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历时分析中如何区分动词和介词

汉语历时分析中如何区分动词和介词

一、在汉语历时分析中如何区分动词和介词(论文文献综述)

罗薇[1](2021)在《《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文中提出《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专为高等教育编写的汉语语法教科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该书既是一部实用的汉语教材,也是一部传承俄罗斯汉学研究传统、充分吸收以往欧洲人汉语学习与研究成就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较早以普通语言学理论解释汉语的学术着作。本文将以1902年首版为基础,结合施密特个人档案、拉脱维亚大学所藏施密特个人藏书中的相关资料,从成书的历史背景、俄罗斯人的汉语学习与研究传统、欧洲人学习汉语的历史、世界语言学史以及俄罗斯汉语教育史的角度挖掘该书的特点和价值。该书写作的主要基础来源于俄罗斯人研究与学习汉语的传统。得益于作者施密特在彼得堡大学所受的东方学专业训练,俄国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汉学学派汉语教学的传统、以及俄国人的语言研究传统对施密特写作《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产生了深刻影响。首先,在俄国汉语研究的强项方面,如语法分析系统、汉字分析法等方面,施密特广泛采纳了前辈学者的观点,并且在传统汉学的基础上提出适应新局势的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此外,对俄国人学习汉语的继承还表现在另一些方面,如:延续俄国汉学研究的传统项目,同时关注汉、满、蒙三语,又根据海参崴东方学院对学生掌握东亚语言的要求增添了日语、朝鲜语以及越南语等语言材料。其次,继承彼得堡学派对中国历史语言文化的基本观点,认为包括汉语在内的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地区文化一样,可以通过一般方法被科学地认识、研究,汉语并非是某些欧洲汉学家认为的“停滞不前”的、处于其原始状态的一种低级语言,而是具有与其文化相关的理据性,需要理性地认识。再次,彼得堡汉学学派注重积累史实材料,在研究汉语时,施密特大量收集、引用丰富的语言材料和例证,这也是施密特作为瓦西里耶夫弟子最突出的传承特点之一。俄罗斯人早期对汉语的认识主要来源于驻北京东正教使团成员论着和西方人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有大量从中国运回的中文原典。俄罗斯人对汉语的认知从一开始就具有三方面的视野,他们既传承本国人的研究,又善于参考西方、中国的研究和学习资料。一方面,该书吸收了当时欧洲和中国学术界对汉语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一部在系统、科学的文献综述基础之上的学术着作,对欧洲其他汉学家的观点、成果和语言材料进行整合,从中得出更进一步的观点,从而成为外国人汉语教材编着史发展到19、20世纪之交时具有综述性、整合性的一部着作。另一方面,《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中对欧洲人汉语学习资料的运用还在于对其中收集的语言材料进行分类、精选,找到最适合编入该书的范例。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特点还在于将以往欧洲汉学家、语言学家的资料,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将之整合纳入他的语法系统中—一汉语实用语法系统是作者要着重教授的内容,也是这部教材相比于一些欧洲汉学家语料搜集式的汉语教科书更具优势之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并非只有零散的语法点汇集,而是强调汉语语法规则的整合归纳,并且首次在俄语语境下构建一套新的汉语实用语法体系。是明清时期以来外国人对汉语语法科学研究史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继往开来之作,也是20世纪以后国际学界的现代汉语研究往纵深方向开拓的重要前提,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从欧洲语言学史和俄罗斯语言学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到19世纪末,欧洲和俄国语言学经过了多年的方法和材料积累,在历史比较语言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经为学界所接受,这些思想对这一时期包括施密特在内的俄国语言工作者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普通语言学的新思想在外语教材编纂方面的应用也具有重大意义。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汉学史上第一次尝试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的语法着作。一方面来说,以汉语为参照、拓宽了普通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和研究范围,反过来说,也从西方语言学的新成果出发丰富了汉语研究的方法论。从语言本身的发展来看,这一时期的汉语内部也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清末社会大变革,越来越多的新词日渐成为时尚,北方官话口语日益成为最重要的中外交往标准语,白话文运动已在酝酿之中;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来自西欧语言学的发展——经过19世纪的发展,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该书可以看作是一部汉语史研究与汉语实践语法研究相结合的产物,书中证实了运用产生于印欧诸语言框架下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方法在汉语研究中的可能性与可行性。通过对本书的研究,可以从“他者”的角度审视汉语对普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论的贡献,挖掘汉语对历史语言学及普通语言学研究的补充意义,加深历史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观念下对汉语及其历史演变的认识。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出版使用对19、20世纪之交俄国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的汉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语言实践教材,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规则、掌握用法,作者不仅善于描写语法规则时在抽象化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化表述,注重使用条件、搭配对象、适用范围、特例等方面的考察,力求使语法规则呈现出严谨、易懂、实用的特色,同时还配有大量精选范例。此外,教材的内容还间接地反映了俄国的教育政策、教育历史,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汉语课程大纲、教学目标,施密特本人的教学思想等。因此,教材的内容折射出这一时期俄国汉语教育史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生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即19、20世纪之交)、特定教育场所中(即海参崴东方学院)、特定教育者(即施密特)主导下、针对特定学习者群体(即就读于海参崴东方学院的大学生、军官和少量其他社会人士)的教育活动的历史进程。总之,俄国汉学家施密特专为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汉语学习者编写、并于1902年出版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既继承了俄罗斯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学派既往的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传统,采用了俄国人头脑中相对成熟的俄语语法框架基础,又能放眼世界,有所取舍地借鉴当时流传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其他国家汉学家所着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成功运用最新的俄国和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研究方法论,以及截止到清末时期的中国传统语言学成就来科学地描写汉语,是俄国汉语教育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部语法教科书。本文将结合教材原着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梳理本书的编写特点及研究成果,全面考察这部着作的重要作用及价值。

林松[2](2021)在《两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构词法本质上是研究词语构成所涉的语素关系规律或规则。因此,构词法实际上是研究既有词语内部语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语素如何构成词及语素构词规律的方法。多数学者在阐述现代汉语复合词构词法时,将偏正、联合、主谓、述宾和述补五种构词基本方式予以列明。两汉时期的复合词构词法则呈现出自己的特点。本文以西汉的《史记·本纪》《盐铁论》,东汉的《论衡》《潜夫论》四部着作为基本语料,在对语料的复合词从语义、构词方式等多个角度进行细致、充分描写的基础上,对两汉时期的汉语复合词构词法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和深入的分析,从而梳理出汉语复合词构词法在这一时期的全貌,总结两汉时期汉语复合词在语义、结构上的特点,同时采用共时与历时的比较研究,将两汉时期的复合词与相近时期部分着作中的复合词的构词方式和特点作比较,分析其发展的规律及动因。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首先,至汉代,联合式构词法已成为汉语构词法中最能产的构词方法,大有取代偏正式构词法首要地位的趋势。同时,联合式复合词中同素异序复合词的数量有所变化。从字序上看,语料中有同素异序现象,但较之先秦数量已经开始减少,这说明随着汉语词汇的发展,很多词己基本定型,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汉语词汇的稳定性。虽然同素异序复合词数量在减少,但其在现代汉语中也还存在。关于造成这一现象的要素,学者们认为其主要包括语音、认知习惯(如汉语中对长幼、尊卑先后顺序的固化认知或喜好)、时间及空间的自发顺位(如时间表达遵循前后、古今顺序,空间表达习惯左右等)。其次,较之先秦,两汉时期的偏正式复合词的数量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与学者们的“偏正式方式主要构成名词,没有构成形容词”这一观点有异,本文研究所涉四部语料,偏正式形容词均在各书出现,虽然数量极少,但从数量占比角度,其与前述学者研究的先秦时期的数量占比有所增长,有一定的发展。此外,四部语料相关的偏正复合词中尚有少量的数词和副词。此外,自西汉到东汉,偏正式复合词的构词形式有了明显的发展,也是复合词中构词形式最丰富的一类。另外,在本文的论述中,主谓式与动宾式复合词在所选语料中数量较少,构词方式在两汉时期也没有大的变化,且动宾式复合词中的动词,大多不带宾语,故推断两汉时期的动宾式复合词词汇化程度不高,其发展也并不成熟。最后,本文所涉附加式复合词,从数量及构成上看,变化不大。但是细细考察,发现词缀的数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如名词性词缀“者”,否定词性的词缀“无”等等,此外,附加式复合词构词方式稳定。董秀芳认为这是句法结构词汇化的一个后果,即句法结构的词汇化造成了词缀的增加。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一)在研究方法上,一方面在历时研究的语料选择上,以两汉四部语料为核心,前引西汉前两部语料,后接魏晋两部语料,通过历时比较,对系统研究两汉复合词构词法的发展轨迹和规律有一定的价值;另一方面,结合数据统计和定量分析,在构建较为科学合理的复合词判定标准前提下,对四部语料中的复合词做了穷尽性数据统计,并以百分比的形式做了对比,实现了对两汉四部语料复合词构词的定量分析;(二)在研究视角上,除却传统复合词构词方法比较外,重视复合词构词、构词方式对语素义的影响。对所选语料所涉例证大部分复合词语义进行了诠释和界定,对复合词构词结构、方法可能影响词素语义及构词导致原来语素义变化的现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揭示,并基于此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三)在研究内容领域,如前所述所选语料及借助语料的历时比较研究,其主要关注复合词构词方式的数据分析和定量分析,对联合式构词法、偏正式构词法等构词方法所涉数据进行横向对比且分不同时期进行纵向比较,得出了联合式构词法在两汉时期已成为汉语构词法中高产能的构词方法这一结论;(四)展现了汉语复合词在两汉时期各种构词方式的发展及其演变。

