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合理流动的几点思考

关于教师合理流动的几点思考

一、教师合理流动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杨敬文[1](2021)在《试论比喻的新分类及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比喻修辞是修辞大家族里最重要的成员之一,也排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规定的中学生需要掌握的修辞格之首。比喻教学十分重要,但是目前来看,也存在很多问题。本论文尝试在不使用传统的“三分法”的基础上,用新的理论对比喻进行分析,试图探寻它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第一章基于刘大为、黄卫星关于比喻内部形式结构的理论,从比喻的内部形式结构出发划分比喻的类型,包括认识事物性比喻与事件性比喻、认识特性比喻与关系比喻、认识简单比喻和复合比喻等工具性知识。从内部形式结构的角度研究比喻,审视当前课堂比喻教学中的问题,进而指导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这一点也是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主要是走进教材,首先对教材课文里的比喻句进行分析,探析其分布的高频课文以及文体特点;同时在新分类的理论指导下对课本里一些“活”的事件性比喻和关系比喻进行分析解读。其次结合代表性的课文的教学实录,来思考不同文体的比喻教学的启示。第三章试图分析比喻的新分类在教学上的应用与传统的“三分说”相比,更优越的地方:主要是简化了比喻的分类系统,比喻知识学习更方便、简洁;弥补了“三分法”在事件性比喻与关系比喻认识与教学上的不足;同时,新的分类在比喻分析的广度和深度上要求比较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效率。最后基于新的分类设计了相应的写作训练,并反思了新的分类在初中语文教学应用上的不足。第二章与第三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在论文的最后环节,主要针对本文在研究过程存在的缺陷进行阐述,并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继续努力,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杨蕴希[2](2020)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明确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主导的“三权并行”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用以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对地方、学校及学生需求的适切性。地方和学校在国家意志的授权下获得了相对的课程自主权,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开展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安排课程实施、组织课程评价等一系列课程相关活动,这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课程知识融入地方课程体系提供了良好契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地区、特定民族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沿袭而来的无形、活态流变的文化资源,是唯一的、活态的、流动的文化记忆与历史见证,其内容涵盖大量极具地方特色的知识内容,是地方课程的重要知识来源和开发素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开发研究,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教育传承与保护的有效探索,还能够充分利用丰富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来完善地方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地方教育的全面发展,对地方人才培养、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及地方经济社会的进步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有鉴于此,本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为研究对象,结合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案例,运用文献、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循着“在这里”“去那里”“回到这里”,亦即“田野前”的“应然”、“田野中”的“实然”、“田野后”的“使然”和“诚然”综合的研究思路,同时注重人类学中“自我”与“他者”,社会学中身份自觉与社会认同,文化学中文化多元与文化交往等学科理论视角的引入与运用,意在逐步解答“何以将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及其开发对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对地方课程体系建设与完善何以可行且必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何以优化”等问题。为此,围绕主题从绪论(研究背景、研究综述、研究意义、概念澄清)、理论阐释、学科视角、研究对象与方法、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评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优化对策、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等方面展开了具体的研究,力图呈现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的综合研究特征。本研究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问题意识的切入及其概念的阐释,并将之与主题密切紧扣,以突出研究旨趣,彰显研究目的。其中,较为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实证对象——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中丰富斑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禀赋及其开发的形式与内容,展示了流域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高度认知、自觉以及取得的一系列实践成效;同时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尚存在着课程资源不够、课程目标缺失、文化环境蜕变、主体效能较低、评价反馈不足等“实践困境”,存在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情感价值剥落、课程开发功利趋向明显、课程生态失衡等“困境归因”。在此基础上,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意义与价值高度,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的多维建构、课程内容的多重优选、课程主体的多效赋能、课程实施的多类统整、课程评价的多元交互等内容,就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对策体系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并在其中展示出了一定的学术见解。

刘宇佳[3](2020)在《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现状研究 ——以江苏省T市为例》文中指出教师流动是促进师资均衡配置和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手段,充分自由的教师流动有利于优化师资结构,提升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资源只有无障碍地流动起来,才能达到最优配置,才能有效地盘活优质教育资源,并且在县域内研究教师流动方便实施,具有可行性和更大的可操作性。鉴于此,笔者选择江苏省的一个县级市——T市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国内外有关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的文献,了解目前教师流动现状。同时,本研究以路径依赖理论、机会成本理论、专用性人力资本理论、推拉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以及社会网络理论做为支撑,在教师流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对县域内教师流动的有益探索。研究发现相关政策的外在约束与教师自身的多重顾虑,阻碍了县域内中小学教师的自由流动,具体结论如下:整体的职业流动意愿并不强、年轻教师更倾向于职业流动、家庭因素是阻碍转校的最主要方面、教师工作的稳定性是阻碍转行的最主要原因、公务员成为转行的热门职业、省内及县域是教师期望流动的最主要区域。家庭因素是最主要的职业流动动机、自身因素里最看重个人发展空间、子女教育是最重要的家庭因素、学校和社会因素是相对较弱的动机。大多以组织调配为主、相当部分的教师选择考录、锻炼能力及评定职称是教师支教最重要的原因、大部分流动都依赖于社会网络资源、中介人是实现流动的重要纽带。提出如下建议:激发教师热情,提高其主动参与流动的意识、改革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变“单位人”为“系统人”、提升教师的职业境界,平衡好家庭与工作的关系、优化教师流动的筛选机制、完善教师流动政策,体现以人为本。希望基于本文的写作能够更加明确当前T市义务教育教师流动的现状,从而为教师充分流动的有效实施提供决策参考。

