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黑山盆地地震地层学(英文)

南黄海黑山盆地地震地层学(英文)

一、南黄海Heuksan盆地的地震地层学研究(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樊笑微[1](2019)在《雅克拉三维区地震波衰减特征分析与应用》文中认为塔里木盆地北部沙雅隆起雅克拉断凸中部的雅克拉背斜上已发现多个构造油气藏,显示其具有良好的油气地质条件。然而,面对勘探对象日益凸出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仅凭某一种勘探手段分析难以保证油气藏存在的真实性,所以本文借助地震烃类检测和圈闭分析综合手段来研究油气藏预测的有效性。基于此,本论文开展了雅克拉背斜三维区地震烃类检测研究和圈闭要素分析。本文采用衰减与圈闭地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塔北地区雅克拉凸起三维地震区已知背斜油气藏衰减特征分析基础上,进行了搜寻隐蔽油气藏尝试性研究。以已知钻井油气地质和三维地震观测资料为依据,以地震烃类检测和圈闭制图为主要技术方法,应用油气地质学、沉积相和层序地层学等理论,预测雅克拉三维区其它层位油气成藏的可能性。地震波经过含烃类地层时,其纵波衰减强度比含其它流体的地层大,低频能量相对增强,高频能量相对变低,主频向低频方向移动。采用时频分析方法,将时间域的地震数据体分解为频率域间隔5Hz的不同频率的振幅体,借助频谱能量差法沿层计算衰减异常发生的层位和区域,开展针对目的层位的烃类检测。首先对该区下白垩统雅克拉背斜凝析油气藏的地震波衰减特征进行了研究,该油气藏的凝析气层、气水同层的平面范围与地震波反生衰减的范围基本吻合,尽管衰减强度与气层厚度和圈闭闭合度无确切的线性关系,但在定性指示气藏范围和层位方面吻合性和多解性给其它层位的含气检测提供了借鉴。在已知白垩系亚格列木组背斜凝析油气藏衰减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它层位进行了衰减异常搜寻,发现了古近系苏维依组底部存在类似含气的衰减异常。通过构造和沉积相分析表明,苏维依组底部发育辫状河道35m砂岩与上覆泥岩组成的区域性储盖组合,衰减异常区正好属于一个断鼻构造圈闭,圈闭面积约35km2,闭合度约100m,断裂可能为该圈闭提供了深部的烃源运移通道,具有一定规模和钻探潜力。本次研究所使用的地震烃类检测技术方法对塔北地区搜寻隐蔽圈闭油气藏提供参考,可实现目标区的聚焦和精准研究,提高圈闭勘探成效。

秦浩敏[2](2019)在《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凹陷侏罗系层序和沉积及主控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棵树凹陷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南部,属于北天山山前坳陷。近十几年来,在其周边的车排子凸起、昌吉凹陷等地区进行了相应的勘探工作,并以实践证明准噶尔盆地西南部油气资源含量丰富。因此,对四棵树凹陷的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勘探价值。四棵树凹陷的层序构成以及沉积相的发育特征能够提供有利的油气预测依据,而层序展布、沉积体类型和堆积样式又受到古地形的影响。因此,充分利用研究区的地震剖面以及钻井数据,并在区域断裂体系以及坡折带展布的研究基础上,对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分析是建立砂体成因模式,启示勘探思路的关键。通过对研究区多条二维地震剖面准确的层位追踪及精细的构造解释,发现研究区发育三条东西向展布的断裂体系,即艾卡断裂带、艾卡南断裂带和固尔图断裂带;在三条断裂的控制下形成了三个近东西向展布的沉积坡折带,即艾卡坡折、艾卡南坡折和固尔图坡折。通过识别地震剖面的各类反射结构,本文明确了侏罗系研究区的西部物源和层序展布规律,认为侏罗系由四个三级层序组成,分别对应四个组,每个层序均为二分,由下部湖进体系域和上部湖退体系域组成。研究区的断裂控制了侏罗系二级层序界面和三级层序界面的展布。通过对岩心观察及薄片分析,确定了研究区发育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和湖泊相三类沉积相,细分为四类沉积亚相及十种沉积微相。利用地震剖面分析了地震相特征,结合测井曲线分析了单井沉积相,综合物源、坡折带和地震属性等多方面资料建立了自西向东的“扇三角洲-湖泊相”相格局。断裂体系的展布以及研究区物源是沉积相展布的主控因素。最终,基于二维地震资料以及测井岩心资料,分析出两类砂体成因模式,分别是东西向坡折带控制下的“沟谷-扇”沉积体系和东西向“大型前积体-浊积扇"两类明显的沉积体系。

