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旅游气候资源评价与利用

湛江旅游气候资源评价与利用

一、湛江旅游气候资源评价及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艳,唐佳乐,于志民[1](2021)在《湛江市海岛旅游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文中提出本文以《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17)为基本依据,结合遥感卫星影像(0.27m×0.27m精度)栅格地图数据,通过近2年的实地调研于走访,首次较全面地对湛江市25个主要海岛旅游资源的调查与分类和开发利用等方面展开研究,提出湛江海岛旅游发展3个基本策略:创建海岛资源评价体系,构建湛江市全域海岛旅游资源数据平台,实施对海岛旅游资源长期跟踪研究与监管;充分利用"政府—社会—岛民"多重合作建设与保护方式,实现海岛有梯度快速发展;多维度海岛旅游资源的创造性开发与利用。

陈晓冰[2](2020)在《广东省城市旅游季节性特征及气候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文化传承等方面。旅游的季节性波动是关乎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广东省国内外过夜游客数的季节性特征及气候时空影响机制,首先构建TBATS状态空间模型提取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旅游季节性,进行旅游季节性周期对比和季节性波动趋势分析,其次采用K-means聚类算法确定城市相似季节性集群,使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相对季节指数衡量了各城市的季节性强度,探究指数的特点,最后建立GWR模型和GTWR模型,对广东省旅游季节性气候时空影响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广东省接待国内外过夜游客数据存在季节性波动,超过七成的地级市的季节性具有双日历效应。在分析我国旅游季节性波动时应把农历效应纳入考虑,从而更好地提取复杂时间序列季节性特征,把握旅游发展趋势。(2)从广东省旅游相似季节性集群上看,旅游季节形态具有六个模式,这些模式在地理上表现出空间分布特征。(3)通过对比季节强度指数可发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别侧重于中等、高等观测值的波动,相对季节指数与高峰波动及其分布密切相关。测量旅游季节性强度时,应考虑需求侧重点和季节性的波动分布特点选择合适指数。(4)实证研究表明,带暑期GTWR模型拟合优度最高,对旅游季节性的气候影响解释精度更高。模型既可以避免假期所导致的气候系数虚假趋同效应,又能有效识别气候影响的时空相关性和异质性。大部分城市的温度和天气对旅游具有相似作用机制,风力影响不显着。广东省旅游季节性受到气候影响与当地所处的经纬度以及是否沿海高度相关,影响的程度与粤东、粤北、粤西和珠三角地区的划分相似,粤东和粤西地区受到气候影响较大,旅游季节波动明显;而粤北和珠三角地区的气候影响效应较小。最后,根据实证结果,从统计角度,为减小广东省旅游季节性波动和发掘淡季潜在市场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参考依据。

夏春华[3](2020)在《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公园城市及生态价值理念被提出,包括发展战略、经济建设、运行管理、社会共享、生态价值、城市品牌与生活品质及生态价值等方面建设内容。公园城市建设是具有前沿性的人居环境改善工程,生态是本底。生态环境价值是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的核心,依赖于生态本底的适生植物资源的生态功能。本研究立足于公园城市建设的生态环境价值,针对公园城市人居环境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适生植物资源不足、绿地系统不能涵盖生态空间以及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基于国内外相关绿带、公园体系、绿地系统及绿色生态空间等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应用植物生物多样性、植物生理生态学、植物群落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基本原则,采用实地观测、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层次分析、软件模型分析、实验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公园城市生态绿网结构,重构公园城市生态价值体系,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评价探索典型适生植物在生态绿网的应用模式。目的在于丰富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研究内涵,为地域性公园城市及其生态价值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市域绿色生态空间的生态安全、防护、生产及风景游憩等四大生态功能,实地观测分析综合性公园、红树林湿地与农业生态田园所构建生态绿网现状,发现生态绿网具备风景游憩、生态防护的生态价值,但目前城乡绿地系统不能有效涵盖绿色生态空间。应用公园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空间规划及植物多样性的基础理论,分析海洋生态绿网规划特点,提出以生态绿网替代区域绿地,借助生态空间网络研究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综合分析地域城市面临的重要生境因子,以及特殊热带、滨海、台风等自然条件对植物及其生态价值的影响力,提出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是生态防护类价值的主要指标,绿网生态价值体系由生态防护(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与风景游憩(生态景观性、生态教育性)两大类组成。2实地调查与文献查阅相结合,收集发现湛江适生野生木本植物种类103科317属543种,红树林群落植物种类有14科25种,主要热带种植作物有20科29种。而目前生态绿网应用的适生植物只有79科202种,其中公园绿化应用也才有47科154种,并以无瓣海桑群落生态修复红树林,以甘蔗为农业田园的主要生态植物。应用的适生植物资源存在多样性不足,外来引种速生树种过多,生态价值不高等问题。3通过对543种野生木本植物及市域其他植物资源的调研分析,筛选出有较高生态价值的适生植物共计231种,分属72科177属,为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提供物质基础。进一步依据植物的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生态景观价值、生态教育作用进行功能分类、汇总,借助Python语言代码重复利用、免费开源、模块化、函数化的精炼优势,建立适生植物资源的分类数据库,系统可实时动态化更新,实现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成果共享。