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与融合:广州大学城教育模式的选择

分流与融合:广州大学城教育模式的选择

一、分流与整合:广州大学城教育模式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陈纵[1](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张新贺[2](2020)在《粤港澳高校生活区集约化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国土资源条件的日益紧张,粗放式、低密度的高校建设模式已逐步成为旧时代的产物。由速度转向质量、由粗犷式转向内涵式的集约型高校发展方式成为当下高校建设的必然选择。而与社会生活水平和高校发展模式密切相关的高校生活区,则面临着高校招生人数增加、生均面积指标增加、居住质量提高与用地条件不足之间的重重矛盾。这种矛盾在经济生活水平较高、用地紧张问题突出的粤港澳地区尤为严重。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粤港澳地区高校的质量和数量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高校生活区建设和完善的需求也会更加迫切。如何缓解粤港澳地区高校生活区面临的重重矛盾,如何建设新型的集约型的高校生活区将成为粤港澳地区高校建设的重要课题。基于上述的研究背景,笔者选取粤港澳地区高校生活区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在集约化设计层面的方法和策略。近10年间,粤港澳地区新建的高校生活区已经在集约化设计层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尝试,并得到了宝贵的设计经验和实践成果。但在理论的建构和设计策略的归纳上还处于较为空缺的状态。笔者通过对建成项目的调研考察,结合相关理论,对实际项目进行类型化的分析和研究,尝试从不同的层面详尽的提出集约化的设计策略。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五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对粤港澳高校生活区集约化设计的研究背景进行了论述,对相关的概念和研究范畴进行了界定,梳理了现阶段的研究成果,确定了全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第二章,为粤港澳高校生活区集约化设计的基础性研究。首先对粤港澳高校生活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梳理,总结了粤港澳高校生活区的共性和特性,分析了将粤港澳高校生活区进行统一研究的适宜性。其次分析了粤港澳高校生活区集约化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粤港澳高校生活区集约化设计的原则和内涵。第三部分是第三章到第五章,是全文的核心章节,其中第三章、第四章依次从规划布局、功能整合两个层面对粤港澳高校生活区集约化设计策略进行了论述,结合相关调研实例、参考案例、相关理论提出了生活区的集约化设计策略。第五章分析了粤港澳地区高校生活区集约化设计易引发的相关问题以及形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性策略和补偿性策略。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证,从不同层面探讨了粤港澳高校生活区的集约化设计策略,期望能填补对粤港澳高校生活区集约化设计研究的不足,对今后高校生活区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周珂[3](2020)在《连接理论视角下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连接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提到的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是在我国大部分封闭管理的校园模式下出现的特别现象。整体划拨用地,快速规划成型,使得早期大量新建和扩建校园在遇到这一问题时简单地搭接或校区割裂开。近期随着更多前期策划和后期维护地参与,这类校园设计更是暴露了包括这类校园的分期、功能和空间组织多重问题复杂交织下无法快速和准确把握设计矛盾的轻重缓急的问题。除此之外,通勤效率和建设成本等经济效益方面的问题;社区安全和类型总结等社会效益方面的问题;文脉断裂和空间失落等环境效益方面的问题,都对此类型校园发展提出要求。基于以上研究背景,笔者以连接理论为视角,将强调“把城市各层次间的活动事件通过连接进行统一”的连接思想观点引入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设计中,整体而系统地对该类型高校综合梳理。文章首先对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的类型和特征进行梳理,并引入连接理论做研究支撑;然后通过对国内外该类型大学校园实践案例及城市设计中连接设计运用实例的深入分析,总结归纳出校园作为“小型城市”体现的整合与连接的特点与经验,并对应植入连接理论;最后从校园选址的上位规划到结构模式选型、功能分区、文脉组织以及分期规划等各个层次和维度都提出这类型校园的应对策略,而不仅仅是单体和跨街方式的研究。全文共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对研究对象和理论基础的背景、意义及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扼要地论述,界定研究对象概念及范围,并由此阐述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章对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进行概述。包含此类校园的基础探究,并关注过境道路特征,为后文连接理论的植入进行铺垫。第三章主要论述“连接”思想及由其衍生的连接理论,为研究理论的植入寻找契机和奠定理论基础。第四到六章为本文重点,综合城市中、及国内外高校的具体案例,收集和总结其蕴藏的连接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植入连接理论形成连接设计,从连接理论角度展开深入的类型化分析,并从大学校园设计的各个设计层面提出连接设计的针对性设计策略。包括:(1)从宏观的区域和城市总体规划层次,提出社会经济环境为主导,通过塑造区域的物质形态的连接设计策略。具体包括:提出应对不同选址的连接设计策略,涉及校园的产业功能、交通组织和空间文脉方面。对不同大学城园区结构布局中过境街道与城市共享区、校际共享区及校园单元的位置关系,提出相应的连接倾向与措施。搭建过境走廊中节点系统的类型与尺度等具体策略;(2)从中观的城市详细规划层次,提出与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步骤紧扣的整体系统连接设计策略,是本部分的重点。具体包括:在总体结构模式的基础上,剖析场地功能区划的连接要素和线索,并从连接角度考虑发展控制模式。道路交通将围绕过境街道,提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规划中的连接设计策略。最后结合案例提出景观、空间节点方面的连接;(3)从微观的建筑单体层次,对直接连接区和非直接连接区两个部分有侧重地提出连接设计策略。具体包括:在功能复合化、空间公共化、多首层设计、结构等多个方面,直接连接区产生的连接迭合区域因人流聚集产生滞留区等问题的解决策略。非直接连接区的建筑离过境街道相对较远,结合校内其他连接要素产生作用的连接策略。通过上述内容的分析研究与论述,期望填补校园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引入连接理论,挖掘该类型校园与师生居民学习、生产、生活间的逻辑关系,揭示其蕴藏的连接关系。为校园整个系统的连接设计指出基本方向,提升校园空间品质和效率。并适当讨论了在校园逐渐开放管理下的可行性和应对,为以后的研究做一定实践贡献。

