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9月18日”事件的起因

重新认识“9月18日”事件的起因

一、“九·一八”事变原因的再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周伟[1](2018)在《独行的灵魂 ——关于纪录片《守望》的创作思考》文中指出纪录片《守望》讲述了护鸟人高国武独自在荒岛义务护鸟的故事,选取了高国武生活的典型性场景,真实记录了高国武为保护野生鸟类所做出的努力。立足于创作背景、创作思路以及创作意义的阐释,全文主要从镜头呈现、情感表达和创作追求三个方面对作品进行了分析。

范庆超[2](2011)在《抗战时期东北作家研究(1931-1945)》文中指出抗战时期的东北作家可分为东北流亡作家和东北沦陷区作家两大创作群体。东北流亡作家即是指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东北作家群”。其主要是由“九一八”事变后一批流亡到关内的东北文学青年组成。他们以笔为枪,发出了反帝抗战的最强音。其作品展现了日寇铁蹄下东北大地的苦难,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的刻骨仇恨和对东北故土的眷恋之情。东北流亡作家主要包括萧红、端木蕻良、萧军、穆木天、舒群、李辉英、马加、骆宾基、罗烽、白朗、蔡天心、孙陵、林珏等。另一部分东北作家没有流亡关内,而是在东北沦陷区的暗夜中坚持创作。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利用曲折隐晦的笔触,暴露了东北沦陷区的社会黑暗,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表达了对光明和新生的盼望。这些作家包括山丁、秋萤、古丁、关沫南、金剑啸、小松、爵青、袁犀、疑迟、梅娘、金音、成弦、田贲、尹东柱、李旭、金昌杰等。值得注意的是,在东北流亡作家和沦陷区作家中,还有一个阵容较大的少数民族作家群体,他们的创作体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这些作家主要包括满族作家端木蕻良、舒群、李辉英、马加、关沫南、金剑啸、田贲等;朝鲜族作家尹东柱、李旭、金昌杰、姜敬爱、安寿吉、申采浩、宋铁利、金达镇、金朝奎、申尚宝、尹海荣、沈连洙、雪人等。抗战时期的东北流亡作家和东北沦陷区作家在创作中既表现出共性又表现出差异。就共性而言,两部分作家都在创作中表达了反帝抗战的基本创作取向。同时,他们还在创作态度、创作题材和语言运用等方面体现出共同的东北地域文化特征。就差异性而言,两部分作家在主题的表达、题材的选择与处理上有所不同。在反帝主题的表达上,东北流亡作家主要采取了直接控诉、现场描写、呐喊怒吼等直抒胸臆的手法。而东北沦陷区作家则普遍选择了“描写真实、暴露真实”,在反封建主题中“见缝插针”,使用暗示、隐喻和象征等间接手法。在反封建主题的表达中,东北流亡作家倾向于“东北历史文化批判”,对旧观念、旧制度、国民性沉疴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反思。而东北沦陷区作家对反封建主题的开掘较浅,大都因袭“五四”文学之初的传统笔法,侧重于揭示封建旧家庭的黑暗、展现知识分子的病态人格等,缺乏深入历史文化心理的深度批判意识。在题材的选择与处理上,东北流亡作家主要选择了战争题材、乡土题材、胡子题材等。东北沦陷区作家对上述题材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揭示,但描写的角度与东北流亡作家不尽相同。东北沦陷区作家还将沦陷区各阶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广泛纳入题材视野,其中工人题材和知识分子题材占有很大比重。东北流亡作家对这两类题材同样进行了揭示,但与东北沦陷区作家的观照视角有所差异。抗战时期的东北汉族作家和东北少数民族作家也都在反帝表达和地域文化描写等方面表现出共性。但二者的差异性更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体裁的选择和民族风格的表达上。东北汉族作家的体裁选择主要以小说为主,而东北少数民族作家的体裁选择则呈现出“小说和诗歌并行”的格局。这与东北汉族和少数民族各自的文学传统有很大关系。就民族风格而言,东北汉族作家的创作主要呈现出沉郁冷峻的“内倾型”文风,这和汉族文人传统的忧患意识紧密相关。而东北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则主要显露出明朗、质直、疏放、率真、鲜活等“外倾型”文风。这与东北少数民族的传统生产方式、民族文化传统有很大的关系。抗战时期东北少数民族作家取得了突出的创作实绩。他们在反帝抗战主题上进行了深广的开掘,凸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时代性,并凭借极富反抗性的文学写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和世界反法西斯文学提供了抵抗文学的实证;通过对“中华全民族抗战”的深刻诠释,对东北少数民族文化的生动展示,对东北少数民族精神的高度阐扬,极大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民族文化与人文精神内涵。他们率先发出了反帝抗战的怒吼,并创作出大量优秀的反帝抗战作品,无愧为抗战文学的“先锋队”和“主力军”,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周耀宏[3](2011)在《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进行的思想理论教育是伴随着中国革命斗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基于此,我们把这个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探索与起步阶段、土地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形成和确立阶段、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成熟和完善阶段、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丰富和发展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是思想理论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同时党自身也是思想理论教育的教育对象。党的思想理论教育通过其领导的宣传教育专门机构来组织和实施,教育队伍的成员主要来自于党、政、军、群等各级团体机关中从事理论宣传教育的骨干分子,以及经过党的专门教育培养或革命改造的知识分子,党的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大都具有留学日本、法国、苏联等国高等学府的经历、受过专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训练的经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广大党员干部、人民军队和工农群众。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教育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主导,人民军队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关键,工农群众的思想理论教育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对党员干部、人民军队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成功路子,即以学校教育为中心,以业余教育为支撑,以日常教育为基本着力点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模式。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核心和指导的,并结合具体实际不断丰富和拓展。总体来讲,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教育的重点和中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民军队思想理论教育的重点内容是政治思想教育,人民群众思想理论教育的重点内容是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始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具体来讲就是在对党员干部、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过程中,坚持始终紧密联系民主革命的斗争实际、紧密联系各革命根据地生产建设实际、紧密联系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自身实际,做到思想理论教育为民主革命服务、为解放区的生产建设服务、为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服务。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党的思想理论教育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综合运用语言灌输、文字灌输等灌输方法,运用民主讨论、自我学习、典型示范等自主教育方法和整党整风运动方法等多种方法,最大限度地扩大教育范围,增强教育效果,提高思想理论教育质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有力地配合了革命斗争的开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政治保证,始终坚持把提高干部理论水平和工农群众阶级政治觉悟为根本目标,始终坚持把科学化、政治化和革命化作为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作为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制胜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在遵循思想理论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而开展工作的,这些基本规律是:思想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发展状况相适应的规律,思想理论教育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斗争状况相适应的规律,思想理论教育与人民群众思想状况相适应的规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回顾其基本历程、总结其基本经验和规律,为当下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发展,为当前我国社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掌控,为我国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实效性的提升都具有重要实践价值和借鉴意义。

