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需求下的薪酬策略理论模型

不确定需求下的薪酬策略理论模型

一、需求不确定下的补偿策略理论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李玉晨[1](2021)在《考虑次生灾害的应急物流网络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尽管突发事件下的应急救援问题受到诸多学者和管理者的关注,但目前在实际应急救援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响应速度慢、救援效率低等。与此同时,许多重特大灾害往往会引发次生灾害,且资料显示,次生灾害所带来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有可能会超过原生灾害,因此为了避免造成更大规模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次生灾害的影响不可忽视。研究表明在应急救援过程中物流相关的活动占比高达80%,作为灾后应急救援行动开展的重要保障,科学高效的应急物流网络能够加快物流进程,减少救援时间,进而减轻灾民痛苦。但灾害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动态变化等特点极大的增加了应急物流网络优化设计的难度。因此如何应对不确定因素及次生灾害对应急物流网络的影响,建立稳健性较高的应急物流网络是应急救援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考虑次生灾害的应急物流网络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旨在提高应急物流网络灾后响应速度和救援能力。运用随机优化、鲁棒优化及分布式鲁棒优化等运筹学方法根据不确定参数分布信息的掌握情况分别进行建模求解,并在考虑次生灾害的单周期优化模型的基础上扩展到多周期优化模型以应对持续性灾害。在模型求解方面,根据模型和问题自身特点分别运用改进的Benders分解算法、逐步对冲算法、滚动时域等方法提高模型求解效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研究了不确定参数概率分布信息已知情况下的应急物流网络随机优化问题。构建了考虑次生灾害的随机优化模型,采用条件概率场景树的方法描述不确定参数以及原生灾害与次生灾害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以最小化期望救援成本为目标优化灾前设施选址及库存决策、原生灾害及次生灾害后的物资分配决策。并将单周期决策问题扩展到多周期应急物流网络优化问题,根据动态更新的不确定参数相关信息,周期性地制定设施的选址、库存及物资分配计划。针对所构建的基于场景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在Benders分解算法的基础上,结合问题特点通过添加有效不等式、强化割平面等加速策略对算法进行改进,以加快其收敛速度,提高求解效率。数值实验表明考虑次生灾害的随机优化模型能够改善应急物流网络的救援能力,同时也验证了改进的Benders分解算法与直接求解的方法相比,在计算效率上的明显优势。(2)研究了不确定参数概率分布信息未知情况下的应急物流网络鲁棒优化问题。提出基于范围估计的条件概率场景树,通过随机场景和不确定集合相结合的方法描述不确定参数,建立考虑次生灾害的应急物流网络鲁棒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动态不确定参数,提出基于预测-决策制定-动态调整的多周期应急物流网络优化方法,建立了多周期鲁棒优化决策模型。根据模型特点,分别运用逐步对冲算法和滚动时域算法求解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加速策略。数值实验不仅验证了基于随机场景的鲁棒优化方法在提高决策抗干扰性上的优势,而且表明了多周期鲁棒优化方法在不确定参数动态变化下能够合理配置资源,减小资源浪费。另外,结果分析也验证了改进的模型求解算法在大规模问题下的求解性能。(3)研究了不确定参数概率分布信息不完备情况下的应急物流网络分布式鲁棒优化问题。充分利用现有不确定参数的相关数据,从中提取出概率分布相关的信息构建模糊集合,建立单周期分布式鲁棒优化基础模型,提出了基于对偶理论的模型转化和基于线性决策法则的模型近似方法以提高其可处理性,并将模型扩展到考虑次生灾害的多阶段决策形式。针对灾情信息动态更新的持续性灾害,提出基于模糊集合动态调整的多周期应急物流网络分布式鲁棒优化模型,并运用滚动时域的方法进行求解。数值实验验证了分布式鲁棒优化所得解决方案的稳定性,并且说明了增加不确定参数相关的数据规模能够通过修正概率分布模糊集合减小决策方案的保守性、提高决策的经济性。另外,结果表明面对持续性灾害时,多周期分布式鲁棒优化在需求满足率、总救援成本等方面优于单周期决策模型。本文立足于提高灾后应急物流网络响应速度和救援能力,针对优化过程中的不确定参数及次生灾害带来的影响,运用不同的决策方法设计和优化了应急物流网络,在丰富应急管理理论方法的同时又可以从实践上对应急管理提供决策建议,对于提高灾后应急物流网络优化与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彭泽栋[2](2021)在《面向石化企业的计划调度建模及优化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制造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构建了以“数据+模型+算法+算力”为核心的技术体系,赋能传统制造业提质降耗。智能制造已成为我国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其中,智能决策是智能制造的核心,决策质量以及其可靠性、时效性、鲁棒性是制造企业智能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智能决策中,多层级多系统协同决策、不确定环境下的鲁棒决策以及大规模决策问题的快速寻优是研究热点。本文以石化行业供应链上游页岩气开采设计计划问题及中下游炼油化工生产计划调度问题为工业应用背景,分别研究了在典型不确定性条件下,石化企业设计与计划集成建模、生产计划与调度集成建模以及相应的大规模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xed-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MILP)模型的分解算法。此外,针对石化企业原油操作调度、过程设计等问题中应用广泛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xed-Integer Nonlinear Programming,MINLP),本文对其通用分解算法及求解器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依次从复杂系统集成建模、不确定性建模以及高效求解算法三个方面提升企业决策智能化水平。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石化供应链上游页岩气田开发设计和计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页岩气田超结构的大规模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对页岩气田开发过程中钻井平台和页岩气井位置的选择、开采操作调度、输气管道的安装、管道尺寸的选择进行集成决策。考虑到传统求解方法和求解器的限制,通过对模型结构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解池的双层分解算法对模型进行高效求解,通过五个不同规模页岩气田工业案例验证了模型和双层分解算法的有效性。该模型通过对页岩气田开发问题中页岩气网络设计和开发计划协同决策,提升了页岩气开发项目的经济效益。2.针对产量不确定性下的页岩气田开采计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多阶段随机规划模型,其中页岩气井产量不确定性的观测时间由开发决策确定,属于2型内生不确定性。模型采用广义析取规划(Generalized Disjunctive Programming,GDP)对决策变量与不确定性参数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建模,并考虑了实际开发中产量不确定性参数的观测延迟。针对内生不确定性下多阶段随机规划模型的结构特点,采用拉格朗日分解算法和启发式策略对模型进行求解。案例分析表明该模型提供的最优决策可以通过对页岩气井开发顺序的调整来减少开发低产量井的风险。3.针对需求不确定性下的石化供应链中下游化工企业生产计划和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阶段随机规划的计划调度集成建模框架,通过耦合约束构建计划层和调度层在决策粒度和时间尺度上逻辑连接,并采用场景树对需求不确定性进行刻画。为了对通用模型进行有效求解,提出了一种包含多种加速策略的逐步对冲算法。状态任务网络(State-Task Network,STN)案例和实际乙烯工厂案例都验证了该建模框架及算法的优越性,有效解决了传统的生产计划和调度中分步决策导致的生产效益下降和无法处理不确定性干扰的问题。4.针对石化行业企业级优化问题中常见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以外逼近法为基础对其通用求解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了解决外逼近法在非凸MINLP模型中的收敛性问题,提出了基于McCormick松弛的全局外逼近法和全局LP/NLP分支定界算法,通过非凸约束的McCormick凸松弛和凹松弛生成其有效割平面,构建非凸MINLP问题可行域的多面体近似,并通过添加整数割平面或禁忌表保证算法的收敛性。两种算法均已部署在开源求解器MindtPy(Mixed-Integer Nonlinear Decomposition Toolbox in Pyomo)中。通过原油操作调度问题以及上百个数值案例和工程案例的测试,验证了该算法对非凸MINLP问题的求解性能。5.针对经典外逼近法在相邻迭代间主问题最优解大幅跳变的问题,提出了正则化外逼近法。通过加入正则化问题的求解,对主问题最优解进行信赖域投影,限制相邻迭代间暂行解的移动范围。其中正则化问题通过对目标函数的边界限制构建等价的信赖域约束,并提出了基于l1范数、l2范数、l∞范数、拉格朗日函数一阶和二阶近似等多种信赖域范围计算方法。上百个开源数值案例和工程案例测试表明正则化的加入可以大幅降低不可行整数组合的发生次数,有效减少算法收敛所需的迭代次数,验证了正则化外逼近法相比于经典外逼近法在求解性能上的优越性。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提出了内生和外生不确定性下企业级优化集成建模框架和混合整数规划分解算法的未来研究方向。