李林泽[3](2021)在《现代汉语语义异指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理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典型的语义异指现象有述补类语义异指和修饰类语义异指两种。以往研究针对该现象提出的“移位说”“形义错配说”“语法隐喻说”等假设没能揭示此类语言现象的本质,没有对此类现象的句法语义特征进行系统性描写,也无法探明此类现象产生的认知理据。认知语言学具有解决以上问题的潜能。本文在对语义异指现象进行明确界定的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视角,重点关注以下三个问题:1.语义异指具有哪些典型的句法特征?2.语义异指具有哪些典型的语义特征?3.语义异指现象产生的认知理据是什么?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第一、语义异指现象体现了语言象似性这一根本性的句法语义特征。表层句法结构的底层是概念结构,意义就是概念化。意义是无限的,而句法结构是有限的。言者用有限的句法结构表达无限的意义,同时还要兼顾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势必造成对现有句法结构的主观操作。虽然述补类语义异指和修饰类语义异指各有独特的句法特征,但总的来说,语义异指结构在异指成分的形态特征、数量限定语、句型分布以及句子的体等方面都受到相对于语义正指结构来说更为严格的限制。第二、修饰类语义异指和述补类语义异指具有迥异的语义特征,但仍能找到一些共性。语义指向是异指现象语义特征研究的重点内容。从还原观的角度来看,两类语义异指中异指成分的论元结构并不因进入这些结构(或构式)而有所改变,其配价要求和词汇选择限制保持不变。从整体观的角度看,异指相关的结构(特别是动结式)的整体论元结构和语义指向特征都与异指成分的论元结构密切相关。另外,异指结构具有较高的信息密度,是概念化者有意的句法安排,体现了较高的主观性。第三、语义异指的产生具有明显的认知理据。从根本上讲,语义异指是语言使用者基于认知识解结果而对习以为常的语义正指结构的图形-背景关系的逆转,是认知主体不同识解方式在句法形式上表现。修饰类语义异指是言者对同一情景的不同方面进行突显、静态到动态心理扫描方式的转换等认知识解操作的结果。异指成分以及中心成分存在于同一个注意窗口,两个成分作为输入项而形成新的整合空间,从而产生了迥异于组成构件的语义特征。此类语义异指是言者有意识的句法操作,具有强烈的语用动机。通过对语言符号单位的操作,将性状焦点化,更好承载主观情感、体现表达意图,完成话语构建。述补类语义异指逆转了述语和补语的图形背景关系,补语成为图形并构建主要事件,可以独立或共同支配论元。本研究再次证明了认知语言学提出的不同句子结构即代表不同意象的观点。所谓的句型变换根本不存在,“移位说”赖以存在的“源句式”也仅是一种没有根据的假设。第四、语义异指现象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其内部并不匀质。述补类语义异指和修饰类语义异指具有迥异的句法语义特征、语用效果、语言理据等,但在认知理据方面具有统一性。本研究明确界定了语义异指现象的研究范围及其认知、心理学基础,构建了对该现象进行描写-解释的基本框架。对典型的述补类语义异指和修饰类语义异指的句法语义特征和产生理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并将现代汉语语义指向研究引向深入,对汉语语法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以及国家当下急需发展的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即时翻译等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王敏辰[4](2021)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汉语强调句式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强调是语言的一种重要功能,而强调句式是实现强调的一种主要方式。学界对于强调句式在强调系统内的地位认识不足,未能全面梳理强调句式与其他强调手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也没有形成强调句式的统一界定。与此同时,强调句式的对比研究局限在句法领域,而语义及语用方面的讨论还不够。有鉴于此,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指导,构建强调语义模型,明确强调句式在强调语义系统中的地位及本质特点,并从句法、语义和语篇三个层面对英汉语强调句式进行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以期揭示英汉语强调句式的异同及其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基于元功能思想,本研究指出强调是语义层面的概念,它以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等三大元功能为基础,帮助增强语言的元功能强度,包括概念意义的语义强度、人际意义的情态强度以及言语内容在语篇中的信息强度等等。换言之,强调功能不是自主功能,而是服务于元功能的附加功能。从级阶角度看,强调功能发生在语言的任何表达层面,包括语音/文字层、词汇语法层和语篇层,其中词汇语法层可以进一步分为词组层和小句层。总的来说,本研究以元功能为基础,从语言的三个连续层次建构了强调语义模型。就强调句式而言,它作为强调功能的体现方式之一,处于词汇语法层次系统的小句层面,与其他层面或者小句层面的其他强调手段相比,强调句式具有四个区别性特征:其一,强调句式位于或趋于小句层强调实现方式的“词汇-语法”连续统的语法极端。其二,强调句式具有特定的句法结构;其三,强调句式的标记词无实际语义,也不自带对比重音。其四,强调句式不受制于语篇分布规则,其强调功能属于结构的必要功能。基于以上特点,本研究从元功能角度,对强调句式作出如下界定:强调句式指的是语言在词汇语法层通过特定的句法结构凸显小句中某个成分或者部分内容,增强该成分的信息强度,并同时强化凸显成分的经验意义或者人际意义,从而引起或者提醒听话者/读者注意被强化的经验意义或者人际意义。接着,按照凸显成分的功能语义范畴,强调句式被分为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和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前者包括参与者角色凸显型强调句式、环境成分凸显型强调句式和情形凸显型强调句式,后者包括判断凸显型强调句式和评价凸显型强调句式。根据“语义为中心,形式体现意义”的功能描述思想,英汉语各类强调句式在句法和语义上有如下异同:就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而言,英语和汉语都可以凸显以下几类经验成分,即动作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交流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等六种过程所期待的参与者角色,跨度、位置、方式、原因、或然、伴随、角色和角度等八种环境成分,以及动作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交流过程和行为过程所建构的情形。此外,强调句式与既定意义相同的原式小句具有两种可能的语义关系,一是强调句式与原式小句的经验意义相同,二是强调句式是原式小句发生概念隐喻的结果,这可能会引起原始经验意义发生改变。除共性外,英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和汉语经验凸显型的主要差异在于二者的主要强调标记的句法功能和语法性质差异。英语中,强调标记“be”具有两种句法功能,分别是“it be x that/wh-疑问词……”(“x”代表凸显成分)结构中与“it”组成强势语气成分的操作词和“wh-疑问词……bex”结构(包括其变形形式“all/the-名词词组+be+x”)中的主要动词。汉语中,关键强调标记“是”与次要强调标记“的”组成四种句法结构,分别为“是1…x…的”“……的是2 x”“是2x的”和“是3x的”。在此,“是1”发挥操作词功能,“是2”发挥谓体功能,“是3”发挥推断状语功能。语法性质上,英语的强调标记“be”具有限定性,且位置固定,凸显成分紧随其后,而汉语的强调标记“是”无限定性,位置多变,可与凸显成分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就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而言,英语和汉语的凸显成分语义范畴一致,涉及六类判断意义,即可能性、惯常性、真实性、明显性、义务性、意愿性,和七类评价意义,即情绪反应、认知反应、行为规范、行为人属性、潜力、实体价值和环境。然而,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强调产生机制不同,这同时引起体现形式上的差异。英语中,表示判断/评价意义的凸显成分与被判断/评价项目以两个独立命题的形式呈现,并且凸显成分由主位引发语“it be”引出而成为主位焦点,因此英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结构为:it[主语]+be[主要动词]+x[补语]+被判断/评价项目[补语]。汉语中,存在三种强调方式:一是添加传信语气词“是”和“的”以增强肯定语气,其中“是”位于谓体之前,“的”位于句尾,它们不会改变原式小句的基本句法结构;二是使用“的字结构”使人际意义经验化,以强化命题或者提议的有效性。在这种情况下,强调结构为“被判断/评价项目[主语]+是[谓体]+x-的[补语]”;三是通过“连x都/也y”结构蕴含的非常规判断意义,加强事件真实性或者评价的正确性。在这种结构中,“连”发挥介谓体的功能,用来引出部分凸显内容“x”从语篇角度,本研究考察了英汉语强调句式在小说、新闻和剧本三类语篇中的分布情况。研究发现,英汉语强调句式的总体分布情况相同:剧本语篇>小说语篇>新闻语篇。从语体角度看,在英语书面语篇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出现频率高于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在口语语篇中情况相反,而在汉语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出现频率始终低于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局部来看,英汉语强调句式的分布特征有三:其一,参与者角色凸显型强调句式在英语和汉语任何语篇类型中都是最为常见的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其二,英汉语各类强调句式在每类语篇中的常见性等级序列不同;其三,英汉语各类强调句式在每类语篇中的出现总频率不同。在小说和剧本中,英语强调句式的总频率低于汉语,而在新闻中,却高于汉语。总的来看,英汉语强调句式在语篇中的分布情况主要受到以下两点影响:首先,三类语篇特点造成了上述的总体分布特征。就小说语篇和剧本语篇而言,它们描述完整的故事,涉及多个事件、多种视角等,这为各类强调句式的出现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新闻报道遵循“篇幅最小化、信息最大化”的原则,更常使用强调词汇而非强调句式,因此新闻语篇中强调句式出现频率低于小说语篇和剧本语篇。其次,英汉语强调句式的主客观特点决定了它们在不同语篇中的出现频率差异。由于英语强调句式具有明显的客观性,它符合新闻语篇客观、严谨的文风,因而英语强调句式更常出现在新闻语篇中,而汉语强调句式具有明显的主观性,这不符合新闻语篇特点,所以它较少出现在新闻语篇中,而更常出现在不需要保持客观、中立的语篇中。然后,从话语生成和发展角度,本研究指出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在语篇中主要发挥以下几种话语功能:修正话语、发起话题、延续话题、转换话题和总结话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主要发挥四种功能,即主导观点、推动观点、对照观点和总结观点。最后,本研究发现了引起英汉强调句式异同的历时因素、认知因素和思维因素。历时上,英语强调标记“be”和汉语强调标记“是”的起源不同,这导致了二者的语法性质差异。“be”的发展路线为:动词→系动词→强调标记,“是”的发展路线为:指示代词→系动词→强调标记。相比而言,“be”具有动词起源,所以含有动词的屈折变化的特点,而“是”由指示代词发展而来,没有动词来源,既没有限定性,也不发生屈折变化。认知上,英汉民族都按照舞台模型感知强调现象。不同的是,英语民族将凸显成分置于固定的图形位置,按照从图形到背景的顺序进行认知,而汉语民族运用强调标记激活无固定位置的凸显成分,按照自然顺序进行认知。思维模式上,英语强调句式在客体思维、分析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影响下,具有客观性、“强调部分-非强调部分”二分性和抽象性等特点,而汉语强调句式在主体思维、整体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作用下,呈现主观性、整体把握性和具体性等特点。总而言之,本论文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资源数据库建设与汉外对比研究”(19ZDA319)的部分研究成果,建构了强调语义模型,并基于元功能思想提出了强调句式的界定以及分类,这将有助于深入强调结构在语义方面的理论研究。另外,通过对英语和汉语强调句式的对比性描述和解释,本研究揭示了英汉语言的相关特点,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对比领域的发展,为语篇分析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黄广平[5](2020)在《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认知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动结构式极具特色,其独特性和重要性在众多句式中尤其突出,一直以来是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动结构式是一个由谓语动词和结果补语组成的双表述句法结构,表示动作和该动作引发的结果的语义关系。其句法结构形式主要表征为SVOR,SVRO,SVR等。通过阅读英汉从古至今四个历史时期代表性经典文献,对其动结构式进行穷尽性搜索、整理和统计,我们发现以往研究主要基于结构主义,生成语法视角,少量基于认知语言学视角的,极少基于两种或以上的跨语言对比或类型学视角。共时方面主要对动结构式的定义、产生、来源、类型、句法和语义等方面做了较细致深入的研究,成果显着,而历时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动结构式某些特殊次构式或组成成分如动词或结果补语的个案的历时描写,或是对断代历史时期或专书史籍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但是,总体来说,以往研究大多囿于对动结构式分类和句法语义特征的共时描写,对动结构式全面而系统的历时演变的研究却很少,而把共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对跨语言动结构式历时演变过程和特征的动态描写则更为鲜见。