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不同经济区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调查

江苏省不同经济区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调查

一、江苏省不同经济地区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郑文静[1](2021)在《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估工具的开发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国家卫生城市是由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发起并评选的代表区域卫生环境及健康水平的国家级优秀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中国实施的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主要围绕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开展城市的社会综合治理,体现了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的城市组织管理水平、群众健康素质水平等方面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如何对国家卫生城市政策开展进行科学评估,及时发现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判断政策的预期效果是否得到实现,从而能有依据的对政策执行进行有效的调整,保证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一直是国内学者探讨的重点。国家卫生城市政策实施评估属于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范畴。公共政策评估是通过选择科学的评估工具促进政策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有效评判政策价值,以决定该项政策是否延续、改变或者终结,提高政策执行质量。目前有关公共政策评估的模式,比较体系化的分类框架是德国学者韦唐(Evert Vedung)在1997年提出的,包括效果模式、经济模式和职业模式三大类,效果模式又分为了目标达成模式、附带效果模式、结果-无目标模式、系统单元-综合评估模式、顾客导向模式和利益相关者模式。其中“顾客”导向模式定位于政策的目标群体,目的是得出“顾客”(目标群体)对政策的看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30年来,国内学者从各地创建经验、方法研究、政策效果等方面开展了多方面的探索,评价的重点大多是基于国家卫生城市政策的效果评估模式,围绕政策制定者或者政策执行者的视角,对政策效果的客观结局指标进行评估,并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但从政策覆盖人群的角度,对国家卫生城市居民实际获得方面的测量,缺乏系统的评估方法和工具。目标群体的态度对于公共政策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居民获得感评估是中国对“顾客”导向模式下公共政策评估的全新尝试和探索。获得感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民众需求的满足状况,强调的是因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获得,以及利益得到维护和实现之后而产生的一种认知和情绪体验。“获得感”一词最早由习近平在2015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讲话中提出,“要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从此,获得感成为衡量中国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居民获得感评价强调目标群体的关心、期望和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体现了民主和参与。居民的价值标准是以个人利益为准,居民个人价值的多元化难以形成对政策总的看法,因此,获得感模式不能成为评估的唯一模式,但可以对客观评估起很好的补充作用。研究目的:本研究从国家卫生城市政策覆盖人群的角度,构建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估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开发相应的评估工具并进行应用研究,为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价提供科学可靠的测量工具。研究方法:1.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价理论框架的建立收集国家卫生城市政策实施以来国家层面发布的相关政策文本,利用文本量化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基于公共政策运行的政策周期理论,对国家卫生城市政策文本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国家卫生城市政策的时间演变规律,以及不同政策阶段的政策目标和评估重点,同时结合公共政策居民获得感的概念和内涵,从居民获得感的角度,建立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估的理论框架。2.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价工具的研制基于前期构建的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估理论框架,针对国家卫生城市政策实施的主要措施,利用量表开发的的理论和方法,采用政策分析、文献研究、专家咨询、个人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和离散趋势法、临界比值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等定量的研究方法,确定量表的条目内容;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量表的维度;利用信度效度评价的方法,从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以及内容效度、表面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等结构效度的评价方法,对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的评价。最终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对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进行评估的量表,包括居民对政策措施认可程度的评估量表、居民对政策环境感知程度的评估量表和居民对政策实施效果满意程度的评估量表三方面,为后期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的客观测量提供信度和效度良好、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估工具。3.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价应用研究利用前期编制的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估量表,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随机选取61个国家卫生城市,从居民对国家卫生城市政策措施的认可程度、建成环境的感知程度和政策实施的满意程度三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从回收问卷合格率、问卷完成时间、问卷内容设置合理性等方面对量表的适用性和可行性进行快速评估,初步了解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的现状,同时采用多元多水平模型,从城市水平和个体水平两个层次探讨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价的理论框架本研究共纳入1989年以来国家卫生城市相关的政策文本119份,包括通知、规划纲要、决定、通报、意见、行动6种类型。基于公共政策运行周期理论,通过对国家卫生城市政策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家卫生城市自1989年开始实施以来,经历了以政策规划和内容调整为主的政策制定阶段、以命名和复审为主的政策执行阶段、以政策评价和再次定位为主的政策结果阶段,因此对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的评估,应该是包括以上三个阶段的全运行周期的评估。基于此,本研究界定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的内涵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是政策规划阶段的居民获得感,体现为居民对政策内容的认可程度;第二个方面是政策执行阶段的居民获得感,体现为居民对政策建成环境的感知程度;第三个方面为政策结果阶段的居民获得感,体现为居民对政策实施的满意程度。2.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价工具的编制本研究编制的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价量表包括居民对国家卫生城市政策内容的认可度评价量表、对国家卫生城市政策建成环境的感知度评价量表和对国家卫生城市政策实施的满意度评价量表三方面,其中认可度评价量表包括4个维度共计20个条目,感知度评价量表包括5个维度共计22个条目,满意度评价量表包括4个维度共计20个条目。信度评价方面,认可度评价量表的Cronbach’s a系数为0.895,感知度评价量表的Cronbach’s a系数0.876,满意度评价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10,均大于0.8。各个量表维度方面,除了感知度量表城市基础功能(条目数=3;Cronbach’s a=0.593)、城市环境卫生(条目数=4;Cronbach’s a=0.533)、城市社会便利(条目数=2;Cronbach’s α=0.402)的Cronbach’s a系数小于0.6外,其他的量表不同维度的Cronbach’s a系数均超过0.65。利用Spearman-Brown分半系数计算两部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的认可度评价量表、感知度评价量表和满意度评价量表的Spearman-Brown分半系数均大于0.7。效度评价方面,研究结果显示三个量表均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表面效度。三个量表提取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均大于50%,除必要性评价量表中条目“A6.1垃圾分类收集”的因子负荷小于0.4,其他量表条目的因子负荷均大于0.4。路径系数分析结果显示,三个量表中所有的参数的P值均小于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每个量表均没有出现路径系数小于0.32的条目,且大部分条目的路径系数均大于0.5。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显示,三个量表的拟合优度指数均处于理想值范围内。3.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价应用研究本研究共纳入2465份有效的调查问卷,回收问卷的合格率为89.4%,调查对象的平均答题时间为9.5分,94.08%的调查对象认为该问卷问题清晰,容易理解。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价的总分为231.15±32.45分,居民对国家卫生城市获得感评价的认可度得分、感知度得分和满意度得分依次为88.01±9.35分、73.99±16.45分、69.14±13.24分。将各个得分按照标准分转换后,结果显示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价中,认可度评价得分最高,为85.02分,其次为满意度评价得分,为61.42分,感知度评价得分最低,为59.08分。居民获得感影响因素研究方面,本研究在两水平随机截距的方差成分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多元多水平模型,从城市水平和个体水平两个层次对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拟合空模型结果显示,认可度得分、感知度得分和满意度得分的变异在个体水平和城市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纳入解释变量后的模型拟合结果显示,认可度评价方面,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学历、性别、年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自评健康状况良好;感知度评价方面,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可吸入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住类型为新型综合社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自评健康状况良好;满意度评价方面,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可吸入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住类型为新型综合社区、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自评健康状况良好。研究结论:1.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理论框架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策规划阶段的居民获得感,体现为居民对政策内容的认可程度;二是政策执行阶段的居民获得感,体现为居民对政策措施落实和政策建成环境的感知程度;三是政策结果阶段的居民获得感,体现为居民对政策实施的满意程度。2.本研究编制的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估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评价良好,量表内容清晰、可接受度高,在实际应用中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强,可以对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进行有效的测量。3.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总体得分相对较高,其中居民对国家卫生城市政策内容的认可度得分最高,其次是政策实施的满意度得分,得分最低的是居民对政策建成环境的感知度得分。4.城市水平的影响因素方面,可吸入细颗粒物浓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对居民对城市建设环境的感知度和满意度影响较大;个体水平影响因素方面,居民居住的社区类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自评健康良好对居民的认可度、感知度、满意度评价都有不同的影响,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等仅对居民的认可度评价有影响。