李振[3](2021)在《产出不确定下新产品预售策略的鲁棒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十九届五中全会报告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经济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可见,创新不仅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法宝,而且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从微观层面看,产品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关键举措,而新产品的成功推出需要产供销各个环节的共同支撑与有机衔接。但是,受内外部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新产品普遍存在产出不确定性,这成为了新产品成功推出的首要障碍。通过梳理代表性行业典型新产品的生产现状,本文归纳出新产品产出不确定性的来源、影响、显着特征及其典型的供应链运作场景,进而挖掘出商业环境中新产品产出不确定问题的关键点。鉴于新产品固有的创新性和产出信息的复杂多样性,以常用的随机产出因子的部分信息表示新产品的产出不确定性。从制造业企业单独应对自身产出不确定风险的视角切入,基于企业内部产供销有机衔接,构建生产商在产出不确定环境下销售新产品的过程中引入预售的两阶段鲁棒报童模型。采用极大极小的鲁棒优化方法研究该模型,一方面探寻应对新产品产出不确定风险的新的可能路径,另一方面为相关企业在产出不确定环境下稳健高效预售新产品提供策略建议。研究不但将预售模式的商业价值拓展至供给侧,即预售可以缓解新产品产出不确定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冲击;而且发现了产出不确定下引入预售模式的阈值条件,并且得到了新产品的鲁棒最优预售数量及其影响因素。这些结论既为应对新产品的产出不确定风险提供了新的借鉴思路,又从定价与限量角度为产出不确定下新产品的预售提出了鲁棒策略建议,故而能为相关企业在产出不确定环境下稳健高效运作新产品提供参考建议,进而为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等宏观指导性政策的落地提供微观运作基础。

李媛[4](2021)在《不确定环境下我国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理论模型与政策研究》文中认为可耗竭资源跨期配置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研究分析各不确定环境因素对资源配置可能产生的影响,为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是能源经济研究者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首先从宏观决策主体和微观决策主体两个视角,利用NPEST(自然、政策、经济、文化、技术)分析法,梳理了影响我国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其次,从宏观决策主体视角,就“两类能源储量不确定”构建随机动态规划模型,利用理论模型求解及数值模拟分析探讨了其对我国可耗竭能源最优跨期配置路径及可耗竭能源向替代能源转换的最优时机问题;就“多种后备技术发现不确定”构建随机动态规划模型,利用理论模型求解及情景分析,研究了多种后备技术发现时间与成本不确定对可耗竭能源最优跨期配置及后备技术采用的影响;就“碳排放上限约束”政策实施与否不确定,构建一般动态规划模型,利用理论求解及情景分析,研究了此政策不确定条件下可耗竭能源最优跨期配置路径及能源价格路径;就“污染第三方治理”、“碳税”及“污染治理补贴”政策不确定,构建多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利用理论求解及数值模拟探讨了三种政策对我国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路径、环境污染及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从微观决策主体视角,就“煤炭价格不确定”构建随机动态规划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煤炭价格不确定对微观煤炭企业生命周期内各阶段最优决策的影响。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可耗竭能源可得性越不确定,决策者就越早转向替代能源。替代能源的可得性越不确定,决策者就越晚转向替代能源。转换越早,可耗竭能源开采速率越高,否则越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转换成本近乎等于零的情况下,决策者也可能不会立即转向使用替代能源。(2)直至最终的后备技术被发现且未来无更优的后备技术可期,这段时间内,Hotelling法则不再适用,更优后备技术发现的不确定性加速可耗竭能源开采。现有后备技术转换成本越高,被采用时间越晚,更优后备技术发现概率放大了这种趋势。并且当有更优后备技术可预期时,不管现有后备技术的转换成本是高还是低(零转换成本是一种特殊情况),其采用时间都可能(但不是必须)被延迟。(3)实施“碳排放上限约束”政策前、后及期间,可耗竭能源开采速率递减或维持恒定,替代能源利用速率递增。当替代能源表现为“干中学”时,如果在上限具有约束力期间或之前替代能源首次被使用,能源价格会出现双峰价格路径,这种价格路径不同于传统的Hotelling法则。(4)“污染第三方治理”、“碳税”政策都有利于污染治理,且有利于延缓可耗竭能源开采;但对污染治理进行补贴,会引起“绿色悖论”,短期内增加可耗竭能源开采,导致环境污染可能增加;三种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确定。(5)由临界价格决定的煤矿各阶段(施工开始前、建设完成1/3、建设完成2/3、建设100%完成且开始生产、暂时封存、重启或废弃)最优决策存在显着差异。在很低的价格指数水平,煤矿就开始建设,随着建设的进行,临界价格会上升,随后下降至一个较低水平,导致煤矿停止生产(封存),之后在一个较高的价格水平,煤矿重新开始生产,模拟结果没有给出煤矿废弃的临界价格。对比研究发现,“低价格政策”下煤矿开采的所有阶段中,临界价格指数都比在“高价格政策”下要高。储量小的煤矿比储量大的煤矿所有阶段的临界价格都更高。高波动率下两种政策下开始阶段的临界价格都有所降低。用GBM描述的单一价格政策下,临界价格在非常高的水平煤矿才开始生产,然后在随后的阶段下降。数值模拟结果还显示,逐渐增加的碳排放税对能源生产者更有利。本研究拓展了我国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理论研究内容,在同一框架下考虑多个不确定因素,为不确定环境下优化我国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策略、选择可耗竭能源向替代能源最优转型时机以及完善我国环境政策及污染治理方式提供理论研究基础和政策建议。该论文有图49幅,表22个,参考文献259篇。