李禹衡[4](2020)在《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的调查研究 ——以Y县为例》文中指出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未来一段时期的指导思想。均衡发展要求教育资源的分配相对公平,教师资源在教育资源中尤为重要。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决定教学质量,制约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因此,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很重要的举措。目前,受体制和经济发展程度的限制,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教师资源配置仍有差异。这些差异和不均衡对中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产生了阻碍。所以,均衡地配置教师资源,提升义务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向均衡化发展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应该首先从县域内进行突破。因此,本文立足于解决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选取了县域作为研究视角,Y县是晋东南教育发展较好的县,也是山西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研究该县的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情况对于晋东南乃至整个山西省都有借鉴作用。本研究通过对Y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配置情况的问卷调查及样本学校老师的访谈,收集了客观的一手数据和资料。经分析发现Y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配置存在着:语、数、外教师数量充足,而音、体、美教师数量缺口较大;教师队伍缺乏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高素质教育人才;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低,乡镇教师整体职称偏低于县城教师;乡镇中小学教师所学专业和所教学科的匹配度远低于县城中小学教师;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现象;乡镇学校教师转岗意愿较县城教师强烈;乡镇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级别不高;城乡轮岗及流动政策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学校编制名额有限且核定教师编制的政策未有效落实;经济发展增速较缓,工资待遇低,专业发展机会少,使得Y县义务教育学校对高学历的优质教师及青年教师缺乏吸引力;专任教师临时缺岗,代课现象严重;县级财政的有限及城乡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对等;教育部门的强制交流政策及与职称评定挂钩的要求等。对Y县教师配置工作的建议:规范教师走教,弥补音体美学科教师短缺的问题;鼓励优秀毕业生投身乡镇教育事业,优化教师年龄结构;同工同酬,统一教师工资待遇;建立良好的教师退出机制,提升教师队伍水平;设立专项资金,强化乡镇教师在职培训;优化交流轮岗机制,促进教师合理流动等六条建议。以期通过上述对策的执行,提升教师团队水平,优化Y县义务教育教师配置。

林丹[5](2020)在《符号的力量: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制度的案例研究》文中认为中小学教师作为基础教育发展的主力军之一,其专业发展成为学校关注的重点。为了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管理,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1986年,我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正式建立。随着职称制度的深入实施,职称渐渐变成了符号,成为了一种“精神力量”。职称不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手段和标志,更是高收入、高待遇、高社会地位等的象征。对教师来说,职称是身份符号,是教师优秀与否的象征,也是资源型符号;对学校来说,教师职称结构属于资源型符号,是学校招生、评优考核的资本;对国家来说,职称属于制度性符号,是管理、激励教师的工具和手段。本文主要从教师角度出发,将职称视为一种符号进行分析。从梳理我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发展阶段入手,可将是制度也是符号的职称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且有三个明显的趋势与特征。本研究选取四川省A校为研究个案,发现由于学校之间、教师性别、学历、年龄、教龄的分化,使A校职称结构呈现出五个明显的特征。深入A校调研发现,对职称的态度上:大部分教师认为职称与收入紧密联系;A校评职困难、职称评定名额少造成大部分教师对职称晋升持无所谓态度,且对正高级职称的期待值不高。职称评定内容方面:教师认为最应关注的三项(按重要度排序)为师德师风、教育教学能力、教龄长短,与A校实际考核内容差异不大。职称评定程序上:与其他学校差异甚微,评职过程的公平受到教师质疑。职称评定效果方面:职称制度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但反映教师专业能力水平的作用有限,对教师的激励作用不明显,但评职可促进教师流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职称越来越成为一种符号存在于教师的观念中,在A校表现为以下特征:大部分教师将职称看作收入的“代名词”,职称的象征意义与收入挂钩;A校教师评职难,成为教师对自我晋升机会预估的最大影响因素;评职过程量化明显,可计算性是主要特征;评定名额少成为阻碍A校教师职称晋升的关键因素。职称作为符号存在于教师观念中,产生了一种无形的力量,对激励教师、促进教师发展、流动有重要作用,但也产生了区隔教师个体的现象。A校职称制度的实施存在教师被职称异化、制度执行偏差及对特殊“弱势群体”关注不够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转变观念,理性对待职称;完善职称应从制度设置及执行入手,国家应出台相应的倾斜政策,照顾新型弱势群体;并且应采取更积极的改革举措,尽量减少职称所带来的负向效应。

谢明霞[6](2020)在《鹰潭市社会音乐教育现状调查及问题对策 ——以鹰潭市三所音乐培训机构为例》文中指出随着近几年我国人民经济实力和生活水准的不断上升,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尤其是社会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尤为瞩目。社会音乐教育作为音乐教育行业的重要组成之一,对于普及和推广音乐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其蓬勃发展的背后同样也出现了许多令人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现场采访等方法对鹰潭市社会音乐教育现状进行阐释,并试图分析出目前社会音乐教育存在哪些问题并提出这些问题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音乐教育哲学和新课标为理论基础,以鹰潭市社会音乐教育现状调查结果为数据支撑,从教育对象、办学机构、师资力量、教学成果等方面入手分析目前鹰潭市社会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加深对问题危害的认识。由深层次的音乐教育观念方面问题入手,以音乐课程的真正出发点为基准,剖析当前社会音乐教育存在的观念偏差现象。再对调查问卷进行综合分析,找出音乐教师师资队伍现存的种种问题。最后参照各类管理法律条文,深度挖掘政府指导管理层面现有的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提出促进社会音乐教育进步的对策,在对现状和现存问题的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和先进的社会音乐教育理论,从政府政策、音乐教育理念两方面来阐述对我国社会音乐教育发展的设想。对应第一部分的问题,切合当前社会实际发展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对策。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社会音乐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提升人的音乐感知能力,它对辅助补充学校音乐教育、推动社会音乐文化发展、提高人们综合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研究社会音乐教育是个有意义的课题。本文期望通过对鹰潭市社会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和建议,为社会音乐教育工作者们指明方向,从而促进社会音乐教育的良性发展。