吴同[3](2019)在《温州沿海平原第四纪地层及古环境演变》文中研究表明基于全球变化研究,地球系统科学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作为地球陆地系统和海洋系统的重要界面,沿海平原地区的古环境演变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学术地位。第四纪以来,受气候及海平面变化影响,沿海平原存在交替性的冷暖变迁和海进-海退等地质事件,强烈的海陆相互作用导致研究区内发育了极其复杂的沉积地层,其中包含了很多气候变化、沉积环境演化过程及海侵历史的记录。因此,在海洋经济建设的战略背景下,温州市作为浙江省链接长三角和海西两大经济区的纽带,同时也作为浙江沿海第四纪研究的薄弱区域。研究该地区的第四纪环境演变历史对探讨人类活动的时空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选用浙江省温州市瓯江入海口南北侧沿海平原的第四纪地质钻孔QTZ1和QTZ3,以地层划分为基础,通过孢粉、微体化石、特殊藻类、沉积物粒度等环境代用指标展开,重建了温州沿海平原地区第四纪以来的环境演变历史,并深入探讨了研究区古植被演替-古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海相地层特征及其环境意义。其研究成果如下:(1)第四纪地层划分。岩石地层、磁性地层、气候地层和特殊藻类海侵地层所指示的结果基本一致。经区域对比并综合分析,认为在多重地层划分理论的背景下,本文地层学结果所反映的研究区地质年代具有合理性。可以指出,QTZ1钻孔的Qh/Qp3界线位于37.90 m;Qp3/Qp2界线位于94.90 m。QTZ3钻孔的Qh/Qp3界线位于35.20 m;Qp3/Qp2界线位于110.30 m。(2)植被演替和气候变迁。温州沿海平原第四纪以来的植被演替和气候变化经历了五个主要的演化阶段(早更新世地层缺失,未能重建该时期气候植被演化历史):中更新世气候以温和为主,西部山地丘陵地带以松属为主的针叶树茂盛,沿海平原发育落叶阔叶林,海岸及河道两侧发育湿地-草原环境;进入晚更新世早期,气候更加温暖,受海侵或洪流作用影响,沿海平原普遍发育湿地湖沼环境,木本林地消失;至晚更新世中期海水退却,出现典型的阔叶林-草原景观;末次冰盛期以来,相对寒冷的气候条件导致沿海平原温带森林衰退,草原-湿地-沼泽成为主要环境;全新世气候转暖,针叶林退缩至高山地带,沿海平原出现数个落叶树种和草本群落。(3)海相地层特征。QTZ1钻孔识别出两套海相单元,可划分为三个海相层;QTZ3钻孔识别出一套海相单元,可划分为两个海相层。温州沿海平原晚更新世晚期和全新世的海相层沉积记录良好。有孔虫和介形虫鉴定结果表明,末次冰盛期至今,研究区由滨海-浅海环境过渡为浅海沉积环境。QTZ1孔89 m处的海相地层特征表明,温州沿海存在晚更新世早期的海侵历史,发育浅海陆架环境。其它时期微体化石缺乏,结合特殊藻类分布特征,推断为陆相沉积。(4)温州地区的古地磁极性序列表明,全新统中上部分普遍存在间断性的极性倒转事件,未能与已知任何一个全球性极性事件相对应,但可与前人在宁波地区发现的―宁波亚时‖产生良好的对应关系。该极性事件是否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具有普遍性,便有待后来者进行系统研究了。本文的特色是以多重地层划分理论为基础,用多种地层学手段对温州沿海第四纪地层进行对比分析,并以此作为时间尺度,定性描述了温州沿海平原的环境演变过程,同时为东部沿海可能存在的―宁波亚时‖提供了对比依据。此研究成果首先可以为区域环境演变对比提供了基础资料,丰富浙江沿海地区的古环境研究,使温州地区的古环境演变成果在面向海洋的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中发挥作用。其次可能的研究价值是对沿海地区围填海、开发地下空间等海洋经济建设发展作出需求导向,并预测未来人类生境的变化,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

王任[4](2018)在《北黄海盆地东部地区下白垩统红色泥岩段沉积及其与岩浆活动的耦合关系》文中研究说明北黄海盆地位于中国东部海域,处于华北地台向海的延伸部分,是一个勘探程度较低的近海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北黄海盆地受岩浆活动影响强烈,其在中生代接受陆相沉积,发育了一套较厚的中生代湖相地层,其中在东部地区下白垩统发育红色泥岩段沉积,发育于水下环境之中且总铁含量异常高,但其地质特征与大洋红层沉积有所区别,其具体成因机制仍待进一步讨论。同时,目前对该地区的构造活动特征及沉积充填特征的认识不够深刻,加之多期次、大范围的岩浆活动影响,使得北黄海盆地的构造格局、沉积演化特征更加复杂且具有多解性。而下白垩统红色泥岩段沉积正是处于区域岩浆活动的频繁发育期,其沉积是否受到岩浆活动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探究,同时红色泥岩与岩浆岩之间的沉积关系也需进一步厘定。本论文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利用层序地层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石油地质学、无机地球化学等相关的理论知识,基于大量的地质、地震、钻测井以及测试分析资料,对北黄海盆地东部地区下白垩统红色泥岩段沉积的层序地层学、矿物岩石学、沉积学、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合中国东部区域构造运动特征及东部地区岩浆活动特征,探讨早白垩世时期岩浆活动的深部动力学机制及其对北黄海盆地东部地区沉积系统的影响,总结层序发育、红色泥岩段沉积与岩浆活动的耦合关系,最终建立相关地质模型。