降亚迪[5](2020)在《需求不确定下集装箱低碳多式联运路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集装箱多式联运是提高运输效率、推动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关键,也是降低成本、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的利刃。而如何在碳减排政策和动态需求变化的内外部条件下优化集装箱运输路径,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在市场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集装箱低碳多式联运路径的合理优化对减少碳排放量,降低成本,有效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共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进行了如下工作:首先,描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领域文献进行分析,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对集装箱多式联运、低碳多式联运、鲁棒优化方法以及遗传算法等相关理论进行阐述,以为后续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其次,对集装箱低碳多式联运路径优化进行概述,提出优化主体并对成本构成进行详细阐述。再次,以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分别建立需求确定下和需求不确定下集装箱低碳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并提出基于蒙特卡洛的灾变自适应遗传算法进行模型求解。最后,将该模型应用到实例中,通过对比传统遗传算法和改进遗传算法的计算结果,验证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将需求确定、需求不确定下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鲁棒优化特性;调整碳税率大小,进行相应灵敏度分析。本文旨在以一种较平稳的方法解决需求不确定下集装箱低碳多式联运路径优化问题,在考虑集装箱运输成本、转运成本、时间成本以及基于分段累进碳税率的碳排放成本的基础上,追求系统总成本最小化,同时利用鲁棒性降低系统的不稳定性。这样既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减轻环境负担,实现多方共赢,又可以保证多式联运系统的稳定运行,有效满足运输的低碳化、动态化、个性化等需求,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科学化发展。

韩亮[6](2020)在《面向未知曲面作业的协作机器人多重交互柔顺控制方法》文中指出随着航空、航天、汽车等行业的发展,曲面加工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于加工性能及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适应不同曲面零件的高效率、高精度、高安全性加工需求,需要充分考虑人、机、环境中的多重交互问题。以往的研究大多仅考虑人与机器人之间或机器人与环境之间的单一交互问题,且假定曲面特征已知或通过视觉等测量手段获得曲面特征信息。本文面向未知曲面加工作业,考虑人-机-环境的多重交互特性,研究协作机器人的柔顺控制方法,包括未知曲面上的轨迹表达与泛化、碰撞检测与外力估计、参考位姿生成和自适应柔顺控制等,并建立了实验系统,开展实验验证。针对未知曲面上难以进行轨迹泛化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动态运动基元DMP(Dynamic Movement Primitive)方法,解决了未知曲面上的轨迹表达与泛化问题。DMP作为轨迹表达方法之一,具有优良的轨迹泛化、避障和抗干扰性能。然而,当目标点与初始点重合、目标点与初始点很接近、新目标点与旧目标点分布于初始点两侧,或具有曲面约束时,原始的DMP方法不具备轨迹泛化的能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定义调整余弦相似度,用于优化和评估曲线相似度;定义力耦合项,设计末端力控制律实现机械臂与曲面保持期望接触力。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了解决人-机-环境(对象)之间的碰撞检测与外力估计问题,扩展了动量观测器的方法,实现了机械臂与环境、被操作物体与环境的碰撞检测与外力估计。已有的通过动量观测器进行机械臂的碰撞检测与外力估计的方法,大都针对单臂的情况或双臂本体之间的碰撞检测。本文将其扩展到一般情况,充分考虑了机器人本体、操作对象与环境,实现了机械臂、操作对象的碰撞检测与外力估计,充分提高了人-机-环境系统的安全性。进而,以双臂操作物体时形成的闭链系统为例,将外力估计方法进一步用于双臂与物体之间、物体与环境之间的多重柔顺控制。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针对未知曲面作业难以确定机械臂末端参考位姿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操作面法向量和标称操作力映射的参考位姿获取方法。以往的研究多是基于力传感器的测量估计曲面的法向量,往往针对特定打磨工具,如球体,圆柱等,且需要将摩擦力进行简化才能得到简洁的表达式。本文提出了基于操作面法向量和标称操作力映射的机械臂末端参考位姿获取方法,通过在已知平面上学习,得到力传感器信息与曲面法向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将学习到的策略应用到未知曲面上,得到机械臂末端的参考位姿轨迹。通过自适应位姿补偿和迭代学习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曲面参考位姿的估计精度。最后,进行了7自由度机械臂未知曲面作业的参考位姿获取的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人-机-环境多重交互中的动力学耦合特性复杂、动力学模型和环境阻抗模型具有不确定性,难以实现高精度的轨迹跟踪和力控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了多种交互关系的统一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方法,实现了人-机交互和机械臂-环境交互的解耦与柔顺控制。首先,使用等效的二阶阻抗模型对人-机-环境多重交互系统进行了建模。其次,基于动量观测器和末端六维力传感器分别获得人对机械臂的作用力和环境对机械臂的作用力,使用选择矩阵将人的因素与环境的因素解耦。最后,提出了基于RBFNN(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的自适应轨迹跟踪和自适应导纳控制方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建立了面向未知曲面作业的协作机器人实验系统。基于此实验系统,开展了基于改进DMP的轨迹表达与泛化实验、碰撞检测与外力估计实验、未知曲面作业的机械臂参考位姿获取实验、人-机-环境多重交互的自适应柔顺控制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正确性。论文的研究为协作臂在未知曲面、多重交互和人机协作的安全性柔顺控制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对于改善未知曲面作业中机械臂的轨迹和力控制精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郭龙[7](2020)在《基于契约的随机产出和需求下的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物流服务功能提供商→物流服务集成商→顾客”组成的物流服务供应链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数学分析、运筹学和博弈论等数学工具,借鉴传统供应链的契约协调理论,分别对物流服务能力产出不确定、需求不确定以及产出和需求同时不确定环境下的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首先,研究了随机产出下的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在物流服务能力产出不确定情况下,建立了基于能力盈余风险共担契约和能力缺失惩罚契约的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模型。结果表明:能力盈余风险共担契约降低了物流服务功能提供商的风险,功能提供商能够降低物流服务能力的投资储备量,但能力缺失惩罚契约增加了物流服务功能提供商的风险,为了避免惩罚,该机制通过刺激物流服务功能提供商提高物流服务能力投资储备数量,从而提高了物流服务能力产出量。能力盈余风险共担契约和能力缺失惩罚契约均可以实现物流服务功能提供商和集成商之间收益的自由分配,其中收益分配系数取决于物流服务集成商和功能提供商的谈判能力,体现了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柔性。其次,研究了随机需求下的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针对线性需求和弹性需求两种需求模式,结合供应链中的收益共享、价格折扣和努力成本分摊契约,提出了三种新的协调机制,即直接回馈-收益共享协调契约、多层次回馈协调契约和直接回馈-努力水平共享协调契约。结果表明:无论是线性需求模式还是弹性需求模式下,直接回馈-收益共享协调契约、多层次回馈协调契约均可以实现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协调,而直接回馈-努力水平共享协调契约仅能实现线性需求模式下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协调,并不能实现弹性需求模式下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协调。线性需求模式下,物流服务功能提供商更倾向于直接回馈-收益共享协调契约和直接回馈-努力水平共享契约,而物流服务集成商更倾向于多层次回馈协调契约。弹性需求模式下,物流服务功能提供商更倾向于多层次回馈协调契约,物流服务集成商更倾向于采取直接回馈-收益共享协调契约。最后,研究了产出和需求同时随机下的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对产出和需求同时不确定的情形,提出了一种灵活的柔性订货策略,并提出了基于收益共享契约的惩罚-回馈契约联合协调策略。结果表明:产出和需求均不确定的情形下,柔性订货策略不仅可以减少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同时还可以通过协调契约显着提高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整体收益水平,物流服务供应链收益增长率随着产出不确定和需求不确定性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基于收益共享契约的惩罚-回馈联合协调契约可以实现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协调,且物流服务功能提供商和集成商通过调整收益共享系数可以实现物流服务供应链收益的合理分配。