王奥博[4](2020)在《共生理念下的高校校园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知识经济的到来,当代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逐步从注重学科交叉重组与创新研究,转向学科发展与社会经济、科技、人文等全方位的深度融合,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已不能再沿袭以往传统的理论与方法。我国高校建设在经历了近二十年大规模快速发展之后,无论是相关理论研究还是实际的建设项目,都更多地从对“量”的追求转变成到对“质”的关切。如何塑造与城市整体发展相适应的,互动、友好的高校校园空间,亟待研究者们做出新的诠释。本课题研究以“共生理念”为切入点,将校园空间以及其与城市空间作为完整的共生系统加以研究。建筑学领域的共生理论研究关注的是不同系统及子系统之间的有机融合,继而探究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机制,对当代高校校园空间研究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本文通过对“共生理念”在高校校园空间研究的适用性分析入手,构建了与城市空间相关联的校园共生系统,继而从激活共生界面、活化共生单元、适应共生环境等三个层面,对校园空间以及其与城市空间一体化发展视野下的空间融合、资源共享和文化带动做出了阐释。力求构建联系区域、融入社会的城市校园,促进学科融合、交流创新的共享校园,文化引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校园。论文也结合笔者研究生期间实际参与的设计项目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尝试,力求对高校校园空间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创作提供借鉴。

缪奇[5](2020)在《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研究 ——以深圳、青岛、苏州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数量、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异地办学机构如何高质量发展,支撑新兴中心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以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历史分析—案例研究—揭示问题—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展开,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是把我国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发展梳理为三个发展阶段,分别经历了国家宏观控制下,少数沿海开放城市和重点高校配合的小规模探索发展阶段(1978-1998);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99-2009),大批中心城市引进重点高校院所,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形成大学城(园)模式;进入质量攻坚阶段(2011-至今),新兴中心城市主导,引进大量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进行深度合作,注重提升高校地方贡献度,形成引进、监管、创新发展一套完整的体系;并根据高校异地办学机构的目标与受益者、结构与治理关系,结合实际情况,分为互利垂直型、互利水平型、公益垂直型、公益水平型四种高校异地办学机构类型。第二章是从国家宏观战略规划导向、城市现实发展需要、高校变革与创新、高等教育市场的繁荣四个层面展开论述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动机与原因,解释高校异地办学的行动。首先是国家层面,面临进入高质量创新发展阶段的挑战,出台一系列创新驱动、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引导新兴中心城市承担带动区域创新发展的使命;其次是城市层面,新兴中心城市面临优质高教资源供需结构失衡、要素禀赋与创新资源配置优化、发展模式与理念转变的挑战与需要;再次是高校层面,收到创新创业精神影响,探索新的发展空间和成长场景;深度参与融入创新链与产业链;在全球灵活配置重要发展资源;建立资源依赖网络,增加被依赖性;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最后是市场层面,中心城市与重点高校面临优质高等教育需求升级与人才竞争加剧。第三章是对深圳、青岛、苏州三个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案例研究。首先根据Rothwell政策工具分类,分析每个城市近6年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政策工具,整理引进设立的高校异地办学机构,深圳构建了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高等教育体系,具备高起点、规划、投入、水平、标准,范围广的特点,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促进“科教产城”融合发展;青岛实施“六大行动”,其政策体系具有示范性、精细化、跨区域、特色化的特点,注重系统引进,强调科技创新与转化;苏州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推动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建设国际科技合作联盟;开放包容多元的创新生态体系;其次总结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发展路径包括:科学规划构建政策环境,优化完善城市高等学校体系,面向未来,共同建设优质高等教育发展创新区,最后论述优质高等教育创新区特点,包括:高校异地办学机构创新;产学研融合创新;品牌与示范效应;治理模式创新;整体高质量发展。第四章是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主要存在新兴中心城市引进高等教育资源的盲目扩张;高等院校异地办学机构的生存危机;相关研究匮乏;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垄断等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与改进措施,在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法律,优化完善体制机制;引导支持高校异地办学机构高质量错位发展;在城市层面要强化顶层设计,促进跨区域联动;系统规划设计政策环境,精细化管理;在高校层面要注重战略布局,提升治理水平,推动高校异地办学机构差异化、特色发展。总之,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战略行为是在政府、高校、市场的多重作用下产生的跨区域创新要素流动、变迁与聚集。在宏观层面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在微观层面高校异地办学机构群向着高质量创新方向发展。

潘飞[6](2019)在《广深港三地高校校门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高校的不断增多,高校校门得到了迅速地发展,不论在形式还是内涵上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由于各地区高校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历史背景和教育理念,所以各地区校门具有不同的特征:香港地区的高校多不设校门与围墙,校园开放化,与社会融合度高;广州大学城各高校开敞式的校园入口弱化了校门形式,校门不断改革和突破;深圳合作办学高校逐渐增多,校门呈现融合和创新的特点。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广深港三地高校校门的研究,寻找“校门”现象背后的种种渊源。本论文选择广深港三地高校校门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原因在于三地在地域、文化、经济、历史等多方面具有共通性、差异性和可比性。主要研究不同教育理念下各地区高校校门的基本设计要素、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的策略,研究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对广深港三地高校校门的发展历程进行概述,对发展的主要影响要素进行总结。2、对高校校门的基本设计要素:功能、形式及交通进行研究,总结高校校门的功能种类、形式种类以及交通组织和管控方式的种类,对高校校门进行基本的认识。3、通过案例调研的方式对不同地区、类型和年代的高校进行对比,总结对比在不同地域文化、历史背景和教育理念下,各高校校门的特点和差异性;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高校校门的功能、形式和交通进行分析,探讨其不足与启示。4、总结广深港三地高校校门的设计优化原则,并展望三地高校校门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对高校校门的研究,更深刻地认识建筑设计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和观念的关系,从一个侧面启发对建筑更深层次的理解。