孙志丽[4](2011)在《民国时期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党的工作重心已经从经济建设开始慢慢向社会建设转移。而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制度和手段,事实和经验表明,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目标以及方法对于社会建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协调、服务与社会管理等作用。因此,研究并推动社会工作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献研究表明,目前中国社会工作的基础性研究较为薄弱,多数研究集中在学科重建之后,而缺乏对民国时期专业社会工作的系统性研究。其实,在民国时期,专业意义的社会工作已经初步确立,而且内容和形式都非常丰富,只是由于民国时期战争和自然灾害频发,加上建国后忙于建设,所以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研究被忽视了。本文是对民国时期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首次系统性研究。本文主要围绕社会工作专业要素即社会工作群体、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出现与发展过程来探讨专业社会工作在民国时期的生成机制问题。其中涉及的问题有:社会工作在民国时期的发展阶段是怎样的?社会工作的专业要素是什么?专业要素在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是如何生成的?专业要素与社会环境是如何互构的?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起、目的、意义、研究内容以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述评。第二章主要探讨了民国时期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过程,文章首次尝试将民国时期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分成萌芽、雏形及初步确立三个阶段。研究发现,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过程是专业要素的出现与成熟过程,即是由社会工作群体、社会工作服务对象与社会环境互构的结果。并发现,民国时期的专业社会工作是由“本土的社会工作”与“本土化的社会工作”共同构成的。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民国时期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文章首次全面系统地归纳了民国时期教会大学中的社会工作发展情况。研究发现,民国时期专业意义的社会工作首先是在教会大学中出现的,并且是社会工作教育与社会工作实践并行发展的,教会大学对推动社会工作在近代中国的繁荣起到了辐射作用。第四章介绍了民国时期社会工作方法的发展,主要分析了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以及社会工作行政的发展状况以及这些方法形成的动力因素。研究发现,社会工作方法的形成是西方文化与近代中国本土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五章介绍了民国时期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主要探讨了工业社会工作、农村社会工作、医院社会工作、妇女儿童社会工作以及矫正社会工作的发展情况、动力因素、经验以及不足。研究表明,当时最成熟的是医院社会工作,开展泛围最大的是农村社会工作,工业社会工作与妇女儿童社会工作得到了初步发展但没有得到普及,而矫正社会工作还正处于萌芽状态。第六章主要是通过总结民国时期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特征,指出了其中的经验与不足,并给出了民国时期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对当代的启示性思考。

张礼永[5](2011)在《教育建设的第三条道路 ——民国时期教育研究组织之探析》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中国经过几番磨难,终于深刻地体会到新式教育的重要。教育行政者有感于教育的落后,故而从清末的“预备立宪”开始,到辛亥以后的“五族共和”,以及北伐后的“定都南京”,都将“教育普及”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只是中央政府愿虽宏,力却薄,且贫困至极,又不可能走“先富后教”的道路,只好借助民间的力量,但是千余年来民众未曾有过团体生活的训练,不能全部交由民间,故而只能走官倡民助的“第三条道路”。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建立新式学堂,树立现代学制,没有丝毫的经验能够传承,也不能依靠一两位学者的个人见解,故而需要众人商议,群策群力,这就使得中国的教育研究,从最初就不是学者的业务,而是众人的事务,这就产生了中国式的教育会,与西方的不一样,这是当时教育研究组织的第一类。随着新式学校的逐渐发展,教育上出现了一些急需要解决、但是行政机关一时无力解决的问题,如职业教育问题、儿童教育问题、民众教育问题等,故而出现了指向于各种问题的各式教育社,它们是当时教育研究组织的第二类。到了一定的阶段,教育学术落后的问题开始突显出来,并且成为教育继续发展的障碍,故而又出现了新一类的教育研究组织,即教育学会。从地方型的教育会,到事业型的教育社,再到学术型的教育学会,由此构成了民国时期教育研究组织的基本形态。它们是“第三条道路”的主要力量,三者随着新式教育发展逐渐出现:民国前期(辛亥革命后至北伐战争前),立足于地方的教育会,因中央及省级教育行政的萎缩,而联合组成全国性的教育会联合会,并和后起的教育社密切联系,在军阀混战的空隙中,直接指导了20年代的教育改革,实为本国民间教育研究运动的一个高峰。民国后期(北伐战争后至解放前),执政的国民党鉴于此前民众运动风起云涌,感受到了有“威胁”,故而对于社会组织加强了控制,地方的教育会面临着被停摆的困境,其后经过整顿才得以恢复,但元气已伤,不复此前光景。教育社当时亦受波折,随着社会环境的逐渐稳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类别、数量、人员诸方面均有进步。此后,它们与教育学会又联合组成了中国教育学术团体联合会,在抗战的艰苦环境中,继续坚持着教育的研究,展现了我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精神。三级教育研究组织自身也有所变化,如从自然人变成了社团法人,从会长制转向了委员制,就教育研究而言,从民间代议的形式,转向了民间合议等等。走中国式的“第三条道路”来发展教育,原本为无奈之下的权宜之计,却有意料之外的收获,那就是符合国情,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至于走这条道路所经受的种种波折,以及道路本身的起起伏伏、疙疙瘩瘩,则可能是学习所免不了的学费。今日之中国,依然还很不富裕,普及教育的追求也未更改,教育学术研究水平依然需要加以提高,历史的经验值得加以关注。

张婵娟[6](2011)在《王元化的“情志”说及其文学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元化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学者,他的思想对二十世纪的学界颇有影响力。其早期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于文学理论,而“情志”说不仅是他文学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他文学观的特点之一。“情志”说在我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中都有涉及,王元化正是在结合了刘勰的“情志”说和黑格尔的“情志”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情志”说的。在王元化看来,刘勰的“情志”指的是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黑格尔的“情志”概念是指作品中人物的情绪方面的力量,经过王元化的改造“情志”成为沟通主体与作品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凝结在艺术形象中的主体的思想感情。这样“情志”就不仅是审美主体的属性,同时也是审美客体的属性。作为王元化文学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他对“情志”概念的阐释集中在《文心雕龙创作论》中。王元化依照刘勰的理论,提出了八对审美范畴,涉及的主要内容就是主体的创作过程问题。经过他的阐述,主体的整个创作过程都离不开“情志”的参与。首先对于主体的认知过程来说,主体与外物的接触过程中,在外界事物的激发之下产生强烈的思想与感情。其次主体在进行艺术想象这种心理活动的时候不仅受到“情志”的指引,而且受到“情志”的推动。再次主体在将凝聚在内心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的时候,即将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这一过程所经历的三个阶段都融合了主体的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考。最后王元化指出在作品中所体现的思想是渗透了感情的思想,并不只是带有理性色彩的思想。作品中的感情也是融合了思想的感情,也不只是带有纯粹感性色彩的情感。经过王元化改造的“情志”说和他一直所坚持的现实主义“写真实”文学观是相辅相成的,“情志”所包含的两层含义在王元化主张的“写真实”观点中皆有反映。对于创作主体来说,“写真实”是表达其思想感情(“情志”)的手段。对于作品来说,“写真实”就是表准确传达出凝结在艺术形象中的属于一个时代的伦理精神(“情志”)。

