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框大模板技术在大型清水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

无框大模板技术在大型清水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

一、无框大模板技术在大型清水砼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强[1](2021)在《ER建筑公司工程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及精益化对策研究 ——以XX项目为例》文中认为目前,建筑行业正在从以前的规模化发展向高质量方向发展。以前,伴随建筑业市场的蓬勃发展,工程规模增加很快,同时建筑企业发展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建筑企业可以通过规模效应,在行业中持续发展。但随着建筑业市场的变化,工程造价的不断透明,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建筑企业盲目地追求工程进度,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生产组织不科学、分工体系不明等粗放式的管理,势必造成工程品质不能完全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同时劳动力窝工和机械闲置,原材料和半成品过度采购、材料浪费和二次转运,也会造成工程成本的增加,最终造成工程效益达不到预期目标,从而降低了建筑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不利于建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由此,建筑企业必须转变观念,从以前的规模上求发展,转向从管理上要效益。其中精益化管理就是一种寻求消除所有类型的浪费的思想和方法,项目实施精益化管理不仅对节约建筑企业项目成本,提升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对建筑工程质量稳定有着保障作用,还可以让项目管理团队工作主动性提高,建筑企业综合效益不断提升。所以,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精益化对策研究对于提高工程项目的生产效率以及经济效益,让建筑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以ER建筑公司的XX项目的全过程实施为研究对象,从XX项目实施前的准备阶段、项目实施以及项目竣工验收等各阶段,通过调查研究、数据收集与分析,找出项目管理中存在问题,并进行相关原因分析,其中包括发承包模式、工程设计、施工工艺、机械设备的现场布置与维护、项目管理团队及劳动力的配置、供应商的选择、实施进度计划与过程控制以及质量管理等。同时应用精益化管理思想和方法,进行相关的对策研究,减少无效的浪费,提高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效能。本文的精益化管理主要是通过项目前期的工程EPC总承包模式,实施设计工作并行与施工,生产方式采用牵引式,下道工序决定上道工序,并将各工序透明化和标准化等,让设计理念完全满足建设单位的意图,同时减少了总工期,工程质量得到较大提升;在项目建设阶段,坚持现场“永临”结合,充分合理利用场地空间,劳动力和机械设备的准时生产,以及对材料实行准时采购,过程管控采用BIM技术、OA系统和视频监控等信息化手段,落实动态管理,同时针对项目管理团队执行精益化管理思想,做到精简高效,在工程项目管理上实施分权负责制,执行工程兑现激励机制,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团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经济效益控制和工程质量的管理实行“三全”管理,实现各项目标。

郑斌[2](2020)在《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技术与创新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变革,建筑业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如何在保证建筑产品安全性、耐久性、适用性的基础上更加节约成本、效率更高,一直以来都是行业从事者致力研究的课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通过技术的创新、应用无疑是解决发展困境的最佳方法,事实证明,建筑业的企业正在通过技术的力量完成品牌形象建设、成本节约、效率提升,特别是大型企业在这方面做出了耀眼的的成就。但是,作为行业的主体——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和技术与创新管理弊病和不足的问题,企业发展战略不足、缺乏动力。基于此,论文以“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技术与创新管理”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调查、对比分析、未确知测度综合评价模型等方法展开研究。对技术管理、创新管理的来源、发展、分类方面研究,建议将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为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一个是企业常态化下项目实施开展的技术管理工作,一方面是为企业和项目服务的创新管理工作,这种既存在个体特性又存在包含关系的划分,能够更加简单的探究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该方面的管理。在技术管理组织机构、技术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探究基础上,分析了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技术管理一般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并通过管理学知识及相关企业经验给出了对策。通过政策导向理解、市场因素分析等多角度的解读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创新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建议以明确企业技术创新方向、重视人才培养、加强创新主体合作、强化行业体制建设、政策提高创新积极性等方面优化创新工作。与此同时,建立了企业自主创新评价体系,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办法进行了说明。最后论文以云南建投B公司技术与创新管理为案例,对于技术与创新进行说明。