宋晓娟[2](2021)在《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文中研究指明社区是居民基于中意而结成的共同体。就私人生活而言,居民可能以个体或家庭的形式存在,但受房屋产权、物理位置、身份地位等因素影响,居民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纳入社区组织。同一社区空间内的组织之间共享社区环境与服务对象,甚至还可能存在成员重叠。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组织之间、社区组织相互之间彼此依赖,休戚与共。生物学领域将不同种属按某种厉害关系生活在一起叫做共生,社会学领域也逐渐做出了相似的现象解释,而社区则成为了最常见的共生关系发生域,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共生理论来透视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重心几经调整。但到本世纪之初,城市社区问题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且管得着但不愿管的现象仍很普遍。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就社会管理传统下的网格化管理(2004-2012)而言,其主体、资源和运行方式均源自于政府,因此从主质参量来看,其与政府管理方式同质,是后者向社区的进一步下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改革。作为社会的微观构体,城市社区的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在网格化管理强化的同时开始注重治理主体的培育,实践创新的单位则以区、街道为主。以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的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及提名成果中的城市社区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分析得出,这三年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重点依次是:减负增效、三社联动和政社互动。从共生理论视角来看,城市社区的实践由同质延伸转向了异质化发展。研究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关键变量发现,社区有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这些主体在通过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产生互动,互动中的物质信息交流以单向为主,互动的结果是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的提升。变量数据表明,这一时期城市社区的共生行为模式属于偏利共生。实践步入近几年(2016至今)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单位由区、街道转向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与社区治理要素又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从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来看,自2016年到新冠疫情暴发前,中国城市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延续着常态化发展,核心在于对以往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已有问题的探索性解决;新冠疫情暴发后,网格化管理承接了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使命,实践方式做了一些应急性调整与“补漏”式改进。就社区治理要素的发展而言,以民政部在2018年选出的101个优秀社区工作法(已对最新进展做了补充)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以协商共治为整体目标导向,形成了多主体参与、资源整合共享的治理格局,发展出了多样化的治理实践方式。从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核心变量来看,城市社区生成了丰富的治理主体,这些主体发起了多样化的共治活动,活动中的物质信息呈多方多向流动,最终导向了驻区组织的非同步化发展,由此可见,此阶段的城市社区共生行为模式属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在中国城市社区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似乎始终未曾远离。每一次新实践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而新问题又成为了实践再次创新的动力。目前,非对称互惠共生的城市社区实践面临诸多问题,对称互惠共生是其进化方向。从非对称互惠共生到对称互惠共生的发展需要实现共生单元、共生界面与共生条件的多重转变,对称互惠共生的理想固然美好,但这一转变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基于当下的城市社区实践现状,结合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中国城市社区要想完成这一转变,首先需要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的充分发展与深度融合。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衷是强化政府对内部层级部门间网络的管理能力。城市社区治理要素发展的实质是社区内公私合作程度的提升与基层党政部门对公私合作网络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学者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D.埃格斯的语境下,公私合作程度与网络管理能力是理解网络化治理的两个维度。对比理论植根的实践来看,中国城市社区与美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网络化治理是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双维度发展的最终指向,是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共生理论认为,动力与阻力是影响共生关系进化的两个重要因素,要想推动共生关系发展必须提升动力,消解阻力。网络化治理是城市社区实现对称互惠共生理想状态的技术工具,形塑网络化治理的动力同时也是推动主体增容(共生单元)、强化组织互动(共生界面)、加速物质信息流动(共生条件)之力;阻力则主要是由社区组织的互动方式(共生界面)与组织性质(共生单元)决定的。研究发现,动力因素主要有三个:党政领导力、利益驱动力和科技支撑力。这些动力并非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单一治理网络可以由多种动力来形成,但通常只有一种动力在发挥主导作用。综合比较前面所有的样本社区及笔者所调研的其他社区,笔者发现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长青街道城建社区的动力因素最为全面,且已初步推进了网络化治理建设。以城建社区为例,本文从实践层面剖析了这些动力因素导向网络化治理的运作过程。此外,本文以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向心力”中的最高施力方(基层党组织)领导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离心力”为例,剖析了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内在张力。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与阻力明晰之后,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寻强化动力、消解阻力之方法。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价值理念是影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共生(共生除可以是一种主体间形态外,还可以是组织行为的先导,即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原价值,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是以社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行为模式为基点的,所以前者的实施路径也是后者的发展路径,换言之,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和共生条件三个共生行为模式的核心要素(“成果配置”是共生关系最终呈现出的结果)也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实施路径的基本面向。有鉴于此,本文从共生价值体系(价值理念)、治理组织建设(共生单元)、治理行动选择(共生界面)和科学技术支撑(共生条件)四个方面探寻了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施路径。

陈阳[3](2020)在《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文中研究表明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自复苏以来一直是旧城中心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原则与目标。当前我国正面临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重要时刻,在国家严控新增用地指标、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既有建成区的功能提升与结构调整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土地混合利用因具备多维度可持续效应潜力,也就成为当前我国旧城中心区更新的重要目标。然而,我国既往的土地混合利用研究与实践长期固化于“功能混合”理念框架,缺乏“通过城市更新促使土地混合利用发挥多维度可持续效应”的切实经验,与西方国家建设发展存在明显差距,急需变革。因此,本文意在以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发源地“旧城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归纳西方英美国家土地混合利用路径为实现可持续效应经历的演变历程规律,据此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南京的既有路径成效,以期为我国改革提供依据。针对过往研究的不足,在确定研究目标与整体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文章研究主体分为“审视框架构建”、“历程脉络剖析”、“演变规律归纳”、“典型案例审视”四个部分。首先,通过剖析土地混合利用实现可持续效应的本质,以及过往研究认知的差异与共识,明晰过往研究框架对土地混合利用演变规律解析的不足,确定新的审视框架的构建准则,进而依据准则确立包括审视内容、审视历程、审视规律应用等三层次的审视思路,确定英美国家及南京为具体审视对象,明确审视时间范围和历史阶段分期,确定审视分析数据资料类型,从而完成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的构建。其次,依托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厘清英美国家1900年代至今的土地混合利用实践瓦解、复苏、衍化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等现实问题,剖析各阶段时期中现代规划理论、后现代规划理论、可持续更新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权力等三方面内容的应对性变革要求,以及相应时期现实实践中这三方面内容的切实转变,从而明确各阶段实践的价值目标、解决重点及模式特征。再次,在历史脉络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形式和土地利用权力三维度的演变特征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剖析促成路径演变的“社会—市场—政策”三角动力机制的实施逻辑,并辩证性探讨路径演变的本质、路径演变的重点难点和实践者应当秉持的正确认知态度。最后,根据西方规律模型中“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规律特征,建立“空间模式”、“时间模式”、“权力模式”3个维度16个分项的评价要素体系,运用GIS、Depthmap、Flo EFD、Excel等软件平台,通过香农维纳指数分析、空间句法分析、风热环境模拟分析、空间演变一致性分析、政策制度分析等多元技术方法,定量定性地全面审视了1978年以来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趋势,客观总结其成效、问题及背后机制,并尝试提出相应改革建议。

石媛[4](2020)在《韧性城市视角下城市社区减灾能力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多种资源、环境与生态压力加剧,灾害呈现出种类多、破坏力强等特点,以防御为主的城市减灾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发展需求,而“韧性城市”理念为此提供了新的思路,近年来更是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在我国,社区作为城市组成的基础单元,是人类生活中的综合群众基础机构,在城市防灾减灾方面有着巨大作用与潜力。社区减灾能力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减灾水平,是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迫切需要。本文通过引入“韧性城市”理念构建起韧性城市视角下城市社区减灾能力评价体系。本次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1)对韧性、韧性城市、社区减灾、评价体系等概念进行解析与界定。通过对大量国内外文献、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研究,探讨韧性城市理念与社区减灾能力的相关性,紧接着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实践,归纳总结出可借鉴的经验。(2)提出了韧性城市视角下城市社区减灾能力体系设计原则并梳理社区减灾能力设计路径,从组织韧性、社会韧性、经济韧性、资本韧性和设施韧性五个方面对社区减灾能力进行阐述。(3)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专家意见筛选出最终评价指标,包括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共同建立起城市社区减灾能力评价体系,运用Delphi法和AHP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4)将权重结果作为依据,按照四级评分标准对评价系统进行实证检验。选取南京市七家湾社区作为拟验证对象,通过前期分析、现场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确定各指标实际权重值,结果表明基于韧性城市视角提出的社区减灾能力评价体系具有良好的合理性与适应性。本次研究将社区减灾与韧性城市理念结合,以期从社区层面提升减灾韧性的能力,为社区减灾治理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对于提升我国城市社区应对灾害能力和优化国家灾害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全文约字数7.61万字图19幅表格93个

徐杨[5](2020)在《分级诊疗视角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提升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我国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核心,分级诊疗制度在医疗资源配置合理化、医疗卫生服务平衡化、就医秩序科学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推进分级诊疗的力度,但是医疗服务体系“倒三角”的形态并未完全扭转,“大医院拥挤,小医院冷清”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基层首诊是分级诊疗的基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分级诊疗运行机制中重要载体之一,是落实基层首诊的重要支撑,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是构建规范有序的分级诊疗秩序的关键。但是,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与分级诊疗制度对其的要求还存在差距,使原本应该在基层得到诊疗的患者挤占了上级医院的资源。因此,从多维角度出发,研究制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有效发挥和提升的因素,找出提升其服务能力的路径,对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加快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良好就医格局,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公平与效率理论为基础,结合定性与定量方法展开研究,聚焦分级诊疗体系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提升难点问题,提出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的对策建议。本文第一章阐述了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二章是理论分析,对分级诊疗视角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第三章是分级诊疗体系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研究,回顾解读了国家对分级诊疗、基层首诊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相关政策要求,分析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分级诊疗体系中的作用,以及各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探索和实践;第四章是分级诊疗视角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现状分析,分析了分级诊疗背景下宝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存在的问题;第五章分别基于ISM解析结构模型和SEM结构方程对分级诊疗视角下社区首诊影响因素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满意度进行了分析,以如何引导居民社区首诊和提高首诊满意度为导向,找出影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的因素;第六章借鉴总结了国内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经验;第七章针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基层首诊难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不完善,双向转诊通道不顺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能力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强,医疗设备不齐全;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认同度和知晓率低等问题,归纳提出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强化顶层设计;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强化资源下沉;着力优化能力素质,打造专业化队伍;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增强居民信任等四个方面八项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是有效的拓展了研究维度,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融入分级诊疗整体格局中,分别从管理者、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三个维度,通过解析结构模型对居民选择社区首诊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结构方程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满意度进行研究,提高了对策的针对性和全面性。