刘庆[7](2010)在《青岛地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屈指算来,截止2010年,青岛城市建置不过119年。而早在1 994年1月4日,国务院就已经正式批准和公布青岛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近现代城市文化遗产无疑是年轻的青岛城市荣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资本,因为国务院在批准文件中指出:“青岛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明代中叶为防止倭寇侵袭,设浮山防御千户所。鸦片战争后,设总镇衙门。1897年后,曾被德、日、美列强先后占领。现存原提督公署、官邸和原警察署等大量欧式、日式建筑”。不仅如此,青岛地区更有一段古老的历史。即墨市金口镇北阡遗址考古发掘的实物证明,早在7000年前的北辛文化时代,就有东夷先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东夷先民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比较早的进入了文明社会,建立了早期国家,晚期则发展出辉煌的齐鲁文化。直至近代,青岛地区的发展始终与中国其它地区如影随形,同步而行。然而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形态开发给文化遗产带来灾难。在大拆大建发展模式的主导下,历史建筑、历史街区乃至历史城区遭受到毁灭性的建设性破坏,青岛城市文化遗产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这种开发模式不仅带来城市形态的巨大改观,而且意味着城市文脉的泯灭,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消失。不仅如此,青岛市郊的古文化遗址同样在经济发展中未能幸免于难,规模宏大的建设工程正在处处围剿古遗址仅有的一点点容身之地。同时多种发展迹象也在表明,现在的青岛城市建设越来越重视深度的功能开发。而功能开发离不开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市北区如火如荼的特色街建设即是明证。一个依靠文化生存、发展的城市是有希望、有个性的城市。在文化软实力作用日益明显的今天,经济发达的背后有文化的有力支撑;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蕴含着蓬勃的经济发展潜力。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变得水乳交融,而文化遗产无疑是城市文化的品位和文化厚度强有力的体现者。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保护城市历史文化与发展现代经济之间的矛盾,这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这是青岛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思考、破解的难题。本文针对古老的青岛地区和年轻的青岛城市所各自拥有的物质文化遗产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论文分为青岛老城区文化遗产和青岛地区田野文物两大部分内容。其中,青岛老城区又分为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历史城区整体保护三小部分。第一章为导论。在界定文化遗产的定义基础之上,厘清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和国内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接着讲清选题研究范围、意义、方法及已有研究成果,在深入剖析国内外颇为流行的文化遗产整体保护论之后,阐述了青岛历史文化遗产的生成环境及历程。第二章为青岛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首先说明青岛历史建筑的影响因素、价值评价及保护意义,然后针对性提出青岛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对策,并对相对落后于海滨旅游的历史建筑旅游如何发展提出建议,尤其注重对当今遗产热点——青岛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同时对青岛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展开针对性研究,最后以斯泰尔修会圣言会会馆旧址修复工程为案例,深入考察了青岛历史建筑修复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第三章为青岛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在阐述青岛历史街区的由来、价值、特色及保护现状的基础之上,提出针对性的保护与更新对策,最后以为世人所瞩目的中山路街区复兴为案例进行具体研究。第四章为青岛老城区整体保护研究。首先从自然、人文、建筑、规划等角度具体分析青岛城市的特色,然后阐述在旧城更新与新城建设中保护文化遗产的成功与失误,同时涉及如何在城市色彩、整体高度、交通、标志性建筑、自然环境等方面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最后针对青岛的母亲湾——胶州湾保护提出具体建议。第五章为青岛地区田野文物保护与利用研究。首先阐述青岛地区田野文物现状与保护意义,然后对青岛古遗址保护与利用突出针对性建议,最后以琅琊台遗址为案例进行具体研究。在结语部分,论文提出全文的结论。它们是:1.文化遗产保护需要秉承整体性保护理念;2.青岛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日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但是保护与利用的具体措施尚有待于改进;3.胶州湾的保护是当前青岛城市发展尤其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4.对于青岛地区的古遗址而言,目前首要的工作是保护,然后方可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利用。如此谋篇布局主要依据以下的思路:论文的第一部分导论为整篇论文的铺垫:历史城市的保护一向讲究“点”(历史建筑)、“线”(历史街区)、“面”(历史城区)的有机结合。历史建筑犹如一颗颗珍珠(点)错落有致的散落在老城区之中,它们是历史城市保护的最基本元素,所以论文的第二部分集中研究青岛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问题;历史街区(线)则由建筑围合而来,历史建筑是历史街区极为重要的构成要件,历史街区也是历史建筑保护的基本条件,二者可谓水乳交融,相得益彰,所以论文的第三部分集中研究青岛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延续问题;数十条历史街区(线)的有机交合最终构成了老城区(面),而老城区的整体保护实在是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绵延的大环境,意义可谓重大,所以论文的第四部分集中研究青岛老城区的整体保护问题;论文的第五部分集中研究青岛地区田野文物保护与利用问题,其原因有二:其一,田野文物本身就是青岛文化遗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二,这是青岛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青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入发展,文物保护主管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都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方面深刻体认到青岛地区田野文物的保护与利用的意义。青岛地区田野文物不单单再是孤零零的古遗址保护问题,而是具有了与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和老城区保护的密切关联性。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也就由老城区走到了城外,走到了大青岛(涵盖青岛地区七区五县的地理范围)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论文的创新之处是:1.论文首次归纳了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论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而分析了构建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体系的多重因素。2.论文首次全面分析了青岛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与利用的合理化建议。