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是名栏的生命——参加首届中国新闻名栏奖评选的感想

个性是名栏的生命——参加首届中国新闻名栏奖评选的感想

一、个性是名专栏的生命——参加首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评选有感(论文文献综述)

杨安文[1](2020)在《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大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走出去”已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要求。诗歌历来是文学的重镇。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之传统文化的中国当代诗歌,既折射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当代诗人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面貌、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当代诗人不断进行着汉语语言自身的试验,不断尝试语言的自我解放和边界突破,展现出中国当代诗歌在语言、文学和文化等领域独特的风貌和价值。在中国文学“走出去”、中外文学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当代诗歌应该大力展现其独特魅力和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多关注中国古典诗歌,而对中国当代诗歌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对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后朦胧”诗歌的海外译介更是关注不够。柏桦被普遍认为是“后朦胧”诗人杰出代表,是国内最优秀的抒情诗人之一,也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本研究以诗人柏桦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译介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的现状及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分析,管窥中国当代诗歌在海外译介与接受的总体现状,探究其在海外的传播途径及接受规律,从而提出了更为切实可行的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模式、方法与策略。同时,从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视角,采用文本细读和对比研究方法,以柏桦诗歌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开展诗歌翻译对比研究和诗歌翻译变异研究,从语言学层面分析诗歌翻译的策略运用,探究国内外诗歌译者在文本解读和翻译策略选择上的差异,寻求既能保留中国当代诗歌本真和特色、又能为英语世界所接受的翻译策略,并从翻译阐释学的理论视角探析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文本解读与意义建构的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以各种语言出版、发表的柏桦作品译介和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穷尽式搜集、整理和爬梳。通过对柏桦生平、创作历程、各时期诗学观和诗歌特点以及国内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建构国内柏桦形象,并以此作为译介研究背景参照,重点以第一手外文材料为文献基础,全面、系统地梳理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及港台地区的译介、传播和接受状况。研究发现柏桦诗歌海外译介呈现出诸多特点。第一,柏桦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较多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究其原因,除了柏桦自身80年代末到90年代在国内诗坛的声名与影响因素之外,还与外语专业出身的柏桦所具有的强烈的对外译介和交流意识有关。第二,柏桦早期诗歌在荷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译介和发表较早,在英语国家则稍晚。这与当时旅居欧洲国家的知名诗人北岛和张枣的大力引荐密切相关,尤其是北岛及其主导的海外文学杂志《今天》及“今天”基金会,对推动包括柏桦在内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走向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柏桦诗歌译介涉及的译者人数较多,但专注于柏桦诗歌翻译且与其配合默契的译者很少。柏桦目前在海外发表或出版的译诗反响平平,没有带来犹如原诗给国内读者带来的冲击和感受,这至少应当部分归结为翻译问题。笔者认为,许多译诗没能体现柏桦诗歌中独特的声音和气质,没有彰显出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第四,从翻译主体来看,柏桦诗歌翻译大部分是由外国汉学家译者或诗人译者独立完成,中外译者合作翻译很少。然而,外国译者独立翻译完成的译本或多或少反映出译者对原诗的理解存在障碍。就汉语诗歌翻译而言,以译入语为母语的外国译者原本就不多,要想寻得一位中文语言能力强、翻译技艺高超同时还能配合默契的理想译者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即使外国译者值得依靠,中国当代诗歌的对外译介也不能完全指望他们,国内译者必须承担其应有的责任。笔者并不赞同由国内译者单独翻译,但认为基于彼此信任、理解和良性沟通的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是理想的翻译模式。第五,柏桦诗歌对外译介在网络媒介的利用方面还远远不够。这也是绝大部分中国当代诗人对外译介存在的问题。在网络信息时代,中国当代诗歌要想更好地为海外读者所了解和接受,就必须努力克服外语障碍,利用好网络媒介与外国读者和诗人加强直接的互动交流。其次,本研究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接受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研究发现,就翻译文本的选择来看,外国译者选择翻译的诗歌文本与柏桦推荐翻译的诗歌文本之间存在不小差异,这既反映了外国读者(译者)独立的审美判断,也反映出他们异国的、独特的审美趣味。因此,就对外译介的角度来说,译者(或编者)在做翻译选本的时候,不能完全站在自身的审美角度,还要适度考虑外国读者的审美需求和期待视野。此外,从海外学者对柏桦诗歌的研究现状来看,他们的研究普遍紧密结合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语境,关注诗歌所反映的历史和社会现实,总体呈现出意识形态解读的倾向,体现出外国读者典型的意识形态偏见和“他者”想象。中国当代诗歌在国际社会接受的过程中,遭遇意识形态偏见不可避免,我们需要以更加优秀的诗歌文本来予以消解。然而,外国读者对“古典”和“异国”的偏好却值得我们重视,这正是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所说的世界诗歌不能丢失的所谓“民族性”或“本土性”的体现,反映了外国读者的阅读期待。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关注社会文化语境的同时,也注重文本细读,强调诗歌研究必须深入诗歌文本,不能重“语境”轻文本,不能忽视诗歌本体(诗歌的语言、内容、形式、音韵等)的研究。再次,本研究以柏桦诗歌英译为例开展了多译本对比研究、翻译变异研究以及中外译者合作翻译研究,并从阐释学理论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建构的意义。研究发现,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差异明显,对原文的理解各有不同,对原诗的形式、内容、情感、节奏和意境的传递各有高下。中国译者对原诗文本的理解、音乐性的感知与转换表现出明显优势,外国译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结构的有效转换上具有优势。但在笔者看来,真正实现了诗意的有效转换,传递了原诗丰富的艺术内涵和诗人独特而丰满的思想情感的译文则仅来自少数具有“创造性”特质的翻译,如霍布恩的译文。笔者从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视角分析了霍布恩译本在中西文学传统和思维方式上体现出的文化过滤以及文化误读、误译,强调要正确认识诗歌翻译中的“变异”现象。笔者认为,恰恰是译本的“变异”——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造就了译入语读者能够接受的译文,让原作在异国文学中获得新生。此外,笔者还从阐释学理论的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构建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诗人、译者、评论者和读者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诗歌翻译,留给译者创造性阐释和语言转换的充足空间。最后,本研究运用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学场域理论分析了柏桦诗歌近期在海外译介和接受状况不如早期的原因。笔者认为,柏桦停止写诗15年以及其复出后大量创作和发表诗歌对其海外象征资本的积累带来了不利影响。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诗人们要想在海外诗歌场域获得有利占位、得到较多认可,就必须有效积累象征资本。一方面,诗人的文学生产活动不能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或迎合大众口味,应以“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追求为目标,诗歌产品当以高质量为第一要素,少而精的作品发表或出版会更有利于象征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诗人们应积极、主动且持续地开展对外诗歌交流,包括参与中外诗人互译项目,参加各类国际诗歌节和诗歌探讨会,与海外汉学家、诗人以及诗歌译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中国政府文化机构、出版机构以及高校院所则应该为当代诗人、诗歌译者和学者的海外交流和翻译实践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提供经费资助,推动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的良性发展。本研究首次对柏桦诗歌在国内的传播与研究以及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进行了系统、全面、完整的梳理和分析。通过本研究,笔者希望将柏桦这位极具代表性也颇具独特个性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的艺术贡献,诗学探索与创新,及其作品丰富的诗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较为立体、完整地呈现在中外读者面前。同时,透过柏桦海外译介研究这一个案,笔者力求管中窥豹,力图为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方法。本研究寄望于促进中国当代诗歌与世界的交流与对话,增进海外文学界、诗歌界、汉学界对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了解,提升当代诗歌在海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动新时代中国当代诗歌更好地走向世界,并借以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建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薛红洋[2](2019)在《中国新闻奖福建获奖作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新闻奖对编辑记者个人而言意味着获得了该领域的最高荣誉,对社会和国家而言则代表了一个行业的发展水平。目前关于中国新闻奖的研究纷繁杂多,理论和方法都比较纯熟,但从地域性的角度去探索该奖项及获奖作品的研究则少之又少。本研究梳理出自1991年该奖设立以来共28届的中国新闻奖福建获奖作品,通过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这些作品进行研究,并对福建省的新闻报道重点和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如下:一是统计出全国性媒体与各地方媒体28年来的获奖情况,并针对十八大召开以来共五年的获奖作品进行内容分析,来探索全国性媒体与地方媒体之间、福建媒体与其他地方媒体之间的差异,以及地方媒体的获奖作品呈现出的特点;二是梳理出中国新闻奖福建省28年来的获奖作品,来分析福建省在全国性的评奖中,什么样的新闻作品更容易获奖;三是对福建省获奖作品进行更细致的文本分析,来探讨这些作品的规律和特点,并提取出其中的涉台新闻报道做进一步的分析;四是通过对获奖作品作者的访谈,为媒体及记者提供实践经验;五是将福建省与其他地区获奖作品的差异进行细致分析,深入探索福建省获中国新闻奖作品的优势与不足。研究发现:地方媒体占据了高等级获奖作品的半数以上,全国性媒体偏重于视角宏大的叙事,而地方媒体则更加注重以小见大,更注重抓取细节,或从微观中体现宏观,或将宏观寓于微观。另一方面,地方媒体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东部沿海地区媒体比西部地区的媒体荣誉机会更多,地方媒体的获奖作品体现出浓厚的地方地理、经济、历史和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特色。地方媒体可以从本地的地理地貌、历史文化、经济现实、人物事件等着手,结合宏观的政策背景来报道新闻,也可以利用创新,通过本地记者对重大新闻的敏锐察觉第一时间做出一些更深远主题的报道。福建省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特点是:等级上,获得一等奖的数量很少,三等奖最多,发展空间大;体裁上,广播类、报纸通讯类明显领先于电视类;题材上,时政新闻、社会新闻相对较多;在语气上多为肯定性报道,否定性报道中又以评论性文章居多。福建省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一个浓厚的特色是,涉台新闻占比较大。通过文本分析,本文发现,获奖作品具有时效性极强、擅长以小见大、叙事故事化、负面语气的作品通常也深藏正面价值观、注重“短、实、新”的文风等特征。在涉台新闻报道中,获奖作品呈现出紧扣时代及政策环境、强调共同共通叙事、善借历史材料、善取他人之言、话题有针对性、内容有宣传导向性、情感积淀深厚等特征。通过与全国性媒体及其他地方媒体获奖作品的比较分析发现,福建媒体可以借鉴省外媒体获奖作品的经验,利用本省的地理位置优势、历史资源及经济特色来进行报道。作品获奖,还在于它在媒体之间,以及社会上、经济上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意义,所以新闻写作过程中有必要考虑报道的传播效果。