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认识如下:(1)北黄海盆地东部地区下白垩统红色泥岩质纯、颜色分布均匀、无生物痕迹和生物碎屑、无层理发育,薄片观察和矿物组分分析证明其致色矿物为赤铁矿。同时,红色泥岩段中部砂岩膨胀、胶结疏松且易碎,可见原生硫和纤维矿物,这是由于砂岩内部的火山灰遇水膨胀所致。镜下可观察到花岗岩屑、塑性流纹基质、空落火山碎屑、火山炸裂岩屑、凝灰质岩屑等火山成分,表明火山活动影响了陆源碎屑沉积。在区域上,除构造高隆起部位外,红色泥岩段沉积稳定分布且厚度较大,平均厚度达93.5 m,且与岩浆岩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联系。(2)红色泥岩段沉积内部的红色泥岩与灰色砂岩中的Fe2O3及TFe2O3含量异常,分别为6.16%和9.79%、8.42%和9.27%,高于下部灰色泥岩中的2.18%和4.75%,同时TFe2O3含量也高于上地壳平均含量4.99%以及松辽盆地白垩纪红色泥岩中的6.22%和灰色泥岩中的5.14%。此外,氧化还原敏感元素Sc、V、Co、Cu、Zn、Rb、Ba、Pb和Th在红色泥岩和灰色泥岩样品中均大于上地壳平均含量,且Eu元素在红色泥岩中表现为正异常,这可能跟热液活动有关。同时,红色泥岩中TOC含量极低,Ro演化正常,综合分析认为红色泥岩形成于富含氧的开放型淡水(滨浅湖-半深湖)环境里(水下),而灰色泥岩则形成于深水还原环境之中。(3)北黄海盆地东部地区岩浆岩广泛分布,钻遇了包括花岗岩、橄榄岩、玄武岩、英安岩、安山岩和流纹岩在内的侵入岩和喷出岩。通过重磁异常分析、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及岩浆岩锆石U-Pb定年,可以确定前中生代、早白垩世、古近纪中晚期及新近纪四期岩浆活动,其中多数测试样品集中在早白垩世早期且这一岩浆活跃期与红色泥岩段沉积期相吻合,岩浆岩(玄武岩、橄榄岩、凝灰岩)以夹层形式发育于其中。频繁的岩浆活动与晚侏罗世以来中国东部区域构造依泽奈崎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相互作用及郯庐断裂带的左旋(早白垩世)及右旋(始新世)走滑活动密切相关。(4)北黄海盆地中-新生界地层共划分出11个三级层序,其中下白垩统下部K1sq1层序顶底界面、初次水进面及最大洪泛面等关键界面清晰,低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高位体系域,以及内部低位扇体、低位进积楔、下切谷、退积和进积型准层序组等构型完整,具有典型层序的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岩浆活动通过改变古地形、湖平面变化及沉积物供给影响了层序的发育:在早白垩世早期,岩浆作用产生了局部隆起,古地貌的改变促进了构造坡折带的形成,随着隆起的形成以及剥蚀作用的持续性作用,相对湖平面急剧下降,导致可容纳空间减小以及沉积物供给量增加,因此恒定的物源能够长驱直入沉积在坡折带以下地区,形成低位体系域;之后,随着湖平面的持续上升、沉积物供给量的增大以及盆地沉降,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发育。(5)Fe2O3/Al2O3和TFe2O3/Al2O3值在红色泥岩中分别为0.34和0.59,在灰色砂岩中分别为0.94和1.05,均高于灰色泥岩中的0.12和0.3,这可能是由于热液浸染导致。同时,Al/(Al+Fe+Mn)以及(Fe+Mn)/Ti值、三元图Ni-Co-Zn、Fe-Mn-(Ni+Co+Cu)*10均显示红色泥岩为热液沉积物,并与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热液成因泥岩类似。此外,红色泥岩段内部砂岩膨胀、胶结疏松且易碎,存在自然硫和纤维矿物,可能是由于热液侵入岩体后与火山物质发生作用、冷却结晶形成,同时氧化还原环境判别结果的不一致性也表明微量元素组成可能受到热液的污染。(6)红色泥岩含有异常高的铁离子,其含量远大于上地壳平均含量。主量元素Al2O3标准化处理,ΣREE-La/Yb图解,Al2O3和ΣREE、TiO2和ΣREE、(Eu/Eu*)和TFe2O3、Al2O3和TFe2O3、Al2O3和Fe2O3、TiO2和TFe2O3、TiO2和Fe2O3等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红色泥岩沉积受到幔源物质(基性玄武岩)的影响,其中的铁离子并非来自于陆源碎屑,而是与热液活动相关。结合北黄海盆地所钻遇的岩浆岩的元素分析结果,认为额外的铁离子可能随基性岩浆岩(如玄武岩)喷发、以热液的形式进入了水体。(7)红色泥岩段沉积为热液活动的产物,并非为与大洋红层所类似的气候和洋流作用、或者生物和热液作用成因,也不是与陆相红层所类似的气候和风化剥蚀、后期构造抬升氧化或是烘烤作用成因。综合分析认为区域拉伸作用激活了基底深大断裂和地底岩浆通道,为玄武岩喷发以及伴随上涌的热流体提供了通道,因此深部热流体沿着断裂和岩浆通道上涌进入湖水中,与湖底的冷水和陆源碎屑混合。高温热液携带了包括铁离子在内的大量的金属离子进入湖水,改变了水介质的离子平衡,同时使得底部的湖水温度升高,溶解氧含量降低,而表层的湖水温度较低且溶解氧含量较高,因此由于热循环的作用表层的冷水进入湖底,并与由热液进入湖水的二价铁离子产生作用,形成富含铁氧化物的红色泥岩段沉积。

