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水文特征变化及成因

珠江三角洲水文特征变化及成因

一、珠江三角洲水文特性变异及原因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芳婷[1](2021)在《珠江三角洲平原海陆交互背景下土壤中镉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镉,稀有金属元素,化学符号Cd,原子序数48,是作为副产品从锌矿石或硫镉矿中提炼出来的,大多用来保护其他金属免受腐蚀和锈损,也可用作制造一种叫做镉黄的亮黄色颜料。镉是一种致癌物,可通过食物链在人体中积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土壤中重金属镉的过量输入以其毒性、持久性和生物富集性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海陆交互作用下土壤环境中的pH、Eh、有机质和水动力条件等因素相对陆相沉积环境均有显着差异,要防治和减轻海陆交互背景下土壤重金属Cd的危害,急需对不同沉积环境下土壤Cd迁移转化机理进行研究。本文选取珠江三角洲南沙区陆相和海相沉积环境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已有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水文地质调查、土壤/沉积物样品的采集和测试,分析重金属镉在土壤/沉积物与地下水环境中的分布规律,评价土壤镉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研究影响研究区土壤镉全量和形态分布的因素;分别以陆相和海相沉积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两种不同沉积环境的土壤对镉吸附规律的区别,并探讨了溶液初始浓度、时间及pH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通过室内土柱实验,研究镉在陆相和海相沉积土壤中的吸附和迁移规律;最后以野外场地为例,探究野外试验场海陆交互作用土壤对于重金属镉的吸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概述如下:1.通过野外调查与现场采样,分析南沙区的海陆交互作用土壤/沉积物中重金属镉污染特征,揭示海陆交互作用沉积物大多存在极高潜在环境风险。共在研究区内设置350个表层土壤样采样点和6个钻孔采样点,共取得了404个土壤/沉积物样品,最深土壤/沉积物取样深度为34.2m。发现:南沙核心区表层土壤多为酸性土,pH中值为5.44,镉含量为0.01-2.68mg/kg,均值和中值分别为0.54 mg/kg和0.57 mg/kg,浓度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风险筛查值—0.3 mg/kg。根据风险评估编码法(RAC)可知,南沙区河流沉积物目前均为弱碱性至碱性,镉的生态风险为高风险极高风险。海相沉积物Cd平均含量为0.36mg/kg,陆相沉积物中Cd含量显着低于海相沉积物,Cd平均含量为0.10 mg/kg,两种沉积物中Cd含量的显着差异,反映了研究区地理地质背景影响着Cd富集规律。然而不同深度的海相沉积物中Cd含量也有较大差异,反映了地理地质背景的影响具有局限性。调查的65%以上地区的表层土壤地质累积指数(Igeo)在23范围内,达到中度-重度污染,局部达到重度-极度污染,呈现高风险的(160≤Er<320)占52%以上,而危险(Er≥320)超过36%,主要分布在横沥、万顷沙、新垦等镇。钻孔剖面沉积物中酸可提取态均值为56.3%,风险评估编码法(RAC)显示沉积物大多存在极高潜在环境风险。Cd全量对土壤Cd的形态分布具有很大的影响,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与Cd总量整体上相关性不显着,但对Cd形态的影响显着。2.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揭示了海相沉积环境土壤对Cd2+的吸附能力更强,但陆相沉积环境土壤对镉的饱和吸附量比海相沉积环境土壤大。在室内开展静态吸附实验,从等温吸附方程和动力学吸附方程拟合两个方面研究土壤对镉的吸附行为,同时探讨了溶液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和pH值对两类土壤中镉吸附行为的影响,发现:陆相沉积物为土黄色粉质粘土,黏粒占比为35%,土壤呈弱酸性,土壤Cd含量为0.52mg/kg;海相沉积物为灰褐色淤泥质砂,土壤呈碱性,土壤Cd含量为0.48mg/kg。两种沉积环境土壤镉含量均显着高于广东省(0.056mg/kg)和珠江三角洲背景值(0.11mg/kg)。两种土壤对重金属镉的等温吸附特征均可用Henry吸附等温模型、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进行描述,Freundlich方程拟合性更优。海相沉积环境和陆相沉积环境土壤对镉的等温吸附常数KF分别为558.21和363.04。陆相沉积环境土壤粘粒含量高,陆相沉积环境和海相沉积环境土壤对镉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419.83mg/kg和2228.25mg/kg。pH值可能影响土壤镉吸附机理。在水土比为5.5:1,Cd2+浓度为100mg/L的溶液中,当反应时间t趋近于无穷大时,两种土壤的饱和吸附量Sm整体上均随着溶液pH值的增加而增大3.通过土柱实验,揭示了外源输入土柱中的镉主要富集在土壤表层,但表层土壤中Cd含量并不是由土壤的吸附能力决定的。室内开展不同浓度镉溶液在海陆交互作用饱和土壤中的吸附实验和受镉污染土壤在淋溶过程中镉的垂向迁移实验,研究镉在海相和陆相沉积土壤中的迁移规律。发现:土柱中渗流的水的流量起初较大,当溶液在土体内部渗流的阻力和动力基本平衡时达到基本匀速的渗流状态。装填陆相沉积环境中的粉质粘土的土柱最终稳定的渗流速度为23kg/m2/d,装填海相沉积环境中的淤泥质砂的土柱最终稳定的渗流速度均值为44kg/m2/d。吸附实验后,外源输入的镉主要富集在06cm的上层,随着淋入液中Cd2+的不断输入,土壤中的镉发生了垂向迁移。表层土壤中Cd含量并不是由吸附能力决定的,外源污染物进入土壤后的累积过程还要受土壤环境地球化学背景与迁移转化过程的影响和制约,如污染物的输入与输出、吸附与解吸、固定与溶解、累积与降解等等,这些过程都处于动态变化中。当05cm表层土壤添加60(?)g/g Cd2+,经过持续淋溶后,土柱淋洗液中Cd2+浓度普遍较低,不同土柱中每次淋出Cd含量及累积淋出Cd的含量也很低,当pH为3.5时,镉更容易由表层污染土壤迁移至510cm土壤。淋溶实验结束后,Cd主要是靠静电引力被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的,各土柱土壤中主要存在形式为离子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占比也较高,残渣态和强有机结合态含量极少。4.通过野外试验场案例,验证了土壤沉积环境类型和pH值是影响土壤/沉积物中Cd元素纵向迁移转化的主要因素,揭示了海陆交互作用沉积物中Cd元素迁移转化规律。在研究区共选取18个深层土壤采样点(共90组土壤样品)进行分析,掌握南沙区海陆交互作用下影响镉迁移转化的因素,研究其循环规律。发现:表层陆相沉积环境耕作层土壤中有88.89%土壤pH≤7.5,有88.89%土壤Cd含量≥0.3mg/kg,大多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农用地土壤Cd污染风险筛选值。90140cm和140200cm深度土壤主要属于海相沉积环境,土壤Cd含量均小于0.6mg/kg,分别有77.78%和83.33%的土壤pH>7.5,大多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农用地土壤Cd污染风险筛选值。南沙区由浅至深5层土壤中水溶态Cd均值与pH均值呈显着性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93,弱酸提取态Cd均值与pH均值呈显着性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92,也就是说,随着土壤埋深增加,土壤pH逐渐增大,土壤水溶态随pH值的增大逐渐减少,弱酸提取态逐渐增多。陆相沉积物形成的土壤中Cd的迁移随着环境pH的不同也体现不同的迁移能力:当环境为中性和碱性时,Cd2+沉淀为碳酸盐矿物,抑制土壤中Cd的纵向迁移;如果土壤环境为弱酸性,土壤对Cd的吸附量有限;只有在酸性环境中,Cd2+能被有效的解吸,pH值越低,吸附过程可逆性越高,Cd2+较难被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会增加Cd在纵向上的迁移量及迁移深度,使得Cd更容易进入深层土壤进而污染下部的潜水含水层。