杨秋燕[3](2018)在《《广西日报》评论版研究(2015年-2017年)》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社会,媒介传播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媒介变革速度不断加快,受众的结构、观念、认知变化也很大,传统报纸的评论板块正受到网络评论强烈冲击。坚持改革与创新,是党报评论谋求长远发展的题中之义。《广西日报》评论版作为省级评论版的后起之秀,在不断探索中前行并逐渐形成自身的特色,在创办两年多时间里,影响力逐渐显现。本文以《广西日报》评论版为研究对象,.主要以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该版的评论文章作为研究样本。首先对评论版的发展概况进行简单梳理,对其选题、栏目设置、评论作者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出该版的几个主要特色:精心挑选论题,注重本土化议题;强化舆论监督,服务地方发展;打造栏目特色;发挥区位优势。同时,《广西日报》评论版也存在明显的不足:缺少品牌栏目,缺少民族特色相关栏目,评论地域分布不均,作者过于集中。针对《广西日报》评论版发展中的不足,结合其他省级党报评论的成果经验,本文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立足自身,建设品牌栏目,打造核心优势;积极探索评论版于新媒体的融合传播之路;壮大评论队伍,希望能对评论版未来发展提供意见和建议。

邹洪霜[4](2017)在《电视民生新闻对文化共同体的建构 ——以贵州公共频道《百姓关注》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02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都市频道开办《南京零距离》,民生新闻栏目由此成为一只独立的电视新闻力量改变中国电视生态。“民生新闻”也因此成为中国电视界最炙手可热的专业新闻研究对象之一,但就整体而言,电视民生新闻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传播观”的框架之中进行,新闻传播为“传递”信息而存在,因而忽略了观众在这个信息如此丰富充沛的时代下精神、心理和文化需求。本研究从以往“传递观”的视域来研究民生新闻的框架中跳脱出来,从另一条传播学研究路径——“仪式观”,其核心观点认为传播并非指讯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本文针对贵州电视台《百姓关注》个案分析,以“仪式观”和“文化共同体”为理论基础,结合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非结构性访谈、参与式观察等方法,分析贵州公共频道《百姓关注》栏目作为贵州境内长年的收视率冠军,它是如何把特定地域的老百姓“召唤”在一起,通过对一系列新闻产品的生产、播出以及非强制性的“共享”、“互动”、“游戏”、“娱乐”等方式,来构建生活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和记忆同共体,从而完成对地域化的文化共同体的构建。研究表明,《百姓关注》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民生新闻栏目,不仅是单纯地向观众传递信息,满足观众的信息需求,同时《百姓关注》搭建了城市对话的桥梁,让市民共同参与到公共事务的对话当中,倡导城市生活新方式,回归社区“熟人社会”;传递百姓情感,汇集城市爱心,化解情感隔阂;讲述历史记忆,守护民族风俗,增强城市自信,通过对城市生活、情感和和记忆三个方面的维系,让观众在参与和分享的过中程,获得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实现社会联结,实现对文化共同体的构建。