林海山[3](2019)在《濒海地区(厦门)地铁地下车站外墙裂缝及渗漏水防治初探》文中认为厦门作为海岛城市,地下水位高,岩层结构复杂,地铁隧道、地下车站面临许多挑战,地铁车站外墙裂缝与渗漏水是十分棘手的难题之一,本文根据厦门地下地铁车站建设实际工程实践,总结经验教训,可为将来类似工程提供参考。本文从当下厦门存在的地铁车站外墙裂缝及渗漏水的工程实案入手进行调查研究,从勘察设计和施工组织两个阶段分析归纳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外墙裂缝及渗漏水的主要原因,其中勘查设计阶段对外墙裂缝及渗漏水造成的原因为地质勘查不全面、叠合墙设计缺陷、混凝土自身性质和超长结构不设缝等影响,施工方面则是重心及内力体系的影响、施工缝处理不到位、换撑应力的突变、施工操作不当、结构徐变和防水措施不善等。根据厦门后村站建设实践案例中,总结以下防治措施:勘查阶段的防治措施有严谨的工程选址、详细的地质勘查、合理的围护措施和先进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阶段的防治措施则有充分考虑到结构重心偏移后,各槽段各构件按流水进行的工序安排、混凝土浇筑后降温测温和养护、对钢筋、模板支架、混凝土浇筑振捣、拆模养护和防水层施工的科学控制、先进的施工管理如监测预警、首件验收制等。在本工程中,还创新地采用了预埋冷却管、设置结构缓冲层和设置无损伤式诱导缝等三个新工艺新措施,并开展了实体实验进行验证。根据相应的实验监测数据与工程的实践经验,研究团队采取了施工方案优化和施工管理措施,包括原材及配合比控制、钢筋加工及安装、模板及支架工艺控制、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工艺控制、混凝土拆模控制、混凝土养护控制和防水控制等,并执行首件验收制度。最终的验收记录体现出,后村站裂缝及渗漏水控制收到了显着成效。

李锐[4](2019)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系列政策的引领和驱动下,我国的建筑产业化生产技术、产业发展格局得到了快速提升,一体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建造体系得以快速完善和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更趋向于精细化,因此对施工质量的要求标准也日益提高。在建造业实现产业化、智能化的背景下,建筑企业要想保持竞争力,则必须提高施工质量,得到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建筑质量问题频发,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因此,研究如何加强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首先阐述了质量和质量管理理论,然后探讨了质量控制方法,在其中选取了适合实际施工现场的方法,为工程质量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技术工具。而后分析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特征,主要特征包括影响因素多、质量波动大、质量管理的隐蔽性、终检的局限性等,遵循质量管理应以人为本、质量第一、预防为主、保证质量、管理核心为项目团队成员的基本思路。从影响工程质量的人员、机械、材料、工艺和环境等五个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控制。本论文以某建筑大楼工程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遇到的常见问题,如模板和混凝土问题。通过对现场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利用质量控制方法中的排列图法对模板验收质量进行判定,找出主要的质量问题并进行排序,然后利用因果图法,找出导致这些问题发生的关键性原因。分别从人为因素、机械设备、材料质量、施工方法、环境因素的管理与控制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质量管理措施。采用质量控制方法和落实具体的质量管理措施,使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了改善和提升,验证了质量管理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验证了质量改进措施的有效性,为建筑企业处理类似质量问题提供了参考,对质量管理方法的应用起到了一定的推广作用。

黄必虎[5](2017)在《某水电站重力坝碾压混凝土关键工艺与施工管理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碾压砼筑坝技术是一种采用土石坝施工机械对干硬性砼振动压实的快速筑坝技术。它具有节约水泥、简化工艺、施工速度快、造价低等优点。采用土石坝碾压机械进行运输、摊铺、碾压,施工机械化程度较高,适合于大体积砼水工建筑结构应用。碾压砼施工技术是一个节能型和环保型筑坝技术,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碾压砼坝层面漏水、层面结合质量、高温季节施工的温控问题、大型机械化施工连续作业工艺提升等。需要通过坚持长期的研究和探索、总结经验,摸索出有效的施工工艺流程和管理方法,弥补碾压砼的不足之处。本文以笔者2005年到2006年期间参与的HZ抽水蓄能水电站工程碾压砼坝建设实践经历,通过在建设过程中参与项目的各项准备工作,实施过程的跟踪以及记录,掌握的相关资料和技术材料,作为论文课题素材,通过查阅碾压砼坝及水利水电工程相关方面的文献、资料,掌握了关于碾压砼坝施工工艺分析研究的方法;探索研究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工艺关键技术的施工工法。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工作实践,对碾压砼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管理和关键工艺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论文总结了实践过程中推行的全面质量管理控制方法和措施、一种新型悬卡大型钢模板的设计和使用、碾压砼工艺试验控制参数以及配合比设计参数优化、大仓面碾压砼通仓薄层碾压连续上升工艺、结构缝成缝工艺、变态砼施工工艺、高温季节碾压砼的施工系列温控防裂措施等均比常规施工工艺,大大减少施工工期,节约施工投入。形成一套完成的碾压砼坝施工工法,成功施工完成的碾压砼坝运行良好,外观质量达到普通清水砼外观质量水平。工程的实践过程取得的碾压砼坝施工经验和数据,对碾压砼坝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希望能够通过对实用技术的总结和评价,为类似工程的技术管理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顾婷婷[6](2017)在《清水混凝土高层办公建筑立面设计初探 ——以和建大厦立面改造项目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国内施工技术水平与设计水平的提高,混凝土的应用脱离了工程结构领域的桎梏,成为了建筑设计中不容忽视的元素,愈来愈多的清水混凝土项目进入我们的视野,在高层办公建筑领域,清水混凝土的应用也崭露头角。清水混凝土丰富多样的表面肌理,良好的可塑性、耐久性赋予其充分的结构表现力和优越的立面装饰性,但其最终的立面表达效果,取决于设计和施工多方面的因素,这就需要建筑师对从设计到施工各个阶段中的关键问题和设计方法均保持清醒的认识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本文以笔者参与的和建大厦项目为基础,梳理重整从立面造型设计、立面细部构造设计以及后期施工中的立面效果控制这一完整的设计过程,选取其中的关键问题结合国内外清水混凝土在实践领域的优秀案例进行深入探讨和拓展研究,在形式表达上,总结清水混凝土高层办公建筑中常用的立面形式、立面模数和模板选择的思路与设计方法,在细部构造上,对体现清水混凝土材料特性的立面装饰缝及对拉螺栓孔设计和保温构造设计对形式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在施工阶段,通过对配合比实验过程的分析,并通过对建成项目的实地调研,探讨清水混凝土立面色彩以及外观质量的控制措施。对实践项目中主体验收环节达到的效果和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以期对之后的工程实践有所启发。