张冠杰,方石,张新荣,高先超,沈伟[5](2018)在《水进砂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进砂在水进过程中被侵蚀、淘洗、搬运,其沉积特征明显有别于背景砂体,表现出明显的穿时性。水进砂的发现完善了层序地层学理论,同时它在油气储存运移、原油物性预测以及油气勘探开发方面也有重要价值。本文从砂体的性质、来源、所处背景砂体的环境以及发育的构造条件4个方面对水进砂进行了分类,并总结了具代表性的形成机制:地层响应模型、水进型三角洲模型、海侵—海退模型、水动力模型、下切谷模型和潮汐改造的沙脊模型。近年来,相关学者在传统沉积学的基础上,又运用水动力学、遗迹学和不整合面识别等比较独特的方法对水进砂进行了研究。未来水进砂的研究工作将不再局限于海相砂体中,同时将运用更精细的方法对水进砂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赖洪飞[6](2018)在《西非裂谷系Termit盆地上白垩统Yogou组层序地层地球化学研究》文中指出Termit盆地是中西非裂谷系统富油气沉积盆地之一,其上白垩统Yogou组海相泥质烃源岩被证实为盆地的主力烃源岩。但对于该套烃源岩的发育和成因机理仍缺乏认识,制约着烃源岩的分布预测和油气资源评价。本文基于47口井的测/录井资料、24条二维地震剖面和229件泥岩样品的地球化学数据,采用层序地层地球化学方法分析了Yogou组烃源岩在层序地层格架下的空间分布、地球化学特征及有机质沉积-聚集过程,总结了该套烃源岩的形成机理。Termit盆地Yogou组可被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自下而上分别为YSQ1、YSQ2和YSQ3,垂向上表现为水体不断变浅的沉积相序列,在盆地斜坡区和凹陷区,共识别出浅海陆棚相、三角洲相和滨岸相3种沉积相,划分出滨外陆棚泥岩、滨外陆棚过渡带泥岩、三角洲泥岩、滨岸泥岩和煤/炭质泥岩5种烃源岩类型。YSQ1层序主要发育滨外陆棚泥岩,分布范围基本覆盖斜坡区和凹陷区;YSQ2层序中,滨外陆棚泥岩主要分布在盆地凹陷中心,向盆地斜坡区过渡为滨外陆棚过渡带泥岩;YSQ3层序盆地斜坡和凹陷区5种烃源岩均有发育,滨外陆棚过渡带泥岩主要出现在低位体系域中,在海侵体系域中过渡为滨外陆棚泥岩,而滨岸泥岩、三角洲泥岩和煤/炭质泥岩则主要分布在高位体系域中,其中三角洲泥岩和煤/炭质泥岩以零星状分布在盆边缘附近,厚度薄且数量少,油源贡献不大。滨外陆棚泥岩和滨外陆棚过渡带泥岩地球化学特征相似,总有机碳含量(TOC)范围在0.59%2.76%,平均值为1.10%,干酪根类型为II2III型,正构烷烃呈“前峰型”分布,姥植比Pr/Ph<2.0,伽马蜡烷指数Ga/C30H范围为20%52%;滨岸泥岩TOC范围为0.97%12.90%,平均值为4.60%,干酪根类型为IIIII型,正构烷烃主要呈“双峰型”分布,Pr/Ph>2.0,Ga/C30H<20%。根据Yogou组不同层序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有机质沉积的古环境条件和聚集过程,建立了有机质聚集模式。发现全球海平面升降变化和陆源淡水及沉积物质的输入共同控制了Termit盆地内部水体与外界海洋的循环方式,从而控制盆地内水体的营养条件、古水深、古盐度和氧化还原性等古环境条件,最终影响沉积有机质的生源种类、数量和保存条件。西非裂谷系Termit盆地海侵时期高丰度烃源岩发育的关键因素是盆地周缘地区陆源有机质和营养物质的供给量。

李雪梅[7](2018)在《四川盆地HLC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储层预测》文中提出川东北地区的生物礁气藏为碳酸盐岩岩性圈闭气藏,具有与围岩的物性差异小、埋藏深、储层较薄、横向变化大及地震反射波场复杂等特点,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川东北地区生物礁气藏勘探难度和勘探风险。本次研究采用以地质为指导、测井为桥梁、地震叠前反演为实现手段的多信息生物礁储层预测方法对HLC地区生物礁储层预测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生物礁的地质特征、生物礁储层的地质特征,为生物礁储层预测奠定了地质基础。然后对生物礁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和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研究区生物礁储层的地震响应模式。为了降低储层预测的多解性,在地质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地质特征和地震相特征,采用地震相分析技术将研究区长兴组划分为三类地震相单元。在此基础上根据单井地质相分析结果归纳出了研究区海槽相、陆棚边缘相、碳酸盐岩缓坡相对应的地震相识别模式。古地形地貌是生物礁发育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本文采用了层拉平方法对研究区二叠纪晚期古地形地貌进行了恢复,并划分出了古地形单元,在此基础上将古地形单元与地震相叠合,确定了研究区中部的古地形隆起区(陆棚边缘相)为生物礁发育的有利区。基于叠前地震资料的生物礁储层预测方法是以叠前地震资料为输入,以Zoeprritz方程及其简化形式为理论基础的地震反演方法,其优点是保留了叠前丰富的信息,可以同时提供纵横波速度、密度、泊松比等对岩性和含油气性比较敏感的弹性参数。