宋文婷[5](2017)在《江西日报《评论人走基层》栏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江西省委机关报《江西日报》的《评论人走基层》栏目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内容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查法,根据议程设置理论和大众传播理论,对《评论人走基层》栏目的定位和特征、选题、作者来源、文体形式、传播渠道等方面情况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并试图找出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方向及对策建议。文章认为《评论人走基层》栏目有作者少稿件来源面窄、上稿数量少频率低、文体特色不够鲜明有效、传播方式较单一等不足之处。文章提出该栏目应该:选题要关注热点、开阔视野、增强效应;作者更加注重广泛性和专业性;根据内容和目的选择文本形式,增强效果;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进行进行传播,以获得提升和发展。

刘霞云[6](2017)在《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文体为我们研究长篇小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论文包含两方面的努力,一是从本体视角考察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演变的大致状貌,二是以存在的文体发展状貌为借镜,将其放置于多元的文化语境中以探究成因。基于此,论文以文化学为主导视角,采用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理论阐述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从文化思潮如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大众文化思潮等来探究其对作家文体选择的影响;从文化资源如地域文化、东方“合和”文化、古典文学传统等对作家的精神渗透来探究文体变异现象的生成;同时,还从作家的文化心理如政治文化心理、代际文化心理、女性文化心理等来分析文体与文化之间密切的互融互渗关系。论文根据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所表征出的阶段性特征,采用线性论述方式,将新时期以来三十余年分成新时期初、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末、新世纪以来四个时间段,从结构样式、叙述方式、语言形态等文体要素出发,历时勾勒出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大致脉络。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共时性论述方式,分别从文化思潮的冲击、文化资源的渗透以及文化心理的诉求等角度剖析文化因素对文体生成的影响。最后,结合文化视角下文体发展现状,对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限度及可能性维度做出反思与考量。论文认为,当代长篇小说在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创作主体和文类自身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合力下,已跃居时代中心文类地位,这中心地位不仅体现在作品外在的如出版量、参与作家群体等可量化指标上,还体现在大家对长篇小说文体逐步增温的关注度上。细梳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演变镜像,新时期初为缓慢的苏醒和尝试期,80年代中后期为积极的崛起期,20世纪末则进入狂热的实验期,新世纪之后则进入内敛、多元的圆熟探索期,这些足显文界对文体一路走高的关注度。虽然文体本身无高低优劣之分,但作为“有意味”的形式,文体向来注重与作品思想力的有机融合,以此观之,文坛上能做到如此有机融合的作品对应于浩瀚的长篇创作稍显单薄,且由于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一路走高的文体探索活动中还不乏涌现放逐小说意义,极致追求形式感的形式主义者,而政治文化心理的依附,又使部分作家放逐了小说的表达形式,存有故事本体论倾向。而大众文化对文体的消解、代际文化心理导致作家梯队构成的断代窘况,以及长篇写作大众化所带来的文类常识失范等现象,合在一起促成了文体探索的困境。面对如此限度,良性文学生态的营造、多重文化的汇通与融合等,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代际作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引导作家对小说文体常识的恪守与突破等,这些又为作家的文体探索提供了强劲的精神支持。从文类本体角度看,文体探索作为当代长篇小说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现象,它的存在、发展及未来趋势烛照出长篇小说“艺术”地发展史;从创作主体角度看,文体探索的历程是一部中国作家精神心灵的成长史;从诸多影响成因看,文体探索过程又是一部中国文化因子的交织与语境的变迁史。一切文体现象都打上了时代文化的烙印。

冷婷[7](2014)在《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专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媒体日趋成熟,竞争也愈来愈激烈。网络新闻专题逐渐成为提升网站品牌影响力和新闻报道竞争力的主场。网络专题借鉴传统媒体深度报道的方法,通过兼顾突发新闻的及时更新、深度新闻报道和多媒体报道方式的呈现,以满足受众对新闻深层次的需求。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专题是网络专题的典型和代表,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综合运用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的理论知识对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专题进行研究,通过对其特点和现状的分析形成具体认知,分析总结其优势和特色,为今后网络专题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使我国网络专题达到更理想的传播效果,为受众提供更便捷的信息服务。首先,综合统计2006年2013年中国新闻奖72件获奖网络专题,结合期刊论文等现有的相关文献资料和研究,通过文本定量分析,揭示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新闻专题呈现出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并描述其未来较好的发展前景。其次,本文采用归纳的方法,结合中国新闻奖的评定总标准和中国新闻奖网络作品标准,认为中国新闻奖网络专题的政治标准、新闻价值、网络特色、作品质量四个评价标准,为下文的专题分析提供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全面解构,本文认为这些获奖作品,注重专题页面设计与整体布局,突出专题版块设置、创新表现形式、具有极强的策划意识。最后,通过对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专题内容方面的梳理,本文认为,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政治生活类题材比较偏大、受众信息反馈重视度不高、媒体融合特色发挥不充分、内容与形式的整合不协调、整体质量有待提升,文章针对这些问题尝试着提出可行的思考建议,为有效发挥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专题的作用和优势提供借鉴。

张春[8](2013)在《文学出版与新世纪文学生态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初,全球化浪潮席卷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不断拓展和改写着人们对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认知。这一切对文学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全球化、传媒化和市场化的语境中,新世纪文学出版经历了深刻的观念变迁和全面的市场转型,迅速成为文学生产、传播和消费的主流力量,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文学生态的整体样貌,使新世纪文学呈现出新的时代质素。针对上述社会文化背景,本文从文学出版的角度探讨新世纪文学的发展、变化状况,对新世纪文学生态进行了重点研究。有别于传统的从作家作品、文学思潮与流派等出发进行探讨的文学研究范式,本文引入生态观念,并从传媒视域观照文学,将文学放在市场化、产业化、传媒化的视野下进行审视,通过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并重、宏观论述和文本细读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文学出版与新世纪文学之间的多元影响与制约关系,进而结合文学出版在文学生产、传播和接受中的文化功能、媒介特点以及价值取向等,论述文学生产向市场开放的演变过程,阐明了在媒介力量的影响下,文学生产、文化传播、市场消费等各环节多元互动的生态状况。本文首先从时代语境出发,详细论述了新世纪以来多元共生的思想文化态势以及众声喧哗的传媒景观等社会文化环境特点,辨析了文学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时代变迁规律,全面阐述了从20世纪80年代的“解放思想”、回归出版本质,到90年代深入探索、促进出版转型,再演变到新世纪深化改革、出版市场化的历程,强调了文学出版观念对文学生产、传播和消费的形塑作用。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新世纪文学生产机制中“出版主导”的时代特征,集中论述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出版功能调整,对编辑角色、作家心态、读者趣味等产生的重要影响;并以主旋律文学、通俗文学以及纯文学等文学空间的分化为例,深刻说明了媒介权力在文学领域的渗透与扩张。具体而言,本文以文学畅销书生产和纯文学生产作为实践研究领域,开展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在文学畅销书生产领域,本文通过大量文学畅销书的市场运作案例,论述了文学畅销书生产机制走向成熟的特点和表现,并以趋附影像的影视化写作、追逐时尚的类型化写作以及注重市场效应的名家写作等现象,分析文学畅销书生产从独立的个性化创作走向社会化、潮流化的商业化书写的趋向,论述了通俗文学繁荣发展中的大众化、娱乐化、快餐化等创作和阅读风尚;在此基础上,重点考察民营书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畅销书运作策略,对民营书业在新世纪畅销书市场中的重要地位提供了有价值的分析和思考。在纯文学生产领域,重点研究相对小众化的纯文学的创作和出版状况,通过都市写作的繁荣、乡土咏叹与“民间叙述”、宏大历史的“日常叙事”等纯文学的审美探索,分析了文学出版对纯文学生产的现实规约,并重点阐述了新世纪富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出版潮流与文学“年选”现象。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最后以畅销书和长销书的关系为例,深入分析了新世纪文学生产、传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品牌战略是文学出版建构市场形象和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强调文学出版应坚持“内涵式发展”,努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并从文化自觉与文学编辑的价值引领、文学出版的“双赢”策略入手,阐明了建构健康文学生态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具体的途径和方法。文学出版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之路,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必然选择。在文学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文学出版体现了市场的浮华和喧嚣,又容纳着多元艺术的自由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文学出版不能单纯用市场的标准来衡量文学,而应着眼于当代文化的发展与大众审美的需求,大力支持文学精品的生产,不断提升通俗文学的文化品位,积极引领文学走雅俗共赏的道路,从而实现“雅”与“俗”、艺术价值与商品价值、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以高品位的文化产品建构和发展健康的文学生态环境。