再者,对跨语言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共性和差异背后的认知机制和动因的解释也还不够深入。针对动结构式研究现状,本研究从历时构式语法视角,以构式语法理论、构式化理论、语法化理论和力动态系统理论为基础,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共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语料数据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过程、特征和规律进行较详尽的概括和描写,对二者共性和个性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其共性和个性背后的认知机制和动因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和解释。在已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探讨了以下三个问题:(1)英汉动结构式具有怎样的历时演变过程和特征?(2)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过程、特征和规律有何异同?(3)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过程和特征异同的认知机制和动因是什么?本研究基于英汉四个历史时期的经典文献语料,对动结构式的历时演变过程和特征进行了描写分析,绘制了二者的演变过程。英语动结构式的显着的历时演变链条为:S+O+R+Vt→S+Vt+O+R或S+Vt+R+O→SVOR。其中,变化最大的是S+O+R+Vt演变成为S+Vt+O+R,发生在中古英语早期,属于“形式新+语义新”的构式化。因为古英语基本语序的改变和屈折系统的衰落,演变为符合动结构式因果顺序的语序SVOR。由于SVOR的高频使用,隐喻和类推机制的影响,SVRO愈加淡化和受限,其结果补语逐渐限于一些高频形容词如open充当。SVOR则得到进一步扩展使用,一直到现代时期,都属于后构式化演变。关于汉语动结构式,其显着的语法化链条呈现为:S+Vt+Vt→S+Vt+Vi→S+Vt+R。其中,发生在上古汉语末期或中古早期S+Vt+Vt到S+Vt+Vi的演变属于前构式化演变。变化最大的是S+Vt+Vi到S+Vt+R的演变,受类推机制和双音化趋势的影响,发生了“形式新+语义新”的构式化。其后,由于动结构式的动词语义类型得到扩展,隐性致使义的动词也越来越多入句动结构式,因此属于后构式化演变。总体来说,英汉动结构式都遵循“构式演变-构式化-构式演变”的演化过程。英汉动结构式的历时演变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其共性表现在:第一,英汉动结构式的主导语序是SVR的连续语序;第二,致使类动结构式图式性最高,能产性最强;第三;英汉动结构式语义简洁语用高效。其差异主要在于:第一,英语动结构式语序类型逐渐增加而汉语动结构式语序类型逐渐减少;第二,汉语动结构式能产性高于英语动结构式;第三,英语动结构式构式化主要机制为概念隐喻,汉语为类推;第四,英语动结构式历时演变根本动因是屈折标记系统渐趋消失,汉语是双音化趋势。语言是对世界的编码,在人类共有的心理和认知基础之上,由于民族、地域、传统文化、社会环境、思维模式等的不同,不同民族的语言有共性,也有自己独特的编码方式。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深层认知动因主要在于:1)英汉动结构式语序的理据性存在差异,英语动结构式体现了顺序象似性,汉语动结构式体现了距离象似性;2)英语动结构式概念化的“递次扫描”和汉语动结构式概念化的“总括扫描”;3)英汉动结构式致使概念的识解存在差异,英语动结构式层级凸显力动态中的结果/使果特征,汉语动结构式由于双音化趋势的影响,动词和结果补语逐渐凝结成一个固定单位,更凸显动词和结果补语的关系。本研究从语言的经济性和象似性,语言构式的概念化方式,以及力动态系统模式等方面来深入解释英汉动结构式的共性和差异背后的认知机制和深层动因。本研究以历时构式语法新视角出发,对英汉动结构式进行跨语言对比研究,弥补了以往学者对动结构式共时和历时演变研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英汉动结构式的研究。通过对动结构式历时演变过程、特征和路径的系统的描写和共性及个性对比解析,揭示了人类语言演变不仅有语言内部的原因,有共同的心理和认知基础,也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传统以及思维习惯等外部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为跨语言构式对比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研究成果有助于语言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英汉动结构式之间的异同,有益于跨语言句式的学习和实践,有助于人们掌握跨语言句式之间的差异和共性规律,对外语教学、二语习得、对外汉语教学、英汉翻译和词典编撰等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代爽[6](2020)在《基于汉泰对比和中介语语料库分析的汉语介词“在”的类型学特征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将语言类型学作为基础理论,通过跨语言的比较概括出汉泰两种语言“在”字短语的共性和特性。通过对比,发现汉泰“在”字短语中的介词类型并不相同,因介词类型的不同,汉泰各题元“在”字短语中前置介词“在”的隐现特征、“在”字短语的语序、“在”字短语的句法功能等都会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依据语言类型的标记预测泰国学生习得汉语“在”字短语时可能出现的偏误。随后基于中介语语料库,对母语为泰语的留学生习得汉语“在”字短语时产生的偏误进行了分析,并对偏误的原因进行了解释。接着总结了汉泰“在”字短语的类型学特征与偏误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建议。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汉泰各题元“在”字短语在隐现、语序、句法功能等方面的差异都是因汉泰“在”字短语中介词类型的不同造成的,介词类型是造成汉泰“在”字短语各方面差异的根本原因。2.汉语“在”字短语中的介词有两种结构(单元介词、多元介词),三种类型(前置介词、后置介词、框式介词);泰语“在”字短语中的介词有二种结构(单元介词、双元介词),一种类型(前置介词);汉语“在”字短语中的介词类型比泰语复杂得多。3.泰语“在”字短语中的前置介词在语义上相当于汉语的框式介词,因此无需加上后置词就可以标记题元关系。而汉语“在”字短语中的前置词“在”没有实在语义,需要依靠其他成分才能表达完整的题元意义,所以汉语“在”字短语存在隐现问题。4.从隐现特征上看,汉语“在”字短语中的五种题元类型,语义越抽象,前置词“在”越不容易隐现;而语义越具体,前置词“在”的隐现规律也就越复杂。这是因为表具体语义的“在”字短语,有时仅依靠介词“在”后的名词性成分或后置词的补充就能标记题元关系,介词“在”的隐去不会对句子的语义和句法产生影响;而表抽象语义的“在”字短语中的介词类型一般是框式介词,必须由前后介词相互搭配才能表达完整的题元关系。5.通过统计共40万的汉语和泰语语料,我们发现汉泰各题元“在”字短语中介词的对应情况和使用频率存在差异,泰语方所、时间题元中的介词数量较多、划分较细,例如:泰语表示处所的前置介词“??”、“”、“??“”(在)在语体上有差别,表时间的前置词“????、(在)”在时态上有区别,因此泰语在方所、时间题元的使用频率高于汉语。而在范围题元,泰语没有与汉语框式介词“在……中”、“在……里”、“在……内”一一对应的介词,“”、“?”既可以翻译为“在……中”、“在……里”又可以翻译为“在……内”。在行为主体题元,汉语“在sb”这一表达在泰语里没有对应形式,因此泰语在范围、行为主体题元的使用频率低于汉语。6.框式介词“在……上”、“在……中”、“在……里”是“在”字短语中的无标记的构式。依据标记理论中的“组合标准”、“分布标准”、“频率标准”,从组合标准分析,这三个框式介词的后置词“上、中、里”的语义丰富,所能搭配的名词种类丰富,构词能力强;从分布标准分析,这三个框式介词既能出现在方所题元又能出现在范围题元;从频率标准分析,通过统计共20万字的汉语语料,发现这三个后置词的使用频率是所有后置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在偏误分析中,这三个框式介词也最容易出现遗漏后置词和后置词误代的偏误。且从认知的角度出发,人类的认知遵从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顺序,因此人们在认识和表达事物的方位时,通常说某处之上,或是将事物放在一个范围之内,形成以“上、中、里”为中心的心理,因此这三个框式介词是“在”字短语中无标记的构式。7.汉语和泰语都为VO型语言,泰语“在”字短语以VPP语序为优势语序,而汉语“在”字短语却以PPV语序为优势语序,因为泰语遵循“联系居中项原则”,而汉语受“时序象似性原则”和“焦点信息原则”的影响更大。8.汉语各题元“在”字短语的习得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顺序,通过对正确率和使用频率的考察,我们认为泰国学生汉语各题元“在”字短语的习得顺序为:方所>时间>行为主体>条件>范围(“>”表示先习得)。条件、行为主体题元虽比范围题元出现得晚,但两个题元中的框式介词单一,因此比框式介词繁多的范围题元更易习得。9.通过偏误分析,泰国学生在习得汉语“在”字短语时出现最多的偏误为前置词“在”的误加偏误,其次是“在”字短语的错序和前、后置词的遗漏偏误,前、后置词的误代偏误最少。10.汉语“在”字短语的特征会导致泰国学生习得“在”字短语时产生偏误,其中汉语前置词“在”的隐现特征是导致误加偏误的主要原因;汉语“在”字短语的语序特征是导致错序偏误的主要原因;汉语“在”字短语的介词类型特征是导致遗漏偏误的主要原因;汉语“在”字短语中介词的语义特征是导致误代偏误的主要原因。

钟芳剑[7](2020)在《汉语工具格介词的来源及发展考察》文中提出有关汉语工具格介词的研究成果丰富,前贤从历时与共时,跨语言对比,个案研究等方面做过一系列的研究。然而,从整体来看,前人的研究大多侧重于某一类词或单个介词的研究,不成系统,迄今为止还未有人从语法化角度对工具格介词的来源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所以,本文从语法化角度,旨在对介词范畴中的工具格介词的来源及发展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探寻语义演变路径及演变规律。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工具格与工具格介词已有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工具格和工具格介词的界定,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意义,研究理论和方法,最后对语料来源进行说明。第二章至第六章是研究的重点部分。本文根据工具格介词语义来源的不同,将其主要分别五类。第二章论述“伴随——工具”的来源及发展,主要介词有“以、连、共、和、同、与、给、跟”等,此类介词的语义演变模式为“伴随介词>工具介词”。主要探讨了工具格介词“以”的来源及发展,“以”由“率领、带领”义动词在连动式中语法化为伴随介词,再由伴随介词发展成为工具介词。由于“以”的宾语范围不断扩大,扩展出方式介词、材料介词、凭借介词、依据介词及原因介词功能。第三章“使用——工具”的来源及发展,主要介词有“用、着(着)、使”;此类介词由表“使用”义的动词在连动式的句法环境中直接产生出工具格介词功能。主要论述了“用、着(着)”,二者虚化为工具介词的时间不同,介引的语义功能也有多寡之分,“用”发展至现代汉语中成为工具格标记,“着(着)”在清代已不用作工具格介词。第四章是“持拿——工具”的来源及发展,主要介词“把、将、持、捉、拿、取”等,此类介词在隐喻机制作用下概念化为“持、拿”义,后虚化为工具格介词。主要讨论了“把、将”,二词的发展轨迹相似。“把”在五代时具有工具、材料、方式三种语义功能,宋元时期,在特殊语境中扩展出凭借介词功能,由于宾语的次类不同抽象出依据介词功能。“将”没有扩展出依据介词功能,且二词在明清时期表处置的功能占优势,“把”不用作工具格介词,“将”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成语。第五章是“依靠、依凭——工具”来源及发展,主要介词“依、据、凭、靠、因、乘、凭依、凭借、凭着、凭仗、依据、依着、依缘、仗(杖)、倚仗、借、恃、凭恃、趁”等。此类介词主要虚化为凭借或依据介词,“依”最初为依据介词,后扩展出凭借介词功能;“凭”为凭借介词,后扩展出依据介词功能。二词与持续体标记“着”凝结成复音工具格介词,“依着”与“凭着”功能单一。第六章是“随行/顺行——工具”,主要介词“从、由、随、如;循、循着、缘、遵、遵循”等,由随行义到工具义的介词,“从”与其余工具介词的发展不太一样,是先语法化为表经由义的处所介词,由于工具成分发展为逻辑上的事理关系,从而扩展出依据介词功能,功能单一只用作依据介词。周代,“由”特殊句法环境中虚化为依据介词,战国时期,扩展出方式介词功能,两汉时期又扩展出原因介词。由顺行义到工具义的介词,经历了表“顺行”义的动词在连动式中虚化为方式介词或依据介词的过程,主要探讨了“遵、循”。最后是结语部分,对来源于五种不同语义的工具格介词的内容进行了总结。