陈媛[6](2020)在《基于社区医疗服务水平的居民就医行为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开始加强对自身健康方面的关注,医疗服务的需求量日益增多。自2009年新医改以来,我国积极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分级诊疗实施过程中既基础又关键的一环,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居民对首诊机构的选择,而居民就医行为对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医疗体系整体建设又会产生较深的影响。因此,在当前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水平下,研究居民就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对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实现居民就医理念与行为的健康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安徽省铜陵市为例,分析在当前社区医疗服务水平之下居民的就医行为选择。首先参照SERVQUAL评价模型,建立6个维度、18个细分指标的评价量表,在模糊评价法的基础上构建判断矩阵,利用Matlab计算各级指标权重,并对该市社区医疗服务水平做出评价。其次结合安德森就医行为理论以及Grossman健康需求理论,构建社区居民就医行为理论模型,分析在当前社区医疗发展水平之下居民对治疗方式与就医机构选择情况。最后通过SPSS24.0对可能影响居民就医选择的各类因素展开Pearson相关性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问题背后的潜在因素和解决方案。研究结果显示当前该市社区医疗服务水平与资源利用率普遍不高,居民就医首选更多趋向于大医院,而影响居民最终作出就医决策是多方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机构诊疗水平、居民文化程度、认知观念等各类因素之间的差异性导致其在对待一般常见病和慢性病的态度上存在明显差异,就医观念与行为有待进一步改善。文章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在借鉴比较国内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要加强社区医疗基础建设,完善社区的服务功能并提升诊疗水平;其次,改善居民就医体验,转变居民对基层医疗的固有认知,引导基础诊疗下沉;最后有关部门需加强监管调控力度,建立绩效考评等系列机制,推动社区医疗服务建设,规范居民就医秩序。

崔鹏[7](2019)在《我国城市社区复合生态系统适灾弹性的度量研究 ——以暴雨内涝灾害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城市社区不断遭受地震、暴雨内涝、火灾、风灾、传染病等各类不确定性灾害扰动,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城市功能失效、社会秩序失衡等严重后果。我国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但城市社区防灾减灾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优化和提升空间。“弹性”理念在解决前述我国社区防灾减灾存在不足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构建弹性社区可以从基本层面提升社会应对危机的能力,有效弥补传统的国家自上而下式灾害管理体系的局限性。国内外学者针对社区弹性做了大量前期研究,但一方面,城市社区适灾弹性的概念和内涵仍处于“百家争鸣”状态,研究框架和机理没有完全厘清和统一,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没有得到合理区分且缺乏针对性;另一方面,在测度和评价社区弹性时,对灾前预测和灾后度量的差异性认知不足,缺少两者之间互动关系的讨论。因此,本研究将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引入我国城市社区适灾弹性度量研究,按照“概念和内涵剖析-影响因素识别-评价指标选取-评价方法制定-影响机理分析-弹性仿真预测-实证研究-适灾策略制定”的思路,对我国城市社区灾后适灾弹性评价、灾前弹性预测等问题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按照以下步骤开展(城市社区复合生态系统简称:UCCE):(1)界定我国UCCE适灾弹性概念、内涵和框架。首先,从“社区”概念入手,介绍我国城市社区发展里程和组织架构变迁。然后,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将我国城市社区分为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子系统,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下文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的划分方式奠定基础。进而,通过文献综述和网络爬虫技术,确定我国城市社区典型灾害、特点及链式传递方式。其次,对我国城市社区适灾阶段和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行划分,并总结国内外现有防灾减灾实践策略。最后,基于改进的可持续生计框架,提出我国城市社区适灾弹性框架。并依次对“适灾弹性”、“4R特性”、“弹性社区适灾机理”进行分析,最终形成全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和逻辑框架。(2)识别我国UCCE适灾弹性影响因素。首先,通过人种志研究方法深入利益相关者群体中,利用深度访谈、自由交谈、圆桌交流等方式,围绕城市社区适灾弹性相关话题,获取调研资料。然后,基于扎根理论对搜集到的资料依次进行开放编码、主轴编码、选择编码以及理论饱和度检验,完成城市社区适灾弹性影响因素的初次选取。进而,通过专家问卷+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影响因素进行约简。最终,通过信度和效度检验,将四个维度下的19个指标确定我国城市社区适灾弹性关键影响因素。(3)确定我国UCCE适灾弹性评价指标,建立适灾弹性灾后度量和分析方法。首先,确定指标的选取原则和依据,通过系统文献综述法(SLR)从国内外主流数据库中检索并初步提炼出92篇社区适灾弹性评价相关文章。然后,通过词频统计软件整理和专家问卷打分的形式,对上述维度和指标进行初次筛选。其次,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建立指标间比较矩阵、确定关系强度、检验矩阵一致性,并得到各个指标的组内权重和组间权重,通过既定规则筛选出三个维度下的20个评价指标。最后,基于PROMETHEEⅡ决策法建立我国城市社区适灾弹性的灾后度量方法和度量准则,并通过重要性-绩效分析(IPA)法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4)验证我国UCCE适灾弹性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之间的影响机理。首先,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建立我国城市社区适灾弹性影响机理的假设模型。其次,通过李克特五级打分量表,对调查问卷中各适灾弹性相关题目进行打分和汇总。进而,对获取的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分析、效度分析、相关性分析,确保问卷打分和题项设置的合理性。最后,对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度进行检验,验证各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之间的假设关系,为后续的模拟仿真奠定理论基础。(5)建立我国UCCE适灾弹性灾前度量与提升模型。首先,基于Matlab软件中的BP神经网络模块建立我国城市社区复合生态系统适灾弹性预测模型。其次,以暴雨内涝灾害为例,将样本数据在BP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和测试,通过隐藏层中的运算建立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之间的潜在关系。同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SNA),通过社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强度矩阵,在UCINET软件中定量计算社区适灾弹性的鲁棒性、冗余性、及时性和谋略性等4R特征。通过对比分析,为后续的实证研究和适灾弹性提升策略制定奠定基础。(6)开展灾害前后实证研究,为目标社区制定适灾弹性提升策略。本文的实证研究可以分为灾后评价和灾前预测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以南京市四个典型城市社区为例,通过2017年6月暴雨内涝灾害对社区造成的影响,利用PROMETHEEⅡ方法定量计算社区灾后的适灾弹性大小。继而,通过IPA对结果进行分析,找到社区的优势与不足。第二部分仍以上述四个社区为例,首先基于社区现有适灾弹性资本影响因素,预测2019年8月“利奇马”台风可能引起的暴雨内涝灾害下,四个社区的潜在适灾弹性大小。同时,根据社区社会网络关系和强度,计算社区整体和各个利益相关者的4R特性大小。最后,将这两部分结果匹配至对应的利益相关者和影响因素上,通过激励约束机制设计理论为目标社区及利益相关者提供适灾弹性提升策略,并为我国其他城市社区提供经验借鉴。

谷甜甜[8](2019)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研究 ——基于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分析》文中指出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水”病盛行,面对亟待解决的城市水危机,“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应运而生。作为内涝重发区,老旧小区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主要组成部分,其海绵化改造涉及面更广、难度更大。为此,国家开始大力推行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并将居民参与作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新途径。然而,现阶段居民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项目中的“无意参与”、“无力参与”、“无路参与”、“无序参与”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老旧小区治理水平,甚至引发了较多投诉事件。尽管国内外学者均在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居民参与和参与式治理上有较多研究成果,但鲜见参与式治理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中的应用,对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的定量分析较少,缺乏居民参与治理水平的评价方法,少有对居民参与治理机理的分析,未见该领域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的研究,且缺少引导居民参与治理的对策。因此,本研究将参与式治理引入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过程中,按照“剖析内涵-划分居民参与治理模式-评价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分析居民参与治理形成机理-仿真居民参与治理动态过程”的思路,对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按照以下步骤展开:(1)全面剖析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内涵。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走访等方法,深入探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内涵和居民参与治理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界定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概念,分析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主体、客体和过程等基本要素,梳理居民参与治理在国内外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中的应用,从赋权、参与、协作、网络和效度等五个方面总结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特征,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清晰的研究框架,推动参与式治理理论在该领域的应用。(2)系统划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类型。基于扎根理论构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识别框架,识别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中居民常采取的参与治理行为并利用PROMETHEE II方法对这些行为的参与水平进行排序。而后,基于教育心理学领域参与框架确定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概念框架,建立基于层次聚类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法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分类计算模型,对长三角地区五个试点海绵城市进行实证分析,得到控制型参与治理模式、告知型参与治理模式、非参与型参与治理模式、态度消极型参与治理模式、配合型参与治理模式、意愿微弱型参与治理模式和完全型参与治理模式等七类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此部分研究有助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客观分析居民参与治理情况,丰富参与框架的相关研究。(3)定量评价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通过文献分析法系统整理参与水平评价的指标,构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初步指标体系,再根据相关专家访谈结果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筛选,确定最终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而后,构建基于ANP-PROMETHEE II的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模型,以长三角地区五个试点海绵城市为例,计算五个城市综合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并进行对比,量化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此部分研究有助于判断居民参与治理绩效,创新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估方法。(4)深入探究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形成机理。利用文献分析法对心理学领域常见的行为理论进行梳理,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分析的研究框架,利用SEM对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实证分析,验证了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部分假设。在此基础上,基于社会实践理论等理论构建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分析理论框架,利用无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探索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的显着影响因素。此部分研究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析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形成机理,丰富计划行为理论、社会实践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等理论的应用研究。(5)动态仿真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过程。根据基于MAB-SD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研究思路,首先探究基于MAB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演化系统,确定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之间存在17条演化路径。其次,选择离散选择模型构建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测算模型,利用前述调研数据构建基于SD的七类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模型。而后,通过AnyLogic仿真软件设计基于MAB-SD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平台,利用调研数据设置模型的初始输入变量,分析该情景下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并进行单因素、两因素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最后,结合敏感性分析的结果,提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提升的对策。此部分研究有助于揭示居民参与治理的演化规律,推动计算实验技术在居民参与领域的应用,并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提升提供方向。

