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奖评审结果

2000年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奖评审结果

一、2000年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奖评审结果(论文文献综述)

洪光宇[1](2021)在《毛乌素沙地杨柴和沙柳的蒸腾耗水特征及人工林地植被承载力》文中研究说明水分是限制毛乌素沙地植被生长与稳定的主要因素。准确获取典型造林树种的蒸腾耗水特征和土壤水资源变化是评估人工林群落稳定性、指导林分结构优化调控以及植被合理配置的核心问题。本研究以毛乌素沙地典型的造林树种杨柴(Hedysarum leave)和沙柳(Salix psammophil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林分结构特征基础上,采用热扩散式包裹茎流仪、HOBO-U30小型气象站型自计气象站、Watch Dog2800型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系统等设备进行定位动态监测,利用降水入渗过程模型(Hydrus-1D)估算林地的土壤有效贮水量,基于水量平衡原理,估算杨柴和沙柳人工林地承载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杨柴人工灌木林、沙柳人工灌木林和裸沙样地的土壤水分在降雨时间格局的影响下均呈明显的季节和垂直变化。8月份土壤水分含量最大,沙柳人工林和裸沙样地土壤水分剖面呈“s”形,杨柴人工林土壤水分剖面呈“3”形。0-110cm深度土壤水分含量沙柳人工林>杨柴人工林>裸沙,杨柴和沙柳人工林地在同一降雨事件土壤水分入渗量与深度存在差异,小雨事件水分对杨柴人工林的补给量大于沙柳人工林,中雨以上降雨事件水分更容易入渗到沙柳人工林深层土层。>8.8 mm的降水水分能够入渗到30 cm以内土层(毛乌素沙地灌草植被根系主要分布土层)为有效降水事件。2.通过考斯加柯夫(Kostiakov)、菲利浦(Philip)、霍顿(Horton)和通用经验模型(f=at-n+b)模拟杨柴和沙柳人工林土壤水分入渗率的比较分析,经检验考斯加柯夫模型适用于描述杨柴人工林土壤降雨入渗过程,回归系数范围为0.9021-0.9518;通用经验模型适用于描述沙柳人工林土壤降雨入渗过程,回归系数在0.7415-0.9923之间。Hydrus-1D模型通过参数优化后,可以较准确地描述杨柴人工林、沙柳人工林及裸沙的土壤水分变化过程,并能够估算出30 cm土层处的向下渗漏量和土壤整体蒸发量。植被生长旺季的7-9月,裸沙、杨柴人工林和沙柳人工林30cm及以下土层渗流量分别占同期降雨78.08%、43.24%和47.39%,人工灌木林地土壤渗漏量要远低于裸沙。3.2017-2018年7-9月间,毛乌素沙地杨柴平均日液流速率为15.18g/d,平均日液流量为364.42 g/d。沙柳枝条平均日液流速率为17.01 g/d,平均丛日液流量为12245.73g/d。沙柳整丛的蒸腾量显着高于杨柴。杨柴和沙柳液流速率和液流量因气象因子的变化而变化,呈现显着的白昼、日间、月际的进程变化。供试灌木种间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程度存在差异,在小时和日尺度上,杨柴和沙柳液流变化同时受气温、太阳辐射、相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压差共同影响;在月尺度上,杨柴和沙柳液流速率及量变化同时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但不同的是,饱和水汽压差是影响杨柴的主要因子,气温和相对湿度是影响沙柳的主要影响。种内因径级不同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程度存在差异,小径级杨柴植株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程度最低。4.基于水量平衡理论,通过Hydrus-1D模型估算土壤水分的补给量及植被耗水量模型估算单株(丛)耗水量,测算杨柴和沙柳人工林土壤水分承载植被能力。杨柴适宜造林密度为4701株/hm2,沙柳适宜造林密度在1013丛/hm2左右。

杨素文[2](2021)在《荒漠区啮齿动物集合群落对人为干扰及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文中指出荒漠生态系统水热条件极不平衡,一旦受到破坏就会迅速退化甚至崩溃。近年来由于持续的气候变化以及人为干扰的日益严重,阿拉善荒漠生态系统已经到了极其脆弱的状态。啮齿动物作为荒漠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者,是研究气候变化对动物影响的合适对象。为探究局域群落(生境斑块中啮齿动物群落)和集合群落(研究区内各个局域群落的合集)尺度上啮齿动物群落对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的响应机制,2014–2020年在位于阿拉善盟阿左旗孪南部的内蒙古农业大学荒漠生态定位研究基地野外实验样地进行数据采集。实验样区被分割为禁牧生境、轮牧生境、过牧生境以及开垦生境4种不同的生境斑块,每种斑块分别设置3个固定样地。采用标志重捕法对该研究区啮齿动物群落分生境进行调查,同时对气候(温度、降雨、被雪厚度等指标)、土壤以及植物群落等因子进行调查。分析了啮齿动物群落总个体数、α多样性、β多样性的季节格局、年度波动以及不同干扰生境间的差异性,进而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啮齿动物群落以及不同干扰生境局域群落对集合群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啮齿动物集合群落存在明显的演替现象。2014–2019年物集合群落主要优势鼠种为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次要优势鼠种为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和五趾跳鼠(Allactaga sibirica),2020年三趾跳鼠数量最高,成为群落主要优势鼠种。(2)4种斑块生境中,除开垦区优势鼠种始终为子午沙鼠,其余生境中啮齿动物群落优势种均存在明显的演替现象。禁牧生境和轮牧生境中啮齿动物局域群落优势种均为三趾跳鼠或者子午沙鼠,且两种啮齿动物在年分间存在替代现象。而在过牧生境局域群落中,五趾跳鼠和子午沙鼠的优势地位在年份间出现不规律交替现象。(3)啮齿动物局域群落与集合群落的α多样性在季节格局上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性,且总体上受人为干扰的影响大于年际效应。(4)在生境梯度上,局域群落Jaccard多样性指数随着受干扰程度差异增大而逐渐减小。集合群落尺度上空间物种转换(βSIM)和物种嵌套(βSNE)现象始终同时存在,且秋季最高;除2016年外,其余年份空间物种转换一直占据主导地位。(5)降雨通过影响生境植被郁闭度和草地地上生产力来对局域群落特征产生间接影响;而平均温度直接影响局域群落特征,同时可以通过影响植被地上生产力来间接地对啮齿动物群落产生影响。(6)降雨量和温度对啮齿动物集合群落总个体数、α多样性以及β多样性均存在显着的直接效应,同时可以通过植被地上生产力间接地对集合群落总捕获个体数和α多样性产生影响;而温度对集合群落的直接影响较大,降雨量则更倾向于间接地通过植被地上生物量来影响啮齿动物集合群落。(7)局域群落β多样性对集合群落的β多样性呈极显着的负效应影响,而总个体数间呈极显着正效应;禁牧区局域群落α多样性对集合群落α多样性以及总个体数有显着影响;轮牧区局域群落α及β多样性均对集合群落β多样性存在极显着正效应;开垦区局域群落特征均对集合群落总个体数呈显着正效应,而且α多样性和总个体数对集合群落α多样性具有显着的负面影响。综上所述,气候变化对啮齿动物局域群落及集合群落的影响机制存在复杂的途径。由于水热条件的作用机理不同,所以影响路径也不尽相同。其中,降雨量主要通过影响生境植被特征来间接对啮齿动物群落形成影响,而温度对啮齿动物群落的影响更加直接。集合群落是局域群落通过物种迁移以及生境过滤作用的耦合产物,导致局域群落和区域过程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通过群落总个体数量以及多样性等多个指标表现出来。

