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负压子宫切除术中口服米索前列醇的研究

哺乳期负压子宫切除术中口服米索前列醇的研究

一、口服米索前列醇在哺乳期妊娠负压吸宫术中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卢周彤[1](2021)在《除膜逐瘀汤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除膜逐瘀汤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的临床疗效,以期寻求临床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的方法,并总结导师的临床经验。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把符合纳入标准的药物流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治疗组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进行药流,妊囊排出后予除膜逐瘀汤治疗,对照组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进行药流。观察、随访患者的药流完全流产率、药流后阴道出血情况、月经复潮情况,以及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66例患者,其中有64例病人完成了临床观察,试验总完成率为96.9%,其中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有2例患者未随访到药流后月经复潮情况,无患者因不耐受药物而脱落。2.药流完全流产率比较:治疗组为87.1%,对照组为63.6%,治疗组与对照组药流完全流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0.05),治疗组药流完全流产率高于对照组,故除膜逐瘀汤在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上有显着疗效。3.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比较:治疗组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长平均为12.55±3.01天,对照组为14.94±2.84天,从研究结果得知,治疗组总体阴道出血时长较对照组短(P=0.002﹤0.05);说明除膜逐瘀汤可以有效缩短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4.药流后阴道出血量比较:阴道出血量根据阴道出血记录卡(根据PBAC法制定)计算阴道出血积分,治疗组阴道平均出血积分为45.35±3.352,对照组为47.67±4.329;除膜逐瘀汤可减少药流后阴道出血量(P=0.018﹤0.05)。5.药流后月经复潮时间对比:治疗组药流后月经复潮时长较对照组短(P=0.047<0.05);除膜逐瘀汤可缩短药流后月经复潮时间。6.药流后月经复潮量对比:复潮月经量少于平时经量者治疗组有8例,对照组有10例;相当于平时月经量者治疗组有20例,对照组有17例;多于平时月经量者治疗组有3例,对照组有4例;除膜逐瘀汤对药流后月经复潮量没有显着影响(χ2=0.608,P>0.05)。7.安全性分析: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血、尿、粪常规、肝肾功及心电图检查等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两组治疗方法均具有安全性。结论:除膜逐瘀汤能够有效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缩短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减少阴道出血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安全有效。同时在缩短药流后患者月经复潮时间有显着疗效,对药流后复潮月经量没有显着影响。

安清敏[2](2020)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预处理后负压吸宫术在孕周≤10周瘢痕子宫妊娠妇女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预处理后负压吸宫术在孕周≤10周瘢痕子宫妊娠妇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临颍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孕周≤10周瘢痕子宫妊娠妇女,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45例,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预处理后负压吸宫术治疗)和对照组(45例,负压吸宫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恢复至正常时间、月经恢复至正常时间]、宫颈扩张情况、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hCG恢复至正常时间、月经恢复至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宫颈扩张有效率(100.00%)与对照组(93.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异常流血、发热、腹部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预处理后负压吸宫术治疗孕周≤10周瘢痕子宫妊娠妇女,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量,加速康复进程,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程利南,狄文,丁岩,范光升,顾向应,郝敏,贺晶,胡丽娜,华克勤,黄薇,金力,孔北华,郎景和,冷金花,李坚,刘彩霞,刘冠媛,宋磊,王晓晔,吴尚纯,薛敏,杨慧霞,杨清,姚书忠,张震宇,周应芳,朱兰[3](2018)在《女性避孕方法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文中研究指明意外妊娠是全球性的问题,每年约有8 500万例意外妊娠,即40%的妊娠都是非意愿妊娠,而其中50%的非意愿妊娠以人工流产为结局[1],即每年有4 000万~6 000万例人工流产。我国妇女高效避孕率低,高效避孕方法知晓度不高,人工流产率居高不下[2]。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的数据表

李平丽[4](2018)在《药物流产联合负压吸宫术对哺乳期妊娠流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药物流产联合负压吸宫术对哺乳期妊娠流产的效果。方法 60例哺乳期妊娠流产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接受药物流产联合负压吸宫术治疗,对照组接受负压吸宫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完全流产率100.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86.7%,术中出血量(18.35±2.37)ml和术后阴道流血时间(5.24±1.26)d均优于对照组的(34.26±4.69)ml和(7.82±2.3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流产联合负压吸宫术可以提高哺乳期妊娠妇女的流产率,同时减少手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出血时间,临床使用中是安全有效的;同时对于哺乳期妇女,应该加强哺乳期保健,做好避孕工作。