马锡海[9](2019)在《基于广义可达性的社区体育设施空间布局研究 ——以苏州市姑苏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社区体育活动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与城市居民的欢迎。近年来,虽然我国不断增加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但居民在开展体育活动时仍受到设施数量、设施类型、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限制。社区体育设施的空间布局与设计对社区体育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提高社区体育设施的可达性与服务水平是很多学者正在研究的问题。在长期的研究讨论中,可达性理论延展出了空间及非空间的多重涵义,其中广义可达性受城市空间环境及社会居民主观意识的共同影响,对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整体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研究体育设施空间布局的重要切入点。本文以社区体育设施为研究对象,在广义可达性理论的指导下对社区体育设施的空间布局与建设现状展开分析,并调查社区体育设施满意度的影响要素。以此为依据,对社区体育设施的空间布局与设计提出建议。本文首先梳理和总结了国内外社区体育设施的研究现状与成果,以及可达性理论的发展与应用,掌握了广义可达性下社区体育设施空间布局研究的要点。然后,在Arc GIS平台中创建苏州市姑苏区社区体育设施与居住点的空间数据库,针对人口分布特征分析城市道路环境下体育设施的空间可达性;同时,在数据库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居住小区与体育设施,从需求与供给两个视角展开实地调研,厘清姑苏区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现状与可达性阻碍因素;而后,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广义可达性评价体系下社区体育设施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社区体育设施空间布局的原则。基于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从可获得性、可进入性、可适应性、可接受性、可负担性等层面提出各类要素空间布局与设计的策略,并对未来社区体育设施的发展建设提出建议。

张可[10](2019)在《日常生活圈构建视角下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文中认为社区日常生活圈已日益成为建设城市社区的重要手段,以其符合居民日常活动尺度的空间单元,来实现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与居民时空需求的精准匹配。随着老龄化背景下对于养老服务需求的与日俱增,使得社区日常生活圈势必需要对其进行强化补充。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背景下,对于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提出需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作为养老服务的重要空间载体,其合理规划配置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探讨日常生活圈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相关性,对长三角地区既有日常生活圈及养老服务设施的配置进行研究。通过人本角度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问题的思考,提出日常生活圈构建视角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新思路。研究依托对长三角4个主要城市的实证调研,通过采取实地考察访谈、问卷调查及SD评价的研究方法,从“行为-需求-供给”角度对14个案例社区中老龄居民日常出行活动特征、养老服务需求特征及其对现有设施、资源的供给评价展开调研。具体调查社区老龄居民出行活动内容、活动频率、时空分布,对既有养老服务设施认知情况、理想需求偏好及两者之间的供需对比,并对上述出行活动及养老服务设施的使用进行评价。基于实证长三角“行为-需求-供给”的时空互动,分析其中存在的特征问题,本研究对日常生活圈视角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提供策略思路及规划方法。在分级角度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分级与日常生活圈时空结构相结合,明确社区服务空间单元。在分类角度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日常生活圈时空内容相结合,统筹生活圈功能配置,最终构建形成“片区-邻里-街坊”三级社区养老生活圈,并阐述相关配建方法,以期为社区层面养老服务设施规划提供一定参考。

二、江苏省不同经济地区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省不同经济地区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估工具的开发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研究背景
        1.1 国家卫生城市的发展历程
        1.2 国家卫生城市评估的理论支撑
        1.3 公共政策的居民获得感评估
        1.4 国家卫生城市评估的研究现状
    2.研究目的
    3.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估理论框架的建立
        3.2 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估工具的研制
        3.3 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估应用研究
    4.技术路线图
第一部分 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估理论框架的建立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和内容
    3.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资料来源
        3.3 政策文本纳入和排除标准
        3.4 政策文本分析方法
    4.研究结果
        4.1 国家卫生城市相关政策文本基本情况
        4.2 国家卫生城市政策内容分析
        4.3 国家卫生城市政策文本文献计量学分析
        4.4 国家卫生城市政策工具分析
        4.5 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估理论框架的建立
    5.讨论
        5.1 国家卫生城市政策主题的时间演变规律
        5.2 国家卫生城市政策工具的时间演变规律
        5.3 基于政策周期理论的国家卫生城市政策目标
        5.4 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估理论框架的适用性
        5.5 研究的创新性
第二部分 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估工具的研制
    1.理论依据
    2.研究目的和内容
    3.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样本量的确定
        3.3 调查方式
        3.4 量表编制的方法
        3.5 统计分析方法
        3.6 质量控制
    4.结果
        4.1 问题库的产生
        4.2 构建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价条目池
        4.3 条目筛选和量表的信度、效度评价
    5.讨论
        5.1 量表的编制
        5.2 量表的信度评价
        5.3 量表的效度评价
        5.4 量表的使用建议
        5.5 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5.6 研究创新性
第三部分 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估应用研究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和内容
    3.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调查对象
        3.2 调查内容
        3.3 样本量的确定
        3.4 资料来源
        3.5 数据处理
        3.6 统计分析方法
        3.7 质量控制
    4.研究结果
        4.1 问卷的适用性评价
        4.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4.3 调查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情况
        4.4 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价基本情况
        4.5 国家卫生城市居民总体获得感影响因素的两水平模型分析
        4.6 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认可度评价影响因素的两水平模型分析
        4.7 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感知度评价影响因素的两水平模型分析
        4.8 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满意度评价影响因素的两水平模型分析
        4.9 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价影响因素的三元三水平模型分析
    5.讨论
        5.1 量表实施的可行性
        5.2 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基本情况
        5.3 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的影响因素
        5.4 研究小结
        5.5 研究的局限性
        5.6 研究的创新性
全文总结
    1.研究结论
    2.研究的创新性
    3.下一步的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公共政策居民获得感评价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2)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关注热点的社区管理研究
        (二)以社区网络化治理为前沿议题的社区治理研究
        (三)社区由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的发展研究
        (四)共生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核心概念
        (一)城市社区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
        (四)共生
    二、理论基础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二)治理理论
        (三)共生理论
    三、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同质下延: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兴起
    一、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缘起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初始历程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创形态(2004)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步成长(2005-2012)
    二、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质化下延分析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体多数属于体制内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资源主要来自于政府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推进了政策执行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与限度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限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偏利共生:网格化管理强化与治理主体培育
    一、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新探(2012 年末-2015)
        (一)2013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减负增效
        (二)2014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三社联动
        (三)2015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政社互动
        (四)2013-2015 年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总特征
    二、中国城市社区偏利共生行为模式研判
        (一)共生单元具备: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
        (二)共生界面生成: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设立
        (三)共生条件满足:单向为主的物质信息交流
        (四)共生成果配置: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提升
    三、中国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与困境
        (一)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
        (二)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困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对称互惠共生:网格化管理新突破与治理要素新发展
    一、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的新实践(2016-至今)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新突破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治理要素的新发展
        (三)近年来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整体特征
    二、中国城市社区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剖释
        (一)共生单元具备:丰富的治理主体生成
        (二)共生界面生成:多方发起的活动开展
        (三)共生条件满足:多向的物质信息交流
        (四)共生成果配置:组织间非同步性进化
    三、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与问题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导向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前行的目标、动力与阻力
    一、网络化治理:中国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一)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发展的理想状态
        (二)网络化治理:实现理想状态的工具设计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系统结构
        (四)网络化治理系统结构建构的基础条件
    二、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党政领导力
        (二)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利益驱动力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科技支撑力
