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语境下的敦煌文化艺术美学

全球化语境下的敦煌文化艺术美学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敦煌文化、艺术和美学(论文文献综述)

梁叶枫,刘姝霄,高萌[1](2021)在《论全球化背景下敦煌艺术如何面对挑战》文中研究说明敦煌在古代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交会处,不仅仅是各国来访的必经之路,还是文化沟通传播的重要枢纽。由于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时至今日,传播媒介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使得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沟通愈加频繁。敦煌作为一个从古至今都在与其他国家文化持续互动和融合的平台正受到全球化冲击,我们应该着力分析敦煌文化艺术的传播、发展与创新问题,积极应对未来的挑战,将敦煌艺术保护并传承下去。

宁亚群[2](2021)在《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分别是中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大舞蹈形态。从审美文化学的视角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更加精准地把握中西方舞蹈艺术各具特色的审美特征,并由此更加深入地认识中西方之间有同有异的审美文化禀性,以进一步促进全球化语境下的中西方化对话与交流,无疑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从概念内涵来讲,中国古典舞分为“历史形态”与“当代形态”两种存在形态。“历史形态”的中国古典舞主要指中国古代传统舞蹈,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未能保存下来。“当代形态”的中国古典舞则特指新中国成立以后,由舞蹈家在综合提取戏曲舞蹈、汉唐舞蹈、敦煌舞蹈、甚至少数民族古典舞蹈等样式的基础上所建构的舞种,其建构力求与“历史形态”的中国古典舞在审美理想、内涵意蕴上达到较高的统一性,迄今形成了“身韵古典舞”“汉唐古典舞”“敦煌古典舞”“昆舞”“梨园舞蹈”“唐乐舞”六大类型,本论文重点采用早期形成的“身韵古典舞”“汉唐古典舞”“敦煌古典舞”三个类型以作阐述。西方芭蕾舞发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在法国宫廷的努力下开始朝着一门独立的舞蹈种类发展。后传播至俄罗斯、丹麦等其它欧洲国家,至今已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全球性舞种。经过“早期芭蕾”“浪漫芭蕾”“古典芭蕾”“现代芭蕾”几个时期的发展,最终形成统一名为“西方芭蕾舞”的欧洲代表性古典舞种。西方芭蕾舞于欧洲多个国家兴盛发展,并因其训练的科学性,而广泛应用于全球各个国家专业舞蹈艺术院校与团体的基础训练中。就此前的学术研究来讲,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舞蹈的艺术性、技术性层面,间或有舞蹈美学、舞蹈文化等探究。但针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在审美文化层面的比较研究,则未见直接相关的成果。鉴于这一问题,本文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进行艺术本体与审美文化层面的系统比较,以期更为科学地认识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为东、西方舞蹈艺术之间的互鉴与交流提供思路。本文将从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生成路径、传播接受、审美蕴涵、演变趋势四个基本方面,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进行比较研究。导论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将对研究对象与选题缘由进行阐述。本文认为,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分别是中西方最具代表性两大舞蹈形态。通过对两个舞种的比较研究,可以实现舞蹈本体、审美文化、对话交流三个层面的价值。第二部分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进行陈述。在研究思路上,对研究的具体内容进行有逻辑、有层次的展开,在研究方法上,鉴于本文选题的学科交叉性与综合性,本文在综合运用论文撰写通用研究方法的同时,借鉴比较美学、比较艺术学中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方法,从丰富庞杂的舞蹈现象中探寻关于两个古典舞种的相同性与差异性。第一章是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比较性概述。第一节对两个舞种的概念进行界定。第二节进一步规范两者的范畴,其范畴的界定是通过解决围绕两个舞种而分别产生的三个争议确定的,结论为:对中国古典舞而言,其范畴涵盖“历史形态”与“当代形态”两类;现存舞蹈影像资料的部分作品具有“古典性”;因社会制度变化而产生的对相同母题的不同解读是合理的。对西方芭蕾舞而言,确定其第三个时期名称为“古典芭蕾”,将“浪漫芭蕾”“古典芭蕾”同视为西方芭蕾舞发展史上的代表性时期,对西方芭蕾舞与现代舞之于西方审美文化的代表性进行判断。第三节对两者的发展脉落作简单扼要的梳理和解读。第二章将比较两个古典舞种的三次转变,这三次转变既与美学层面“美”和“善”的分离密切相关,又与历史发展过程中两者艺术地位的确立紧密关联,艺术地位的确立既带来了艺术本体之“古典性”的生成,同时带给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类关于艺术诗性的沉思。第三章通过传播方式与艺术接受两个层面,进一步比较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变化:传播媒介与传播生态的变化带给两个古典舞种传播方式更多未知的可能,而作为舞蹈传播的另一方——艺术接受,则在舞蹈受众的变化中,引发本文对于舞蹈传播是否会终结以及传播中心之转移的思考。第四章比较两大舞蹈艺术的审美蕴涵。第一节从舞蹈本体层面分析: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在典型化、节奏化、造型化三个方面都具备对和谐的追求,两者分别以“拧”“倾”“圆”“曲”与“开”“绷”“直”“立”为外化特征,这是两个古典舞种肢体美学的研究起点;第二节着力对两个舞种“乐”“舞”天然不可分割的关联进行分析,并阐述中国古典音乐之五声调式与西方芭蕾舞之大小调式如何在和声之“和”的基础上,分别与各自所属的古典舞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视、听完备的效果。此外,本节还对两个古典舞种的服饰与舞台美术进行简要分析。本章通过对两个古典舞种舞蹈本体、音乐、服饰与舞台美术之技术层面的分析,引入对审美特征与审美理想的阐释。第五章比较研究现代语境中两大舞蹈的演变路径。第一节通过对“古典”是否在中西方社会“退场”这一历史现实的分析,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灵韵”的保留样态及演变趋势进行判断,得出两个古典舞种之“虚灵妙合”与“庄肃雅正”的不同灵韵特征。第二节从“诗缘情”与Ballet词义溯源入手,分别对两个舞种在抒情与叙事方面的偏重程度作持续性的预测。第三节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机遇与挑战作出分析判断。结语部分简要回顾、总结了前五章的内容,并在确证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同异相间之基本状况的前提下进行了两重延展:其一,跳出舞蹈本体,在更为宏阔的视阈中探索这种异同状况所生成的文化缘由;其二,回到舞蹈本体,针对两个古典舞种的自身状况给出三项答解和说明。