张雷[3](2021)在《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文中指出毛乌素沙地作为我国四大沙地之一,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并且沙漠化等生态灾害频发。为了防治沙漠化,人工植被建植作为主要技术手段和措施被广泛应用于该地区。毛乌素沙地经过40多年的治理,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柳、杨柴和柠条等人工灌木林,并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出现的“风蚀破口”进行了不同补植模式的应用实践。然而,什么样的恢复措施、什么样的补植模式才是好的生态恢复,仍然缺乏系统研究。因此,本研究以毛乌素沙地人工建植的沙柳和杨柴灌木林为研究对象,从林龄和微地形方面,分析了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群落变化特征和演替方向,构建了沙地植被恢复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特征,并对植被恢复以及植被恢复过程中出现的“风蚀破口”的不同补植模式进行了评价,最终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本研究在丰富基于统计学方法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研究的同时,旨在为指导我国沙区植被恢复和退化恢复植被优化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制定区域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政策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造林年限的增加,沙柳和杨柴种群均在退化,其重要值也下降到造林34年和38年的0.8475和0.4994,群落向着油蒿群落正向演替,但是杨柴的演替速度更快些;群落演替后期草本层均出现了多年生禾草,群落趋于稳定。随着造林年限的增加,群落特征指标值增加,但飞播杨柴的提升速度较沙柳造林慢。微地形研究表明,杨柴个体大小随着坡位的下降呈明显的减小趋势;杨柴种群活力丘间低地最高,迎风坡次之,背风坡最差;演替进程上背风坡更快;此外,从立地条件来看,丘间低地的地上生物量、全氮和土壤含水量较高,迎风坡坡中的地上生物量和速效钾较高,背风坡坡上风蚀最大。(2)以生物多样性、固碳调节、土壤肥力调节、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等5个生态系统服务类别为准则层,构建了沙地植被恢复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其中防风固沙权重最大,为0.42,生物多样性次之,为0.25,再次是涵养水源,为0.17。(3)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ESCI)分析显示,随着造林年限的增加,沙柳和杨柴人工灌木林大部分生态系统服务增益显着;生物多样性和固碳调节在造林初期增益最快,且沙柳林增速快于杨柴林;土壤肥力调节在造林中段增益最为明显;涵养水源在沙柳林造林初期没有减损,而在杨柴林略有减损;沙柳和杨柴人工灌木林在造林初期防风固沙功能增效显着,并分别在造林23年和14年后能提供稳固的防风固沙功能。沙柳和杨柴人工灌木林各阶段可分为4类生态系统服务簇:(1)植被提供服务匮乏型;(2)水土保持保护型;(3)植物土壤保育型;(4)多功能型。微地形方面,坡中相比坡上,固碳调节、土壤肥力调节处于增益状态;坡下相比坡中,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处于增益状态;丘间低地相比坡下,全部处于明显的增益状态。此外,丘间低地相比迎风坡和背风坡均呈明显的增益状态;背风坡相比迎风坡,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增益,其它减损。(4)随着造林年限的增加,沙柳和杨柴人工灌木林评价分值增高,且分别在造林8年和30年后与油蒿群落的得分相近。微地形结果表明,丘间低地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得分最高,其次为坡中,坡上和坡下略低,且迎风坡优于背风坡。对“风蚀破口”不同补植模式的评价结果表明,沙柳沙障的固碳能力、土壤肥力调节和防风固沙等效益恢复的最好,紫穗槐生物多样性恢复最好,樟子松人工林均最差;得分上,紫穗槐仅略低于沙柳沙障,可以继续推广,而相对于樟子松,乡土的沙柳更值得推广,该地区也更适合灌木林的营建。(5)裸沙地土壤肥力调节与涵养水源为协同关系,土壤肥力调节在权衡中相对其它服务收益是以损耗生物多样性为前提的。油蒿群落固碳调节与土壤肥力调节、涵养水源三者之间存在协同关系,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在权衡中已达到相对饱和,均不再收益。随着林龄的增加,沙柳人工灌木林土壤肥力调节和涵养水源一直为协同关系,但仍以权衡为主,固碳调节在权衡中均不收益,生物多样性在权衡时收益开始增多并出现协同关系。随着林龄的增加,杨柴灌木林协同关系略有增加,但仍以权衡为主,规律基本一致,就是防风固沙均不收益,涵养水源均相对收益,只是权衡程度在降低,竞争在减小。微地形方面,协同关系的数量坡下>坡中>坡上和丘间低地,但防风固沙均不收益。不同坡向权衡和协同关系类似,只是背风坡权衡程度更高,竞争更激烈。此外,沙柳人工灌木林生物多样性和土壤肥力调节各自评估指标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杨柴人工灌木林所有多样性指数与单位面积生物量、土壤有机质、速效P和土壤含水量均呈显着正相关,而所有的指标与风蚀桩高度变化均呈负相关。以上结果表明,杨柴人工灌木林相比沙柳人工灌木林可以更快的演替到油蒿群落,但是飞播杨柴提升群落生态效益的速度较沙柳造林慢。沙柳和杨柴造林初期以生物多样性、固碳调节和防风固沙增益为主,但是并没有过多的消耗土壤含水量,中期以土壤肥力调节为主,且沙柳和杨柴分别在造林23年和14年以后可提供稳固的防风固沙功能。此外,微地形对群落演替和生态系统服务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优化抚育时应根据功能需要分部位经营。整体上,人工促进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是成功的,但是在今后选择物种时应更多的考虑乡土灌木树种。

董玉新[4](2020)在《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针对内蒙古河套平原冬小麦试种中发现的冬季冻害、春季干旱或“倒春寒”影响返青率及前茬限制等问题,以“春麦冬播”为切入点,以提高小麦抗寒、抗旱能力,提高产量和效益为目标,以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为材料,系统研究不同播种期、播种深度、播种量及肥水措施对小麦种子越冬、萌发出苗、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阐明气候、土壤及水分条件与冬播小麦生长的关系及实现高产的关键限制因素,深入揭示冬播小麦实现高产高效的生态生理机制,探索构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该研究不仅有利于丰富小麦高产、高效的生态生理机理,而且,对于提高北方春麦区小麦产量、降低小麦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复种指数、保护生态环境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播种期推迟,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春季出苗率均呈增加趋势,其中以“寄籽”形式越冬的小麦出苗率接近60%,而且较春播小麦提前出苗3d左右,成熟期提前7d以上。冬播小麦叶面积指数、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均随播期的推迟而升高,以11月上旬播种的小麦表现最优。内蒙古河套灌区“春麦冬播”的适宜播种期为11月上旬,即农历“立冬”前后,此时5 cm 土层日平均温度为1℃左右。2.冬播条件下供试小麦品种的春季田间出苗率较春播小麦有所降低,但根系发达,对低温及干旱的适应性强。通过系统聚类筛选出适宜内蒙古平原灌区冬播的3个小麦品种,包括春性品种永良4号、冬性品种宁冬11号和半冬性品种河农7106,其共同特征为抗逆性强、越冬出苗率高、根系发达、产量表现较高。3.秋浇底墒水与未浇底墒水的冬播小麦相比,出苗早、出苗率高,成熟期提前2~5 d。底墒水对冬播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和光合特性等均有显着影响,以浇灌底墒水的冬播小麦表现更好。3-5 cm播深的“寄籽”小麦较9 cm播深的小麦提早出苗4~5 d,成熟期提前5~7 d,且出苗率、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表现最优。4.冬播条件下,适当增加播种量与施肥量,“寄籽”小麦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干物质积累量均表现为增加趋势。冬播小麦叶片SPAD值随播种量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在高播种量和施肥量处理下表现最优,较春播对照分别提高15.5%、9.2%和7.9%。冬播小麦籽粒产量随播种量的增大而增加,随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回归分析表明,冬播小麦籽粒产量与播种量、施肥量二项农艺措施的关系均符合二次多项式线性回归模型,通过方程求极值得出永良4号获得最高籽粒产量的适宜播种量、施肥量分别为 480.5 kg·hm-2 和 396.2 kg·hm-2。5.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较春播小麦有所降低,但出苗早,分蘖能力强、茎蘖成穗率高,根系发达,叶片光合速率高;且开花之后,旗叶叶绿素含量、Fv/Fm值及光合速率下降缓慢,高值稳定期较长。拔节以前,冬播与春播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无明显差异,开花之后,“寄籽”小麦干物质积累量逐渐超过春播小麦,籽粒产量也可达到与春播小麦相同的水平。与春播小麦相比,冬播小麦穗数有所减少,但穗粒数和千粒重显着增加。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组装集成了内蒙古河套灌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在浇灌足量底墒水的前提下,播前精细整地;适宜播期为11月上、中旬,即农历节气“立冬”前后,暖冬年份可适当推迟播种;品种采用春性品种永良4号;播种深度为3-5 cm,播种量为480.5 kg·hm-2,种肥(磷酸二铵)施用量为396.2 kg·hm-2。