    三、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阻力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二)目标和利益冲突下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在张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一、共生: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
        (一)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
        (二)价值理念是影响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共生价值体系
    二、丰富共生主体: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组织建设
        (一)在双向需求导向下,选择刚性约束
        (二)在目标需求导向下,采用弹性约束
        (三)在利益需求导向下,实施有效激励
    三、完善共生界面: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行动选择
        (一)以协商为基础,形成主体间的共识共信
        (二)以共治为主线,强化主体间的共担共监
        (三)以共享为旨归,推动全主体的双维进化
    四、优化共生条件: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技术支撑
        (一)以用户为中心,建设治理网络平台
        (二)以平台为依托,联通社区治理主体
        (三)以问题为导向,健全运行保障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与实践持续强化演变
        1.1.2 国内背景:本土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现实与转型需求存在落差
    1.2 研究问题
        1.2.1 理论问题:归纳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1.2.2 应用问题: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成效
    1.3 研究意义
        1.3.1 拓展完善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论认知
        1.3.2 实现由静态格局到动态演进的规律总结转变
        1.3.3 应对转型期本土旧城中心区的优化升级需求
    1.4 相关概念
        1.4.1 旧城中心区
        1.4.1.1 概念定义
        1.4.1.2 范围界定
        1.4.2 土地混合利用
        1.4.3 可持续更新
    1.5 研究综述
        1.5.1 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相关研究
        1.5.1.1 发展历程研究
        1.5.1.2 理论概念演变研究
        1.5.1.3 政策与实践演变研究
        1.5.1.4 形成机制、测度方法与实施成效相关研究
        1.5.2 旧城中心区更新路径演变
        1.5.2.1 更新政策实践发展历程研究
        1.5.2.2 演变规律研究
        1.5.3 研究评述
    1.6 研究目标
    1.7 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1.1 跨学科综合
        1.7.1.2 历史研究
        1.7.1.3 比较归纳
        1.7.1.4 定量定性相结合
        1.7.2 研究框架
第2章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
    2.1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必要性
        2.1.1 实现可持续更新是土地混合利用的本质内涵
        2.1.1.1 土地利用方式内涵与准则的理论要求
        2.1.1.2 实践复苏及广泛兴盛的现实要求
        2.1.2 过往研究对土地混合利用认知的异同
        2.1.2.1 概念理解差异中蕴含的模糊化
        2.1.2.2 概念理解共识中的确定与非确定
        2.1.3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的必要性
        2.1.3.1 过往研究对演变规律的解析不足
        2.1.3.2 新的审视框架建立的准则
    2.2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
        2.2.1 审视思路的确立
        2.2.1.1 基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审视内容维度
        2.2.1.2 基于实践方式演变的审视历程维度
        2.2.1.3 基于研究目标的审视规律应用维度
        2.2.2 审视对象及范围
        2.2.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2.2.2.2 时间范围的确定
        2.2.3 审视分析数据基础
        2.2.3.1 西方路径演变规律审视数据资料
        2.2.3.2 南京路径演变趋势审视数据资料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追求“秩序与疏解”的瓦解阶段(1900s-1950s)
    3.1 “混杂”成为急需解决的不可持续根源
        3.1.1 环境维度:拥挤混杂布局引发环境恶化
        3.1.2 社会维度:持续社会隔离加重交通拥堵
        3.1.3 经济维度:混杂权属阻碍商业开发需求
    3.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现代规划理论的应对方式评述
        3.2.1 寻求结构秩序性
        3.2.1.1 理性功能主义
        3.2.1.2 交通分区的协同
        3.2.2 疏散人口与功能
        3.2.2.1 霍华德田园城市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3.2.2.2 格迪斯的区域规划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3.2.3 现代规划理论的利弊影响与“片面应用”机制
        3.2.3.1 现代规划理论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利弊影响
        3.2.3.2 现代规划理论的“片面应用”:经济维度至上的中央商务区
    3.3 基于片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瓦解实践
        3.3.1 关注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分离
        3.3.1.1 政策引导下低价值功能外迁
        3.3.1.2 市场机制下经济性职能集聚
        3.3.1.3 政府掌控下公共空间提升
        3.3.2 追求秩序隔离的时空利用模式
        3.3.2.1 “功能—交通”空间隔离模式
        3.3.2.2 “宏观—微观”时间断裂模式
        3.3.3 强调集权控制的实施管理体系
        3.3.3.1 集权式区划工具的运用
        3.3.3.2 公共征地权下的更新政策
    3.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4章 促进“活力与消费”的复苏阶段(1960s-1980s)
    4.1 秩序疏解造成的不可持续恶果
        4.1.1 社会维度:人口隔离与社会结构断裂
        4.1.1.1 “宏观-微观”双层面的人口隔离
        4.1.1.2 社会生态结构遭到破坏
        4.1.2 环境维度:物质空间破坏与环境恶化
        4.1.2.1 物质空间破坏
        4.1.2.2 生活环境恶化
        4.1.3 经济维度:经济衰退与去工业化灾难
        4.1.3.1 经济持续衰退
        4.1.3.2 去工业化的灾难影响
        4.1.4 综合结果:安全丧失与不公平的动乱
        4.1.4.1 秩序与疏解导致安全隐患
        4.1.4.2 社会不公平引发大规模动乱
    4.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后现代规划理论复苏框架评述
        4.2.1 人本主义的城市多样性
        4.2.1.1 雅各布斯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1.2 其他多样性拥护者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2 延续历史的城市文脉主义
        4.2.2.1 英国城镇景观运动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2.2 美国文脉主义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3 批判无序蔓延的中心区回归
        4.2.3.1 对无序蔓延的批判
        4.2.3.2 重归中心区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4 追求社会公正的公众参与
        4.2.4.1 土地利用方式非公正的背后机制
        4.2.4.2 公众参与成为解决途径
        4.2.5 后现代规划理论下的复苏框架与“非全面应用”机制
        4.2.5.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框架
        4.2.5.2 后现代规划理论的“非全面应用”:侧重经济维度的中央游憩区
    4.3 基于非全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实践
        4.3.1 侧重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混合复苏
        4.3.1.1 居住功能的局部恢复及其混合复苏
        4.3.1.2 办公引领的功能混合及社会维度关注尝试
        4.3.1.3 商业模式转变及大规模建设
        4.3.1.4 文化休闲的功能与规模多维度复苏
        4.3.1.5 公共空间的经济维度转向及空间环境营造
        4.3.2 基于涓滴模式的时空混合复苏模式
        4.3.2.1 涓滴网络的空间模式
        4.3.2.2 涓滴渗透的时间模式
        4.3.3 应对弹性合作的实施管理体系
        4.3.3.1 规划体系改革:弹性与约束并存
        4.3.3.2 更新政策转变:由集权转向合作
    4.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5章 “可持续全面提升”的衍化阶段(1990s至今)
    5.1 活力营造表面下的不可持续隐忧
        5.1.1 社会维度:绅士化、私有化及社区关注不足
        5.1.1.1 多维绅士化与空间同质化
        5.1.1.2 空间私有化与阴影效应
        5.1.1.3 缺乏对社区与弱势群体关注
        5.1.2 环境维度:忽视公共环境与公交一体化建设
        5.1.2.1 公共环境影响
        5.1.2.2 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不足
        5.1.3 经济维度:“人口-商业-办公”裹挟式外迁现象加剧
        5.1.3.1 人口持续郊区化
        5.1.3.2 零售购物郊区化
        5.1.3.3 办公就业郊区化
    5.2 可持续更新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拓展衍化
        5.2.1 可持续发展对土地利用体系的创新需求
        5.2.2 可持续更新三种分支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衍化
        5.2.2.1 物质空间设计
        5.2.2.2 城市发展行为改良
        5.2.2.3 复杂系统提升
        5.2.3 可持续更新理论下的衍化趋势与“耦合应用”机制
        5.2.3.1 可持续更新理论影响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衍化趋势
        5.2.3.2 可持续更新理论的“耦合应用”:多维度并重的中央活力区
    5.3 基于耦合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衍化实践
        5.3.1 迈向可持续的功能要素混合衍化
        5.3.1.1 居住功能提升及其混合维度衍化
        5.3.1.2 办公功能的产业结构升级及社会包容效应
        5.3.1.3 商业功能的中心区地位强调及模式的再度转变
        5.3.1.4 文化休闲功能的社会效应显现
        5.3.1.5 公共空间社会属性的回归
        5.3.1.6 生态环境维度提升及其混合衍化
        5.3.2 基于全面提升的时空混合衍化模式
        5.3.2.1 整体可持续的空间模式
        5.3.2.2 连续可持续的时间模式
        5.3.3 协调多元需求的实施管理体系
        5.3.3.1 规划体系改革:优化土地混合利用效果
        5.3.3.2 更新政策优化:社会民主制度
    5.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6章 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剖析
    6.1 协同性: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特征
        6.1.1 土地功能要素的双重化演变
        6.1.1.1 功能混合逻辑的演变
        6.1.1.2 可持续维度的提升
        6.1.2 土地利用形式的应对性演变
        6.1.2.1 空间模式双层级演变
        6.1.2.2 时间模式三层面演进
        6.1.3 土地利用权力的保障性演变
        6.1.3.1 管理维度的两极拓展
        6.1.3.2 政策权力的多元民主化演变
        6.1.4 “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
    6.2 三角制: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机制
        6.2.1 动力机制的演变历程
        6.2.1.1 1990年代前市场的主动应对
        6.2.1.2 1990年代后政策的全面促进
        6.2.1.3 动力机制演变逻辑
        6.2.2 动力机制实施逻辑
        6.2.2.1 社会机制——应对“生产消费方式”是根本需求
        6.2.2.2 市场机制——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是直接动力
        6.2.2.3 政策机制——制定“立体全面政策”是切实保障
        6.2.2.4 三者的相互制约关系
    6.3 多面化: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本质
        6.3.1 路径演变的内在逻辑
        6.3.1.1 体现了实践中概念理解的演变:从物质空间技术到可持续场所氛围营造
        6.3.1.2 体现了中心区本质属性的回归:“社会活力”集聚区的恢复与超越
        6.3.1.3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提升:个体需求与共存需求的双重提升
        6.3.2 路径演变的辩证性思考
        6.3.2.1 重点即难点:协调的内容与过程
        6.3.2.2 不是万能药:实践与理论缝隙的不断弥合,并不意味着理论效应实现的必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演变审视
    7.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的分析框架
        7.1.1 分析要素确立
        7.1.2 分析对象界定
    7.2 空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2.1 空间模式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
        7.2.1.1 分析方法确立
        7.2.1.2 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分析
        7.2.1.3 小结
        7.2.2 空间模式可持续维度演变趋势
        7.2.2.1 多维度内容混合演变趋势分析
        7.2.2.2 整体空间体系协同演变趋势
        7.2.2.3 小结
    7.3 时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3.1 时间模式纵向延伸趋势
        7.3.2 时间模式横向延展趋势
        7.3.2.1 历史氛围特色延续
        7.3.2.2 绿色可持续环境提升
    7.4 权力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4.1 功能混合逻辑控制灵活度演变趋势
        7.4.1.1 用地分类标准弹性演变趋势
        7.4.1.2 建筑物用途调整弹性演变趋势
        7.4.1.3 小结
        7.4.2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与形式演变趋势
        7.4.2.1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演变趋势