陈丹丹[8](2020)在《不确定环境下的集装箱多式联运运输路径鲁棒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集装箱多式联运具有产业链长、高效便捷、集约经济、安全可靠等优势,是货物运输发展的重要方向。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对推进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交通有效供给、更好发挥区域交通优势、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等具有重要作用。在国家“一带一路”经济战略的引导下,中国物流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集装箱多式联运也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广阔的多式联运市场也带动了一批货运代理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货运代理企业在运营中,需要规划多式联运运输路径,组织运输,满足客户多样化的运输需求,提高服务的经济性、时效性和可靠性,因而多式联运路径规划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也是运输规划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针对当前多式联运路径规划既有研究在优化建模和算法设计上存在的不足制约了其为实际问题提供决策支持的可行性,本文研究了考虑不确定扰动的集装箱多式联运运输路径鲁棒优化问题,并深入探讨了不确定因素对总运输成本和运输路径选择影响。首先,考虑到在部分地区发生集装箱短缺时,铁路站点集装箱以及船公司集装箱的使用与运输方式选择相互链接的情况,以及铁路集装箱在不同运输方式选择下,具有不同使用时间限制的情景,研究了集装箱使用限制的多式联运运输路径规划问题,建立了以最小化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的多目标非线性规划模型。然后,考虑到运输路段发生价格扰动的情景,以区间法刻画路段集装箱运输价格的不确定性,提出路段总运输成本和节点转运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的混合整数鲁棒优化模型,并采用Bertsimas鲁棒思想进行模型线性化处理,并对模型采用精确解求解。其次,考虑到运输路段发生运输能力扰动的情景,建立了运输路段上具有集装箱运输能力限制的基础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路段运输能力参数处在一个有界对称的闭区间内的不确定情景,采用Bertsimas鲁棒思想建立了运输能力扰动下鲁棒水平可控的多式联运运输路径鲁棒优化模型,采用精确解求解方法对案例进行求解和分析。最后,在前述研究之上,考虑了路段运输价格和运输能力同时发生扰动情景下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问题。基于Bertsimas鲁棒思想对模型中存在的运输价格和运输能力不确定参数进行鲁棒线性转化,采用粒子群-遗传混合算法对转化后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参数的灵敏度分析,深入探讨了双因素扰动对多式联运运输路径选择的影响。

潘建[9](2020)在《资金约束下多主体供应链的最优决策及融资策略选择》文中研究说明资金约束问题是影响供应链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供应链融资已成为供应链企业必不可少的经营环节。商业银行在参与供应链融资中主要发挥了资金支持与风险控制的作用,其往往以固定利率或可变利率为供应链企业提供信贷资金。在银行的固定贷款利率下,供应链企业需要制定最优运营决策以保证收益最大化;在银行的可变贷款利率下,银行需制定最优贷款定价决策,供应链企业除了要制定最优运营决策,还面临着是否要组成供应链联盟来共同申请银行贷款的融资策略选择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将产出不确定而需求确定的二级供应链作为研究对象。当银行贷款利率可变时,将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联盟申请银行贷款的融资策略称为协同融资策略,该策略下,银行的贷款利率虽然是可变的,但制造商和零售商获得相同的贷款利率;反之为非协同融资策略,制造商和零售商获得的贷款利率不一定相同。在假设制造商和零售商都存在资金约束问题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以下三方面问题:首先,研究资金约束下二元主体博弈的供应链企业最优决策问题,运用博弈论等方法,构建模型求解了制造商的最优计划产量决策,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决策,并运用数值仿真验证了最优解的存在;其次,研究资金约束下三元主体博弈的供应链企业及银行最优决策问题,分析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决策,并运用博弈论方法、最优化方法等,分别构建了非协同融资和协同融资下银行贷款利率设定模型,比较了两种融资策略下银行的最大贷款收益,并运用数值仿真验证了研究结论;最后,结合银行在两种融资策略下的贷款利率设定模型,根据供应链企业在两种融资策略下最优决策与银行贷款利率的关系,比较了在两种融资策略下供应链企业的最大收益,并运用数值仿真验证了研究结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为:第一,在产出不确定而需求确定的二级供应链中,制造商存在最优计划产量,制造商计划产量与银行贷款利率负相关,零售商最优订货量为市场需求量或零,并给出了两种最佳订货量的判定条件;第二,当银行贷款利率是决策变量时,本文给出了两种融资策略的银行贷款利率设定模型,并发现供应链非协同融资对银行是占优策略;第三,在银行的可变贷款利率下,存在一定条件使得协同融资时供应链企业的收益更大,但协同融资对供应链企业并不总是有利的,也存在协同融资对零售商不利的情形。本文研究结果的实践应用价值在于:第一,当银行按照约定俗成的固定利率发放贷款时,本文的研究为供应链企业的生产订货管理提供了一套决策范式;第二,为商业银行对供应链协同融资和非协同融资的贷款定价提供了决策方法,另外,非协同融资对银行更有利的结论,可以促使银行通过制定非协同融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进行非协同融资;第三,对供应链企业选择协同融资和非协同融资策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标准,另外,当协同融资或非协同融资仅使一方占优时,可以促使在供应链内部应制定相应收益分配契约,以保证某一融资策略下存在劣势的供应链企业能够得到相应补偿。

赵守婷[10](2020)在《复杂多变环境下的供应链协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供应链面临的环境总是复杂多变。首先,影响供应链外部环境的因素多种多样,例如,新兴科技的革新、国家政策的更新、世界政治局势的变化、全球化市场的形成、突发的自然灾害等。其次,供应链中的很多元素都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成本、价格、需求等。供应链中的企业基于各自的利益进行合作,本应和平相处,但是由于供应链环境的复杂多变,供应链中的企业之间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关注当供应链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时,供应链中的企业应该如何合作与协调的问题。具体来说,本文分别研究了供应链中的需求、生产成本以及价格受到复杂环境影响时的供应链协调问题。技术环境的革新会给供应链带来新的挑战。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商务的繁荣,同时也催生了新的促销模式。比如,每年11月11日,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都会进行“双十一”促销,产品需求井喷,同时也带来了快递爆仓、延迟配送、投诉率高等问题。本文构建了包含一个在线销售企业和一个快递企业的供应链模型来研究在线销售企业如何进行价格促销、快递企业如何增加配送能力以及电商企业和快递如何合作与协调的问题。