袁文兵[7](2016)在《装配式防火墙阀厅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换流站阀厅是高压直流输电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早期国内阀厅设计主要借鉴国外经验,形式多为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型阀厅结构,为全预制装配式体系,其防火墙板自上而下插入,它改进了传统阀厅结构体系,更加符合“两型一化”的要求。这种框架-装配式防火墙板的刚度介于框架与框架-剪力墙结构之间,为了掌握这种墙体的动力特性以推广新型阀厅的实际应用,有必要研究装配式防火墙板对阀厅整体结构的影响。本文以某换流站阀厅实际工程为背景,通过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模拟对新型装配式防火墙节点的承载力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SAP2000建立阀厅整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从整体角度探究这种装配式防火墙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某换流站装配式阀厅实际工程提出探究新型装配式防火墙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影响的课题,根据实际工程换流站阀厅的尺寸制作缩尺试验结构。对构件进行水平方向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得到了试件的受力性能及水平力作用下的荷载-位移曲线。2、利用ANSYS建立试验结构模型,模拟结构从弹性变形到最终破坏的过程,并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运用相同方法建立ANSYS单榀原结构模型,并与SAP2000单榀原结构模型对比,探索利用SAP2000建立高精度等效模型的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得知将墙板壳单元两侧弱化是一个有效的方式,当将壳单元的刚度降低至原刚度的1/25000时,两种原结构模型荷载-位移曲线基本一致。同时,探讨了采用交叉斜撑等效模拟装配式防火墙板的可行性。3、利用SAP2000建立换流站阀厅整体结构模型,包含纯框架模型、等效重量框架模型、框架-装配式防火墙模型、框架-剪力墙模型及等效斜撑模型。对五种整体模型进行抗震分析,通过对比不同模型之间的动力响应,结论如下:(1)纯框架结构及等效重量框架结构的整体变形规整,结构扭转变形较小。(2)装配式防火墙板的添加使得结构单侧纵向刚度增加接近一倍,并且扭转变形明显,在设计时应重视实际结构扭转变形的影响。(3)采用交叉斜撑等效装配式墙板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得到的模型与装配式防火墙模型的动力性能基本相近,可便于工程设计计算。

李凤君[8](2015)在《王府井国际品牌中心工程单侧支撑模板体系施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内外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快,城市建筑密度越来越大。闹市区建设开发项目,开发商会尽可能贴建筑红线利用地下空间,导致地下外围护结构必须采用单侧支模体系。作为施工管理方采用何种模板体系、并保证单侧模板施工安全,应引起施工项目管理的高度重视。王府井国际品牌工程地下室外围护结构外边线距离建筑红线仅有2米,在围护结构与建筑红线之间设有直径1.2米的护坡桩及相应止水帷幕,而且外围护结构墙体主要厚度800mm,而且地下室外围护结构外墙工程防水为外防内贴自粘防水材料。因此,该工程地下室围护结构墙体模板只能选择单侧支撑模板体系。本文以王府井国际品牌中心工程地下室外围护结构为实例,从施工角度对混凝土单侧支撑模板体系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1、模施工工艺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情况。2、结合王府井国际品牌工程实例,根据工程特点,研究地下室外围护结构墙体混凝土单侧支模模板体系的设计选型、施工工艺,对其模板、支架、以及分步浇筑混凝土施工等全过程施工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讨。3、根据施工工艺,对地下室外围护结构混凝土单侧模板支架体系的强度、刚度以及稳定性进行了验算。确保了该单侧模板支架体系的强度、刚度和整体稳定性,从技术角度确保了该单侧支撑模板体系的安全。4、结合实例工程质量目标、安全文明施工目标,研讨了单侧支撑模板体系在施工管理中的模板质量标准、质量保证、以及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等多方面问题,并对该单侧模板支架体系施工效果进行了总结。通过研究,总结出混凝土地下室外围护结构墙体单侧支模模板体系的一套方法和管理控制措施,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和支持。

陈婀娜[9](2015)在《龙岩市龙工大厦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项目管理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系统阐释施工组织设计的相关理论及相关概念,包括施工组织设计的概念以及编制的五个原则,编制的主要依据及施工组织设计编制需要涵盖的内容,同时也研究了项目的管理方案,做出施工部署,分析了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找出有效合理的解决方案。结合本次工程实例,研究了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管理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本文理论结合实际,根据龙工大厦项目的主要内容和实际情况,对龙工大厦项目进行具体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从各个方面对本次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论述,如施工准备,施工平面布置等方面。系统分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过程,具体分析主要工程工序,如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分项工程。分析本次施工项目的工程管理方案,保证工期以及工程质量的达标。分析工程成本的控制措施,工程安全保证措施以及环境与文明施工措施,做出工程的应急预案。保证以低耗、高效、保质、优质的目标完成本次工程项目。最后通过本文论证施工组织设计及项目管理方案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为今后的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提供重要的经验储备。