本文首先利用测井曲线构建技术对没有密度和横波的井进行密度和横波速度的估算,在此基础上对生物礁储层进行AVO正演,确定了研究区礁储层为第Ⅲ类AVO响应类型,即振幅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然后通过AVO属性分析技术,提取了相关AVO属性,包括P属性、G属性等,在此基础上通过叠前泊松比反演对生物礁储层进行了预测。泊松比反演结果对厚层或好储层的预测效果较好,但是对薄层或较差储层的识别能力较差。叠前广义弹性阻抗反演(GEI)对薄层的识别效果较好,但由于地层中的一些泥灰岩和页岩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造成的低的GEI异常并不是储层的响应,却与储层具有相同的表现特征,致使预测出的厚度偏大。为了更好的融合二者的优点,本文首次采用了叠前泊松比σ反演结果和广义弹性阻抗(GEI)反演结果交会解释,在生物礁发育的有利相带内,定量地对生物礁储层进行预测。该交会结果不仅包含了 AVO信息、岩性信息,还排除了地层中一些泥灰岩和页岩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低GEI异常,降低了反演结果的多解性。该交会方法预测结果与实际井资料相比吻合度较高。叠前广义弹性阻抗(GEI)反演与泊松比交会是目前适合该研究区较优化的方法。

刘建宁[8](2018)在《“跷跷板”效应下地震事件沉积研究 ——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戴南组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高邮凹陷戴南组沉积时期,在中-新生代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古地震事件活动强烈,对沉积物改造明显,该时期沉积的岩层中发育了一系列与古地震有关沉积变形构造。诸如液化岩脉、液化角砾岩、枕状层、环状层理及震褶层等液化挤压变形构造;又可见阶梯状断层、震裂岩、震塌岩等脆性变形构造;另外在对研究区的岩心观察过程中,发现这些地震作用变形构造层往往与地震作用下的浊流沉积岩层相伴生,这说明研究区内重力流沉积与地震事件关系密切,其推到深凹带的透镜体砂体具有相当的勘探潜力。分析总结前人对于高邮凹陷戴南组研究的成果,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理论依据,对高邮凹陷戴南组沉积时期的层序进行了划分,并建立了研究区内的“梁-沟-坡”沉积体系格架,应用董桂玉2016年提出的“跷跷板”控砂理论对地震作用下的砂体变形和迁移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分析研究区内基准面升降过程中沉积物特征基础上,总结出了不同沉积旋回中地震事件对于沉积物运移和改造的影响。依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对比的等时性以及古地震事件同沉积改造的瞬时性,建立了南断阶带震积岩变形构造的联井分析序列,然后与单井中震积特征具有典型代表性和取心连续的岩心资料做了对比,总结出了高邮凹陷戴南组沉积时期古地震事件变形构造的垂向序列。在充分分析研究区油气成藏规律的基础上,从油气运移、储集和封堵三个方面对地震事件的油气地质意义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研究区的古地貌特征和地震事件作用的影响,提出深凹带的砂体具有相当的勘探意义,这有可能打破以往“环凹找油”的开发思路。

夏非[9](2016)在《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环境演化》文中提出海洋氧同位素5阶段(Marine Isotope Stage 5,MIS 5)以来,中国海岸海洋地貌与沉积环境的演化主要受控于全球性海面升降旋回背景下的复杂的海陆交互作用。辐射沙脊群正是在这样环境背景下,由长江、黄河、淮河等大中型河流在南黄海西部陆架形成的巨型砂质堆积体,是中国东部海陆交互作用的重要产物。西洋是辐射沙脊群北部最大的潮流通道,由潮滩海岸与沙脊夹持而成,是研究江苏中部海陆交互带沉积层序与演化的典型区域。本研究基于可控制整个西洋的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剖面和西洋南段的07SR01孔等第一手资料,并搜集西洋及邻区做过深入沉积学研究的钻孔和剖面,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地震地层和钻孔地层分析与对比。与此同时,为弥补现有钻孔研究的不足,尝试借助废黄河口近岸的已有认识来外推西洋北段浅层地震单元U3的沉积环境和形成年代,进而完成了整个西洋钻孔与浅层地震的层序对比分析,最后初步建立MIS 3以来西洋的层序地层格架,并宏观演绎该区的沉积演化历史。形成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西洋自海底向下可识别出5个浅层地震单元,并且约以33°19’N为界,西洋南、北段的沉积层序存在一致性差异。其中,U1单元多发育在侵蚀与堆积作用兼具的地区,以前积、平行、亚平行等反射结构为特征,多为现代水下沙脊和潮道底部充填等沉积,可能形成于AD 1128年废黄河影响苏北海岸以来。