刘景涛[2](2020)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化学演化机制及水质监测网络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地貌类型复杂,第四系沉积厚度较薄,平原区存在众多基底隆起,对地下水流场形成阻滞,同时河网密集发育,对含水层进行了纵向切割,使得该区地下水流场异常复杂,叠加上高强度的生活排污和数以万计的工业潜在污染源分布,使得该区地下水环境问题十分复杂。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研究区,综合运用水文地质学、水文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理论,以2016~2018年的地下水化学测试数据为基础,结合2005~2008年水质测试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图解法分析地下水化学组分、水化学类型和地下水水质的时空演化特征;应用Gibbs图解、离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统计阐述地下水化学的演化机制;应用单因子评价地下水有机污染物并对其来源进行解析;应用相关性分析定性研究地下水化学组分演化的驱动因素;在构建地下水水流模型和地下水污染物迁移模型基础上,建立地下水监测多目标模拟优化模型,对地下水水质监测网络优化进行研究;通过污染模式概化和防治区划,提出地下水污染防治策略。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建立从丘陵区至滨海平原水化学剖面,解析地下水环境空间演化规律,丘陵区-冲洪积平原-三角洲平原-滨海平原:地下水环境普遍偏酸,沿剖面由酸性向中性演化,近地表水体地带冥想升高;矿化度总体较低,以HCO3·Cl型水分布最广,伴随径流途径矿化度总体呈升高态势,基底隆起部位补径排条件变化,矿化度明显变低;逐渐趋于还原环境,地下水污染呈加重态势,污染指标在包气带颗粒较粗、污染源集中和开挖接触含水层地带明显曾多、浓度升高。2.筛选2005-2008年首轮地下水污染调查426个不同人类活动强度、类型和水文地质条件区代表性控制原点位,重复取样分析十年尺度水质演化规律:地下水水质总体上呈优化趋势,区域水质达标率从30%上升为49%;HCO3-型水比例有所上升,NO2-、F-、PO43-、总Cr平均浓度略有升高,其余指标均呈变好趋势;人类活动强度最大的三角洲平原区,地下水优化程度最高,防污性能较差的丘陵台地区,地下水质变化最剧烈。3.从物质来源来看:研究区共提取5个主成分,主成分1(水-岩相互作用和海水入侵)解释了最大的原始变量(36.81%),主成分2(含铁矿物溶解)、主成分3(农业活动影响)、主成分4(生活和工业排污)和主成分5(氟矿物的溶解)分别解释了原始变量的14.068%、9.16%、6.767%和6.282%。应用R型聚类分析表明:10个水化学指标,可概括为水-岩相互作用、海水入侵和农业活动;3个水化学指标(NH4+、COD和NO2-),可概括为生活和工业排污;3个水化学指标(p H、F-、Fe和ORP),反应酸雨补给和矿物(含氟矿物、含铁矿物)溶解。4.研究区地下水质污染空间分布,受天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双驱动”作用影响。酸雨、包气带特性和水文地质条件是驱动研究区地下水酸化的主要因素;从土地利用类型看,农村住宅区、城镇住宅区、工业用地(工业区、加油站、油库、垃圾场)和农业用地(农田、果林、苗圃、养殖场)地下水中“三氮”超标现象突出,废水排放、化肥施用、大气沉降等是研究区地下水氮污染的主要驱动因素;海水是研究区高铵地下水的重要起源,此外,还原环境、阳离子交换作用、溶滤作用等对高铵地下水的形成也有重要的驱动作用;氧化还原条件、酸碱条件、地下水径流条件、含水层性质、盐度效应和人类活动是驱动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中Fe和Mn含量超标的主要因素。5.系统收集研究区水文、气象和社会科学数据,分析认为十年尺度上研究区地下水环境演化主要控制因素为:(1)降雨量增加是引起区域地下水质优化的一个主控因素。一是降雨量增加引起地下水快速补排,二是流域降雨量增加引起主要江河径流增大可以削弱海洋咸水上溯对平原河网区的影响。(2)大气环境及水环境治理对局部地下水环境改善有积极促进作用。酸性气体排放量减少引起的酸雨强度减弱是引起区域地下水酸化程度减弱的重要原因,对指标浓度变化有深远影响;污水处理能力提高及水系连通性增强使主要城市河涌水质有所改善。(3)封闭污染地表水体附近,污染物累积导致污染指标浓度升高;生活污染源强持续增加,范围扩大是硝酸盐等污染指标升高的主要原因。6.以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和地下水污染物运移模型为基础,建立地下水监测多目标模拟优化模型,以地下水污染程度分区作为背景,借助NSGA-Ⅱ算法,依据监测最大可靠性原则,最终确定地下水污染程度高区的监测井数量共计128个;监测井的布置应在查明污染源的基础上,沿污染物运移的方向,由污染羽的源强、中线到污染羽边缘,成三角形布置,保证最大的监测范围。7.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和污染源分布情况,进行了地下水系统脆弱性评价,结合主要污染途径分析,首次概化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污染模式,分别为丘陵与平原过渡地带的垂直入渗型污染、平原区的开挖接触式扩散污染、河流深切区的侧向补给污染,编制了污染防治区划,为区域地下水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贾宇航[3](2020)在《广东省水稻田土壤典型理化性质时空变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与宝贵的资源。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因此保持一定数量的耕地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水稻田是广东省的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资源,研究广东省水稻田土壤的理化性质,可以为耕地保护工作、测土配方施肥、垦造水田工程耕层设计、建设项目耕作层剥离厚度等提供参考。本文以广东省域为研究区域,旨在摸清历史时期与现当代的水稻田土壤多重理化性质的空间变异特征、空间分布格局,及各理化性质的驱动要素。本文数据来源于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以及《中国土系志·广东卷》,包括1980年和2013年广东省典型水稻田土壤的空间地理坐标、土壤层次厚度、土壤机械组成、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运用经典统计学对水稻田土壤的各理化性质进行正态分布检验、相关分析、显着性差异性分析;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各性质构建空间变异函数模型,分析其空间变异结构特征;运用普通克里格方法,采用GS+软件对其进行空间插值预测,得出广东省水稻田土壤典型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布图,直观展示了其空间变异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稻田耕作层土壤理化性质变化:33年来,耕作层土壤平均厚度增加了1.82%,其中淹育型水稻土增量最大;土壤黏粒含量增加了40.66%,咸酸型水稻土增量最大;土壤pH降低了4.26%,盐渍型水稻土酸化最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了25.94%,渗育型水稻土下降最多。(2)水稻田耕作层土壤格局:耕作层平均土壤厚度15.63cm,其分布格局是中部地区向南北处减小;平均黏粒含量29.68%,其分布格局由中部向东北和西南降低;平均pH值为5.40,其分布格局是由东北向西南降低;平均有机质含量19.41g/kg,其分布格局是由中南部向四周降低。(3)影响水稻田耕作层性质的驱动要素:土壤厚度与年平均气温呈显着负相关,土壤pH与海拔呈显着正相关,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黏粒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