陈赟强[7](2019)在《城市需求视角下的大学片区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区详细城市设计方案征集高教园区部分为例》文中提出本文的写作基于项目实践的拓展,探索在城市需求视角下的大学片区规划设计策略。大学片区是在城市或城市郊区的由一所或多所大学为核心的一处复合的城市片区,包括大学本身及其周边一定范围的城市空间。笔者对国内外有关大学与城市关系理论和我国当代大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城市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从功能布局、道路交通和开放空间三个方面提出大学片区规划设计的概念,原则和策略。本文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具体项目实践内容的展示,具体包括项目的效果图、规划总平面图、各类分析图等等;下篇为实践研究报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应本文第一和第二章,从研究背景出发,确定研究对象和内容,提出研究意义,确定研究方法,制定研究框架,整理相关理论研究,回顾发展历程。第二部分对应本文第三章,分析城市对于大学的三个主要需求,文化传播,产业结合以及资源共享。第三部分对应本文第四至六章,为了回应城市需求,从大学片区的功能布局、道路交通以及开放空间三个部分,提出规划设计策略。功能布局的章节中,提出大学片区的城市功能紧密度的概念以及功能布局复合化的原则和策略;道路交通的章节中,提出大学片区的城市交通承载度的概念以及道路交通一体化的原则和策略;开放空间的章节中,分析开放空间的类型和作用,提出大学片区开放空间共享化的原则和策略。第四部分对应本文第七章,总结研究成果与不足之处,展望未来的大学片区的发展方向。全文约5.6万字,图表共142张。

庄三舵[8](2017)在《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开放性和共享性是我国大学城在规划建设之初明确提出的基本理念和价值预期。我国大学城的物理形态形成后,在校际资源共享上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与大学城规划目标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资源共享无论是在数量、内容、层次上,还是在质量、广度、深度上,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理论研究也落后于实践探索,现象描述、个案研究、经验性总结较多,系统性、普适性、理论性研究较少。本文按照“存在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我国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问题与对策开展研究。围绕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在界定、梳理了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必要性与可能性、支撑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对我国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其次,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制度安排、组织结构两个角度剖析原因所在;最后,根据问题的原因所在,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制度创新促进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在我国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中,存在着“经济人”特性、交易费用、委托代理制度、资源配置制度、评价制度、协调管理制度等制度安排方面的障碍,应该通过完善利益保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健全法律政策制度、建设资源共享网络管理平台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促进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组织结构优化促进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我国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存在组织结构方面的障碍,高校内部、高校外部、大学城等三类组织结构总体上呈现直线型形式,均难以横向协调各独立主体间的关系、(柔性)整合各类资源,难以为校际资源共享提供组织支撑:大学城组织结构中的地方政府、大学城管委会等两个组织机构,定位不准、角色不清、关系不畅、职责不明、支持不足。大学城应该建立校际矩阵式组织结构和网络式组织结构;地方政府应该履行服务协调、方向引领、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能;大学城管委会应该进行身份合法性确认,确立服务与协调的角色定位,职责职权不宜涉及一般性行政职权和社会事务,并通过各级政府纵向委托、授权和大学城各利益相关者横向分权协作,建立职能综合、机构精简、灵活高效的矩阵式组织结构。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首次从制度安排和组织结构的视角,研究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问题。(2)首次对地方政府以及大学城管委会在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中的角色定位、职能职责进行了分析。(3)首次对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现状、问题、原因、对策”进行系统考察、理性分析和梳理提炼。

黄赟[9](2016)在《政府引导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建设研究 ——以广州大学城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大学城或高校联盟是现代教育在政府主导下的发展产物,它以高校教育资源共享作为最核心的运作机制,以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必要的存在前提和追求目标,广州大学城正是现代高校联盟的经典代表之一。作为准公共产品的教育资源,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在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以课程资源共享建设为核心进行整合,已变成时代的命题和教育实践的专题。本文针对政府引导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建设主题,以广州大学城为例进行力所能及的研究和探讨,具体如下:第一章,对政府引导高校课程共享建设的意义和研究背景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对国内外同方向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整理和评析,同时对相关概念做出定义和阐释。