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二厂灰场对兰村泉区岩溶水资源影响分析

太原二厂灰场对兰村泉区岩溶水资源影响分析

一、太原二电厂灰场对兰村泉域岩溶水资源影响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闫丽[1](2015)在《太原市兰村泉域岩溶地下水数值模拟及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是生存、生态、文明的源泉及其基础。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时程变化大,因此水节约、水治理、水管理难度高、风险大。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推进,加上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越来越深刻,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进而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存在的严重水资源问题,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及水资源保护意识的严重不足。地下水资源是水资源的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也是太原市的重要水源,因此保护并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兰村泉是省属重点岩溶保护大泉之一,泉域面积2500平方公里,分布有兰村、枣沟、三给地垒岩溶地下水以及西张孔隙地下水四大水源地,是省城万吨级集中重点水源地。多年来,太原市的供水主要依靠这些水源。由于各大水源地超采严重,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当地的地下水生态环境,导致区域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地面沉降,甚至兰泉断流等不容乐观的后果。2004年黄河水到来以后,水源地终于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地下水开采量得到有效控制且逐步减少。随着黄河供水量增加、地下水压采以及人为采取一些积极主动措施,必将加快地下水位回升速度,兰泉复流亦将成为可能。本文在充分收集兰村泉域已有的勘探、试验资料基础上,通过对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揭示了泉域岩溶地下水降落漏斗的发育规律和分布特征;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泉域地下水水质现状做出了评判,并采用相关分析法预测了水质的变化趋势;依据泉域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了兰村泉域岩溶含水系统地下水水量数值模拟模型,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岩溶地下水水资源进行了评价,预测了兰村、三给、枣沟水源地地下水水位动态的变化趋势;运用数值模型对泉域岩溶地下水进行了恢复计算,论证了引黄工程实施后,对岩溶地下水实施调控的可能途径;最后,提出了泉域岩溶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方案和综合管理措施,为泉域岩溶地下水的开采提供了科学依据。

王挺[2](2010)在《太原西山岩溶地下水系统晋祠泉与兰村泉水化学成分差异及成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兰村泉是太原市重要水源地,晋祠泉是山西省历史名泉,晋祠泉与兰村泉水化学差异及其控制因素的研究对太原西山岩溶地下水系统形成与演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对太原市市民的生产生活供水水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对太原西山岩溶地下水系统所赋存的含水介质系统的化学成分以及含水系统内的构造发育情况认识不足,对晋祠泉以及兰村泉的水化学特征的差异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作者将研究区含水介质系统按化学成分进行重新划分,结合岩溶泉的构造控水条件,对前人已经得到的水化学资料进行重新解释,得出以下结论:太原西山地区奥陶系中统普遍发育四层石膏带,晋祠泉排泄口岩溶水主径流层位于峰峰组下段的第一、第二石膏带之间,石膏的大量溶解导致了晋祠泉SO42-偏高,达到385.5mg/L(王丽丽,2004年),占阴离子总量的60%以上,同时石膏溶解产生的SO42-、Ca2+促进了脱白云岩化作用,最终导致晋祠泉水矿化度含量过高。下奥陶统与上寒武统碳酸盐岩以白云岩为主,亮甲山组白云石含量达到了80%,从汾河二库到兰村汾河出口处汾河下切到O1地层,白云石大量溶解后产生的Mg2+/ Ca2+比值较高的岩溶水的渗漏补给使兰村泉Mg2+/ Ca2+比值高于晋祠泉。位于西山岩溶地下水系统排泄区的平泉TFe含量偏高,达到2.5mg/L(2003年,李向全),通过对区域地质情况研究发现铁来源于含水层上部的C-P煤系地层中黄铁矿,黄铁矿氧化后进入煤系水系统,最后通过断裂带补给岩溶水,导致TFe含量偏高。通过对不同水源中34S含量差异分析,得到平泉泉水中SO42-主要来自石膏的溶解,有5%来自上覆煤系地层黄铁矿氧化后产生的酸性水,这与对TFe含量的分析相吻合。研究发现兰村泉水温(15.5℃)低于晋祠泉(21.25℃)(唐健生,1986年),兰村泉岩溶水的径流区含水层埋深较浅,根据地热增温率,径流岩层岩石温度低导致兰村泉水温低;而晋祠泉岩溶水在径流区奥陶系含水层上覆厚层的C-P煤系岩层与砂岩、泥岩碎屑岩层,地下水径流区含水层埋深较深,岩溶水流过的岩石温度较高,同时由于地下水流速较慢,水岩热交换趋于平衡,使晋祠泉水温偏高。最后根据对晋祠泉矿化度从1984~2001年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出矿化度主要受矿坑排水量以及地下水水位面下降的影响。矿坑排水量对岩溶水的矿化度变化起主要作用。通过对兰村泉NO3-含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到NO3-主要受汾河的污染引起,来源是古交市市民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人类的采煤活动大量排放的矿坑水以及人类大量抽取地下水是导致岩溶水水质变化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加强对矿坑排水量以及人工采水的规划管理。

