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西部地方高等师范大学教育学课程改革初探

新课改背景下西部地方高等师范大学教育学课程改革初探

一、新课改背景下西部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改革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源[1](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提出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孙新慧[2](2020)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异域教学理论本土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教学理论发展丰富的过程中,异域教学理论本土化是一个重要的途径。近代以来,异域教学理论伴随着“西学东渐”的脚步传入我国,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国情,我国学者在借鉴外国教学理论的过程中将异域教学理论进行本土化,这对我国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为我国的教学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的借鉴;另一方面,给我国教学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新中国成立的70年,是我国教学理论愈加丰富的70年,回望70年异域教学理论本土化的历程,总结分析异域教学理论本土化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挖掘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的优秀文化基因,使我国的教学理论研究通过“古今中外”法得到深化和发展。本研究对异域教学理论本土化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异域、教学理论、本土化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通过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异域教学理论本土化的历史演变阶段根据时代特点划分为建国初期对苏联教学理论的全面学习、“文化大革命”对异域教学理论的抵制批判、“改革开放”对异域教学理论的恢复引介和“新课改”背景下对异域教学理论的多元深化四个阶段,明晰每个阶段引入哪些教学理论,包括哪些经典案例。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异域教学理论在每个阶段本土化的梳理发现,我国在异域教学理论本土化进程中取得一些成绩,具体表现为:密切关注异域教学理论的发展动态;提高了对异域教学理论本土化的认识;拓展了异域教学理论本土化的研究方法;丰富了我国的教学理论研究。但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对本土教学经验和理论的不自信,其中包括对异域教学理论的“趋之若鹜”和对本土文化的“自我否定”;其次,对异域教学理论研究的不透彻,具体表现为对教学理论本土化研究简单化、文本化和狂热化;最后,盲目迷信异域教学理论对中国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具体是盲目迷信异域教学理论的普适性和忽视本土教学实际的具体性。那么如何使异域教学理论更好的指导我国教学实践是我们需要反思的问题。“反思过去,镜鉴当下,展望未来”。在此笔者尝试提出异域教学理论本土化的展望:正确看待本土教学思想,增强文化认同感;辩证对待异域教学理论,拓展国际新视野;加强现代教学理论交流,提升民族话语权;广泛开展教育教学实验,增强“田野”情怀。

李秧[3](2020)在《教育学专业在新中国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历史与现实角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学专业发展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对于实现专业自身发展的诉求和使命,对于实现国家设立专业的初衷和期许,对于推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第一,教育学专业在新中国的发展历史。教育学专业的产生背景主要有教育人才培养需要、苏联教育学的引进以及师范院校独立设置。教育学专业在新中国的发展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借鉴模仿阶段(1949-1956年);独立探索阶段(1957-1965年);全面停办阶段(1966-1977年);整顿调适阶段(1978-1997年);稳定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教育学专业的发展体现出从波动性向稳定性发展、从模仿性向自主性发展、从师范性向综合性发展、从独立性向开放性发展以及专业性不断增强五个特征。第二,教育学专业在新中国的发展现状。从分布现状来说,目前教育学专业分布地区较为全面,且主要开设于综合院校和师范院校中;从培养目标来说,教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从课程设置来说,教育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大体一致,又蕴含特色。第三,教育学专业在中国目前的发展反思。目前教育学专业分布尚不合理;教育学专业地位不高;教育学培养目标定位仍不准确;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不够;教育学专业对口就业率不高。第四,教育学专业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未来教育学专业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六方面:依据需求灵活调整,合理调整专业布局;凸显专业优势特色,提升专业普遍认同;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分类多元培养人才;构建系统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强化社会服务职能,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刘奕[4](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程明喜[5](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主体进行课程设计时所持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确定中的选择性倾向。课程价值取向伴随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要素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设计具体技术背后的“幽灵”和“无形的手”。笔者在长期从事教师培训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样、课程设计理念纷繁芜杂、各种声音此消彼长现象。