马丽雅[9](2013)在《他者的意象 ——杜威、罗素、萨特和哈贝马斯的中国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就像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常常思考“我是谁,从哪来,要到哪去?”一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在和未来的探讨,也离不开它是什么,如何产生以及未来发展的考虑。本文从“西方”这一旁观者的视角出发,选择曾经来华访问的杜威、罗素、萨特和哈贝马斯四位思想家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总结他们对中国不同发展时期的认识和看法,评析他们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以期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中国在西方学者眼中形象的演变,以及中国道路近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在论述过程中,本文以时间和逻辑两条主线展开,时间主线以杜威、罗素、萨特和哈贝马斯四位思想家的来华先后顺序展开,逻辑主线以中国道路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展开,主要以五四期间知识分子对中国道路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情况,以及改革开放后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为线索。随着东西方的变化和发展,虽然西方中国观不断变迁,但始终难以呈现出完整的中国形象,并受观察者自身综合背景影响而表现出不同倾向。由于时空背景的差异,杜威、罗素、萨特和哈贝马斯也从不同角度对中国提出了看法和认识。杜威通过东西文明的对比来认识中国文化,由于难以契合中国实际,他寻求一个具有共同生活的社会的中国社会改造之方备受冷遇。罗素的中国观从文化角度切入,认为东西方的文化应该互通有无,并从尽快实现工业化这一目的出发,建议中国应该走“俄国式”道路,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寻找中国社会改造和未来发展的方案。萨特在与苏联的对比中形成了中国观,认为中国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但由于种种因素,萨特当时对新中国的认识存在一定乐观情绪。哈贝马斯中国观的出发点是在承认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同时,注重东西方的讨论与共识。西方思想家和西方现代化理论对中国知识分子和中国道路的影响也反映着中国百年来的发展轨迹。本文通过梳理与杜威、罗素、萨特和哈贝马斯四位思想家相关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关于社会主义的辩论、人道主义的讨论以及“中国模式”之争,进一步考察了西方思想对中国的影响。在“问题与主义之争”’中,杜威的实用主义经胡适的本土化传播后,对中国产生了影响,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中国道路的走向指明了方向。知识分子对罗素的社会改造思想给予了极大关注,这种过度关注在某种程度上使罗素的思想在华传播过程中被放大了。也正因此,当罗素建议中国走“俄国式”道路发展工业,但不实行国家社会主义时,也引起了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谁更适合中国的激烈讨论。虽然萨特访华时对新中国并没有产生很大影响,但在改革开放初期,他的思想在关于人道主义和人生价值观的讨论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中国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个体”觉醒的过程,以及知识界的思想解放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发展。随着哈贝马斯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他在中国的影响呈现出多领域、跨学科性和本土化的特征,并与当时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所关注和思考的民主政治、公共领域等主题体现了一致性。这些特征所带来的影响贯穿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实践,在增强与世界“共识性”交流的背景下,以哈贝马斯思想中的自我反思和批判精神考察和评析中国的独特发展道路,为理解21世纪以来关于“中国模式”的争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纵览全文,西方中国观的变迁包含着中国道路不断发展和西方思想家对西方文明的反思两条主线。为了实现救亡启蒙,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当杜威和罗素带着西方文明的振兴之梦来华时,他们希望中国文化能吸取西方的科学知识,西方文化则需要向中国学习,以弥补人生哲学方面的缺憾。他们和中国人一样同意中国需要“改变”,但是,杜威和罗素认为,中国道路的发展方向并不一定是西方的,虽然同处于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可以借助后发优势,总结西方的经验教训,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当经历了二战的萨特带着重建马克思主义的愿望来到中国时,他看到了一个与苏联创立社会主义背景和建设环境不同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及中国在过渡时期面临的矛盾重重的现实和挑战,为此,他观察到的中国道路是一条有特色的、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通过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践,逐步走出了一条发展道路。当哈贝马斯带着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话语性的“文化间性”的期待来到中国时,他看到的是人权和现代化等东西方共同关注的话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体现。在东西方的交往中,时间和逻辑两条主线的交汇,意味着中国人对自身发展的反思同西方人对自身文明与现代化的反思的交织,在这一交汇中逐步探索和发展起来的中国道路,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也走出了一条有别于西方和苏联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

林雯[10](2012)在《论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华文网络文学的发源地在北美,研究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发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本论文把研究对象时间段设定在“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也就是从1991年到2001年,这个阶段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不但占据全球华文网络文学的领先地位,而且最具特色。进入新世纪之后,由于华文网络文学在复杂的各种外因(全球经济格局变动)和内因(新媒体数字化发展)的影响下,发生了分化。本论文采取纵横两个方向的比较研究方法,在媒体理论的基础上论述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共性和个性。纵向是以时间为轴线,研究几家具有代表性的北美网络文学社群(论坛、网刊和网站),对发表在这些网络媒体上文学作品,和作家进行个案研究与文本分析,梳理、归纳、总结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的特点与成果。横向是以地域划分,把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放入世界文学格局与中华文化概念中,与北美英文文学、大陆网络文学、东南亚文学等进行比较研究。论述北美网络华文文学创作者身处西方文化环境之中,这种跨文化、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文学创作特色与意义。本论文也探讨了当今在新媒体语境中和产业背景下的网络文学的各种文化艺术样式。如Iphone、Ipad、电子书等新兴科技,这些新媒体在改变信息传播方式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文学生产、文学传播和文学接受的形式,进而导致了文学形态的总体改变。论文最后,通过追踪几个在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成名的网络写手,在以后十多年中的创作方向与成就,论述无论是网络文学变成纸质印刷品,还是在网上收费阅读,都是在消费时代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网络文学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二、个性是名专栏的生命——参加首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评选有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个性是名专栏的生命——参加首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评选有感(论文提纲范文)