本文分别刻画了确定型需求与不确定型需求下,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时企业的最优决策。本文发现,分散决策可能会造成更低的销售价格,因而产生更多的需求。此外,在市场规模比较大时,分散决策下的快递企业不愿意投入太多来扩增配送能力。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个收益-成本共享合约,该合约能够协调需求确定以及需求不确定时的供应链。本文是第一个考虑到快递企业和在线销售商之间的协调问题的研究。供应链环境的复杂多变会导致生产成本的不确定波动。生产成本在企业决策以及供应链协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当生产成本不确定时,会给制造商带来风险,并且导致供应链中的一些矛盾。基于此,本文构建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销售商构成的供应链模型,在该模型中,当制造商和销售商签订合约时,制造商的生产成本还不确定。通过模型求解,本文得到了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的最优决策和最优利润。通过对两种决策下的模式进行比较,本文发现生产成本不确定增加了供应链中的激励冲突。于是本文设计了一个不完全合约,在该不完全合约下,企业之间先签订一个批发价和一个订货量,当生产成本实现之后,企业对批发价和订货量再进行协商。本文证明了这样的不完全合约能够协调成本不确定下的供应链。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合约的不完全程度、再协商自由度以及剩余控制权对协调供应链的影响。本文是第一个在供应链协调中考虑合约的不完全性的研究。供应链环境的复杂多变会导致农产品、能源产品等产品的销售价格的不确定波动。销售价格的不确定不仅能使得销售企业受损,甚至可能造成销售企业运营中断。本文构建了包含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销售商的两周期供应链模型,在两个周期中,当企业签订合约时,产品未来的市场价格还不知道。通过对比不存在销售商运营中断以及存在销售商运营中断的情形可以发现,价格不确定造成的运营中断风险会损害制造商以及供应链的利益,但是运营中断虽然发生在销售商身上,销售商在一些情况下甚至可以从运营中断风险中获利。然后本文受到现实案例的启发,考虑了补偿合约,即制造商可以选择在销售商运营中断的时候给与资金帮助,帮助其走出运营中断的风险。本文发现补偿合约可以降低销售商运营中断风险给制造商和供应链造成的损失。该补偿合约虽然能提升供应链绩效,但是不能完全避免运营中断带来的损失。于是本文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合约,在该合约下,销售商还会分享一部分高价带来的收益。本文证明,这样的合约能够协调供应链。本文在供应链协调中考虑了价格不确定以及销售商运营中断,与以往的研究都不同。

二、需求不确定下的补偿策略理论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需求不确定下的补偿策略理论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考虑次生灾害的应急物流网络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1.3.1 应急物流网络优化中的不确定因素
        1.3.2 本研究所面向灾害类型的界定
        1.3.3 多阶段决策与多周期决策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应急物流网络优化中不确定参数的处理方法
        2.1.1 基于场景的随机优化相关研究
        2.1.2 基于不确定集合的鲁棒优化相关研究
    2.2 应急物流网络设施选址及资源分配相关研究
    2.3 考虑次生灾害的应急物流网络优化相关研究
    2.4 模型求解方法
    2.5 研究现状总结
第3章 应急物流网络优化模型构建及求解方法
    3.1 ELNO中不确定参数的处理方法
        3.1.1 随机优化决策方法
        3.1.2 鲁棒优化决策方法
        3.1.3 分布式鲁棒优化决策方法
    3.2 应急物流网络优化建模思路
        3.2.1 应急物流网络联合优化基本模型
        3.2.2 考虑次生灾害的应急物流网络优化基本模型
    3.3 模型优化求解方法
        3.3.1 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求解:BD算法
        3.3.2 多周期随机规划模型求解:PH算法
        3.3.3 参数动态更新的模型求解:RH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考虑次生灾害的应急物流网络随机优化
    4.1 引言
    4.2 单周期应急物流网络随机优化模型构建及求解
        4.2.1 问题描述
        4.2.2 基于场景的三阶段随机优化模型
        4.2.3 基于场景分解的BD算法
        4.2.4 数值实验
        4.2.5 结果分析
    4.3 多周期应急物流网络随机优化模型构建及求解
        4.3.1 问题描述
        4.3.2 多周期随机优化模型
        4.3.3 数值实验
        4.3.4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与管理启示
第5章 考虑次生灾害的应急物流网络鲁棒优化
    5.1 引言
    5.2 单周期应急物流网络鲁棒优化模型构建及求解
        5.2.1 问题描述
        5.2.2 基于场景的应急物流网络鲁棒优化模型
        5.2.3 PH算法及加速求解策略
        5.2.4 数值实验
        5.2.5 结果分析
    5.3 多周期应急物流网络鲁棒优化模型构建及求解
        5.3.1 问题描述
        5.3.2 基于短期需求估计的动态应急物流网络模型
        5.3.3 基于动态调整策略的RH方法
        5.3.4 数值实验
        5.3.5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与管理启示
第6章 考虑次生灾害的应急物流网络分布式鲁棒优化
    6.1 引言
    6.2 单周期应急物流网络分布式鲁棒优化模型构建及求解
        6.2.1 问题描述
        6.2.2 分布式鲁棒优化模型构建与分析
        6.2.3 模型理论目标函数上下界分析
        6.2.4 分布式鲁棒优化模型求解方法
        6.2.5 考虑次生灾害的分布式鲁棒优化模型
        6.2.6 数值实验
        6.2.7 结果分析
    6.3 多周期应急物流网络分布式鲁棒优化模型构建及求解
        6.3.1 问题描述
        6.3.2 多周期分布式鲁棒优化模型
        6.3.3 模型求解方法
        6.3.4 数值实验
        6.3.5 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与管理启示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面向石化企业的计划调度建模及优化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术语表
1 绪论
    1.1 智能制造下企业级优化的背景和意义
    1.2 企业级优化的挑战
    1.3 石化企业决策建模
        1.3.1 企业级建模方法
        1.3.2 集成建模
        1.3.3 不确定性建模与优化
    1.4 大规模混合整数规划优化算法
        1.4.1 针对MILP问题的分解算法
        1.4.2 针对MINLP问题的分解算法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2 多周期页岩气田开发设计及计划问题研究
    2.1 引言
    2.2 相关工作
    2.3 问题描述
    2.4 模型假设
    2.5 数学模型
        2.5.1 符号说明
        2.5.2 页岩气井开发约束
        2.5.3 关井约束
        2.5.4 钻机分配约束
        2.5.5 流量平衡约束
        2.5.6 管道尺寸约束
        2.5.7 目标函数
    2.6 双层分解算法
        2.6.1 主问题定义
        2.6.2 子问题定义
        2.6.3 基于解池的双层分解算法
    2.7 案例分析
        2.7.1 模型性能分析
        2.7.2 算法性能分析
        2.7.3 最优决策分析
    2.8 本章小结
3 产量不确定性下的页岩气田开发设计及计划问题研究
    3.1 引言
    3.2 问题描述
        3.2.1 模型假设
    3.3 确定性模型
        3.3.1 符号说明
        3.3.2 页岩气井开发约束
        3.3.3 钻机分配约束
        3.3.4 流量平衡约束
        3.3.5 管道容量约束
        3.3.6 目标函数
        3.3.7 现金流约束