由于缺少研究,很多课程参与主体,包括不同培训机构、课程设计者、培训者、参培教师等课程取向意识缺失,无法在相对共识、清晰的课程立场下有效沟通、设计课程并形成合力,这是导致教师培训“无序”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与现实,视界从1978年起至2018年,整整贯通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旨在考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三是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教师培训历史发展为主线,聚焦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一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确立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依据不同时期教师培训重要政策和关键事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置于历史坐标下,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历史真相。二是文本分析。研究按教师培训发展四阶段展开,选取了不同时期多种形态的教师培训课程37份,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并依据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做出判定,最后,确定了不同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三是德尔菲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阅读,初步圈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对11位培训专家的函询,确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政策与标准、培训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及参训教师的访谈,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以及“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取向;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课程呈现出能力中心取向;“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课程呈现出专业发展取向与综合素养取向并存取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整体上呈现出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专业发展、向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第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与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第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是:一是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取向意识,在明晰的课程取向指导下实施课程设计技术;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标准和理论学习,确保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技术。二是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第一,把握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第二,有意识地建立课程设计团队,避免课程设计者个体视角偏见和经验束缚;第三,本着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设置培训项目,基于教师实际,聚焦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三是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第一,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立足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及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推广教师培训经验。四是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第一,进行综合素养取向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第二,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分析。

周贤莉[6](2019)在《讲与不讲: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讲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这是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中学历史课程改革迫在眉睫。在改革的过程中,各种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为彰显其“新”之所在,它们往往站到传统教学的对立面,以摒弃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述作为实现教学“高效化”的基础。然而,当我们在催生了多样化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浪潮中冷静思考之后,不免会发现,由于缺乏对“讲述”客观、全面的认识,致使过于主观地将其视为陈旧的教学方法,一叶障目,不识其辉。急需从理论研究、教学实践的角度,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讲述”进行研究,正确认识“讲”与“不讲”在教学实践中的积极意义和局限。初中历史教学中“不讲”和“少讲”的意义在于可以在教学中更好地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营造出平等的教学氛围,其局限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容易产生教学混乱,导致教学效率低,甚至出现无效的自主学习;反之,“讲”与“多讲”具有能将历史知识生动化、形象化、细节化,让历史以主次分明的清晰脉络呈现于学生认知当中,并形成启发性的积极意义,但也存在枯燥、乏味的讲述使历史教学缺乏吸引力,无依据的讲述会使历史丧失客观性,“满堂灌”,“讲”而无“道”等不足。通过探讨,笔者认为:讲述法是初中历史教学最基本的方法。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放下对课堂教学讲述的主观偏见,实现“讲”与“不讲”的有机结合,有效发挥“讲述”的积极意义,在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之前,先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讲述者,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从本质上推动初中历史学科课程改革的发展,让学生不仅喜爱历史,也充满对历史课堂的热爱。