崔丽[10](2013)在《免抹灰混凝土竖向构件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对于混凝土的成型质量变得越来越重视,与此同时,环保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而由抹灰引发的大气污染,以及抹灰后引发表层脱落造成的环境污染,使人们对免抹灰建筑越来越感兴趣,这也使免抹灰混凝土的研究成了广大研究者研究的对象,同时,免抹灰混凝土的研究有利于减少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问题,对提高混凝土的成型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工程中出现的各种外观质量问题为研究背景,通过工程调研,结合相关理论、图集等资料,以混凝土竖向构件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首先,笔者通过对青岛多个工程项目进行调研,得出混凝土竖向构件存在的主要表观问题,从技术和管理方面通过分析出表观问题的主要成因,并提出相关处理措施;其次,由于模板是免抹灰混凝土竖向构件成型质量的重点,笔者分析了不同模板体系(散拼模板、钢框模板和大钢模板)对免抹灰混凝土竖向构件外观质量的影响,得出了不同模板体系的优缺点,并对混凝土竖向构件进行了模板(散拼模板和钢框模板)细部设计;然后是混凝土施工措施,对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和配合比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混凝土在浇筑、振捣和养护方面的工艺要点;最后是免抹灰混凝土竖向构件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组织措施,先分析了钢筋保护层对结构耐久性的影响,且提出了控制措施及组织措施,并通过和普通混凝土、清水混凝土(竖向构件)和普通抹灰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免抹灰混凝土竖向构件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通过前面的研究,最终形成了免抹灰混凝土竖向构件模板细部图解,以及提出了免抹灰混凝土竖向构件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对以后免抹灰混凝土竖向构件施工提供了依据。

二、无框大模板技术在大型清水砼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框大模板技术在大型清水砼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ER建筑公司工程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及精益化对策研究 ——以XX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精益化的涵义
        二、精益化的内容与特征
        三、项目管理的涵义
    第二节 传统项目管理与项目精益化管理的区别
        一、传统项目管理
        二、项目精益化管理
第三章 ER建筑公司及XX项目工程管理现状
    第一节 公司概况
    第二节 公司现状与管理方法
        一、组织机构
        二、职责和权限分工表
        三、公司管理要求
        四、缺陷分析
    第三节 XX项目工程管理现状
        一、工程概况
        二、项目策划
        三、目标任务
第四章 ER建筑公司XX项目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存在问题
        一、目标设定
        二、管理模式与激励分配制度方面
        三、建筑设计管理
        四、项目管理团队
    第二节 项目建设阶段存在问题
        一、现场总平面布置
        二、劳动力配置
        三、机械设备配置和管理
        四、材料的采购、运输与仓储
        五、施工进度网络计划
        六、施工工艺与方法
        七、质量和成本的管理
        八、信息化管理
    第三节 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存在问题
        一、工程实体质量检查与验收
        二、工程资料编写与整理
第五章 XX项目精益化管理思路及对策
    第一节 精益化管理思路
        一、项目前期准备阶段思路
        二、项目建设阶段思路
        三、竣工验收阶段思路
    第二节 精益化管理对策
        一、实行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
        二、采用牵引式的施工组织提升工序的透明化和标准化
        三、项目生产要素的准时生产
        四、“永临”结合提升空间利用率
        五、制定风险金缴纳和工程兑现激励机制
        六、应用信息化高效管理方法
        七、强化执行及动态管理
        八、质量和成本的全面管理
第六章 精益化管理对策实施评价
    一、实行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实施评价
    二、采用牵引式的施工组织提升工序的透明化和标准化后的实施评价
    三、项目生产要素的准时生产的实施评价
    四、“永临”结合提升空间利用率的实施评价
    五、制定风险金缴纳和工程兑现激励机制的实施评价
    六、应用信息化高效管理方法的实施评价
    七、质量和成本的全面管理的实施评价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技术与创新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概述
    2.1 建设工程管理的措施概述
        2.1.1 组织措施
        2.1.2 技术措施
        2.1.3 经济措施
        2.1.4 管理措施
    2.2 技术管理理论概述
        2.2.1 技术的发展
        2.2.2 技术的释义