4立足于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对综合性公园调查,分析评价绿网不同植物资源特点,发现风景游憩类的适生植物季相景观模式单一,骨干、基调树种季相景观缺乏等问题;红树林湿地外来速生树种数量过大,风景游憩功能低;农业生态田园风景游憩类的生态产品少、经济效益低下。依据公园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公众生态价值需求和绿网生境与植物资源特点,从植物资源分类库中选用典型适宜的适生植物资源,重塑生态价值及路径如下:①综合性公园生态景观价值构建选用典型适生植物有:美丽异木棉+红花羊蹄甲+红鸡蛋花+朱缨花+琴叶珊瑚;榄仁树+红花羊蹄甲+红千层+红花檵木+龙船花;铁冬青+黄槐+狐尾椰+夹竹桃+鸡冠刺桐+灰莉。②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生态教育、景观价值构建选用典型乡土红树植物有:红海榄、黄槿+海漆(水黄皮和杨叶肖槿)、银叶树+海芒果、白骨壤、桐花树等。③农业生态田园生态景观、教育价值选用典型适生植物采取“菠萝蜜+红掌”的林下两层间种群落模式。地域性适生植物资源系统的构建,尚需不断收集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植物资源研究成果,以丰富资源库的植物种类,这一研究值得持续进行。

朱士兵[4](2020)在《雷州半岛海滩地貌动力学研究及资源评价》文中指出海滩是位于海陆过渡地带,由砂、砂砾和卵石等松散沉积物形成的堆积体,作为良好的旅游休闲资源,其旅游开发价值日益受到关注。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异常日益显现,全球性海平面上升将导致海岸侵蚀后退,有可能加大的风暴潮强度及频度,将进一步加大海岸侵蚀强度,岸线进退及其形态演变机理和趋势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本文以雷州半岛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海滩进行了野外实地调查,结合两次实测台风资料台风“卡努”和强台风“山竹”对海滩的影响。综合性地研究了雷州半岛的海滩地貌动力学特征和海滩资源状态、半岛内代表性海滩的在极端波况下的地行动力状态响应和恢复行为,得到以下结论:一、雷州半岛地貌动力学特征雷州半岛海滩可以分为6类:反射组、低潮阶地/反射组(有裂流)、沙坝-槽谷/中间状态组、沙坝消散组、超消散组和低潮阶地/反射组(无裂流)。波浪、潮汐、沉积物特征以及海岸地质构造背景等对雷州半岛海滩状态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不同岸段各要素的影响各异,另外,地质背景是海滩状态分类不可忽视的因素。对于传统海滩地形动力学Ω-RTR模型来说,其在判别海滩状态时更侧重于动力和沉积因素,分类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稍有差异,但总体上可以有效的区分海滩状态类型,是理解海滩动力地貌系统有效手段。二、雷州半岛南部海滩对风暴的响应特征受台风“卡努”(强热带风暴级)影响,雷州半岛南部海滩台风浪作用下,海滩表层沉积物变粗,分选性变差。海滩状态朝着更加消散的状态转化,以缓冲和适应高强度波浪的能量。受到岬角和湾口朝向、大小等因素影响,各海滩及同一海滩的不同岸段剖面变化表现出差异性。台风作用后海滩可能形成水下沙坝,或者在海滩上部形成滩肩等特征地形。对于角尾灯楼角来说,水下礁坪、巨型砂质岬角等因素影响了台风过程海滩的变化,对这种海滩-珊瑚礁坪系统的风暴效应,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更详细的观测和研究。三、南三岛海滩在风暴作用沉积过程和恢复机制受1822号强台风“山竹”影响,雷州半岛东部的南三岛海滩在极端动力条件下做出了快速响应,整个响应-恢复阶段,潮上带泥沙堆积体和潮下带沙坝侵积互动,潮间带较为稳定,没有发生明显的冲淤变化;受台风影响,滩面表层沉积物整体变细,分选变好;恢复阶段,泥沙沉积物沿滩面重新调整分布。恢复过程中,对于平直的南三岛海滩,其潮上带恢复过程相对独立,潮间带恢复速度较慢,主要原因是:在恢复过程中,由于滩面的沉积物输运要经过潮间带重新沉积分布,影响潮下带的恢复速度。四、雷州半岛海滩资源质量评价根据国内海滩资源实际情况建立了乡村海滩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针对原始海滩的自然因素,主要考虑海滩地质地貌状态、海滩沉积物特征、沉积动力三个方面共选取14个评价因子,提出了在海洋动力因素难以获取情况下的动力安全评价操作方法和模型。将建立的评价体系对雷州半岛乡村海滩系统进行质量评价得到:雷州半岛的白沙湾、青安湾海滩属于优质海滩。结合海滩质量、地理位置、社会条件、辐射力等综合考量,白沙湾和青安湾更具有开发利用的优势。另外,海滩评价体系应注重海滩地形动力学等基本理论问题,通过了解海滩状态可掌握海滩的水下地形和海滩安全性等特征,可更好的进行海滩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

吴萍[5](2020)在《湛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要兴旺,农民要富裕,必先兴产业。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通过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有利于集聚生产要素、突出主导产业优势、三大产业融合发展,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提质增收。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绩效进行评价研究,使得园区发展有具体的考核指标体系,最大限度了解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情况,为园区的下一步工作计划提供现实依据,对促进园区的持续发展和示范带动作用具有应用价值。本文结合“理论基础—现状概述—描述分析—发现问题—对策提出”的逻辑展开写作,以湛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现代农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核心概念及可持续发展、产业融合、农业区位、竞争优势等相关理论,为后续研究做理论支撑。其次,以理论为依据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及数据收集,分析了湛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中的14个省级和国家级产业园区的建设现状,并结合湛江市实情和构建绩效评价指标应遵循的一系列基本原则,从经营规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现代化程度和其他效益五个方面二级指标和32个三级指标对湛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进行描述分析及绩效评价;在此基础上,以湛江市遂溪县火龙果园区为典型案例,进一步研究湛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本文得出的结论有:通过对湛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实证和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明确了湛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经营规模,但规模中存在规划不合理、土地流转等问题;目前全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过近三年的发展都有明显提升,但产业融合、示范带动还存在不足;园区科技成果得到有效转化,但其自身现代化程度存在欠缺。本文最后从落实机构主体责任、保障园区发展用地、主打品牌产业融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拓展多方融资渠道等五个方面提出优化策略来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