宋哲琦[3](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指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梁丹玉[4](2020)在《中国芭蕾舞剧的当代诉求与学派建构》文中指出中国芭蕾舞剧从以“实践先行”大胆地迈出了“民族化”的第一步到探索如何使中国文化与世界现代化进程接榫,已走过了七十年的岁月。自中国芭蕾舞剧诞生之日起,就塑造出性格鲜明的中国舞剧形象而走上了一条与西方芭蕾舞剧不同的创作道路。不论是最初实践阶段以“民族化”为口号对西方芭蕾进行中式改造,还是如今以更自觉的心态进入全球现代化进程中探索芭蕾的“中国学派”,七十年的中国芭蕾舞剧创作实践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随时代诉求的变化,中国芭蕾舞剧价值取向的具体内涵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芭蕾中国学派等问题还未引起舞界学者们的足够重视,这便是本文所着意要研究的方向,也是本论文的创新点。对中国芭蕾舞剧学派建构的展望是以其历时性的研究作为前提,在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原则下,借助马克思“艺术生产”的理论视角对芭蕾舞剧研究力求做到“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不论是芭蕾编导们还是其作品都是所处历史时期的产物,对芭蕾舞剧作品及其编导的研究必须回到社会历史的具体语境中。中国芭蕾舞剧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四个历史节点,是以引起中国芭蕾舞剧风格取向变化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时间作为节点划分依据,节点前后的芭蕾舞剧作品在编导个人风格的差异性中又呈现出某种时代的共性。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芭蕾舞剧的本体特征包括叙事结构、形象及其文化特征以及肢体语汇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这是中国芭蕾舞剧不同于西方芭蕾舞剧的体现,也是芭蕾舞剧中国学派得以展望之根本。面对日益开放的世界格局,中国芭蕾舞剧应关注当今世界芭蕾舞剧的多元形式,在文化自觉的引领下对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换。芭蕾中国学派的建构是中国芭蕾舞剧自诞生之日起便萦绕在艺术工作者心中的庞大论题,芭蕾“中国学派”这一论题还应随着芭蕾舞剧的不断发展继续进行深入探讨。

徐亚男[5](2020)在《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期间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重建和挖掘中国美术现代性话语和精神品格最好的美学创造和体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由工业、科技、信息等混合而成的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发展局面,而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正是伴随着社会文化的现代性转型,所体现出的藏族文化、中原文化和受西方文化冲撞融合的当代文化彼此之间的相互交融对话,正历经着不同于任何时期的文化格局、主题内涵、形式语言、审美价值等传统资源的现代形态转换。艺术家不约而同地从“英雄史观”的“集体叙事”方式转向“平民史观”的“个体叙事”,形式语言风格也实现了从“一元”到“多元”的繁荣局面的转变,共同加速着中国美术创作在全球文化格局中的翻天覆地的位置变化。具体呈现出四个方面的本质特征:其一,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成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治格局、东西方多元文化、藏族地域文化与相关美术基础设施共同推进的结果;其二,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内容是建立在多种文化资源的整合与现代审美方式的转换,进而建构出的具有本土文化内涵和主体性的现代艺术形态;其三,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内在形式语言演变不仅充当了中国美术现实主义美学的思想先锋,也印证着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内在审美需求重新择取养分而进行的现代性探索的结果;其四,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世界民族文化交融背景下形成的具有政治性、民族性、艺术性和当代性共存的代表“民族气派”和“国家形象”的美术现象。因此,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生发、演进、演变过程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章将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分为1978年——1989年的精神重建与技法探索时期、1990年——1999年的文化交流与观念表达时期、2000年——2018年的当代品格与本体建设时期这三个阶段。以中国/西方、传统/现代、内部/外部、民族/世界等多组视角展开论点,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作品产生的政治体制、文化定位、美术思潮、画家群体、形式语言、展览市场等内在和外在因素进行分析,准确定位出这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明显不同于任何时期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整体格局、风格面貌、发展形态与价值取向。进一步探索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审美意蕴、艺术语言、绘画观念的现代性话语形态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内在转型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中国美术创作在新时代的再出发提供丰富的经验和思路借鉴。第二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文化内涵进行建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以独特的青藏高原地域文化、藏民族人物精神气质、藏民族传统民族和民间文化区别于其他题材的绘画创作。这种厚重的藏文化内涵再次激活了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在现代性话语探索中的表达属性和涵纳力,并显示出任何时代不曾有的广泛性和内涵深度。一方面,艺术家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想象所衍生出的对“中华民族大团结”、“‘路’的隐喻——藏区新建设新成就”这两方面主题内容的阐述,进而分析藏民族与国家民族身份、民族政策、藏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艺术家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时代”这三组视角关系的全新思考,进而探索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所蕴含的多元和谐文化观的表达。具体可细化为: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解读、高原人形象——民族气质的体现、传统民族节日——民俗文化的深入、信仰与朝圣——宗教文化的解读这四个方面的主题内容,显示出藏族题材绘画不曾有的文化内涵演变。第三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式语言内在构成的分析,是从改革开放之前艺术本体语言“一元”的“传统形态”向“多元”的“现代形态”局面的转变。通过对藏族题材各画种的现实主义的中国化探索的归类,以及对油画、中国画这两个创作面貌齐全、创作数量庞大的画种形式语言的细化演绎,阐述这四十年的藏族题材绘画在现实主义美学思想和创作观念下所进行的中国美术形态内部语言规律演变,探究这四十年的中国文化需求和艺术家的创作心理、观察方式、审美取向、艺术本体语言形态生发的内在逻辑。第四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价值和意义的研究。这四十年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通过民族想象与主题拓展、风格重构与多元图景呈现对中国当代美术史起到了革新价值的建构。在人文性的审美演绎上以对“天人合一”的观念思考和对人类精神世界的重建凸显出藏族题材绘画丰厚的文化含量和精神内涵。更以其作品强烈的民族思想、民族情感和民族审美意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重构了具有民族魂魄和时代精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形象。因此,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不仅是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不可缺少的里程碑,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家的现代化线性历史景观中重要的视觉文本。