(1)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2章 柏桦诗歌创作及国内研究
    2.1 柏桦生平
    2.2 柏桦诗歌创作
        2.2.1 诗歌创作概况
        2.2.2 诗歌创作“表达”期
        2.2.3 诗歌创作“往事”期
        2.2.4 诗歌创作“逸乐”期
    2.3 柏桦诗歌国内研究综述
        2.3.1 柏桦早期作品研究
        2.3.2 柏桦近期作品研究
    2.4 柏桦作品在港台
        2.4.1 香港
        2.4.2 台湾
第3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
    3.1 译介概况
        3.1.1 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3.1.2 在非英语世界的译介
    3.2 译介主体
        3.2.1 译者背景
        3.2.2 译者类型
        3.2.3 翻译模式
    3.3 文本选择
        3.3.1 文本选择概况
        3.3.2 文本选择的缘由探析
    3.4 传播媒介
        3.4.1 出版机构
        3.4.2 网络媒介
    3.5 社会文化语境
        3.5.1 早期:1988-2007
        3.5.2 近期:2008年至今
第4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接受
    4.1 在英语世界的接受
        4.1.1 接受概况
        4.1.2 以菲奥娜为中心
        4.1.3 以戴迈河为中心
    4.2 在非英语世界的接受
        4.2.1 在法国的接受
        4.2.2 在德国的接受
        4.2.3 在其他国家的接受
    4.3 中外不同视域下的柏桦研究
        4.3.1 访谈对比分析
        4.3.2 研究内容差异
    4.4 不同语境下的柏桦评价
        4.4.1 中国大陆评价
        4.4.2 中国港台评价
        4.4.3 海外评价
第5章 柏桦诗歌翻译研究
    5.1 多译本对比分析:以英译本为例
        5.1.1 文本概述
        5.1.2 文本形式分析
        5.1.3 译本对比分析
        5.1.4 译者风格评析
    5.2 柏桦诗歌翻译中的变异:以霍布恩英译为例
        5.2.1 变异研究理论基础
        5.2.2 译者背景及其翻译实践
        5.2.3 霍布恩英译中的变异
    5.3 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案例述评
        5.3.1 《望气的人》译文对比
        5.3.2 《一切黑》译文对比
第6章 柏桦诗歌海外译介的理论阐释与当代意义
    6.1 从文学场域理论看柏桦诗歌译介与接受
        6.1.1 早期与近期接受状况对比分析
        6.1.2 文学场域理论与思维范式变革
    6.2 从阐释学理论视角看诗歌翻译的当代意义
        6.2.1 译者的角色与任务
        6.2.2 现代阐释学的理论启示
        6.2.3 诗歌翻译与诗歌意义建构
    6.3 中国当代诗歌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
        6.3.1 海外汉学家看中国当代诗歌:理性的启示
        6.3.2 中国当代诗歌海外译介:策略与路径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柏桦着作及获奖简介
附录2 :柏桦受邀参加国际诗会活动情况
附录3 :柏桦早期与海外汉学家译者的通信情况
附录4 :德国汉学家白嘉琳对柏桦的访谈原稿
附录5 :笔者对部分汉学家译者的访谈稿
附录6 :柏桦译诗发表情况统计表
附录7 :尚未出版的柏桦诗歌英译篇目统计
附录8 :柏桦2016年在巴黎七大诗歌研讨会的演讲稿
附录9 :多译本对比研究诗歌中英文本材料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2)中国新闻奖福建获奖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国新闻奖概况
        一、中国新闻奖奖项设置
        二、中国新闻奖评奖过程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问题
    第三节 文献探讨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中国新闻奖获奖情况分析
    第一节 全国性媒体与地方媒体荣誉机会比较
        一、全国性媒体的获奖数量统计
        二、地方媒体的获奖数量统计
        三、全国性媒体与地方媒体的获奖数量之比较
    第二节 不同体裁之下的全国性媒体与地方媒体比较
    第三节 全国性媒体与地方媒体的报道主题差异
        一、获奖作品报道主题关键词提炼
        二、2013年-2017年全国性媒体获奖作品报道主题分析
        三、2013年-2017年地方媒体获奖作品报道主题分析
        四、地方媒体与全国性媒体的报道主题差异分析
        五、福建媒体与其他地方媒体报道主题的对比分析
第三章 中国新闻奖福建作品分析
    第一节 获奖作品的内容分析
        一、样本采集
        二、类目建构
    第二节 获奖作品的文本分析
        一、把握时间主动性
        二、负面报道中存在正面意义
        三、新闻报道表达的故事化
        四、擅长从小处着眼
        五、注重短、时、新
    第三节 获奖作品的涉台特色
        一、涉台新闻的主要特质
        二、涉台新闻主题分析
        三、涉台新闻报道的生产
第四章 中国新闻奖福建省获奖作品与其他省份之比较分析
    第一节 基于地理特征的福建省获奖作品与他省作品
        一、丝绸之路视域下的分析
        二、涉台新闻视域下的分析
        三、临海位置视域下的分析
    第二节 福建省获奖作品与他省作品之历史挖掘
        一、扶贫类作品的文本分析
        二、重要节庆日报道的文本分析
        三、总书记讲话报道的文本分析
    第三节 经济报道分野下的福建省获奖作品与他省作品
    第四节 本地重大国际事件报道中的福建与他省之报道差异
        一、报道角度选取巧妙
        二、时间跨度长,制作规模宏大
        三、呈现方式多样化
        四、福建媒体相关报送作品的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名单
附录2: 全国性媒体中国新闻奖获奖数量统计表
附录3: 多家媒体联合获中国新闻奖作品统计表
附录4: 纠错
附录5: 中国新闻奖福建获奖作品分类表
致谢

