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崇武底栖藻类月变化

福建崇武底栖藻类月变化

一、福建崇武底栖海藻的月变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耿耿[1](2019)在《水绵对铅的吸收特性及耐受机制》文中研究指明水环境重金属污染严重,其污染治理迫在眉睫。生物修复具有经济环保,不产生二次污染,逐渐成为水环境重金属污染治理具有前景的技术。藻类是水环境常见生物种群,且生长繁殖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容易在水环境中成活,在N、P等污染控制中已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大型水生丝状绿藻水绵(Spirogyra.sp)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浓度 Pb(0,0.5,1.0,2.5,5.0,7.5,10.Omg/L)胁迫处理水绵,测定水绵生长情况和生理指标(RGR,可溶性糖,叶绿素,MDA)的变化,研究水绵对铅的吸收能力及铅在水绵中的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特征,以及不同时间段(1-7d)水绵细胞对铅的吸收进程,并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TEM-EDX)、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进一步分析水绵对铅的吸收特性。通过研究不同浓度铅处理对水绵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及金属螯合物(MT,PCs)含量的影响,探讨水绵对铅的耐受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铅对水绵生长产生一定影响,显示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小于2.5mg/L的Pb处理下水绵相对生长率(RGR)为正值,大于该浓度RGR为负值。对可溶性糖的影响表现为:0.5mg/L的Pb使水绵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大于0.5mg/L的Pb对可溶性糖产生抑制作用,Pb会破坏水绵中的叶绿素。在Pb处理浓度大于5mg/L时,MDA含量显着上升,水绵膜脂过氧化加剧。2、水绵对铅有很好的富集吸附能力,本实验中,最高吸附量达到2607.04mg/kg,生物富集系数最高达到475.38,属于铅超积累生物。吸收进程表现为,铅离子首先大量被细胞壁吸附,少量进入细胞内部,分布在细胞液可溶性组分中,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细胞壁吸收铅含量比例下降,进入细胞内部的铅从液泡中转移到细胞器及膜上。不同处理浓度的铅亚细胞分布显示,大量铅位于细胞壁上(60%-69%),其次是细胞器及膜上(20%-34%),少量位于细胞液可溶性组分中(3%-20%)。Freundlich模型可以很好的解释细胞壁对铅的吸附过程。3、TEM分析显示,7.5mg/L铅处理造成了水绵膜结构损伤,EDX分析可知细胞膜、细胞器、液泡等部位均有Pb的特征峰(重量百分比45.72%-49.02%)。4、水绵中的铅以各种化学形态存在,其中主要以不溶性磷酸结合态(28%-63%)和草酸(22%-38%)结合态铅为主,并且随着铅处理浓度升高,活性较高,毒性较大的可溶性无机铅和有机铅比例上升。细胞壁固定,化学形态转化可能是水绵细胞高耐受性的重要原因。FTIR分析显示和铅离子结合的主要官能团是甲基和C-O多糖骨架。5、随着铅处理浓度升高,SOD和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铅浓度5mg/L时SOD活性最高,1mg/L时POD活性最高。CAT活性则一直降低,可能是Pb会破坏CAT酶结构。水绵中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SOD和POD及脯氨酸可能是水绵应对铅毒害的引起的过氧化的主要手段。6、随着铅处理浓度的增加,水绵中的非巯基蛋白(NPT)和植物螯合肽(PCs)含量先上升后下降,铅处理浓度2.5mg/L时,NPT含量最高,为8.78 μ mol/g;铅处理浓度5mg/L时,PCs含量达到最大,为4.09 μmol/g。随着铅处理浓度升高,水绵中细胞液与细胞器中MT含量增加,细胞壁中MT先增加后减少,且细胞液中MT含量最高。

严新,陈玉青,陈明军,杨成凤,刘斌,赵超[2](2019)在《台湾海峡褐藻种类与分布及其资源利用概况》文中指出台湾海峡海区的海岸线曲折,岸长水深,具有众多适合海藻生长的内湾和岩礁海湾,蕴藏丰富的海藻资源。褐藻是海藻中第二大藻类,种类繁多,具有重要经济价值。据统计,大型褐藻总计8目12科20属57种。但是,近年来近海海域大型海藻藻场日益减少。因此,本文对台湾海峡的褐藻物种特点、分布以及开发利用等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褐藻种类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资料。

宋希坤[3](2016)在《中国及两极桧叶螅科多样性与进化》文中指出水螅是大型底栖动物的重要组成类群,广泛分布于全球海洋环境中的硬质基底上。桧叶螅科Sertulariidae Lamouroux,1812(水螅虫纲:被鞘螅目)是刺胞动物门最大的科,全球600多种。近期的分子数据显示它是水母亚门中较高等的类群。由于分子数据显示它为多系群,被提议细分为多个科。本研究基于中国、美国、德国等国家在北冰洋、白令海、中国海、印度洋、南大洋等海域30多个科学考察航次所采集到的1700多瓶(号)桧叶螅科现生及化石标本,综合形态、分子和古生物学数据,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对111个桧叶螅科物种(含疑似种)进行了描述,新获得30个物种的线粒体和(或)核基因序列,修订了1狭义科(Sertulariidae sensu stricto Maronna,2016)、2属(Sertularia Linnaeus,1758,Fraseroscyphus Boero&Bouillon,1993),恢复1属(Serta Stechow,1920),提议建立15个新分类单元,含1新科(Diphasidae fam.nov.),8新属(Bicaularia gen.nov.,Coronaria gen.nov.,Nudicaulia gen.nov,Opposilaria gen.nov.,Pseudosertularia gen.nov.,Simplilaria gen.nov.,Xingyurella gen.nov.,Zhainaria gen.nov.),6新种(Xingyurella xingyuarum sp.nov.,Sertularella undulata sp.nov.,Thuiaria orientalis sp.nov.,Nudicaulia pluma sp.nov.,Sertularia xuelongi sp.nov.,Sertularia sinensis sp.nov.),并建立31个分类新组合。2)对一化石种模式标本的重新检查,发现它与现生桧叶螅科双唇螅属在形态上高度相似,表明此类高等水螅可能在寒武纪就已出现,结合相关水螅化石记录和水母亚门的分子系统发育,使假定的水母亚门共同祖先出现时间从过去认为的5.7亿年,至少提前至8.3亿年。这一发现拓展了对水母亚门进化史的认识。3)对近90种桧叶螅的分子数据和50个形态特征进行关联分析,发现桧叶螅科主要单系群间呈现平行进化关系,重复出现简单与复杂的分枝方式,在不同支上出现芽鞘多列、特化的雌性生殖体保护结构等趋同进化特征,各单系群内具较多共源特征,部分单系群具明显的地域性,仅分布在北极等北方海域或南极海域,少数广布种则重获水母体阶段。这些结果将有助于形成基于我国海域和(或)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的首部水螅类系统学专着,对重建水母亚门、刺胞动物门甚至后生动物的进化史提供了新化石记录,为所研究海域的生物多样性调查、教育与保护提供了丰富的本底数据。