邱伟[7](2019)在《新时代诸城市基层党员教育培训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执政水平,首要任务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关键是教育管理好党员、干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是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九大以来,各级党组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大力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然而,各级在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基层普通党员群体,少数基层党员表现出党性意识淡薄、政策理论不足、知识水平偏低、服务理念滞后、创新精神缺乏等问题,与新时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服务群众水平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我们必须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探索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的新方法、新路径,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保障。目前国内部分学者针对党员教育做了一些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党的十九大以来,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加强党员教育新要求开展的研究不多,特别是以县级市为蓝本对基层普通党员开展教育培训的研究较为少见。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立足新时代,聚焦县级以下基层党员,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比较分析等方法,以诸城市为蓝本,系统梳理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的做法,客观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诸城市乃至其他县级市提高基层党员教育培训成效提供借鉴。主要是:加强党员教育培训的组织领导,县、镇党委和基层党支部上下联动、协同配合,层层传导压力;扩大党员集中培训的覆盖面,组织普通党员进县级党校集中轮训、充分发挥镇级党校和社区教学点的作用等;丰富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对不同类别党员开展分层分类培训,采取多种方式特别是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党员教育培训等;健全完善组织生活、集中培训和培训质量评估等制度,使党员教育“有力度、有温度”;从经费、师资、课程、阵地等方面强化党员教育培训的保障措施。由此,结合时代特点增强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的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达到提升基层党员的党性修养、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的目的。

常平芳[8](2019)在《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同伴互助研究 ——以J小学为例》文中提出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伴互助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同伴互助有助于打破学校中教师之间的相互隔绝,形成一种合作型教师文化,使教师获得社会——情感支持,增强职业认同感,激发专业发展动机。然而,从以往研究来看,在小学里教师同伴互助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有效性不强,这个问题促使笔者深入小学进行实证研究,考察教师同伴互助的现状,寻找影响教师同伴互助有效开展的原因。笔者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J小学教师同伴互助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及个人精心撰写的基础上形成了本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先对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再对国内外教师同伴互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最后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是教师同伴互助的理论体系。笔者从内涵、价值、内容、形式、实施和保障这六个方面对教师同伴互助理论做了阐述。第三章是J小学校本教研中教师同伴互助的现状。笔者先对J小学的基本情况作了介绍;然后从组织方式、形式、实施和保障这四个方面详细描述了J小学教师同伴互助的现状;最后分析了J小学教师同伴互助的有效性表现以及存在的问题。J小学教师同伴互助的有效性表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有效促进了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增强;第二,有效促进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第三,有效促进了教师反思能力的提升。J小学教师同伴互助存在的问题如下:首先,教师同伴互助的对象、内容和形式存在局限性;其次,囿于浅层次的合作,缺乏真正的对话;最后,教师负担过重,同伴互助的时间得不到保证。第四章是影响教师同伴互助有效性的因素分析。从具体的教师同伴互助活动来看,组织方式自上而下,导致教师的互助行为缺乏自主性,部分教师同伴互助活动的实施策略不够合理。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不强,同伴互助素养不足。从学校的角度来看,管理方式集权化,难以激发教师互助的主动性,对教师同伴互助的支持性措施不足,难以保证教师互助的持续性。以上原因造成教师同伴互助的有效性不强。第五章是增强教师同伴互助有效性的几点思考。笔者从具体的教师同伴互助活动、教师和学校这三个角度来提建议。在优化教师同伴互助活动方面,要改进其组织方式,丰富其内容与形式,完善其实施策略。在教师方面,教师要提高同伴互助意识,强化同伴互助技能,做到以下三点:深化对同伴互助的认识,敢于开放自己;学会沟通和观察,提高自身互助能力;明确自身发展需求,主动开展同伴互助。在学校方面,学校要完善支持性措施,为教师同伴互助提供多重保障,首先,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为同伴互助提供时间保障;其次,搭建交流平台,为教师提供情感和培训上的支持;最后,改革教师评价,激发教师的发展意识与合作积极性。

闫涛[9](2019)在《基于全面薪酬理论下中学体育教师流动意向的研究 ——以山西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教师的流动是平衡区域间教育资源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杠杆。随着中国社会经济高速的发展,各个行业人才的流动也变的日渐频繁,作为全民体质基础培养的体育教师也会因为一些因素产生流动。中学体育教师的流动不仅是体育教师为了提高自我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人才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的体现。本文在研究中以区域教学质量平衡为入手点,结合全面薪酬理论,对教师流动过程中的教师个人问题进行分析,探究中学体育教师流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主要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山西省中学体育教师普遍具有在义务教育系统内实现向上流动的期待,其流动意向的产生是在生存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等方面共同作用下发生。部分体育教师具有流动的能动性,即能够在教育系统内实现单向向上的目的。(2)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体育教师认同感降低导致体育教师产生流动意向,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校对体育课程重视度低,教育资源大多倾斜于主科教师,教学场地的建设,教学器材的更新缓慢,部分学校的体育器材无法满足体育教师教学的需要,使体育教师产生流动的意向。