3.论文首次以斯泰尔圣言会会馆为案例,较为全面地探究了青岛历史建筑修复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4.论文首次较为全面地考察了青岛地区的田野文物保护与利用状况,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朱勇[8](2008)在《中国传统刑事司法中的实体主义精神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的原因:1在法律的内容和形式全面西方化的今天,中国古代之实体主义精神仍在社会上发挥着影响。法律可以移植和改造,甚至全部西化,但法律的社会环境、民族的历史影响,特别是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却是无法移植和短期之内无法轻易改造的。就是说,虽然执行的是西化的、形式主义的法律,但流传下来的、根深蒂固的实体主义精神理念仍在人们的头脑之中,支配着人们的提问和解决问题的方式。2研究古代刑事司法这一特别领域,是因为自古以来,它就是国家追究犯罪行为的过程和场域,是防卫社会或者保护人身权益的最后防线,是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的最终方式和手段。因而,刑事追究的方式和结果,特别是对被视为与国家发生冲突的个人的处遇过程,不仅在根本上决定和影响着秩序、公正、和谐等价值取向和实现程度,而且更直接更深刻地透射出刑事司法的总体风格和精神,并潜移默化地由部分到整体地感染着社会的精神生活。3到目前为止,学界还没有人专门对中国传统刑事司法中的实体主义精神进行系统的研究。我国学界对传统司法的精神研究,特别是对传统司法中的主干——刑事司法的精神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多。中国传统刑事司法的实体主义精神是什么,构造如何,是如何自觉不自觉地影响和支配古代刑事执法和社会生活的,到目前为止,尚无系统、成形的研究成果。以历史实证的方法和角度,系统地研究中国传统刑事司法的实体主义精神,尚无人涉及。研究的价值意义:1司法活动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之表征和注脚,并且无法超出文化精神的羁限。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国古代是一个重刑事法的时代,统治者在治理和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纠纷的过程中,有着“泛犯罪化”的特点。对支配中国帝制时代司法之主要内容——刑事司法的那些恒久不变的精神观念的探究和归纳,即对刑事法律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品格而非仅仅符号意义的关注,能够描述、解释传统刑事司法运作的内容和特点,特别是那些司法制度、司法行为、司法效果等诸多至今仍在困扰人们的矛盾、断裂和曲折。2西方形式主义刑事司法的弊端,使我们不得不去思考所谓现代主义的形式法治和司法权威要求下的现代司法制度,未必就是法治文明的最终的和理想形态,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实体主义刑事司法精神,应当得到其原本的地位和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应该发扬光大。因而,这种研究对于立法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构建中国法律发展图景,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的主要内容:1实体主义的语意和语境。刑事法律之“实体主义”,是与民族之历史、传统相关的,并受文化和习惯所决定的法律价值追求和法律价值方式,是集集体主义、目的主义、功利主义为一体的价值系统,它着眼于终极目标(皇权、秩序、公道、差等)的实现,不反对超越一切阻碍目标价值实现的手段、方式,主张依据世界的多样化来进行具体的判准、决断。2传统刑事司法中实体主义精神的理论基础。探讨中国传统刑事司法的主要精神,率先要对中国传统法的宏观式样和整体特点进行必要的研究与回顾,以把握那些传统法所表现出来的实体主义精神。这宏观式样和整体特点主要从传统法的本质属性特征、礼的本质属性及礼法关系方面来观察,特别是考察礼法合流对刑事司法的影响。3实体主义精神在传统刑事司法中的实证性归纳。古代刑事思维及刑事技术操作的实体主义精神观念的实证说明和系统概括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主要围绕以下几部分论述:合目的性精神在传统刑事操作中之体现及积极价值;反个体主义的集体主义思维在犯罪的认定和处遇中的体现;刑事司法之个别化的深层追求;刑事司法的追求真相精神;刑事审理中逻辑推理的情理精神。4传统刑事司法的实体主义精神的内在肇始动因——人治,即士大夫阶层在传统“实体主义”刑事司法中的贡献。首先在“礼法”文化的背景下,非专业化的熟读经书的执法官吏,在实际的刑事司法之中演绎了真正的“儒法合流”。其次,在这些学说和法律安排的落实过程,具有人文精神、能人精神、荣誉精神的历代士大夫集团起了主导的、关键性作用。士大夫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使得刑事审判结果得以一体遵从和普遍接受。5刑事司法中的实体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矛盾,即法律规定和实际执行之间的落差。无论是挖掘传统精神的精华,还是发见传统精神的弊端,都有必要对传统精神中的表达和实践的矛盾进行研究。论文研究了传统刑事司法精神的内在结构性特点,发现其口不应心的、一分为二的矛盾和冲突,并由此勾勒传统刑事司法的客观实景,构建对传统刑事司法扬弃的制度构架及原则。这些分析将在几方面进行:实体主义与不完全的形式主义操作;规定与实践之矛盾、落差的分析。主要创新点:1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礼法合流对刑事司法的影响;2第一次系统地归纳了中国传统刑事司法实体主义精神的范畴;3阐明了中国古代刑事司法追求真相传统的司法制度原因;4提出了刑事司法中逻辑思维的情理精神,并对其进行历史的实证分析;5提出了中国传统刑事司法实体主义精神的内在肇始动因在于人治传统,全面分析了士大夫阶层在传统“实体主义”刑事司法中的贡献;6对中国传统刑事司法中的表达和实践之矛盾,即实体主义和形式主义之矛盾进行了初次的探讨。

郭剑敏[9](2006)在《革命·历史·叙事 ——中国当代革命历史小说(1949—1966)的意义生成》文中研究说明在建国后“十七年”(1949—1966)的文学创作中,革命历史小说占据着绝对的创作优势。这些小说为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史进行文本化的呈现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形成了几代人有关革命历史的深刻记忆。本论文以历史与叙事的关系为切入点,考察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生成这批革命历史小说的具体语境。论文的重心不在于对文本的内涵进行重新解读,而是重点考察这些文本的生成过程,研究这些文本为何要以这样的方式去叙述历史以及它是如何把历史叙述出来的,研究这批作品叙述革命历史的动机所在,以及作家是在怎样的一种思想理念的指导下来完成对历史的文本化组织。可以说,革命历史是五十至七十年代中国文学艺术活动中的一种宏大叙事,它不仅建构起当代人的一种历史认知与道德想象,而且赋予几代中国人以一种特有的精神气质。这样,考察中国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的革命历史叙事的状貌、特征及成因,就不仅仅是意味着是一次对文学创作现象的分析,同时也是对特定历史时期国家意识形态生产的一种观察。 本论文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章“意义的确立”,主要是研究革命历史小说与国家意识形态生产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入剖析革命历史小说的述史动机与意义旨归所在;第二章“意义的保障”,重点研究五、六十年代规约、牵制革命历史叙事的种种因素,分析革命历史小说的叙事走向及其面貌特征与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第三章“意义的提纯”,主要是通过对生成文本的具体创作流程的观察,来揭示革命历史小说组织叙事的规律与特点;第四章“意义的成规”,主要是立足于革命历史小说的叙事逻辑本身,重点从“革命正义”与“党的领导”两个方面来展现革命历史小说组织叙事的基本原则;第五章“意义的传播”,本部分重点研究革命历史小说完成后的流通与传播状况,这也是对革命历史叙事意义达成的手段与途径的一种考察与分析;第六章“意义的重读与重写”,这一部分分析九十年代以来对这批革命历史小说的意义系统以及革命历史进行了怎样的再解读与再叙述。这既是对当前有关革命历史小说研究状况的一次总结与分析,同时也是对革命历史小说原有的意义系统在新的文化语境下的解构性遭遇的一种研究。论文虽然是以建国后“十七年”中的革命历史小说为研究对象,但这种研究方式对观察整个中国当代文学的生产与运作也不无启示意义。