(3)《广西日报》评论版研究(2015年-2017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报纸评论版研究现状
        1.2.2 国内省级党报评论版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1 采取的研究方法
        1.4.2 独创或新颖之处
第二章 《广西日报》评论版的发展概况
    2.1 创办背景
    2.2 创办过程
    2.3 样本分析
        2.3.1 评论选题
        2.3.2 栏目设置
        2.3.3 评论指向
第三章 《广西日报》评论版的特色分析
    3.1 精心挑选论题,强调有的放矢
        3.1.1 选题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3.1.2 关注社会民生,回应社会关切
        3.1.3 立足广西,本土化特色鲜明
    3.2 强化舆论监督,服务地方发展
        3.2.1. 推动公共决策民主化
        3.2.2 强化广西各地舆论监督
        3.2.3 批判对象明确
    3.3 打造栏目特色,拓展评论样式
        3.3.1 栏目各具特色
        3.3.2 注重微型评论
    3.4 发挥区域优势,助力经济发展
第四章 《广西日报》评论版存在的问题
    4.1 缺乏品牌栏目
    4.2 区内评论选题主要集中在南宁
    4.3 评论作者过于集中
    4.4 缺少广西民族特色相关内容选题
第五章 《广西日报》评论版未来发展建议
    5.1 打造核心优势,提升关注度
        5.1.1 树立精品意识
        5.1.2 设置名作者专栏
        5.1.3 融入广西本土文化
    5.2 积极探索传统报纸评论与新媒体的融合
        5.2.1 吸收借鉴其他党报评论新媒体发展经验
        5.2.2 打造新媒体快捷评论阵地,增加与读者的互动
    5.3 壮大作者群,培养优秀作者
    5.4 注重版面设计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电视民生新闻对文化共同体的建构 ——以贵州公共频道《百姓关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概念界定
        1.3.1 “民生”问题的起源
        1.3.2 电视民生新闻的起源
        1.3.3 电视民生新闻的含义
    1.4 理论阐释
        1.4.1 仪式观与文化共同体的联结
        1.4.2 用“仪式”联结“共同体”的民生新闻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贵州公共频道《百姓关注》
    2.1 《百姓关注》概述
        2.1.1 《百姓关注》的诞生
        2.1.2 栏目内容简介
    2.2 《百姓关注》打造本土电视品牌
        2.2.1 “平民视角”是品牌之本
        2.2.2 始于“民生”,不止于“民生”
        2.2.3 “民生”活动创造品牌活力
第三章 扩大市民话语权,参与百姓生活,建构生活共同体
    3.1 搭建沟通平台,促进公共话语实现
    3.2 线上线下齐互动,打造同城娱乐圈
        3.2.1 走进百姓家门——“小小福星”送大礼
        3.2.2 百姓走出家门——活动嘉年华乐翻天
    3.3 手机app新功能,市民生活新方式
        3.3.1 “找片警”连接线上社区生活
        3.3.2 “微兔”打造城市新生活
第四章 讲述百姓情义,汇集市民爱心,建构情感共同体
    4.1 发掘百姓生活,传递朴实温情
        4.1.1 平凡故事唤起质朴情感
        4.1.2 讲述感恩故事——“记得你”
    4.2 发起爱心公益,汇集社会温度
    4.3 关注特殊群体,唤起善意与理解
第五章 唤起家国情怀,守护本土文化,建构记忆共同体
    5.1 回顾峥嵘历史,讲述家国记忆
    5.2 守护传统民俗,传递人文情怀
    5.3 策划媒介事件,增强地方自信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江西日报《评论人走基层》栏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媒介格局发生变化带来的冲击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选题的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际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内容分析法
        1.4.2 文献研究法
        1.4.3 实地调查法
    1.5 相关理论
        1.5.1 议程设置理论
        1.5.2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理论
第2章 党报评论栏目的功能与特点
    2.1 党报评论栏目的历史及其作用
        2.1.1 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
        2.1.2 通过设立名专栏提高报纸形象、竞争力
    2.2 党报评论栏目的特点
        2.2.1 强烈、鲜明的政治导向
        2.2.2 平民化、贴近生活
第3章 《评论人走基层》栏目分析
    3.1 定位分析
        3.1.1 栏目概况
        3.1.2 《评论人走基层》和《方舟评论》对比
        3.1.3《评论人走基层》与《人民论坛》的对比
        3.1.4《评论人走基层》栏目的特点和功能
        3.1.5 《评论人走基层》栏目的定位
    3.2 选题与内容分析
    3.3 作者来源分析
    3.4 文体形式分析
    3.5 传播渠道分析
    3.6 问题和不足
        3.6.1 作者少,稿件来源面窄
        3.6.2 上稿数量少,频率低
        3.6.3 文体特色不够鲜明有效
        3.6.4 传播方式较单一
第4章《评论人走基层》栏目的改进措施
    4.1 选题要更加关注热点、开阔视野、增强效应
        4.1.1 以时政热点为主,开拓视野,引导并切合民心
        4.1.2 多侧面选题,丰富内容
        4.1.3 眼光放亮激浊扬清还原真相
        4.1.4 要更有引导价值
    4.2 作者更加注重广泛性和专业性
        4.2.1 扩大作者队伍
        4.2.2 提高新闻评论者专业素养
    4.3 根据内容和目的选择文本形式,增强效果
        4.3.1 短评短小且添加感情色彩,读者易接受
        4.3.2 大型评论政策性强,突出导向
    4.4 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
        4.4.1 新旧媒体相配合
        4.4.2 用微博微信直接与读者互动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6)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及可开拓空间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一章 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新时期初:落寞的整齐划一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暗涌的异质新构
    第三节 20世纪末:高蹈的实验狂欢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圆熟的多维探索
第二章 文化思潮的冲击与长篇小说的文体革命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西化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反叛
    第三节 大众文化思潮与文体的消解
第三章 文化资源的渗透与长篇小说的文体变异
    第一节 立足于地域文化的文体表达
    第二节 东方“合和”文化与文类互融
    第三节 古典文学传统与文体“返祖”
第四章 文化心理的诉求与长篇小说的文体自觉
    第一节 政治文化心理与文体的规约
    第二节 代际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差异
    第三节 女性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张力
第五章 限度与维度的长篇小说文体发展考量
    第一节 极致的文化拥趸与文体的局限
    第二节 文学生态的营造与文体的突围
    第三节 文化的汇融与文体发展的可能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7)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研究思路
        1.3.2 论文研究方法
第2章 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专题概述
    2.1 中国新闻奖和网络新闻专题概述
        2.1.1 中国新闻奖概况
        2.1.2 网络新闻专题概要
        2.1.3 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专题的概况
    2.2 中国新闻奖网络专题评选标准
        2.2.1 中国新闻奖评介指标
        2.2.2 中国新闻奖网络作品评选条件
        2.2.3 中国新闻奖网络专题评选必备要素
第3章 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专题文本解读
    3.1 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专题文本统计分析
        3.1.1 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专题文本统计情况
        3.1.2 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专题数量变化趋势
    3.2 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专题文本特点
        3.2.1 文本题材丰富
        3.2.2 文本策划新颖
        3.2.3 文本表现形式多样
        3.2.4 文本价值取向倾向明显
        3.2.5 文本语言风格包容性强
第4章 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专题解析
    4.1 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专题页面设计与整体布局
        4.1.1 设计完美协调的页面要素
        4.1.2 契合受众特点的版式布局
    4.2 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专题版块设置
        4.2.1 突出最新动态
        4.2.2 全面解读事件
        4.2.3 呈现各方反应
        4.2.4 注重互动版块
    4.3 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专题表现形式
        4.3.1 文字细节化
        4.3.2 图片精准化
        4.3.3 音视频形象化
        4.3.4 多媒体新颖化
        4.3.5 链接多层次化
    4.4 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专题的策划特色
        4.4.1 精心策划选题
        4.4.2 另辟独家栏目
        4.4.3 策划页面布局
第5章 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新闻专题的问题及思考
    5.1 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新闻专题存在的问题
        5.1.1 政治生活类题材比重偏大
        5.1.2 受众信息反馈重视度不高
        5.1.3 媒体融合特色发挥不充分
        5.1.4 内容与形式的整合不协调
        5.1.5 获奖作品整体质量待提升
    5.2 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新闻专题问题改进思考
        5.2.1 注重均衡选择各类题材
        5.2.2 加强传受双向互动机制
        5.2.3 发挥新旧媒体融合特色
        5.2.4 强化内容与形式的协调
        5.2.5 健全网站精品激励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历届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专题目录