杨角[6](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杨艳阳[7](2020)在《湛江市高中乡土地理素材整合与设计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地理教育国际宪章2016》鼓励运用有效的教学材料和资源,提高地理教育质量,培养青少年的核心素养。由古至今,乡土资源都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源泉,而且在地理课程标准中也一直强调要从生活中学习和发现地理问题,高中地理必修课程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和原理都与生活现象有密切联系,而乡土地理素材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运用于实际生活的地理知识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塑造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而且能够加深对家乡的依恋感,同时教育部关于研学旅行的推行意见要求建立以乡土乡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因此乡土地理素材的开发利用在地理教学中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基于教育改革背景,通过文献法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湛江市高中乡土地素材挖掘与利用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大部分教师对高中地理教学应用乡土地理素材持肯定态度,但对其了解有限,缺乏积极地实际行动;教师在乡土素材案例的归纳和利用的积极性不高,其利用方式也很单一,对乡土地理素材的利用很浅,其主要的阻碍是相关资料系统整理与分析不规范,乡土地理素材的开发不系统,导致乡土地理素材呈碎片化的应用现象较普遍,造成学生的乡土依恋感弱,国家认同的基础薄弱。理论性地探讨了乡土地理素材整合挖掘,并以自然和人文素材的整合为案例进行了深化,在乡土地理素材整合分析的基础上,遵循KWL Plus模式的逻辑体系和结合教学目标,进行乡土地理素材运用的教学设计,将其中两个教学案例进行教学实践与运用,探究将乡土地理素材融合入地理教学对学生的学习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的影响,客观上促进学生乡土依恋感的增强,增强国家认同的基础。根据湛江市高中地理乡土素材的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结果,并结合乡土素材案例实践运用的经验与反思,就乡土地理素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也期望在自己今后的教学研究中能得到进一步的深化,推动地理核心素养、研学旅行目标的实现。

巩莉[8](2020)在《我国东部滨海旅游地气候舒适度时空分异规律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沿海地区是我国发展迅速且经济水平领先的地区,该地区旅游业发展迅速,并且越来越受到游客的关注和青睐。气候因素是滨海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限制条件,气候舒适度高低、舒适期的长短会影响游客的出行和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因此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在长时间尺度上对我国滨海不同纬度的旅游地及海岛地区,进行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分异研究是有必要的。本文在阅读大量国外理论方法和国内外的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以我国东部滨海旅游地为研究对象,运用机理模型通用热气候指数(UTCI),结合GIS技术的空间可视化,对1979—2018年近40年来43个滨海旅游地年均和季均气候舒适度与舒适期进行分析,揭示其舒适度和舒适期的空间变化规律。并根据纬度地带性对通用热气候指数40年的年际变化与年代变化进行分析,揭示滨海旅游地舒适度的时间变化规律。并在旬的时间尺度上分析17个海岛旅游地的舒适度年内分布特征,最后运用MATLAB软件计算17个东部海岛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年均与月均变化趋势。得出以下结论:(1)从旅游气候舒适度的空间分布来看,43个滨海旅游地的春季年均与全年平均舒适度分为“凉”、“舒适”和“较热”三个等级;夏季与秋季年均舒适度分为两个等级:“舒适”和“较热”;冬季年均舒适度分为“凉”、“舒适”和“较冷”三个等级。春季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大部分研究区较为舒适;夏季辽宁省、河北省及山东省大部分研究区较为舒适;秋季广东省以北研究区都为“舒适”等级,是“舒适”范围最广的季节;冬季浙江省以南研究区大多为“舒适”等级。(2)从UTCI的空间分布来看,43个滨海旅游地四季及全年平均UTCI分布随着纬度的增高,指数整体呈现变小趋势。研究区春季的UTCI最大值与最小值均小于秋季,春季最大与最小指数之间的差值大于秋季,数值差异更明显。夏季不同纬度站点间的指数差值最小,舒适度差异最不明显。冬季舒适度指数最大值与最小值差距最大,不同站点舒适度等级跨度为四季中最大。(3)从旅游气候舒适期的空间分布来看,43个滨海旅游地春季、秋季年均舒适期跨度较大,夏季、冬季年均舒适期呈现较大的南北差异。春季舒适期较长的站点集中于浙江省和福建省,秋季则为江苏省,游客在春季和秋季选择滨海旅游地时应有所区分。并且秋季舒适期较短的范围更小,仅出现于海南岛,春季则在海南岛与辽宁省、山东省均有分布。夏季舒适期较短的范围位于上海以南研究区,辽宁省的舒适期最长,是避暑旅游的优良目的地,冬季舒适期较短的范围位于上海以北研究区,浙江省以南研究区的舒适期较长,是避寒旅游的优良目的地。(4)从研究地舒适度40年年际与年代变化来看,43个滨海旅游地的UTCI数值整体上均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兴城、海口、钦州研究地的UTCI数值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渤海海域研究区年代变化普遍较大,黄海、东海海域研究区年代变化次之,南海、北部湾海域研究区年代变化最小。