陈曦[5](2019)在《沙区光伏电站对气固两相流及地表土壤粒径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境内沙区太阳能光伏电场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风洞模拟试验,对光伏电站内多点风速、风沙流结构、地表土壤机械组成进行同步观测,从而对电站内气固两相流及地表土壤粒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通过模拟试验探究风场变化及电站配置参数变化对风沙流场分布的分异机制,掌握环境因素对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反馈机制,为光伏电站免遭风沙危害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光伏电板不同位置风速表现为:电板前沿及后沿处风速随着高度的增加呈“S”型变化趋势,电板下方风速呈先增大后减小趋;电板前沿、后沿及电板下方输沙量均随着高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各观测位置输沙量随高度变化最佳拟合方程均为多项式,R2均大于0.86。电板前、后沿及下方风沙流结构特征值均大于1,地表表现为风蚀状态,即电场内部的风沙防治工作重点为电板下方区域;电板前沿处土壤机械组成呈先粗粒化后细粒化变化趋势,电板后沿及电板下方土壤机械组成较对照观测点呈现极细沙及细沙体积百分含量增加、中沙及粗沙体积百分含量减少趋势。(2)电场行道不同位置各观测样线风速均随着高度的增加呈“J”型变化趋势。过境风进入光伏阵列后,风速呈持续降低趋势,距离地表250cm高度处电场下风向风速较对照观测点降低了 61.20%,光伏阵列的布设对风速起到了明显降低作用,光伏电板的布设是影响电场阵列内不同位置风速发生变异的主要原因;电场行道处各观测点的风沙流结构特征值均小于1,风沙流为饱和状态,地表表现为堆积;电场上风向边缘区域与电场内部风沙流格局不同,输沙量随风沙流的深入呈.逐渐降低趋势,最高降幅达93.42%,说明光伏阵列的设置对场区风沙输移有控制作用。从电场整体来看,控制光伏电站上风向边缘处的风沙活动对光伏电站的风沙防治工作至关重要;光伏阵列由西向东土壤呈先粗粒化后细粒化趋势,极细沙和粗沙两种粒级在电场阵列尺度上变化幅度较大。各粒级土壤颗粒变程范围为7.53-25.58m,且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即架设光伏电板与电场阵列内土壤粒级的分布变异情况具有密切关系。(3)对不同季节光伏电场过境风的影响模拟分析结果显示,电站阵列下风向观测点风速平均降幅为夏季>冬季>秋季>春季。说明沙区夏季和冬季不仅平均风速小,且过境风经过光伏阵列后风速下降幅度较大。春、秋季节不仅风速高且过境风经过阵列后风速下降幅度较小。综上所述,春、秋季节是控制沙区光伏电站风沙输移的重点时期。(4)风场及光伏电场配置对风沙输移模拟试验结果显示,在0-50cm集沙高度范围内,随着风速的增加光伏阵列模型的输沙量增大;当风速一定时,南风条件下阵列输沙量最高,分别较西北风和东北风高出65.41%和70.23%;风洞内等比例缩小模型阵列行距为20 cm时输沙量最高,较18cm和22cm分别高出74.42%和58.49%;在光伏阵列上风向设置麦草沙障较无沙障光伏阵列可以减小66.67%。说明在光伏电站迎风边缘布设沙障可以有效减少光伏阵列风沙输移,为沙区光伏电站的防沙工作起到重要作用。

李旻昱[6](2019)在《赤峰市肉牛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赤峰市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区,畜牧业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经营模式上的转型升级,逐步形成了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产业化经营为主的发展模式。实施“绿色农业”、“科技兴牧”的战略,以肉牛产业为主要着力点,在增加农牧民收入、加快产业脱贫、振兴牧区经济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首先对肉牛产业进行概念界定,运用价值链、比较优势等理论,以养殖、加工、流通环节为角度,对赤峰市肉牛产业的现状进行充分分析。养殖环节中以饲料供应情况、肉牛的品种资源、养殖地区分布以及养殖情况为内容:赤峰市地处“黄金玉米带”,饲料供应充足,肉牛存栏量逐年增加,牛肉产量也呈上升趋势;加工环节以加工企业、加工形式和能力为内容:赤峰市肉牛加工能力不断提高,加工企业快速发展;流通环节以肉牛销售、运输和牛肉消费情况为内容:赤峰市肉牛的销售途径较多,牛肉消费量为7.5千克/人,大约是农牧区居民(1.78kg/人)的4.2倍,农牧区居民在牛肉上的消费还是较少。赤峰市公路的总里程2.7万km,运营铁路4条,开通航线11条,立体便捷的交通网络基本可以达到迅速辐射周边城市。进行全面分析后得出目前发展突出的问题是:资金短缺、基础母牛减少、饲料及肉牛、牛肉质量安全问题、产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较低等。其次,在这些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系统模型对赤峰市肉牛产业的影响因素作为变量进行测算,分析影响因素与肉牛产业发展之间的关联度。各变量与肉牛产业产值的关联度排序为:城镇人均购买牛肉数量(0.7110)>城镇人均肉蛋奶支出(0.6919)>城镇常住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0.6365)>赤峰市玉米产量(0.6400)>乡镇畜牧兽医站职工人数(0.6067)>赤峰市地区生产总值指数(0.5990)>赤峰市种肉牛场个数(0.4522)。再次,通过分析美国、阿根廷、日本、通辽这些肉牛产业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给赤峰市肉牛产业发展带来的启示:要进行科学的规划,结合“为养而种、为牧而种”的规划理念,既重视经济成果,又确保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制定肉牛产业利好政策,加快产业规模化、提高自动化水平,加大人才培育的投入。最后,提出缓解目前赤峰市肉牛产业发展问题的对策,即落实好产业扶持政策,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重视产品质量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注重人员素质的培养和加大监管力度。