    3.4 多阶段随机规划模型
        3.4.1 流量约束
        3.4.2 期望净现值
        3.4.3 初始不可预期约束
        3.4.4 条件不可预期约束
        3.4.5 逻辑约束
    3.5 拉格朗日分解
        3.5.1 启发式算法
    3.6 案例分析
        3.6.1 拉格朗日分解算法计算结果
        3.6.2 随机规划决策过程
        3.6.3 产量系数方差灵敏度分析
        3.6.4 增大区域间产量期望值差异
        3.6.5 针对不确定性参数概率分布的灵敏度分析
        3.6.6 不确定性参数观测延迟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4 需求不确定下的生产计划调度集成模型研究
    4.1 引言
    4.2 问题描述及通用模型
    4.3 求解策略
        4.3.1 基于逐步对冲算法的求解策略
        4.3.2 加速策略
    4.4 案例分析
        4.4.1 应用案例
        4.4.2 实际工业案例
    4.5 本章小结
5 针对非凸MINLP问题的全局外逼近法研究
    5.1 引言
    5.2 外逼近法
    5.3 基于LP/NLP的分支定界算法
    5.4 基于McCormick松弛的全局外逼近法
        5.4.1 McCormick松弛
        5.4.2 基于McCormick的全局松弛外逼近法
        5.4.3 基于McCormick松弛的LP/NLP分支定界算法
    5.5 收敛性证明
    5.6 工程实践细节
        5.6.1 整数割平面
        5.6.2 禁忌表
        5.6.3 分支定界算法
    5.7 算法性能测试
        5.7.1 数值示例
        5.7.2 工业案例:炼油厂原油操作调度问题
        5.7.3 基准库测试
    5.8 本章小结
6 正则化外逼近法及LP/NLP分支定界算法研究
    6.1 引言
    6.2 正则化外逼近法
    6.3 基于拉格朗日函数的正则化
    6.4 收敛性证明
    6.5 正则化LP/NLP分支定界算法
    6.6 算法性能测试
        6.6.1 工程实践细节
        6.6.2 外逼近法性能测试
        6.6.3 正则化外逼近法性能测试
    6.7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拉格朗日分解中乘子更新方法
        A.1 割平面法
        A.2 次梯度法
    B 第二章广义析取规划约束重构
    C 非凸MINLP算例集
    D 凸MINLP算例集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产出不确定下新产品预售策略的鲁棒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 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新产品产出不确定性的典型特征及供应链场景
    2.1 新产品产出不确定性的来源、影响与特征
    2.2 新产品产出不确定性的典型供应链运作场景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产品产出不确定下引入预售的鲁棒定价策略
    3.1 模型描述与基本假设
    3.2 鲁棒最优正常销售定价
    3.3 数值仿真与定价策略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产品产出不确定下引入预售的鲁棒限量策略
    4.1 模型描述与基本假设
    4.2 鲁棒最优预售数量
    4.3 数值仿真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A 发表的文章目录
    B 参与的科研项目

(4)不确定环境下我国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理论模型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2 我国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不确定环境因素分析
    2.1 不确定环境因素NPEST分析
    2.2 不确定环境因素综合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两类能源储量不确定条件下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
    3.1 引言
    3.2 模型建立
    3.3 可耗竭能源及替代能源储量均不确定对跨期配置的影响
    3.4 数值模拟
    3.5 结论与启示
    3.6 本章小结
4 多种后备技术发现不确定下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
    4.1 引言
    4.2 多种后备技术不确定条件下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模型
    4.3 多种后备技术不确定条件下可耗竭能源最优配置策略
    4.4 实践意义
    4.5 结论与启示
    4.6 本章小结
5 碳排放上限约束政策不确定下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
    5.1 引言
    5.2 模型的建立
    5.3 碳排放上限具有约束力对能源跨期配置及能源价格影响
    5.4 上限约束不确定条件下能源跨期配置策略与价格变化
    5.5 结论与启示
    5.6 本章小结
6 污染治理政策不确定下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
    6.1 引言
    6.2 污染治理的社会最优分析
    6.3 两种污染治理模式下的分散均衡分析
    6.4 两种污染治理模式比较分析
    6.5 不确定污染治理政策对能源、环境及经济的影响
    6.6 数值模拟分析
    6.7 结论与启示
    6.8 本章小结
7 价格不确定条件下煤炭企业最优跨期配置
    7.1 引言
    7.2 我国煤炭价格模型
    7.3 价格不确定条件下煤矿最优跨期配置模型
    7.4 煤炭价格随机过程中的参数估计
    7.5 不确定价格对煤矿开采项目的影响
    7.6 结论与启示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创新点
    8.4 不足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附录 4
附录 5
附录 6 半拉格朗日外推方法原理——三时间层半拉格朗日外推方法
附录 7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需求不确定下集装箱低碳多式联运路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2.1 集装箱多式联运
        2.1.1 集装箱多式联运的概念
        2.1.2 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特点
    2.2 低碳多式联运
        2.2.1 低碳多式联运的概念及意义
        2.2.2 碳排放量影响因素
    2.3 鲁棒优化方法
    2.4 遗传算法
        2.4.1 遗传算法简介
        2.4.2 遗传算法框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集装箱低碳多式联运路径优化分析
    3.1 集装箱多式联运路径及网络
    3.2 集装箱低碳多式联运路径优化主体分析
    3.3 集装箱低碳多式联运成本构成分析
        3.3.1 集装箱低碳多式联运运输成本分析
        3.3.2 集装箱低碳多式联运时间成本分析
        3.3.3 集装箱低碳多式联运碳排放成本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需求不确定下集装箱低碳多式联运鲁棒优化模型构建及求解
    4.1 问题描述与符号说明
        4.1.1 问题描述
        4.1.2 符号说明
    4.2 集装箱低碳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构建
        4.2.1 模型构成成本计算
        4.2.2 集装箱低碳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
    4.3 基于蒙特卡洛灾变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
        4.3.1 算法设计
        4.3.2 算法求解流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例分析
    5.1 实例描述
        5.1.1 实例背景
        5.1.2 数据来源
    5.2 模型求解
        5.2.1 结果分析
        5.2.2 鲁棒性分析