各省市之间的UTCI数值年际变化差异较明显。由“不舒适”等级变为“舒适”等级的站点有葫芦岛、长海、大连、乐亭、青岛和海口旅游地,可见处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部偏北部分滨海旅游地更加适宜人类进行旅游活动,对偏南滨海旅游地的UTCI数值的增长影响较小,使其舒适度等级变化也较小。(5)从空间分布角度来看,不同纬度的海岛旅游地“舒适”旬的分布差异明显,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季节舒适类型。从海岛旅游地舒适度年内分布特征来看,17个海岛旅游地中“舒适”期最长的为崇武半岛,“舒适”月数量为9个月,除了一年中最寒冷和最炎热的旬时段,几乎可以称之为全年舒适型。纬度最高的葫芦岛,其舒适类型春、夏、秋适型,冬季不适型。纬度较低的涠洲岛“舒适”期最短,并且为春、秋、冬适型,夏不适型。游客可以根据季节来安排海岛旅游目的地的选择。(6)从海岛旅游地年均及月均UTCI的变化趋势来看,1979-2018年间的17个海岛旅游地年均UTCI指数均呈现增长的趋势。大多数海岛研究地的月均增长趋势呈现2月和11月的UTCI指数增长为年内最高值,7月、8月、1月、12月的UTCI指数增长幅度较小。不同海岛研究地之间,UTCI数值变化趋势的差异也较大。长山岛2月的UTCI指数的增长趋势为所有研究地中增长最大值,且该海岛月均增长趋势皆为研究地中的较大值,可知长山岛40年来UTCI的变化最为显着,月岛、海坛岛的变化也较为显着,结合以上结论可知,这三个岛屿的舒适度和舒适期都呈现上升趋势,是值得关注的海岛旅游地。本文在选取了东部滨海43个旅游研究区,包括17个海岛旅游地,范围概括了9省2市的大部分热门旅游目的地,运用了较为先进的机理模型计算并评价旅游气候舒适度(期)。从时空分异的角度出发,在40年的时间尺度上和东部沿海不同纬度的空间分布上,对各个海域,各个省份,各个旅游地的舒适度进行评价研究。弥补了我国对这一区域气候舒适度方向的研究空缺。滨海旅游活动的复杂性导致滨海旅游气候舒适度的评价,应考虑到除了气象指标以外的各种因素,今后的研究应注重实地调查的数据与气象站数据相结合,并且考虑不同旅游活动的带来的影响因子,对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活动的精细化评估。

邓晓彬,黎祖儿,谢嘉明,吴丽琼[9](2019)在《湛江吉兆湾和鼎龙湾滨海旅游发展现状》文中认为为进一步了解小区域滨海旅游的发展情况,本文对湛江吴川覃巴镇的两个滨海旅游景区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观察、访谈法了解游客体验感和两景区滨海旅游发展现状,然后对湛江吴川市吉兆湾与鼎龙湾的旅游发展现状对比研究分析,包括对两个海湾的开发进程、自然资源、人文历史、客源条件、资源吸引力、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配套设施及服务等进行对比分析。

陈泓文[10](2019)在《循环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协调度研究 ——以粤西地区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持续上涨,土地需求量的增加与我国土地资源的有限性构成了土地利用的矛盾。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土地的粗放性利用,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对循环经济的研究。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强调资源利用的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倡导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结合循环经济和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引导政府和企业在实现经济循环发展和集约利用土地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两个不同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能反映其相互发展中相互依存的状态,可以通过分析其相互关联程度,找出发展中的存在问题,从而改善两系统的运行效率,对实现两系统的动态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循环经济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关系展开了研究,以循环经济理论、土地集约利用理论等为指导,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理论与实证研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循环经济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建立循环经济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以粤西地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其循环经济发展趋势和土地集约利用变化情况,找出该地区发展的存在问题,并将两者的评价体系构建耦合模型,对两者的耦合状况进行评价,并针对其现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希望能为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制定相关土地开发和经济发展政策方面提供有利的参考。本文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选题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了本研究的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循环经济、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第三章分析了粤西地区循环经济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的现状进行介绍和分析;第四章对循环经济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耦合模型的构建;第五章以粤西地区(阳江、茂名、湛江)为例进行实证评价研究及分析;第六章对粤西地区的提升循环经济水平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出对策建议。最后得出了本研究的结论,并指出了本研究中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处。

二、湛江旅游气候资源评价及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湛江旅游气候资源评价及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湛江市海岛旅游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与分类方法及内容
2 结果与分析
    2.1 湛江市海岛分布现状
