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党建工作与“三个代表”

新时期党建工作与“三个代表”

一、新时期党建工作与"三个代表"(论文文献综述)

王毓琪[1](2017)在《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改革发展的稳定大局,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兴衰成败,是影响社会秩序稳定、国民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国家政权的巩固和民族团结与统一的重要因素。建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有机统一的民族合力和中国精神,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聚合力,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发展。目前,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始终坚持了正确的道路和先进的前进方向,高校意识形态主流良好,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积极向上,高校意识形态形势平稳可控。与此同时,国内外环境相继发生复杂转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要求我们坚守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打造一支专业过硬的人才队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广大师生的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实践活动,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人才队伍和智力支持。

徐岩[2](2014)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人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对传统发展观的扬弃。这种把人放在教育首位的观点的确认,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对学生主体性的珍视和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渴求。如何在高等教育中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人本思想,坚持学校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教师为主体,是高等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任务。本文将探讨当代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在此基础上做出针对性的改进和加强,并站在新课改的角度,提出存在于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中的主要问题,进而将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提出。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研究这一主题。第一章前言部分主要从研究背景和意义入手,引出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现状,然后又从国内、国外两方面进行阐述现状,最后提出研究过程的路径和方法。第二章主要讲的是“以人为本”及“以人为本”理念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渊源,然后分析了文艺复兴时期、马克思主义时期、科学发展观时期的以人为本,在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以人为本”的涵义,和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征及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性。第三章讲的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改革现状如下,首先是各高校致力于提高吸引力为目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其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取得一定成果。存在的问题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不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落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没有提高。而导致以上结果产生的主要原因则是教师的主体性未充分的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未充分的调动,同时对素质教学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第四章重点阐述“以人为本”视阈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措施:在教学理念上坚持以学生为本强化育人意识;在教学方式上推行主体性教育强化服务意识;在教育效果上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强化质量意识;在教学内容上坚持“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在教学方法上坚持把以人为本与与时俱进相结合的思想。