        5.2.3 碳税率灵敏度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部分MATLAB程序代码
附录2 距离数据获取及计算过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6)面向未知曲面作业的协作机器人多重交互柔顺控制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协作机器人系统研究综述
    1.3 曲面作业中协作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1.3.1 轨迹表达与泛化方法综述
        1.3.2 碰撞检测与外力估计技术综述
        1.3.3 未知曲面参考位姿获取方法综述
        1.3.4 人-机-环境多重交互柔顺控制方法综述
    1.4 目前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轨迹表达与泛化的改进DMP方法
    2.1 引言
    2.2 需求分析与原始DMP方法
        2.2.1 需求分析
        2.2.2 原始DMP方法及其限制
    2.3 改进的DMP方法与示教学习框架
        2.3.1 改进的DMP方法
        2.3.2 稳定性和收敛性分析
        2.3.3 基于改进DMP的示教学习框架
    2.4 基于改进DMP的轨迹表达与泛化
        2.4.1 平面上的轨迹表达与泛化
        2.4.2 曲面上的轨迹表达与泛化
        2.4.3 改进DMP方法的轨迹泛化流程
    2.5 仿真分析
        2.5.1 仿真系统
        2.5.2 平面轨迹规划仿真
        2.5.3 曲面轨迹规划仿真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人-机-环境交互中的碰撞检测与外力估计
    3.1 引言
    3.2 双臂闭链操作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
        3.2.1 机械臂运动学建模
        3.2.2 机械臂动力学建模
        3.2.3 物体动力学建模
    3.3 碰撞检测与外力估计方法
        3.3.1 单臂碰撞检测与外力估计方法
        3.3.2 物体的碰撞检测与外力估计方法
        3.3.3 碰撞分析与安全响应
    3.4 基于外力估计的双臂协调柔顺控制
        3.4.1 双臂协调柔顺控制总体框图
        3.4.2 内力分配与优化
        3.4.3 多重柔顺控制
    3.5 仿真分析
        3.5.1 仿真系统
        3.5.2 碰撞检测与外力估计仿真
        3.5.3 协调柔顺控制仿真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未知曲面上机械臂参考位姿获取方法
    4.1 引言
    4.2 曲面操作建模和参考位姿获取方法
        4.2.1 曲面操作建模
        4.2.2 参考位姿获取方法
    4.3 未知曲面参考位姿获取方法
        4.3.1 平面学习法向量
        4.3.2 未知曲面参考位姿获取
    4.4 参考位姿补偿方法
        4.4.1 自适应位姿补偿
        4.4.2 迭代学习力控制和姿态控制方法
        4.4.3 稳定性和收敛性分析
    4.5 仿真分析
        4.5.1 仿真系统
        4.5.2 平面学习法向量
        4.5.3 未知曲面作业的柔顺控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人-机-环境多重交互的自适应柔顺控制方法
    5.1 引言
    5.2 人-机-环境多重交互动力学建模与控制策略
        5.2.1 人-机-环境多重交互动力学建模
        5.2.2 人-机-环境多重交互控制框图
    5.3 自适应轨迹跟踪和力控制
        5.3.1 人-机-环境交互力分解
        5.3.2 自适应轨迹跟踪
        5.3.3 自适应导纳控制
    5.4 仿真分析
        5.4.1 仿真系统
        5.4.2 自适应轨迹跟踪仿真
        5.4.3 自适应力控制仿真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验系统与实验验证
    6.1 引言
    6.2 实验系统
    6.3 基于改进DMP的曲面轨迹规划实验
        6.3.1 曲面轨迹"2"的规划
        6.3.2 曲面圆轨迹规划与力控制
    6.4 双臂碰撞检测与外力估计实验
        6.4.1 碰撞检测实验
        6.4.2 外力估计实验
        6.4.3 力控制实验
    6.5 未知曲面作业的机械臂参考姿获取实验
    6.6 人-机-环境多重交互的自适应柔顺控制实验
    6.7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基于契约的随机产出和需求下的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和符号清单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物流服务供应链研究综述
        2.1.1 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概念与结构研究
        2.1.2 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协同与协调研究
        2.1.3 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其他主题研究
    2.2 供应链契约
        2.2.1 批发价格契约
        2.2.2 回购契约
        2.2.3 数量弹性契约
        2.2.4 利益共享契约
        2.2.5 回馈与惩罚契约
    2.3 随机产出和需求下的供应链管理研究
        2.3.1 随机产出供应链管理研究
        2.3.2 随机需求供应链管理研究
        2.3.3 产出和需求双边随机下的供应链管理研究
    2.4 研究述评
3 考虑随机产出下的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
    3.1 问题描述及参数说明
    3.2 基本模型
    3.3 随机产出下基于批发价格契约的LSSC协调
        3.3.1 物流服务功能提供商最优投资储备决策模型
        3.3.2 物流服务集成商最优采购决策模型
        3.3.3 批发价格契约下物流服务供应链最优决策模型
    3.4 物流服务能力盈余下基于风险共担契约的LSSC协调
        3.4.1 物流服务功能提供商最优投资储备决策模型
        3.4.2 物流服务集成商最优采购决策模型
        3.4.3 能力盈余风险共担契约下物流服务供应链决策分析
    3.5 物流服务能力缺失下基于惩罚契约的LSSC协调
        3.5.1 物流服务功能提供商的最优投资储备决策
        3.5.2 物流服务集成商的最优采购决策模型
        3.5.3 能力缺失惩罚契约下物流服务供应链最优决策分析
    3.6 算例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考虑随机需求下的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
    4.1 问题描述及参数说明
    4.2 基本模型
    4.3 需求受价格-努力因素影响的LSSC协调
        4.3.1 回馈协调契约下集中决策模型
        4.3.2 直接回馈-收益共享协调契约
        4.3.3 多层次回馈协调契约
        4.3.4 直接回馈-努力水平共享协调契约
    4.4 算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产出和需求同时随机下的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
    5.1 问题描述及参数说明
    5.2 集中决策模型
    5.3 分散决策模型
        5.3.1 物流服务集成商的最优采购决策
        5.3.2 物流服务功能提供商的最优投资生产决策
    5.4 基于收益共享契约的惩罚-回馈契约下LSSC协调
    5.5 算例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不确定环境下的集装箱多式联运运输路径鲁棒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与运输情景界定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4 章节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多式联运概述
        2.1.1 多式联运运输形式
        2.1.2 多式联运运营网络分析
    2.2 确定环境下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研究