程利南,狄文,丁岩,范光升,顾向应,郝敏,贺晶,胡丽娜,华克勤,黄薇,金力,孔北华,郎景和,冷金花,李坚,刘彩霞,刘冠媛,宋磊,王晓晔,吴尚纯,薛敏,杨慧霞,杨清,姚书忠,张震宇,周应芳,朱兰[5](2018)在《女性避孕方法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意外妊娠是全球性的问题,每年约有8 500万例意外妊娠,即40%的妊娠都是非意愿妊娠,而其中50%的非意愿妊娠以人工流产为结局[1],即每年有4 0006 000万例人工流产。我国妇女高效避孕率低,高效避孕方法知晓度不佳,人工流产率居高不下[2]。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的数据表明,2014年人工流产数量高达约962万例[3]。人工流产方式中,无论是负压吸引术还是药物流产,都会破

张慧兰[6](2017)在《药物流产配合无痛负压吸引清宫术终止早期高危妊娠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药物流产配合无痛负压吸引清宫术对早期高危妊娠流产中安全性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12月到孝感市孝南区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终止妊娠的260例具备高危因素的流产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30例。对照组直接行无痛负压吸宫术,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75 mg,每日空腹一次,连续2天,第3天空腹顿服,米索前列醇0.6 mg。2小时左右阴道流血增多为指征,再行无痛负压吸引清宫术。观察宫颈扩张情况,术中负压大小,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流血时间,麻药用量的差异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无需扩宫,负压较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短,麻药用量少,患者易苏醒,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对照组人流综合征10例,占7.69%,观察组人流综合征2例,占1.53%(P<0.05)。严重并发症对照组吸宫不全3例,占2.3%;观察组无吸宫不全。对照组子宫穿孔1例,占0.76%;观察组无子宫穿孔,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高危妊娠流产,选择药物流产配合无痛负压吸引清宫术,手术更安全,损伤更小,即能满足患者对无痛的要求,又能降低手术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乔永茜[7](2017)在《手动负压吸引术和电动负压吸引术终止早孕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并比较手动负压吸宫术(MVA)与电动负压吸宫术(EVA)终止妊娠小于等于56天的早期妊娠的不全流产率、术中失血量、宫颈扩张、吸刮宫次数、手术时间、对受术者造成的疼痛等方面的情况,以探究MVA在终止早孕期人工流产术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特性,以便在临床中适当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为早孕时间小于等于56天、有手术人工流产要求的女性492人,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观察组252例,采用MVA行人工流产吸宫术(MVA组);对照组240例,采用EVA行人工流产吸宫术(EVA组)。比较两组宫腔吸出物总量、手术时间和术中受术者疼痛程度,是否需要扩张宫颈,若需扩张宫颈,记录宫颈扩张棒的号数,吸宫及刮宫次数。结果MVA组未扩宫者占94.0%,EVA组未扩宫者占3.3%,MVA组和EVA组在扩张宫颈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A组需扩宫者明显少于EVA组。MVA组吸宫1次者占22.2%,吸宫2次者占74.2%,吸宫3次者占3.6%,EVA组吸宫1次者占37.9%,吸宫2次者占46.7%,吸宫3次者占15.4%,MVA组和EVA组刮宫分别占47.2%和54.6%,MVA组和EVA组在吸刮宫次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VA组宫腔吸出物总量37.4ml,EVA组宫腔吸出物总量32.3ml,MVA组和EVA组比较宫腔吸出物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VA组手术时间约2.7分钟,EVA组约4.7分钟,MVA组和EVA组在手术时间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A组手术时间比EVA组要短。在没有任何麻醉的前提下,MVA组和EVA组受术者手术中感受到的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A组术中疼痛评分比EVA组低。MVA组和EVA组术中都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对于妊娠小于等于56天的早期妊娠人工流产吸宫手术,MVA组和EVA组相比,两者有相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且MVA具有减少扩张宫颈、手术时间相对短、减少手术造成的疼痛等优点。

陈学智,张晓燕,何智妹,陈远中,高青翠[8](2017)在《米非司酮片的不同用法在瘢痕子宫妊娠无痛人流中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片的不同用法在瘢痕子宫妊娠无痛人工流产(人流)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960例瘢痕子宫早孕要求无痛人流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20例,A组收入院后手术前2 d每天口服米非司酮50 mg,2次/d;B组手术前1 d晚饭后2 h顿服米非司酮150 mg;C组不使用米非司酮;三组患者均于术前配伍米索前列醇。比较三组的宫颈软化且无需扩张情况、术前出血、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出血发生率比较,A组6.3%(20/320)、C组3.1%(10/320)明显低于B组87.5%(280/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稍高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宫颈软化且无需扩张率为95.6%(306/320)与B组的96.3%(308/3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宫颈软化且无需扩张率均明显高于C组的19.1%(61/3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宫颈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1%(10/320),B组为2.5%(8/320),C组为4.7%(15/320),三组宫颈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前1 d晚饭后2 h顿服米非司酮与后手术前2 d口服米非司酮分别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瘢痕子宫无痛人流中软化宫颈、减少术中出血及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后者因术前出血机会增加,反而不利于手术,前者用于瘢痕子宫无痛人流值得借鉴。