第二章,以广州大学城为例,对政府引导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建设的实施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笔者主要从广州大学城基本情况、政府在广州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建设中的引导现状和实施效果三个维度展开问卷调查和访谈。第三章,通过对调查问卷和访谈结果的深入剖析,找到政府引导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主要包括: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课程资源共享程度低,政策配套不够、学分互认困难重重,生师比偏高、教师教学负担过重,各高校参与课程共享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共享课程较少,系统管理平台建设不完善,专项资金渠道单一、缺乏充足的经费投入和激励机制,共享工作不透明、缺少考核与评价体制等。第四章,主要以美国CIC联盟为例,对国外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建设的经验进行总结,为我国高校联盟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第五章,结合对广州大学城的调查研究结果及相关原因分析,提出政府引导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建设的相应对策及建议。主要包括:积极引导高校树立开放与合作的理念、发展共享文化,建立有效的运行管理体制、激励机制、考核评价机制,鼓励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培养模式,建立课程库、扩大和丰富共享的课程资源,建立完善的学分互认互换制度,完善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兼容网络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等。

广州市人民政府[10](2016)在《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广州市人民政府文件穗府[2016]6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已经广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16年3月16日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第一节过去五年发展成就第二节认识新常态新特征第三节把握新机遇新挑战第四节精准发力重点突破

二、分流与整合:广州大学城教育模式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流与整合:广州大学城教育模式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缘起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1.2 研究的对象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1.2.2 更新、改造设计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1.5 研究的创新点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理论研究
    二、策略建构
    三、研究的创新点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参考文献
    外文专着
    中文专着
    学位论文
    期刊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2)粤港澳高校生活区集约化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大学校园集约化设计成为重要发展趋势
        1.1.2 大湾区建设加速粤港澳地区城市化进程
        1.1.3 生活区居住模式的变革加剧集约化矛盾
        1.1.4 高校逐年扩招增加生活区承载容量负担
    1.2 研究范畴及内容
        1.2.1 概念的界定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粤港澳高校生活区集约化设计的基础研究
    2.1 粤港澳高校生活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2.1.1 粤港澳高校生活区集约化程度的标准界定
        2.1.2 粤港澳高校生活区的建设现状
        2.1.3 粤港澳高校生活区集约化发展的动因
        2.1.4 粤港澳高校生活区的集约化发展趋势
    2.2 粤港澳高校生活区的共性和差异性研究
        2.2.1 粤港澳高校生活区的共性
        2.2.2 粤港澳高校生活区的差异性
        2.2.3 粤港澳高校生活区统一研究的适宜性
    2.3 粤港澳高校生活区集约化设计的影响因素
        2.3.1 规划条件因素
        2.3.2 气候条件因素
        2.3.3 行为特征因素
        2.3.4 学生需求因素
    2.4 粤港澳高校生活区集约化设计的内涵和原则
        2.4.1 设计原则
        2.4.2 设计内涵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粤港澳高校生活区规划布局的集约化设计研究
    3.1 规划结构的集约化设计
        3.1.1 连贯一体的整合式布局
        3.1.2 场地集中的环绕式布局
        3.1.3 网格填充的密集式布局
        3.1.4 优化距离的分散式布局
        3.1.5 消解阴影的插入式布局
    3.2 组团形式的集约化设计
        3.2.1 东西向体量的优化利用
        3.2.2 调整朝向缩短日照间距
        3.2.3 基底变形增加建筑容量
        3.2.4 住宅模式拓展竖向空间
    3.3 道路交通的集约化设计
        3.3.1 动态交通的集约化设计
        3.3.2 静态交通的集约化设计
    3.4 景观绿化的集约化设计
        3.4.1 景观绿化与建筑有机融合
        3.4.2 景观绿化与场地复合一体
        3.4.3 外部交通空间景观式处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粤港澳高校生活区功能整合的集约化设计研究
    4.1 功能构成的分析研究
        4.1.1 功能配置类型研究
        4.1.2 功能配置指标比较
    4.2 功能特性的分析研究
        4.2.1 功能的关联性分析
        4.2.2 功能的时段性分析
        4.2.3 功能的可达性分析
    4.3 规划层面功能整合的应用模式
        4.3.1 以居住功能为中心的整合
        4.3.2 以非居住功能为中心整合
    4.4 建筑层面功能整合的设计策略
        4.4.1 功能类型的拓展与配置
        4.4.2 功能要素的分布与组织
        4.4.3 功能的可变与复合利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粤港澳高校生活区集约化设计易引发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5.1 粤港澳高校生活区集约化易引发的相关问题
        5.1.1 高层围合庭院、通风采光不利
        5.1.2 功能集中布置、互相干扰增强
        5.1.3 高层建筑增加、竖向交通不便
        5.1.4 公共空间缺失、地面可达性弱
        5.1.5 组团人数增多,社区氛围不足
    5.2 粤港澳高校生活区集约化引发问题的诱因
        5.2.1 建筑气候适应性与集约化之间的矛盾
        5.2.2 高校对于生活区较高空间品质的诉求