张欢[8](2020)在《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文中提出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指:在两汉汉语中,逻辑上满足充分条件,语义上表达条件语义关系,形式上采用条件标记的句子的集合。本文选取西汉《史记》《淮南子》《盐铁论》《新序》《新书》等5部文献;东汉《论衡》《东观汉记》《风俗通义》《潜夫论》《金匮要略》等5部文献,并参考乐府民歌及出土文献语料,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条件标记进行穷尽式计量研究,旨在探讨各类条件语义范畴的形式特征及在两汉时期的演变历程。在研究方法上,将传统的三个平面理论与语法化、词汇化、认知语言学及构式等新理论相结合,力图勾勒出两汉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的全面貌。该范畴依据不同的句法位置,可划分为两个类别:偏句标记和主句标记。条件句的假设性来源于条件偏句,因此,重点探讨偏句标记构成的条件语义范畴。偏句标记包括单音节否定词来源标记、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来源标记、单音节动词及副词和连词语义来源标记、多音节复合词标记。主句标记则主要关注其句法特征及作用。各类标记形式具有一些逻辑、句法、语义及语用上的共性特征,这是条件句成立的基础。在逻辑层面上,均表示充分条件,且十分依赖充分条件的逻辑关系。在句法层面上,从句法组成角度看,标记形式对条件句语义的形成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从句法位置角度看,两汉汉语条件偏句和主句之间的位置不能调换;从句法表现角度看,条件语义范畴在时态、语气、情态及体特征上均呈现出一些特征,如缺乏时体标记,而借用曲折形式表达条件语义等。在语义层面上,偏句语义具有假设性、指称性、话题性、时间性及系统性等;主句具有主观性等。在语用层面上,条件语义范畴常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单音节否定词标记之所以可用于条件语义范畴的表达,是因为否定词标记与条件语义范畴具有密切的关系,如二者都是有标记的形式等。而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也有自身句法、语义特征,如该范畴中的动词指向极性语义等;否定词条件标记“微”“不”“弗”“未”“非”“无”“否”也各具特色,如标记“微”用于违实假设等。通过对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的研究,可以发现条件范畴和否定范畴在形式和语义关系上具有诸多相通之处。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标记可用于条件语义范畴,而此前学界并未将其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指称性标记与条件标记具有密切关系,如指称性标记与条件标记交叠,且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具有一定特色,如条件偏句具有指称性,用于可能假设等。指称性助词标记“夫”“其”“彼”“之”“而”“者”“所”在条件语义范畴中也呈现出一些特征,如标记“者”只能位于小句末,位置固定,且经历了由代词向语气词发展的过程;标记“之”的指称性较弱,常与其他条件标记结合;标记“其”用于指称主语的性质和状态等。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在两汉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动词语义来源类标记共13个,依据句法位置,可分为:句首、谓语前类“若”“如”“犹”“即”“有”“或”;句首类“使”“令”“假”“设”“试”“及”“就”,其中“若”“如”“犹”来源于动词比况义,“有”“或”来源于动词存在义,“使”“令”“设”“试”来源于动词致使义,“假”来源于动词虚假义,“即”“及”来源于动词时间义。以上标记均是在条件义语境影响下,从上一层级的动词语义经过重新分析,语法化为条件标记的。副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共17个,可分为语气副词类和时间副词类,其中语气副词类“诚”“果”“苟”“信”“必”“当”“允”,原是表示强调的语气副词,当其从强调其后动词变为修饰整句时,就从语气副词语法化为了条件标记,这是由语气副词的句法特点及语境决定的。时间副词类按照时间语义分为4类:过去时间副词,如“傥(倘)”“尚”“尝”“向”;现在时间副词,“适”“正”“常”;将来时间副词,如“将”“欲”;其他时间副词“时”——时间与条件具有密切的关系,时间词常常转化为条件语义关系。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共5个,形式较少,西汉、东汉使用频率相当。这是因为“第”“则”“且”“乃”是用法多样的虚词,用于条件句是一种借用标记,不具有稳定性。但是“虽”用于条件句的频率较高,因为“虽”语义单一,是条件句的专用标记。多音节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较为丰富,包括“倘类”“向类”“设类”“如类”“若类”“使类”“假类”“苟类”“其他类”“三音节”等10个小类别。其中,绝大多数标记来源于句法结构联合关系的词汇化,仅有“自非”“不则”“一旦”“不然”“不者”来源于跨层结构的词汇化。在句法层面上,该类标记一般位于句首位置,且并不是任意组合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语义层面上,几个音节在表达条件语义上都起作用,并不是其中一个起条件标记作用,另一个作为附着成分。同时,双音节条件标记大多用于违实假设。两汉汉语偏句标记与主句标记共现的频率较低,约为25.39%,主句标记对条件句条件语义的形成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主句标记有“则”“必”“固”“而”“故”“即”“尚”“亦”“犹”“乃”“斯”“既”“是则”等,在条件句中起到“凸显条件语义”“归纳结果”“增强因果联系”的作用。通过对西汉条件标记和东汉条件标记对比研究,可以发现否定词条件标记使用数量相当,而指称性条件标记使用数量西汉多于东汉,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标记、多音节复合词条件标记使用数量均是东汉高于西汉。上古汉语条件句以意合形式为主,到了中古汉语时期,有标记的形式逐渐增多,并逐渐取代了意合表达形式,这也间接证明了西汉更靠近上古,而东汉更靠近中古。除此之外,两汉条件标记研究成果将此前5种来源类型增至9种,分别是:1.比况义2.致使义3.语气副词4.否定词标记5.指称性标记6.存在义7.连词义8.时间词9.虚假义。丰富了条件标记的来源形式,厘清了部分条件标记的发展脉络。综上,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植根两汉汉语,将标记形式聚合成一类进行研究,有利于发现条件句的共性及个案标记的特征,有利于发现汉语史过渡时期语言的发展变化,更有利于发现条件范畴与其他范畴之间的关系,对于汉语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杜丹[9](2020)在《存现范畴的类型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类型学视野下的存现范畴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存现句式相关成分如存现主体、存现动词以及相关的时体特征、格特征,同时对存现句式语序与语言语序的类型特征以及相关句式如处所句式、领属句式等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班图语系等语系语言的存现范畴的跨语言考察,试图寻求跨语言中存现范畴中的蕴含共性,同时结合语义地图模式、语言语序类型、认知语言学理论、生成语法理论等试图探寻存现范畴中的蕴含共性以及产生共性的机制与动因。首先,本文认为存现主体的语义类型特征以及内在属性对存现句式以及存现动词具有很大的影响,也应该成为判定存现句式的标准之一。同时根据跨语言调查发现存现主体的内在属性也会对人称代词、处所助词、语气词以及时体助词有一定的影响。另外,存现句式的主语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热点,本文假设存现主体是存现句式主语的论点,试图在类型学视野下进行论证并探寻共性。通过对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班图语系等语系语言中存现句式的跨语言调查研究发现,很多语言使用格标记、助词、词缀等句法手段将处所短语标记为向格、位格或方位格,一般情况主格为零形式;同时在无格标记的处所短语存现句式与形式代词存现句式中,本文从语言的类型特征、论元配置、生成语法原则等方面试图论证存现主体为存现句式的主语。然后通过对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班图语系等语系语言中的存现动词的跨语言考察,试图描写存现动词概念结构的编码类型特征,发现主要有体词性和谓词性两种存在结构编码类型。进而根据其谓词性编码类型,试图描写并解释存在动词编码类型的语义图;基于以上存现动词编码类型的语义图以及演变路径探寻存现动词如存在动词、领有动词、系动词、居住动词、处所动词之间的蕴含共性。同时,通过对跨语言存现动词的类别的对比分析中发现,汉藏语系、班图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阿尔泰语系中都存在消失类存现动词,只有印欧语系中很少使用消失类存现动词。最后在类型学视野下探寻英汉存现动词类型差异的原因,本文认为以上差异是由于施通格-主宾格句法模式配置、语言类型与使成式、动补结构以及存现句式不同的历时来源等四个方面造成的。另外,进一步调查研究发现跨语言中进行体/持续体以及相关语法语素大多源于存现动词,包括存在义类、领有义类、系词类、位移义类、居住义类、处所义类等动词,进而在此基础上寻求跨语言中存现动词与时体标记的演变路径、蕴含共性以及动因。存现句式是一种表示“某处存在、出现或消失某人或某物”的句式,一般由存现主体(Existential Theme,简称T)、处所短语(Locative Phrase,简称L)、存现动词(Existential Verb,简称V)三部分组成,但是在不同语言语序中,存现句式编码类型有所差异,文章把存现句式基本语序类型总结为三种:L+T+V,V+T+L以及L+V+T。同时探寻T、L、V三者之间在存现句式中的蕴含等级序列以及以上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本文还在跨语言中调查并探寻存现句式概念结构的编码类型,并试图描写并解释存现句式语序类型,发现存现句式主要有两种类型:处所短语编码类型以及指示代词编码类型;并将两种编码类型与语言语序相结合探寻其中的蕴含共性或类型特征。同时在跨语言中试图描写并解释存现句式语序与语言语序的类型特征,进而探求存现句式编码类型与语言语序的关联性,发现在跨语言中四种语序语言中仅存在三种存现句式编码类型:SVO语序语言对应L V T语序类型、SOV语序语言对应L T V语序类型、VSO/VOS语序语言对应V T L语序类型,由此得出一条蕴含共性:若L后置则T后置;若T前置则L前置。最后根据定指性效应、话题化、可别度领先原则、语义靠近原则、“大块置两端”与“内小外大”定律、左右分支结构配置以及存现动词的不及物性特征等方面分析解释以上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最后本文尝试把语言类型学与构式语法相结合,试图归纳存现句式与处所句式、领属句式的主要类型特征,探讨存现句式与处所句式、领属句式在跨语言中的类型特征以及蕴含共性。最后,本文参照主宾格语言和施通格语言的句法特征以及存现主语与存现动词分裂性、基于时体因素的主格-施格模式、存现名词组的语义及句法特点三个方面,试图分析并解释汉语存现句式的分裂施格特征,最后在类型学视野下探讨分裂施格特征在跨语言中的普遍性。

梁子超[10](2020)在《现代汉语运动事件中路径的词化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认知语义学的兴起和发展,对于运动事件的研究逐渐成为世界各国语言学家关注的问题。其中研究的最主要问题就是作为运动事件中核心图示的“路径”是通过何种表层元素表达的,Talmy将这类研究称为“词化模式(lexicalization patterns,也译作‘词化类型’)”研究。Talmy在词化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将世界语言划分为两种类型:“卫星框架语言(S-语言)”和“动词框架语言(V-语言)”,并认为汉语与英语一样,属于卫星框架语言。但是目前对于汉语的类型学归属问题仍存在争论,有不少学者认为汉语更倾向于是一种动词框架语言,甚至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新的类型,认为汉语属于“均等框架语言(E-语言)”。除了类型归属的问题,对于汉语运动事件的研究还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只是针对汉语中的路径动词进行讨论,而对于汉语中其他可能表示路径的成分鲜有论述。所以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更全面地分析汉语“路径”这一语义成分的词化模式,不仅研究路径动词,还把介词、方位词纳入到研究视野之中。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大量语料,从不同的角度证明了汉语更倾向于是一种卫星框架语言,而且还发现了汉语与英语在路径表达上存在的不同,从而说明汉语的路径表达是一种“分析式”的表达,而英语的路径表达则是一种“综合式”的表达,这是对运动事件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弄清楚汉语运动事件中路径的表达方式,不仅对于运动事件理论本身是一大进步,而且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相关研究综述、理论与实践价值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在绪论中介绍的相关理论基础之上,对于一些相关概念的进一步阐释与改进。主要包括对于运动事件的进一步分类,对于“路径”概念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对“动词卫星语素”的进一步阐释。第三章到第六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三章比较全面地分析了汉语的“路径动词”与运动事件路径表达的关系,包括路径动词作为主要动词词化并入[路径]语义,以及路径动词作为主要动词的卫星语素词化并入[路径]语义的情况。本章还尝试依据[离开]、[到达]、[经越]三种矢量类型为汉语路径动词做了分类。第四章中的“方式动词”与“原因动词”虽然不能词化并入[路径]这一语义成分,但是却是汉语运动事件表达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因此单列一章进行论述。在这章我们主要区别了方式动词和原因动词以及它们如何参与到汉语运动事表达中。从我们做的诱导实验中搜集到的语料分析可以发现,汉语是一种很典型的卫星框架语言,因为在“方式”可及性高的情况下母语者一般会选择使用“方式动词+路径动词”这一结构,只有在“方式”的可及性很低或无需表明时才使用动词框架进行表达,而如果是致使运动事件,则必须使用“原因动词+路径动词”的结构。以上研究成果为Talmy关于汉语属于卫星框架语言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持。第五章主要介绍了汉语中的“路径介词”与运动事件路径表达的关系,并指出可以根据“介引起点”“介引终点”和“介引中程”将路径介词分成三类,并最终得出汉语路径介词的功能是为路径提供“视角”这一构成成分。第六章从“方位词/处所词”角度对汉语的路径表达进行了研究,这在以前的研究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但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汉语的方位词和处所词结构是路径表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主要为路径提供了“构形”这一因素,这是汉语路径表达与英语路径表达非常明显的区别之一。通过方位词/处所词与路径表达的关系,我们解决了汉语中像“跑屋里”“躺床上”这类表达中路径编码的问题。最后为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和创新之处,并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其中最重要的创新之一就是通过对汉语路径的词化模式的研究发现,汉语路径表达是一种“分析式”的表达,这不同于英语采用“综合式”的方法表达路径概念。