(3)体育教师职业价值降低造成体育教师流产生动意向,社会对体育教师的偏见较多,与其他主科教师相比,体育教师在学生教学工作体系当中的存在感低,导致体育老师内心缺乏教学成就感,造成了体育教师的异常流动。(4)体育教师在学校难以有较好的发展前途造成体育教师产生流动意向。在学校组织的培训中,优先主科教师的学习,体育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较少,不能第一时间了解相关方面的最新的教学理论,导致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受阻,无法在本专业上有较好的发展。在职称的评定和职位的晋升等方面,体育教师也比较难以发展,这也是很多体育教师流动的原因之一。(5)体育教师的工资待遇较低,导致他们的生活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这也是造成体育教师产生流动意向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学工资是教师日常生活的保障,在学校的考核评优、评奖中,体育教师很难与其他主科教师竞争,体育教师的工资普遍都低于文化课教师的教学工资,并且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对于体育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都不同,体育教师为了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减轻生活的压力选择流动。本文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为体育教师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提升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自我成就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体育教师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2)加强对体育教师师资投入力量,使体育教师经常参加培训活动,学习最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式,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能够在教学活动中让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价值得到体现,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3)减少社会大众对体育教师的一些误解,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声望,使体育教师产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在工作中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可以使体育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作用,保证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4)提高体育教师的薪酬待遇,保障体育教师的生活基本需求,减少与其他教师的薪酬差距,使体育教师能切实感受到自身的社会价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5)建立交流轮岗教师全面薪酬制度,不仅能保证地区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将其作为评优、评奖和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也可以保证体育教师在公平的条件下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雷超群[10](2019)在《南宁高新区学区制管理改革现状分析与优化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学区制管理是自2000年的十几年来,我国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开展体制方面的改革和机制方面的创新而进行的一种实践探索模式,在当今社会,把教育工作放在各项民生工作的第一位,把教育事业放在各项事业发展的优先地位是共识,实行学区制管理可以说是国家在充分认识到人们追求优质教育、教育公平之后提供的一项公共服务。广西“义务教育学区管理改革试点工作”于2014年7月启动,高新区作为南宁市当选的唯一试点单位,受到各级单位的高度重视,做了大量的工作,总结了不少奏效的操作,为全区累积了宝贵的可供借鉴之举。但南宁高新区学区制管理改革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高新区学区制管理改革的资源配置存在问题,一方面资金仍有缺口,硬件资源不均衡,另一方面制度落实较为僵化,软件资源质量不高;其次,实行教师流动缺乏激励机制,表现在教师编制不足,教师队伍稳定性差,同时评价机制缺乏,实施效果被弱化;最后,忽视学区制管理改革的多元主体协作,主要是忽视新闻舆论的引导与监督作用和家长、学生的配合与监督作用。本文从公共服务供给的角度结合公共政策分析,提出扩大公共服务的资源供给来优化资源配置、建立激励机制以丰富公共服务内容、明确公共服务供需方的权利来提高责任感的做法,从而探求高新区学区制管理改革的有效途径和对策。

二、教师合理流动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师合理流动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试论比喻的新分类及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比喻分类的新构想
    第一节 事物性比喻和事件性比喻
        一 事物性比喻和事件性比喻的构成
        二 事物性比喻和事件性比喻的交替运用
    第二节 简单比喻和复合比喻
        一 简单比喻的构成
        二 复合比喻的构成
        三 事物性比喻和事件性比喻的相互转化
    第三节 特性比喻和关系比喻
        一 特性比喻的构成
        二 关系比喻的构成
    第四节 比喻新分类“八分法”
        一 新分类的“试金石”
        二 基于新分类的比喻具体应用举例
        三 新分类下易混淆的概念辨析
第二章 基于新分类下的教材里的比喻分析
    第一节 新分类下的比喻在教材选文系统的分布情况
        一 本论文的研究材料使用说明
        二 新分类下的比喻在教材选文系统的分布情况
        三 教材选文系统比喻句分布特点评析
        四 基于比喻新分类下的教材“活比喻”举例分析
    第二节 比喻使用的高频课文教学片段分析
        一 散文文体比喻的教学片段分析以《春》《紫藤萝瀑布》为例
        二 小说文体比喻的教学片段分析以《蒲柳人家》为例
        三 诗歌文体比喻的教学片段分析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例
        四 三种文体代表课文对比喻教学的启示
第三章 关于比喻新分类在初中语文教学应用中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初中语文比喻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以应试为目标,比喻学习格式化
        二 教师自身缺乏相关知识
        三 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方法陈旧
        四 缺乏运用,比喻创作质量不高
    第二节 比喻的新分类相比“三分法”的进步之处
        一 比喻分类更简洁,有利于修辞知识的系统教学
        二 丰富了比喻知识,有利于阅读教学更科学
        三 比喻运用更广、更深,有利于写作教学
        四 深入比喻内部形式结构,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第三节 基于比喻新分类的写作训练设计
        一 基于比喻新分类的句子仿写训练
        二 基于比喻新分类的片段仿写训练
        三 比喻新分类写作训练评价量表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统编版初中语文六册教材比喻
致谢

(2)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六、研究框架与拟创新点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概念阐释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融合的立论依据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课程体系的知识价值