        2.2.3 技术的类别
    2.3 技术创新理论概述
        2.3.1 技术创新理论
        2.3.2 建设工程项目创新概念
        2.3.3 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
        2.3.4 技术创新模式
    2.4 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概述
        2.4.1 文献调研法
        2.4.2 对比分析法
        2.4.3 案例分析法
        2.4.4 专家会议法
        2.4.5 未确知测度综合评价
    2.5 技术与创新管理分析
第3章 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技术管理
    3.1 技术管理工作的任务和作用
    3.2 技术管理组织机构
    3.3 技术管理制度
        3.3.1 技术管理制度的制定原则
        3.3.2 技术管理制度的分类
        3.3.3 技术管理制度执行影响因素分析
        3.3.4 技术管理制度执行影响因素解决对策
    3.4 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技术管理工作分析
        3.4.1 图纸相关工作管理
        3.4.2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管理
        3.4.3 技术交底、技术复核管理
        3.4.4 检验、试验管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创新管理
    4.1 创新模式
        4.1.1 按技术创新的动力划分
        4.1.2 按技术创新源划分
    4.2 创新管理体系
        4.2.1 公司创新管理体系
        4.2.2 创新管理制度
    4.3 技术创新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4.3.1 建筑活动和产品特点带来的问题
        4.3.2 建筑活动社会环境带来的问题
    4.4 创新工作优化思路
        4.4.1 通过明确企业技术创新方向优化创新工作
        4.4.2 通过重视人才培养优化创新工作
        4.4.3 通过加强创新主体合作优化创新工作
        4.4.4 通过强化行业体制建设优化创新工作
        4.4.5 通过政策提高创新积极性优化创新工作
    4.5 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6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4.7 案例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企业技术与创新管理案例分析---以云南建投B公司为例
    5.1 企业背景
    5.2 企业技术与创新管理制度建设
        5.2.1 技术与创新管理制度的亮点
        5.2.2 技术与创新制度形成流程
        5.2.3 已形成的技术与创新制度内容
    5.3 公司技术与创新管理投入分析
        5.3.1 技术与创新管理人员投入
        5.3.2 技术与创新管理资金占营业额的比重
        5.3.3 技术设备情况
    5.4 公司技术与创新管理产出分析
        5.4.1 自主创新
        5.4.2 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
    5.5 企业技术与创新管理案例分析
        5.5.1 利用BIM技术完成复杂结构项目实施
        5.5.2 项目实施效果总结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论文的不足
    6.3 展望
谢辞
参考文献
附录 专家打分卡——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技术与创新管理研究

(3)濒海地区(厦门)地铁地下车站外墙裂缝及渗漏水防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厦门地铁车站外墙渗漏水现状调查
    1.4 本文研究结构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结构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地铁车站外墙渗漏水原因分析
    2.1 地下车站工程的特点
    2.2 勘查设计阶段对地下车站侧墙裂缝及渗漏水的影响
        2.2.1 厦门地区地质情况的影响
        2.2.2 地质勘查不全面
        2.2.3 叠合墙设计缺陷
        2.2.4 混凝土水化热与温度应力
        2.2.5 超长混凝土结构不设缝
    2.3 施工阶段对地下车站侧墙裂缝及渗漏水的影响
        2.3.1 施工阶段的重心及内力体系的影响
        2.3.2 混凝土施工缝处理的影响
        2.3.3 换撑阶段的影响
        2.3.4 施工不当操作的影响
        2.3.5 混凝土徐变变形的影响
        2.3.6 混凝土防水施工缺陷
        2.3.7 混凝土外墙不设缝造成长度方向的出平面弯矩
第三章 地铁地下车站外墙裂缝及渗漏水防治
    3.1 勘察、设计阶段的防治
        3.1.1 地下车站选址
        3.1.2 施工前对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勘察
        3.1.3 合理的围护措施
        3.1.4 添加粉煤灰与混凝土外加剂
    3.2 施工阶段的防治
        3.2.1 针对施工期间结构重心偏移的措施
        3.2.2 控制混凝土浇筑施工
        3.2.3 充分考虑地下水、土造成的侧向应力
第四章 工程实例——厦门轨道交通后村站外墙裂缝控制
    4.1 后村站工程概况
        4.1.1 车站总体概况
        4.1.2 车站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
    4.2 后村站预防裂缝措施实验分析
        4.2.1 无损伤式混凝土裂缝诱导实验
        4.2.2 缓冲层实验
        4.2.3 混凝土中预埋冷凝管
        4.2.4 监测测量验证试验成果
    4.3 厦门地铁后村站裂缝控制
        4.3.1 原材及配合比控制
        4.3.2 钢筋加工及安装、模板及支架工艺控制
        4.3.3 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工艺控制
        4.3.4 混凝土拆模控制
        4.3.5 混凝土养护控制
        4.3.6 防水控制
        4.3.7 首件验收制度增强技术管理