李雪娜[4](2016)在《基于遥感数据的大型浮游藻类生消过程中海表面温度的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08年开始,我国黄海海域每年夏季都会受到大规模绿潮的侵袭,对海洋生态以及沿岸城市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害。针对这一严重的海洋灾害,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工作内容是对绿潮遥感监测算法以及立体监测系统的研究,而对于藻类爆发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藻类的生长繁殖与其所处的环境要素有关,如温度、盐度、光照等,其中温度是影响藻类繁殖的一个重要因子。因此,本文将对藻类爆发生消过程中海表面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本文利用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卫星遥感数据,对我国黄海海域绿潮爆发过程中的海表面温度的变化进行研究。本文首先从MODIS影像中提取了浒苔、马尾藻和水体的光谱特征曲线,建立了用于识别大型藻类的大型浮游藻类指数(Macroalgae Index,MI);然后提取出绿潮爆发前后浒苔、马尾藻和水体的海表面温度,对海表面温度的变化进行初步分析;最后通过绿潮爆发前后,藻类覆盖区域和非藻类覆盖区域的海表面温度和MI之间的变化关系,对藻类生消过程中海表面温度的变化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相关结论:(1)在藻类的生消过程中,藻类爆发前后研究区域内海表面温度无明显起伏变化,藻类爆发时海表面温度有明显变化。(2)藻类爆发时的海表面温度比爆发前后的海表面温度高,并且受到藻类生物量和分布密集度等因素的影响,藻类覆盖区域海表面温度的上升幅度也有所不同。(3)藻类爆发时海表面温度比爆发前后的温度高约3℃左右,并且爆发后的海表面温度比爆发前的温度高;藻类爆发时藻类区域的海表面温度比周围水体的温度约高1℃。

卓异[5](2014)在《泉州湾潮间带不同生境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潮间带是指大潮期最高潮位和大潮期最低潮位间的海岸。潮间带中有各种生境类型,如红树林、泥滩、沙滩、岩石滩等。小型底栖动物是潮间带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研究较多,对小型底栖动物研究较少,特别是对红树林和互花米草湿地小型底栖动物的研究更少,导致了我国在潮间带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方面研究的不完整。本研究于2011年4月、7月、10月和2012年1月,在泉州湾潮间带桐花树、秋茄、互花米草和牡蛎石4种生境进行4个季度小型底栖动物生态考察和定量取样,从小型底栖动物的类群组成、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等方面做出了系统的研究,并分析了其最优势类群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优势种(或分类实体)和各食性类型的比例,以期为泉州湾提供小型底栖动物物种和生境多样性的基础资料,为完善我国自由生活海洋线虫资料库做贡献。主要研究成果:(1)小型底栖动物类群组成。四个季度共获取12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分别是自由生活海洋线虫(Free-living marine nematode)、底栖桡足类(Benthic copepoda)、多毛类(Polychaeta)、寡毛类(Oligochaeta)、涡虫类(Turbellaria)、昆虫类(Insect)、端足类(Amphipoda)、有孔虫类(Foraminifera)、介形类(Ostracoda)、腹足类(Gastropoda)、双壳类(Bivalvia)和纽虫类(Nemerteans)12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还有少许未定类群,归为其他类(Others)。其中线虫是最优势的类群,占总丰度的80.61%,而在蠕埔潮间带有孔虫类数量也较多。与其他已研究的红树林区域相比较,本研究在泉州湾潮间带发现了小型腹足类和双壳类。(2)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小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最高值出现在冬季桐花树生境,为2104.9±944.3ind.·10cm-2;最低值出现在秋季秋茄生境,为273.0±109.0ind.·10cm-2。各季节小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变化中,春季最高,秋季最低。各类群所占的生物量比例中,有孔虫所占比例最高,为79.8%,海洋线虫(8.44%)第二,桡足类(4.21%)第三。单变量双因素方差分析(Univariate two-way ANOVA)表明,不同季节、不同生境以及季节×生境的小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均有显着差异。(3)小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富度指数(d)、均匀度指数(J)和多样性指数(H’)最高值出现在不同季节和生境,证实了潮间带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境多样性设想,体现了小型底栖动物生活史短的特征。(4)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种类组成。四个季度共鉴定出自由生活海洋线虫105种(分类实体单元),隶属于3目27科76属,与湛江高桥、漳江口红树林和盐沼湿地、深圳湾福田红树林湿地相比较,有20个属的海洋线虫首次在我国红树林和盐沼湿地发现。各季度各生境中,种类最多的是秋季的互花米草生境,有42个种,最少的是春季的桐花树生境,仅25个种。单变量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季节、不同生境的海洋线虫的物种数有显着差异,季节×生境之间的海洋线虫的物种数没有显着差异。不同季节优势度大于1.00%的海洋线虫中,秋季分布的优势种最多,春季最少。春季和冬季的优势种均为Spilophorella sp.1,夏季和秋季的优势种均为Sabatieria sp.。(5)自由生活海洋线虫丰度和生物量。不同季度中海洋线虫的平均丰度和生物量的变化,均是冬季最高,夏季和春季次之,秋季最低;而不同生境中海洋线虫的平均丰度和生物量的变化,均是牡蛎石生境最高,互花米草生境次之,桐花树生境第三,秋茄生境最低。(6)自由生活海洋线虫摄食类型。按海洋线虫物种数统计:非选择性沉积食性者(1B)最多,选择性沉积食性者(1A)次之,捕食者或杂食者(2B)第三,刮食者(2A)最少;按海洋线虫丰度统计:非选择性沉积食性者(1B)最多,选择性沉积食性者(1A)最少。(7)泉州湾潮间带小型底栖动物主要受底质粒径影响。小型底栖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相关(Pearson correlation)分析表明: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与底温、粘土、砂、粉砂和中值粒径显着相关;小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与粘土、砂、粉砂和中值粒径显着相关;线虫丰度与底盐和粘土显着相关;线虫物种数与底盐、粘土、粉砂、砂和中值粒径呈显着相关。