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7](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余柏青[8](2019)在《《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文中提出《历史教学》创办于1951年1月,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创办的历史学刊物。至2010年12月,该杂志已出版613期。它以基础性、思想性和学术性为指导原则,始终坚持科学、严谨和务实的办刊风格。自创刊以来,它为繁荣国家历史教学及史学研究,建立史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推动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促进国内外学术研究交流等,均作出突出贡献。此前,学界只是零星地、局部地研究《历史教学》,还没有系统地、深入地对其进行研究。为丰富中学历史教学内容,拓宽中学历史教学研究领域,强化历史教学、历史教科书与历史研究三者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揭示中学历史教学与相关学术研究之间的逻辑关系,作者对《历史教学》60年的发展进行了整体研究。《历史教学》是在以下四个背景下创办起来的:第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国家文化教育政策的指导,京津地区的几位历史学者敏锐地感觉到历史教师对唯物史观的迫切需求,因此创办一种专供历史教师阅读的刊物,《历史教学》应运而生。第二,知识分子心态使然。新中国成立使知识分子对未来充满期望,他们经历了国民党政权的腐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动紧跟政治,渴望跟上时代的变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第三,《历史教学》创刊申请得到了天津军政委员会批准,在办刊过程中又得到天津市军管会文教部部长黄松龄的大力支持;第四,李光璧、傅尚文、杨生茂等七位同人的共同努力。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份同人刊物《历史教学》就此诞生,并且很快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成为中学历史教学杂志领域的一面旗帜。《历史教学》的读者群体主要是中学历史教师、高等师范院校历史系专业师生、历史教学研究工作者、教研员等。据不完全统计,5901位署名作者在《历史教学》共发表了10546篇作品。《历史教学》的作者群体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而稿源又集中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历史教学》编辑部等三个单位。其组织架构可以从下列四个时期来进行分析:1951年1月创刊到1954年8月属于同人办刊时期。1954年9月到1959年这段时期属于天津市人民出版社管理时期。1959至1966年、1979年复刊后至1985年,这两个时期属于天津市教育局管理。1986年开始至2010年这段时期属于天津新闻出版局管理时期。1951年1月到1966年6月是《历史教学》的特色形成和曲折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分同人办刊、政府改造、曲折发展三个阶段。同人办刊阶段,知识分子办刊主动紧跟政治形势,在“教”与“学”方面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特点。政府改造以后,天津人民出版社成立第三编辑室,专门负责编辑《历史教学》。该时期的“大家小文章”“问题解答”等学术性研究文章,“看似写来不难”“结果非高手莫办”,至今都传为美谈。1959年到1966年6月是《历史教学》曲折发展时期。由于连续的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历史教学》被迫停刊。1979年1月到1990年3月是《历史教学》缓慢恢复和特色重建时期。1979到1985年是《历史教学》的复刊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教学和史学领域的拨乱反正,中学历史教学和学术研究逐步得到恢复;1986到1990年3月是《历史教学》特色重建时期。这个阶段重建教学特色后,学术研究文章发表对杂志发展而言存在着两难处境。1991年4月到2001年3月是《历史教学》继续偏重教学与学术“滑坡”时期。前期,杂志研究突出以能力为核心的考试测量与评价,并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培养中学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途径。后期,由于杂志管理失控,编辑出现许多乱象,学术论文弱化的趋势明显。在同类刊物崛起及网络迅猛发展的双重冲击下,《历史教学》逐渐失去其竞争优势。2001年3月到2010年12月是《历史教学》平稳过渡和“黄金”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又分为平稳过渡、“黄金”发展、分刊后继续发展三个阶段。2001年3月到2002年1月是《历史教学》平稳过渡阶段,它呈现“不温不火”状态;2002年2月至2006年12月是《历史教学》发展的“黄金”阶段。杂志编辑部组织对课程标准和“一标多本”教材进行讨论,将受众群体聚焦到《历史教学》平台;发表与中学历史教学关系密切的研究性学习案例和“听课随笔”,以引领中学历史教学;发表中青年专家访谈录,使学术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有机结合。2007年1月以后分中学版和高校版,《历史教学》得到持续性的发展。《历史教学》从创刊以来的发展变化历程折射出国家意识形态变化及其对出版物的影响。在1957-1978年,由于受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历史教学》紧跟国家政策形势的变化,导致杂志的内容有时出现偏离历史教学与研究的轨道。一本杂志能坚持办刊多年,而且现在还在良性健康地发展,这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比较少见。一方面,由于政治体制的原因,将同人刊物纳入到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之中,由国家提供办刊经费,这是一本杂志赖以生存的基础。另一方面,杂志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杂志在发展过程中的跌宕起伏,它不完全是市场反映的结果,杂志的发展主要依靠党和国家的支持。研究《历史教学》不但要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变化特点,而且要从中透视在中国政治变化的背景下,知识分子们的心态及思想变化动态。《历史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总结其发展历史,终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教学文章要抓教改典型,抓教学的前沿问题,使杂志发挥引领作用。《历史教学》兼顾历史研究与学术研究,采用高校版与中学版的办法解决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并重的问题。中学版是《历史教学》的根基和发行量的基本保证,保持中学版的内容和质量是这本杂志能够存活的关键所在。历史教学社与天津古籍出版社合并,严重制约着杂志的发展。《历史教学》被某所大学收入麾下,或是转移到经济效益较好的出版社。无论哪种归宿,对《历史教学》都是福音。