        5.2.3 生活区建筑类型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矛盾
        5.2.4 生活区学生行为活动的集中性和阵发性
    5.3 集约化引发问题的应对性策略
        5.3.1 通风条件的疏导优化
        5.3.2 功能布置的合理聚合
        5.3.3 竖向交通的优化调配
    5.4 集约化引发问题的补偿性策略
        5.4.1 空间尺度分级,提升空间引力
        5.4.2 空间面积返还,补充公共场地
        5.4.3 空间界面柔化,改善空间体验
        5.4.4 空间归属界定,激活社区氛围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本文的主要结论
    局限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连接理论视角下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连接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现状问题
        1.1.2 连接理论在城市设计中体现出共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
        1.3.1 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
        1.3.2 连接理论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4.3 现状总结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概述
    2.1 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类型与特征分析
        2.1.1 主要形态
        2.1.2 生成诱因
        2.1.3 运营模式
    2.2 过境街道类型与特征分析
        2.2.1 构成要素
        2.2.2 道路等级
        2.2.3 连接体形式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连接理论概述
    3.1 连接理论的发展应用
        3.1.1 连接理论的诞生发展
        3.1.2 连接理论的实践
    3.2 各层次下连接系统的基本构成
        3.2.1 连接要素
        3.2.2 连接线索
        3.2.3 连接方式
    3.3 连接思想的概念辨析
        3.3.1 连接与连结
        3.3.2 关联耦合
        3.3.3 连锁与链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案例研究
    4.1 不同时期国外大学校园中蕴含的连接
        4.1.1 1800s以来诞生的国外大学校园
        4.1.2 1970s期间诞生的国外大学校园
        4.1.3 1970s后诞生的国外大学校园
        4.1.4 案例小结
    4.2 不同时期国内大学校园中蕴含的连接
        4.2.1 1990s前诞生的国内大学校园
        4.2.2 1990s末以来诞生的国内大学城
        4.2.3 1990s末以来新(扩)建的国内大学校园校区
        4.2.4 案例小结
    4.3 不同角度的详细案例研究
        4.3.1 城市设计中的运用实践
        4.3.2 校园完全开放下的连接
        4.3.3 校园相对独立下的连接
        4.3.4 案例总结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植入连接理论的大学校园连接系统研究
    5.1 连接要素的植入
        5.1.1 区域和城市总体规划层次
        5.1.2 城市详细规划层次
        5.1.3 建筑单体层次
    5.2 连接线索的植入
    5.3 连接方式的植入
        5.3.1 校园中的集群形态
        5.3.2 结合校园的连接方式
        5.3.3 辅助工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连接设计策略研究
    6.1 区域和城市总体规划层次
        6.1.1 应对不同选址的连接
        6.1.2 不同大学城园区结构布局中的连接
        6.1.3 搭建过境走廊中的节点系统
    6.2 城市详细规划层次
        6.2.1 功能区划产业
        6.2.2 总体结构模式
        6.2.3 发展控制规划
        6.2.4 机动交通规划
        6.2.5 慢行交通规划
        6.2.6 空间节点规划
    6.3 建筑单体层次
        6.3.1 功能复合化
        6.3.2 空间公共化
        6.3.3 构件识别化
        6.3.4 多首层设计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本文的主要结论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共生理念下的高校校园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校城一体化发展需求
        1.1.2 高校校园本体发展需求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现状概况
        1.3.1 共生理论研究现状
        1.3.2 高校校园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共生理论及高校校园共生系统概述
    2.1 共生理论概述
        2.1.1 “共生”的起源
        2.1.2 共生系统的构成
        2.1.3 建筑领域共生理论
    2.2 高校校园共生理论的引入
        2.2.1 共生理论对于高校校园设计研究的必要性
        2.2.2 共生理论主体思想与高校校园设计思想的耦合性
        2.2.3 共生理论研究方法对于高校校园设计研究的适用性
    2.3 高校校园共生系统建构
        2.3.1 高校校园共生系统要素建构
        2.3.2 高校校园共生系统互动实质
        2.3.3 高校校园共生系统特征
    2.4 本章小结
3 激活共生界面
    3.1 校-城空间环境的整体融合
        3.1.1 融入城市空间肌理
        3.1.2 缝合过渡区域空间
        3.1.3 引入城市交通网络
    3.2 校园边界空间的开放互动
        3.2.1 借助界面感知模糊边界
        3.2.2 营造创意空间激活边界
        3.2.3 利用景观绿化柔化边界
    3.3 校园建筑空间的关联互通
        3.3.1 线性串联式
        3.3.2 均质网格式
        3.3.3 共用基座式
    3.4 本章小结
4 活化共生单元
    4.1 校-城资源双向互动
        4.1.1 校园资源的外向化布置
        4.1.2 城市资源的内向化引入
    4.2 互惠功能共享融合
        4.2.1 教学功能单元共生融合
        4.2.2 生活功能单元共生融合
    4.3 灵活功能多义更替
        4.3.1 功能协同的多义
        4.3.2 历时演变的多义
    4.4 本章小结
5 适应共生环境
    5.1 校园可持续共生的基础
        5.1.1 本体文化的推动
        5.1.2 生态文化的延续
        5.1.3 地方文化的传承
    5.2 校园历史文脉的持续演化
        5.2.1 传统空间脉络的延续
        5.2.2 历史场景片段的再现
    5.3 校园弹性生长的持续演化
        5.3.1 动态分期建设
        5.3.2 预留发展用地
        5.3.3 开发地下空间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研究 ——以深圳、青岛、苏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新兴中心城市