赵爱萍[3](2007)在《粉煤灰淋溶特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淋溶试验来模拟大气降水对粉煤灰的淋溶过程以及淋溶液对土壤和浅层地下水水质的影响,从模拟试验结果可知:经过一段时间的物化作用后,土壤中会蓄积部分污染物质,土壤对(氟)F-、(砷)As等污染物的吸附量较大,地下水污染不可避免。

郑凡[4](2005)在《太原市兰村泉域地下水污染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太原市兰村泉域是山西省省级重点保护泉域,近年来,由于水资源利用量不断加大,泉域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甚至干枯,同时废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水体污染范围在扩大,污染程度有所加重。通过对兰村泉域地下水污染的分析,指出了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是影响该区地下水的主要因素,为保证兰村泉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几点泉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措施及对策建议。

时红,王玉和[5](2005)在《电厂粉煤灰场对土壤及浅层地下水污染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太原二电厂粉煤灰场为例,通过淋溶试验来模拟大气降水对粉煤灰的淋溶过程以及淋溶液对土壤和浅层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说明其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排灰场土壤类型及灰水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从模拟试验结果可知,土壤对F-,As等污染物的吸附能力较强。

刘建忠[6](2003)在《太原二电厂灰场对兰村泉域岩溶水资源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太原二电厂灰场灰水水质及灰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天然状态和采取防渗措施状态下,灰场区灰水对兰村泉域岩溶水资源的影响,并提出了防止影响水质的建议。