黄敏[9](2019)在《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趁势及展望 ——基于《历史教学》(2014-2018)载文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高校是产生历史教学理论的主要阵地,而中学是历史教学实践的主要场所,这样就必然会造成理论与实践沟通的脱节,而期刊正好扮演了二者沟通的桥梁。中学历史教学期刊对历史课程改革、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历史教学期刊传播着历史教育的信息,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有新的历史教育理论研究动态,也有新的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设想和尝试,能够比较及时地反映当下比较流行或比较新颖的中学历史教学思想观点、科研成果以及改革动向。可以说,每一本中学历史教学期刊都承载着一段中学历史教育的历史,是我们窥见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历史脉络、发展趋势和成败得失的一扇窗口。《历史教学》(中学版)(以下皆简称《历史教学》)是我国最具权威性的历史教学刊物之一,它可以代表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和最新研究成果。本文试图以《历史教学》为视角,对其2014-2018年发文进行梳理、总结和剖析,以此探讨当前我国历史教学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并从中管窥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成效与不足,从而探寻其对未来历史教学研究的启示。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介绍了文章创新点及主要的研究方法,并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基于文献计量学对《历史教学》2014-2018年的栏目设置、核心作者群、多产作者和多产单位等相关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图表形式展示其文献计量特征并针对研究结论阐述了其对历史教学实践的启示。第三部分:基于内容分析法对2014-2018年《历史教学》在历史课程设置研究、历史课程标准研究、历史教育目标研究、历史教科书研究、历史教学方法研究、历史学业评价研究、中外历史教育比较研究,七个方面的发文进行梳理、总结和剖析,由此窥探新时期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发展的新进展与不足之处,从而为今后历史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经验启示。第四部分:在前文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反思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成效与不足,并探寻它对未来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启示。

许珍珍[10](2019)在《小学女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立足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以小学女教师为对象的研究,相对较少。小学女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参与者。针对她们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予以研究,是必要的。本文通过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女性主义文献资料的梳理与分析,从专业发展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发展途径四个方面对小学女教师专业发展予以阐述。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辅以案例访谈分析,对南京市B小学女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B小学女教师群体中,中青年女教师居多,且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师资力量欠缺的现实下,女教师群体任务繁重,跨学科、跨年级任教,使得她们职后的专业发展存在一定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一在专业发展理念上,职业认同度高,但从意识理念到个体行为出现断层,呈现出一种消极的专业发展状态。二在专业知识掌握情况上,呈现出大群体与小群体掌握程度良莠不齐的情况。三在专业能力上,女教师在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上很薄弱,还需要接受专业的学习与指导。四在专业发展途径上,主要存在教师培训与教学冲突、培训机会少、培训地点远的三大问题。教师们更希望通过校内教研活动、骨干教师的专业指导、学历进修等多种可选择的方式促进自我发展。整体呈现两极分化的局面,且跟教师年龄、教龄、科目没有根本性的关系,是教师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的自主状态。角色转换过程中产生冲突、传统与现实发生碰撞、制度自带的“安全感”、环境中“惰性文化”的潜滋暗长,使得小学女教师专业发展困难重重且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化现象。基于男女教师发展不平衡、女教师群体内部两极分化的情况,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女教师个体三方面从公共政策、文化氛围、个体发展规划等多方面予以重视,以期有效改善当前现状与问题。

二、新课改背景下西部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改革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课改背景下西部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改革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二、研究背景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五、研究思路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六、研究方法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一)能动性
        (二)实践性
        (三)真实性
        (四)发展性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一)学科课程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新中国成立以来异域教学理论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
        1.教学理论研究是教学论研究的基本命题
        2.异域教学理论是我国教学理论的重要构成
        3.异域教学理论本土化进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二)文献综述