        (二)高校异地办学机构
        (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三、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高校异地办学发展与现状研究
        (二)高校异地办学机构的类型与性质研究
        (三)高校异地办学机构的动机与原因
        (四)高校异地办学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五)高校异地办学机构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六)关于大学城的研究
        (七)研究成果评价
    四、理论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理论基础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我国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阶段与类型
    第一节 我国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阶段划分
        (一)探索发展阶段(1978-1998)
        (二)快速发展阶段(1999-2010)
        (三)质量攻坚阶段(2011-至今)
    第二节 我国高校异地办学机构的类型
        (一)互利垂直型
        (二)互利水平型
        (三)公益垂直型
        (四)公益水平型
第二章 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动因
    第一节 国家战略与规划的意志
        (一)高质量创新发展的需要
        (二)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引导
        (三)发展趋势
    第二节 新兴中心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优质高教资源供需结构失衡
        (二)优化新兴中心城市要素禀赋与创新资源配置
        (三)中心城市发展模式与理念的转变
    第三节 高校的变革与创新
    第四节 繁荣的高等教育市场
第三章 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案例分析
    第一节 深圳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案例分析
        (一)深圳战略目标与定位
        (二)政策工具组合
        (三)实施结果
    第二节 青岛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案例分析
        (一)青岛市战略目标与定位
        (二)政策工具组合
        (三)实施结果
    第三节 苏州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案例分析
        (一)苏州市战略目标与定位
        (二)苏州市政策工具组合
        (三)实施结果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一)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路径
        (二)新兴中心城市优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区特点
第四章 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节 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问题
        (一)头雁效应背后可能存在盲目扩张
        (二)高等院校异地办学机构的生存危机
        (三)对高等院校异地办学机构的科学研究匮乏
        (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垄断
    第二节 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对策
        (一)国家层面
        (二)城市层面
        (三)高校层面
结语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广深港三地高校校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3.1 高校校门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
        1.3.2 高校校门基本设计要素
        1.3.3 高校校门案例调研对比
        1.3.4 高校校门优化设计原则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阅读
        1.4.2 实地调研
        1.4.3 问卷调查
        1.4.4 对比总结
    1.5 研究现状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广深港三地高校校门研究概述
    2.1 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
        2.1.1 建筑心理学理论
        2.1.2 环境行为学理论
        2.1.3 符号学理论
        2.1.4 建筑视觉理论
    2.2 相关概念解释
        2.2.1 高校校门本体含义
        2.2.2 高校校门的属性特征
    2.3 广深港三地高校校门的发展历程及比较
        2.3.1 第一阶段:1949年以前
        2.3.2 第二阶段:1949-1978年
        2.3.3 第三阶段:1978-1999年
        2.3.4 第四阶段:1999年至今
    2.4 广深港三地高校校门发展的影响因素
        2.5.1 传统观念
        2.5.2 教育理念
        2.5.3 地域背景
    2.5 章节小结
第3章 广深港三地高校校门基本设计要素
    3.1 校门基本功能
        3.1.1 服务功能
        3.1.2 通行功能
        3.1.3 标志功能
        3.1.4 形象功能
        3.1.5 纪念功能
        3.1.6 过渡功能
        3.1.7 防御功能
    3.2 校门扩展功能
        3.2.1 市场功能
        3.2.2 办公功能
    3.3 校门形式种类
        3.3.1 对称型与非对称型
        3.3.2 古典型与现代型
        3.3.3 开敞型与封闭型
        3.3.4 具象型与抽象型
        3.3.5 结合型
    3.4 校门交通组织形式
        3.4.1 单车道人车分行
        3.4.2 两侧单车道人车分行
        3.4.3 双车道人车分行
        3.4.4 四车道人车分行
        3.4.5 三车道人车分行
    3.5 校门交通管控方式
        3.5.1 辅道
        3.5.2 环岛
        3.5.3 半环岛
        3.5.4 缓冲场地
        3.5.5 车禁系统分离设计
    3.6 章节小结
第4章 广深港三地高校校门调查与分析
    4.1 中山大学校门
        4.1.1 历史文脉
        4.1.2 传统元素
        4.1.3 教育理念
    4.2 广州大学城校门
        4.2.1 弱化校门
        4.2.2 强化开放
        4.2.3 形式评价
    4.3 深圳大学校门
        4.3.1 教育理念
        4.3.2 创新设计
        4.3.3 时代特点
    4.4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校门
    4.5 香港理工大学校门