二、在汉语历时分析中如何区分动词和介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汉语历时分析中如何区分动词和介词(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历史背景及其作者
    1.1 海参崴东方学院及其培养目标
        1.1.1 办学背景
        1.1.2 学院设置
    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作者施密特
        1.2.1 施密特的早年求学、实习生涯
        1.2.2 赴海参崴东方学院任教后的汉学研究
    1.3 教材的学习者与使用情况
        1.3.1 教材的出版、使用、影响
        1.3.2 学员的汉语学习情况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俄国传统汉学背景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语音系统考辨
        2.1.1 南北官话的语音系统、汉语音韵研究
        2.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注音方案
        2.1.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发音规则
    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比丘林汉语语法体系的突破
        2.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词法体系
        2.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句法体系
    2.3 施密特对比丘林、瓦西里耶夫等人汉字理论的发展
        2.3.1 汉字的起源问题
        2.3.2 关于汉语口语、书面语的讨论
        2.3.3 汉字的“六书”
        2.3.4 施密特对瓦西里耶夫汉字体系的增补
    2.4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满、蒙、日、朝、越等语言的关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世界汉语研究史框架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3.1 例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欧美汉学的反思
    3.2 以“声调”为例谈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音研究的整合
        3.2.1 声调的本质
        3.2.2 汉语声调的发音特点
        3.2.3 汉语声调的标调系统
        3.2.4 汉语方言的声调语音规律
        3.2.5 中外学者论“汉语声调的演变”
        3.2.6 “入声”之争
    3.3 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的整理
        3.3.1 某些语法形式在各地的使用差异
        3.3.2 各国汉学家对若干语法规则的不同观点
        3.3.3 欧洲汉学家普遍忽略的汉语语法知识
    3.4 选编欧美、日本汉语教材及中文原典的书面官话范例
        3.4.1 筛选范围:标准北方书面官话材料
        3.4.2 筛选入编:符合语法规范、排列顺序合理
    3.5 个案研究:德国汉学家阿恩德对施密特的影响
        3.5.1 阿恩德及其《官话手册》
        3.5.2 两部教材的总体设计
        3.5.3 以重音理论为例讨论施密特对阿恩德的取舍
    3.6 个案研究:《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中国传统文献的改编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世界语言学发展进程中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4.1 施密特的汉语观
        4.1.1 对汉语的两种定位
        4.1.2 静态与动态、共时与历时
    4.2 汉语语音史的构建:历史比较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的结合
        4.2.1 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基础材料
        4.2.2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辅音音变考察
        4.2.3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元音音变考察
        4.2.4 语言史的社会性——汉语官话的形成
        4.2.5 语言现象的“类推作用”:汉语词根溯源问题
    4.3 俄国语言学成果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应用
        4.3.1 用“形式语法”思想分析汉语的词法
        4.3.2 语言与思维的联系——汉语与中国人的心理
        4.3.3 波捷布尼亚及其弟子的句法思想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从语言教育及应用视角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5.1 一部“研究—学习—教学”三位一体的汉语教科书
    5.2 从课程理论分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材料建构
        5.2.1 横向组织:课程教学板块的功能分析
        5.2.2 纵向组织:螺旋渐进的主题序列性
    5.3 从应用语言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教学大纲
        5.3.1 字词大纲及词汇控制
        5.3.2 语法大纲及翻译训练
    5.4 本章小结
余论 施密特《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价值和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书影及相关影像资料
附录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序言及目录
附录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俄语字母注音表(含例字)
附录4 阿恩德《官话手册》序言及目录
致谢

(2)两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综述
        1.1.1 汉语构词法研究概况
        1.1.2 汉语复合词研究概况
    1.2 选题缘由及研究对象与方法
        1.2.1 选题缘由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
    1.4 几点说明
        1.4.1 本文对词的判定标准
        1.4.2 本文拟采用的复合词判定标准
        1.4.3 其他事项
第二章 西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2.1 西汉复合词构成概况
    2.2 《史记·本纪》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2.2.1 《史记》研究概况
        2.2.2 语料的选择
        2.2.3 《史记·本纪》复合词构词概貌
        2.2.4 小结
    2.3 《盐铁论》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2.3.1 《盐铁论》语言研究综述
        2.3.2 语料的选择
        2.3.3 《盐铁论》复合词构词概貌
        2.3.4 小结
    2.4 西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特征总结
第三章 东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3.1 东汉复合词构成概况
    3.2 《论衡》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3.2.1 《论衡》词汇研究概况
        3.2.2 语料的选择
        3.2.3 《论衡》复合词构词概貌
        3.2.4 小结
    3.3 《潜夫论》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3.3.1 《潜夫论》词汇研究概况
        3.3.2 语料的选择
        3.3.3 《潜夫论》复合词构词概貌
        3.3.4 小结
    3.4 东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特征总结
第四章 两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对比研究
    4.1 联合式复合词
    4.2 偏正式复合词
    4.3 动宾式复合词
    4.4 述补式复合词
    4.5 主谓式复合词
    4.6 附加式复合词
第五章 结语
    5.1 两汉时期复合词特点
        5.1.1 数量呈上升趋势,构词形式基本完备
        5.1.2 联合式最能产
        5.1.3 偏正式复合词构词形式丰富
        5.1.4 主谓式复合词数量较少
        5.1.5 动宾式复合词数量较少
        5.1.6 句法结构的词汇化造成了词缀的增加
    5.2 不足之处
        5.2.1 关于研究语料的选择
        5.2.2 数据统计
        5.2.3 词的界定及构成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3)现代汉语语义异指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理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对象和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问题和意义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意义
    1.4 语料来源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语义异指的界定及相关研究
    2.1 引言
    2.2 语义指向研究纵观
        2.2.1 国内外语义指向研究
        2.2.2 语义指向研究的范围
    2.3 语义异指的界定与判定标准
        2.3.1 语义异指的判定及分类
        2.3.2 语义异指的判定标准及认知心理基础
    2.4 语义异指的分析维度
    2.5 语义异指的多视角研究
        2.5.1 语义异指的修辞学研究
        2.5.2 语义异指的语用研究
        2.5.3 语义异指的系统功能研究
        2.5.4 语义异指的生成研究
        2.5.5 语义异指的认知研究
    2.6 典型语义异指的研究综述
        2.6.1 异指定语研究
        2.6.2 异指状语研究
        2.6.3 异指补语研究
    2.7 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和描写-解释框架
    3.1 引言
    3.2 理论基础
        3.2.1 图形-背景理论
        3.2.2 认知识解理论
    3.3 描写-解释框架
        3.3.1 描写与解释的内涵
        3.3.2 描写与解释语义异指的基本原则
        3.3.3 描写与解释语义异指的基本框架
    3.4 小结
第4章 异指定语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分析
    4.1 引言
    4.2 定语及定语的语义指向
        4.2.1 定语的定义
        4.2.2 定语类别及语义指向特征
    4.3 异指定语的句法特征
        4.3.1 异指定语的指向特征
        4.3.2 异指定语的形态特征
    4.4 异指定语的语义特征
        4.4.1 异指定语的语义选择限制
        4.4.2 定语类别与语义异指的关联
        4.4.3 主内定语与宾内定语的语义及指向差异
    4.5 异指定语结构的认知理据
        4.5.1 主宾侧重关系与焦点突显
        4.5.2 观察排列与异指定语语义差异
        4.5.3 句位选择与定语突显面调变
        4.5.4 概念依存与异指定语长距离指别
    4.6 小结