刘俊勇[4](2018)在《珠江三角洲河网动力变化敏感因素分析》文中指出近年,珠江三角洲河网出现一些变化,如河网分流比变化,出海口门段局部水位壅高,部分河网汊道行洪断面明显缩窄,水流不畅,河床冲淤变化等等。以上变化中,哪种变化对整个河网系统影响最大,或者最为敏感?这里借助数学模型作为研究工具,建立珠江三角洲河网一维数学模型,通过模拟计算与分析,得出:思贤滘分流节点对河网的影响最为敏感,具有全局性影响,直接影响河网各水道水流动力分布格局,进一步影响入海口门的分流与动力格局;河网内部局部汊道分流变化也会对部分水道或整个河网分流格局产生影响;局部、小幅度的潮位变化或河床冲淤变化对三角洲河网有影响,但影响有限,较大幅度的潮位变化或较大规模的河床冲淤变化也可能影响到整个河网分流与结构稳定。

赵小娟[5](2017)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同尺度耕地质量评价与空间布局》文中研究说明耕地及耕地质量对于我国粮食安全、经济良性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导致耕地数量锐减,尤其是城镇建设占用大量优质农田;另外,新技术、新品种的投入,给耕地带来了土地污染等隐性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因此,在优质耕地资源不断被侵占、数量不断减少的趋势下,积极开展耕地质量研究,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与解决粮食安全的可靠选择。科学的耕地质量评价可准确把握质量现状及空间布局特征,对指导有限耕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以及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耕地质量评价中,评价指标较少考虑土壤污染、社会经济等因素,同时评价方法也以传统方法居多,主观性较强。不同尺度上影响耕地质量的主导因素差异显着,评价指标和方法选择也应不同,现有评价中则较少考虑尺度之间的联系以及不同尺度下耕地质量的影响因素差别。珠三角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核心城市群之一,也是广东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基于此,本文以珠三角为研究区域,珠三角耕地为研究对象,考虑不同尺度影响耕地质量的主要因素,采用不同方法对多尺度耕地质量进行研究,丰富和完善了耕地质量评价体系,为实现珠三角耕地资源的合理持续利用提供依据,也为其他类似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主要研究如下:(1)对珠三角耕地现状及2000-2014年近15年来的数量变化进行分析,包括耕地资源总体变化态势、耕地利用程度变化、耕地变化动态度、区位熵、耕地空间以及景观变化。主要结论是:耕地数量初期呈快速下降递减趋势,然后逐渐平缓;土地垦殖率总体缓慢下降,复种指数呈现波动性上升的趋势;从耕地流失来看,广州、佛山、东莞和中山为耕地资源严重流失区;人类活动对耕地景观的改变明显,耕地破碎化程度也在不断加剧。(2)对于珠三角区域尺度的耕地质量评价,将相关性分析与粗糙集结合筛选指标,从自然、经济、利用和生态4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设计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评价方法,选择珠三角具有代表性且涵盖耕地利用类型的4000个样本,通过实验得出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次数明显小于BP神经网络,且均方误差的最大与最小差值也比BP网络模型小0.1051,与实际耕地质量等级结果更接近,用于耕地质量评价更稳定,适应度更好。结果表明:珠三角区域耕地质量总体较好,其中二三等地所占比例最大,占耕地总面积的52.94%,耕地质量等别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的态势。耕地质量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布规律,整体表现为中部质量高,四周低的特点。(3)县域尺度耕地质量评价中,基于MCDM(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与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相结合,从土壤理化性质、农业生产条件、区位条件和土壤环境状况4个方面来构建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初始权重,采用多因素法对耕地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增城区耕地质量整体较高但优质耕地较少,耕地质量等级主要集中在第2、3级,分别占全区耕地的30.88%和31.69%。利用层次分析法借助专家经验确定其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不可避免地存在人为主观因素,降低评价的可信度和准确性。为了探讨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引入指标权重敏感性从局部区域不确定性和综合敏感性两方面对评价结果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当权重改变30%时,最大的MACR(mean absolute change rate)值只有3.5582%,各指标MACR值远低于权重变化率大小,说明评价结果总体相对稳定,初始确定的权重也相对合理可靠,能够客观反映增城区的耕地质量状况。(4)从耕地自然质量、利用质量、经济质量以及生态质量4个方面分析耕地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各类型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均有所差异。运用空间自相关法研究耕地质量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珠三角耕地质量在全局和局部均存在空间自相关,Moran’s I值在县级尺度与珠三角区域整体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且耕地各属性层面质量Moran’s I值在相同的县域尺度上,也存在较大的内部差异性。在局部空间自相关中,各类型质量空间聚集类型有较大差异,大部分乡镇在空间上表现为非显着型。基于GWR(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模型对耕地质量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模型拟合度R2为0.5806,校正模型拟合度R2为0.5699,模型拟合效果较好,从显着性检验的P值大小来看,农业从业人员数对耕地质量空间布局贡献度的区位差异最大,其次是二三产业比重。从各因素的回归系数图可以看出,不同因素对耕地质量空间布局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

侯鑫[6](2016)在《20世纪30年代珠江三角洲平原河网结构重建》文中研究指明根据IPCC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第5次评估报告结果显示,全球气候变化将会对沿海系统和低地平原产生越来越严重的不利影响,如极端天气和海平面上升所导致的淹没、洪水和海岸侵蚀。良好的地表河流结构在面对区域洪涝灾害时可以产生重要的调蓄作用,尤其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河流下游地区和滨海平原地区。目前,学术界对于地表河流结构的研究主要为:城市化过程中人类活动对河流水系结构的影响。这些研究往往限于近五十年来人类活动对河流水系结构的影响,在长时段把握其变化过程方面有所不足,导致现阶段人类社会以及城市化进程对水网的改变造成的影响还有很多是未知的。鉴于此,为了全面、客观地了解城市化进程中人类活动对区域水系结构的影响,首先需要对历史时期的地貌结构进行重建和研究。本研究基于1954年美国陆军制图局编制发行的中国地形图、1938年日军参谋本部陆地测量部绘制发行的广东省五万分之一局地图、1943年日军参谋本部陆地测量部绘制发行的广东省二万五千分之一图,以及广东省水文志、广东省水利志和珠江三角洲各县县志等历史图文资料,在GIS技术环境下,使用历史河流形态重建法、历史水系分级方案和构建格网体系等方法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珠江三角洲河网结构进行重建与复原,获得其河网结构参数结果并进行初步分析,所得研究结论体现在以下方面:1.通过GIS技术手段对珠江三角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河网平面结构进行高精度复原,并且利用历史河流形态重建法和历史水系分级方案推测珠江三角洲河网三维结构。2.通过重建珠江三角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河网三维模型,定量分析水系结构参数(主要包括水系河网密度、河面率等),计算河网最大槽蓄容量并做出初步分析。3.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珠江三角洲河网的状态与传统时期的农业开发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时的河网水系是自然发育与圩田农业对其开发、围垦的共同结果。圩田的开发扩大了广东地区的耕地面积,缓解了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客观上对于河网的扩展具有促进作用。现阶段,人类社会以及城市化进程对水网的改变造成的影响还有很多是未知的,本研究通过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珠江三角洲河网结构的研究,将传统的历史文献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相结合,用更加直观的方法呈现出历史地貌研究。并且,使用历史河流形态重建方法、历史平原河网分级方法以及构建格网体系,探索出历史时期平原河网结构的重建方法,以及推测分析河网三维结构和最大槽蓄容量的研究方法。可以对其他同样平原地区的研究提供前车之鉴,以获得全面评估城市化进程中人类活动对河流水系结构影响的依据,以期为城市化过程与河网水系办调发展提供支持。本文主干部分曾发表于《热带地理》2015年第35卷,第6期,883-889页,由于毕业论文的审核要求,对于文中一些部分进行了改写。