        4.5.1 社区化
        4.5.2 紧密化
        4.5.3 开放化
    4.6 不同地区高校校门对比
        4.6.1 广州和深圳比较
        4.6.2 内地和香港比较
    4.7 不同专业类型高校校门对比
        4.7.1 艺术类高校校门
        4.7.2 军事类高校校门
        4.7.3 医学类高校校门
        4.7.4 理工类高校校门
        4.7.5 综合类高校校门
    4.8 高校校门调研总结
        4.8.1 校门与城市及学校的关系
        4.8.2 校门交通联系
    4.9 校门调查与启示
        4.9.1 校门调查
        4.9.2 校门设计启示
    4.10 章节小结
第5章 广深港三地高校校门总结与展望
    5.1 广深港三地当代高校校门设计优化原则
        5.1.1 整体性原则
        5.1.2 地域性原则
        5.1.3 文化性原则
        5.1.4 标志性原则
        5.1.5 美学性原则
    5.2 广深港三地当代高校大门设计未来展望
        7.3.1 强化校门,保留传统
        7.3.2 弱化校门,开放包容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关于广深港三地高校校门设计的问卷调查
附录二 :广深港三地高校校门调研汇总表
致谢

(7)城市需求视角下的大学片区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区详细城市设计方案征集高教园区部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实践项目文本图件
下篇:工程设计研究报告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大学片区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研究意义
        1.3.2 规划实践意义
        1.3.3 管理教学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资料收集、文献研究法
        1.4.2 实地调研、案例分析法
        1.4.3 分析归纳法
        1.4.4 理论与实践结合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大学与城市关系的理论与我国当代大学发展历程综述
        2.1 大学与城市关系的理论综述
        2.1.1 互动的理论
        2.1.2 生长的理论
        2.1.3 开放的理论
        2.2 我国当代大学发展历程综述
        2.2.1 建国初期
        2.2.2 改革开放初期
        2.2.3 新世纪以来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对于大学的需求分析
        3.1 文化传播
        3.1.1 塑造城市精神
        3.1.2 创立文化新城
        3.1.3 发展城市教育
        3.2 产业结合
        3.2.1 主导产业集群
        3.2.2 发展技术学科
        3.2.3 培养技能人才
        3.3 资源共享
        3.3.1 共享大学资源
        3.3.2 提供社会服务
        3.3.3 优化城市结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需求视角下大学片区的功能布局
        4.1 大学片区的城市功能紧密度
        4.1.1 城市功能紧密度的定义
        4.1.2 分级开放的措施
        4.1.3 合理设置门禁系统
        4.2 大学片区的功能布局复合化
        4.2.1 复合化原则
        4.2.2 复合化策略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需求视角下大学片区的道路交通
        5.1 大学片区的城市交通承载度
        5.1.1 城市交通承载度的定义
        5.1.2 分级组织的措施
        5.1.3 合理组织停车空间
        5.2 大学片区的道路交通一体化
        5.2.1 一体化原则
        5.2.2 一体化策略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需求视角下大学片区的开放空间
        6.1 大学片区开放空间的类型与作用
        6.1.1 点状开放空间
        6.1.2 线状开放空间
        6.1.3 面状开放空间
        6.2 大学片区的开放空间共享化
        6.2.1 共享化原则
        6.2.2 共享化策略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成果
        7.1.1 城市对于大学的需求
        7.1.2 大学片区的功能布局
        7.1.3 大学片区的道路交通
        7.1.4 大学片区的开放空间
        7.2 研究不足
        7.2.1 缺少政策层面的论证
        7.2.2 缺少量化指标的分析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附录 :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区详细城市设计方案征集(高教园区部分)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述
        1.1 规划背景
        1.2 规划范围
        1.3 规划成果
    二、高教园区部分城市设计
        2.1 区位分析
        2.2 建设风貌引导
        2.3 经济技术指标与空间意象
    三、大学片区的规划设计分析
        3.1 功能布局
        3.2 道路交通
        3.3 开放空间
作者简介

(8)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1.2.1 研究概况
        1.2.2 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基本观点
        1.2.3 研究评价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之处
第2章 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视角
    2.1 相关的概念界定
    2.2 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2.2.1 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2.2.2 资源共享的可能性
    2.3 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范围、内容与层次
        2.3.1 资源共享的范围
        2.3.2 资源共享的内容
        2.3.3 资源共享的层次
    2.4 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相关理论
        2.4.1 制度理论
        2.4.2 组织理论
第3章 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现状与问题
    3.1 资源共享的现状
        3.1.1 硬件资源共享
        3.1.2 软件资源共享
    3.2 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3.2.1 规划目标与实际进展
        3.2.2 共享内容与层次
        3.2.3 共享质量与受益面
第4章 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制度安排分析
        4.1.1 “经济人”特性分析