        1.教学理论本土化概念相关研究
        2.教学理论本土化阶段划分相关研究
        3.教学理论本土化价值相关研究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异域教学理论本土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一)异域教学理论本土化的内涵
        1.教学理论
        2.异域
        3.本土化
    (二)异域教学理论本土化的特征
        1.吸收和建构相统一
        2.长期和复杂相统一
        3.历史和现实相统一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异域教学理论本土化的历史演变
    (一)建国初期对苏联教学理论的全面学习(1949年—1965年)
        1.翻译出版苏联着作
        2.聘请苏联教育家来华讲学
        3.模仿编订我国教学大纲和教材
        4.我国学者普及和宣传苏联教学理论
        5.学习苏联经验的典型案例分析
    (二)“文化大革命”对异域教学理论的抵制批判(1966年—1977年)
        1.几乎断绝异域教学理论传入
        2.各级学校跟风开展批斗活动
        3.教材革命语录化
        4.批判异域教学理论案例
    (三)“改革开放”对异域教学理论的恢复引介(1978年—2000年)
        1.翻译出版大量异域教育教学理论着作
        2.引介重要异域教学理论流派
        3.对外进行学术交流
        4.开展丰富教育教学改革试验
        5.教育教学改革试验典型案例
    (四)“新课改”背景下对异域教学理论的多元深化(2001年—至今)
        1.翻译引介大量异域教学理论
        2.以异域教学理论为教学改革基础
        3.新课改教学试验典型案例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异域教学理论本土化取得的成绩
    (一)密切关注异域教学理论的发展动态
    (二)提高了对异域教学理论本土化的认识
    (三)拓展了异域教学理论本土化的研究方法
    (四)丰富了我国的教学理论研究
四、异域教学理论本土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本土教学经验和理论的不自信
        1.对异域教学理论的“趋之若鹜”
        2.对本土文化的“自我否定”
    (二)对异域教学理论研究的不透彻
        1.教学理论本土化研究简单化
        2.教学理论本土化研究文本化
        3.教学理论本土化研究狂热化
    (三)盲目迷信异域教学理论对中国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1.盲目迷信异域教学理论的普适性
        2.忽视本土教学实际的具体性
五、异域教学理论本土化的展望
    (一)正确看待本土教学思想,增强文化认同感
        1.批判继承优秀传统教学思想
        2.增强本土教学理论自信和认同感
    (二)辩证对待异域教学理论,拓展国际新视野
        1.开放的对待异域教学理论
        2.避免“全盘西化”
        3.全面深入研究异域教学理论
    (三)加强现代教学理论交流,提升民族话语权
        1.加强中外教学理论交流和对话
        2.提升我国教学理论话语权
    (四)广泛开展教育教学实验,增强“田野”情怀
        1.广泛开展教育教学实验
        2.倡导“田野”教育研究
        3.建立研究共同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3)教育学专业在新中国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1.1.1 何谓教育学专业
        1.1.2 教育学专业的构成要素
        1.1.3 教育学专业与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1.1.4 教育学专业的特征
        1.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1.2.1 教育学专业产生和发展
        1.2.2 教育学专业的发展困境
        1.2.3 教育学专业的发展策略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法
        1.4.2 历史法
        1.4.3 比较法
第二章 教育学专业在新中国的发展历史
    2.1 教育学专业的设置背景
        2.1.1 教育人才培养需要
        2.1.2 苏联教育学的引进
        2.1.3 师范院校独立设置
    2.2 教育学专业的发展历程
        2.2.1 借鉴模仿阶段(1949-1956年)
        2.2.2 独立探索阶段(1957-1965年)
        2.2.3 逐渐停办阶段(1966-1977年)
        2.2.4 整顿调适阶段(1978-1997年)
        2.2.5 稳定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
    2.3 教育学专业发展的特征
        2.3.1 从波动性向稳定性发展
        2.3.2 从模仿性向自主性发展
        2.3.3 从师范性向综合性发展
        2.3.4 从独立性向开放性发展
        2.3.5 专业性不断增强
第三章 教育学专业在新中国的发展现状
    3.1 教育学专业的分布
        3.1.1 教育学专业的地域分布
        3.1.2 教育学专业的院校分布
    3.2 教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3.3 教育学专业的课程设置
第四章 教育学专业在中国目前发展的反思
    4.1 教育学专业分布尚不均衡
    4.2 教育学专业的地位不高
    4.3 教育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仍不准确
    4.4 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不够
    4.5 教育学专业的对口就业率还不高
第五章 教育学专业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5.1 依据需求灵活调整,合理调整专业布局
    5.2 凸显专业优势特色,提升专业普遍认同
    5.3 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分类多元培养人才
    5.4 构建系统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5.5 强化社会服务职能,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全国开设“教育学专业”情况
附录二 教育学专业在新中国发展大事记
附录三 八所院校教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问题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界定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
        二、课程设计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理论意义