高丽丹[7](2018)在《内蒙古阿荣旗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推广成效调查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是将单一先进种植技术整合集成进而推广应用的一项粮食增产计划。通过高产核心攻关田、展示田和示范田的建设,快速实现了粮食作物区域高产和超高产,同时也为挖掘地区优势作物的增产潜力提供了依据。在高产创建工作中,实际是行政组织、农技推广部门和农业生产者三者共同协作,将区域化、小范围、小面积的高产、超高产转化为大面积同步增产的推进过程。本文对阿荣旗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成效进行了调查分析,主要结果如下:阿荣旗作为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玉米、大豆、小麦、马铃薯和水稻5大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2011-2015年,5大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旗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的99.1%和99.6%。2011年,阿荣旗开始实施玉米、大豆、小麦、马铃薯和水稻5大作物的高产创建项目。到2015年,实施地点从开始的2个乡镇发展到11个乡镇,参与农户数由2011年的1180户扩展到2015年的5180户,实施面积由2011年的近0.34万hm2扩大到2015年的2.13万hm2,实现了全旗5大作物主产区的全覆盖。5年来高产创建累计建设万亩示范片6.9万hm2,共计增产8.49万t,总增值1.614亿元,实施效果非常显着。针对全旗5大作物生产过程中品种乱、杂、多,当地主推品种增产潜力有限,种植技术落后,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成本投入高等突出问题,在高产创建实施过程中,阿荣旗引进并推广玉米品种罕玉5,大豆品种黑河38与垦鉴27,水稻品种稼禾1和龙粳36,马铃薯品种克新1号与兴佳2号等。并结合生产实际,阿荣旗提升凝练形成适宜粮食作物增产的技术体系10余套,为带动全旗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提供了巨大的科技支撑。在粮食作物高产创建中,阿荣旗旗委、旗政府成立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旗农牧业局成立专家组和技术服务团队,乡镇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进行整体统筹协调推进。通过行政领导包片、技术干部蹲点,实现了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全程技术指导与服务。同时,高产创建工作整合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具购置补贴,粮丰工程等多个项目资源,实现各个项目最大的叠加效应。

王珊[8](2017)在《珍稀濒危植物沙冬青衰退与真菌群落结构的耦合关系研究》文中提出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古老孑遗濒危植物及荒漠生态系统为主要对象的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位于黄河东岸与鄂尔多斯高原西部边缘之间的狭长地带上,是我国西北部荒漠地区的生态脆弱地带。保护区内具有丰富的受国家保护的濒危古地中海残遗植物,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保护区地处草原向荒漠过渡地带上,景观生态类型多样组合,拥有占全部植物种类近2/3的珍稀、濒危、古老的特有植物,这些珍稀的古老孑遗特有种成为植物群系中的建群种和优势种,构成干旱荒漠地区罕见的景观类型。起源于古地中海沿岸的第三纪孑遗植物沙冬青在此生存并延续至今,但因环境变化和人为破坏的双重威胁,目前已出现严重退化现象。沙冬青衰退的真正原因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地保护等研究内容已经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本研究利用热成像技术将沙冬青群落划分为不同衰退等级,首次应用高通量测序分析对不同衰退等级的沙冬青根内真菌及根围土壤真菌进行了探讨,主要结论如下:(1)河边、山脚、路边、化工厂、山坡5个生境的沙冬青群落的根内生真菌物种多样性为山脚>山坡>路边>河边>化工厂。在门水平上,Basidiomycota门真菌在山脚、化工厂和山坡上沙冬青群落中占绝对优势,Ascomycota门真菌在河边沙冬青群落中占绝对优势,Ascomycota和Basidiomycota门真菌在路边沙冬青群落中比例相当且占比都较大。科属水平上,5个生境的沙冬青根内生真菌的群落结构差异非常显着。属水平上,5个不同生境沙冬青根内生真菌的优势属(丰度大于1%)中腐生真菌或寄生真菌与“共生”真菌的比例相差很大,河边沙冬青群落腐生真菌或寄生真菌占比最高,山坡上沙冬青“共生”真菌类群所占比例最高。(2)5个生境沙冬青根内真菌的“建群类群”为Tomentella、Tricholoma、Fusarium以及Sebacina。不同衰退等级沙冬青根内生真菌的“建群类群”有一定差异,且其群落结构在门、科、属水平上都有显着差异。Top10属中的Agaricus、Tomentella、Tricholoma、Fusarium、Inocybe以及Tuber这6个属真菌在所有衰退等级的沙冬青都有分布。不同衰退等级的沙冬青根内都有腐生或寄生真菌和“共生”真菌分布,不同衰退等级两类群的真菌占比不同且呈现出动态变化,随着衰退等级的增加沙冬青根内腐生真菌或寄生真菌与“共生”真菌比例显着增高,腐生真菌或寄生真菌的比例高于“共生”真菌比例就可能引起病害的发生,可能是导致沙冬青群落的衰退原因之一。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容重具有协同作用,且对Agaricus、Inocybe、Fusarium、Penicillium、Amphinema具有正相关影响,对Tricholoma、Tomentella、Tuber具有负相关影响。(3)不同衰退等级的沙冬青群落的根内生真菌相对应的根围土壤真菌在群落结构上差异十分显着,”共生”真菌类群种类和数量显着减少。从属水平整体分析,根内生真菌Top10属中的Agaricus、Inocybe、Tomentella、Tricholoma、Tuber、Amphinema、Sebacina、Ilyonectria不在土壤中的Top10属。根内生真菌和根围土壤真菌Top10属共有的Fusarium和Penicillium在土壤中的占比显着增加。(4)不同衰退等级的沙冬青群落根围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在门、科以及属水平上都有显着差异,土壤中的真菌Top10属中的腐生或寄生真菌类群多且占绝对优势,而“共生”真菌类群较少,且占比较低。有机质和土壤容重对不同衰退等级的沙冬青根围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很大,对大部分腐生或寄生真菌的影响呈正相关,Fusarium、Penicillium、Gibberella、Alternaria、Phoma的占比在衰退的沙冬青群落中明显增加,表明高有机质含量和高土壤容重有利于腐生或寄生真菌的生长。(5)沙冬青-霸王混合群落中,沙冬青和霸王的根内生真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都大于霸王和沙冬青的单独群落,Basidiomycota门真菌在所有群落中都占绝对优势。科、属水平上沙冬青单独群落、霸王单独群落以及沙冬青-霸王混合群落中根内生真菌的群落结构差异显着。属水平,沙冬青-霸王混合群落中的沙冬青和霸王根内生真菌群落中“共生”真菌类群比各自单独群落有显着提高,而腐生或寄生真菌类群显着减少,两者的内生真菌群落结构非常相似,这可能是沙冬青-霸王混合群落面积增加的内在原因之一。(6)本研究经分离培养获得沙冬青根内生真菌菌株6个,他们在菌落颜色、是否有气生菌丝等方面有所不同。经分子鉴定这6个菌株隶属于粘帚霉属Clonostachys和镰刀霉属Fusarium,其中5个菌株为Fusarium属真菌,1个为Clonostachys属真菌。液体培养获得4个菌株的菌剂,对沙冬青幼苗进行回接实验表明,Clonostachys的1个菌株和Fusarium的3个菌株没有对沙冬青幼苗产生致病性。(7)本研究首次应用高通量测序分析对沙冬青的根内真菌及根围土壤真菌进行了研究,填补了沙冬青在此方面研究的空白。根内生真菌中出现的大量“共生”真菌类群是常被报道的外生菌根真菌类群,这些真菌是否与沙冬青形成共生组织、是否为沙冬青提供必须的营养和水分还需要今后的深入研究。沙冬青根内生真菌Fusarium对沙冬青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Clonostachys菌株的生防潜力还有待于开发。