陈亮[6](2013)在《国家、技术与市场:闽台沿海海洋鱼类种群结构变迁原因研究(1492-1966)》文中指出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和结构的随机波动会导致大种群逐渐演变成小种群,而小种群则由于个体数量等方面的限制更易于产生衰退现象。闽台沿海的鱼类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也较为复杂。然而,如果从长时段的视角来看,历史时期内,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以及鱼类种群自身的变化都能对当地的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和结构产生影响。台湾西部沿海各地盛产鲻鱼。每年冬季洄游至此产卵的鱼群为当地带来了繁荣的鲻鱼渔业。虽然鲻鱼的渔汛、洄游路线并未发生过大的变化,但清代乾隆、道光年间洋流等自然因素的变化,还是使得鲻鱼的某些重要产卵场的位置也与随之发生了改变。然而,历史时期内,这一海区自然环境因素的变化对鱼类种群结构变迁的影响并不显着,影响鱼类种群结构的变迁主要因素还是来自人为方面。就人为因素而言,首先要考虑国家海洋政策对渔业生产的影响。明代以来,政府通过设立海防体系以及渔甲制度对渔民的采捕活动进行了有效的管理。福建沿海海岛众多,这些海岛周边又大都是多种经济鱼类聚集的渔场。政府出于政治或军事方面的考量,对这些岛屿的管理、控制要严格得多。明、清两代的海禁政策从客观上延缓了滨海渔民对主要海岛的开发过程,而政府对于主要岛屿的严格管控也使得当地的渔业资源得到了较好的保护。明清两代,带鱼、大黄鱼、真鲷均是闽台沿海十分重要的经济鱼类。至迟在明万历年间,带鱼就已经成为福建沿海地区“产多销广”的大宗海产品,渔民从事带鱼捕捞所获得的收益成为其购买粮食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制度、技术等因素都会对福建沿海带鱼资源造成影响,但诸多因素中最为核心的还是市场。1950年代后,在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压力下,由于缺乏限制措施而造成的对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才是福建沿海带鱼资源衰落最重要的原因。与带鱼的情形形似,明代末期,大黄鱼就已经成为福建沿海最为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传统时代,渔场地形、渔船渔具等因素对人类的捕捞活动多有限制,福建沿海渔民只在渔汛期内捕捞特定渔场的大黄鱼。不同渔场内的渔具多有差异,而这一差异也在客观上限制了不同地区渔民的越界采捕。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影响福建沿海大黄鱼资源数量的最主要因素来自于1960年代初闽东沿海越冬场的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过度捕捞。作为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鱼类,明清两代,福建沿海真鲷资源的兴盛,除了捕捞因素所造成的影响较小这一原因外,还与浙江沿海渔民对“东海地方种群”的开发时间较晚以及位于澎湖近海的“闽南-南海地方种群”一直未被开发有关。福建沿海真鲷种群开始受到致命影响主要是在1937年日本调查船发现其在澎湖列岛近海的越冬场之后。不仅某些特定经济鱼类的种群结构发生了变化,闽南渔场传统的捕捞结构以及海洋鱼类的种群结构均在1950年代末发生了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1930年代初,福建沿海各地陆续出现了一些“新式”的渔业公司,但都昙花一现。虽然他们的渔船、渔具在当时都颇为先进,然而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很快便宣告破产。此后,福建沿海各地的渔业捕捞活动中,传统的渔船、渔具仍占绝对优势。1950年代是传统中国社会最后一幅清晰的画面。与传统时代相较,此时福建沿海各地所用的渔船、渔具、捕捞技术以及主要作业区域并未发生大的变化。通过对这一时期保存下来的相关水产档案进行分析,由近及古,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传统时代的情形。1950-1960年代间,在以东山岛为中心的闽南渔场内,海洋鱼类的捕捞结构以及海洋鱼类的种群结构较以往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导致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因素则来自于人为方面。除了自然环境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外,海洋鱼类种群内个体的数量、年龄、性别比例、体型等自身因素的变化也能影响到种群结构的变化。种群中个体的体长、体重、年龄是描述种群资源质量以及种群结构的主要内容。通过分析地方志以及古文献中所记载的这些指标,可以“还原”出长时段内海洋鱼类种群结构的变化。这一研究发现,明、清以及民国间,闽台沿海大部分较大型鱼类,无论是中上层、中下层还是底层,其优势体长组较1950年代后为长;而日本鬼鲉、大弹涂鱼、凤鲚等鱼类的优势体长组并没有发生变化。位于食物链下层的金色小沙丁鱼,由于主要捕食者资源数量的衰落,其优势体长组体长反较1950年代后为短。总之,过去500年间,影响闽台沿海鱼类种群结构以及资源数量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来自国家制度、捕捞技术以及消费市场的变化,自然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并不显着,而鱼类种群自身的变化也多来自于人为因素的影响。传统时代,闽台沿海海洋鱼类的种群结构较为稳定,渔业资源十分丰富,生物多样性也较为复杂。但在1950年代后,伴随着国家工业化的进程,市场因素的影响作用日益凸显,在消费需求的不断刺激下,渔业生产在技术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无节制的过度捕捞最终导致了主要经济鱼类资源的破坏以及海洋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