任云英[10](2005)在《近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1840-1949)》文中指出西安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在近代百余年间(1840-1949)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的遽变,即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发展。近代西安因深居内陆,依托传统农业社会经济基础,游离于西方殖民主义直接控制的势力范围之外,但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仍在时代风潮的浸润下逐渐注入了工业文明的丰富内涵,因而导致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其关键性因素是地缘政治结构变化,所以成为内陆城市近代化的典型实例。本文运用历史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以城市近代化为主线,从宏观、中观、微观二个层面,对与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的各要素及其作用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究,揭示了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的近代化过程,探究了两安作为内陆城市其城市空间结构近代化的演变及其机理。属个案城市的实证研究。 本文绪论(第一章)确立了研究的总体思路,在此基础上,主体部分以晚清与民国时期两安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为核心展开论述。主要内容及结论分述如下: 论文的主体分三个层次,共用了六章篇幅论述了近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第一层次,从宏观、中观、微观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进行研究。 从宏观区域的视野论述了近代西安城市发育的地理基础与历史脉络(第二章)。近代西安城基于历史以米都城选址的地理区位优势,凭借其农业自然条件、水利条件以及城市交通和军事防御等条件,在相当长时期内仍然保持着农耕文明时期的空间特征。辛亥革命后,城市建置发生了变化、近代工业化发展以及顺应国家、地方政治因素而得以发展,其空间结构发展以辛亥革命为分水岭呈现出晚清时期萌动发展与其后民国时期转型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从中观的自然地理空间界定要素和交通技术条件的相互关系,论述了城市地域结构的演变(第二章)。在晚清时期马车时代的交通运输条件下,城市南部的“出山码头”和北部的“水旱码头”承担了城市对外交通转运的职能,城市功能在地域的延伸呈分散布局的结构特征,出现了府城、关城和外围码头之间的功能与空间分层。民国时期汽车交通和铁路交通导致了外围码头交通功能的衰落,城市地域结构的演变呈城市空间要素向心性的趋集,城市功能的地域分层逐渐被尔关的繁荣和东西轴向的发展取代。 从微观的城市内部功能要素以及功能空间演变的层面过程论述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及其成因。分两章即第四、五章。第四章论述晚清时期西安城服从政治、军事功能需求,以满城为核心仍保持着非均衡性的“城中城”格局,体现军事防御性的内向封闭的空间特征。光绪二十七年(1901)推行新政后,城市内部孕育了空间的封闭性与发展的开放性、新的城

二、“九·一八”事变原因的再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九·一八”事变原因的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独行的灵魂 ——关于纪录片《守望》的创作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创作背景
    0.2 创作思路
    0.3 创作意义
1 镜头呈现
    1.1 长镜头塑造人物形象
    1.2 空镜头营造诗意氛围
    1.3 特写镜头彰显孤独感
2 情感表达
    2.1 情感的真实性
    2.2 情感的诗意化
3 创作追求与提升空间
    3.1 创作追求
    3.2 提升空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作品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2)抗战时期东北作家研究(1931-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综述
第一章 抗战时期的东北作家及其创作
    第一节 东北流亡作家及其创作
    第二节 东北沦陷区作家及其创作
    第三节 东北少数民族作家及其创作
第二章 抗战时期东北作家创作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东北流亡作家与东北沦陷区作家创作比较
        一、反帝倾向的一致性
        二、共同的东北地域文化展示
        三、主题表达方式的不同
        四、题材选择与处理上的差异
    第二节 东北汉族作家与东北少数民族作家创作比较
        一、体裁选择的不同
        二、民族风格的差异
第三章 抗战时期东北少数民族作家的贡献与地位
    第一节 东北少数民族作家的贡献
    第二节 东北少数民族作家的地位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3)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探索与起步
        (一) 党创立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的实践探索
        (二) 大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的初步展开
        (三) 干部学校和军队思想理论教育的有益尝试
    二、土地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形成和确立
        (一)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政策在革命危机中调整转变
        (二) 革命军队思想理论教育基本制度的确立
        (三)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制度在革命斗争中逐渐形成
    三、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成熟和完善
        (一)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体系在抗战中日趋完善
        (二)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在巩固解放区的斗争中不断创新
        (三)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随着抗战胜利而走向成熟
    四、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丰富和发展
        (一) 抗战胜利后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新任务
        (二) 自卫战争和土地改革中加强思想理论教育
        (三)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在实现工作重心转移中继续发展
第二章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主体和客体
    一、民主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的主体
        (一) 思想理论教育的组织机构
        (二) 思想理论教育队伍的构成与建设
        (三) 党的早期思想理论教育者的来源
    二、民主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的客体
        (一) 党自身的思想理论教育是主导
        (二) 革命军队思想理论教育是关键
        (三) 人民群众思想理论教育是基础
第三章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模式和内容
    一、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模式
        (一) 学校教育模式下的思想理论教育
        (二) 业余教育模式下的思想理论教育
        (三) 日常教育模式下的思想理论教育
    二、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 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主
        (二) 人民军队的思想理论教育——以政治思想教育为主
        (三) 工农群众思想理论教育——以党的方针政策教育为主
第四章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一、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 思想理论教育联系革命斗争实际
        (二) 思想理论教育联系生产建设实际
        (三) 思想理论教育联系个人具体实际
    二、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主要方法
        (一) 理论灌输方法
        (二) 自主教育方法
        (三) 整风运动方法
第五章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经验和规律
    一、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经验
        (一) 坚持党的领导是民主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的政治保证
        (二) 坚持提高干部队伍理论水平和工农群众政治觉悟为根本目标
        (三) 坚持科学化、政治化和革命化是思想理论教育的政治方向
        (四) 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为思想理论教育的制胜法宝
    二、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规律
        (一) 思想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发展状况相适应的规律
        (二) 思想理论教育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斗争状况相适应的规律
        (三) 思想理论教育与人民群众思想状况相适应的规律