    4.4 后村站实体结果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3 国外研究现状
        1.1.4 国内研究现状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创新点
    1.4 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质量和质量管理理论
        2.1.1 质量
        2.1.2 质量管理
    2.2 质量管理流程
    2.3 质量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2.3.1 质量标准的制定
        2.3.2 质量标准的量化
        2.3.3 质量信息管理
        2.3.4 质量责任制
    2.4 质量控制方法
        2.4.1 调查表法
        2.4.2 分层法
        2.4.3 直方图法
        2.4.4 散布图法
        2.4.5 排列图法
        2.4.6 因果图法
        2.4.7 控制图法
        2.4.8 网络图法
    2.5 小结
第3章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3.1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特征
        3.1.1 影响因素多
        3.1.2 质量波动大
        3.1.3 质量管理的隐蔽性
        3.1.4 终检的局限性
    3.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原则
        3.2.1 遵循以人为本质量第一原则
        3.2.2 遵循预防为主保证质量原则
    3.3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3.3.1 人的因素
        3.3.2 机械因素
        3.3.3 材料因素
        3.3.4 工艺因素
        3.3.5 环境因素
    3.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常见问题
        3.4.1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产生
        3.4.2 建筑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3.5 小结
第4章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案例实践分析
    4.1 工程概况
    4.2 施工部署及工期安排
    4.3 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分析
        4.3.1 人的因素的管理与控制
        4.3.2 机械设备的管理与控制
        4.3.3 材料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4.3.4 施工方法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4.3.5 环境因素的管理与控制
    4.4 工程质量问题及控制方法
        4.4.1 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
        4.4.2 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
        4.4.3 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
    4.5 案例工程质量管理控制保证措施
    4.6 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5)某水电站重力坝碾压混凝土关键工艺与施工管理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碾压砼筑坝技术的发展历史
    1.2 我国碾压砼坝施工技术发展现状
    1.3 碾压砼坝的特点
    1.4 碾压砼坝筑坝技术特点
    1.5 主要研究内容、目标及意义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新型悬卡大模板体系设计研究
    2.1 项目概况
    2.2 水文气象条件
    2.3 模板体系选型原则
    2.4 常见模板存在的优缺点
    2.5 新型悬卡模板的设计与研究
    2.6 新型悬卡模板的安装原理
    2.7 悬卡模板的受力计算
    2.8 悬卡模板的应用效果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碾压混凝土工艺试验
    3.1 碾压砼VC值测试
    3.2 碾压砼拌和物取样检测及标准
    3.3 碾压遍数和压实容重关系试验
    3.4 变态混凝土工艺试验
    3.5 碾压砼层间间歇时间试验
    3.6 碾压砼和常态砼结合效果的工艺试验
    3.7 钻孔取芯检测
    3.8 碾压砼配合比设计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碾压砼坝施工工法研究
    4.1 砼生产运输系统的分析与确定
    4.2 碾压砼浇筑分层设计
    4.3 碾压砼入仓、卸料和平仓实践
    4.4 碾压机械选择及实施效果
    4.5 E弹簧土”状碾压砼处理方法研究
    4.6 变态砼施工实施方法研究
    4.7 变态砼浆液制作方法选择
    4.8 止水部位的碾压砼施工措施
    4.9 层间结合和施工缝处理方法研究
    4.10 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技术措施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碾压砼的温控防裂技术研究
    5.1 碾压砼的温控防裂特点
    5.2 温控防裂技术措施研究
    5.3 温控防裂施工管理措施研究
    5.4 裂缝处理技术措施研究及实践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碾压砼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
    6.1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6.2 项目质量管理系列控制程序
    6.3 全面质量管理在碾压砼工艺试验及生产方面的应用研究
    6.4 全面质量管理在碾压砼现场施工方面的应用研究
    6.5 全面质量管理在碾压砼外观质量方面的应用研究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6)清水混凝土高层办公建筑立面设计初探 ——以和建大厦立面改造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反思