周丽萍[9](2016)在《药物流产联合负压吸宫术对哺乳期妊娠流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药物流产联合负压吸宫术对哺乳期妊娠流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治哺乳期妊娠流产患者362例,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药物流产联合负压吸宫术进行手术,对照组患者给予负压吸宫人工流产手术,对两组患者流产方式进行前瞻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流产率100%,显着优于对照组的85%;观察组在手术时的出血量、宫颈粘连,手术后阴道出血量与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以及术后的感染率等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流产联合负压吸宫术对哺乳期妊娠流产的手术效果显着,术后的不良症状较少。

张海林[10](2015)在《米索前列醇片用于高危因素人工流产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人工流产可作为避孕失败意外妊娠的补救措施,近年来流产人数逐年上升,存在大量短期内重复流产、疤痕子宫流产、年龄过小等高危人流者。目前采取的B超引导下手术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导致宫颈暴露困难、扩张宫颈困难、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及并发症增多等问题。本院将米索前列醇片用于高危因素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手术中,疗效探讨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门诊妊娠69周的健康女性,年

二、口服米索前列醇在哺乳期妊娠负压吸宫术中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口服米索前列醇在哺乳期妊娠负压吸宫术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除膜逐瘀汤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与诊断标准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1.6 伦理学要求的临床研究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第二章 研究结果
    1 病例分布及完成情况
    2 治疗前可比性分析
        2.1 64 例患者年龄比较
        2.2 64 例患者停经天数比较
        2.3 64 例患者孕次比较
        2.4 64 例患者产次比较
    3 64 例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3.1 药流完全流产率比较
        3.2 药流后阴道出血情况比较
        3.3 药流后月经复潮情况对比
    4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
    5 安全性指标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1 西医对药流不全的认识
        1.1 药流后异常出血机制探讨
        1.2 药流不全的相关因素
        1.3 西医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的办法
    2 瘀血与药流不全的关系
    3 中医药提高药流流产完全率的方法
        3.1 联合验方
        3.2 联合自拟方
        3.3 联合外治法
    4 除膜逐瘀汤的组方原则及分析
    5 除膜逐瘀汤方药的现代药理分析
    6 除膜逐瘀汤提高药物流产完全率可能作用机理
    7 选择米索前列醇口服组作为对照组的依据
    8 临床疗效分析
        8.1 64 例患者临床疗效的分析
        8.2 64 例患者药流后阴道出血情况比较的分析
        8.3 药流后月经复潮情况比较
    9 安全评价及不良反应分析
    10 存在问题
    11 今后研究思路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预处理后负压吸宫术在孕周≤10周瘢痕子宫妊娠妇女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选例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1.3.2 观察组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围手术期相关指标
    2.2 宫颈扩张情况
    2.3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3 讨论

