2.1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解构观念
        5.2.2 解构的核心—以“破”而立,思考存在
        5.2.3 复归“天人合一”的山水文化精神
    5.3 解构主义的接受与批判
        5.3.1 解构主义思想的吸收
        5.3.2 解构主义方法的借用
        5.3.3 解构主义方法的局限与批判
    5.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知识生态视野下档案学知识网络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0 引论
    0.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有关概念界定
        0.2.1 知识网络及相关概念
        0.2.2 网络计量相关概念
        0.2.3 科学研究范式相关概念
    0.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0.3.1 研究内容
        0.3.2 技术路线
        0.3.3 研究方法
    0.4 国内外研究综述
        0.4.1 国外研究综述
        0.4.2 国内研究综述
        0.4.3 国内外研究述评
    0.5 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0.5.1 研究的难点
        0.5.2 创新之处
1 档案学知识网络计量的理论与方法
    1.1 档案学知识主体行为相关理论
        1.1.1 档案学知识主体行为分析
        1.1.2 档案学社会网络分析
        1.1.3 档案学知识科学规范
    1.2 档案学知识客体与媒介相关理论
        1.2.1 档案学知识场
        1.2.2 档案学知识生命周期
        1.2.3 档案学知识地图
    1.3 档案学知识网络计量方法
        1.3.1 计量原理
        1.3.2 计量方法
        1.3.3 计量工具
    本章小结
2 档案学知识媒介计量分析
    2.1 档案学期刊计量
        2.1.1 档案学中文期刊
        2.1.2 档案学外文期刊
    2.2 档案学着作计量
        2.2.1 档案学中文着作
        2.2.2 档案学外文着作
    2.3 其他媒介计量
        2.3.1 互联网平台
        2.3.2 科学基金项目
    2.4 基于期刊计量的跨学科知识交流
        2.4.1 跨学科知识交流概述
        2.4.2 档案学跨学科知识交流分析
    本章小结
3 档案学知识主体计量分析
    3.1 国内档案学知识主体
        3.1.1 作者分布概况
        3.1.2 高频作者分析
    3.2 国外档案学知识主体
        3.2.1 作者群体概况
        3.2.2 高频作者分布
    3.3 档案学知识主体合作行为分析
        3.3.1 档案学术共同体概述
        3.3.2 档案学术共同体合作网络分析
        3.3.3 档案学知识的代际传承
        3.3.4 主体视角的知识吸收
    本章小结
4 档案学知识客体计量分析
    4.1 国内档案学知识客体
        4.1.1 共词分析
        4.1.2 聚类分析
    4.2 国外档案学知识客体
        4.2.1 关键词及主题分析
        4.2.2 客体视角的知识吸收
    4.3 客体知识基因分析
        4.3.1 档案学领域本体
        4.3.2 档案学知识基因分析
    本章小结
5 档案学知识网络的应用前景
    5.1 档案学知识网络的应用策略
        5.1.1 档案学知识生态系统框架设计
        5.1.2 基于知识网络的档案学专业知识库建设
    5.2 基于知识网络的档案学知识组织
        5.2.1 基于本体的档案学知识体系划分
        5.2.2 档案学知识组织方式变革
    5.3 基于知识网络的档案学知识服务
        5.3.1 基于知识网络的档案学知识服务模型
        5.3.2 档案学科Wiki平台服务
        5.3.3 档案学术评价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之处
        6.2.2 展望
附录一:本文主要外文期刊评价来源
附录二:图情档领域社科基金项目计量信息
附录三:本文档案学着作计量样本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4)图书馆转型的要素诠释——读《转型与超越:无所不在的图书馆》(论文提纲范文)

1写作背景与动机
2着作结构与内容
3要素说的新诠释
    3.1图书馆中“人”的诠释
    3.2图书馆中“资源”的诠释
    3.3图书馆中“空间”的诠释
4结语

(5)图书馆战略研究知行合一的演绎者——吴建中先生学术研究概览(论文提纲范文)