    1.3 研究范围限定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和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1.6 和建大厦项目简介
        1.6.1 基地概况
        1.6.2 方案生成
        1.6.3 材质选择
        1.6.4 项目信息
第二章 清水混凝土高层办公建筑立面形式探索
    2.1 线条式
    2.2 单元式
    2.3 实体窗洞式
第三章 清水混凝土高层办公建筑立面模板设计
    3.1 模板材料的选择
        3.1.1 基于结构因素的模板选择
        3.1.2 基于经济因素的模板选择
        3.1.3 基于装饰效果的模板选择
    3.2 模板的模数设计
        3.2.1 线条式立面的模数设计
        3.2.2 单元式立面的模数设计
        3.2.3 实体窗洞式立面的模数设计
第四章 清水混凝土高层办公建筑立面构造设计
    4.1 清水混凝土立面装饰缝和对拉螺栓设计
        4.1.1 立面装饰缝设计
        4.1.2 对拉螺栓孔洞处理
    4.2 清水混凝土立面保温构造设计
        4.2.1 清水混凝土立面保温构造类型
        4.2.2 冷桥处的保温构造设计
第五章 清水混凝土高层办公建筑立面效果控制
    5.1 清水混凝土立面色彩的控制
    5.2 清水混凝土立面质量控制
    5.3 实践项目小结
第六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和建大厦部分施工图

(7)装配式防火墙阀厅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史
        1.1.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
        1.1.2 装配式钢结构的发展
        1.1.3 装配式混合结构的发展
    1.2 换流站阀厅的发展和研究
        1.2.1 阀厅的结构选型
        1.2.2 阀厅相关研究历程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第2章 装配式阀厅工程背景及抗震计算理论基础
    2.1 工程概况及结构材料、荷载信息
    2.2 分析软件
        2.2.1 有限元软件ANSYS
        2.2.2通用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SAP2000
    2.3 结构抗震计算方法
        2.3.1 反应谱法
        2.3.2 时程分析法
    2.4 静力非线性分析
    2.5 有限元接触
第3章 单榀装配式防火墙结构试验及有限元模拟
    3.1 装配式防火墙结构试验
        3.1.1 试验目的
        3.1.2 试验方案
        3.1.3 试验结果
    3.2 装配式防火墙试验结构有限元分析
        3.2.1 单元类型
        3.2.2 建立有限元模型
        3.2.3 试验模型有限元分析结果
    3.3 ANSYS单榀原结构有限元分析
    3.4 SAP2000单榀原结构模型及等效模型
        3.4.1 SAP2000原结构模型
        3.4.2 等效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装配式阀厅整体抗震计算
    4.1 模型建立
    4.2 模态分析
    4.3 装配式阀厅反应谱及多遇地震时程分析
        4.3.1 位移响应分析
        4.3.2 内力响应分析
    4.4 装配式阀厅罕遇地震时程分析
        4.4.1 塑性铰的发展
        4.4.2 位移响应分析
        4.4.3 加速度响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8)王府井国际品牌中心工程单侧支撑模板体系施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单侧支模施工工艺的应用背景
    1.2 单侧支模施工工艺的发展
    1.3 王府井国际品牌中心工程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王府井国际品牌中心工程单侧支模施工方法
    2.1 王府井国际品牌中心工程施工特点、难点
    2.2 模板支撑体系设计原则与选型
        2.2.1 设计原则
        2.2.2 设计选型
    2.3 模板体系的主要施工方法
        2.3.1 模板的组成
        2.3.2 节点做法
        2.3.3 单侧支架
        2.3.4 模板及支架安装
第3章 单侧支撑模板体系验算
    3.1 模板部分验算(按照最大浇筑高度 4.75米)
        3.1.1 侧压力计算
        3.1.2 最大压力处面板核算
        3.1.3 木工字梁验算
        3.1.4 槽钢背楞验算
    3.2 单侧支架计算
        3.2.1 3.6 米标准节支架
        3.2.2 标准节+加高节支架
第4章 单侧支撑模板施工管理措施
    4.1 模板工程质量标准
    4.2 质量保证措施
    4.3 安全文明施工保障措施
    4.4 重要细节施工措施
        4.4.1 模板与单侧支架连接
        4.4.2 模板和架体阴角处理方法
第5章 单侧支撑模板体系效果评价
    5.1 适当地选择模板材料
    5.2 木梁模板与散拼模板的经济效果比较
    5.3 应用效果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龙岩市龙工大厦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项目管理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龙工大厦工程概况
    2.1 龙岩市龙工大厦工程施工背景
    2.2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
    2.3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
    2.4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第三章 龙工大厦施工组织设计
    3.1 龙工大厦工程施工特点难点
        3.1.1 龙工大厦项目主要内容
        3.1.2 工程重点与难点
        3.1.3 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3.1.4 主要工程项目
    3.2 施工部署
        3.2.1 项目管理体系
        3.2.2 项目管理的主要目标
        3.2.3 施工安排
        3.2.4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3.2.5 劳动力准备
        3.2.6 施工机械准备