    2.2 湛江市海岛旅游资源调查结果
    2.3 湛江市海岛旅游资源特点
    2.4 湛江市海岛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2.4.1 湛江市海岛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
        2.4.2 湛江市海岛旅游资源开发及利用策略
3 结论与讨论

(2)广东省城市旅游季节性特征及气候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创新与不足
2 研究方法
    2.1 时间序列分解——TBATS模型
    2.2 旅游季节性的特征测度方法
    2.3 局部加权回归模型
3 广东省城市旅游的季节性提取
    3.1 数据来源及特征描述
    3.2 基于TBATS模型的广东省游客数季节性提取
    3.3 各城市的季节性趋势波动分析
4 广东省城市旅游季节性特征测度
    4.1 城市旅游季节性模式分析
    4.2 城市旅游季节性强度测量与分析
5 广东省城市旅游季节性的气候时空影响分析
    5.1 气候影响因素的选取和季节提取
    5.2 广东省旅游气候影响机制时空非平稳性分析
6 总结与展望
    6.1 基本方法与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3)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公园城市概述
        1.4.1 公园城市定义
        1.4.2 公园城市在园林、森林与生态园林等方面的前期探索
        1.4.3 公园城市建设的地域性生态原则
        1.4.4 公园城市建设的内涵
    1.5 国内外公园城市建设实践与理论研究现状
        1.5.1 绿带—绿道—绿廊—公园体系
        1.5.2 生态绿网理论
        1.5.3 生态绿网规划实践探索
        1.5.4 生态绿网特点分析
        1.5.5 基于植物生态学理论的生态价值指标分类
        1.5.6 植物多样性专题研究
    1.6 研究问题
        1.6.1 公园城市绿地系统不能有效涵盖生态空间网络
        1.6.2 基于生态功能的适生植物资源应用不足
        1.6.3 公园城市生态价值侧重于生态防护且未形成体系
    1.7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7.1 研究内容
        1.7.2 创新点
    1.8 研究策略与方法
        1.8.1 研究策略
        1.8.2 研究方法
    1.9 研究技术路线
2 基于地域特殊自然地理要素的城乡绿网及生态价值体系构建
    2.1 湛江市概况
    2.2 湛江市绿网的生态结构
        2.2.1 市域生态空间格局
        2.2.2 市域生态空间的生态安全、防护、生产及风景游憩功能
        2.2.3 城区与环城绿网
        2.2.4 城区绿地与环城绿网生态功能评价及生态绿网结构
    2.3 绿网生态价值体系构建要素分析
        2.3.1 生态价值构建的地域化原则
        2.3.2 风景游憩类生态价值分析
        2.3.3 基于地域性城市特殊自然地理要素因子影响力评价
        2.3.4 地域性城市生态防护价值指标分析
        2.3.5 湛江生态绿网不同植物资源生态价值的公众评价
    2.4 地域性公园城市绿网的生态价值体系
    2.5 本章小节
3 湛江市域适生植物资源收集与分类
    3.1 市域植物多样性
    3.2 绿网生态植物资源分析
        3.2.1 综合性公园景观游憩空间及其骨干基调树种资源
        3.2.2 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空间及其植物群落
        3.2.3 农业生态田园及其生态产品
        3.2.4 植物资源应用现状分析
    3.3 基于生态价值优势的植物资源收集、分类
    3.4 地域性适生植物分类
        3.4.1 适生植物
        3.4.2 适生植物资源种类库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PYTHON语言的适生植物资源分类库构建
    4.1 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的目的与任务
    4.2 Python语言特点
    4.3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原理与流程
        4.3.1 原理
        4.3.2 流程
    4.4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湛江适生植物资源库
    4.5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湛江适生植物资源生态价值分类库
    4.6 本章小结
5 综合性公园植物生态景观价值评价及重构
    5.1 城区绿地综合性公园
    5.2 综合性公园植物群落季相景观分析
    5.3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花
    5.4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果
    5.5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叶
    5.6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评价
    5.7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群落资源筛选
        5.7.1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资源筛选原则
        5.7.2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资源种类筛选
    5.8 综合性公园生态景观价值重塑
    5.9 本章小节
6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风景游憩价值重塑
    6.1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生态景观价值
    6.2 红树林湿地生态游憩经验借鉴
    6.3 基于生态景观、教育价值的乡土红树植物资源选用
    6.4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风景游憩价值的重塑路径
        6.4.1 区位自然条件分析
        6.4.2 场地挑战与策略
        6.4.3 系统功能构建
        6.4.4 乡土红树植物群落规划
    6.5 本章小节
7 农业生态田园生态景观及教育价值重塑
    7.1 基于绿网生态价值的农业生态田园
    7.2 基于生产性景观的农业生态田园生态价值
    7.3 植物生理生态学相关理论与生态产品品质
        7.3.1 植物生理生态学理论
        7.3.2 环境因子与植物生态产品生产模式的关系分析