陈娟[7](2013)在《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潮间带底栖海藻资源及其季节性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2年4月至2013年1月对大连市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的三大海区(长兴岛、西中岛和交流岛)的潮间带大型底栖海藻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采集到453号标本,经鉴定有80种海藻,其中红藻门47种;褐藻门18种;绿藻门16种。海藻种类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都较明显,海藻生物量和种类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夏季的生物量以绿藻为最多,种类数则以红藻居多。春季和秋季红藻绿藻种类数没有明显的优势,冬季褐藻的生物量呈上升趋势。海藻在分布上的变化:水平分布上表现为生境上的多样性,断面底质类型为岩礁、砾石滩的生物物种丰富度较高,而断面底质为沙滩这种单一的类型,相应的生物量和海藻种类都较少;垂直分布较明显,低潮带稳定性相对较高,生物量和海藻种类数四季变化都不明显,而高潮带的生物量和海藻种类都最低,四季变化也较大,中潮带夏季的生物量和海藻种类数均最高,潮间带代表性优势种为高潮带以绿藻为主,中潮带以红藻为主,低潮带则以红藻和少数大型的褐藻为主。对长兴岛临港工业区采集到的80种海藻的温度性质统计结果显示出,其中暖温带性海藻有44种,占海藻总数的55%,冷温带性海藻有14种,占海藻总数的17%,亚热带性海藻有13种,占海藻总数的15%,亚寒带性海藻有4种,占海藻总数的5%。综合海藻分布状况分析出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的海藻区系性质为明显的温水性,分布着大多数暖温带和冷温带性的海藻,带有一定的亚热带性,结合地理学的划分和生物学的分析表明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属于黄海西区海藻区系性质。

张金鹏[8](2009)在《福建中部近岸海域晚全新世沉积硅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体古生物——硅藻是追溯地质环境变化过程的重要标志性生物,被广泛应用于中新生代沉积层的研究,以判别环境的演化。福建中部近岸海域是台湾海峡西侧水体较浅而受海陆分布、地形地貌、气候、构造运动、陆地和海洋水文多要素及人类活动控制较为明显的区域。通过对海洋沉积物中硅藻的鉴定分析,阐述硅藻种类组成、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探讨了硅藻分布对海洋环境的响应及晚全新世本区海洋环境的变迁,深化了对研究海区演化历史的认识。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和认识如下:(1)通过对闽中近岸海域(海坛岛—崇武半岛)表层沉积硅藻分析,从45个样品中共鉴定出硅藻59属246种(包括变种和变型)。沉积硅藻种类丰富,多样性强。其中既有淡水种和沿岸种,也有外洋性种的出现,海水种和半咸水种数量最多;既有冷水种和北方温带种的出现也有数量可观的暖水种,以广温性种类数量为最多。(2)通过对表层沉积硅藻丰度特征分析,发现硅藻分布的差异性大。整体上粘土、粉砂等细粒组分多的沉积物中硅藻壳体丰富,离大陆近硅藻壳体相对丰富。在海湾中丰度值大,代表着陆源营养物质的输入和人类活动的显着影响。在海坛岛东部的低值区表明了上升流对硅藻壳体埋葬的制约作用。(3)结合主要属种的百分含量,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对应分析的数量生态学方法,将研究区表层沉积硅藻划分为四种类型及若干亚类:第一类的主要特征是以具槽直链藻(Melosira sulcata(Ehr.)Kutzing)、范氏圆箱藻(Pyxidicula weyprechtiiGrunow)、星形柄链藻(Podosira stelliger(Bail.)Mann)为优势种群;第二类以具槽直链藻、波状辐裥藻(Actinoptvchus undulatus(Bail.)Ralfs)为主体;第三类以具槽直链藻、离心列海链藻(Thalassiosira excentrica(Ehr.) Cleve)和(或)波状辐裥藻为主要种群;第四类整体以具槽直链藻、柱状小环藻(Cyclotella stylorumBrightwell)和(或)条纹小环藻(Cvclotella striata(Kuetz.)Grunow)为主体。结合主因子分析发现影响闽中近岸海域沉积硅藻分布的主要因子有:沿岸性的低温水体及对应的半咸水或海水水体环境和偏向于暖水的高温高盐水体环境。即本区受沿岸流和暖水的影响较为普遍。这两个主要的环境因子涵盖了海陆分布、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条件的影响。(4)在表层沉积物的样品中鉴定出了非洲圆筛藻(Coscinodiscus africanusJanisch)、舟形鞍链藻(Campylosira cymbelliformis(A.Schmidt)Grunow)、塔形盖冠藻(Stephanopyxis turris(Grev.et Arnott)Ralfs)等异地种。其中舟形鞍链藻(2004年中国首次记录种)在6个站位检出,反映了本种可能已经适应了福建中近岸海域的水体环境,需要进一步对其开展检测研究工作,探明其对生态群落的影响及对水体环境是否存在潜在的威胁。(5)从ZK18孔柱状沉积物中鉴定出硅藻40属116种(包括变种和变型)。其中优势种群有:爱氏辐环藻(Actinocyclus ehrenbergii Ralfs)、波状辐裥藻、蛇目圆筛藻(Coscinodiscus argus Ehrenberg)、舌形圆筛藻(Coscinodiscus blandusA.Schmidt)、洛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rothii(Ehr.)Grunow)、辐射列圆筛藻(Coscinodiscus radiatus Ehrenberg)、柱状小环藻、条纹小环藻、具槽直链藻、星形柄链藻、范氏圆筛藻、蜂窝三角藻(Triceratium favus Ehrenberg)等。ZK18孔中硅藻的丰度变化明显,结合优势种群的变化可以划分为4个硅藻带和若干个亚带。结合粒度分析,反映出福建中部近岸海域在近1500年来沉积环境发生了一系列改变,经历了250~100 cm(约600~1440年)的海退系列,而100 cm以上(约1440~2003年)海域环境与现代类似,反应了海域环境为浅海环境向滨海环境的过渡又演化到浅海环境。在大海退背景中,海水有进退,海平面波动性复杂。(6)结合地震、台风、气候变化、史书等等历史资料,在沉积特征急剧变化的层位中,识别了可能的极端地质事件、气象事件,探讨了气候波动在具体层位的生物、地质记录与响应以及沉积层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吴勋建[9](2009)在《凹顶藻类组织培养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以三种凹顶藻:冈村凹顶藻(Laurencia okamurai),三列凹顶藻(Laurencia tristicha),波状软骨凹顶藻(Chondrophycus undulatus)为实验材料,用藻体切段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三种凹顶藻类藻体切段再生芽的形成及其再生过程中的极性。并探索了光照,温度和盐度三种外界条件对三种凹顶藻藻段再生的影响。发现三种凹顶藻藻体切段两端均能形成再生芽,并无明显极性;2 mm以上的藻体切段在人工培养条件下不易死亡,能形成较多的再生芽;冈村凹顶藻与波状软骨凹顶藻的皮层与髓部细胞均能形成再生芽,三列凹顶藻的再生芽全部由皮层细胞形成;培养过程中藻体表面也能产生大量的再生芽;在实验室条件下,冈村凹顶藻的最适光照强度为53.55μmol photon m-2 s-1,最适温度为20℃,最适盐度为35;波状软骨凹顶藻的最适光照强度为53.55μmol photon m-2 s-1,最适温度为20℃,最适盐度为30;三列凹顶藻的最适光照强度为53.55μmol photon m-2 s-1,最适温度为25℃,最适盐度为30。藻段再生过程和三种外界条件对三种凹顶藻再生的影响研究为凹顶藻的人工培养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