孙中惠,郭建新,冯金仙[7](1996)在《粉煤灰对太原市地下水造成的放射性污染》文中认为针对太原市局部地区地下水中总α放射性超标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布置了长期监测网点,做了定期采样分析,理清了区内地下水中总α放射性超标或偏高的具体区域,确定了煤、煤系废弃物,特别是粉煤灰是造成水体总α放射性超标或偏高的重要原因,是水体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二、太原二电厂灰场对兰村泉域岩溶水资源影响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原二电厂灰场对兰村泉域岩溶水资源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太原市兰村泉域岩溶地下水数值模拟及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兰村泉域研究概况及研究的技术思路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与交通
    2.2 气象和水文
    2.3 地形地貌
    2.4 地质条件
    2.5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水文地质条件
    3.1 地下水埋藏条件
    3.2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3.3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3.4 地下水动态特征
第四章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兰村泉复流条件分析
    4.1 水资源量
    4.2 水资源利用现状
    4.3 大型企业用水情况
    4.4 兰村泉断流原因及复流条件分析
第五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及水质预测
    5.1 地下水水质评价
    5.2 地下水水质预测
第六章 岩溶含水层地下水水量评价
    6.1 数学模型的建立
    6.2 模型的识别与检验
    6.3 地下水数值计算
第七章 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与综合管理意见
    7.1 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与调控对策
    7.2 地下水综合管理措施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太原西山岩溶地下水系统晋祠泉与兰村泉水化学成分差异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1 研究区水化学和同位素研究现状
        1.2.2 前人对太原西山岩溶地下水系统水化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路线及预期结果
        1.3.1 论文研究资料准备工作
        1.3.2 研究思路
        1.3.3 预期研究结果
第二章 晋祠泉与兰村泉岩溶地下水系统地质概况
    2.1 区域自然地理情况介绍
        2.1.1 晋祠泉域自然地理概况
        2.1.2 兰村泉域西北部自然地理情况概述
    2.2 区域主要地层介绍
    2.3 研究区域构造概况
        2.3.1 区域构造条件对区域岩溶地下水系统影响的基本原理
        2.3.2 晋祠泉岩溶地下水系统构造特征
        2.3.3 兰村泉岩溶地下水系统构造特征
第三章 晋祠泉域和兰村泉域水文地质介绍
    3.1 晋祠泉域水文地质情况介绍
        3.1.1 晋祠泉域的边界
        3.1.2 晋祠泉域岩溶水系统的补给、径流和排泄区特征
        3.1.3 晋祠泉域排泄口马坊沟地下水
    3.2 兰村泉域水文地质情况介绍
        3.2.1 兰村泉域的边界
        3.2.2 兰村泉域岩溶水系统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以及人为影响下的地下水水位特征
第四章 晋祠泉和兰村泉的岩溶水水化学特征分析
    4.1 水文地球化学基本原理
        4.1.1 水化学成分形成的基本条件
        4.1.2 水化学成分形成的主要过程
    4.2 地下水矿化度的数据处理
    4.3 矿化度分析
    4.4 常量元素含量分析
        4.4.1 SO_4~(2-)含量特征
        4.4.2 兰村泉域地下水中Mg~(2+)/Ca~(2+)变化特征分析
    4.5 水化学类型分析
    4.6 TFe 含量分析
第五章 晋祠泉与兰村泉的水温差异及晋祠泉域硫酸根离子来源分析
    5.1 晋祠泉与兰村泉地下水水温差异及原因分析
    5.2 晋祠泉域硫酸根来源与~(34)S 组成分析
        5.2.1 硫同位素研究的基本原理
        5.2.2 太原地区晋祠泉域岩溶水硫酸根来源与~(34)S 同位素研究
第六章 晋祠泉及兰村泉地下水水质变化特征及原因探讨
    6.1 晋祠泉矿化度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6.2 兰村泉岩溶水中NO_3~-离子含量的高异常原因
    6.3 晋祠泉与兰村泉水质变化对比分析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粉煤灰淋溶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点基本情况
2 试验方法
3 试验结果
4 粉煤灰淋溶试验规律
    4.1 粉煤灰淋溶液浓度变化规律
    4.2 试验土柱污染物浓度分布规律
5 粉煤灰场土壤的渗透性及吸附性研究
    5.1 粉煤灰场土壤的渗透性能
    5.2 粉煤灰场土壤的吸附性能
6 结语

四、太原二电厂灰场对兰村泉域岩溶水资源影响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太原市兰村泉域岩溶地下水数值模拟及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D]. 闫丽. 太原理工大学, 2015(09)
  • [2]太原西山岩溶地下水系统晋祠泉与兰村泉水化学成分差异及成因研究[D]. 王挺. 太原理工大学, 2010(10)
  • [3]粉煤灰淋溶特性试验研究[J]. 赵爱萍. 山西水利, 2007(01)
  • [4]太原市兰村泉域地下水污染分析[J]. 郑凡. 水资源保护, 2005(06)
  • [5]电厂粉煤灰场对土壤及浅层地下水污染的试验研究[J]. 时红,王玉和.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05(03)
  • [6]太原二电厂灰场对兰村泉域岩溶水资源影响分析[J]. 刘建忠. 山西水利, 2003(06)
  • [7]粉煤灰对太原市地下水造成的放射性污染[J]. 孙中惠,郭建新,冯金仙.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 1996(02)

标签:;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