        三、现实意义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的研究
        一、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二、教师培训历史分期研究
        三、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
        一、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研究
        四、教师培训课程问题与策略研究
    第三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
    第四节 关于教师培训的其他研究
        一、教师培训思想研究
        二、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三、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四、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五、教师知识与教师素质研究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本体论研究
    第一节 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范畴
        一、价值与价值取向
        二、价值取向形成的机制
        三、价值取向的特点、作用与规定性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一、一般意义课程的多种界说
        二、教师培训课程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
    第一节 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二节 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并举阶段(1989-1998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四节 “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至今)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分析
    第一节 知识中心取向教师培训课程的探察(1978-1988 年)
        一、学历补偿培训:八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非学历培训:八十年代非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学历补偿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中心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第二节 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分析(1989-1998 年)
        一、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九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特征分析
        三、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向能力过渡取向的共性特征
    第三节 能力中心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透视(1999-2009 年)
        一、全员教师岗位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教师培训课程能力中心价值取向的共性特征
    第四节 专业发展与综合素养取向下教师培训课程的聚焦(2010 年至今)
        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第六章 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一、可能影响因素的圈定
        二、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三、影响因素的分类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培训政策与标准
        三、培训理论与实践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
        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六、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一、社会学的视角
        二、课程目标的社会应对与选择
        三、课程结构的社会谋划与平衡
        四、课程内容的社会筛选与重组
        五、培训方式的社会惯习与创新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向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
    第二节 研究建议
        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三、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四、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讲与不讲: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讲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讲述”的研究现状分析
        (一)关于教学方法的研究
        (二)关于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研究
        (三)关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讲述”的研究
    三、“讲”与“不讲”的界定
    四、论文结构与创新之处
        (一)论文结构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讲”与“不讲”的论争
    第一节 “不讲”和“少讲”的声音
    第二节 “讲”和“多讲”的主张
    第三节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难“言”之苦
第二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讲”与“不讲”的现实——基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调查研究
    第一节 调查概况
        一、调查目标
        二、调查方法
    第二节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一、调查对象情况简介
        二、调查过程及结果分析
    第三节 “讲”与“不讲”的期望
        一、教师和学生的期望
        (一)今天的“讲”是为了明天的“不讲”——初中历史老师如是说
        (二)想听、想看、想做、也想讲——初中学生如是说