胡中文[10](2008)在《大连星海湾底栖海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5年9月至2008年4月对大连星海湾的大型底栖海藻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采集标本1593号,鉴定底栖海藻75种,隶属于3门,其中红藻门36种,褐藻门20种,绿藻门19种。在75中海藻中有19种海藻终年出现,其中红藻门8种,褐藻门7种,绿藻门3种。从5月中旬到6月中旬出现种数最多(48种)。在一年四季中,星海湾海藻以中潮带出现的种数最多(47种),低潮带次之,高潮带种数最少(13种),在三个潮带,又以夏季的种数最多。夏季也是藻类出现生殖器官最集中(50种)的时期,其次是秋季(27种),冬季则最少(13种)。一年四季中又以夏季的海藻群落构成最丰富,生物量最大,冬季次之,秋季最少。星海湾以日本角叉菜(月均20.83 g/㎡)生物量最大,不同潮位以中潮带海藻的月平均生物量最大,低潮带次之,高潮带最小;不同季节以春末夏初的海藻平均生物量最大(263 g/㎡),其次是秋季,而在夏末秋初海藻的平均生物量最小(46 g/㎡)。平均生物量最大的地方是大连自然博物馆附近,其次是星海公园内的海滩,最小的地方是星海浴场附近。星海湾多数海藻具有经济价值。其中药用海藻有47种;食用海藻有28种;工业用海藻有23种。星海湾生长的藻类,以温水性种类为主(共47种,占总种数的62.67﹪),属于黄海西区海藻区系范畴。随着大连市对星海湾的开发建设,星海湾的海藻生长受环境改变的影响,海藻群落构成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在进一步开发星海湾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海藻生活环境的保护。

二、福建崇武底栖海藻的月变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崇武底栖海藻的月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水绵对铅的吸收特性及耐受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
    2 水体重金属治理方式
        2.1 物理方法
        2.2 化学法
        2.3 物理化学法
        2.4 生物修复法
    3 重金属对藻类的生长生理影响
    4 藻类对重金属的耐受和解毒机制
        4.1 细胞壁固定化金属
        4.2 区室化作用
        4.3 在藻细胞中的化学形态
        4.4 螯合作用
        4.5 抗氧化系统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水绵
        2.1.2 药品和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水绵预处理与培养
        2.2.2 试验设计
    2.3 指标测定
        2.3.1 水绵生长生理指标
        2.3.2 水绵对铅的吸收
        2.3.3 抗氧化指标
        2.3.4 植物螯合肽及MT测定
    2.4 数据处理
        2.4.1 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
        2.4.2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铅对水绵生长生理影响
        3.1.1 水绵相对生长率
        3.1.2 水绵叶绿素含量
        3.1.3 水绵可溶性糖含量
        3.1.4 MDA含量
    3.2 水绵对Pb的吸收和积累特性
        3.2.1 水绵对铅的吸收
        3.2.2 水绵对铅的吸收进程
        3.2.3 铅在水绵中的亚细胞分布
        3.2.4 TEM-EDX分析
        3.2.5 铅在水绵中的化学形态
        3.2.6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3.2.7 等温吸附拟合
    3.3 铅胁迫下水绵抗氧化系统应答
        3.3.1 SOD酶活性变化
        3.3.2 POD酶活性变化
        3.3.3 CAT酶活性变化
        3.3.4 水绵中脯氨酸含量变化
    3.4 铅胁迫水绵植物螯合肽及MT变化
        3.4.1 植物螯合肽含量
        3.4.2 金属硫蛋白含量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研究生期间成果

(2)台湾海峡褐藻种类与分布及其资源利用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褐藻资源与研究应用
2 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区褐藻种类与分布
3 台湾海峡褐藻资源的开发利用