第5章 异指状语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分析
    5.1 引言
    5.2 状语类别及其语义指向倾向
        5.2.1 状语及定状区别
        5.2.2 状语类别及其语义指向特征
        5.2.3 异指状语的类别划分
    5.3 异指状语的句法特征
        5.3.1 指宾状语句的句法特征
        5.3.2 指主状语句的句法特征
    5.4 异指状语的语义特征
        5.4.1 三个维度的异指状语语义分析
        5.4.2 不同类型异指状语的语义特征
    5.5 异指状语句与定语句的句法语义差异
        5.5.1 指主状语句与主内定语句
        5.5.2 指宾状语句与宾内定语句
    5.6 异指状语结构的认知理据
        5.6.1 视角调变与观察排列方式变化
        5.6.2 认知突显与句型选择差异
        5.6.3 心理扫描与动态语义增加
        5.6.4 语序差异与概念可及路径
        5.6.5 句式选择与焦点化效果差异
    5.7 小结
第6章 异指补语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分析
    6.1 引言
    6.2 补语类型及其语义指向特征
        6.2.1 补语语义指向的分析维度
        6.2.2 补语类别及其语义指向倾向
        6.2.3 补语语义歧指
    6.3 异指补语的句法特征
        6.3.1 异指补语结构的内部构成
        6.3.2 异指补语的句型分布及规律
    6.4 异指补语的语义特征
        6.4.1 异指补语的语义类型
        6.4.2 异指补语结构的成分整合
        6.4.3 异指补语结构的配价问题
        6.4.4 异指补语的语义歧指分析
    6.5 异指补语的认知理据
        6.5.1 异指补语与背景-图形顺序调变
        6.5.2 语序选择与状补认知突显
    6.6 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研究发现及启示
        7.1.1 研究发现
        7.1.2 语义指向分析的价值与启示
        7.1.3 语言中无所不在的象似性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正指形容词、动词定语列表
    附录二 情绪类二价动词充任状语汇总
    附录三 动作类二价动词充任状语汇总
    附录四 二价形容词充任状语汇总
    附录五 动补结构补语语义指向对象分类表
    附录六 单音节形容词作结果补语的考察结果
    附录七 双音节形容词作结果补语的考察结果
致谢

(4)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汉语强调句式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术语缩写表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1.3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2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英语强调句式的研究
        2.2.1 英语强调句式的句法研究
        2.2.2 英语强调句式的语义-语用研究
    2.3 汉语强调句式的研究
        2.3.1 汉语强调句式的句法研究
        2.3.2 汉语强调句式的语义-语用研究
    2.4 英汉语强调句式的对比研究
    2.5 小结
3 理论基础
    3.1 引言
    3.2 基本理论
        3.2.1 元功能思想
        3.2.2 功能句法理论
    3.3 强调句式的描写
        3.3.1 强调语义模型
        3.3.2 强调句式的界定
        3.3.3 强调句式的分类
        3.3.4 强调句式的分析框架
    3.4 小结
4 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对比
    4.1 引言
    4.2 英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4.2.1 英语参与者角色凸显型强调句式
        4.2.2 英语环境成分凸显型强调句式
        4.2.3 英语情形凸显型强调句式
    4.3 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4.3.1 汉语参与者角色凸显型强调句式
        4.3.2 汉语环境成分凸显型强调句式
        4.3.3 汉语情形凸显型强调句式
    4.4 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对比分析
        4.4.1 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形式对比
        4.4.2 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语义对比
    4.5 小结
5 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对比
    5.1 引言
    5.2 英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5.2.1 英语判断凸显型强调句式
        5.2.2 英语评价凸显型强调句式
    5.3 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5.3.1 汉语判断凸显型强调句式
        5.3.2 汉语评价凸显型强调句式
    5.4 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对比分析
        5.4.1 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形式对比
        5.4.2 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语义对比
    5.5 小结
6 英汉语强调句式的语篇考察
    6.1 引言
    6.2 英汉语强调句式的语篇分布
        6.2.1 语料说明
        6.2.2 数据统计
        6.2.3 总体分布异同
        6.2.4 局部分布异同
        6.2.5 小结
    6.3 英汉语强调句式的话语功能
        6.3.1 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话语功能
        6.3.2 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话语功能
    6.4 英汉语多重强调现象
    6.5 小结
7 英汉语强调句式异同释因
    7.1 引言
    7.2 历时因素
    7.3 认知因素
    7.4 思维因素
    7.5 小结
8 结语
    8.1 引言
    8.2 主要研究发现
    8.3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认知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语料来源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英汉动结构式的共时研究
        2.1.1 英汉动结构式的定义
        2.1.2 英汉动结构式的类型研究
        2.1.3 英汉动结构式的句法研究
        2.1.4 英汉动结构式的语义研究
    2.2 英汉动结构式的历时研究
        2.2.1 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特征的研究
        2.2.2 特殊动结构式或断代或专书的历时研究
    2.3 英汉动结构式的跨语言对比研究
    2.4 英汉动结构式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3.1 研究范围的局限性
        2.3.2 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的分割
        2.3.3 共性与差异对比认知机制和理据的研究不够深入
        2.3.4 语料统计不充分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构式语法理论
        3.1.1 构式的定义和内涵
        3.1.2 构式与内部成分的互动
        3.1.3 构式的基本特征
    3.2 构式化理论
        3.2.1 构式化的定义和内涵
        3.2.2 构式化的基本特征和运作方法
    3.3 语法化理论
        3.3.1 语法化的定义
        3.3.2 语法化的发展
        3.3.3 语法化的主要特征和原则
        3.3.4 语法化的机制和动因
    3.4 力动态系统理论
        3.4.1 力动态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3.4.2 力动态模式的分类
        3.4.3 力动态的促成和阻碍
    3.5 诸理论在本文中的应用
第四章 英语动结构式的历时演变及特征
    4.1 英语动结构式的历史分期
    4.2 英语动结构式语序类型动词语义演变及特征
        4.2.1 英语动结构式历时语序类型演变及特征
        4.2.2 英语动结构式动词语义类型演变及特征
        4.2.3 英语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构式层级网络
    4.3 英语动结构式致事和结果补语的历时演变
        4.3.1 英语动结构式致事历时演变及特征
        4.3.2 英语动结构式结果补语历时演变及特征
    4.4 小结
第五章 汉语动结构式的历时演变及特征
    5.1 汉语动结构式的历史分期
    5.2 汉语动结构式语序类型动词语义演变及特征
        5.2.1 汉语动结构式语序类型演变及特征
        5.2.2 汉语动结构式动词语义类型演变及特征
        5.2.3 汉语动结构式的分类及层级网络
    5.3 汉语动结构式致事及结果补语历时演变特征
        5.3.1 汉语动结构式致事历时演变及特征
        5.3.2 汉语动结构式结果补语历时演变及特征
    5.4 小结
第六章 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共性和差异
    6.1 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共性
        6.1.1 主导语序是SVR的连续语序
        6.1.2 显性致使类动结构式图式性最高,能产性最强
        6.1.3 构式语义简洁语用高效
    6.2 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差异
        6.2.1 英语语序类型逐渐增加而汉语逐渐减少
        6.2.2 英语动结构式能产性远低于汉语
        6.2.3 英语构式化主要机制为概念隐喻,汉语为类推
        6.2.4 英语构式化根本动因为屈折标记系统渐趋消失,汉语为双音化趋势
    6.3 小结
第七章 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异同的认知动因
    7.1 英汉动结构式语序的理据性差异
        7.1.1 英语动结构式的顺序象似性
        7.1.2 汉语动结构式的距离象似性
    7.2 英汉动结构式概念化方式的差异
        7.2.1 英语动结构式概念化的“递次扫描”
        7.2.2 汉语动结构式概念化的“总括扫描”
    7.3 英汉动结构式致使概念的识解差异
        7.3.1 力动态的模式
        7.3.2 英汉动结构式的层级动态识解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研究的主要内容
    8.2 研究的主要发现
    8.3 研究创新之处与意义
    8.4 研究的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用到的电子资源
致谢

(6)基于汉泰对比和中介语语料库分析的汉语介词“在”的类型学特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及研究目的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汉语介词“在”的相关本体研究
        二、对外汉语界介词“在”的研究
        三、语言类型学视角下介词“在”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理论和方法、语料的来源及整理工作
        一、研究理论和方法
        二、语言来源及整理工作
第二章 汉泰“在”字短语类型学特征考察
    第一节 汉泰“在”字短语中介词的类型特征考察
        一、汉泰“在”字短语的介词类型特征比较
        二、汉语前置介词“在”与泰语相应前置介词的题元关系对比
        三、汉泰“在”字短语中前置词的隐现特征对比
        四、汉泰各题元“在”字短语中的介词特征对比
        五、汉语各题元“在”字短语中框式介词的后置词使用情况分析
        六、本节小结
    第二节 汉泰“在”字短语语序类型比较
        一、泰语“在”字短语的基本语序
        二、汉语“在”字短语中的基本语序
        三、本节小结
    第三节 汉泰“在”字短语的句法功能比较
        一、表方所的汉泰“在”字短语句法功能比较
        二、表时间的汉泰“在”字短语句法功能比较
        三、表范围的汉泰“在”字短语句法功能比较
        四、表条件的汉泰“在”字短语句法功能比较
        五、表行为主体的汉泰“在”字短语句法功能比较