        二、地方课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的课程属性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融合的整体相关性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概念解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本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特征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释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概念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模式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价值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视角
    第一节 人类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一、“自我”与“他者”表述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二、“自我”与“他者”整合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第二节 社会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一、社会认同意识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二、社会分层结构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第三节 文化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一、“同化”“多元”博弈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二、多元文化教育影响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第四节 教育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一、基于教育生态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二、基于教育民族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第三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一、研究“田野”的代表性
        二、研究“现象”的合理性
        三、研究“行为”的持续性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使用
        一、文献研究法
        二、调查研究法
        三、经验总结法
    第三节 研究的具体过程
        一、研究筹备阶段
        二、行动计划阶段
        三、实地调查阶段
        四、总结反思阶段
    第四节 研究伦理的澄清
        一、研究资料真实有效
        二、研究对象知情合作
        三、研究行为合规合理
第四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保障条件
        一、政策条件
        二、环境保障
    第二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资源概况
        一、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二、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省地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第三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培养目标
    第四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开发主体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二、学校少数民族专职教师
        三、流域内的相关社会人员
    第五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二、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教材的开发使用
    第六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评价途径
第五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效评析
    第一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成效
        一、拓宽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渠道
        二、促进了教师角色研究性转变
        三、打造了整体性实践示范案例
        四、搭建了地方及学校联动平台
    第二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困境
        一、条件性资源保障力度不够
        二、课程培养目标结构性缺失
        三、内容原生文化空间的蜕变
        四、主体参与及投入效能低下
        五、实践评价体系的反馈不足
    第三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践困境的归因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精神情感价值剥落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功利趋向明显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文化空间生态失衡
第六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优化策略
    第一节 目标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的多维建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依据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分析
    第二节 内容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多样优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选择方式
    第三节 主体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主体的多重效能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中“教师”主体的构成及效能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学生主体身份的获得及方式
    第四节 实施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施的多类统整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施的生态取向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生态实施的途径
    第五节 评价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多元交互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基本特征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优化策略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以国家文化战略为导向,探讨与分析非遗文化课程开发的应然可能
        二、以地方实践经验为依据,反思与探索地方非遗文化课程的实践路径
        三、以多重理论视角为指导,构建与完善非遗文化地方课程的优化策略
    第二节 研究反思
        一、研究思路如何深化
        二、研究过程如何系统
        三、研究结论如何全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二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三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3)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现状研究 ——以江苏省T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地区概况与调查设计
    一、地区概况
    二、实地调查设计
    三、研究对象
第三章 教师流动的意愿
    一、教师流动意愿的总体状况
    二、教师流动意愿的差异性分析
    三、教师流动意愿的解析
第四章 教师流动的动机
    一、教师流动动机的总体状况
    二、教师流动动机的差异性分析
    三、教师流动动机的解析
第五章 教师流动的途径
    一、教师流动途径的总体状况
    二、流动资源的来源分析
    三、教师流动途径的解析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致谢