第六章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当代价值
    一、对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提供重要借鉴
        (一) 继承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优良传统
        (二) 认清新形势下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构建学习型政党的重要性
        (三) 确立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构建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路径
    二、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供深刻启示
        (一) 理清概念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前提
        (二) 把握进程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要求
        (三) 勇于实践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必然选择
    三、对掌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提供宝贵经验
        (一) 准确把握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变化及其特点
        (二)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
        (三) 科学规划掌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构建战略
    四、对提升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实效性提供方法指导
        (一) 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 加快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果的转化
        (三) 加强高校思想理论教师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4)民国时期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内容
        1.3.1 基本概念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研究述评
        1.5.1 国内相关研究
        1.5.2 国外相关研究
第2章 民国时期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过程
    2.1 民国时期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背景
    2.2 "自我生成"亦或"本土化"
    2.3 民国时期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渊源
        2.3.1 慈善
        2.3.2 社会福利
        2.3.3 民政
    2.4 民国时期专业社会工作的萌芽
        2.4.1 问题域:"现代"与"封建"之争
        2.4.2 新观念:"西学"与"中学"之合
        2.4.3 新慈善:"宗教慈善"与"传统慈善"之辨
    2.5 民国时期专业社会工作的雏形
        2.5.1 理念的形成:"养"与"教"
        2.5.2 教育的发展:"污名"与"正名"
        2.5.3 方法的确立:"爱心"与"助人"
    2.6 民国时期专业社会工作的初步确立
        2.6.1 理论体系
        2.6.2 专业权威
        2.6.3 社群认可
        2.6.4 伦理守则
        2.6.5 专业文化
第3章 民国时期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
    3.1 文化殖民中的精神输入
        3.1.1 "使中国基督教化"
        3.1.2 文化冲突中的徘徊与接受
    3.2 宗教与社会工作教育的结合
        3.2.1 倡导"福音服务训练"的沪江大学
        3.2.2 "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的燕京大学
        3.2.3 "培训基督教社会工作者"的东吴大学
        3.2.4 培养"互助精神"的圣约翰大学
        3.2.5 发展"科学化之社会工作"的华西协合大学
        3.2.6 "作育英才、服务社会"的岭南大学
    3.3 宗教殖民的意外后果
第4章 民国时期社会工作方法的发展
    4.1 个案社会工作
        4.1.1 西方:从"道德缺陷"到"社会环境"
        4.1.2 民国:从"天灾人祸"到"社会环境"
        4.1.3 民国个案社会工作发展的问题归因分析
    4.2 团体社会工作
        4.2.1 西方的团体社会工作
        4.2.2 民国的团体社会工作
        4.2.3 西方以及民国时期团体社会工作生成的文化场域分析
    4.3 社区社会工作
        4.3.1 西方城市社会工作
        4.3.2 乡村建设运动
        4.3.3 中西社区社会工作差异的现代性因素分析
    4.4 社会工作行政
        4.4.1 西方社会工作行政的发展过程
        4.4.2 民国时期社会工作行政的发展过程
        4.4.3 比较中西方社会工作行政
第5章 民国时期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
    5.1 工业社会工作
        5.1.1 民国时期的劳工问题
        5.1.2 劳工问题调查与立法
        5.1.3 资本主义经济萌芽中的工业社会工作
    5.2 农村社会工作
        5.2.1 民国时期农村问题研究
        5.2.2 民国时期的农村问题调查
        5.2.3 "以社会服务救济病态"
    5.3 医院社会工作
        5.3.1 民国时期医院社会工作的研究范围
        5.3.2 民国时期医院社会工作成熟的标志——北平协和医院社会工作服务部
        5.3.3 民国时期医院社会工作的发展水平
    5.4 妇女儿童社会工作
        5.4.1 民国时期妇女儿童社会工作的研究范围
        5.4.2 民国时期妇女儿童福利调查与相关立法
        5.4.3 民国时期的儿童个案社会工作
        5.4.4 民国时期妇女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展水平
    5.5 矫正社会工作
第6章 民国时期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特征及对当代的启示
    6.1 民国时期专业社会工作的特征
        6.1.1 宗教介入与自我生成
        6.1.2 教育与实践同行
        6.1.3 以社区为先导
        6.1.4 局部性与零散性
        6.1.5 角色的庞杂性
    6.2 民国时期专业社会工作对当代的启示
        6.2.1 社会工作话语系统的建立
        6.2.2 社会工作教育目标的制定
        6.2.3 社会工作教育实践的设置
        6.2.4 国家力量对社会工作的介入
        6.2.5 城乡社会工作服务的平衡
        6.2.6 经济发展与社会工作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5)教育建设的第三条道路 ——民国时期教育研究组织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告别"鸡肋"的教育组织之研究
        一、本项研究的缘起
        二、相关研究之发达
        三、既有研究之不足
    第二节 民国时期教育组织再认识:中国探索教育建设之路
        一、从"教育政论"走向"教育新政"
        二、谋求新式教育在中国之普及
        三、贫困之国不可能"先富后教"
        四、贫困之国宜选"第三条道路"
    第三节 以教育研究推动教育普及的实现
        一、教育研究从学者事业到众人事务
        二、教育研究合众人之力的取向
        三、官办的教育研究组织之不良
        四、民治的教育研究组织之得力
第一章 教育会:地方自治制下教育事业的推动者
    第一节 教育会的"前三阶"
        一、努力兴学的各地学务会
        二、补助行政的奏定教育会
        三、改行研究的部定教育会
    第二节 各省教育会的事业
        一、教育会与地方自治
        二、教育会与地方教育
        三、教育会的权力漩涡
    第三节 全国教育会联合会
        一、教育研究的民间代议
        二、"双十节"的集议及议案
        三、全教联的建树与冒进
        四、全教联的消退与再议
        五、全教联的毁誉共存
    第四节 教育会的"后三段"
        一、教育协会的兴起及冲击
        二、教育会的恢复与调整
        三、成为法人的教育会
第二章 教育社:以推进教育事业为中心任务
    第一节 教育的"目的之会"
        一、地方之会与目的之会
        二、联合而成与扩充而来
        三、教育研究的民间合议
    第二节 业有专攻的教育社
        一、传播"新教育"的共进社
        二、改进中国教育的改进社
        三、发展职业教育的职教社