        六、本节小结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中介语偏误看汉语“在”字短语的类型学特征
    第一节 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汉语“在”字短语偏误考察
        一、表方所的“在”字短语偏误情况分析
        二、表时间的“在”字短语偏误情况分析
        三、表范围的“在”字短语偏误情况分析
        四、表条件的“在”的字短语偏误情况分析
        五、表行为主体“在”字短语的偏误情况分析
        六、汉语“在”字短语偏误类型总结
    第二节 从中介语偏误看汉语各题元“在”字短语的类型学特征
        一、汉语“在”字短语的偏误共性总结
        二、汉语方所题元“在”字短语的类型学特征与偏误之间的关系
        三、汉语时间题元“在”字短语的类型学特征与偏误之间的关系
        四、汉语范围题元“在”字短语的类型学特征与偏误之间的关系
        五、汉语条件、行为主体题元“在”字短语的类型学特征与偏误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对泰汉语“在”字短语的教学
    第一节 基于语料库的泰国学生各题元“在”字短语的习得情况考察
        一、汉语“在”字短语的相关习得研究及习得标准的确立
        二、泰国学生各题元“在”字短语的习得顺序考察
    第二节 大纲和教材对汉语“在”字短语的处理情况
        一、大纲对汉语“在”字短语的处理情况分析
        二、现有教材对汉语“在”字短语的处理情况分析
    第三节 教学建议
        一、针对汉语“在”字短语语序特征的教学建议
        二、针对汉语“在”字短语介词类型特征的教学建议
        三、针对汉语“在”字短语中前置介词“在”隐现特征的教学建议
        四、针对汉语“在”字短语中前置词、后置词语义特征的教学建议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汉语工具格介词的来源及发展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现状
        1.2.1 与虚词专着或词典相关研究
        1.2.2 工具格介词的相关研究
        1.2.3 对具体工具格介词的相关研究
    1.3 工具格的界定与工具格介词
        1.3.1 工具格的界定
        1.3.2 工具格介词的界定
        1.3.3 工具格介词功能扩展的区分
    1.4 研究对象、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理论、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1.5.1 研究理论
        1.5.2 研究方法
        1.5.3 语料来源
2 伴随到工具
    2.1 “以”的来源
        2.1.1 “伴随——工具——材料”
        2.1.2 “工具——方式”
        2.1.3 “工具——凭借——依据”
        2.1.4 “工具——凭借——原因”
    2.2 “以”的发展
        2.2.1 春秋时期至汉代
        2.2.2 魏晋至明清时期
    2.3 小结
3 使用到工具
    3.1 “用”的来源及发展
        3.1.1 “用”的来源
        3.1.2 “用”的发展
        3.1.3 小结
    3.2 “着(着)”的来源及发展
        3.2.1 “着(着)”的来源
        3.2.2 “着(着)”的发展
        3.2.3 小结
4 持拿到工具
    4.1 “将”的来源及发展
        4.1.1 “将”的来源
        4.1.2 “将”的发展
        4.1.3 小结
    4.2 “把”的来源及发展
        4.2.1 “把”的来源
        4.2.2 “把”的发展
        4.2.3 小结
5 依靠/依凭到工具
    5.1 “依”的来源及发展
        5.1.1 “依”的来源
        5.1.2 “依”的发展
        5.1.3 小结
    5.2 “凭”的来源及发展
        5.2.1 “凭”的来源
        5.2.2 “凭”的发展
        5.2.3 小结
    5.3 复音介词“依/凭着”的来源及发展
        5.3.1 “依着”的来源及发展
        5.3.2 “凭着”的来源及发展
6 随行/顺行到工具
    6.1 随行到工具
        6.1.1 “从”的来源及发展
        6.1.2 “由”的来源及发展
    6.2 顺行到工具
        6.2.1 “遵”的来源及发展
        6.2.2 “循”的来源及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8)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
        0.1.1 客观上的重要性
        0.1.2 主观上的重要性
    0.2 研究对象及相关术语界定
        0.2.1 条件句
        0.2.2 条件标记
        0.2.3 语义范畴
    0.3 条件语义范畴研究综述
        0.3.1 条件、假设、让步定义及关系研究概况
        0.3.3 条件标记研究概况
    0.4 语料的选择
        0.4.1 两汉传世文献及出土文献语料概述
        0.4.2 两汉语料选取原则
        0.4.3 两汉语料选取范围及版本
第一章 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逻辑、句法、语义及语用分析
    1.1 逻辑关系分析
    1.2 句法分析
        1.2.1 句法组成
        1.2.2 句法位置关系
        1.2.3 句法表现
    1.3 语义分析
        1.3.1 偏句语义分析
        1.3.2 主句语义分析
        1.3.3 偏句与主句语义关系分析
    1.4 语用分析
    1.5 小结
第二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否定词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2.1 否定词用于条件语义范畴动因探析
        2.1.1 条件句的语义特征因素
        2.1.2 否定词与条件句相通性因素
        2.1.3 非现实语义特征因素
        2.1.4 意合语法特征因素
    2.2 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2.2.1 多省略形式
        2.2.2 有标记的否定
        2.2.3 动词、名词的极性语义
        2.2.4 多受事主语句
    2.3 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研究
        2.3.1 接小句、体词性或谓词性成分
        2.3.2 接谓词性成分
        2.3.3 接体词性成分
        2.3.4 单独成句
    2.4 小结
第三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3.1 指称性标记用于条件语义范畴动因探析
        3.1.1 条件句中的指称性因素
        3.1.2 指称性标记和条件句标记重叠因素
        3.1.3 条件语义明晰因素
    3.2 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3.2.1 高指称性
        3.2.2 主句的论断性与主观性
        3.2.3 正反系统性语义
        3.2.4 表示可能假设
    3.3 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研究
        3.3.1 句首指称性条件标记
        3.3.2 主谓之间指称性标记
        3.3.3 小句末指称性标记
        3.3.4 句首或谓语前指称性标记
    3.4 小结
第四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上)
    4.1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4.1.1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标记分类
        4.1.2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语义范畴特点分析
    4.2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分类研究
    4.3 动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4.3.1 句首、谓语前类条件标记概貌及研究
        4.3.2 句首、谓语前动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探源
        4.3.3 位于句首类条件标记概貌及研究
        4.3.4 位于句首动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探源
第五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下)
    5.1 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5.1.1 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句法、语义分析
        5.1.2 语气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5.1.3 语气副词语义特征到条件标记语法化研究
        5.1.4 时间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5.1.5 时间副词语义特征到条件标记语法化研究
    5.2 连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5.2.1 连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5.2.2 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5.2.3 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语义范畴特点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两汉汉语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6.1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发展成因探析
    6.2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6.3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描写
        6.3.1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6.3.2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型条件标记分类描写
    6.4 小结
第七章 两汉汉语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研究
    7.1 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作用
    7.2 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形式特征
    7.3 条件句主句标记形式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及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附表及插图清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9)存现范畴的类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1.2.1 学术理论意义
        1.2.2 实践应用价值
    1.3 研究现状及不足
        1.3.1 存现句式的分类
        1.3.2 存现动词的分类
        1.3.4 存现动词与时体演变
        1.3.3 存现句与格理论
        1.3.5 存现动词以及存现句式的形成条件
        1.3.6 概念编码类型与语序类型
        1.3.7 语义地图模型
    1.4 主要研究问题
    1.5 理论依据
        1.5.1 语言类型学理论
        1.5.2 存现句与格理论
    1.6 研究方法
    1.7 语料来源
    1.8 章节安排
第二章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2.1 存现范畴的界定
        2.1.1 存现句式的界定
        2.1.2 存现动词的界定
        2.1.3 存现主体的界定
    2.2 相关概念与理论
        2.2.1 处所句式相关概念
        2.2.2 领属句式相关概念
        2.2.3 存现范畴与显赫范畴
        2.2.4 存现范畴与时体范畴
        2.2.5 存现范畴与格范畴
        2.2.6 话题化与定指性效应
    2.3 小结
第三章 存现主体的编码类型特征
    3.1 存现主体的语义类型
    3.2 存现主体的属性与句法成分
    3.3 存现主体人称代词的类型特征
    3.4 其他助词及语气词的句法表现
    3.5 小结
第四章 类型学视野下存现句式的主语问题