(3)中国及两极桧叶螅科多样性与进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所检标本索引、保存单位及数量统计
本研究修订或新建议的分类阶元
1 绪论
    1.1 水螅水母简介
    1.2 生态学意义、经济价值与危害
    1.3 桧叶螅科系统学位置
    1.4 桧叶螅科系统学研究进展
    1.5 桧叶螅科主要属级形态鉴别特征
    1.6 桧叶螅科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1.7 水母亚门进化分岐时间估计与水螅化石记录
    1.8 选题依据与设计
2 材料与方法
    2.1 各物种原始描述资料的电子化及使用
    2.2 标本分选与检查
    2.3 刺细胞永久封片制备
    2.4 选模
    2.5 扫描电镜(SEM)
    2.6 化石元素组成能谱分析
    2.7 显微拍照、线图及平面分布图绘制、拼图
    2.8 DNA提取、扩增、分子克隆、测序
    2.9 序列拼接
    2.10 序列多态性及潜在的有问题序列分析
    2.11 分子系统学分析
    2.12 水母亚门分岐时间估计及化石校正
    2.13 形态与分子数据进化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鉴别特征“生殖鞘和分枝着生位置”适用性评估
    3.2 分子系统发育
        3.2.1 分子序列多态性及潜在的有问题序列
        3.2.2 建树结果及各树的优劣
        3.2.3 主要单系群
        3.2.4 Fraseroscyphus属的有效性
    3.3 形态与分子数据综合分析
        3.3.1 辫螅科Symplectoscyphidae Maronna et al.,2016
        3.3.2 十字螅科Staurothecidae Maronna et al.,2016
        3.3.3 小桧叶螅科Sertularellidae Maronna et al.,2016
        3.3.4 狭义桧叶螅科Sertulariidae sensu stricto Maronna et al.,2016
        3.3.5 双唇螅科Diphasidae Song,Gravili & Wang fam.nov
        3.3.6 分类系统选定与说明
    3.4 系统学(SYSTEMATICS)
        3.4.1 十字螅属Staurotheca Allman,1888
        3.4.2 弗氏辫螅属Fraseroscyphus Boero & Bouillon,1993 (rivised)
        3.4.3 辫螅属Symplectoscyphus Marktanner-Turneretscher,1890
        3.4.4 复合辫螅属Mixoscyphus Pe?a Cantero & Vervoort,2005
        3.4.5 南极辫螅属Antarctoscyphus Pe?a Cantero,García Carrascosa & Vervoot,1997
        3.4.6 双褶螅属Bicaularia Song,Gravili,Ruthensteiner & Wang gen.nov
        3.4.7 星雨螅属Xingyurella Song,Gravili,Ruthensteiner & Wang gen.nov
        3.4.8 岐网螅属Serta Stechow,1920 (revalidated)
        3.4.9 小桧叶螅属Sertularella Gary,1848
        3.4.10 蝶盖螅属Papilionella Antsulevich & Vervoort,1993
        3.4.11 特异螅属Idiellana Codfrey & Godfrey,1942
        3.4.12 海女螅属Salacia Lamouroux,1816
        3.4.13 双唇螅属Diphasia L.Agassiz,1862
        3.4.14 对鞘螅属Amphisbetia L.Agassiz,1862
        3.4.15 强叶螅属Dynamena Lamouroux,1812
        3.4.16 奥鞘螅属Hydrallmania Hincks,1868
        3.4.17 枞螅属Abietinaria Kirchenpauer,1884
        3.4.18 柏螅属Thuiaria Fleming,1828
        3.4.19 冠荚螅属Coronaria Song,Gravili & Wang gen.nov
        3.4.20 简形螅属Simplilaria Song,Gravili & Wang gen.nov
        3.4.21 对芽螅属Opposilaria Song,Gravili & Wang gen.nov
        3.4.22 裸茎螅属Nudicaulia Song,Gravili & Wang gen.nov
        3.4.23 桧叶螅属Sertularia Linnaeus,1758 (revised)
        3.4.24 翟氏螅属Zhainaria Song,Gravili & Wang gen.nov
        3.4.25 拟桧叶螅属Pseudosertularia Song,Cinzia & Wang gen.nov
    3.5 进化
        3.5.1 水螅化石记录拓展对水母亚门进化史的认识
        3.5.2 进化:形态与分子数据关联分析
        3.5.3 极地相关性、连通性与物种分化
        3.5.4 极地特有种属及两极同源
    3.6 全球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
4 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所检标本信息
附录2 本研究已公开发表的分子序列信息
附录3 所研究样品及序列的采集站位图
附录4 桧叶螅科已具16S序列的物种及各属模式种形态特征比较表
附录5 基于90条16S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
附录6 基于COI基因克隆构建的系统进化树
作者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基于遥感数据的大型浮游藻类生消过程中海表面温度的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藻类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第二章 遥感数据与研究区域
    2.1 数据介绍
        2.1.1 遥感数据源
        2.1.2 使用软件
        2.1.3 数据预处理
    2.2 研究区概况
第三章 大型藻类的遥感探测机理
    3.1 海水的光谱特征
    3.2 典型大型藻类介绍
        3.2.1 浒苔
        3.2.2 马尾藻
    3.3 大型藻类的遥感探测机理
        3.3.1 藻类遥感探测机理
        3.3.2 大型藻类指数
第四章 大型藻类生消过程中海表面温度的变化研究
    4.1 藻类生消过程中SST变化的初步分析
        4.1.1 数据和方法
        4.1.2 结果和分析
    4.2 藻类生消和海表面温度的相互影响关系分析
        4.2.1 数据和方法
        4.2.2 结果和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泉州湾潮间带不同生境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小型底栖动物
        1.1.1 研究意义
        1.1.2 国内外潮间带小型底栖动物研究概况
    1.2 潮间带自由生活线虫研究概况
        1.2.1 研究意义
        1.2.2 国内外潮间带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的研究概况
    1.3 泉州湾潮间带小型底栖动物的生态学研究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
    2.2 采样方法
    2.3 生物样品的处理
        2.3.1 小型底栖动物的分选和计数
        2.3.2 海洋线虫装片的制作和种类鉴定
        2.3.3 海洋线虫分类学的主要鉴定依据
    2.4 环境因子的测定方法
    2.5 生物量和生产量的计算
    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6.1 单变量分析
        2.6.2 分布/图形分析
        2.6.3 多变量分析
第3章 泉州湾潮间带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
    3.1 小型底栖动物的类群组成
    3.2 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
        3.2.1 各季度各生境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
        3.2.2 小型底栖动物丰度的时空变化
        3.2.3 小型底栖动物主要类群的丰度
    3.3 小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
        3.3.1 小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组成
        3.3.2 各季度各生境小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
        3.3.3 小型底栖动物生物量的时空变化
        3.3.4 小型底栖动物主要类群的生物量
    3.4 小型底栖动物类群的多样性分析
    3.5 讨论
第4章 泉州湾潮间带自由生活线虫群落结构
    4.1 海洋线虫的丰度和生物量
        4.1.1 海洋线虫的丰度
        4.1.2 海洋线虫丰度的单变量双因素方差分析
        4.1.3 海洋线虫的生物量
    4.2 海洋线虫的种类
        4.2.1 海洋线虫的种类组成
        4.2.2 海洋线虫种类组成的多维标序和聚类分析
        4.2.3 海洋线虫种类组成的单变量双因素方差分析
    4.3 海洋线虫的多样性分析
    4.4 海洋线虫的营养结构分析
        4.4.1 海洋线虫各摄食类型的种数
        4.4.2 海洋线虫各摄食类型的丰度
    4.5 泉州湾潮间带海洋线虫的优势种
        4.5.1 各季节海洋线虫的优势种
        4.5.2 各季节海洋线虫优势种的营养类型
    4.6 讨论
        4.6.1 泉州湾海洋线虫的季节变化
        4.6.2 泉州湾潮间带海洋线虫群落与我国其他潮间带的比较
第5章 泉州湾潮间带小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变量的关系
    5.1 底质理化因子的分布特点
        5.1.1 底质温度的分布特点
        5.1.2 底质盐度的分布特点
        5.1.3 底质溶解氧的分布特点
        5.1.4 底质pH的分布特点
    5.2 沉积物的底质粒径
    5.3 小型底栖动物群落与环境变量的相关分析
        5.3.1 不同季节小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5.3.2 不同季节海洋线虫与环境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5.3.3 四个季度小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变量的相关关系分析
    5.4 讨论
        5.4.1 温度对小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5.4.2 盐度对小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5.4.3 底质粒径对小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5.4.4 潮汐对小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5.4.5 泉州湾小型底栖动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关系
第6章 小结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2 创新点
    6.3 不足之处
    6.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泉州湾潮间带自由生活海洋线虫名录
附录2 我国不同潮间带红树林湿地小型底栖动物类群的分布
附录3 我国不同潮问带红树林湿地海洋线虫属的分布
发表文章及参加课题
致谢