        四、推动儿童教育的儿教社
        五、促进社会教育的社教社
    第三节 教育社的事业
        一、对内的交流与向外的传播
        二、实现和未克实现的教育丛书
        三、拓宽了教育实验的范围
        四、与国际教育组织的交流
    第四节 中国教育学术团体联合会
        一、应对第七届世界教育会议之产物
        二、由联合办事处至教育学术团体联合会
        三、中国教育学术团体联合会之解散
第三章 教育学会:以开展教育学术研究为重点
    第一节 中国教育学会成立考
        一、别有隐情的成立
        二、三重的成立动机
        三、教育学者的自由结合
    第二节 教育学会的定位及事业
        一、中国教育研究的中心
        二、教育学会的七项任务
        三、教育学会与教育部的关系
        四、教育学会与编译馆的合作
        五、构建中国的教育专业组织
    第三节 中国教育学会的终结
        一、两支教育大军的会师
        二、又一次的教育七团体
        三、中国教育工会的兴起
结论
    第一节 民治教育研究组织发展的趋势及特征
        一、作为社会组织之一员有五点变化
        二、作为教育组织之一类有五点变化
        三、教育研究组织自身亦有五点变化
    第二节 教育研究意识的觉醒与规范之追求
        一、教育合群之道心智为上
        二、追求教育研究的规范性
    第三节 教育研究组织与教育行政机关的距离
        一、辅助机关与咨询机关之间
        二、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之中
    第四节 教育建设需契合本国国情的缩影之一
        一、贫困之国的权宜之计
        二、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后记

(6)王元化的“情志”说及其文学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王元化生平及其文学思想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一章 王元化"情志"说的由来
    第一节 《文心雕龙》:作为主体思想感情的"情志"
    第二节 黑格尔:作为时代精神表征的"情志"
第二章 "情志"与主体的创作
    第一节 "心物交融"与主体的感知
    第二节 艺术想象
    第三节 从"设情"到"撮辞"的创作过程
    第四节 "情感"与"志思"的凝合
第三章 "情志"——"写真实"文学观的表现
    第一节 王元化的反思与"写真实"观点的演变
    第二节 "写真实"与主体思想感情的表达
    第三节 "写真实"与时代精神的传达
结语
附录 从《文心雕龙创作论》到《读文心雕龙》
参考文献
后记

(7)青岛地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历程
    第二节 选题研究范围、意义、方法及已有成果
    第三节 城市遗产整体性保护论
    第四节 青岛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生成环境及历程
第二章 青岛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
    第一节 青岛历史建筑的影响因素、价值评价及保护意义
    第二节 青岛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对策研究
    第三节 青岛历史建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第四节 青岛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对策研究
    第五节 青岛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对策研究
    第六节 斯泰尔修会圣言会会馆旧址修复工程
第三章 青岛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对策研究
    第一节 青岛历史街区的由来
    第二节 青岛历史街区的价值、特色及保护现状
    第三节 青岛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对策研究
    第四节 中山路历史街区复兴研究
第四章 青岛老城区整体保护研究
    第一节 青岛城市的特色
    第二节 旧城更新与新城建设
    第三节 老城区整体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研究
    第四节 对胶州湾的保护
第五章 青岛地区田野文物保护与利用研究
    第一节 青岛地区田野文物现状与保护的意义
    第二节 青岛地区田野文物保护对策研究
    第三节 青岛古遗址利用对策研究
    第四节 琅琊台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中国传统刑事司法中的实体主义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1章 传统刑事司法中实体主义精神的理论基础
    1.1 中国传统法的本质属性特征
        1.1.1 法的公平性
        1.1.2 法的意志性
        1.1.3 法的公法性
    1.2 中国古代礼的本质属性特征
        1.2.1 确立等级名分
        1.2.2 维护宗法等级
        1.2.3 防犯罪于未萌
    1.3 礼法一体理论的价值趋向
        1.3.1 礼与法由对立到统一的创建
        1.3.2 礼法一体中的礼法关系
        1.3.3 礼法一体对刑事司法的影响
第2章 传统刑事司法中的合目的性精神(之一)
    2.1 礼法结合中的皇权至上
        2.1.1 神圣化的君主地位
        2.1.2 皇权不得侵犯
        2.1.3 皇帝的司法权力和司法活动
    2.2 伦理秩序中的差等目的
        2.2.1 "礼"对差等观的影响
        2.2.2 等级身份与法定特权
        2.2.3 伦常秩序与同罪异罚
    2.3 没有"个人"的集体主义目的
        2.3.1 集体主义的思想根源和认识论基础
        2.3.2 传统法制中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2.3.3 集体主义本位的演变
        2.3.4 集体本位中个人的位置
        2.3.5 集体本位决定的义务本位
        2.3.6 刑事司法中的集体主义体现
第3章 刑事司法中的刑罚个别化追求(之二)
    3.1 关于"引经决狱"
    3.2 关于"类推定罪"
    3.3 关于"遵循判例"
第4章 刑事司法中的追求真相精神(之三)
    4.1 司法中的求实精神
    4.2 案件真相与认识的局限
    4.3 传统刑事司法追求客观真相的认识论基础
    4.4 实体真相诉求的司法制度原因
        4.4.1 传统刑事司法以侦查为重心
        4.4.2 刑事司法是追求客观真相的认识过程而非证明过程
        4.4.3 合法的刑讯成为当然
第5章 刑事司法中逻辑关系的情理精神(之四)
    5.1 实质性推理和情理逻辑
        5.1.1 关于三段论
        5.1.2 "情理"左右着小前提事实的判定
    5.2 刑事审判中的迷信和擅断倾向
第6章 实体主义刑事司法的内在动因——人治精神
    6.1 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6.2 司法中的人治精神
        6.2.1 "任贤使能"是"人治"的核心
        6.2.2 有"治人"才有"治法"
        6.2.3 君子"治法"贵在务实
        6.2.4 君子"治法"要求术精
    6.3 官员的品行和公信力
        6.3.1 关于公道
        6.3.2 关于服从和承认
    6.4 清官品质在刑事司法中的体现
        6.4.1 勤勉尽心
        6.4.2 智慧机巧
        6.4.3 慎刑体恤
        6.4.4 坚持原则
    6.5 士大夫的理想主义对刑事判决的影响
第7章 刑事司法的规定与实践之间的落差
    7.1 不完全的形式主义规定
        7.1.1 关于援法断罪
        7.1.2 关于启动程序
        7.1.3 关于死刑复核
        7.1.4 拷讯的规矩
    7.2 关于刑事司法的规定与实践之间落差的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9)革命·历史·叙事 ——中国当代革命历史小说(1949—1966)的意义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历史、叙事与意义生成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意义的确立
    第一节 建构历史认知的叙事旨归
    第二节 打造“新人”的现代诉求
第二章 意义的保障
    第一节 指导思想:作为强势话语的毛泽东思想
    第二节 主体资格:革命历史叙事中话语权的分配
    第三节 叙事基调:不可或缺的革命浪漫主义
第三章 意义的提纯
    第一节 “提纯”的路径与目标
    第二节 不断修正的叙事:《红岩》的“生成”
    第三节 提纯“后遗症”:《青春之歌》的修改
第四章 意义的成规
    第一节 “革命正义”:组织意义的逻辑基点
    第二节 “党的领导”:驾驭结构的叙事轴心
第五章 意义的传播
    第一节 以全民教育为目的的传播策略
    第二节 以教材为依托的接受指导
第六章 意义的重读与重写
    第一节 后革命时代对文本的解码式阅读
    第二节 革命历史叙事的“异度空间”
结语:叙事的天空
附录:中国当代历史小说写作形态的多元走向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10)近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一、学科属性与研究范畴