U2单元在全区稳定分布,向南似有加厚趋势,以复杂的切割-充填反射结构为特征,多为河口/潮流沙脊、潮道沉积,可能形成于全新世海侵及高海面以来。U3单元仅在北段稳定分布,向南厚度减薄直至尖灭,以连续性好、振幅较弱和频率高的平行、亚平行反射结构为特征,应为滨岸、浅海泥质沉积,可能形成于9-5 kaBP。U4单元在全区稳定分布,以亚平行及微波状为主、兼切割-充填反射结构为特征,多为低海面时期(MIS 3末期至MIS 2)形成的河湖相洪泛平原沉积,发育硬黏土层,部分地区还包括末次冰消期的滨海湖沼沉积。U5单元仅在少数剖面中可以明确识别,其空间分布特征尚不清楚,南段揭示此单元为潮汐河口边滩、河床沉积,与U4单元反射特征类似。(2)MIS3以来西洋的层序地层格架如下:此时期发育类型Ⅰ层序,以硬黏土层顶面或古河谷下切面为层序界面,之上发育冰后期层序(Sq1),之下发育末次间冰阶层序(Sq2)。其中,Sq1层序可识别海侵和高位体系域,且两者间的最大海侵面,在西洋北段可置于构成海侵体系域主体的滨岸、浅海泥质沉积中,其上高位体系域主要是潮下沙脊-潮道沉积;在西洋南段应在潮下沙脊-潮道沉积中。Sq2层序尚可识别高位和强制海退楔体系域,且难以区分两个层序间的低位进积楔和强制海退楔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在西洋南段主要为潮汐河口边滩、河床等沉积,在北段尚不明确;强制海退楔体系域在整个西洋基本为河湖相的洪泛平原或下切小河谷沉积。(3)MIS 3以来西洋的沉积演化过程如下:西洋南段在39 cal ka BP前后的末次间冰阶高海面时期发育了潮汐河口边滩、河床沉积(北段可能类似)。MIS3末期海面波动下降,26 cal ka BP前后已发育河湖相洪泛平原沉积,并经历MIS 2低海面阶段,可能会持续至末次冰消期海侵影响之前,亦有下切小河谷层序发育。LGM结束后,约15 cal kaBP进入末次冰消期,受全球融冰水事件影响,海面阶梯式急剧上升。西洋约在11.8-11.4caIkaBP形成海侵侵蚀面;约在11.4~9.6 cal kaBP发育滨海湖沼及冰后期海侵的基底泥炭,风暴沉积记录较多;约在9.5-9.2calkaBP彻底被海水淹没沦为滨海。西洋在约9kaBP之后形成滨、浅海环境,但南、北两段经历了不同的沉积演化过程,北段先后发育滨、浅海泥质沉积和潮下沙脊-潮道等环境,转换时间约在5kaBP,而南段则一直处于潮下沙脊-潮道环境。AD 1128年之前发育的沙脊为水深较大的暗沙,并未出露海面,尚处在沙脊-潮道的不断调整变动之中。AD 1128-1855年,黄河南徙经苏北入海,西洋接受废黄河南下大量泥沙并持续被充填,暗沙成长为明沙。AD 1855年至今,黄河北归入渤海,苏北近岸的直接供沙被切断,动力作用恢复为主导因素,西洋逐渐开始遭受强烈的侵蚀冲刷,一度不断刷深和南移,但至本世纪初,增幅已显着降低,并且冲刷出来的泥沙供给西洋周围潮滩和沙脊的淤长。

刘晨晖[10](2016)在《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区硫酸盐—甲烷过渡带铁、硫组分和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大陆边缘海洋沉积物的早期成岩作用过程中,向上运移的甲烷与向下运移的硫酸盐在硫酸盐-甲烷过渡带(SMTZ)内被甲烷厌氧氧化(AOM)共同消耗,并且伴随产出明显富集重硫同位素(34S)的含铁硫化物(主要是黄铁矿)。考虑到含铁硫化物在孔隙水硫酸盐贫乏的晚期成岩作用阶段通常保持稳定状态,在岩芯沉积记录中发现的硫同位素偏重的黄铁矿可以用于指示地质历史时期曾经出现的SMTZ,即原始SMTZ(paleo-SMTZ)。但是,这一判别标准既没有明确规定代表原始SMTZ的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组成的下限值,也没有对黄铁矿的粒径和形态进行约束。更为关键的是,根据这一判别标准仅能得到原始SMTZ曾经出现过的层位,但是对其出现时的深度信息却一无所知。另一方面,非蒸发成因的深海自生石膏仅在全球范围内为数不多的海洋区域有所发现,并且对这些石膏的研究程度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甚至对于其自生成因仍然存在着疑问。此外,迄今为止,石膏仅在个别冷泉和/或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区域有所发现,并且其产出与甲烷-天然气水合物体系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清楚。为了解决上述科学问题,本研究选取位于东太平洋水合物海岭(Hydrate Ridge)的大洋钻研计划(ODP)第204航次1245、1252站位和位于台湾西南海域高坪斜坡(Kaoping Slope)的海研一号研究船(R/V-ORI)第860航次14、17、23、25站位的岩芯沉积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对铁、硫组分实验和分析方法的改进、建立和对早期成岩作用运移-反应模型的构建,并且结合常规分析和测试手段的运用,对沉积物中的铁、硫组分和自生黄铁矿、石膏进行一系列矿物形态学和地球化学方面的分析和讨论,主要包括:(1)将修正后的活性铁顺序提取法和黄铁矿的选择性提取法相结合,基于对参考矿物的提取有效性检验,改进铁组分的化学提取方法,实现对沉积物中几乎全部含铁矿物的顺序提取,分别为:(a)醋酸钠缓冲溶液可提取铁(FeA),包括碳酸盐相关铁(Fecarb)和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铁(FeAVS);(b)连二亚硫酸钠缓冲溶液可提取铁(FeD),主要为含铁(氢)氧化物铁(Feo1+2);(c)草酸铵缓冲溶液可提取铁(Feo),即磁铁矿铁(Femag);(d)氢氟酸(HF)可提取铁(FeHF),主要来自硅酸盐;(e)硝酸(HN03)可提取铁(FeHNO3),即黄铁矿铁(Fepy)。