顾广欣[9](2015)在《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与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占据着重要而独特的位置,之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对影片的艺术特征及文化价值展开分析,本文借鉴大众文化理论以及政治经济学、社会学、传播学、电影美学、文化人类学等跨学科视角,运用文本方法和语境方法,从生产—发行—放映—观看—评价五个环节来考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同时,把影片生产与传播活动放置在特定的政治制度、经济环境与文化政策中进行考察,力图揭示出这种艺术形式如何与其它社会系统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一个初步的理论框架并由此展开关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与传播的社会关系论的讨论。本文共有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阐明研究缘起、研究框架、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至第六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前三章围绕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展开,分别论述了计划经济时期、市场经济时期以及中国加入WTO时期(新世纪以来),电影观念的革新、生产体制的变化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格局和美学形态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与国家扶持密不可分,它也在宣传国家意识形态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意识形态性必须通过经济杠杆和电影叙事得以实现,其本身就体现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电影美学的规律。后两章是有关“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传播”的内容,包括译制、市场、观众、影评、跨文化传播等。国家以电影展、电影工程等多种手段扶持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传播,使之成为商业电影体制下的“文化特例”,然而仍然不能忽略经济与市场机制对于电影传播方式的决定性作用。在这一部分,受众接受与诠释电影产品的方式是考察的重点,因为受众在电影意义的建构中发挥着能动作用。对于市场能力脆弱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影评扮演着重要的推介、引导观赏的作用;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批评的“场域”中,官方话语、学术话语以及民间话语尽管站在不同立场,但它们背后都潜藏着国家话语的表述。针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产生的文化折扣现象,本文从电影文化建构和传播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影片海外传播力的对策,例如提高叙事能力,根植于全球化语境中来探讨文化冲突、价值重塑、身份认同等问题。结论部分在对前面六章进行理论概括的基础上,提出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现实路径。理论框架的意义在于,从电影的生产、传播环境出发考察电影的艺术性,将它视作电影工业和商业发展中的一个主体,克服忽略商品性和艺术性来谈意识形态性。本文发现,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研究中,经济政治学和文化艺术发展这两种考察路径之间基本上是可以协调的。就此而言,本文的研究思路对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具有开拓性意义。

么红杰[10](2012)在《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文中提出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对未来科技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发展前景及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战略预期。从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内蒙古一直不间断地分阶段进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与国家已经制订和实施了8个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内蒙古至今制定和实施了4个科技发展五年计划,3个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不同时期科技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回顾自治区成立以来内蒙古科技规划编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1947—1978),以“奠定基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目标,迅速建立起了强大的科研基础和完善的科研体系,这期间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改革开放后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征。第一阶段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面向、依靠”的战略方针,努力破除经济与科技脱节的旧体制,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七五(1986-1990)”科技发展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八五”(1991-1995)科技发展规划》。第二个阶段通过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确立“创新、产业化”指导方针,调整科技基础结构,建设区域创新体系。1996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条例》;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区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政策》。第三个阶段通过探索具有自治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把向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努力作为面向未来的总体策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五十年来,在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事业顺应经济发展背景、科技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科技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变化,不断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区情,始终以制订、完善、实施科技规划作为科技战略发展的载体,引领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由“促进”到“支撑”,由“推动”到“引领”的历史性转变。但在科技规划实施过程中,内蒙古仍然存在重设计决策、轻执行评估;重行政指令、轻市场指导;重省市级层面的科技战略、轻旗县级层面等问题。特别是在科技规划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由于涉及面广、评价原则、方法较难把握、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等原因,虽然内蒙古在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但对于科技发展规划后续的执行、执行过程中的评估、评估之后的改进和动态更新与修正,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来终结则关注不够,尤其是缺少对科技规划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使得花费了很大精力制订的规划在指导科技实践和进步方面发挥的效力有限。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内部辑刊等史料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综合回顾与总结了内蒙古科技规划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对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估的可行性路径选择与方法模型,为决策层今后树立开展科技规划绩效评价的理念提供了科学论证和方法选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而提出通过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评估规章制度和系列评估专业规范,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加强科技评估环境建设,系统地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等措施加快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步伐的建议。