倪培桐,闻平,刘剑宇[7](2016)在《珠江三角洲水沙年际变化趋势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三角洲水文站马口站、三水站、博罗站1954—2011径流量和输沙率资料,统计分析其年内及年际变化规律,采用Hurst系数法对马口、三水站流量序列与含沙量序列进行初步检验,采用非参数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研究马口与三水两站流量与含沙量的趋势。研究表明马口站、三水站年径流量、输沙量年际变异趋势明显变化,博罗站径流量不存在显着的变异趋势,而输沙量变异明显。

时翠,陈晓宏,张强[8](2012)在《近几十年来珠江三角洲1月和7月水位变异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以水动力学原理为基础,运用累积距平法、有序聚类分析法、滑动F识别与检验法和M-K趋势与突变分析法4种方法,对珠江三角洲1959―2005年47a的7月和1月水位时间序列进行突变点分析。结果表明:7月平均高水位的变异点集中在1974―1982年和1989―1995年两个时段,1月平均低水位的变异点集中在1970―1980年和1984―1993年两个时段,且大部分潮位站存在一个变异点,少数存在两个。入海口门站1月平均低水位和7月平均高水位序列变异点前/后的均值出现增加的特征,1月平均低水位CV值基本保持不变,7月平均高水位CV值呈现增加的特征;在网河区1月平均低水位序列和7月平均高水位序列变异点前/后的均值和CV值变化虽均较为显着,但趋势不一致。

张英[9](2011)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首轮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正在全国陆续展开。评价中发现某些指标在地下水中以较高浓度存在往往是由于天然背景含量高所致而非人为活动污染所致。为科学、合理的进行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需要拥有地下水水质指标的天然背景含量资料,进行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研究。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主体,是我国沿海地带经济发展最快的三大经济单元之一。其经济的高速发展造成越来越多的环境污染,调查发现地下水水质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由于该区以往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中缺乏系统全面的水质资料,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的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本文在系统总结国内外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特点,选用数理统计方法和趋势面分析方法,分别利用国际通用统计软件SPSS和国际标准计算软件Matlab,对本区Cl-、SO42-、HCO3-、NO3-、F-、I-、NH4+、K+、Ca2+、TFe、Mn、As、Cd、TCr、Pb、Cu等28项指标进行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的计算,并初步探讨了各个指标的空间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分析认为各指标的地下水环境背景值除受元素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控制,地形地貌、岩土性质、气象水文条件、水动力条件等在宏量组分的形成中起主要控制作用;氧化还原条件对变价元素如Fe、Mn、As、Cr的影响较为显着:沿海地带咸淡水的混合作用对Cl-、SO42-、K+、Na+、Ca2+、Mg2+等组分的分布起重要作用。东江流域地下水随地貌特征(丘陵-台地-冲积平原)呈现良好的水平分带特点,而西北江三角洲流域地下水流动系统相对比较复杂,但总体上Cl-、SO42等几种宏量组分随地形地貌(丘陵-台地-冲积平原)而呈现有规律的变化。研究区地下水环境背景值在时间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与80年代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资料对比,平原区Fe、Mn、As含量呈降低趋势,Hg含量基本保持稳定,硝酸根、总溶解固体呈增大趋势,这与平原区人类改造活动密切相关,另外,海水入侵也是TDS升高的重要影响因素;丘陵区Fe呈下降趋势,但含量基本稳定,总溶解固体虽呈上升趋势,相比平原区变幅较小。本研究得出珠三角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系列,其结果为分析评价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污染状况及其变化提供了科学的参照依据。

陈晓宏,涂新军,谢平,李艳[10](2010)在《水文要素变异的人类活动影响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重点针对人类活动导致的水文要素变异问题从以下3个方面分析了研究进展:①综述了人类活动水文效应研究的定性和定量2类成果,分析了作为揭示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机理的综合驱动因子的研究现状,剖析了人类活动水文效应定量化研究的方法模式;②综述了水文要素时间序列变异特征及变异点位置的识别研究成果,分析了现有的统计识别方法和差异信息熵等新技术、新理论在变异点识别中的应用,简析了目前研究尚不多的水文要素空间变异性研究方法;③描述了分离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要素影响的2类主要方法:分项调查法和水文模型法,分析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水文系统作用的驱动机理模型,综述了农区下垫面变化对水文要素变异的贡献分解方法。通过综述,指出了现有人类活动水文效应、水文要素变异性识别、下垫面变化对水文要素变异的驱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不足和问题。提出了未来需要重点加强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水文要素变异驱动机理及贡献分解研究,加强水文要素时空变异特性的诊断,重构水文要素变异环境下洪涝极值等特征量及其重现期的新概念和新定量等。