(2)采用已报道的硫组分化学提取方法,实现对沉积物中几乎全部含硫矿物的顺序提取,分别为:(a)AVS硫(SAVS),来自硫化氢、马基诺矿、胶黄铁矿和磁黄铁矿;(b)铬可还原硫(SCRS),来自黄铁矿和元素硫;(c)酸可溶硫酸盐硫(SADS),来自孔隙水硫酸盐和石膏;(d)水可溶硫酸盐硫(SWDS),近似等同于SaDS。基于对参考矿物的提取有效性检验,考虑到水溶解法在实际操作方面的简易性和快捷性,加之可以修正(Srevised WDS)并且除去其中曾经属于孔隙水硫酸盐硫的含量部分,本研究认为,针对现代海洋沉积物,水溶解法可以完全替代酸溶解法成为提取石膏硫的最有效方法。(3)对于提取SWDS得到的水溶液,为了避免传统硫同位素测试方法所需的复杂的预处理流程,本研究尝试并且实现对其稀释后采用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MC-ICP-MS)直接进行硫同位素测试的方法建立。在这一过程中,以钙作为基体元素为例,对其在采用MC-ICP-MS进行硫同位素测试过程中所产生的基体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4)基于铁、硫组分提取结果的对比分析,对水合物海岭和高坪斜坡沉积物中各种铁、硫组分所包括的矿物组合进行识别和检验。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对比分析同一层位FeD与Srevised WDS之间的含量相关关系可以为样品保存和干燥期间含铁硫化物是否发生人为氧化丢失提供判别依据,并且这一方法同样可以用于判别深海沉积物样品中发现的石膏是否属于自生成因。在此之前,这一疑问始终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并且根据矿物形态和硫同位素组成亦无法对这些石膏的成因进行区分。在这之后,根据水合物海岭和高坪斜坡所处的地质背景,本研究对采用高活性铁与总量铁的含量比值(FeHR/FeT)作为氧化还原沉积条件判别指标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进行探讨,并且进一步对这一判别指标失效的原因作出解释。(5)借鉴古海洋学研究中分选有孔虫的方法,本研究对从水合物海岭和高坪斜坡沉积物中定量分选出的粗粒级黄铁矿和石膏进行矿物形态学和硫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结合代表总量黄铁矿硫的SCRS提取结果,对比分析不同形态的黄铁矿之间的苺球粒径和硫同位素组成,总结和提出不同粒径和形态的自生黄铁矿在早期成岩作用过程中的成因,并且分别对充填/交代有孔虫壳体、实心杆状、空心管状/烟囱状、颗粒状和火山锥状的黄铁矿对原始SMTZ的指示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在确定来自水合物海岭沉积物中的石膏属于自生成因之后,对比分析不同形态的石膏与分别代表总量黄铁矿硫的SCRS和代表总量硫酸盐硫的SWDS之间的硫同位素组成,总结和提出不同形态的自生石膏的成因,并且结合不同形态的石膏与天然气水合物在沉积物中的产出层位之间的关系,探讨花瓣簇状石膏与天然气水合物结晶过程之间的相关关系。(6)基于本研究构建的早期成岩作用运移-反应模型,以位于布莱克海岭(Blake Ridge)的ODP第164航次994和995站位作为应用实例,探寻含铁硫化物的含量和硫同位素组成与SMTZ深度之间的定量相关关系。根据这一相关关系,首次提出采用以含铁硫化物硫含量(X轴)和硫同位素组成(Y轴)分别为自变量的SMTZ深度(Z值)等值线图插值法定量重建沉积物中曾经出现的原始SMTZ的深度。在成功验证994和995站位的原始SMTZ在过去的100 ka内未曾抬升至15 mbsf之后,本研究进一步采用运移-反应模型对ODP第204航次1245和1252站位硫酸盐、甲烷、硫化氢和含铁硫化物浓度/含量和硫同位素组成进行数值模拟,并且以模拟得到的参数作为约束条件,实现对水合物海岭原始SMTZ深度的定量重建。结合生物地层学年龄、区域构造演化和海洋同位素分期,本研究进一步对水合物海岭地质历史时期内沉积环境的稳定性和甲烷-天然气水合物体系的动态演化进行恢复和讨论。

二、南黄海Heuksan盆地的地震地层学研究(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黄海Heuksan盆地的地震地层学研究(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雅克拉三维区地震波衰减特征分析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频谱分解研究现状
        1.2.2 地震烃类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1.2.3 隐蔽圈闭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取得的成果和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构造位置