(6)国家、技术与市场:闽台沿海海洋鱼类种群结构变迁原因研究(1492-1966)(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摘要
Abstract
图表索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四节 研究资料和相关概念界定
        一、 研究材料
        二、 概念界定
第二章 洋流的力量:台湾鲻鱼渔场的此消彼长
    第一节 荷据时期(1624-1662)的乌鱼渔场
    第二节 打狗、淡水渔场的消失
    第三节 鹿仔渔场的衰落
    第四节 洋流变动与渔场变迁
    第五节 讨论
第三章 海禁与生计:海岛渔业资源的开发
    第一节 内海与外海
    第二节 明代前期的海岛管控
    第三节 明代后期的“汛外采捕”
    第四节 清代海岛开发的“弛禁之争”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技术与市场:带鱼资源的开发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市最多卖”:福建近海带鱼贸易
        一、 闽地盛产带鱼
        二、 带鱼的流向
        三、 鱼粮比价
    第三节 “闽人独善钓”:带鱼延绳钓技术的垄断
        一、 延绳钓技术的出现
        二、 闽人入浙钓带
    第四节 市场与捕捞成本的变化
        一、 市场的变化
        二、 单位成本与捕捞量的关系
        三、 收益分配比例的变迁
    第五节 讨论
第五章 技术与渔场:大黄鱼资源的开发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资源分布与开发
        一、 闽东渔场
        二、 闽中渔场
        三、 闽南渔场
    第三节 “闽中腊月为盛”:渔汛的差异
    第四节 官井洋渔民与“叩网”作业
    第五节 技术突破与新渔场的开发
    第六节 讨论
第六章 技术与资源:真鲷资源的开发
    第一节 鱼名辨析与分类
    第二节 资源分布与开发
        一、 东海地方种群
        二、 闽南-南海地方种群
    第三节 捕捞技术与资源数量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由近及古:海洋鱼类的种群变动
    第一节 由近及古:一种方法论
    第二节 水产品产量的变动
    第三节 主要经济鱼类资源数量的变动
    第四节 影响资源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
        一、 自然环境变化
        二、 人为因素
        三、 生产资料以及收购价格的变动
    第五节 小结
第八章 明清以来海洋动物种群结构的变迁
    第一节 度量衡的折算
        一、 清末台湾沿海各地度制、衡制
        二、 1910-1920 年代福建沿海各地度制、衡制
    第二节 海洋哺乳动物
    第三节 鱼类体型变小者:较大型
    第四节 鱼类体长变小者:中小型
    第五节 鱼类体长变化不明显及变大者
    第六节 小结
第九章 结论
    一、 自然环境的影响
    二、 国家制度与渔业生产
    三、 捕捞技术的影响
    四、 市场与资源的关系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7)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潮间带底栖海藻资源及其季节性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我国底栖海藻资源的现状
        1.1.1 底栖海藻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1.1.2 底栖海藻的调查研究现状
    1.2 底栖海藻调查的意义
        1.2.1 底栖海藻调查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1.2.2 底栖海藻调查对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1.3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的概况
        1.3.1 自然地理概况
        1.3.2 长兴岛的发展现状
        1.3.3 长兴岛的海藻研究现状
    1.4 本研究的目的
    1.5 本研究的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的采集与处理
        2.1.1 调查采样断面及站点分布
        2.1.2 调查采样的时间
        2.1.3 调查采样的工具
        2.1.4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2.1.4.1 标本的采集
        2.1.4.2 采集过程中对不同藻体的处理
        2.1.5 标本的制作
        2.1.5.1 腊叶标本的制作
        2.1.5.2 液浸标本的制作
        2.1.6 标本的保存
    2.2 定量样品的计算处理
        2.2.1 生物量的计算
        2.2.2 覆盖度的计算
        2.2.3 优势种的确定
    2.3 生态观察和记录
        2.3.1 生态因子的观察
        2.3.2 海藻种类的观察
        2.3.3 海藻分布的观察
        2.3.4 海藻繁殖器官的观察
        2.3.5 海水温度的测量
3 结果与讨论
    3.1 结果
        3.1.1 种类组成与分布
        3.1.2 海藻种类数的季节性变化
        3.1.2.1 长兴岛海区海藻种数的季节性变化
        3.1.2.2 交流岛海区海藻种数的季节性变化
        3.1.2.3 西中岛海区海藻种数的季节性变化
        3.1.3 海藻的水平分布
        3.1.4 海藻垂直分布的季节性变化
        3.1.5 海藻生物量的季节性变化
        3.1.5.1 长兴岛海区海藻生物量的变化
        3.1.5.2 交流岛海区海藻生物量的变化
        3.1.5.3 西中岛海区海藻生物量的变化
        3.1.6 海藻覆盖度的季节性变化
        3.1.7 海藻繁殖及其生长的季节性变化
        3.1.8 海水温度的季节性变化与海藻区系分布的关系
        3.1.8.1 海水温度的季节性变化
        3.1.8.2 海藻的区系性质
        3.1.9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的主要经济海藻
    3.2 讨论
        3.2.1 海藻区系性质的分析
        3.2.2 海藻分布上的影响因素
        3.2.3 环境变化对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海藻分布的影响
        3.2.4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的发展与环境承受力的协调
        3.2.5 采样过程中自然条件对于采集结果的制约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8)福建中部近岸海域晚全新世沉积硅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构造
    2.3 地形地貌
    2.4 气候条件
    2.5 海洋水文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样品处理与分析方法
    3.3 数据处理
第四章 表层沉积硅藻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4.1 表层沉积硅藻分布特征
    4.2 沉积硅藻的主因子分析及其环境意义
    4.3 异地种的分布与评价
    4.4 小结
第五章 柱样ZK18的硅藻和粒度分布特征与环境意义
    5.1 柱状沉积物中的硅藻分布特征
    5.2 柱状沉积物中粒度特征
    5.3 柱样沉积硅藻及粒度特征与环境意义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本论文的新颖点
    6.3 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图版
致谢