        4.1.2 交易费用分析
        4.1.3 委托代理制度分析
        4.1.4 资源配置制度分析
        4.1.5 评价制度分析
        4.1.6 协调管理制度分析
    4.2 组织结构分析
        4.2.1 高校内部组织结构分析
        4.2.2 高校外部组织结构分析
        4.2.3 大学城组织结构分析
        4.2.4 地方政府在大学城发展中的角色分析
        4.2.5 大学城管委会角色分析
第5章 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对策研究
    5.1 制度变迁与创新
        5.1.1 利益保障机制的完善
        5.1.2 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化
        5.1.3 法律政策制度的健全
        5.1.4 网络管理平台的建设
    5.2 组织结构的选择与设计
        5.2.1 校际矩阵结构
        5.2.2 网络式结构
        5.2.3 地方政府职责的厘清
        5.2.4 大学城管委会角色的重构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9)政府引导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建设研究 ——以广州大学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文献基础
        1.2.2 相关概念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政府引导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建设的实施现状调查——以广州大学城为例
    2.1 广州大学城基本情况
    2.2 政府在广州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建设中的引导现状
    2.3 政府引导广州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建设的实施效果调查
        2.3.1 广州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选课情况调查
        2.3.2 学生参与广州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的积极性调查
        2.3.3 广州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的宣传效果调查
        2.3.4 学生参与广州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的原因调查
        2.3.5 精品课程或资源共享课、慕课的调查情况
第三章 政府引导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以广州大学城为例
    3.1 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课程资源共享程度低
    3.2 政策配套不够,学分互认困难重重
    3.3 生师比偏高,教师教学负担过重
    3.4 各高校参与课程共享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共享课程较少
    3.5 系统管理平台建设不完善
    3.6 专项资金渠道单一,缺乏充足的经费投入和激励机制
    3.7 共享工作不透明,缺少考核与评价体制
第四章 国外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建设的经验借鉴——以美国CIC联盟为例
    4.1 基本情况
    4.2 运行特点
        4.2.1 扁平的治理模式
        4.2.2 资源共享采取的项目制和团体制
        4.2.3 学者交流计划
        4.2.4 校园间在线课程共享(Course Share)
    4.3 经验借鉴
第五章 政府引导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5.1 积极引导高校树立开放与合作的理念,发展共享文化
        5.1.1 理念与文化的价值导向作用
        5.1.2 发展共享文化的关键因素
    5.2 建立有效的运行管理体制、激励机制、考核评价机制
        5.2.1 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管理和引导作用
        5.2.2 设立大学城管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大学城互选课程办公室
        5.2.3 政府建立激励机制
        5.2.4 政府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5.3 鼓励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培养模式
        5.3.1 建立一种互惠互利的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
        5.3.2 同层次高校间的跨校培养模式
        5.3.3 不同层次高校间的跨校培养模式
    5.4 建立课程库,扩大和丰富共享的课程资源
        5.4.1 建立传统课程群
        5.4.2 建立网络化课程群
        5.4.3 建立课程评估制度
    5.5 建立完善的学分互认互换制度
    5.6 完善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兼容网络课程资源共享平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分流与整合:广州大学城教育模式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2]粤港澳高校生活区集约化设计策略研究[D]. 张新贺.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连接理论视角下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连接设计研究[D]. 周珂.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共生理念下的高校校园空间设计研究[D]. 王奥博.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5]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研究 ——以深圳、青岛、苏州为例[D]. 缪奇.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5)
  • [6]广深港三地高校校门设计研究[D]. 潘飞. 深圳大学, 2019(09)
  • [7]城市需求视角下的大学片区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区详细城市设计方案征集高教园区部分为例[D]. 陈赟强. 东南大学, 2019(05)
  • [8]大学城校际资源共享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庄三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2)
  • [9]政府引导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建设研究 ——以广州大学城为例[D]. 黄赟.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5)
  • [10]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的通知[J]. 广州市人民政府. 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6(10)

标签:;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