附件

(4)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的调查研究 ——以Y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配置的研究现状
        2.1.1 教师资源配置的内涵
        2.1.2 师资均衡配置的评价体系
        2.1.3 师资配置的非均衡问题
        2.1.4 师资配置不均衡的原因
        2.1.5 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对策
    2.2 国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师资均衡配置的研究现状
        2.2.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础
        2.2.2 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实践
    2.3 研究现状评析
3 理论基础
    3.1 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
    3.2 人力资本理论
    3.3 公共产品理论
4 研究方法与过程
    4.1 研究问题与框架
    4.2 操作性概念
        4.2.1 县域
        4.2.2 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4.3 研究对象
        4.3.1 Y县社会经济概况
        4.3.2 Y县义务教育基本情况
        4.3.3 样本校情况
    4.4 研究方法与工具
        4.4.1 研究方法
        4.4.2 研究工具
        4.4.3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4.5 研究过程
        4.5.1 调查过程
        4.5.2 数据录入
        4.5.3 数据分析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Y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数量的基本情况及差异
        5.1.1 师生比
        5.1.2 在编教师数
        5.1.3 各学科任课教师数
    5.2 Y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质量的基本情况及差异
        5.2.1 学历
        5.2.2 职称
        5.2.3 骨干教师数
        5.2.4 所学专业与所教学科的一致度
    5.3 Y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结构的基本情况及差异
        5.3.1 性别结构
        5.3.2 年龄结构
        5.3.3 教龄结构
    5.4 Y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薪资待遇的基本情况及差异
    5.5 Y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职业心态的基本情况及差异
        5.5.1 职业认同感
        5.5.2 职业获得感
    5.6 Y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差异
        5.6.1 在职教育培训
        5.6.2 交流轮岗意愿
    5.7 Y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对师资配置的了解情况及差异
    5.8 Y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问题的成因分析
        5.8.1 编制名额有限和教师临时缺岗
        5.8.2 地处山区,经济发展缓慢
        5.8.3 县级财政有限及城乡教育经费投入不对等
        5.8.4 教师流动政策不完善和执行不力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建议
        6.2.1 规范教师走教,弥补音体美学科教师短缺的问题
        6.2.2 鼓励优秀毕业生投身乡镇教育事业,优化教师年龄结构
        6.2.3 同工同酬,统一教师工资待遇
        6.2.4 建立健全退出机制,提升教师队伍水平
        6.2.5 设立专项资金,强化乡镇教师在职培训
        6.2.6 优化交流轮岗机制,促进教师合理流动
结语
    研究创新点
    研究不足与改进
参考文献
附录A 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配置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B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符号的力量: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制度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职称
        (二)教师职称
        (三)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
    三、研究现状
        (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相关研究
        (二)符号理论的相关研究
        (三)相关研究述评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与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我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发展阶段与趋势分析
    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发展阶段划分
        (一)建立发展阶段:资格化确认(1986年至2008年)
        (二)改革发展阶段:素养性引领(2009年至2015年)
        (三)深化完善阶段:整体性牵引(2016年至今)
    二、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发展的特征与趋势
        (一)在目标导向上:越来越重视师德素养
        (二)在实施方式上:更加注重形式化
        (三)在价值作用上:对教师整体影响力增强
第二章 符号的培植:A校教师职称评定现状
    一、城镇化进程中的A校:学校及教师职称结构概况
        (一)A校基本情况介绍
        (二)教师分化:A校教师职称结构特征分析
    二、理想与现实:A校教师职称评定的调查结果分析
        (一)教师对职称的态度
        (二)职称评定的关键内容
        (三)职称评定的过程
        (四)职称评定的效果
    三、作为符号存在的职称:A校教师职称评定的特征分析
        (一)“更高收入”的象征:教师眼中的职称晋升
        (二)“参考群体行为”的影响:教师对自己职称晋升机会的评估较低
        (三)“麦当劳化”的表现:职称评定的可计算性与数字化趋向
        (四)“弱势群体”的境遇:职称评定名额少是教师晋升的关键影响因素
第三章 符号的力量:中小学职称评定的功能分析
    一、符号的价值: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正功能
        (一)个体层面: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学校层面:激励教师的重要方式
        (三)社会层面: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
    二、符号的区隔: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负功能
        (一)积极的奋斗者:为职称竭尽全力
        (二)沉默的观望者:既不放弃,也不争取
        (三)无望的沉沦者:对职称的“习得性自弃”
第四章 功能的回归: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思考
    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符号的异化:职称成为控制教师的外在力量
        (二)政策本身:标准设置符号化数量化,执行出现偏差
        (三)对特殊“弱势群体”的关注度不够
    二、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建议
        (一)教师需转变观念,理性平和对待职称
        (二)完善职称制度,凸显激励作用
        (三)照顾新型弱势学校,实行差别补偿原则
        (四)采取更加积极的改革举措,降低职称的负向效应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6)鹰潭市社会音乐教育现状调查及问题对策 ——以鹰潭市三所音乐培训机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鹰潭市社会音乐教育现状和问题