二、2000年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奖评审结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奖评审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1)毛乌素沙地杨柴和沙柳的蒸腾耗水特征及人工林地植被承载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沙地土壤水分时空动态研究进展
        1.3.1 国外沙地土壤水分研究概况
        1.3.2 国内沙地土壤水分研究现状
        1.3.3 沙地土壤水分时间变化特征
        1.3.4 沙地土壤水分空间变化特征
        1.3.5 沙地人工植被区降雨入渗变化规律
        1.3.6 沙地土壤水分平衡研究
    1.4 国内外树干液流研究进展
        1.4.1 树干液流的测定方法
        1.4.2 树干液流时间变化特征
        1.4.3 树干液流空间变化特征
        1.4.4 树干液流与环境因子关系
2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1.1 降雨变化特征分析
        2.1.2 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及对降雨响应
        2.1.3 杨柴和沙柳蒸腾耗水特征研究
        2.1.4 通过尺度转化计算杨柴和沙柳蒸腾耗水量
        2.1.5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2.2 实验设计及研究方法
        2.2.1 研究区概况
        2.2.2 实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2.2.3 数据整理
    2.3 研究技术路线图
3 降水变化特征
    3.1 实验期内降水特征分析
    3.2 乌审旗近30年降水特征及趋势研究
    3.3 小结
4 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及对降雨响应
    4.1 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
        4.1.1 土壤水分动态及变异特征
        4.1.2 土壤水分季节动态特征
        4.1.3 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
    4.2 土壤水分对不同降雨格局的响应
        4.2.1 选取降水事件分析
        4.2.2 土壤含水量对小雨事件的响应
        4.2.3 土壤含水量对中雨事件的响应
        4.2.4 土壤含水量对大雨及暴雨事件的响应
    4.3 土壤入渗特征模拟
        4.3.1 入渗模型的选取
        4.3.2 入渗模拟结果
    4.4 基于hydurus模型模拟土壤水分变化
        4.4.1 模型原理
        4.4.2 土壤水分变化过程模拟
    4.5 讨论
    4.6 小结
5 杨柴和沙柳人工林液流特征
    5.1 杨柴和沙柳液流速率变化特征
        5.1.1 日液流速率变化规律
        5.1.2 日液流速率变化比较
        5.1.3 月际液流速率变化比较
    5.2 杨柴和沙柳液流量变化特征
        5.2.1 杨柴植株日液流量动态变化
        5.2.2 沙柳枝条日液流量动态变化
        5.2.3 杨柴植株月液流量变化特征
        5.2.4 沙柳枝条月液流量变化特征
    5.3 讨论
    5.4 小结
6 杨柴和沙柳液流变化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6.1 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6.1.1 日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6.1.2 月际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6.1.3 杨柴植株和沙柳枝条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6.2 杨柴和沙柳液流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6.2.1 日液流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6.2.2 杨柴植株和沙柳枝条日液流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6.3 讨论
    6.4 小结
7 通过Hydrus-1D模型估算杨柴和沙柳人工林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7.1 利用Hydrus-1D模型估算储水量
        7.1.1 杨柴和沙柳人工林蒸发量变化特征
        7.1.2 30cm及以下深度土壤水分渗漏量变化特征
    7.2 植被耗水量估算
    7.3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7.4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模型的建立
        7.4.1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及其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7.4.2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模型的建立
    7.5 讨论
    7.6 小结
8 结论
9 创新点
10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荒漠区啮齿动物集合群落对人为干扰及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啮齿动物研群落究进展
        1.2.1 国内啮齿动物群落研究进展
        1.2.2 国外啮齿动物群落研究进展
    1.3 集合群落研究进展
    1.4 气候变化对啮齿动物影响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2 野外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2.2.1 数据采集方法
        2.2.2 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啮齿动物集合群落结构
        3.1.1 集合群落物种组成
        3.1.2 集合群落不同斑块间个体扩散
        3.1.3 集合群落总捕获率季节格局及年度波动
        3.1.4 小结
    3.2 啮齿动物局域群落结构
        3.2.1 不同干扰生境局域群落物种组成
        3.2.2 局域群落啮齿动物总捕获率及物种丰盛度
        3.2.3 啮齿动物群落总捕获率年际波动特征
        3.2.4 小结
    3.3 啮齿动物群落α多样性
        3.3.1 群落α多样性季节格局
        3.3.2 群落α多样性年际波动及群落间差异
        3.3.3 小结
    3.4 啮齿动物群落β多样性
        3.4.1 不同干扰生境斑块局域群落间β多样性差异性分析
        3.4.2 啮齿动物局域群落β多样性年度及季节格局
        3.4.3 啮齿动物集合群落多样性分布格局
        3.4.4 小结
    3.5 环境因子差异性分析
        3.5.1 生境植物指标变异性研究
        3.5.2 植物群落生物量
        3.5.3 生境隐蔽性
        3.5.4 植物群落α多样性
        3.5.5 土壤硬度
        3.5.6 土壤含水率
        3.5.7 气象数据统计分析
    3.6 荒漠区啮齿动物群落对干扰及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
        3.6.1 局域群落对干扰及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
        3.6.2 集合群落对干扰及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
        3.6.3 啮齿动物局域群落对集合群落的影响机制研究
        3.6.4 小结
4 讨论
    4.1 人为干扰对集合群落及局域群落的影响
    4.2 气候变化对啮齿动物群落总个体数的影响
    4.3 气候变化对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机制
    4.4 局域群落对集合群落的影响机制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1 生态恢复概述
        1.2.1.1 恢复生态学的概念及内涵
        1.2.1.2 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1.2.1.3 生态恢复评价研究进展
        1.2.2 生态系统服务概述
        1.2.2.1 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及内涵
        1.2.2.2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1.2.3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
        1.2.3.1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概述
        1.2.3.2 权衡与协同的类型
        1.2.3.3 权衡与协同的研究方法
        1.2.4 毛乌素沙地生态恢复实践与恢复成效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质地貌特征
        2.1.2 气候特征
        2.1.3 土壤特征
        2.1.4 水文特征
        2.1.5 植被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生态系统服务类别的选择
        2.2.3 测定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3.1 遥感数据处理
        2.3.2 基本数据计算公式
        2.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3.4 数据标准化处理
        2.3.5 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ESCI的计算
        2.3.6 综合评价
        2.3.7 多种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量化方法
        2.3.8 统计分析
第三章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变化
    3.1 沙柳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变化
        3.1.1 沙柳灌木林的分布特征
        3.1.2 不同林龄沙柳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
        3.1.2.1 沙柳的生长特征
        3.1.2.2 生物多样性特征
        3.1.2.3 地上生物量特征
        3.1.2.4 土壤理化性质
        3.1.2.5 风蚀桩高度变化
        3.1.2.6 物种重要值
    3.2 飞播杨柴灌木林群落特征变化
        3.2.1 杨柴灌木林的分布特征
        3.2.2 不同飞播年限杨柴灌木林群落特征
        3.2.2.1 杨柴的生长特征
        3.2.2.2 生物多样性特征
        3.2.2.3 地上生物量特征
        3.2.2.4 土壤理化性质
        3.2.2.5 风蚀桩高度变化
        3.2.2.6 物种重要值
    3.3 微地形对飞播杨柴灌木林群落特征的影响
        3.3.1 微地形对杨柴生长特征的影响
        3.3.2 微地形对群落特征的影响
        3.3.3 微地形对物种重要值的影响
第四章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
    4.1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特征分析
        4.2.1 沙柳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特征
        4.2.1.1 沙柳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ESCI)损益分析
        4.2.1.2 沙柳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簇类型及随林龄增加的变化特征
        4.2.2 飞播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特征
        4.2.2.1 飞播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ESCI)损益分析
        4.2.2.2 飞播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簇类型及随林龄增加的变化特征
        4.2.3 微地形对飞播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特征的影响
        4.2.3.1 不同坡位、坡向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值
        4.2.3.2 生态系统服务随坡位下降的变化特征
        4.2.3.3 生态系统服务在不同坡向的损益分析
    4.3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价
        4.3.1 不同林龄沙柳人工灌木林评价
        4.3.2 不同飞播年限杨柴灌木林评价
        4.3.3 飞播杨柴14 年后不同坡位、坡向评价
        4.3.4 “风蚀破口”中的不同补植模式评价
        4.3.4.1 不同补植模式下各指标实测值对比
        4.3.4.2 不同补植模式恢复成效评价结果
第五章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及其相互关系
    5.1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
        5.1.1 裸沙地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5.1.2 油蒿群落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5.1.3 不同林龄沙柳人工灌木林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5.1.4 不同飞播年限杨柴灌木林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5.1.5 微地形对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影响
        5.1.5.1 坡位对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影响
        5.1.5.2 坡向对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影响
    5.2 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间相互关系
        5.2.1 沙柳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间相互关系
        5.2.2 飞播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间相互关系
第六章 讨论
    6.1 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的演替方向
    6.2 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随林龄增加的生态系统服务变化
    6.3 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随林龄增加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6.4 毛乌素沙地微地形对植被发育及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6.5 人工促进沙地植被恢复的必要性和物种选择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论文选题来源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与科研工作