(8)文学出版与新世纪文学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文学出版与文学生态研究
    一、研究问题缘起
    二、研究背景与成果综述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框架
第一章 新世纪文学出版的时代语境
    第一节 多元共生的思想文化态势
        一、全球化时代的影响
        二、当代文化的多元互渗
    第二节 “众声喧哗”的传媒景观
        一、引导和“操纵”文学消费
        二、催生和制造“文学事件”
        三、参与和“推进”文学批评
        四、策划和组织文学评奖
    第三节 文学出版观念的变迁
        一、20世纪80年代:解放思想,回归出版本质
        二、20世纪90年代:多元探索,促进出版转型
        三、新世纪以来:深化改革,全面走向市场
第二章 “出版主导”的新世纪文学生态
    第一节 文学关系的转型
        一、编辑角色的转换
        二、作家心态的裂变
        三、读者趣味的凸显
    第二节 出版策划的形塑
        一、全程策划:注重整体打造
        二、“概念”先行:引领创作潮流
        三、丛书出版:追求规模效应
    第三节 文学空间的分化
        一、主旋律文学:象征资本的市场转化
        二、通俗文学:作家与市场共谋的“盛宴”
        三、纯文学:回归“常态”与经典的缺失
第三章 大众消费与文学畅销书生产
    第一节 日趋成熟的畅销书生产机制
        一、畅销书与畅销书排行榜
        二、文学畅销书生产的特点
    第二节 文学畅销书生产与审美风尚
        一、影像文化的强势影响与影视化写作
        二、消费时代的审美趣味与类型化写作
        三、名人的市场效应与名家写作
    第三节 民营书业与畅销书运作
        一、民营书业的发展历程
        二、民营书业的畅销书运作
        三、“盛大模式”:网络文学创作和出版的双刃剑
第四章 审美探索与文学出版的规约
    第一节 原创追求与审美经验的多向开掘
        一、都市写作的繁荣
        二、乡土咏叹与“民间叙述”
        三、宏大历史的“日常叙事”
        四、“身体的盛宴”与思想探索的困境
    第二节 “长篇潮流”与文体创新的现实取向
        一、文学出版的“长篇潮流”
        二、文体创新的现实取向
    第三节 文学“年选”与艺术实践的有限包容
        一、从“选本”到“年选”
        二、“年选”出版与艺术抉择的限度
第五章 文学出版的突围与健康文学生态的建构
    第一节 畅销、长销与文学出版的品牌战略
        一、畅销、长销与文学出版的价值定位
        二、品牌战略与出版产业的“内涵式发展”
        三、全球化时代文学出版的品牌战略
    第二节 建构与发展健康的文学生态
        一、文化自觉与文学编辑的价值引领
        二、健康生态与文学出版的“双赢”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他者的意象 ——杜威、罗素、萨特和哈贝马斯的中国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对象和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国内关于西方中国观的译介
        (二) 西方中国观的总体性研究
        (三) 对杜威、罗素、萨特和哈贝马斯的中国观之研究
        1、杜威(John Dewey)
        2、罗素(Bertrand Russell)
        3、萨特(Jean-Paul Sartre)
        4、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
    四、研究方法、结构和创新
        (一) 研究方法
        (二) 结构安排和主要论点
        (三) 创新、难点与不足
第一章 20世纪以前西方中国观的起源、倾向和演变
    第一节 西方中国观的起源
        一、起源之一:以古代发明为代表的“东器西渐”
        二、起源之二:传教士的口述、游记和经典着作的传播
        三、起源之三:立足西方自身的思考
    第二节 西方中国观的倾向
        一、倾慕与好奇:中国是具有优越文明的“东方乌托邦”
        二、批评与偏见:中国是发展停滞、落伍的“木乃伊”
        三、理性与分析:中国是拥有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东方社会
    第三节 西方中国观的演变
        一、从模糊到清晰:一张永远不能完成的中国心理地图
        二、从倾慕到批判:西方的兴起与东方的衰落
第二章 美国人杜威:一位实用主义者眼中的中国改造方案
    第一节 从日本到中国:杜威和五四中国的意外邂逅
        一、“五四”中国对杜威实用主义和教育理论的需求
        二、从东京到上海:杜威来华缘起
        三、26个月:杜威来华讲学概况
    第二节 杜威中国文化观之评述
        一、寻找个体:在东西文明的对比中理解中国文化
        二、中国人怎么想?——基于儒道之说的分析
        三、中国新文化的出路:东西文化的融合
    第三节 杜威中国社会改造之方的评议
        一、关于经济与社会改革的建议:寻求一个拥有共同生活的社会
        二、改革的落脚点:教育的力量
        三、雷声大雨点小:杜威社会改造之方在中国的影响
    第四节 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影响
        一、在解决问题中小步前进:一种哲学方法的提供
        二、同与异:杜威和孙中山关于“知行”之辩的讨论
        三、问题与主义之争:实用主义对胡适和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影响
第三章 英国人罗素:对中国问题的观察和回答
    第一节 从英国到中国:罗素来华缘起和概况
        一、选择罗素的理由:罗素的左派身份及其社会改造思想
        二、罗素来华的三大动力:寻找人类的未来、东方知识的渴望和爱情
        三、10个月:罗素在华演讲概况
    第二节 罗素的中国文化观及其影响
        一、对中国人性格的分析:好学、讲理和宽容
        二、文化的出路:集东西文化之长
        三、东西文化之争与罗素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人到自由之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
        一、目标:建立一个独立自主、有序的政府
        二、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以“俄国式”道路发展中国实业
        三、关于社会主义的辩论:对罗素在华影响的评述
第四章 法国人萨特:和中国的两次对话
    第一节 从法国到中国:萨特和波伏娃对中国的一次官方访问
        一、中国为什么邀请萨特:作为国际统战对象获邀
        二、访华缘起:两位左翼人士对共产主义新中国的神往
        三、45天:萨特和波伏娃访华概述
    第二节 萨特与波伏娃眼中的中国经济、文化与政治
        一、对中国国情的总体判断:矛盾与挑战重重的过渡性国家
        二、任务与挑战:两位法国文学家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观
        三、社会主义新中国: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国家
    第三节 1960年代西方左翼视野中的新中国
        一、“极权主义”统治下的中国: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学者的中国观研究
        二、“毛主义”的乌托邦:“五月风暴”期间法国知识分子的中国观
    第四节 1980年代萨特和中国的精神交往
        一、萨特的第二次“访华”:对“萨特热”的分析
        二、萨特的“自我选择”思想与人生观的讨论
        三、萨特的存在主义与关于“人道主义”的讨论
第五章 德国人哈贝马斯:一次跨文化的对话
    第一节 从法兰克福到中国:哈贝马斯的学术之旅
        一、一种“必要的乌托邦”:苏东剧变后哈贝马斯对社会主义的反思
        二、中国知识界的渴望:一波三折的邀约
        三、15天:哈贝马斯访华概述
    第二节 东西方的共同主题:人权与现代化
        一、另当别论的问题:人权
        二、未竟的事业:中国现代化的成就与挑战
        三、阐述、综合与运用:哈贝马斯思想在中国的影响
    第三节 21世纪的西方中国观:以“中国模式”的争论为视角
        一、难以统一的定义:对“中国模式”的概括
        二、榜样与威胁:“中国模式”对世界的影响
第六章 四位思想家的中国观评述
    第一节 中国“是什么”:关注点的同与异
        一、杜威和罗素:东西文化对比视角下的中国文化观
        二、萨特:苏联影响下的中国社会主义观
        三、哈贝马斯: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观
    第二节 中国“应该怎么样”:对中国发展的建议
        一、革命、建设与改革背景下的中国观
        二、中国道路的西方视角
结论 中国道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一、西方中国观的演变:中国道路的旁观者视角
    二、理论的旅行:西方思想影响下的四场争论
    三、今天和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味着什么
参考文献
附录1. 20世纪之前研究中国的西方着名人士和关注主题
附录2. 1979-2012年间国内学术界对哈贝马斯的研究
后记