(3)女性避孕方法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妇科常见疾病状态下避孕方法的临床应用
    1.1子宫肌瘤
        1.1.1 COC
        1.1.2 IUD或LNG-IUS
    1.2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1.2.1 COC
        1.2.2 LNG-IUS
        1.2.3其他孕激素避孕药
    1.3 子宫内膜增生
        1.3.1 COC
        1.3.2 LNG-IUS
    1.4 子宫内膜息肉
        1.4.1 COC
        1.4.2 LNG-IUS
    1.5 AUB-O
        1.5.1 COC
        1.5.2 LNG-IUS
    1.6 原发性痛经
        1.6.1 COC
        1.6.2 LNG-IUS
    1.7 PID
        1.7.1 COC
        1.7.2 LNG-IUS
2 人工流产后避孕 (PAC) 方法的临床应用
    2.1 人工流产后可选择的避孕方法
        2.1.1 宫内节育避孕器具 (IUC)
        2.1.1. 1 IUC的种类和避孕效果
        2.1.1. 2 人工流产后即时放置IUC的优势和注意事项
        2.1.1. 3 负压吸宫术后即时放置IUC仍存在的顾虑
        2.1.2 单纯孕激素避孕方法
        2.1.2.1皮下埋植剂
        2.1.2. 2 孕激素宫内缓释系统LNG-IUS
        2.1.2. 3 单纯孕激素避孕针
        2.1.3 CHC
        2.1.3.1短效COC
        2.1.3. 2 CIC
        2.1.3. 3 复方阴道环
        2.1.4 绝育术
        2.1.5 避孕套
        2.1.6其他避孕方法
    2.2 不同人群人工流产后避孕方法的选择
        2.2.1 有两次及以上人工流产史的人工流产后妇女
        2.2.2 有多次剖宫产史的人工流产后妇女
        2.2.3 人工流产手术中发生并发症的流产后妇女
        2.2.4 使用LARC失败所致非意愿妊娠的人工流产后妇女
        2.2.5 年龄≤19岁的人工流产后青少年女性
        2.2.6 智力障碍的人工流产后妇女
        2.2.7 有异位妊娠史的人工流产后妇女或异位妊娠手术后的妇女
        2.2.8畸形子宫的人工流产后妇女
        2.2.9瘢痕子宫的人工流产后妇女
        2.2.1 0 药物流产后
        2.2.1 1 中期引产术后
3 产后避孕方法的临床应用
    3.1 产后避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1.1 排卵恢复
        3.1.2 生育间隔
        3.1.3 未及时高效避孕可能带来的风险
    3.2 产后避孕的方法
        3.2.1 LARC
        3.2.1.1 IUC
        3.2.1. 2 皮下埋植剂
        3.2.1. 3 单纯孕激素避孕针
        3.2.2 其他避孕方法
        3.2.2. 1 短效避孕法
        3.2.2. 2 永久避孕法
        3.2.2. 3 其他
    3.3产后避孕咨询和实施的流程指导
        3.3.1 告知产后避孕的重要性
        3.3.2 澄清避孕知识方面的误区
        3.3.3 个体化推荐避孕方法
        3.3.4 不良反应的处理
    3.4 产后避孕的咨询流程

(4)药物流产联合负压吸宫术对哺乳期妊娠流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
    1.3治疗方法
    1.4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6)药物流产配合无痛负压吸引清宫术终止早期高危妊娠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2.2 两组患者宫口软化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情况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比较
3 讨论

(7)手动负压吸引术和电动负压吸引术终止早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早期妊娠的人工流产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米非司酮片的不同用法在瘢痕子宫妊娠无痛人流中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三组术前出血情况比较
    2.2 两组术前宫颈软化且无需扩张情况比较
    2.3 三组孕妇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比较
    2.4 三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3.1 瘢痕子宫妊娠孕妇子宫的特点
    3.2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的药理作用及药代动力学特点
    3.3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瘢痕子宫早孕人流中的应用

(9)药物流产联合负压吸宫术对哺乳期妊娠流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10)米索前列醇片用于高危因素人工流产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方法
    1.3观察指标
2结果
    2.12组宫颈软化情况比较
    2. 2 2组术中情况比较
    2. 3 2组手术并发症比较
3讨论

四、口服米索前列醇在哺乳期妊娠负压吸宫术中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除膜逐瘀汤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的临床观察[D]. 卢周彤.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预处理后负压吸宫术在孕周≤10周瘢痕子宫妊娠妇女中的应用[J]. 安清敏. 河南医学研究, 2020(22)
  • [3]女性避孕方法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J]. 程利南,狄文,丁岩,范光升,顾向应,郝敏,贺晶,胡丽娜,华克勤,黄薇,金力,孔北华,郎景和,冷金花,李坚,刘彩霞,刘冠媛,宋磊,王晓晔,吴尚纯,薛敏,杨慧霞,杨清,姚书忠,张震宇,周应芳,朱兰. 上海医学, 2018(11)
  • [4]药物流产联合负压吸宫术对哺乳期妊娠流产的研究[J]. 李平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8(25)
  • [5]女性避孕方法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J]. 程利南,狄文,丁岩,范光升,顾向应,郝敏,贺晶,胡丽娜,华克勤,黄薇,金力,孔北华,郎景和,冷金花,李坚,刘彩霞,刘冠媛,宋磊,王晓晔,吴尚纯,薛敏,杨慧霞,杨清,姚书忠,张震宇,周应芳,朱兰.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8(07)
  • [6]药物流产配合无痛负压吸引清宫术终止早期高危妊娠的临床观察[J]. 张慧兰.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7(09)
  • [7]手动负压吸引术和电动负压吸引术终止早孕的临床研究[D]. 乔永茜. 天津医科大学, 2017(03)
  • [8]米非司酮片的不同用法在瘢痕子宫妊娠无痛人流中的临床观察[J]. 陈学智,张晓燕,何智妹,陈远中,高青翠.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03)
  • [9]药物流产联合负压吸宫术对哺乳期妊娠流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 周丽萍. 中国社区医师, 2016(01)
  • [10]米索前列醇片用于高危因素人工流产临床观察[J]. 张海林.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18)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