(4)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冬麦北移”研究现状
        1.2.2 晚播冬小麦研究
        1.2.3 春小麦冬播研究
        1.2.4 栽培技术措施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冬播抗逆高产小麦品种筛选
        2.2.2 冬季播种时间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2.2.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2.2.4 灌水及播种深度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2.3 测试内容及方法
        2.3.1 生育时期记载
        2.3.2 气象资料
        2.3.3 土壤养分测定
        2.3.4 田间出苗率调查
        2.3.5 植株取样及测定方法
        2.3.6 土壤温度测定
        2.3.7 土壤含水率测定
        2.3.8 叶片光合特性指标测定
        2.3.9 群体光照状况测定
        2.3.10 籽粒灌浆特性测定
        2.3.11 叶片生理指标测定
        2.3.12 根系取样及测定
        2.3.13 考种及测产
        2.3.14 水分利用效率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春化类型小麦越冬出苗特性及其抗寒、抗旱、高产品种筛选
        3.1.1 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3.1.2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出苗率差异
        3.1.3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生育进程差异
        3.1.4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叶片生理指标差异
        3.1.5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根系性状差异
        3.1.6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1.7 内蒙古平原灌区适宜冬播小麦品种筛选
        3.1.8 小结
    3.2 不同冬季播种时间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3.2.1 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3.2.2 播期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3.2.3 播期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3.2.4 播期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3.2.5 播期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3.2.6 播期对冬播小麦苗期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3.2.7 播期对冬播小麦开花期根系性状的影响
        3.2.8 播期对冬播小麦籽粒灌特性的影响
        3.2.9 播期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3.2.10 播期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2.11 小结
    3.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3.3.1 冬播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3.3.2 播种量及施肥量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3.3.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3.3.4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3.3.5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籽粒灌特性的影响
        3.3.6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3.3.7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3.8 冬播小麦播种量、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3.3.9 小结
    3.4 不同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3.4.1 冬播小麦生育期内气温及降水量变化
        3.4.2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3.4.3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3.4.4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3.4.5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3.4.6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3.4.7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3.4.8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4.9 小结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春麦冬播的适宜播种期
        4.1.2 春麦冬播的适宜品种
        4.1.3 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的生理基础
        4.1.4 河套灌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4.2 讨论
        4.2.1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出苗率的影响
        4.2.2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4.2.3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4.2.4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根系性状的影响
        4.2.5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5 主要创新点
6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沙区光伏电站对气固两相流及地表土壤粒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风沙流研究现状
        1.2.2 风蚀研究现状
        1.2.3 模拟试验相关研究现状
        1.2.4 太阳能发电与环境的互馈影响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
        2.2.3 水文
        2.2.4 土壤
        2.2.5 植被
        2.2.6 野生动物资源
        2.2.7 矿产资源
        2.2.8 旅游资源现状
        2.2.9 太阳能资源
    2.3 社会经济概况
        2.3.1 行政区划与人口
        2.3.2 经济状况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电板不同位置气固两相流及地表土壤粒径测定
        3.2.2 电场不同位置气固两相流及地表土壤粒径测定
        3.2.3 不同季节光伏电站对过境风分布影响的模拟研究
        3.2.4 光伏电站气固两相流分布机制研究
    3.3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3.3.1 数据空间差值方法
        3.3.2 数据分析
    3.4 技术路线
4 电板不同位置气固两相流分布规律
    4.1 风速流场分布特征
        4.1.1 风速变化情况
        4.1.2 光伏电板不同位置风速分布规律
    4.2 风沙输移分布特征
        4.2.1 输沙量分布情况
        4.2.2 电板不同位置风沙输移规律
    4.3 土壤机械组成分布特征
        4.3.1 电板不同位置土壤机械组成分部情况
        4.3.2 光伏电场内土壤机械组成分选规律
    4.4 小结
5 电场不同位置气固两相流分布规律
    5.1 电场不同位置风速流场分布特征
        5.1.1 电场不同位置风速变化情况
        5.1.2 电场行道处不同高度风速分布情况
        5.1.3 光伏电场内风速分布规律
        5.1.4 电场风速分布变异分析
    5.2 电场不同位置阵列风沙输移情况对比分析
        5.2.1 电场不同位置输沙量变化情况
        5.2.2 电场行道处不同高度输沙情况分析
        5.2.3 电场不同位置输沙规律
        5.2.4 电场风沙输移变异分析
    5.3 电场不同位置土壤机械组成对比分析
        5.3.1 电场不同位置土壤机械组成变化情况
        5.3.2 电场场区行道处土壤机械组成分析
        5.3.3 电场不同位置土壤机械分选规律
        5.3.4 电场机械组成变异分析
    5.4 小结
6 沙区光伏电站对不同季节过境风影响的模拟分析
    6.1 光伏电板(单板)气流场空间分布对比分析
    6.2 不同季节沙区光伏电站内过境风分析
        6.2.1 不同季节过境风分析
        6.2.2 不同季节风速廓线对比分析
    6.3 小结
7 光伏电场气固两相流分布机制模拟研究
    7.1 试验区土壤质地分析
    7.2 风速对阵列风沙输移的影响
    7.3 风向对阵列风沙输移的影响
    7.4 阵列行距变化对风沙输移的影响
    7.5 布设麦草沙障对风沙输移的影响
    7.6 小结
8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
    8.2 结论
        8.2.1 电板不同位置气固两相流及地表土壤粒径分布规律
        8.2.2 电场不同位置气固两相流分布及地表土壤粒径规律
        8.2.3 光伏电站对不同季节过境风影响
        8.2.4 光伏电场气固两相流分布机制模拟研究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赤峰市肉牛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肉牛产业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概述
    1.4 研究方案
第二章 赤峰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赤峰市肉牛产业发展概况
    2.2 赤峰市肉牛养殖环节现状分析
    2.3 赤峰市肉牛加工环节现状分析
    2.4 赤峰市肉牛流通环节现状分析
    2.5 赤峰市肉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赤峰市肉牛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1 赤峰市肉牛产业发展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3.2 基于灰色关联系统的赤峰市肉牛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第四章 肉牛产业发达地区发展特点及经验借鉴
    4.1 美国肉牛产业发展特点及经验
    4.2 日本肉牛产业发展特点及经验
    4.3 阿根廷肉牛产业发展特点及经验
    4.4 通辽肉牛产业发展特点及经验
    4.5 肉牛产业发达地区的启示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结论
    5.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内蒙古阿荣旗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推广成效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主要粮食作物高产动态
        1.3.1 玉米高产动态
        1.3.2 大豆高产动态
        1.3.3 小麦高产动态
        1.3.4 马铃薯高产动态
        1.3.5 水稻高产动态
    1.4 阿荣旗粮食生产现状
        1.4.1 现状概况
        1.4.2 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1.4.3 科技发展现状
2 调查项目及方法
    2.1 调查项目
        2.1.1 阿荣旗粮食作物高产创建基础优势
        2.1.2 阿荣旗粮食作物高产创建生产技术
        2.1.3 阿荣旗粮食作物高产创建实施情况
    2.2 调查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2.2.2 比较分析法
        2.2.3 实地勘察与测产比较法
        2.2.4 综合归纳法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阿荣旗粮食作物高产创建基础优势调查结果
        3.1.1 自然条件
        3.1.2 阿荣旗粮食高产创建优势
    3.2 阿荣旗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技术规程
        3.2.1 阿荣旗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3.2.2 阿荣旗大豆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3.2.3 阿荣旗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3.2.4 阿荣旗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3.2.5 阿荣旗水稻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3.3 阿荣旗粮食作物高产创建实施情况及效果
        3.3.1 创建规模逐年扩大
        3.3.2 作物产量水平大幅提升
        3.3.3 主推品种
        3.3.4 主要推广增产技术体系
        3.3.5 保障措施
4 讨论
    4.1 土地经营体制影响高产创建效果
    4.2 乡土人才缺乏影响高产创建效果
    4.3 技术推广方式影响高产创建效果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珍稀濒危植物沙冬青衰退与真菌群落结构的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依据
        1.1.1 沙冬青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
        1.1.2 植物非接触式无损伤诊断技术的亟需
        1.1.3 土壤真菌和内生真菌研究作为突破点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沙冬青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1.3.2 沙冬青根瘤菌的研究现状
        1.3.3 沙冬青真菌的研究现状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
        2.3.1 年降雨量
        2.3.2 年平均气温
        2.3.3 年日照时数
        2.3.4 年平均风速
    2.4 水文
        2.4.1 地表水
        2.4.2 地下水
    2.5 植被特征
    2.6 土壤
    2.7 社会经济概况
    2.8 小结
3 研究内容与设计方案
    3.1 热成像红外技术的试验设计和方法
        3.1.1 研究方法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3.2 真菌多样性研究的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4 基于热成像红外技术的沙冬青衰退等级划分
    4.1 结果与分析
        4.1.1 沙冬青群落特征
        4.1.2 不同衰退等级的沙冬青灌丛叶片温度的变化
        4.1.3 不同衰退等级的沙冬青灌丛植被蒸腾扩散系数的变化
        4.1.4 不同衰退等级的沙冬青灌丛叶片蒸腾速率的变化
        4.1.5 不同衰退等级的沙冬青灌丛叶片气孔导度的变化
        4.1.6 不同衰退等级的沙冬青灌丛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变化
        4.1.7 沙冬青蒸腾扩散系数h_(at)与光合参数P_n、G_S和T_R的相关分析及回归模型
    4.2 本章小结
5 不同生境沙冬青群落的根内生真菌群落研究
    5.1 各生境沙冬青根系内生真菌高通量测序结果
    5.2 各生境沙冬青群落根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不同衰退等级的沙冬青群落根内生真菌群落研究
    6.1 不同衰退等级沙冬青群落根内生真菌高通量测序结果
    6.2 不同衰退等级沙冬青根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不同衰退等级沙冬青群落根围土壤真菌群落研究
    7.1 不同衰退等级沙冬青群落根围土壤真菌群落高通量测序结果
    7.2 不同衰退等级沙冬青群落根围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沙冬青-霸王混合群落的根内生真菌群落研究
    8.1 霸王单独群落、沙冬青-霸王的混合群落以及沙冬青单独群落根内生真菌高通量测序结果
    8.2 霸王单独群落、沙冬青-霸王的混合群落以及沙冬青单独群落根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分析
    8.3 本章小结
9 沙冬青根内生真菌分离培养与鉴定
    9.1 沙东青根内生真菌菌株及菌落形态特征观察
    9.2 菌株的分子鉴定
    9.3 4个菌株回接实验
    9.4 本章小结
10 讨论与结论
    10.1 讨论
        10.1.1 热成像红外线技术诊断沙冬青衰退等级
        10.1.2 不同生境沙冬青群落的根内生真菌群落结构
        10.1.3 不同衰退等级沙冬青群落根内生真菌群落结构
        10.1.4 不同衰退等级沙冬青群落根围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10.1.5 沙冬青-霸王混合群落的根内生真菌群落
        10.1.6 沙冬青根内生真菌分离培养与鉴定实验
    10.2 主要结论
        10.2.1 热成像红外线技术诊断沙冬青衰退等级
        10.2.2 不同生境沙冬青群落的根内生真菌群落结构
        10.2.3 不同衰退等级沙冬青群落根内生真菌群落结构
        10.2.4 不同衰退等级沙冬青群落根围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10.2.5 沙冬青-霸王混合群落的根内生真菌群落
        10.2.6 沙冬青根内生真菌分离培养与鉴定实验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框架
    1.3 研究综述
        1.3.1 关于文化传播的当代研究
        1.3.2 关于电影的生产
        1.3.3 对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
    2.1 “电影体制”与电影生产
    2.2 “十七年”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格局与基本样貌
        2.2.1 生产状况
        2.2.2 艺术上的探索及突破
    2.3 1978—1986 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
        2.3.1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复映与生产
        2.3.2 少数民族导演与他们的创作
        2.3.3 少数民族电影制片厂的人才建设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
    3.1 80年代末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艺术探索及娱乐化转向
        3.1.1 少数民族题材探索影片
        3.1.2 市场压力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娱乐化转向
    3.2 世纪末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与文化转型(1990-2000)
        3.2.1 拍摄资金的多元化与艺术的分野
        3.2.2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化转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2001-2015)
    4.1 全球化语境下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
        4.1.1 全球化现象带来的“文化自觉”
        4.1.2 “少数民族文化”与文化多样性
        4.1.3 少数民族导演的电影实践
    4.2 商业文化主导下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
        4.2.1 商业化诉求及新的生产格局
        4.2.2 市场困局
        4.2.3 高概念电影的出现: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产业化之路
    4.3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三种生产模式
        4.3.1 国家电影工程
        4.3.2 地区政府出资拍摄
        4.3.3 个人筹拍
    4.4 本章结语
第五章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传播研究
    5.1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译制、放映及市场
        5.1.1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译制
        5.1.2 市场与观众
    5.2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批评的话语模式
        5.2.1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批评的“多种话语并存”现象
        5.2.2 聚焦于影片的意识形态策略
        5.2.3 西方主义与“自我东方化”
        5.2.4 生态批评视野下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6.1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际电影节
        6.1.1 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海外获奖概况
        6.1.2 谢飞:探寻本土文化的“主体性”价值
        6.1.3 用世界性主题来减少对外传播的文化差异
    6.2 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对外传播的文化折扣现象
        6.2.1 折扣现象的艺术分析
        6.2.2 折扣现象的文化分析
        6.2.3 对外传播中降低文化折扣的策略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与主持的科研项目
致谢