        2.2.1 多式联运优化目标:单目标路径优化与多目标路径优化
        2.2.2 不同货品的多式联运运输路径优化问题
        2.2.3 特殊场景下的多式联运运输路径优化问题
        2.2.4 多式联运优化问题的求解方法
    2.3 不确定环境下多式联运路径优化研究
        2.3.1 不确定的描述方法
        2.3.2 不确定环境下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
    2.4 运输路径鲁棒优化研究
        2.4.1 鲁棒线性优化理论
        2.4.2 运输路径的鲁棒性
        2.4.3 运输路径鲁棒优化现状
    2.5 研究评述
第三章 考虑集装箱使用限制的多式联运运输路径优化
    3.1 问题描述
    3.2 模型建立
        3.2.1 模型参数
        3.2.2 模型目标函数
        3.2.3 模型约束
    3.3 求解步骤
    3.4 案例分析
        3.4.1 案例描述
        3.4.2 案例结果
        3.4.3 案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运输价格不确定的多式联运运输路径鲁棒优化
    4.1 问题描述
    4.2 模型建立
        4.2.1 模型参数
        4.2.2 确定情形下的运输路径优化模型
        4.2.3 运输价格不确定情形下的鲁棒转化模型
    4.3 大规模算例分析
        4.3.1 算例描述
        4.3.2 参数敏感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运输能力不确定的多式联运运输路径鲁棒优化
    5.1 问题描述
    5.2 模型建立
        5.2.1 模型参数
        5.2.2 确定情形下的运输路径优化模型
        5.2.3 运输能力不确定情形下的鲁棒转化模型
    5.3 大规模算例分析
        5.3.1 算例介绍
        5.3.2 参数敏感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运输价格和运输能力双因素扰动的多式联运运输路径鲁棒优化
    6.1 问题描述
    6.2 模型建立
        6.2.1 模型参数
        6.2.2 多式联运运输路径基础优化模型
        6.2.3 运输能力和运输价格不确定的鲁棒优化
        6.2.4 运输价格和运输能力双因素扰动下的鲁棒转化模型
    6.3 模型的求解
        6.3.1 粒子群-遗传混合算法
        6.3.2 粒子群-遗传混合算法步骤
    6.4 大规模算例分析
        6.4.1 算例介绍
        6.4.2 算法性能测试
        6.4.3 参数敏感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课题情况

(9)资金约束下多主体供应链的最优决策及融资策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2.1 相关理论基础
    2.2 概念界定
    2.3 本章小结
3 资金约束下二元主体博弈的供应链企业最优决策研究
    3.1 问题描述和研究假设
    3.2 制造商最优生产决策模型
    3.3 零售商最优订货决策模型
    3.4 数值仿真
    3.5 本章小结
4 资金约束下三元主体博弈的供应链企业及银行最优决策研究
    4.1 问题描述和研究假设
    4.2 非协同融资下供应链企业及银行的最优决策
    4.3 协同融资下供应链企业及银行的最优决策
    4.4 两种融资策略下银行收益比较
    4.5 数值仿真
    4.6 本章小结
5 三元主体博弈下供应链企业融资策略选择研究
    5.1 问题描述
    5.2 供应链两种融资策略的收益比较
    5.3 数值仿真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管理启示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复杂多变环境下的供应链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需求井喷造成的电子商务供应链矛盾
        1.1.2 生产成本波动造成的供应链矛盾
        1.1.3 销售价格波动造成的供应链矛盾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际意义
    1.4 创新点
    1.5 本文的技术路线
2.理论基础
    2.1 主从博弈
        2.1.1 主从博弈均衡
        2.1.2 Stackelberg竞争
    2.2 NASH讨价还价
    2.3 供应链协调理论
        2.3.1 批发价合约
        2.3.2 回购合约
        2.3.3 收益共享合约
        2.3.4 数量弹性合约
        2.3.5 数量折扣合约
3.文献综述
    3.1 电子商务零售研究
        3.1.1 电子商务零售中的快递配送
        3.1.2 电子商务零售供应链
    3.2 生产成本不确定研究
        3.2.1 生产成本不确定下的企业决策
        3.2.2 生产成本不确定下的供应链协调
    3.3 价格不确定研究
        3.3.1 利用随机价格应对价格竞争
        3.3.2 应对价格不确定性风险
    3.4 考虑企业运营中断风险的研究
        3.4.1 企业运营中断风险控制
        3.4.2 应对供应中断风险
    3.5 不完全合约研究
        3.5.1 经济学中的不完全合约理论
        3.5.2 运作管理中的不完全合约
    3.6 文献述评
4.需求井喷下的电子商务零售供应链协调
    4.1 问题描述
    4.2 确定型需求
        4.2.1 集中决策
        4.2.2 分散决策
        4.2.3 供应链协调
    4.3 随机需求
        4.3.1 集中决策
        4.3.2 分散决策
        4.3.3 供应链协调
    4.4 数值分析
    4.5 本章小结
5.生产成本不确定下使用不完全合约的供应链协调
    5.1 问题描述
    5.2 生产成本不确定对供应链的影响
        5.2.1 集中决策
        5.2.2 批发价合约下的分散决策
    5.3 不完全合约
        5.3.1 对称成本信息
        5.3.2 非对称成本信息
    5.4 不完全合约的进一步探讨
        5.4.1 合约的不完全程度
        5.4.2 再协商的自由度
        5.4.3 剩余控制权
    5.5 本章小结
6.价格不确定下考虑销售商运营中断风险的供应链协调
    6.1 问题描述
    6.2 基础模型
        6.2.1 销售商不会运营中断
        6.2.2 销售商会运营中断
        6.2.3 销售商运营中断对供应链的影响
    6.3 补偿合约
    6.4 数值分析
        6.4.1 批发价
        6.4.2 销售商的利润
    6.5 供应链协调
    6.6 本章小结
7.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总结
    7.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需求不确定下的补偿策略理论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考虑次生灾害的应急物流网络优化研究[D]. 李玉晨. 山东大学, 2021(11)
  • [2]面向石化企业的计划调度建模及优化算法研究[D]. 彭泽栋. 浙江大学, 2021(01)
  • [3]产出不确定下新产品预售策略的鲁棒优化研究[D]. 李振.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4]不确定环境下我国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理论模型与政策研究[D]. 李媛.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5]需求不确定下集装箱低碳多式联运路径优化研究[D]. 降亚迪. 燕山大学, 2020(06)
  • [6]面向未知曲面作业的协作机器人多重交互柔顺控制方法[D]. 韩亮.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7]基于契约的随机产出和需求下的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研究[D]. 郭龙. 北京科技大学, 2020(12)
  • [8]不确定环境下的集装箱多式联运运输路径鲁棒优化研究[D]. 陈丹丹. 东南大学, 2020(02)
  • [9]资金约束下多主体供应链的最优决策及融资策略选择[D]. 潘建.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10]复杂多变环境下的供应链协调研究[D]. 赵守婷.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