    4.1 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4.1.1 汉藏语系中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4.1.2 阿尔泰语系中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4.1.3 南岛语系中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4.1.4 南亚语系中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4.1.5 印欧语系中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4.1.6 班图语系中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4.1.7 小结
    4.2 无标记语言中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4.2.1 处所短语存现句式的主语
        4.2.2 形式代词存现句式的主语
    4.3 小结
第五章 存现结构与存现动词的编码类型分析
    5.1 存现结构的编码类型特征
        5.1.1 体词性存现结构编码类型
        5.1.2 谓词性存现结构编码类型
    5.2 存现动词的编码类型特征
        5.2.1 存现动词的概念空间及语义图
        5.2.2 存在动词的编码类型特征
    5.3 存在结构与存在动词编码类型特征的动因
        5.3.1 存在动词的历时演变
        5.3.2 存在结构与存在动词的显赫性
        5.3.3 存在概念类型与语言类型
    5.4 小结
第六章 类型学视野下存现动词的对比分析
    6.1 英汉存现动词的类型特征
        6.1.1 英语存现动词的类型特征
        6.1.2 汉语存现动词的类型特征
    6.2 英汉存现动词的差异
        6.2.1 英汉存现动词中及物动词的使用差异
        6.2.2 英汉存现动词的类别与数量差异
        6.2.3 英汉消失类存现动词的不对等现象
    6.3 英汉存现动词差异的动因
        6.3.1 施通格——主宾格句法模式配置
        6.3.2 语言类型与使成式
        6.3.3 动补结构对存现构式的影响
        6.3.4 存现动词历时来源不同
    6.4 小结
第七章 消失类存现动词的类型学特征
    7.1 类型学视野下消失类存现动词
        7.1.1 汉藏语系中的典型消失类存现动词
        7.1.2 阿尔泰语系中的典型消失类存现动词
        7.1.3 南岛语系中的典型存现动词
        7.1.4 南亚语系中的典型消失类存现动词
        7.1.5 班图语系中的典型消失类存现动词
        7.1.6 印欧语系中的典型消失类存现动词
        7.1.7 消失类存现动词中的蕴含共性
    7.2 消失类存现动词类型特征的动因
        7.2.1 消失类存现动词的矢量性
        7.2.2 存现句式中动词类型与体貌特征
        7.2.3 存现句式的历时来源
        7.2.4 不同语言类型
    7.3 小结
第八章 存现动词与时体演化的类型特征分析
    8.1 存现动词及其时体演变类型
        8.1.1 存在类动词的时体演化
        8.1.2 系词类动词与时体演化
        8.1.3 领有类动词与时体演化
        8.1.4 位移类动词与时体演化
        8.1.5 居住类动词与时体演化
        8.1.6 处所类动词与时体演化
        8.1.7 存现义动词演变为进行体/持续体标记的语言
    8.2 存现动词的演变路径
    8.3 存现动词演变为时体标记的动因
        8.3.1 存现动词的显赫性
        8.3.2 空间域(源域)向时间域(目标域)的转化
        8.3.3 存现动词的语义泛化
    8.4 小结
第九章 处所短语存现句式编码类型与语序的类型研究
    9.1 存现句式的编码类型
    9.2 存现句编码类型特征
    9.3 存现句式编码类型动因
        9.3.1 可别度领先原则
        9.3.2 语义亲疏等级原则
        9.3.3 “大块置两端”与“内小外大”定律
        9.3.4 左右分支结构配置
        9.3.5 存现动词的不及物性特征
    9.4 小结
第十章 形式代词存现句式编码类型与语序的类型研究
    10.1 形式代词存现句式的编码类型
    10.2 形式代词存现句式编码的类型特征
    10.3 形式代词编码存现句式类型特征动因
        10.3.1 形式代词语序与语义靠近原则
        10.3.2 语言语序与形式代词编码类型
        10.3.3 形式代词存现句式与存现动词类别
    10.4 小结
第十一章 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特征
    11.1 跨语言中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11.1.1 汉藏语系语言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11.1.2 印欧语系语言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11.1.3 阿尔泰语系语言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11.1.4 南岛语系语言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11.1.5 南亚语系语言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11.1.6 班图语系语言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11.1.7 闪含语系语言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11.2 存现句式表达的类型特征
    11.3 存现句式表达类型特征的动因或条件
        11.3.1 事物与事件类存现句
        11.3.2 存现动词的表达类型与时态
        11.3.3 语言类型与存现动词
    11.4 小结
第十二章 存现句式、处所句式与语言语序的类型特征
    12.1 存现句式与处所句式语序相反的语言类型特征
        12.1.1 基本语序类型
        12.1.2 存现句式与处所句式基本语序动因
    12.2 存现句式与处所句式语序一致的语言类型特征
    12.3 存现句式与处所句式同一句式的语言类型特征
    12.4 存现句式与处所句式中的语言类型特征
    12.5 只有处所句式的语言类型特征
    12.6 小结
第十三章 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的类型特征
    13.1 存现句式与领有句式中动词一致的类型特征
        13.1.1 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使用领有动词的类型特征
        13.1.2 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使用“be+介词”的类型特征
        13.1.3 区分存现句式与领有句式的形式手段
    13.2 存现句式与领有句式之间的类型特征
        13.2.1 领有动词与“be+介词”的编码类型
        13.2.2 “存现”与“领属”从概念关联到构式关联
    13.3 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的演变路径
    13.4 小结
第十四章 从分裂施格现象看汉语存现句的类型特征
    14.1 汉语存现句的分裂施格表现
        14.1.1 存现主事与存现动词的分裂性
        14.1.2 基于时体因素的主格-施格模式
        14.1.3 存现名词组的语义及句法特点
    14.2 存现句分裂施格现象的动因
        14.2.1 存现动词的内论元假说
        14.2.2 及物动词的不及物化
        14.2.3 生命度等级
    14.3 分裂施格的类型学意义
    14.4 小结
第十五章 结语
    15.1 研究成果
        15.1.1 基本观点
        15.1.2 类型学视野下存现范畴中的蕴含共性
    15.2 研究启示
        15.2.1 对存现范畴研究的启示
        15.2.2 对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与研究的启示
    15.3 本研究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15.3.1 研究创新
        15.3.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参加的学术活动

(10)现代汉语运动事件中路径的词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及理论框架
        1.1.1 “词化模式”的概念
        1.1.2 本文选取的理论框架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关于“事件”的研究
        1.2.2 关于“路径”的研究
        1.2.3 “动词框架语言”与“卫星框架语言”
        1.2.4 小结
    1.3 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1.3.1 理论价值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对相关理论的重新界定与阐释
    2.1 对于运动事件分类的进一步研究
        2.1.1 对于“施事性位移事件”与“非施事性位移事件”的重新界定
        2.1.2 “致使性事件”与“自发性事件”
        2.1.3 本文对运动事件的重新分类
    2.2 对于“路径”概念的进一步阐释
        2.2.1 作为“事件框架”的“路径”
        2.2.2 作为“框架事件”中核心图式的“路径”
        2.2.3 “路径”概念小结
    2.3 对“动词卫星语素”的进一步阐释
    2.4 研究汉语“路径”词化模式的思路
第三章 现代汉语运动事件中的路径动词与路径表达
    3.1 从跨语言的角度看位移事件中的动词
    3.2 现代汉语中的路径动词
        3.2.1 表示[离开]意义的路径动词
        3.2.2 表示[到达]意义的路径动词
        3.2.3 表示[经越]意义的路径动词
    3.3 汉语路径动词小结
第四章 现代汉语运动事件中的方式动词和原因动词
    4.1 方式动词
        4.1.1 关于“方式”的界定
        4.1.2 方式动词+路径动词结构
        4.1.3 汉语运动事件中方式动词的使用情况
    4.2 汉语运动事件中表达“方式”的其他手段
    4.3 原因动词
        4.3.1 关于“原因”的界定
        4.3.2 汉语运动事件中原因动词的几个问题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汉语运动事件中的介词与路径表达
    5.1 汉语运动事件中介引起点的介词
        5.1.1 “从”和“自”
        5.1.2 “由”
        5.1.3 “于”和“就”
    5.2 汉语运动事件中介引路径终点的介词
    5.3 汉语运动事件中介引路径中程的介词
        5.3.1 从、由
        5.3.2 顺(着)、沿(着)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现代汉语运动事件中的方位词/处所词与路径表达
    6.1 现代汉语中的“方位词”与“处所词”
        6.1.1 现代汉语中的“方位词”
        6.1.2 现代汉语中的“处所词”
        6.1.3 方位词与处所词小结
    6.2 方位词/处所词与汉语路径信息表达
    6.3 方位词/处所词编码路径信息的情况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四、在汉语历时分析中如何区分动词和介词(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D]. 罗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两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D]. 林松. 吉林大学, 2021(01)
  • [3]现代汉语语义异指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理据[D]. 李林泽. 西南大学, 2021(01)
  • [4]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汉语强调句式对比研究[D]. 王敏辰.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5]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认知对比研究[D]. 黄广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2)
  • [6]基于汉泰对比和中介语语料库分析的汉语介词“在”的类型学特征考察[D]. 代爽.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汉语工具格介词的来源及发展考察[D]. 钟芳剑.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8]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D]. 张欢. 吉林大学, 2020(08)
  • [9]存现范畴的类型学研究[D]. 杜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7)
  • [10]现代汉语运动事件中路径的词化模式研究[D]. 梁子超.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