周秋君[3](2011)在《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文中指出本文旨在用一种社会学的视角发掘中国与欧洲联盟合作的动力,揭示观念、身份等社会性要素在中欧30年(主要时间跨度为1975-2005年)互动历史中的功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作者构思了一个建构主义的分析路径,并将其概念化为“国家互动的双向度路径”,以此重新解读中欧关系的深层属性。所谓“双向度”,实际指的是国家在互动过程中所涉及的两个向度上的互动事实,即行为体一方面与处于转型之中的国际体系发生互动关系,另一方面与对方行为体进行互动。作者主要使用两个概念来诠释上述两个向度的问题:在体系向度上,国家与国际体系进行互动的方式是“国家社会化”,即,中国或者欧盟各自以内化国际体系规范的方式来适应变动中的国际体系;而在单元互动向度上,国家互动的方式则体现为“身份互构”,即,中国或者欧盟分别通过持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国际身份并同时建构与对方的关系来适应这一组双边关系。本文的分析路径主要来源于两方面:理论方面,灵感主要来自于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社会理论,尤其是建构主义与英国学派的启发,它们为本路径的构思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实践方面,中欧30年互动的历史也为文本的研究议程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资源。本文作者希望通过这样一种社会学的视角对甲欧关系进行重新解读,以实现两个目的:一是反映目前还较少为学者所涉足的国际关系的社会属性,二是揭示国际关系的动态性特征。从本文所做的中欧关系案例中基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国家间互动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观念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论是互动双方所进行的“国家社会化”抑或是“身份互构”,都是动态的而非静止与先验的。唯有始终将这些概念置于不断变化着的国际背景之下,方能更加理性地讨论中欧集体身份形成的可能性,也才能更加客观地认识与理解中欧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二、新时期党建工作与"三个代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时期党建工作与"三个代表"(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相关概念论述
    一、意识形态安全和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
    三、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
第二章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大价值
    一、政治价值:维护国家政治安全
    二、文化价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认同
    三、战略价值: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
第三章 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现状
    一、主流良好:总体积极向上,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新机遇
    二、西方威胁:高校意识形态受到西方文化入侵和意识形态渗透
    三、认同降低:多元文化价值取向消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四、管控弱化:互联网新媒体削弱了高校意识形态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第四章 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挑战的主要原因
    一、外部因素: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社会转型负面影响
    二、内部因素:大学生自身辩证思维能力和政治意识有待提高
第五章 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对策
    一、工作原则: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方向
    二、工作形式:探索教育形式多样化,充分利用校园新媒体
    三、工作内容:正面宣传教育为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工作队伍:加强高校党建,培养专业人才和辅导员队伍
    五、工作机制:健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预防应急机制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问题
    1.2 研究的目的
    1.3 研究的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以人为本”及“以人为本”理念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理论
    2.1 文艺复兴时期的“以人为本”
    2.2 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
    2.3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以人为本”思想
    2.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以人为本”的涵义
    2.5 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征
    2.6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现状
    3.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3.3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以人为本”视阈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措施
    4.1 在教学理念上坚持“以学生为本”,强化育人意识
    4.2 将“主体性教育”在教学方式上推行,强化服务意识
    4.3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强化质量意识
    4.4 在教学内容上坚持“教学做合一”的思想
    4.5 在教学方法上坚持把以人为本同与时俱进的思想相结合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相关研究状况
        1.2.1 国别研究中的中欧关系
        1.2.1.1 以中国为例
        1.2.1.2 以欧盟为例
        1.2.2 案例研究中的中欧关系
        1.2.3 互动进程中的中欧关系
        1.2.4 小结
    1.3 研究对象说明
        1.3.1 研究对象界定
        1.3.2 研究对象概况
        1.3.2.1 中国概况
        1.3.2.2 欧盟概况
    1.4 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
第2章 理解中欧关系的主要理论视角
    2.1 新现实主义的国际合作观
        2.1.1 国际合作的可能性
        2.1.2 国际合作的限制因素
        2.1.3 国际合作的实现路径
        2.1.4 对中欧关系的适用性评估
    2.2 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国际合作观
        2.2.1 权力与复合相互依赖
        2.2.2 国际合作的限制因素
        2.2.3 国际制度与合作路径
        2.2.4 对中欧关系的适用性评估
    2.3 国际关系的社会理论(一):建构主义的国际合作观
        2.3.1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建构主义
        2.3.1.1 崛起于"新-新"辩论的建构主义
        2.3.1.2 常规建构主义及其代表人物
        2.3.1.3 国际关系的理念主义路径
        2.3.2 建构主义的国际合作路径
        2.3.2.1 国际合作的可能性
        2.3.2.2 国际合作的实现路径
        2.3.3 对中欧关系的适用性评估
    2.4 国际关系的社会理论(二):英国学派的国际合作观
        2.4.1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英国学派
        2.4.1.1 一个"非美国"学派的前途
        2.4.1.2 作为社会形态的国际关系
        2.4.1.3 区别于美国学派的属性
        2.4.2 英国学派的国际合作路径
        2.4.2.1 国际合作的可能性
        2.4.2.2 国际社会里的合作动力
        2.4.2.3 国际合作的实现路径
        2.4.3 对中欧关系的适用性评估
第3章 另一种解读视角:社会化、身份建构与中欧关系
    3.1 主流理论的启发与解释困境
    3.2 一种社会学取向的分析路径
    3.3 重要概念界定
        3.3.1 国际体系:作为社会系统的结构
        3.3.2 国际体系单元:作为社会人的国家
        3.3.3 单元互动的双向度路径:社会化过程与身份互构
第4章 中欧合作的起步与磨合期:1975-1989
    4.1 1975年前的交往简史
        4.1.1 在两极国际格局下
        4.1.2 启航中的缓慢进展
        4.1.3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4.2 "第16号北约成员"?
        4.2.1 尼克松访华的铺垫意义
        4.2.2 重塑"三个世界"理论
        4.2.3 反苏统一战线下的合作
    4.3 独立的外交政策
        4.3.1 成为禁忌的"三个世界"理论
        4.3.2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4.3.3 改革开放与中欧合作
第5章 中欧合作的挫折与新动力:1989-1995
    5.1 天安门事件及其后果
        5.1.1 突如其来的打击
        5.1.2 缓慢复苏与新动力
        5.1.3 "阿喀琉斯之踵"?
    5.2 直面后冷战时代
        5.2.1 找寻出路的中国
        5.2.2 加快统一的欧洲
    5.3 90年代中期的大跨越
        5.3.1 直线上升的交流互动
        5.3.2 第一份对华政策文件
第6章 中欧合作的提升与强化:1995-2005
    6.1 与全球经济共生
        6.1.1 中国的入世梦想
        6.1.2 欧盟的"一点帮助"
        6.1.3 欧盟的中国崛起观
    6.2 中欧的政治接触
        6.2.1 欧盟对华政策文件
        6.2.2 中国-欧盟政治对话
        6.2.3 中国对欧政策文件
    6.3 合作的战略性路径
        6.3.1 中国:世界威胁还是好公民?
        6.3.2 欧洲经验与中国的和平发展
        6.3.3 伊拉克战争与大国关系
第7章 社会化与中欧合作——从体系向度再释中欧关系
    7.1 适应新的国际体系
        7.1.1 国际体系变迁的显着特征
        7.1.2 中国:经济崛起与国际社会的责任意识
        7.1.3 欧盟:联合自强与国际社会的民事力量
    7.2 习得国际社会规范
        7.2.1 规范内化的三个进阶
        7.2.2 中国:从体系外到体系内
        7.2.3 欧盟:从内部化到国际化
    7.3 一个案例:从亚欧会议的制度化特征看中欧关系
        7.3.1 亚欧会议的制度特征
        7.3.2 亚欧会议机制对区域合作的意义
        7.3.3 亚欧会议机制对中欧关系的意义
        7.3.4 小结
第8章 身份认同与中欧合作——从互动向度再释中欧关系
    8.1 中欧身份关系假设
        8.1.1 意识形态对手
        8.1.2 利益相关者
        8.1.3 竞争对手
        8.1.4 学习榜样
        8.1.5 战略伙伴
    8.2 影响中欧合作身份的因素
        8.2.1 客观性因素的影响
        8.2.2 中欧集体身份评估
    8.3 中欧合作的身份演变历程
        8.3.1 中欧身份关系的演变
        8.3.2 中欧身份认同的小结
第9章 结束语
    9.1 观念与身份对于中欧关系的影响
    9.2 客观认识中欧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9.3 未完成的使命与潜在的探究空间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新时期党建工作与"三个代表"(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D]. 王毓琪. 安庆师范大学, 2017(02)
  •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研究[D]. 徐岩. 吉林农业大学, 2014(03)
  • [3]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D]. 周秋君.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7)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