黄瑞[6](2020)在《“飞”的演进 ——莫高窟十六国北朝飞天造型语言研究》文中指出“飞”是莫高窟飞天造型的最本质特征,莫高窟飞天常被作为造型艺术中表现飞动感的典型,也是敦煌艺术的代表符号。飞天在佛经里的“神位”不高,但来到莫高窟后越来越受欢迎,在装饰图案和壁画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体现为数量和图式的变化。又因为飞天造型在佛教仪轨中的束缚相对较少,给画工的自由创作空间相对较多,使想象与表达在飞天的绘画本体上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尤其在“飞动”感的表现上体现得最为彻底。魏晋至隋唐,外来艺术与中国艺术的相遇是飞天“飞动”感提升的契机。这是继战国之后中国思想界最为活跃的时代,在造型艺术上体现出鲜明的交融性、实验性,还有文化的自律性。在相遇初期,中国画家学习了印度绘画的凹凸技法和色彩的层次晕染,使汉魏以来一直平面的绘画产生了立体的效果。佛教绘画丰富了中国艺术原有的线造型技法,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吸收、融汇,客观上为之后的隋唐人物画高峰打下了坚实的造型基础。莫高窟飞天飞动感造型生成的时期处于南北对峙,多民族融合、东西方交流的特殊历史阶段。引进的同时也在创造,由于地理位置、政权变迁、外来文化、敦煌地区各民族文化的多重影响,莫高窟北朝飞天的造型语言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丰富性,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生态。如果把十六国、北朝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来考察,则会发现飞天吸收各方艺术营养,集中体现在“飞”的演进上,虽起伏跌宕,但有着鲜明的指向,并为隋唐飞天艺术的繁盛奠定基础、开拓新境。在这个过程中,造型、染法、线描、空间等要素都发生变化,把飞动感推进到崭新的高度。这种造型语言的飞动感也并非单一的线性发展,而是包含着动态的、多线索的艺术实践,并走向融合与汇通。本文《“飞”的演进——莫高窟十六国北朝飞天造型语言研究》拟从飞天名称误读这一角度切入,探究其造型重塑与生成的内在需求与外部动力、演进脉络及具体表现。通过对这一时期飞天造型语言的研究,以期能触及到传统艺术在曾经的时代颠簸和文化碰撞中激起的强劲脉搏。

孙继黄[7](2020)在《高金荣敦煌舞教材的建构理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闻名遐迩的高金荣教授,用她毕生的心力为敦煌舞教材的建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中国舞蹈在敦煌舞领域的探索工作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她创建了“敦煌舞基本训练教材”,以教材的形式为世人重建了敦煌舞蹈的鲜活形象。本论文以高金荣敦煌舞教材的建构理念为研究对象,总结出高金荣成功建构敦煌舞蹈教材的核心理念——“求真与求精”,以期能够对今后的古舞复建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也能为敦煌舞蹈的理论研究留下一份有价值的资料。本篇论文通过多次对高金荣进行采访,观摩其创作成果,对比其教学体系与壁画实体之间的同异,查证相关史料,最终对高金荣敦煌舞教材创建理念进行了梳理、分析和总结。论文共有三章,第一章是对高金荣敦煌舞事业线索的梳理,第二章和第三章则从两个角度分析了高金荣敦煌舞教材的整体建构理念:“求真”——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挖掘建立敦煌舞蹈的现实依据;“求精”——在敦煌风格的引导下完成敦煌舞蹈的当代性创造。站在敦煌舞蹈存在的客观条件和重建敦煌舞蹈的主观意愿的交叉点上看,“求真与求精”的确是高金荣所必须秉持的建设方针,它为敦煌舞的复建开辟了一条新的创造范式与途径。高金荣以其独特的创建理念,在敦煌舞蹈走向更具敦煌气质与中国西部风格的道路上做出了巨大努力。

董甜甜[8](2019)在《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文化与精神层面的集中表达,是建立文化自信、展现国家形象的重要文化符号。互联网发展到了更高的阶段,则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创造了全新的传播环境。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对中华元素进行数字化艺术传播,是新时代之下的顺势而为,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中华元素作为研究主体的基本概念是立足于传统,建立在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必要的文化筛选基础之上的。从传统的根基、现代的传承和必要的文化抉择的基础内涵,到横向的物质层面和非物质层面,以及纵向的“优秀性”和“非异质”性的中华元素的基本范围,即完成了中华元素的概念的初步界定。此外,中华元素还应具有的“可提炼的符号性、民族精神的正面性和文化意蕴的整体性”的特质,这使中华元素的概念得到了更加清晰的界定。此概念界定不仅有利于对中华传统文化这一庞杂而抽象的概念进行有原则的筛选,利于提炼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更是利于其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快速传播,避免出现对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歪曲的负面性。同时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对中华元素的传播困境进行分析,并从中华理念的再生、传统符号元素的再生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互联网赋予传统文化的新生,也显示了互联网带来的更大机会。更高阶段的互联网时代,不仅实现了从“赛博空间”到全时空连接的数字化语境、从中心化发散型传播模式到“去中心化”网状节点传播模式的传播关系的变化,传受关系也从被动单向向互动双向的模式转变,受众权力也得到了极大解放。这些传播关系的变革成为了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重要传播基础。此外,互联网时代也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传播创造了更大的优势条件:青年为主体的受众群体带来更广泛的传承力量;社交为导向的社群传播带来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强传播力;数据为核心的技术支持带来更全面和准确的科技支撑;移动媒介下的场景革命带来的更丰富更广阔的传播空间。同时,中华元素也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通过高程度数字化语境进行的传播环境再塑、多样化数字艺术形式实现了跨文化传播的文化弥合、数字化的国际传播语言的有效表达,以及高品质数字化艺术作品对民族文化内涵的精彩表达,实现了现代重塑。且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也在“文化自信”、文化产业、文化身份、海外传播四个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传统文化“热度”的增加和互联网对传统娱乐行业的助推,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不论是电影工业的进步,还是文综类电视节目的崛起等,都是很好的证明。