        7.4.2.2 可持续效应管治形式演变趋势
        7.4.3 开发控制权力演变趋势
        7.4.3.1 规划制定实施过程演变趋势
        7.4.3.2 城市更新运作过程演变趋势
        7.4.3.3 小结
    7.5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问题、机制与改革建议
        7.5.1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与问题总结
        7.5.1.1 成效与问题的全面总结
        7.5.1.2 成效与问题的分类总结
        7.5.2 既有路径演变问题的内在机制
        7.5.2.1 理念固化于“功能混合”
        7.5.2.2 实践固化于“局部地块”
        7.5.2.3 制度固化于“事前设计”
        7.5.3 既有路径优化改革建议
        7.5.3.1 统一明确新时期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内涵,扭转“偏重经济维度”思维
        7.5.3.2 结合城市双修政策,突破局部地块实践桎梏
        7.5.3.3 建立保障良性演变的全历程调控制度体系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回顾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历程
        8.1.1.1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前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8.1.1.2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后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8.1.2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8.1.2.1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特征
        8.1.2.2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机制
        8.1.2.3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本质
        8.1.3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南京路径演变审视
        8.1.3.1 南京既有路径成效
        8.1.3.2 南京既有路径问题
        8.1.3.3 南京既有路径内在机制
    8.2 主要创新点
        8.2.1 创建了可持续更新综合审视框架
        8.2.2 深化了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规律认知
        8.2.3 审视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既有路径成效与问题
    8.3 不足与展望
        8.3.1 进一步深化演变规律认知
        8.3.2 进一步全面审视我国路径
        8.3.3 进一步提出改革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4)韧性城市视角下城市社区减灾能力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宏观背景
        1.1.2 现实需求
        1.1.3 理念基础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主要概念界定
        1.3.1 韧性
        1.3.2 城市社区
        1.3.3 社区减灾
        1.3.4 评价体系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理论及实践研究综述
        1.5.1 国外理论与实践研究
        1.5.2 国内理论与实践研究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韧性城市与城市社区减灾的相关性分析
    2.1 韧性城市分析
        2.1.1 韧性城市概念
        2.1.2 韧性城市内涵
        2.1.3 韧性城市框架
    2.2 城市社区及其灾害特点
        2.2.1 城市社区特点
        2.2.2 社区灾害特点
    2.3 城市社区减灾分析
        2.3.1 城市社区减灾现状
        2.3.2 城市社区减灾存在的问题
    2.4 韧性城市视角下的社区减灾体系
        2.4.1 契合度分析
        2.4.2 体系构建
        2.4.3 体系构成
第3章 韧性城市视角下社区减灾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3.1 评价体系建立的基础
        3.1.1 选定评价方法
        3.1.2 评价体系构建过程
        3.1.3 评价体系适用场景和应用价值说明
    3.2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与原则
        3.2.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3.2.2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3.3 韧性城市视角下社区减灾能力评价指标选取与分析
        3.3.1 评价指标初筛
        3.3.2 评价指标最终确定
        3.3.3 选取优势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韧性城市视角下社区减灾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研究
    4.1 韧性城市视角下社区减灾能力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确定
        4.1.1 计算权重值的基本方法
        4.1.2 一级指标权重计算
        4.1.3 二级指标权重计算
        4.1.4 三级指标权重计算
    4.2 韧性城市视角下社区减灾能力评价体系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分析
        4.2.1 一级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分析
        4.2.2 二级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分析
    4.3 韧性视角下社区减灾能力指标评分标准及评价结果等级说明
        4.3.1 社区减灾能力指标评分标准
        4.3.2 社区减灾能力评价结果等级说明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南京七家湾社区减灾能力评价实证
    5.1 项目概况
        5.1.1 七家湾社区背景
        5.1.2 七家湾社区概况
    5.2 韧性城市视角下社区减灾能力评价
        5.2.1 各指标分析及得分
        5.2.2 评价结果计算
    5.3 结果分析
        5.3.1 高得分指标分析
        5.3.2 低得分指标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之处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韧性城市视角下城市社区减灾能力评价体系指标内容筛选表
附录 2 韧性城市视角下城市社区减灾能力评价体系指标权重打分调查问卷
附录 3 南京七家湾社区减灾能力建设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5)分级诊疗视角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技术路线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关于分级诊疗的研究
        1.5.2 关于社区首诊的研究
        1.5.3 关于国内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研究
        1.5.4 关于医疗服务质量及就医满意度的研究
    1.6 研究述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分级诊疗
        2.1.2 医疗卫生服务
        2.1.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服务能力
    2.2 理论基础
        2.2.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2.2.2 社会保障公平与效率理论
第三章 分级诊疗视角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功能研究
    3.1 分级诊疗及基层首诊相关政策梳理
        3.1.1 政策回顾
        3.1.2 政策解读
        3.1.3 总结与评价
    3.2 分级诊疗视角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作用分析
        3.2.1 “过滤网”作用
        3.2.2 “分类筛选器”作用
        3.2.3 “兜底安全网”作用
    3.3 各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探索与实践
第四章 分级诊疗视角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现状研究--以宝山区为例
    4.1 宝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概况研究
        4.1.1 案例选取原因分析
        4.1.2 基本情况分析
        4.1.3 分级诊疗视角下社区卫生医疗体制改革情况分析
    4.2 分级诊疗视角下宝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问题研究
        4.2.1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效果不佳
        4.2.2 政府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
        4.2.3 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4.2.4 医疗环境和设备存在短板
        4.2.5 原因分析
第五章 分级诊疗视角下社区首诊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5.1 分级诊疗视角下社区首诊意愿影响因素层次结构分析
        5.1.1 解析结构模型简介
        5.1.2 构建模型
        5.1.3 模型结果分析
    5.2 分级诊疗视角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满意度研究
        5.2.1 调查数据
        5.2.2 构建SEM结构方程模型
        5.2.3 模型结果分析
第六章 国内外经验借鉴
    6.1 国外经验
        6.1.1 英国模式
        6.1.2 德国模式
        6.1.3 美国模式
    6.2 国内经验
        6.2.1 全科(家庭)医生工作室
        6.2.2 县乡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
        6.2.3 以强基层为重点推进分级诊疗
    6.3 国内外经验总结与启示
第七章 分级诊疗视角下宝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提升的对策和建议
    7.1 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强化顶层设计
        7.1.1 提高政府对强基层重要性的认识,强化政府主导力度
        7.1.2 把落实社区首诊作为推进分级诊疗的重点,提高双向转诊便利性
    7.2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强化资源下沉
        7.2.1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划建设,引进先进医疗设备
        7.2.2 加快“智慧医疗”建设,破解资源下沉难题
    7.3 着力优化能力素质,打造专业化队伍
        7.3.1 提高待遇强化培训,全面优化队伍整体水平
        7.3.2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医护人员服务意识
    7.4 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增强居民信任
        7.4.1 主动深入社区宣传,提升社区居民认同度及知晓率
        7.4.2 以家庭医生签约为契机,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进社区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相关专家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6)基于社区医疗服务水平的居民就医行为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来源、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背景
        1.1.3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1.4.1 研究角度的创新
        1.4.2 研究方法的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基层医疗机构
        2.1.2 社区及社区居民
        2.1.3 社区卫生服务
        2.1.4 就医行为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关于基层卫生服务利用的研究
        2.2.2 关于医疗服务质量评价的研究
        2.2.3 关于居民就医行为的研究
    2.3 文献述评
    2.4 理论基础
        2.4.1 健康需求理论
        2.4.2 Anderson就医行为模型
        2.4.3 SERVQUAL评价模型
        2.4.4 社区居民就医行为理论模型
第三章 基于SERVQUAL模型的社区医疗服务水平调查分析
    3.1 调查设计
        3.1.1 调查方法
        3.1.2 方案设计
        3.1.3 质量控制
    3.2 铜陵市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发展概况
        3.2.1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情况
        3.2.2 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整体建设情况
        3.2.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服务内容构成
    3.3 基于SERVQUAL模型的社区卫生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3.3.1 社区医疗服务水平评价一级指标的选取
        3.3.2 社区医疗服务水平评价二级指标的设定
    3.4 基于模糊评价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指标权重确定
        3.4.1 模糊评价法
        3.4.2 社区医疗服务水平评价指标的权重确立
    3.5 社区医疗服务水平结果计算与分析
        3.5.1 期望服务与感知服务均值分析
        3.5.2 社区医疗服务质量SQ值的计算
        3.5.3 社区医疗服务水平的分析评价
第四章 基于社区医疗服务水平的居民就医行为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样本基本信息统计与分析
        4.1.1 社区居民个体特征
        4.1.2 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自评
        4.1.3 居民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认知状况
    4.2 社区居民就医选择情况分类讨论
        4.2.1 治疗方式选择情况分析
        4.2.2 社区居民首诊机构选择情况分析
        4.2.3 不同患病程度居民对医疗机构选择情况分析
    4.3 社区居民就医行为选择的单因素分析
        4.3.1 生理学因素对居民就医行为选择的影响
        4.3.2 社会性因素对居民就医行为选择的影响
        4.3.3 健康信念因素对居民就医行为选择的影响
        4.3.4 环境性因素对居民就医行为选择的影响
    4.4 社区居民就医行为选择的logistic回归分析
        4.4.1 居民就医选择变量设定
        4.4.2 居民就医选择实证分析
第五章 国内外经验借鉴与对策建议
    5.1 社区医疗服务水平与居民就医行为研究结果讨论
        5.1.1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5.1.2 居民就医行为仍需改善
        5.1.3 基层医疗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5.2 国外先进国家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经验与启示
        5.2.1 国外先进国家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经验