    (一)音乐教育观念方面现象
        1、目的性差距
        2、民族器乐选择导向
        3、教学对象局限现象
        4、家长观念现象
    (二)音乐教师师资状况
        1、师资水平薄弱
        2、教学质量水平有待提高
    (三)政府指导管理层面
        1、对社会音乐教育机构监管主体不明确
        2、对社会音乐教育机构监管措施不到位
二、鹰潭市社会音乐教育问题对策
    (一)政府政策方面
        1、设立专项管理机构,明确职能部门和职责
        2、严格监督教学流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设立严格准入门槛,提升师资整体水平
        4、融合学校音乐教育,提高公民音乐素养
    (二)音乐教育理念方面
        1、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升民族乐器地位
        2、转变社会固有观念,扩大音乐教育受众面
        3、融合多种社会力量,促进考级制度改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7)新时代诸城市基层党员教育培训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
        1.2.1 重要意义研究
        1.2.2 相关问题与成因研究
        1.2.3 方法与内容研究
        1.2.4 教育培训机制研究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和可能的不足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基层
        2.1.2 党员
        2.1.3 党员教育
        2.1.4 培训
    2.2 理论基础、思想基础和政策基础
        2.2.1 理论基础
        2.2.2 思想基础
        2.2.3 政策基础
3 诸城市党员教育培训的基本情况
    3.1 诸城市概况
        3.1.1 诸城市简介
        3.1.2 诸城市党组织发展历程
        3.1.3 诸城市党员队伍结构
    3.2 诸城市党员教育培训的基本做法
        3.2.1 加强党员教育培训的组织领导
        3.2.2 抓好党员经常性教育
        3.2.3 定期开展党员集中培训
        3.2.4 拓展党员教育培训方式
        3.2.5 落实党员教育培训保障
4 诸城市基层党员教育培训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诸城市基层党员教育培训调查情况
        4.1.1 调查对象选择
        4.1.2 调查内容设计
    4.2 诸城市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4.2.1 集中培训范围未覆盖全体基层党员
        4.2.2 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4.2.3 培训方式单一陈旧
        4.2.4 培训组织不到位
        4.2.5 党员教育阵地建设滞后
        4.2.6 基层党员参训率不高
    4.3 诸城市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基层党组织对党员教育培训重视不够
        4.3.2 培训内容设置不能满足基层党员需求
        4.3.3 基层党务干部力量薄弱
        4.3.4 党员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4.3.5 部分基层党员党性意识不强
        4.3.6 制度执行缺乏刚性约束
5 改进诸城市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
        5.1.1 县级层面成立专门工作机构
        5.1.2 镇(街道)落实党员教育培训主体责任
        5.1.3 压实基层党支部具体工作责任
    5.2 扩大党员集中培训的覆盖面
        5.2.1 组织普通党员进县级以上党校培训
        5.2.2 发挥镇(街道)党校和社区教学点的作用
        5.2.3 抓紧重要节点开展党员教育
    5.3 精准设置培训内容
        5.3.1 进行分层分类培训
        5.3.2 开展培训需求调研
        5.3.3 挖掘本地先进典型
    5.4 灵活运用多种培训方式
        5.4.1 过好党的组织生活
        5.4.2 坚持定期集中调训
        5.4.3 创新党员培训载体
    5.5 健全完善培训制度
        5.5.1 严格组织生活制度
        5.5.2 完善集中培训制度
        5.5.3 建立培训质量评估制度
    5.6 落实党员教育培训保障措施
        5.6.1 提供经费保障
        5.6.2 增强师资保障
        5.6.3 加强课程保障
        5.6.4 完善阵地保障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诸城市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调查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同伴互助研究 ——以J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进行同伴互助
        1.1.2 教研组领导下的教师同伴互助有待改进
        1.1.3 个人兴趣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法
        1.3.2 访谈法
        1.3.3 观察法
    1.4 关于教师同伴互助的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核心概念界定
        1.5.1 教师同伴互助
        1.5.2 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章 教师同伴互助的理论体系
    2.1 .教师同伴互助的内涵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2.1.1 教师同伴互助的内涵
        2.1.2 同伴互助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2.2 教师同伴互助的内容
        2.2.1 教师专业发展结构
        2.2.2 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发展需求
    2.3 教师同伴互助的形式及实施
        2.3.1 课例引导模式
        2.3.2 课题推动模式
        2.3.3 互动交流模式
    2.4 教师同伴互助的保障
        2.4.1 组织保障
        2.4.2 培训保障
        2.4.3 时间保障
第三章 J小学校本教研中教师同伴互助的现状
    3.1 J小学基本情况介绍
        3.1.1 教师基本情况
        3.1.2 教研组活动的内部组织结构
    3.2 J小学教师同伴互助的形式及开展情况
        3.2.1 师徒结对
        3.2.2 集体备课
        3.2.3 听评课
        3.2.4 读书交流会
        3.2.5 业务培训会
        3.2.6 课题研究
    3.3 J小学的管理方式与支持性措施
        3.3.1 管理方式
        3.3.2 支持性措施
    3.4 J小学教师同伴互助的有效性表现
        3.4.1 同伴互助有效促进了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增强
        3.4.2 同伴互助有效促进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
        3.4.3 同伴互助有效促进了教师反思能力的提升
    3.5 J小学教师同伴互助中存在的问题
        3.5.1 教师同伴互助的对象、内容和形式存在局限性
        3.5.2 囿于浅层次的合作,缺乏真正的对话
        3.5.3 教师负担过重,同伴互助的时间得不到保证
第四章 影响教师同伴互助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4.1 教师同伴互助活动的组织方式与实施策略方面
        4.1.1 组织方式自上而下,互助行为缺乏自主性
        4.1.2 部分教师同伴互助活动的实施策略不够合理
    4.2 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与同伴互助素养方面
        4.2.1 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不强
        4.2.2 教师同伴互助的素养不足
    4.3 学校的管理方式与支持性措施方面
        4.3.1 管理方式集权化,难以激发教师互助的主动性
        4.3.2 支持性措施不足,难以保证教师互助的持续性
第五章 增强教师同伴互助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5.1 优化教师同伴互助活动