但也必须承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还属于初级阶段,对传统文化的内涵精髓与现代生活中的情感共鸣还没有找到准确的平衡点,传统与现代审美结合下的属于中华美学的视觉语言更是需要进行长期的探索。客观来看,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还存在目标受众缺乏传播培育和分层、数字化艺术作品的转译质量较低、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不平衡、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发展不均衡以及互联网适应程度较低五个方面的问题。当下的互联网时代,不论是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介对人们生活的深入渗透,还是短视频、直播、移动客户端(APP)等新的传播形态的普及,这都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而不论是现实实践还是学术研究,都还没有对此给出及时有效的反应。因此,在互联网新形势下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路径的研究则成为关键。研究先从传播者的“工匠之心”、接受者的“分众模式”以及把关者的高标准控制论述其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主体策略;其次,从现代的符号语言表达,沉浸式体验的文脉传承以及碎片化语境的快速获取等四个方面充分论述了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转译的策略;最后,提出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跨越文化鸿沟、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高度一体化传播以及关注参与感的体验式互联网思维等五方面来全面构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新生态,以此来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进行行之有效的路径探索。不管怎么说,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未来发展会拥有更高的国际传播水平、人工智能的亮点、更成熟的产业等美好的前景,但中西方信息传递的不对等、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的把关难等难点也还将长期存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仍然是任重道远。研究的主要创新点:首先,对中华元素概念界定进行了一定的发展,认为必要的文化筛选是中华元素能够适应现代创新转化和在跨文化传播中构建国家形象的关键。其次,首次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转译进行系统的研究,从凝练的符号语言表达;沉浸式体验中的文脉传承等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数字化艺术转译的原则和策略,这是数字化艺术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再次,首次提出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来实现海外传播中的文化鸿沟的弥合。又次,提出以纵向型的“内驱型受众”和“培育型受众”对受众分类,结合横向型的本土和海外受众分类进行精准化传播,并要利用互联网的网状节点优势,构建自发成长型的传播结构。最后,首次立足于互联网更高的发展阶段,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理论研究进行系统论述。这既是对此处研究严重不足的一次补充,也是在努力解决在面临互联网快速发展下的机遇和挑战——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该如何抓住机遇,并借助数字化艺术进行高效、高质地传播,同时能够拥有健康、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薛峰[9](2019)在《媒介融合语境下之动画奇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网络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资本与技术的冲击令现代社会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度的变革。由于信息载体的跨领域统合,社会媒介则持续性的相互介入和渗透;新的概念和意义在媒介融合的文化生态中不断产生。通过广泛的社会传播,媒体文化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日常等各个方面发挥了全面深入的影响,既规训社会群体的价值观与生活模式,也涉及国家文化形象的构建与塑造。同时,动画作为当今社会生活中具有“时代符号”意义的文化实践与现象,在全球化的语境中通行于文化艺术、产业经济、社会应用等各个领域;从而与民族审美意识形态、国际文化霸权的对抗、以及自我民族文化的完善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因此,本文从动画相关的媒体文化现象研究入手,结合社会学相关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深人系统的剖析媒介融合环境下动画技术与应用的形态和规律;在宏观的视野下研究和梳理动画在当代媒体文化限阈中的概念生成、文本构建、语言结构、表述范式;继而进一步对动画媒体奇观的形态表现展开批判式的诊断,并结合当下媒介语境对动画中民族文化美学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高斯琦[10](2019)在《唐卡神圣性的建构与解构 ——非遗视角下的唐卡属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为研究视角,探究唐卡的属性问题。唐卡属于宗教艺术范畴,以艺术的形式展现藏传佛教的信仰、哲理、佛本生故事等,“神圣性”是其根本属性。藏族唐卡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走向大众视野,一方面让唐卡在濒危的传承状态中得到恢复,并且振兴;一方面在商业的推动下唐卡的属性逐渐从神圣性转向了世俗性,出现被歪曲、被商品化、被同质化和去语境化等现象,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的“保护文化多样性”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初衷相背离。本文以唐卡神圣性的建构与解构为题,探讨唐卡神圣性的建构因素和解构的原因,以及解构后的唐卡形态。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伦理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内容,提出“神圣性”应作为唐卡保护原则中的“本真性”,是唐卡在传承中不发生嬗变,并且能够在时代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再创造”的重要依据。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敦煌文化、艺术和美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敦煌文化、艺术和美学(论文提纲范文)

(1)论全球化背景下敦煌艺术如何面对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一、浅谈全球化的影响
    (一)全球化对政治经济的影响
    (二)全球化对文化艺术的影响
        1.文化艺术本身受到冲击
        2.文化艺术环境趋于商业化
        3.文化艺术的传播发生改变
二、全球化与敦煌
    (一)敦煌的全球地位
    (二)全球化对于敦煌的积极作用
        1.早期全球化为敦煌艺术奠定基石
        2.现代全球化为敦煌艺术的保护提供思路
    (三)敦煌面临的挑战
        1.全球化带来文化的同质化
        2.环境、人为因素带来文化生存困境
三、在全球化背景下,敦煌艺术应该如何面对挑战?