二、珠江三角洲水文特性变异及原因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珠江三角洲水文特性变异及原因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珠江三角洲平原海陆交互背景下土壤中镉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土壤镉污染的危害与来源
        1.2.1 土壤镉污染的危害
        1.2.2 土壤镉污染现状
        1.2.3 土壤中镉污染来源
    1.3 土壤中镉的赋存形态
    1.4 土壤中镉的迁移行为及影响因素
        1.4.1 镉进入土壤后的迁移行为
        1.4.2 镉迁移转化的影响因素
        1.4.3 镉的垂向迁移规律研究方法
    1.5 珠江三角洲海陆交互沉积环境下土壤中镉的富集规律
        1.5.1 珠江三角洲镉的物质来源
        1.5.2 珠江三角洲镉在各沉积层的分布特征
        1.5.3 珠江三角洲镉高值区的成因分析
    1.6 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
    1.7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7.1 研究目标
        1.7.2 研究内容
        1.7.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场地自然环境现状
        2.1.1 地理位置概况
        2.1.2 水文概况
    2.2 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
        2.2.3 岩浆岩
        2.2.4 水文地质概况
        2.2.5 土壤概况
    2.3 珠江三角洲垂向沉积相序
第三章 海陆交互作用土壤中镉的污染特征及富集规律
    3.1 数据与研究方法
        3.1.1 研究区调查与取样
        3.1.2 样品测试分析
        3.1.3 评价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数据分析
        3.2.1 水化学类型及河流沉积物特征
        3.2.2 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布
        3.2.3 土壤Cd的富集特征
        3.2.4 土壤Cd形态特征
    3.3 结果讨论
        3.3.1 土壤Cd污染评价
        3.3.2 土壤理化性质对Cd全量及形态分布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陆相沉积与海相沉积物中Cd的吸附机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试
        4.1.2 试验试剂和仪器
        4.1.3 批实验
        4.1.4 数据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两种沉积环境土壤理化性质
        4.2.2 初始浓度对两种土壤吸附Cd的影响
        4.2.3 吸附时间对两种土壤吸附Cd的影响
        4.2.4 溶液pH值对两种土壤吸附Cd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海陆交互作用土壤中镉的运移和累积规律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土柱吸附实验
        5.1.2 污染土壤淋滤实验
        5.1.3 样品测定方法
        5.1.4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讨论
        5.2.1 饱和条件下水的渗透迁移
        5.2.2 饱和条件下Cd在海陆交互作用土壤中的吸附与迁移
        5.2.3 污染土壤淋溶条件下Cd的垂向迁移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镉在珠江三角洲海陆交互作用土壤中迁移转化规律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样品采集
        6.1.2 实验方法
        6.1.3 数据处理
        6.1.4 评价方法
    6.2 结果与讨论
        6.2.1 水土理化性质的垂向分布特征
        6.2.2 地下水特征
        6.2.3 Cd的污染特征
        6.2.4 土壤深层剖面Cd形态变化规律
        6.2.5 土壤pH对镉垂向迁移转化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第7 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2)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化学演化机制及水质监测网络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地下水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战略资源
        1.1.2 水文地质条件特征
        1.1.3 原生地下水环境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化学演化研究
        1.2.2 地下水有机污染研究
        1.2.3 地下水水质监测网络优化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水文气象
    2.2 沉积环境
        2.2.1 地形地貌
        2.2.2 第四纪沉积环境
    2.3 水文地质条件
        2.3.1 地下水类型及分布
        2.3.2 水文地质结构
        2.3.3 水循环特征
        2.3.4 地下水开发利用
第三章 地下水化学特征
    3.1 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
    3.2 地下水化学总体特征
        3.2.1 地下水化学组分
        3.2.2 地下水化学类型
        3.2.3 深层地下水化学特征
    3.3 各地貌分区地下水化学特征
        3.3.1 丘陵台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
        3.3.2 冲洪积平原区地下水化学特征
        3.3.3 三角洲平原区地下水化学特征
        3.3.4 海积平原区地下水化学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下水化学时空演化特征
    4.1 地下水化学空间变化特征
        4.1.1 PH值
        4.1.2 主要水化学组分(K~+、NA~+、CA~(2+)、MG~(2+)、CL~-、SO_4~(2-)和HCO_3~-)
        4.1.3 “三氮”(NO3-N、NO2-N和 NH4-N)
        4.1.4 微量元素(MN、AS和 AL)
        4.1.5 有机污染物