        7.3.3 生产性花果资源筛选及其生态产品生产模式
    7.4 红掌产品花色质量提升的植物生理学研究
        7.4.1 材料与方法
        7.4.2 结果与分析
        7.4.3 讨论与结论
    7.5 菠萝蜜果品质量提升的植物生理学研究
        7.5.1 材料与方法
        7.5.2 结果与分析
        7.5.3 讨论与结论
    7.6 农业生态田园的生产生态景观价值重塑
    7.7 本章小节
8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与展望
    8.2 结论与创新性
参考文献
附录A 湛江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库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4)雷州半岛海滩地貌动力学研究及资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滩地形动力学分类研究
        1.2.2 风暴下的海滩响应和恢复研究
        1.2.3 海滩资源质量评价研究
    1.3 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及思路
        1.3.1 雷州半岛海滩地貌动力状态分类
        1.3.2 风暴作用下海滩响应特征研究
        1.3.3 海滩的响应-恢复机制初探
        1.3.4 雷州半岛乡村海滩资源质量评价
2 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区域概况
    2.2 地质地貌
    2.3 气象气候与陆地水文
    2.4 海洋动力环境
        2.4.1 波浪
        2.4.2 潮流
    2.5 海滩资源现状
    2.6 资料来源
        2.6.1 研究区域背景
        2.6.2 海洋动力和泥沙资料
    2.7 研究方法
        2.7.1 野外观测调查
        2.7.2 室内试验和分析
        2.7.3 数据预处理方法
        2.7.4 数学模型
3 雷州半岛海滩地形动力状态分类
    3.1 研究区域及聚类因子选择
    3.2 雷州半岛海滩地形动力状态特征
        3.2.1 基于传统模型Ω-RTR的海滩状态识别
        3.2.2 基于聚类分析法对雷州半岛海滩状态识别
    3.3 雷州半岛海滩地形动力状态分类
        3.3.1 海岸背景对海滩形态的影响
        3.3.2 海滩状态分类模型Ω-RTR在雷州半岛的适用性
    3.4 小结
4 风暴作用下的海滩剖面响应
    4.1 台风概况和研究区域
        4.1.1 台风概况
        4.1.2 研究区域
    4.2 海滩对台风的响应
        4.2.1 海滩剖面形态变化
        4.2.2 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值及对台风响应情况
    4.3 海滩响应风暴的影响因素
        4.3.1 海滩位置与环境对剖面形态变化影响
        4.3.2 水下礁坪对海滩风暴响应的影响
    4.4 小结
5 风暴作用下海滩沉积动力过程
    5.1 研究区域及台风“山竹”概况
        5.1.1 研究区域
        5.1.2 台风概况
    5.2 海滩的风暴响应
        5.2.1 剖面在台风响应、恢复期间的变化特征
        5.2.2 沉积物粒度特性动态
        5.2.3 滩面沉积物的分布时空差异性
        5.2.4 沉积物搬运方式时空变化
    5.3 海滩地貌沉积动力过程
        5.3.1 海滩形态的台风响应—恢复过程
        5.3.2 台风影响下的海滩沉积动力过程
        5.3.3 海滩的台风响应—恢复机制
    5.4 小结
6 雷州半岛海滩资源质量评价
    6.1 乡村海滩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
        6.1.1 评价因子的选择
        6.1.2 评价模型
        6.1.3 评价体系的建立
    6.2 雷州半岛海滩资源质量评价
        6.2.1 研究对象
        6.2.2 研究对象质量信息
        6.2.3 雷州半岛资源质量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雷州半岛的海滩状态分类
        7.1.2 雷州半岛南部海滩地貌变化对风暴的响应模式
        7.1.3 南三岛海滩沉积动力过程
        7.1.4 雷州半岛海滩资源现状及评价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5)湛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现代农业
        2.1.2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2.1.3 绩效评价
    2.2 理论基础
        2.2.1 农业区位理论
        2.2.2 产业融合理论
        2.2.3 竞争优势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湛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现状
    3.1 园区发展基础
        3.1.1 地理区位
        3.1.2 农业资源
        3.1.3 农业经济
        3.1.4 科技支撑
    3.2 园区发展现状
        3.2.1 园区分布
        3.2.2 园区规划
        3.2.3 园区联农带农效应
        3.2.4 园区品牌
    3.3 园区主要发展模式
4 湛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构建原则
    4.2 绩效评价体系评审标准
        4.2.1 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认定标准
        4.2.2 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认定标准
    4.3 指标的选取与释义
5 湛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绩效评价
    5.1 经营规模
    5.2 经济效益
    5.3 社会效益
    5.4 农业现代化程度
    5.5 其他效益指标
6 遂溪县火龙果产业园区绩效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6.1 基本情况
    6.2 建设与发展分析
        6.2.1 建设情况
        6.2.2 设施装备
        6.2.3 主导产业
        6.2.4 科技发展
    6.3 效益分析
        6.3.1 经营规模
        6.3.2 经济效益
        6.3.3 社会效益
        6.3.4 农业现代化程度