    (一)中国传统艺术教育进一步加强,营造良好的敦煌艺术传播环境
        1.艺术的教育与传播
        2.艺术教育刻不容缓
    (二)敦煌艺术再生,顺应艺术发展趋势
        1.“艺术再生”的提出
        2.“艺术再生”的优秀先例
    (三)敦煌艺术与现代技术相融合,促进敦煌艺术的创新运用
        1.敦煌艺术的数字化复原
        2.敦煌艺术的数字化保留
        3.敦煌艺术的数字化展现

(2)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由
        (一) 艺术现实
        (二) 理论学术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舞种概述
    第一节 基本概念阐释
        一、中国古典舞
        二、西方芭蕾舞
        三、中国古典舞“当代形态”的正统性认定
    第二节 核心范畴界定
        一、对中国古典舞核心范畴的界定
        二、对西方芭蕾舞核心范畴的界定
    第三节 发展脉落梳理
        一、中国古典舞发展脉落
        二、西方芭蕾舞发展脉落
第二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生成路径
    第一节 “美”与“善”的分离
    第二节 三次转变
        一、从“娱己”“娱神”到“娱人”
        二、从“娱人”到舞蹈本体
        三、从舞蹈本体到经典颠覆
    第三节 艺术地位的确立
        一、“古典性”的生成
        二、“艺术的沉思”
第三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传播接受
    第一节 传播方式——未知的可能
        一、传播媒介之变
        二、传播生态之变
    第二节 艺术接受
        一、关于“受众”
        二、“终结”与“中心”的转移
第四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审美蕴涵
    第一节 舞蹈本体的异质互融
        一、和谐之美的表现样式
        二、中国古典舞之肢体美学出发点
        三、西方芭蕾舞之肢体美学出发点
    第二节 音乐、服饰与舞台美术的异质互融
        一、异质互融之音乐
        二、异质互融之服饰
        三、异质互融之舞台美术
第五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演变趋势
    第一节 灵韵——审美风貌之演变
        一、中国古典舞之虚灵妙合
        二、西方芭蕾舞之庄肃雅正
    第二节 抒情与叙事——表现形式之演变
        一、中国古典舞——从“诗缘情”谈起
        二、西方芭蕾舞——“Ballet”的溯源
    第三节 机遇与挑战
        一、中国古典舞——多重资源的整合
        二、西方芭蕾舞——历史价值的更新
结语
    一、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同”“异”之审美文化本源
    二、关于两种古典舞的三个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4)中国芭蕾舞剧的当代诉求与学派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理论依据
第一章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历史节点及其时代诉求
    第一节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第一个历史节点——建国十五周年前后
        一、表达新生政权诉求的《和平鸽》与芭蕾民族化尝试的《鱼美人》
        二、在“三化”指导下创造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芭蕾舞剧
        三、作为宣传新意识形态的工具——芭蕾舞剧“样板戏”
    第二节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第二个历史节点——“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前后
        一、从审视“千年禁锢”出发反思“十年桎梏”
        二、从题材、形象、创作手法的全面探索中表现中国芭蕾的民族气质
    第三节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第三个历史节点——准备“跨世纪”和迎接“新世纪”
        一、以中国传统艺术的叙事展现中国芭蕾的“国际身份”
        二、以古典文学改编的“现代性”演绎呈现中国芭蕾的新世纪面貌
    第四节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第四个历史节点——“国家艺术基金”开启“扶持新模式”
        一、“国家艺术基金”对中国芭蕾舞剧的扶持
        二、中国芭蕾舞剧“团队创新”的差异化取向
第二章 中国芭蕾舞剧当代诉求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中国芭蕾舞剧的当代诉求从“革命历史题材”起步
        一、中国芭蕾舞剧创作的实验阶段
        二、以“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为目标的中国芭蕾舞剧初创
    第二节 中国芭蕾舞剧以“心理描写”表达当代诉求
        一、改编现代文学作品凸显“心理描写”的取向
        二、古典题材中的“诗化追求”与编导诉求的“当代表达”
    第三节 世纪之交彰显“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
        一、在阐释“民族艺术”中探索中国芭蕾的民族精神
        二、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展现中国芭蕾的当代风貌
    第四节 中国芭蕾舞剧“现实题材”的突围及其“现实性”关照
        一、现实题材芭蕾舞剧注重对“平凡英雄”的塑造
        二、革命历史题材芭蕾舞剧的时代言说
        三、在地域文化的历史积淀中开掘中国芭蕾舞剧的“现实性”
第三章 中国芭蕾舞剧本体求索的“中国道路”
    第一节 中国芭蕾舞剧的叙事演进
        一、中国芭蕾舞剧“拿来主义”的实践准备
        二、中国芭蕾舞剧的“线性叙事”
        三、中国芭蕾舞剧“心理描写”及其“诗化”叙事
        四、中国芭蕾舞剧“隐喻叙事”的本体求索
    第二节 中国芭蕾舞剧的形象塑造及其文化象征
        一、中国芭蕾舞剧对“英雄形象”的塑造
        二、中国芭蕾舞剧对“封建桎梏”下“弱势群体”的形象塑造
        三、中国芭蕾舞剧对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的塑造
    第三节 中国芭蕾舞剧形象塑造和动态表意的语汇特征
        一、古典芭蕾与中国舞蹈语汇的“融合”
        二、以描写人物内心为主旨的动态表意语汇
        三、中国芭蕾舞剧舞蹈语汇的“多元表达”
第四章 中国芭蕾舞剧学派建构的未来愿景
    第一节 中国芭蕾舞剧“中国化”追求的时代演进
        一、“民族化”的提出与实践的最初阶段
        二、在“心理描写”中实现芭蕾“中国化”的追求
        三、“中国化”追求的本质是建构“中国学派”
    第二节 芭蕾舞剧“中国学派”的跨文化视野
        一、中国芭蕾舞剧跨文化的创作实践
        二、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国际视野”
    第三节 芭蕾“中国学派”的未来展望
        一、需要重温苏联芭蕾的历史经验
        二、从中国芭蕾舞剧的当前创作中展望“中国学派”
结语