        5.1.1 改进教师同伴互助活动的组织方式
        5.1.2 丰富教师同伴互助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5.1.3 完善教师同伴互助活动的实施策略
    5.2 教师要提高同伴互助意识,强化同伴互助技能
        5.2.1 深化对同伴互助的认识,敢于开放自己
        5.2.2 学会沟通和观察,提高自身互助能力
        5.2.3 明确自身发展需求,主动开展同伴互助
    5.3 学校要完善支持性措施,提供多重保障
        5.3.1 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为同伴互助提供时间保障
        5.3.2 搭建交流平台,为教师提供情感和培训上的支持
        5.3.3 改革教师评价,激发教师的发展意识与合作积极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基于全面薪酬理论下中学体育教师流动意向的研究 ——以山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全面薪酬的概念
        2.1.2 教师流动的概念
    2.2 国外教师流动的研究
        2.2.1 流动政策对教师流动的影响
        2.2.2 工作条件对教师流动的影响
    2.3 国内教师流动的研究
        2.3.1 不同研究视角下的教师流动问题
        2.3.2 对教师流动现状的研究
        2.3.3 影响教师流动的因素研究
        2.3.4 教师流动相关措施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逻辑分析法
        3.2.4 访谈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全面薪酬理论下山西省中学体育教师流动意向的理论分析
    4.2 山西省体育教师流动现状的论析
        4.2.1 山西省中学体育教师基本数据统计
        4.2.2 山西省中学体育教师流动意向的统计分析
        4.2.3 山西省中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职业的认识
        4.2.4 山西省中学体育教师流动情况的差异性比较
    4.3 内在薪酬对体育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
        4.3.1 人际关系对山西省中学体育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
        4.3.2 工作环境对山西省中学体育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
        4.3.3 晋升机会对山西省中学体育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
        4.3.4 培训机会对山西省中学体育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
    4.4 外在薪酬对山西省中学体育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
        4.4.1 薪级工资对山西省中学体育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
        4.4.2 岗位工资对山西省中学体育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
        4.4.3 绩效工资对山西省中学体育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
        4.4.4 住房公积金对山西省中学体育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
        4.4.5 医疗养老福利对山西省中学体育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
5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改善体育教师工作“软环境”,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5.2.2 拓展研修渠道,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5.2.3 注重社会舆论导向,提高体育教师职业价值
        5.2.4 提高体育教师的外在薪酬,改善福利待遇
        5.2.5 建立交流轮岗教师全面薪酬激励制度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南宁高新区学区制管理改革现状分析与优化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小结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阐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学区制管理
        2.1.2 学区制管理改革
        2.1.3 教育公平
        2.1.4 公共服务
    2.2 相关理论阐述
        2.2.1 公共服务供给理论
        2.2.2 期望理论
        2.2.3 三圈理论
第三章 南宁高新区学区制管理改革工作现状分析
    3.1 南宁学区制管理改革工作推进背景
    3.2 南宁高新区学区制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总体情况
        3.2.1 各学区管理科学有序
        3.2.2 各学区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
        3.2.3 各学区教师培养力度加大
    3.3 南宁高新区学区制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结束后的推进情况
第四章 南宁高新区学区制管理改革的问题分析
    4.1 南宁高新区学区制管理改革的资源配置出现问题
        4.1.1 硬件资源不均衡
        4.1.2 软件资源质量不高
    4.2 南宁高新区学区制管理改革实行教师流动缺乏激励机制
        4.2.1 教师队伍稳定性差
        4.2.2 评价机制缺乏
    4.3 南宁高新区学区制管理改革忽视多元主体协作
        4.3.1 忽视新闻舆论的引导与监督作用
        4.3.2 忽视家长、学生的配合与监督作用
第五章 南宁高新区学区制管理改革的优化建议
    5.1 优化高新区学区制管理改革的资源配置
        5.1.1 均衡配置硬件资源
        5.1.2 全面提高软件资源
    5.2 建立实行教师流动的激励机制
        5.2.1 科学分批实行教师流动
        5.2.2 创新选拔考评机制
    5.3 增强监控主体的责任感
        5.3.1 提高新闻舆论的正向引导作用
        5.3.2 提高家长、学生的监督作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教师合理流动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试论比喻的新分类及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 杨敬文.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D]. 杨蕴希.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3]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现状研究 ——以江苏省T市为例[D]. 刘宇佳.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的调查研究 ——以Y县为例[D]. 李禹衡.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符号的力量: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制度的案例研究[D]. 林丹.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8)
  • [6]鹰潭市社会音乐教育现状调查及问题对策 ——以鹰潭市三所音乐培训机构为例[D]. 谢明霞.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7]新时代诸城市基层党员教育培训问题与对策研究[D]. 邱伟.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8]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同伴互助研究 ——以J小学为例[D]. 常平芳. 山西大学, 2019(02)
  • [9]基于全面薪酬理论下中学体育教师流动意向的研究 ——以山西省为例[D]. 闫涛.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10]南宁高新区学区制管理改革现状分析与优化探究[D]. 雷超群. 广西大学, 2019(01)

标签:;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