    6.4 综合评价
7 湛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7.1 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7.1.1 园区规划设计不够科学
        7.1.2 园区建设用地落实困难
        7.1.3 园区经济效益水平偏低
        7.1.4 园区建设技术支撑薄弱
        7.1.5 园区建设资金严重缺乏
    7.2 加强园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7.2.1 落实机构主体责任,加强园区组织保障
        7.2.2 保障园区发展用地,完善农业用地机制
        7.2.3 主打品牌产业融合,提高经济效益水平
        7.2.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园区整体实力
        7.2.5 扩展多方融资渠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8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6)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湛江市高中乡土地理素材整合与设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KWL Plus教学模式国外内研究现状
        1.2.2 乡土地理教育国外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新的认识与可行性分析
2.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乡土地理素材
        2.1.2 KWL Plus模式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人地关系理论
    2.3 乡土地理素材选材与应用理论
        2.3.1 乡土地理素材选材遵循的原则
        2.3.2 乡土地理素材应用理论
3.湛江市高中地理对乡土地理素材利用现状调查分析
    3.1 湛江市高中地理对乡土地理素材利用现状调查
        3.1.1 问卷的调查对象
        3.1.2 问卷设计
        3.1.3 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3.2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4.湛江市乡土地理素材的整合与案例设计
    4.1 乡土地理素材的整合
    4.2 乡土自然地理素材的挖掘与设计
        4.2.1 “测量湛江正午太阳高度角”户外活动方案
        4.2.2 “湛江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海陆风”教学设计
        4.2.3 “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教学设计
        4.2.4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4.3 乡土人文地理素材的挖掘与设计
        4.3.1 “湛江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
        4.3.2 “城市化”教学设计
        4.3.3 “农业区位因素——徐闻菠萝”教学设计
        4.3.4 “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东海宝钢”教学设计
5.乡土地理素材运用的综合评价
    5.1 课外实践类乡土地理案例的设计与实施
    5.2 课堂教学类乡土地理案例的设计与实施
    5.3 运用结果分析
6.乡土地理素材的应用建议
    6.1 认真选取乡土地理素材
        6.1.1 拓宽乡土地理素材的获取渠道
        6.1.2 恰当选择乡土地理素材
    6.2 丰富乡土地理素材的应用方式
7.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深化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8)我国东部滨海旅游地气候舒适度时空分异规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
        1.2.4 国内外研究进展启示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选择
        2.1.2 气候概况和旅游资源概况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预处理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方法概述
        3.1.1 文献检索收集法
        3.1.2 时空地理分析法
        3.1.3 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
    3.2 通用热气候指数
        3.2.1 通用热气候指数与指数的计算
        3.2.2 舒适度等级确定
第4章 滨海旅游地气候舒适度评价
    4.1 滨海旅游地年均四季舒适度分析
        4.1.1 滨海旅游地春、夏季舒适度分析
        4.1.2 滨海旅游地秋、冬季舒适度分析
        4.1.3 滨海旅游地年舒适度分析
    4.2 滨海旅游地年均四季舒适期分析
        4.2.1 滨海旅游地春、夏季舒适期分析
        4.2.2 滨海旅游地秋、冬季舒适期分析
        4.2.3 滨海旅游地年均舒适期分析
    4.3 滨海旅游地40年的时空演变分析
        4.3.1 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年际变化规律
        4.3.2 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年代变化规律
第5章 海岛旅游气候舒适度及变化趋势评价研究
    5.1 海岛旅游地的概况
    5.2 海岛旅游气候舒适度多年平均特征
    5.3 海岛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趋势
    5.4 海岛旅游气候舒适度研究结论与讨论
        5.4.1 结论
        5.4.2 讨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湛江吉兆湾和鼎龙湾滨海旅游发展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研究问题
    研究背景
    研究意义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调查方法:观察法和访谈法
文献综述
    国外文献综述
    国内文献综述
        1.滨海旅游资源评价以及滨海旅游资源开发模型以及管理
        2.滨海旅游环境影响及保护
        3.滨海旅游经济影响