附录: 中国芭蕾舞剧创作年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理论意义
    三、选题实际意义
    四、相关研究综述
    五、研究对象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六、研究方法与手段
第一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分期评述
    第一节 精神重建与技法探索(1978-1989年)
        一、“精神家园”的重建
        二、形式语言探索的“试验田”
    第二节 文化研究与观念表达(1990-1999年)
        一、文化研究的深入
        二、机制转变和观念演化
    第三节 当代品格与本体建设(2000-2018年)
        一、当代品格的文化定位
        二、本体建设与视觉革命
第二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内涵
    第一节 民族大团结共同体意识的塑造与藏区新成就的歌颂
        一、中华民族大团结——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
        二、“路”的隐喻——藏区新建设新成就
    第二节 民族风情叙事与多元和谐的文化观表达
        一、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
        二、高原人形象——民族气质的凸显
        三、传统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研究
        四、信仰与朝圣——宗教文化的解读
第三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式语言
    第一节 藏族题材绘画的现实主义内涵的中国化探索
        一、藏族题材绘画的现实主义内涵的演变
        二、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语言特征
    第二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油画创作的表现形式
        一、对西方油画传统的研究与中国化转换
        二、“油画民族化”命题的延续
    第三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中国画创作的形式语言
        一、藏族题材水墨画的扩展与演化
        二、藏族题材工笔画的复兴与重彩演化
第四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价值意义
    第一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对中国美术史的建构
        一、民族想象与主题拓展
        二、风格重构与图景呈现
    第二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人文诉求
        一、对“天人合一”观念的思考
        二、人类精神世界的重建
    第三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一、对民族气派的生动阐述
        二、大国形象的对外塑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艺术家详情表
附录二 《美术》杂志中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收录情况(节选)
附录三 相关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6)“飞”的演进 ——莫高窟十六国北朝飞天造型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选题范围及相关概念阐述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问题
第一章 飞天“飞动”意象生成探析
    第一节 误读与重塑
        一、称呼的误读
        二、造型特征的重塑——飞
    第二节 与“飞动”有关的审美积淀
        一、哲学、美学积淀
        (一)气的衍化
        (二)生的关切
        (三)动的活力
        (四)魏晋南北朝美学新风的影响
        二、书法中飞动感的影响
        (一)名家书法——艺术自觉的先行
        (二)“流沙坠简”——敦煌本地的书法土壤
        (三)书法与石窟壁画、墓室壁画的契合关系
    第三节 追求飞动意象的传统造型
        一、魏晋以前有关飞动意象的造型
        二、墓室壁画的飞动精神
    第四节 “飞动”题材的本土资源
        一、汉画中的百戏与舞蹈的飞动造型
        二、乐舞与飞动意象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莫高窟十六国北朝飞天造型的演进
    第一节 飞天绘画者
        一、绘画者的来源
        二、限制与自觉
    第二节 “飞”的起步——北凉飞天造型
        一、移植西域造型风格
        二、造型差异体现的审美分野
    第三节 “飞”的探索——北魏飞天造型
        一、北魏中期——范式初现
        二、北魏后期——中原造型之风
    第四节 脱胎换骨——西魏飞天造型之变
        一、东阳王元荣改造下的飞天造型突变
        二、西魏飞天造型风格突变探源
    第五节 开放从容——北周飞天造型
        一、融合与新生
        二、飞天飘带造型的演进
        三、包容与自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莫高窟十六国北朝飞天染法与色彩的建构
    第一节 追求立体——北凉、北魏飞天的色彩与染法
        一、西域风格
        二、本土色彩基因
        三、技法与精神
    第二节 助力飞动—北朝后期飞天的色彩语言解析
        一、西魏飞天色彩搭配的新境
        二、融合中拓展——北周的色彩与染法
        三、北朝后期飞天的色彩、染法与线的关系
    第三节 凹凸法的消长与飞动的关系
        一、推动与限制
        二、入乡随俗的凹凸法
    第四节 莫高窟北朝飞天之现代感再思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莫高窟十六国北朝飞天图式演进
    第一节 飞天的图式与观念
        一、飞天的图式与宇宙观
        二、飞天的图式与人生观
    第二节 融与变——北凉北魏飞天的图式
        一、北凉飞天构图解析
        二、北魏飞天构图解析
    第三节 汇与通——莫高窟北朝后期飞天的图式
        一、西魏飞天构图解析
        二、北周飞天构图解析
        三、飞天伎乐图示理析
    第四节 从“势态”看飞天的图式
        一、飞天势态的表现力
        二、图式的“张力”与“平衡”
        三、“势”的生发
    第五节 飞天构图中的留白
        一、“留白”与意境
        二、“未完成”与完成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高金荣敦煌舞教材的建构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分析
        一 研究现状
        二 参考文献分析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以及研究难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点
        三 研究难点
第一章 求索——以敦煌舞为信仰的艺术人生
    第一节 邂逅舞蹈——舞蹈事业的起点
        一 “门外汉”的一天