        二、学校和社会的期望
        (一)打造个性品牌,达到考绩目标——学校的期望
        (二)革新教学理念,培养创新人才——社会的期望
第三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讲”与“不讲”的辨析
    第一节 “讲”和“多讲”的优势与不足
        一、“讲”和“多讲”的优势
        (一)生动、形象的讲述
        (二)细致的讲述
        (三)主次分明的讲述
        (四)富于启发性的讲述
        二、“讲”和“多讲”的不足
        (一)枯燥、乏味的讲述
        (二)无历史依据的讲述
        (三)逻辑不清的“满堂灌”
        (四)“讲”而无“道”
    第二节 “不讲”与“少讲”的意义与局限
        一、“不讲”与“少讲”的意义
        (一)关照“人”的个体差异
        (二)触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营造平等的教学氛围
        二、“不讲”与“少讲”的局限
        (一)认识不当,造成教学混乱
        (二)管理不足,造成效率低下
        (三)条件不全,造成自主无效
第四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讲”与“不讲”的平衡策略
    第一节 三维目标与五大核心素养对“讲”的要求
        一、三维目标与课堂讲述
        (一)“知识与能力”与课堂讲述
        (二)“过程与方法”与课堂讲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课堂讲述
        二、五大核心素养与课堂讲述
        (一)“唯物史观”与课堂讲述
        (二)“时空观念”与课堂讲述
        (三)“史料实证”与课堂讲述
        (四)“历史解释”与课堂讲述
        (五)“家国情怀”与课堂讲述
    第二节 “讲”与“不讲”的内容
        一、宜“讲”和“多讲”的内容
        (一)教学目标相关内容要“精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要“深讲”
        (三)有助学生发展要“新讲”
        二、宜“不讲”和“少讲”的内容
        (一)直观呈现,化繁难为简易
        (二)明确主次,讲主略次
        (三)鼓励参与,主动获取
    第三节 “讲”与“不讲”的时机
        一、把握“讲”的时机
        (一)以“导入”为时机
        (二)以“过渡”为时机
        (三)以“结课”为时机
        (四)以“生成”为时机
        二、留下“不讲”的空间
        (一)留下质疑的空间
        (二)留下思考的空间
        (三)留下讨论的空间
        (四)留下展示的空间
    第四节 “讲”与“不讲”的学段要求
        一、学生心理特征的需求
        二、不同能力基础的需求
        三、教学内容差异的需求
        四、教学评价方式的需求
结语:讲述法是初中历史教学最基本的方法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可能的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基础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二、研究方法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四、辅助软件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后续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附录二 数据索引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概况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创办背景和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
    第一节 《历史教学》的创办背景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教育政策
        二、知识分子接受改造的需要
        三、天津军政委员会文教部的支持
        四、七位同人的共同努力
    第二节 《历史教学》的组织架构
        一、同人办刊时期的组织架构
        二、天津市人民出版社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三、天津市教育局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四、天津市新闻出版局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第三节 《历史教学》的运行机制
        一、编辑出版责任机制
        二、稿源与作者群体
        三、印刷、发行及价格
第二章 特色形成和曲折发展(1951.1-1966.6)
    第一节 同人办刊时期的“教”与“学”
        一、主动紧跟政治形势
        二、建国之初《历史教学》中的“教”
        三、建国之初《历史教学》中的“学”
    第二节 学习苏联与坚持特色
        一、政府接管后的办刊方针
        二、1956 年版教材的特点及讨论
        三、全面学习苏联的教学法
        四、“大家小文章”与问题解答
    第三节 国家政策影响下的曲折发展
        一、曲折发展时期的中学历史教学
        二、曲折发展时期的学术研究
第三章 缓慢恢复和特色重建时期(1979.1-1991.3)
    第一节 复刊时期的拨乱反正
        一、历史教学逐渐恢复到正常轨道
        二、及时反映史学界的研究动态
    第二节 教学特色的重建与学术文章水准
        一、教学特色的重建
        二、重建特色的两难处境
第四章 偏重教学和学术“滑坡”(1991.4-2001.5)
    第一节 高考的能力立意与能力培养的教学
        一、教学大纲与教材内容的渐趋稳定
        二、以能力立意的考试测量与评价体系形成
        三、中学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二节 学术论文弱化与编辑乱象
        一、论文质量下降的表现及原因
        二、编辑出现乱象的表现及原因
第五章 平稳过渡和“黄金”时代(2001.6-2010.12)
    第一节 平稳过渡时的“不温不火”
        一、初步探讨中学历史课程的设计
        二、继续配合人教社的教材修订
        三、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初步探索
    第二节 独立办刊形成特色
        一、2003 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一标多本”
        二、21世纪初历史课程设置与编写教材专题讨论
        三、研究性学习与“聂马之争”
        四、有重大影响的中青年着名学者访谈录
    第三节 分版后的发展趋势
        一、中学版和高校版的特点
        二、专家引领中学教学研究
        三、提倡以“教学设计”取代教案
        四、研究高考试题引领高中教学
第六章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及发展策略