        4.滨海文化方面的探索与海岛旅游研究
研究结果
    湛江滨海旅游的基本情况
    个案分析
        1.吉兆湾发展现状
        2.鼎龙湾发展现状
        3.关于两个景区的发展现状与困境
        4.两景区发展差异原因总结
        5.关于联动发展机制的探讨
        6.吉兆湾和鼎龙湾的发展出路
        (1)整合两个旅游景区的资源,实现联动发展。
        (2)深层次开发滨海旅游资源。
        (3)针对客源市场,打造一体化的滨海品牌。
结束语

(10)循环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协调度研究 ——以粤西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循环经济相关研究
        1.2.2 土地集约利用相关研究
        1.2.3 耦合协调关系相关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循环经济
        2.1.1 循环经济的内涵
        2.1.2 循环经济的原则
        2.1.3 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2.2 土地集约利用
        2.2.1 土地集约利用内涵
        2.2.2 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
    2.3 耦合关系
    2.4 循环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关系
第三章 粤西地区循环经济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分析
    3.1 研究区域现状
    3.2 粤西地区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3.2.1 土地集约利用现状
        3.2.2 存在问题
        3.2.3 国家和地方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的政策法规
    3.3 粤西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3.1 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3.3.2 存在问题
        3.3.3 国家和地方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法规
第四章 循环经济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关系模型构建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系统的构建
        4.1.2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的构建
    4.2 指标系统的综合评价
        4.2.1 指标数据的获取
        4.2.2 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4.2.3 指标权重确定
        4.2.4 综合得分计算
    4.3 耦合协调关系构建
        4.3.1 耦合度函数构建
        4.3.2 耦合协调度函数构建
第五章 粤西地区循环经济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实证研究
    5.1 循环经济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5.2 循环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的相互促进作用
        5.2.1 循环经济发展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作用
        5.2.2 土地集约利用存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作用
    5.3 循环经济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实证结果分析
        5.3.1 循环经济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度分析
        5.3.2 循环经济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度分析
第六章 对策和建议
    6.1 以循环经济理论原则引导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6.2 实现土地投入减量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6.3 有效遏制耕地污染,建立以地养地的农地循环利用机制
    6.4 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实行绿色招商
    6.5 逐步完善循环经济专项立法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湛江旅游气候资源评价及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湛江市海岛旅游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J]. 张艳,唐佳乐,于志民. 广西城镇建设, 2021(10)
  • [2]广东省城市旅游季节性特征及气候影响研究[D]. 陈晓冰. 暨南大学, 2020(04)
  • [3]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D]. 夏春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1)
  • [4]雷州半岛海滩地貌动力学研究及资源评价[D]. 朱士兵. 广东海洋大学, 2020
  • [5]湛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绩效评价研究[D]. 吴萍.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6]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7]湛江市高中乡土地理素材整合与设计应用研究[D]. 杨艳阳.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8]我国东部滨海旅游地气候舒适度时空分异规律评价研究[D]. 巩莉.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湛江吉兆湾和鼎龙湾滨海旅游发展现状[J]. 邓晓彬,黎祖儿,谢嘉明,吴丽琼. 当代旅游, 2019(11)
  • [10]循环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协调度研究 ——以粤西地区为例[D]. 陈泓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