(10)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理论层面
        1.1.2 现实层面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我国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综述
        1.3.2 科技政策理论研究综述
        1.3.3 区域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1.3.4 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1.3.5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1.3.6 内蒙古科技规划、政策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第二章 建国初期,内蒙古开始全面规划科技事业
    2.1 国家确定集中科技资源解决经济建设关键问题的政策
        2.1.1 “十二年”科技规划
        2.1.2 《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十年规划》
    2.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
    2.3 内蒙古自治区《1961——1962年科技发展纲要》和《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
第三章 内蒙古科技事业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技规划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3.1 国家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确立
        3.1.1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3.1.2 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的确立——迎接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挑战
        3.1.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3.2 内蒙古科技事业从瘫痪到恢复
        3.2.1 建国以来自治区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大会
        3.2.2 自治区科技工作进入全面快速恢复发展时期
第四章 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三个层次科技计划
    4.1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
        4.1.1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4.1.2 “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4.2 内蒙古开始实施“八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三项改革稳步推进
        4.2.1 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4.2.2 科研机构事业费管理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拨款制度改革政策
        4.2.3 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成果丰硕
        4.2.4 农村牧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4.2.5 民办科技机构崭露头角,成为科技改革新的“生力军”
    4.3 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3个层次科技计划
        4.3.1 星火计划与振兴农村经济
        4.3.2 火炬计划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4.3.3 攻关计划
        4.3.4 其它相关配套科技计划与政策
第五章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5.1 国家确立以创新为主线的科技政策
        5.1.1 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
        5.1.2 科技人才体系不断完善
    5.2 科技计划集中集成,六大领域重点突破,自治区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
    5.3 建立新型科研结构和区域创新体系
        5.3.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科研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出台
        5.3.2 科研机构转制攻坚战
        5.3.3 全区技术创新大会
        5.3.4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5.4 新世纪之初科技基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5.4.1 科技生产力布局136程
        5.4.2 科技计划5226体系
        5.4.3 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从“科教兴区”到“科技强区”转变
        5.4.4 科技政策规划体系
        5.4.5 科技投资结构
第六章 内蒙古科技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6.1 内蒙古科技事业五十年(1958-2008)的发展
    6.2 值得借鉴的几条经验
        6.2.1 以科技规划引领科技战略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6.2.2 加快原始创新步伐,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产业先发优势
        6.2.3 通过技术进步重大项目推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
        6.2.4 全力打造特色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显着成效
        6.2.5 强化高层次引进和培养,实现科技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6.3 有待反思的几个问题
        6.3.1 科技政策与宏观政策关联度大,宏观政策的偏差易致科技政策的盲动
        6.3.2 科技投入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受到制约
        6.3.3 研究开发能力仍然不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6.3.4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受制约
        6.3.5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严重制约创新能力的发挥
        6.3.6 科技创新制度与环境不健全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6.4 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6.4.1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宏观体系
        6.4.2 在加大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的升级工作
        6.4.3 推动激励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6.4.4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6.4.5 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
        6.4.6 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科技观,整体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
第七章 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价
    7.1 科技评价综述
        7.1.1 科技评价的范畴和主要方法
        7.1.2 我国科技评价的发展
    7.2 内蒙古科技评价现状
    7.3 以“十一五”为例,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
        7.3.1 决策单元的界定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7.3.2 样本归集
        7.3.3 样本运算及分析
    7.4 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
        7.4.1 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
        7.4.2 加强对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健全科技评估专业规范
        7.4.3 系统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统筹科技评估环境建设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2000年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奖评审结果(论文参考文献)

  • [1]毛乌素沙地杨柴和沙柳的蒸腾耗水特征及人工林地植被承载力[D]. 洪光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荒漠区啮齿动物集合群落对人为干扰及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D]. 杨素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3]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研究[D]. 张雷. 内蒙古大学, 2021
  • [4]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D]. 董玉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5]沙区光伏电站对气固两相流及地表土壤粒径的影响研究[D]. 陈曦.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
  • [6]赤峰市肉牛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 李旻昱.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7]内蒙古阿荣旗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推广成效调查报告[D]. 高丽丹.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8]珍稀濒危植物沙冬青衰退与真菌群落结构的耦合关系研究[D]. 王珊.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1)
  • [9]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与传播研究[D]. 顾广欣.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 [10]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D]. 么红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