        二 “舞研班”的那些日子
    第二节 扎根西北——开启敦煌舞教学体系的探索
        一 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
        二 敦煌伎乐“活”了
        三 敦煌舞教材的三次高潮
第二章 求真——探寻建立敦煌舞教材的现实依据
    第一节 我他涵濡——“三结合”的风格特点
        一 “影子的影子”“摹本的摹本”——壁画作为建构依据的真实性与典型性
        二 “杂树生花”的舞蹈风格——中原、西域、本土“三结合”
    第二节 “吴带当风”——对外来文化的新阐释
        一 “飞天”——道教思想的心灵影射
        二 “长绸”与“S形曲线”——舞蹈形式的线性主旨
    第三节 肖形写真——还原敦煌舞姿的“人体美”
        一 “反弹琵琶”——“人体美”的集中表达
        二 眼神、手势与脚法的合理还原
第三章 求精——开辟建立敦煌舞教材的“现代化”道路
    第一节 关于敦煌舞教材“现代化”的必要性
        一 守成与开放的历史基因
        二 主体想象的积极参与
    第二节 崔承喜教学法的垂直影响
        一 教材、人才、作品三头并举
        二 对芭蕾教学理念的借鉴
    第三节 “得意忘象”——风格混融的多元创作路径
        一 聚形求神
        二 气韵生动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8)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价值
    二、研究现状
        (一)研究现状综述
        (二)研究现存问题
    三、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主要创新点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的中华元素
    第一节 中华元素的基本界定和传播困境
        一、中华元素的概念界定
        二、中华元素的范围界定
        三、中华元素的特点界定
        四、中华元素的当代传播困境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简述
        一、传统互联网为基础
        二、移动互联网为主流
        三、“互联网+”的经济新形态
    第三节 中华元素在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艺术再生
        一、传统文化理念的再生
        二、传统符号元素的再生
        三、传统美学趣味的再生
        四、传统民族精神的再生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的重塑与意义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下传播关系的变革
        一、连接:从“赛博空间”到全时空连接的数字化语境
        二、网状:从中心发散型到“去中心”化的网状节点传播模式
        三、互动:从单向被动到双向互动的新型传受关系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下中华元素数字艺术传播的机遇
        一、青年为主体的受众群体——最核心最广泛的传承力量
        二、社交为导向的社群传播——多层次多维度的强传播力
        三、数据为核心的数字技术——更全面更准确的科技支撑
        四、移动媒介下的场景革命——更丰富更广阔的传播空间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艺术传播对中华元素传承的现代重塑
        一、环境再塑:高程度数字生存语境构建当代传播环境
        二、文化弥合:多样化数字艺术形式跨越海外传播鸿沟
        三、有效表达:国际性数字传播语言彰显中华元素魅力
        四、重焕光彩:高品质数字艺术作品传承民族文化内涵
    第四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意义
        一、“文化自信”的战略要求
        二、文化产业的市场驱动
        三、“文化身份”的内在诉求
        四、海外传播的现实需要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状
    第一节 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传受关系
        一、艺术创造的多样传播者
        二、艺术接受的广泛受众者
        三、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新媒介环境下中华元素数字艺术传播的主要形态
        一、蓬勃发展的数字游戏
        二、稳步推进的电影艺术
        三、新兴崛起的电视综艺
        四、其他类型的传播形态
    第三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受众缺乏传播培育和分层
        二、作品数字化艺术转译质量较低
        三、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不平衡
        四、数字艺术传播形态发展不均衡
        五、互联网的适应性和主动性不足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第一节 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主体策略
        一、传播者的“工匠之心”: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的和鸣
        二、接受者的“分众模式”:横向之本土和海外受众与纵向之内驱和培育型受众细分
        三、把关者的高标准控制:数字化艺术传播的规范化建设
    第二节 中华元素的艺术传播内容的数字化转译
        一、现代:凝练的符号形态语言表达
        二、吸引:沉浸式体验中的文脉传承
        三、便捷:碎片化语境下的快速获取
        四、故事:多样化叙事讲述中国故事
        五、交互:新技术支持下的情景互动
    第三节 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新生态建设
        一、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与“他者”对话
        二、建设媒介高度融合下的立体化传播矩阵
        三、深度运用重视参与感体验的互联网思维
        四、综合多层次多维度的数字艺术传播形态
        五、构建政府引导下全民参与的微传播热潮
第五章 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未来发展
    第一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趋势
        一、中华元素的国际化传播水平更深入和广泛
        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融合应用成为新亮点
        三、中华元素传承下的商业和产业化程度更高
    第二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存难点
        一、跨文化传播中的数字化信息传递的不对等
        二、警惕互联网新媒介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消解
        三、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的现实把关难度大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致谢