    4.2 地下水化学时间演化特征
        4.2.1 区域地下水主要水化学组分演化特征
        4.2.2 不同地貌分区地下水主要水化学组分演化特征
        4.2.3 典型地下水化学指标演化特征
        4.2.4 典型监测点地下水化学组分演化特征
    4.3 地下水水质时空演化特征
        4.3.1 水质评价方法
        4.3.2 地下水水质空间变化特征
        4.3.3 地下水水质时间演化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下水化学演化机制
    5.1 GIBBS图解
    5.2 地下水化学形成作用
        5.2.1 水-岩相互作用
        5.2.2 离子交换作用
        5.2.3 人类活动
    5.3 地下水化学多元统计分析
        5.3.1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5.3.2 丘陵台地区地下水因子分析
        5.3.3 冲洪积平原区地下水主成分分析
        5.3.4 三角洲平原区地下水主成分分析
        5.3.5 海积平原区地下水聚类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
    6.1 地下水有机组分检出情况
    6.2 地下水有机污染分布特征
        6.2.1 地下水有机指标总体分布特征
        6.2.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下水有机指标分布特征
        6.2.3 地下水中典型有机指标分布特征
    6.3 地下水有机污染来源解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地下水化学演化驱动因素研究
    7.1 地下水酸化
    7.2 地下水“三氮”
    7.3 地下水铁和锰
        7.3.1 氧化还原环境
        7.3.2 酸碱条件
        7.3.3 地下水径流条件与含水层岩性
        7.3.4 盐度效应
        7.3.5 人类活动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地下水水质监测网络优化
    8.1 地下水水质监测网概述
    8.2 地下水主要污染物筛选评价
        8.2.1 无机组分污染程度评价
        8.2.2 有机组分污染程度评价
        8.2.3 污染物毒性表征
        8.2.4 主要污染物筛选排序
    8.3 地下水数值模型
        8.3.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及其数学描述
        8.3.2 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的建立与识别
    8.4 地下水溶质运移数值模型的构建
        8.4.1 地下水溶质运移数学模型
        8.4.2 地下水水质因子初始浓度场
        8.4.3 水质因子迁移数值模型预测
    8.5 地下水监测井优化设计
        8.5.1 地下水监测优化模型简介
        8.5.2 监测井优化设计模型
        8.5.3 监测井优化设计结果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地下水污染模式概化与防治建议
    9.1 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
        9.1.1 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方法
        9.1.2 防污性能评价结果及分析
    9.2 珠江三角洲地下水污染模式概化
        9.2.1 丘陵与平原过渡地带垂直入渗型污染
        9.2.2 平原区开挖接触式扩散污染
        9.2.3 河流深切割区侧向补给污染
    9.3 地下水污染防治建议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3)广东省水稻田土壤典型理化性质时空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稻土研究进展
        1.2.2 土壤理化性质变异研究进展
        1.2.3 地统计学研究进展
        1.2.4 土壤制图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的重点及难点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气候条件
        2.1.4 土壤条件
        2.1.5 植被条件
        2.1.6 土地利用条件
        2.1.7 水稻土分布
    2.2 数据来源
        2.2.1 历史数据
        2.2.2 近年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软件工具
        2.3.2 空间变异函数建模
        2.3.3 克里格插值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分层厚度的时空变异
        3.1.1 描述性统计特征分析
        3.1.2 空间变异结构分析
        3.1.3 空间制图与格局分析
        3.1.4 相关分析与主导因素分析
    3.2 土壤机械组成的时空变异
        3.2.1 描述性统计特征分析
        3.2.2 空间变异结构分析
        3.2.3 空间制图与格局分析
        3.2.4 相关分析与主导因素分析
    3.3 土壤pH的时空变异
        3.3.1 描述性统计特征分析
        3.3.2 空间变异结构分析
        3.3.3 空间制图与格局分析
        3.3.4 相关分析与主导因素分析
    3.4 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变异
        3.4.1 描述性统计特征分析
        3.4.2 空间变异结构分析
        3.4.3 空间制图与格局分析
        3.4.4 相关分析与主导因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水稻田土壤性质变化
        4.1.2 水稻田土壤性质格局
        4.1.3 影响水稻田性质的驱动要素
    4.2 讨论
        4.2.1 描述性统计结果讨论
        4.2.2 空间变异函数建模结果讨论
        4.2.3 空间插值结果讨论
        4.2.4 主导因素分析结果讨论
    4.3 创新点
    4.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二普”土壤数据信息概况
附录2 :“土调”土壤基础数据概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珠江三角洲河网动力变化敏感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学模型及计算
    1.1 数学模型
    1.2 计算组合
    1.3 计算与分析
2 结论与建议
    2.1 结论
    2.2 建议