        3.2.7 技术准备
    3.3 分部分项项目施工方案
        3.3.1 地基与基础部分工程
        3.3.2 主体部分工程
        3.3.3 装饰装修工程
        3.3.4 屋面部分
        3.3.5 机电工程
第四章 龙工大厦工程资料管理及质量保证体系
    4.1 工程档案及文件的管理制度
    4.2 工程竣工图编制管理
    4.3 工程资料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4.4 钢筋工程
        4.4.1 钢筋加工
        4.4.2 质量标准及控制
    4.5 模板工程
        4.5.1 模板清理
        4.5.2 顶板支撑
        4.5.3 板缝处理
        4.5.4 大钢模板的连接
        4.5.5 拆模时间的控制
        4.5.6 模板支设及检查重点
        4.5.7 大钢模板堆放
    4.6 混凝土工程
        4.6.1 混凝土浇筑要点
        4.6.2 混凝土养护
    4.7 装饰装修分项施工的质量控制与保证
        4.7.1 细石混凝土地面
        4.7.2 水泥砂浆地面
        4.7.3 地砖楼面工程
        4.7.4 抹灰工程
        4.7.5 贴砖工程
第五章 龙工大厦工期保证及文明施工管理体系与措施
    5.1 工期保证技术措施
    5.2 施工计划管理
    5.3 雨季施工方法
    5.4 冬季施工方法
    5.5 管理目标
    5.6 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5.7 卫生防疫措施
第六章 龙工大厦施工成本控制措施及项目工程应急预案
    6.1 建立项目成本核算体系
    6.2 项目管理节约措施
    6.3 施工技术节约措施
    6.4 工程危险源分析
    6.5 应急准备和救援组织准备
    6.6 施工现场的应急处理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免抹灰混凝土竖向构件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以及意义
    1.2 国内外混凝土研究现状
        1.2.1 清水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1.2.2 免抹灰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主要路线
        1.3.1 本文研究的内容
        1.3.2 本文研究的方法
        1.3.3 本文研究的主要路线
第2章 混凝土竖向构件主要表观质量问题分析
    2.1 混凝土竖向构件主要表观问题
        2.1.1 工程调研
        2.1.2 竖向构件主要表观问题
    2.2 表观问题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2.3 主要问题的成因及相关措施
        2.3.1 竖向构件烂根的成因及相关技术措施
        2.3.2 竖向构件表面不平整的成因及相关技术措施
        2.3.3 竖向构件表面气孔的成因及相关技术措施
        2.3.4 竖向构件表面蜂窝、麻面、狗洞的成因及相关技术措施
        2.3.5 竖向构件表面露筋的成因及相关技术措施
        2.3.6 竖向构件表面接茬错台的成因及相关技术措施
        2.3.7 剪力墙体洞口尺寸偏差大的成因及相关技术措施
    2.4 小结
第3章 模板体系的选择及细部设计
    3.1 模板体系选择
        3.1.1 不同模板体系对混凝土竖向构件外观质量的影响
        3.1.2 各种模板体系的优缺点
    3.2 模板细部设计
        3.2.1 散拼模板细部设计
        3.2.2 钢框模板设计细部
    3.3 小结
第4章 混凝土施工控制措施
    4.1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4.2 混凝土配合比分析
    4.3 混凝土浇筑要点分析
        4.3.1 混凝土的浇筑
        4.3.2 混凝土的振捣
        4.3.3 混凝土的养护
    4.4 小结
第5章 免抹灰混凝土竖向构件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组织措施
    5.1 钢筋保护层对结构耐久性的影响
        5.1.1 混凝土材料性能分析
        5.1.2 保护层厚度的影响
    5.2 竖向构件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
    5.3 组织措施
    5.4 免抹灰混凝土竖向构件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致谢

四、无框大模板技术在大型清水砼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ER建筑公司工程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及精益化对策研究 ——以XX项目为例[D]. 陈强.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技术与创新管理研究[D]. 郑斌.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3]濒海地区(厦门)地铁地下车站外墙裂缝及渗漏水防治初探[D]. 林海山. 厦门大学, 2019(02)
  • [4]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D]. 李锐.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5]某水电站重力坝碾压混凝土关键工艺与施工管理应用研究[D]. 黄必虎.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6]清水混凝土高层办公建筑立面设计初探 ——以和建大厦立面改造项目为例[D]. 顾婷婷. 东南大学, 2017(04)
  • [7]装配式防火墙阀厅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袁文兵.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5)
  • [8]王府井国际品牌中心工程单侧支撑模板体系施工研究[D]. 李凤君. 清华大学, 2015(08)
  • [9]龙岩市龙工大厦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项目管理方案研究[D]. 陈婀娜. 湖南科技大学, 2015(04)
  • [10]免抹灰混凝土竖向构件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 崔丽. 青岛理工大学, 2013(07)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