(9)凹顶藻类组织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凹顶藻类Laurencia complex 研究进展
    一、形态学和分类学研究
        1、形态学与解剖学研究
        2、分类学研究
    二、化学成分研究
        1、倍半萜(sesquiterpenes)
        2、二萜(diterpenes)
        3、三萜类(triterpenes)
        4、非萜类的C15 聚乙酰(C15 acetogenins)化合物
        5、糖类和其他化合物
    三、药理学研究
        1、萜类化合物的药理学研究
        2、非萜类化合物的药理学研究
    四、生活史和生态生理学研究
        1、生活史
        2、生态生理学研究
    五、应用前景与展望
        1、海洋药物开发
        2、凹顶藻类的其他应用价值
第二章 凹顶藻类切段培养研究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1、材料
        2、试剂与仪器
        3、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1、冈村凹顶藻切段培养
        2、波状软骨凹顶藻切段培养
        3、三列凹顶藻切段培养
        4、问题与讨论
第三章 光照、温度和盐度对凹顶藻类切段再生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1、材料
        2、试剂与仪器
        3、实验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1、三种生长因子对冈村凹顶藻藻段生长的影响
        2、三种生长因子对波状软骨凹顶藻藻段生长的影响
        3、三种生长因子对软骨凹顶藻藻段生长的影响
    三、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大连星海湾底栖海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大连地区海藻分类学的研究概况
    1.2 星海湾海域自然环境概况
        1.2.1 影响海藻生长的生态因子
        1.2.2 潮带的划分
        1.2.3 潮汐的计算
        1.2.4 中国海藻区系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标本的采集和生态观察
        2.1.1 采集地点和时间的选择
        2.1.2 采集工具
        2.1.3 标本的采集及处理
        2.1.4 标本的制作、整理和保存
        2.1.5 生态观察和记录
    2.2 生物量的测算
    2.3 生殖器官的观察
第三章 结果
    3.1 星海湾大型底栖海藻的季节变化
        3.1.1 星海湾海藻种类及其变化
        3.1.2 海藻水平分布的季节变化
        3.1.3 海藻垂直分布的季节变化
        3.1.4 海藻繁殖的季节变化
        3.1.5 海藻群落的季节变化
        3.1.6 海藻生物量的季节变化
    3.2 星海湾底栖经济海藻
        3.2.1 星海湾底栖药用海藻
        3.2.2 星海湾底栖工业用海藻
        3.2.3 星海湾底栖食用海藻
    3.3 辽宁海区海藻一新记录种
第四章 讨论
    4.1 星海湾海藻区系性质分析
        4.1.1 海藻的温度性质
        4.1.2 海藻的分布特征
    4.2 星海湾海藻季节性变化的原因
    4.3 环境变化对星海湾海藻分布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福建崇武底栖海藻的月变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绵对铅的吸收特性及耐受机制[D]. 耿耿.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2]台湾海峡褐藻种类与分布及其资源利用概况[J]. 严新,陈玉青,陈明军,杨成凤,刘斌,赵超. 渔业研究, 2019(03)
  • [3]中国及两极桧叶螅科多样性与进化[D]. 宋希坤.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6(02)
  • [4]基于遥感数据的大型浮游藻类生消过程中海表面温度的变化研究[D]. 李雪娜. 上海海洋大学, 2016(02)
  • [5]泉州湾潮间带不同生境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多样性研究[D]. 卓异. 厦门大学, 2014(08)
  • [6]国家、技术与市场:闽台沿海海洋鱼类种群结构变迁原因研究(1492-1966)[D]. 陈亮.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2)
  • [7]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潮间带底栖海藻资源及其季节性变化的研究[D]. 陈娟. 辽宁师范大学, 2013(05)
  • [8]福建中部近岸海域晚全新世沉积硅藻研究[D]. 张金鹏. 厦门大学, 2009(12)
  • [9]凹顶藻类组织培养研究[D]. 吴勋建. 苏州大学, 2009(09)
  • [10]大连星海湾底栖海藻研究[D]. 胡中文. 辽宁师范大学, 2008(09)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