    二、历史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方法
    三、本文的研究对象、目的、意义与方法
    四、相关的学术研究及其进展
    五、研究中的问题与本文的章节结构
第二章 城市空间发育的地理基础和社会经济背景
    第一节 城市空间发育的地理基础及其区域空间权衡
        一、城市空间发育的地理基础
        二、在区域空间权衡中的历史地位及其演变
    第二节 城市近代化发展的时段特征
        一、晚清时期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1840—1911)
        二、民国时期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1912—1949)
    第三节 近代城市工业发展的进程及其特征
        一、近代工业发展的时段特征
        二、“工业—手工业”的二元产业结构特征
        三、工业化初期区域产业格局的演变
    第四节 “西安府”到“西安市”——近代西安城市沿革
        一、今城与今名的由来
        二、“市”行政建置的形成及其演变
        三、行政界域范围与城市界域变迁
        四、近代经历的战争破坏与城市建设活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地域交通结构及其演变
    第一节 城市地域交通格局及其空间界定
        一、城市地域交通格局及其约束条件
        二、城市地域交通结构发育的自然地理环境基础
        三、城市地域空间的界定
        四、城市地域近郊村镇体系
        五、城市地域交通时空及其村镇分布特征
    第二节 城市地域交通结构特征
        一、府城外部码头的交通功能
        二、城市地域交通功能结构及其演变
        三、城市外部码头与主要集镇的分布及其功能作用
        四、城市地域交通运输及其空间特征
    第三节 城市地域交通结构的演变及其成因
        一、近代初期城市地域交通结构特征(1840—1934)
        二、近代后期城市地域交通结构演变(1935—194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晚清时期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萌动发展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功能要素及其变化
        一、城市空间功能要素的基本构成
        二、清末“新政”以后新的城市功能构成单元及城市空间的功能置换
        三、城市近代手工业及其空间功能要素
    第二节 城市总体空间格局及其军事防御特征
        一、城市空间格局及其防御特征
        二、满城内部的空间防御特征
        三、官府衙署及其拱卫满城的布局特征
    第三节 农业社会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商业分布特征
        一、晚清时期西安城市商业功能及其影响范围
        二、晚清西安城市商业空间分化特征
        三、西安城市商业中心问题的探讨
    第四节 城市内部文化空间特征及其演变
        一、城市文化中心的功能地位及其空间要素的演变
        二、城市内部崇祀文化的农业社会特征
        三、城市内部祠祀的空间分布
        四、西方教会的传入、影响及其空间分布
        五、新式教育的普及及其空间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国时期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型发展
    第一节 设市管理与城郭格局的转型
        一、西安历次设市及其市区范围
        二、城市行政划区管理与空间功能分区
        三、民国时期城市人口规模状况
        四、城郭格局与城市道路交通空间结构的演变
    第二节 城市内部功能要素及城市公共生活中心的功能
        一、北洋政府时期城市内部功能结构要素及其演变
        二、南京政府时期城市内部功能结构要素的变化
        三、城市公共生活中心的功能
    第三节 城市商业空间结构及其演变
        一、近代西安商业空间类型及其分布
        二、城市商业消费特征
        三、城市商业的空间格局及商业中心的位移
        四、新的商业中心的交通空间导向性
        五、民国时期西安商业空间形态及其结构特征
    第四节 城市内部工业布局及其演变
        一、城市传统手工业布局的发展及其演变
        二、近代工业布局的发展及其演变
    第五节 城市新区的发展及其与功能的整合
        一、城市内部残破区的开发
        二、城市外围新市区的拓展及其分布
        三、城市旧区功能结构的整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郊居住空间结构及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特征
    第一节 居住社会组织结构及其空间演变
        一、从两县分治到统一管理
        二、从坊巷到街巷的演变
        三、保甲制度下的基层居住社会空间组织及其管理功能
        四、城市内部人口及其空间分布
    第二节 城市地域城、郊居住社会结构及其空间特征
        一、居住空间组织职能及其结构的分化特征
        二、农业社会背景下的城、乡居住空间结构特征
        三、城、乡居住空间单元及其演化
    第三节 城市内部居住空间分异及其演变
        一、居住分异的影响要素
        二、晚清时期西安城市居住空间的民族分异特征
        三、民国时期西安城市居住分异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城市空间结构的近代化特征及其成因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的近代化特征
        一、城市空间结构的近代化表征
        二、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空间过程
        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空间作用
    第二节 近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特征
        一、城市地域结构特征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特征
    第三节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成因分析
        一、地理空间因素
        二、社会政治因素
        三、交通技术因素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近代城市规划和建设及其影响
    第一节 近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及其历史局限性
        一、近代城市规划实践
        二、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三、近代城市规划的历史局限性
    第二节 近代城市规划对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作用
        一、《西京规划》功能分区思想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
        二、《西京城市分区及道路系统计划书》的启发
        三、近代历史文化保护实践及其影响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对西安城市建设及历史地理学应用研究价值的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九·一八”事变原因的再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独行的灵魂 ——关于纪录片《守望》的创作思考[D]. 周伟. 辽宁大学, 2018(01)
  • [2]抗战时期东北作家研究(1931-1945)[D]. 范庆超.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3]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D]. 周耀宏. 武汉大学, 2011(07)
  • [4]民国时期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研究[D]. 孙志丽. 华东理工大学, 2011(12)
  • [5]教育建设的第三条道路 ——民国时期教育研究组织之探析[D]. 张礼永.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6]王元化的“情志”说及其文学观[D]. 张婵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7]青岛地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D]. 刘庆. 山东大学, 2010(09)
  • [8]中国传统刑事司法中的实体主义精神研究[D]. 朱勇. 河北大学, 2008(04)
  • [9]革命·历史·叙事 ——中国当代革命历史小说(1949—1966)的意义生成[D]. 郭剑敏. 浙江大学, 2006(06)
  • [10]近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1840-1949)[D]. 任云英. 陕西师范大学, 2005(11)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