(5)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同尺度耕地质量评价与空间布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3.2 耕地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1.3.3 耕地质量评价内容研究
        1.3.4 不同尺度的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1.3.5 耕地质量空间格局研究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与方法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土壤肥力理论
        2.2.2 耕地稀缺理论
        2.2.3 空间区位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研究方法与模型
        2.3.1 BP神经网络
        2.3.2 遗传算法
        2.3.3 GA-BP模型
        2.3.4 GWR模型
        2.3.5 空间自相关法
        2.3.6 权重敏感性分析法
3 研究对象及数据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地理区位
        3.1.2 自然条件
        3.1.3 社会经济条件
    3.2 基础资料的收集
        3.2.1 自然条件数据
        3.2.2 社会经济数据
        3.2.3 补充调查数据
    3.3 数据预处理
        3.3.1 遥感数据预处理
        3.3.2 遥感数据分类
        3.3.3 气象站点数据插值
4 近15年珠三角地区耕地时空演变及驱动
    4.1 珠三角区域耕地资源变化
    4.2 耕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4.3 耕地数量变化分析
        4.3.1 耕地变化动态度
        4.3.2 耕地区位嫡
    4.4 耕地空间变化分析
        4.4.1 耕地流量变化
        4.4.2 耕地利用相对变化率
        4.4.3 耕地重心变化
        4.4.4 耕地变化率空间性分析
    4.5 耕地景观变化分析
    4.6 耕地变化驱动力研究
        4.6.1 耕地变化驱动因素
        4.6.2 驱动因素的数理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不同尺度的耕地质量评价
    5.1 耕地质量评价流程及评价单元
        5.1.1 耕地质量评价思路流程
        5.1.2 耕地质量评价单元划分
    5.2 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5.2.1 耕地质量影响因素
        5.2.2 构建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5.3 珠三角尺度耕地质量评价
        5.3.1 耕地质量评价单元
        5.3.2 评价指标体系
        5.3.3 评价因素量化分析
        5.3.4 耕地质量评价方法
        5.3.5 耕地质量评价过程
        5.3.6 评价结果分析
    5.4 县域尺度耕地质量评价及权重敏感性
        5.4.1 增城区概况
        5.4.2 增城区评价单元
        5.4.3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5.4.4 评价因素量化分析
        5.4.5 耕地质量评价方法
        5.4.6 耕地质量评价结果
        5.4.7 指标权重敏感性分析
        5.4.8 权重敏感性分析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珠三角耕地质量空间布局及影响因素
    6.1 耕地质量空间布局分析
        6.1.1 耕地自然质量空间布局
        6.1.2 耕地经济质量空间布局
        6.1.3 耕地利用质量空间布局
        6.1.4 耕地生态质量空间布局
    6.2 耕地质量空间自相关分析
        6.2.1 空间权重的探索性分析
        6.2.2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6.2.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6.3 基于GWR模型的耕地质量空间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6.3.1 耕地质量空间布局影响因素
        6.3.2 GWR模型的构建及参数
        6.3.3 GWR模型的运算结果
        6.3.4 各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
    6.4 本章小结
7 珠三角耕地质量存在问题及建议
    7.1 珠三角耕地质量问题分析
    7.2 珠三角耕地质量建设的措施建议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部分表格
    1.GWR模型回归系数表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工作情况
    1.参与科研项目
    2.发表论文
    3.所获奖励