1 吴建中先生的图书馆国际视野
2 吴建中先生的图书馆未来视野
3 吴建中先生的图书馆管理思想
4 世博会与图书馆社会参与思想
5 结束语

(6)论高校图书馆的开放式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一、开放式服务是顺应时代潮流、坚持以人为本、全方位服务的必然要求
二、知识服务,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开放式服务的价值取向
三、网上服务,网络时代图书馆是开放式服务的必然选择
四、网络化是高校图书馆开放服务的基本要求
五、资源共享,图书馆提高整体竞争力的惟一出路

(7)网络环境下的虚拟参考咨询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参考咨询介绍
2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发展
3网络环境下参考馆员服务方式的转变
4两种现行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系统的介绍
5总结

(8)自动识别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自动识别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创新点
    1.4 文献综述
    1.5 本文章节及作者主要工作
第二章 数字图书馆及自动识别技术概述
    2.1 数字图书馆概述
        2.1.1 数字图书馆的定义及内涵
        2.1.2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2.1.3 数字图书馆的特征
        2.1.4 应用自动识别技术是发展数字图书馆的必然要求
    2.2 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国内外的应用
    2.3 自动识别技术概述
        2.3.1 条码识别技术
        2.3.2 光学字符识别技术(OCR)
        2.3.3 磁条(卡)及智能卡识别技术
        2.3.4 光卡识别技术
        2.3.5 生物识别技术
        2.3.6 语音识别与视觉识别技术
        2.3.7 射频识别技术
        2.3.8 几种自动识别技术的比较
第三章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与结构设计
    3.1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3.2 采访管理子系统结构设计
    3.3 编目管理子系统结构设计
    3.4 流通管理子系统结构设计
    3.5 期刊(连续出版物)管理子系统结构设计
第四章 自动识别技术在我校图书馆的应用设计
    4.1 条码识别技术在我校图书馆管理系统中的功能与应用
        4.1.1 条码识别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功能
        4.1.2 出版物条码的应用
        4.1.3 内部码的应用设计
        4.1.4 条码识读设备
        4.1.5 条码识别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4.2 RFID技术在图书馆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设计
        4.2.1 RFID技术在图书馆门禁系统的应用设计
        4.2.2 RFID技术在图书馆书刊流通中的应用设计
        4.2.3 RFID技术在电子阅览室上机机时管理中的应用设计
        4.2.4 基于WLAN的RFID技术在图书馆书刊盘点中的应用设计
        4.2.5 RFID系统的网络规划及软硬件要求
        4.2.6 RFID识读设备
        4.2.7 RFID技术应用的前景展望
        4.2.8 RFID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难题
第五章 RFID系统实施与图书馆的业务流程再造
    5.1 BPR的概念及内容
    5.2 RFID系统实施与图书馆的业务流程再造
        5.2.1 观念的变革
        5.2.2 组织结构的变革
        5.2.3 流程再造工程
        5.2.4 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实施小组
        5.2.5 做好人员培训工作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几种识别技术的比较
附录C RFID识读设备

(9)二十一世纪中国高校图书馆范型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1 范型转变的承传性
2 多元化的服务格局与智力服务手段

四、二十一世纪中国高校图书馆范型转变(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研究[D]. 刘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 [2]解构主义语境下的当代景观形态语言研究[D]. 邹喆.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2)
  • [3]知识生态视野下档案学知识网络计量研究[D]. 丁家友. 武汉大学, 2015(03)
  • [4]图书馆转型的要素诠释——读《转型与超越:无所不在的图书馆》[J]. 刘丽斌,李娜.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5(04)
  • [5]图书馆战略研究知行合一的演绎者——吴建中先生学术研究概览[J]. 陈有志.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2(01)
  • [6]论高校图书馆的开放式服务[J]. 王恒飞.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10)
  • [7]网络环境下的虚拟参考咨询服务[J]. 李明,曹雪琦. 农业网络信息, 2008(09)
  • [8]自动识别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李一鹏. 昆明理工大学, 2006(02)
  • [9]二十一世纪中国高校图书馆范型转变[J]. 吴建西.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2(06)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