    第一节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二、《历史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第二节 杂志的变化趋势及发展策略
        一、杂志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二、发展的现实隐忧及策略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9)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趁势及展望 ——基于《历史教学》(2014-2018)载文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三)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点
一、《历史教学》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一) 《历史教学》栏目概况及分析
    (二) 《历史教学》作者数据分析
    (三) 《历史教学》基金论文数据分析
    (四) 研究结论与启示
二、从《历史教学》透视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一) 从《历史教学》看历史课程设置研究
    (二) 从《历史教学》看历史课程标准研究
    (三) 从《历史教学》看历史教育目标研究
    (四) 从《历史教学》看历史教科书研究
    (五) 从《历史教学》看历史教学方法研究
    (六) 从《历史教学》看历史学业评价研究
    (七) 从《历史教学》看中外历史教育比较研究
三、2014-2018年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反思
    (一)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成效与不足
    (二) 不破不立—对今后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小学女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 对国家政策文件的关注:聚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
        (二) 对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反思:如何突破发展瓶颈,促进能动发展
        (三) 对女性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思考:如何超越“橡皮人”现象
        (四) 对女性教师专业能动发展案例的分析:女教师何以实现积极发展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对教师专业发展整体的研究
        (二) 对女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三) 已有研究述评
    四、研究设计
        (一) 研究目的与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南京市B小学基本概况
    一、B小学基本情况简介
    二、B小学女教师的概况
        (一) 女教师整体基本现状
        (二) 女教师整体工作情况
第二章 B小学女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
    一、B小学女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
        (一) 专业发展意识上:意愿强但与行动出现断层
        (二) 专业知识掌握上:群体分化明显
        (三) 专业能力上:获取资源能力强,研学技能弱
        (四) 专业发展途径上:积极性高,机会不均且缺乏多样性
        (五) 专业发展趋势上,女教师群体内部两极化明显
    二、B小学女教师专业发展访谈分析
        (一) 学校领导:同等对待,差异发展
        (二) 男教师:个体性差异大于群体性差异
        (三) 女教师本人:压力中徘徊,重生或沉沦
第三章 小学女教师专业发展两极化的特征与问题分析
    一、文化制约下的两极性:自我彰显与自我享受
    二、社会角色产生的两极性:“女强人”与“女闲人”
    三、制度建构中的两极性:乐于现状与面向未来
    四、环境影响下的两极性:功利人与橡皮人
        (一) 刚性评价机制制约积极性,“功利人”应运而生
        (二) 有限发展机遇限定选择权,“橡皮人”顺势而居
        (三) 紧迫现实环境加大两极性
第四章 促进小学女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社会营造小学女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
        (一) 营造重视性别关怀的文化氛围
        (二) 提升公共政策中的性别平等意识
    二、学校提供女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
        (一) 提升女教师在管理机制中的话语权
        (二) 增强女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动力
        (三) 发挥重要他人的模范作用
        (四) 关注教师身心发展状况
    三、女教师个体学会自我关注
        (一) 正视个体工作的价值
        (二) 增强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
        (三) 做好个人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四、新课改背景下西部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改革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新中国成立以来异域教学理论本土化研究[D]. 孙新慧.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3]教育学专业在新中国的发展研究[D]. 李秧. 山西大学, 2020(08)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程明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讲与不讲: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讲述研究[D]. 周贤莉.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8]《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D]. 余柏青.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趁势及展望 ——基于《历史教学》(2014-2018)载文的分析[D]. 黄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小学女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D]. 许珍珍.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