(10)论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界定
        1.1.1 网络文学概念的阐述和定义
        1.1.2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定义
    1.2 研究对象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在全球范围内的位置与轨迹
    1.3 研究现状的概述与问题的提出
        1.3.1 海内外评论家视野中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以及存在的问题
        1.3.2 本论文的意义所在与创新之处
    1.4 研究的方法和逻辑依据
        1.4.1 亲历与口述(采访)
        1.4.2 个案研究法
        1.4.3 跨文化比较研究法
    1.5 论文结构简述
第2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
    2.1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社群的兴起与发展轨迹
        2.1.1 草创期(1991—1996)
        2.1.2 蓬勃期(1997—2001)
    2.2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与网络作者的特点
        2.2.1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与北美华文新移民文学的关系
        2.2.2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作者的写作动机与类型
    2.3 北美华文报纸文学副刊网络化
        2.3.1 北美华文报纸发展史
        2.3.2 网络化之后的北美华文报刊
第3章 北美华文网络小说中网络叙事特征
    3.1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开放性
        3.1.1 文本的开放性
        3.1.2 超文本的功能
        3.1.3 多元的参照系
        3.1.4 社群人员的开放性和流动性
    3.2 开放性文本:小说接龙
        3.2.1 北美英文与华文网络小说接龙概况
        3.2.2 东南亚社群泰华小说接龙概况
        3.2.3 华文网络社群接龙小说的特点
    3.3 跨媒体跨文化语境中网络作家的接龙小说
        3.3.1 西方现实语境下的中国古代文化心理
        3.3.2 西式远距离透视中的中国古典意境
        3.3.3 象征手法与超现实的意象组合
        3.3.4 结语
第4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写作新范式与新精神
    4.1 网络文学的新媒体特征
        4.1.1 文本载体的数字化
        4.1.2 信息资源的多元化
        4.1.3 全球化
        4.1.4 虚拟性
        4.1.5 交互性
        4.1.6 即时性
    4.2 网络文学的新精神
        4.2.1 文学语言的创新
        4.2.2 开放性与交互性的新式创作
        4.2.3 文学理念与精神、审美与价值观的改变
    4.3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与华文文学的边界正在消解
    4.4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的通俗性与精英性
第5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在新媒体语境中的多元形态
    5.1 网络对传统媒介的冲击
        5.1.1 新媒体改变了大众生活内容和习惯
        5.1.2 网络的多重意义
        5.1.3 新媒体改变了文学的要因
    5.2 媒介更新带动文学转型
    5.3 产业背景下的网络文学——新兴多元化的文化艺术样式
        5.3.1 影视
        5.3.2 动漫
        5.3.3 社交网站
        5.3.4 电子出版物
    5.4 网络时代受众——接受主体的特色
第6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双重经验的跨文化书写
    6.1 作为新移民的北美华文网络作家
        6.1.1 北美华文网络作家的新移民身份特质
        6.1.2 跨越网络与纸媒的两栖新移民华文作家
    6.2 北美华文网络诗歌:认同困惑与家国情怀
        6.2.1 认同困惑
        6.2.2 家国情怀
    6.3 北美华文网络散文:悲歌、抗诉与回望
        6.3.1 红尘无泪篇
        6.3.2 天涯问路篇
        6.3.3 故国不思篇
        6.3.4 破衣戏语篇
    6.4 北美华文网络小说:叙事中的文化观照
        6.4.1 在承载“文革”历史负荷中跋涉——阿黛的《处女塔》
        6.4.2 “人生自白”的疼痛——少君的《人生自白》系列
        6.4.3 跨文化背景下的心灵探索——阎真的《曾在天涯》
        6.4.4 东方视角中的异域婚恋奇情——王瑞芸的《戈登医生》
        6.4.5 女性家庭角色与自我价值实现的探索——陈谦的《覆水》
        6.4.6 跨域经验中的文化身份蜕变——施雨的《下城急诊室》
第7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的女性书写
    7.1 北美华文网络女性书写与自我认同
        7.1.1 从自我认同到为谁写、写什么、怎么写
        7.1.2 女性写作中的地缘情结
    7.2 流散文学中的中华文化母题
        7.2.1 山水母题
        7.2.2 婚恋母题
        7.2.3 放逐母题
    7.3 浅谈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的女性主义
        7.3.1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女性主义的特色
        7.3.2 和谐是女性主义最终目的
    7.4 结语
结论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个性是名专栏的生命——参加首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评选有感(论文参考文献)

  • [1]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D]. 杨安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9)
  • [2]中国新闻奖福建获奖作品研究[D]. 薛红洋. 厦门大学, 2019(08)
  • [3]《广西日报》评论版研究(2015年-2017年)[D]. 杨秋燕. 广西大学, 2018(01)
  • [4]电视民生新闻对文化共同体的建构 ——以贵州公共频道《百姓关注》为例[D]. 邹洪霜. 广州大学, 2017(02)
  • [5]江西日报《评论人走基层》栏目研究[D]. 宋文婷. 江西财经大学, 2017(03)
  • [6]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D]. 刘霞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7]中国新闻奖获奖网络专题研究[D]. 冷婷. 湖南大学, 2014(03)
  • [8]文学出版与新世纪文学生态研究[D]. 张春. 南京大学, 2013(05)
  • [9]他者的意象 ——杜威、罗素、萨特和哈贝马斯的中国观研究[D]. 马丽雅.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3(06)
  • [10]论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D]. 林雯.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