(6)20世纪30年代珠江三角洲平原河网结构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平原河网结构研究
        1.2.2 珠江三角洲河网水文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3 明清广东滨海地区蓄淡御咸水利工程
    3.1 蓄淡御咸工程形成的地理环境
    3.2 “官督民办”的建设方式
    3.3 设计方案
    3.4 蓄淡御咸工程促进围垦造田,缓解人口压力
4 珠江三角洲历史河网结构重建
    4.1 历史河流结构重建资料
        4.1.1 河网数据
        4.1.2 河道指标
    4.2 历史河流结构重建方法
        4.2.1 历史河流形态重建
        4.2.2 历史水系分级方案
        4.2.3 构建格网数据
5 河网结构参数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5.1 珠江三角洲1930年代河网密度及其自相关分析
    5.2 珠江三角洲1930年代河面率
    5.3 珠江三角洲1930年代河网三维河网结构及其最大槽蓄容量
    5.4 珠江三角洲1930年代河网最大槽蓄容量与河网密度相关性分析
    5.5 珠江三角洲圩田农业对河网槽蓄容量的影响作用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1 历史文献
    2 地图资料
    3 汇编资料
    4 着作
    5 论文
    6 网络资料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珠江三角洲水沙年际变化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珠江三角洲河道输水、输沙变化特征
    1. 1 水沙年际变化
    1. 2 水沙年内变化
2 珠江三角洲水沙输运变化趋势分析
    2. 1 研究方法
    2. 2 径流量变化趋势分析
    2. 3 输沙量变化趋势分析
3 水沙年际变化原因及影响分析
    3. 1 气候变化影响
    3. 2 人类活动影响
        3. 2. 1 河道采沙的影响
        3. 2. 2 森林覆盖率变化的影响
        3. 2. 3 水库拦沙的影响
    3. 3 水沙时空变化影响
4 结论

(8)近几十年来珠江三角洲1月和7月水位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2 水位序列突变点诊断
    2.1 7月平均高水位变异点诊断
    2.2 1月平均低水位变异点诊断
3 突变点识别结果分析
    3.1 7月平均高水位变异点
    3.2 1月平均低水位变异点
4 结论

(9)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
    1.2 环境背景值研究进展
    1.3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框架
第二章 珠江三角洲地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
    2.2 区域地质背景
    2.3 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2.4 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往研究程度
    2.5 小结
第三章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研究
    3.1 地下水样品采集、测试及质量控制
    3.2 地下水环境单元的确定
    3.3 数据处理及质量检验
    3.4 小结
第四章 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4.1 环境背景值统计特征
    4.2 环境背景值空间分异特征
    4.3 环境背景值时间分异特征
    4.4 元素的流域演变特征
    4.5 小结
第五章 地下水环境背景的成因分析
    5.1 地下水环境背景的影响因素
    5.2 地下水环境背景的形成探讨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10)水文要素变异的人类活动影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研究
    1.1 人类活动水文效应的定性研究
    1.2 人类活动水文效应的定量研究
    1.3 人类活动水文效应的因素分析
    1.4 人类活动水文效应的研究方法
2 水文要素变异的分析识别
3 水文要素变异的驱动因素及其贡献分解
    3.1 分离气候变化因素对流域水文要素变异的贡献
    3.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水文系统作用的驱动机理模型
    3.3 农区下垫面变化对水文要素变异的驱动贡献
4 结 语

四、珠江三角洲水文特性变异及原因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珠江三角洲平原海陆交互背景下土壤中镉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D]. 王芳婷.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2]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化学演化机制及水质监测网络优化研究[D]. 刘景涛. 西北大学, 2020
  • [3]广东省水稻田土壤典型理化性质时空变异研究[D]. 贾宇航.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20
  • [4]珠江三角洲河网动力变化敏感因素分析[J]. 刘俊勇. 人民珠江, 2018(12)
  • [5]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同尺度耕地质量评价与空间布局[D]. 赵小娟.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6]20世纪30年代珠江三角洲平原河网结构重建[D]. 侯鑫.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5)
  • [7]珠江三角洲水沙年际变化趋势分析[J]. 倪培桐,闻平,刘剑宇. 人民珠江, 2016(01)
  • [8]近几十年来珠江三角洲1月和7月水位变异分析[J]. 时翠,陈晓宏,张强. 热带地理, 2012(03)
  • [9]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研究[D]. 张英.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1(10)
  • [10]水文要素变异的人类活动影响研究进展[J]. 陈晓宏,涂新军,谢平,李艳. 地球科学进展, 2010(08)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