(9)媒介融合语境下之动画奇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范围
        三、研究重点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背景
        一、现代媒介分析研究
        二、影像与景观社会的研究
        二、媒体奇观问题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创新点
        一、思路的创新
        二、观点的创新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
        一、学科研究
        二、文献分析
        三、演绎推理
第一章 、当前动画奇观之滥觞
    第一节 、景观与奇观的概念重建
        一、概念原意——社会生产方式结构的导向
        二、衍生条件——文本交互在数字网络中的进化
        三、理念重建——文本主体与话语权力的分解
    第二节 、媒介融合环境中的泛动画
        一、泛动画的外因——虚拟现实的后读图时代
        二、泛动画的内因——数字基因的动画影像
        三、泛动画的特征——奇观堆积的虚假真实
第二章 、动画奇观的内部构建
    第一节 、非线化的文本逻辑
        一、世界观多层异化
        二、叙事要素游移
        三、趣味娱乐反讽
    第二节 、常态更迭的图像语素
        一、全球化符号消费
        二、瞬间式情感传递
    第三节 、内爆的表义系统
        一、传播——交互与航行
        二、样式——消解与重构
        三、内容——改写与再造
        四、评判——道德与伪善
第三章 、动画奇观的外部延展
    第一节 、产业奇观的延展
        一、产业延展的基础
        二、大数据下的影视娱乐
        (一)感官与情怀的院线社交
        (二)当下主义弥散的动画番剧
        (三)病毒式营销的短视频
        三、互联网产业赛博空间的化身
        (一)虚拟的代言
        (二)符码的互动
        (三)现实的二元
    第二节 、新艺术生态的延展
        一、主题内容的延展
        二、言说空间的延展
        三、价值内涵的延展
第四章 、本土语境下动画奇观的深层读解
    第一节 、文化政治的冲突与调和
        一、审美意识形态的分层弥合
        二、新文化权力的生态构建
    第二节 、文化霸权的争夺和渗融
        一、他者认同的矛盾
        二、在地元素的整合
    第三节 、当下本土动画审美范式的塑形
        一、技术唯美的现状
        二、根茎思维下的发展格局
结语
附录一:本文图录
附录二:各章思维导图
附录三:“第四届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策展人与艺术家对谈部分实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相关学术成果
致谢

(10)唐卡神圣性的建构与解构 ——非遗视角下的唐卡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
    三、文献综述
    四、田野范围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非遗视角下的唐卡属性探究
    第一节 《公约》语境下的唐卡保护
        一、唐卡保护的现状分析
        二、对唐卡“大热”的思考
    第二节 唐卡的“神圣性”与《原则》中的“本真性”
第二章 唐卡的属性解析
    第一节 唐卡的精神母题
        一、藏传佛教与密宗
        二、唐卡图像的出处
        三、唐卡圣像的意义
    第二节 佛像的意义
    第三节 作为宗教艺术的唐卡
        一、宗教艺术的界定
        二、宗教艺术中的神圣性
        三、以唐卡为例的宗教艺术保护
第三章 唐卡“神圣性”的建构
    第一节 佛的骨骼
        一、唐卡的量度概述
        二、量度对唐卡神像的建构
        三、量度之美
    第二节 佛的身色
        一、画佛的“技艺”
        二、唐卡色彩的神圣性象征
        三、唐卡图像中的神圣“符号”
    第三节 绘画唐卡的仪式
        一、绘画中的仪轨
        二、画师、仪式与图像的转换
        三、仪式在唐卡绘画中的意义
    第四节 被膜拜的唐卡
        一、作为“装藏”的圣物
        二、开光与供奉
第四章 唐卡“神圣性”的解构
    第一节 解构之因
        一、藏族社会的现代化变迁
        二、淡化的宗教信仰
        三、画师身份的变化
    第二节 “被歪曲”的唐卡
        一、画面形态的变化
        二、仪式的隐退
    第三节 “商品化”的唐卡
        一、“供与施”的精神交换
        二、唐卡的“象征性价值”
        三、唐卡的商品化
    第四节 唐卡的世俗化——写实唐卡的个案分析
        一、安多强巴与“写实唐卡”
        二、唐卡的“创新”
        三、唐卡的“边界”
第五章 唐卡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唐卡在当代的传承
        一、保有“神圣性”的传承
        二、对唐卡“文化空间”的重建
    第二节 唐卡“社区”身份的重构
        一、“社区”的释义
        二、唐卡社区的职责
        三、社区在唐卡实践中的意义
    第三节 对唐卡嬗变问题的探讨
    第四节 唐卡的发展
        一、神圣性的旨归
        二、神圣性的存续与再创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附录8
附录9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全球化背景下的敦煌文化、艺术和美学(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全球化背景下敦煌艺术如何面对挑战[J]. 梁叶枫,刘姝霄,高萌. 戏剧之家, 2021(31)
  • [2]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比较研究[D]. 宁亚群. 山东大学, 2021(10)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4]中国芭蕾舞剧的当代诉求与学派建构[D]. 梁丹玉.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5]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D]. 徐亚男.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6]“飞”的演进 ——莫高窟十六国北朝飞天造型语言研究[D]. 黄瑞.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7]高金荣敦煌舞教材的建构理念研究[D]. 孙继黄.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1)
  • [8]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D]. 董甜甜. 东南大学, 2019(05)
  • [9]媒介融合语境下之动画奇观研究[D]. 薛峰.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10]唐卡神圣性的建构与解构 ——非遗视角下的唐卡属性研究[D]. 高斯琦.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1)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