        5.2.2 国外先进国家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启示
    5.3 国内部分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经验与启示
        5.3.1 国内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经验
        5.3.2 国内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启示
    5.4 推进社区医疗服务水平提升与居民就医秩序优化的对策建议
        5.4.1 加强社区医疗基础建设,扩充服务竞争优势
        5.4.2 建设绩效考评机制,完善社区服务功能
        5.4.3 提升社区诊疗水平,改善居民就医体验
        5.4.4 转变社区居民认知,引导基础诊疗下沉
        5.4.5 加强基层医疗体系建设,推动居民有序就医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铜陵市社区医疗服务及居民就医行为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7)我国城市社区复合生态系统适灾弹性的度量研究 ——以暴雨内涝灾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1.5 本章小结
2 我国UCCE适灾弹性的相关理论界定
    2.1 我国城市社区复合生态系统运行模式
        2.1.1 社区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2.1.2 我国城市社区组织架构与特点
        2.1.3 我国城市社区复合生态系统构成
        2.1.4 我国城市社区子系统间运行规律
    2.2 我国城市社区典型灾害识别与分析
        2.2.1 灾害的概念与发展
        2.2.2 我国自然灾害时空分布
        2.2.3 我国城市社区典型灾害及其特点
    2.3 我国城市社区灾害治理特点及国外经验引介
        2.3.1 我国城市社区适灾阶段划分
        2.3.2 我国城市社区适灾利益相关者
        2.3.3 国外城市社区防减灾经验引介
    2.4 我国UCCE适灾弹性概念、内涵与框架
        2.4.1 我国UCCE适灾弹性的概念
        2.4.2 我国UCCE适灾弹性的内涵
        2.4.3 我国UCCE适灾弹性的框架
    2.5 本章小结
3 我国UCCE适灾弹性的影响因素识别
    3.1 我国UCCE适灾弹性影响因素收集
        3.1.1 人种志研究简介
        3.1.2 研究对象选取
        3.1.3 访谈设计
    3.2 我国UCCE适灾弹性影响因素选取
        3.2.1 扎根理论概述
        3.2.2 影响因素开放编码
        3.2.3 影响因素主轴编码
        3.2.4 影响因素选择编码
        3.2.5 理论饱和度检验
    3.3 我国UCCE适灾弹性影响因素约简
        3.3.1 预调研问卷设计与发放
        3.3.2 影响因素约简流程
        3.3.3 影响因素信度与效度分析
        3.3.4 我国UCCE适灾弹性影响因素确定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UCCE适灾弹性的灾后度量模型
    4.1 我国UCCE适灾弹性评价指标选取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1.2 基于SLR的指标选取方法
        4.1.3 评价指标初选结果
        4.1.4 基于专家打分法的指标约简
    4.2 我国UCCE适灾弹性评价指标赋权
        4.2.1 评价指标赋权方法选择
        4.2.2 评价指标间关系确定
        4.2.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4.2.4 评价指标权重修正
    4.3 我国UCCE适灾弹性度量与分析方法制定
        4.3.1 适灾弹性度量方法选取
        4.3.2 适灾弹性的度量流程
        4.3.3 适灾弹性评价准则制定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UCCE适灾弹性的作用机理研究
    5.1 适灾弹性作用机理模型构建
        5.1.1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5.1.2 适灾弹性作用机理假设
    5.2 适灾弹性样本数据的获取
        5.2.1 调研流程概述
        5.2.2 初始问卷设计与优化
        5.2.3 最终问卷发放与数据收集
    5.3 适灾弹性样本数据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2 信度分析
        5.3.3 效度分析
        5.3.4 相关性分析
    5.4 适灾弹性作用机理模型检验
        5.4.1 模型拟合度分析
        5.4.2 SEM路径分析
        5.4.3 作用机理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我国UCCE适灾弹性的灾前度量与提升策略
    6.1 适灾弹性灾前度量的原理和流程
        6.1.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预测原理
        6.1.2 BP神经网络模型的使用流程
    6.2 适灾弹性灾前度量模型的构建
        6.2.1 适灾弹性灾前度量模型构建流程
        6.2.2 适灾弹性灾前度量模型训练
        6.2.3 适灾弹性灾前度量模型结果测试与应用
    6.3 适灾弹性灾前提升策略制定
        6.3.1 适灾弹性提升策略流程设计
        6.3.2 基于SNA法的适灾弹性4R特性计算
        6.3.3 基于IRM的利益相关者适灾行为提升
    6.4 本章小结
7 我国UCCE适灾弹性度量与提升实证研究—以暴雨内涝灾害为例
    7.1 案例概况
        7.1.1 社区选取
        7.1.2 灾害事件
        7.1.3 数据收集与统计
    7.2 社区灾后适灾弹性度量与评价
        7.2.1 适灾弹性计算结果
        7.2.2 基于IPA的适灾弹性分析
    7.3 社区灾前适灾弹性度量与评价
        7.3.1 适灾弹性预测结果
        7.3.2 社区社会网络整体描述
        7.3.3 4R弹性特征计算结果
        7.3.4 基于激励约束机制的适灾策略
    7.4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我国城市社区复合生态系统适灾弹性评价指标筛选
附录2 我国城市社区复合生态系统适灾弹性打分表
附录3 我国城市社区复合生态系统适灾弹性评价与影响因素调查
附录4 我国城市社区复合生态系统适灾弹性评价指标比较打分表
作者简介及学术成果

(8)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研究 ——基于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水”病盛行
        1.1.2 国家大力推行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
        1.1.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过程中的问题
        1.1.4 居民参与作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新途径
        1.1.5 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代表性较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内涵剖析
    2.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内涵
        2.1.1 老旧小区的概念
        2.1.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概念
        2.1.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规划
        2.1.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常见技术
    2.2 居民参与治理的内涵
        2.2.1 居民参与的概念
        2.2.2 参与式治理的概念
        2.2.3 居民参与治理的概念
        2.2.4 居民参与治理的方式
    2.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内涵
        2.3.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概念
        2.3.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基本要素
        2.3.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实践
        2.3.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分类
    3.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识别
        3.1.1 行为参与相关研究
        3.1.2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识别框架
        3.1.3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资料搜集
        3.1.4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识别结果
    3.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度量
        3.2.1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度量方法
        3.2.2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相关度量数据收集
        3.2.3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度量结果
    3.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分类模型构建
        3.3.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研究框架
        3.3.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指标梳理
        3.3.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问卷设计
        3.3.4 基于聚类分析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分类计算模型
    3.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实证分析
        3.4.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数据收集
        3.4.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问卷分析
        3.4.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数据分析
        3.4.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类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定量评价
    4.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内涵
        4.1.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评价
        4.1.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作用
        4.1.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内容
        4.1.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过程
    4.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的选取
        4.2.2 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的优化
        4.2.3 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最终评价指标体系
    4.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模型构建
        4.3.1 评价常用方法的比较
        4.3.2 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模型的提出
        4.3.3 基于ANP-PROMETHEE II的评价模型
    4.4 长三角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实证分析
        4.4.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数据收集
        4.4.2 基于ANP的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4.3 基于PROMETHEE II的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排序
        4.4.4 长三角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综合评价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形成机理
    5.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分析模型构建
        5.1.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研究理论框架
        5.1.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相关研究假设
        5.1.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验证问卷设计
        5.1.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验证方法
    5.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实证分析
        5.2.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相关数据收集及样本特征
        5.2.2 调研数据信度、效度和相关分析
        5.2.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的验证
        5.2.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检验结果分析
    5.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5.3.1 参与模式影响因素梳理
        5.3.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预调研内容及结果分析
        5.3.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5.3.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5.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4.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调研数据收集及样本特征
        5.4.2 调研数据信度、效度和相关分析
        5.4.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假设验证
        5.4.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研究
    6.1 基于MAB-SD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研究思路
        6.1.1 基于MAB-SD的计算实验
        6.1.2 居民参与治理仿真要素分析
        6.1.3 居民参与治理仿真思路
    6.2 基于MAB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演化系统
        6.2.1 居民参与治理网络假设
        6.2.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策略分析
        6.2.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决策路径模型
    6.3 基于SD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模型
        6.3.1 基于SD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系统分析
        6.3.2 基于SD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模型构建
    6.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实证分析
        6.4.1 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平台
        6.4.2 动态仿真相关输入变量调查与设置
        6.4.3 居民参与治理仿真结果与分析
        6.4.4 居民参与治理敏感性因素分析
    6.5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的提升对策
        6.5.1 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社区场域
        6.5.2 营造参与氛围,培育居民惯习
        6.5.3 健全参与制度,增加社会资本
        6.5.4 树立居民信心,强化心理资本
        6.5.5 加强社区建设,提升社区认同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度量调查问卷
    附录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度量专家访谈大纲
    附录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调研问卷
    附录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体系专家访谈大纲
    附录5 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的关系及重要性调研问卷
    附录6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预调研问卷
    附录7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最终调研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学术成果清单

(9)基于广义可达性的社区体育设施空间布局研究 ——以苏州市姑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居民需求层面
        1.1.2 现状条件层面
        1.1.3 政策指导层面
        1.1.4 城市发展层面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视角与主要创新点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社区体育设施及广义可达性研究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区位理论
        2.1.2 需求层次理论
        2.1.3 行为地理学
        2.1.4 新城市主义理论
    2.2 社区体育设施概述
        2.2.1 社区概念
        2.2.2 社区体育概念
        2.2.3 社区体育设施定义
    2.3 国内外社区体育设施研究概述
        2.3.1 国外社区体育设施发展历程
        2.3.2 国外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特征
        2.3.3 国内社区体育设施发展历程
        2.3.4 国内社区体育设施研究现状
    2.4 广义可达性概述
        2.4.1 狭义可达性与广义可达性
        2.4.2 可达性的分析应用
        2.4.3 广义可达性理论构建与研究框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交通网络的社区体育设施可达性实证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基本情况
        3.1.2 体育设施建设体系
    3.2 可达性模型数据库构建
        3.2.1 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3.2.2 人口要素数据库
        3.2.3 社区体育设施数据库
        3.2.4 城市道路数据库
    3.3 可达性综合度量
        3.3.1 居住小区的可达距离测度(需求视角)
        3.3.2 体育设施的可达范围测度(供给视角)
    3.4 社区体育设施可达性现状分析
        3.4.1 需求视角下体育设施的可达性现状
        3.4.2 供给视角下的体育设施可达性现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区体育设施可达性现状调查分析
    4.1 社区体育发展状况
    4.2 既有住区至体育设施可达性现状调研(需求视角)
        4.2.1 调研背景
        4.2.2 调研内容
        4.2.3 基础型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现状
        4.2.4 体育设施空间可达性的阻碍因素分析
    4.3 社区体育设施可达性现状调研(供给视角)
        4.3.1 调研背景
        4.3.2 调研内容
        4.3.3 体育设施建设状况
        4.3.4 体育设施广义可达性的阻碍因素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广义可达性下的社区体育设施影响因素研究
    5.1 探究背景——空间可达性与现实选择的错位
    5.2 变量选择与设定
        5.2.1 变量选择
        5.2.2 变量设定
    5.3 调查数据获取与处理
        5.3.1 调查数据获取
        5.3.2 调查结果总体特征
    5.4 广义可达性构成要素量化分析
        5.4.1 相关性分析及共线性检验
        5.4.2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5.4.3 相关影响要素解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社区体育设施空间布局的优化策略
    6.1 社区体育设施规划布局原则
        6.1.1 公平性原则
        6.1.2 因地制宜原则
        6.1.3 整体考虑原则
        6.1.4 可持续发展原则
    6.2 空间影响要素设计策略
        6.2.1 可获得性设计
        6.2.2 可进入性设计
        6.2.3 可适应性设计
        6.2.4 可接受性设计
        6.2.5 可负担性设计
    6.3 社区体育设施空间发展策略
        6.3.1 完善体育设施专项规划
        6.3.2 探索用地集约化发展
        6.3.3 协调各类体育设施资源
        6.3.4 结合其他空间混合使用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姑苏区社区体育设施空间可达性现状
        7.1.2 姑苏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现状
        7.1.3 基于广义可达性的体育设施空间布局策略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局限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10)日常生活圈构建视角下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口老龄化对养老服务提出需求
        1.1.2 社区养老服务模式需求趋势
        1.1.3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问题
        1.1.4 以人为本的规划导向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提供新思路
        1.1.5 作者所在团队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研究范围界定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城市规划领域相关理论研究
        2.1.1 佩里“邻里单位”理论
        2.1.2 圈层式空间结构理论
    2.2 国内外日常生活圈规划相关研究
        2.2.1 基于居民时空行为视角的研究
        2.2.2 基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视角的研究
    2.3 国内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相关研究
        2.3.1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体系构建
        2.3.2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方法
        2.3.3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方法
    2.4 研究评述
        2.4.1 国内外日常生活圈规划相关研究评述
        2.4.2 国内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相关研究评述
        2.4.3 本研究视角
第三章 日常生活圈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相关性研究
    3.1 日常生活圈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的相关性研究
        3.1.1 日常生活圈与社区空间重构相关性
        3.1.2 日常生活圈与老龄居民时空行为相关性
        3.1.3 日常生活圈与养老服务设施供需相关性
        3.1.4 日常生活圈“供给-需求-行为”时空互动供给机制
    3.2 长三角地区日常生活圈规划研究
        3.2.1“15分钟社区生活圈”概念定义及规划内容
        3.2.2“15分钟社区服务设施圈”概念定义及规划结构内容
        3.2.3 15分钟社区服务设施圈具体规划方法
        3.2.4“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与社区养老相关性
    3.3 长三角地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研究
        3.3.1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体系
        3.3.2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模式
        3.3.3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作机制
    3.4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问题思考
        3.4.1 行政化规划单元与居民日常生活空间存在矛盾
        3.4.2 分散化设施布局与居民实际行为习惯存在矛盾
        3.4.3 静态均质配套服务与居民差异化养老需求存在矛盾
    3.5 日常生活圈构建视角下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新思路
        3.5.1 从结构圈层角度引导设施规划单元
        3.5.2 从时空圈层角度引导设施空间布局
        3.5.3 从功能圈层角度引导设施内容能效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三角老龄居民“需求-行为-供给”实证研究
    4.1 长三角地区概况
        4.1.1 区位概况
        4.1.2 社会经济概况
        4.1.3 老龄化概况
        4.1.4 养老问题概况
    4.2 研究方法及调研设计
        4.2.1 调研对象
        4.2.2 调研方法与内容
        4.2.3 调研设计
        4.2.4 调研路径
    4.3 社区老龄居民日常出行为活动分析
        4.3.1 日常出行活动内容
        4.3.2 日常出行活动频率
        4.3.3 日常出行时空分布
        4.3.4 老龄居民出行活动SD法评价
    4.4 社区老龄人口对养老服务(设施)需求偏好分析
        4.4.1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认知情况
        4.4.2 养老服务理想需求内容偏好
        4.4.3 养老服务设施实际供给情况与理想需求偏好对比
        4.4.4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认知使用SD评价
    4.5 长三角地区社区老龄居民“行为-需求-供给”特征及思考
        4.5.1 社区老龄居民日常出行活动特征及思考
        4.5.2 社区老龄居民对养老服务(设施)需求偏好特征及思考
        4.5.3 社区老龄居民对日常出行活动及养老服务设施认知使用评价问题及思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日常生活圈视域下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策略与方法
    5.1 日常生活圈视域下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思路
        5.1.1 养老服务设施分级与日常生活圈时空结构相结合
        5.1.2 养老服务设施分类与日常生活圈设施内容结合
    5.2 长三角地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策略
        5.2.1 空间维度——明确社区服务空间单元
        5.2.2 功能维度——统筹生活圈功能配置
    5.3“片区-邻里-街坊”三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实施方法
        5.3.1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筑规划控制
        5.3.2 片区、邻里综合服务中心用地规划控制
        5.3.3 片区、邻里综合服务中心建筑规划控制
    5.4“片区-邻里-街坊”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实施建议及展望
        5.4.1 实现弹性框架内动态配建模式
        5.4.2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管理模式
        5.4.3 构建社区全要素适老化网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各章概括与总结
    6.2 主要研究结论
        6.2.1 日常生活圈规划机制与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相关性
        6.2.2 长三角社区老龄居民与设施之间的“行为-需求-供给”特征
        6.2.3 日常生活圈视角下长三角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策略与方法
    6.3 研究展望与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1 国标养老服务设施名称内容整理
附录2 长三角地区4市原有公共(养老)服务设施相关配置规范整理
附录3 上海“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和苏州“邻里中心”实地调研
附录4 国标养老服务设施分级情况整理
附录5 社区老龄居民出行活动调研问卷
附录6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偏好调研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四、江苏省不同经济地区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评估工具的开发及应用研究[D]. 郑文静.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2]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D]. 宋晓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3]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D]. 陈阳. 东南大学, 2020(02)
  • [4]韧性城市视角下城市社区减灾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 石媛.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5]分级诊疗视角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提升路径研究[D]. 徐杨.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6]基于社区医疗服务水平的居民就医行为选择研究[D]. 陈媛.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7]我国城市社区复合生态系统适灾弹性的度量研究 ——以暴雨内涝灾害为例[D]. 崔鹏. 东南大学, 2019(01)
  • [8]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研究 ——基于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分析[D]. 谷甜甜. 东南大学, 2019(11)
  • [9]基于广义可达性的社区体育设施空间布局研究 ——以苏州市姑苏区为例[D]. 马锡海.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10]日常生活圈构建视角下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D]. 张可.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