    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沉积演化特征
    2.4 研究区地层发育特征
    2.5 生储盖组合特征
第三章 雅克拉背斜白垩系油气藏的衰减特征分析
    3.1 地震烃类检测技术原理
    3.2 层位标定与井震地层统一
    3.3 背斜凝析油气藏基本特征
    3.4 气层与气水同层的衰减特征分析
第四章 古近系苏维依组含气检测与气藏预测
    4.1 苏维依组地震衰减特征
    4.2 储盖组合分析
    4.3 雅克拉地区苏维依组构造与沉积特征
    4.4 苏维依组含油气有利圈闭的简要评价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凹陷侏罗系层序和沉积及主控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1.2 研究现状
        1.2.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2.2 沉积相研究现状
        1.2.3 四棵树凹陷中生界特征
        1.2.4 四棵树凹陷侏罗系研究现状
    1.3 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构造背景和断裂体系
    2.1 研究区构造位置
    2.2 大地构造背景
    2.3 四棵树凹陷构造特征
        2.3.1 四棵树凹陷构造演化
        2.3.2 研究区断裂体系展布
第3章 层序构成与展布
    3.1 层序界面识别
        3.1.1 岩电标志
        3.1.2 地震识别标志
    3.2 层序组成与展布
        3.2.1 层序二元结构组成与特征
        3.2.2 层序展布特征
    3.3 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
第4章 物源输送体系和主控因素
    4.1 坡折带的展布及主控因素
        4.1.1 坡折带总体面貌
        4.1.2 坡折带识别及控沉积作用
        4.1.3 坡折带发育的主控因素
        4.1.4 坡折带的展布特征
    4.2 物源区及主控因素
        4.2.1 物源分析
        4.2.2 输送指向和西部物源
        4.2.3 坡折带的控物源通道作用
第5章 沉积相组成和相格局
    5.1 沉积相标志和类型
        5.1.1 岩心相标志
        5.1.2 岩心相类型
    5.2 沉积相垂向序列
    5.3 地震相分析
    5.4 单井沉积相分析
        5.4.1 固1 井单井沉积学分析
        5.4.2 苏6 井单井沉积学分析
    5.5 沉积相格局
        5.5.1 沉积相编图方法
        5.5.2 沉积相格局
    5.6 沉积相展布的主控因素
    5.7 砂体成因模式
        5.7.1 两类砂体成因模式
        5.7.2 两类沉积体的勘探思路
第6章 认识与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温州沿海平原第四纪地层及古环境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2.1 中国东部沿海第四纪多重地层划分研究现状
        1.2.2 第四纪环境代用指标研究进展
        1.2.3 温州地区第四纪地质研究现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及工作量统计
        1.5.1 技术路线
        1.5.2 工作量统计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基本概况
        2.1.2 地貌特征
        2.1.3 气候水文条件
        2.1.4 植被特征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地质构造
        2.2.2 研究区地层
第3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3.1 样品采集及岩芯描述
        3.1.1 钻孔样品采集
        3.1.2 钻孔岩芯描述
    3.2 样品实验与分析方法
        3.2.1 古地磁测试及间接定年方法
        3.2.2 孢粉鉴定及分析方法
        3.2.3 粒度分析方法
        3.2.4 微体古生物分析方法
第4章 温州沿海平原第四纪地层
    4.1 岩石地层
        4.1.1 中更新统前港组(Q_p~2)
        4.1.2 上更新统东浦组(Q_p~(3-1))
        4.1.3 上更新统宁波组(Q_p~(3-2))
        4.1.4 全新统(Q_h)
        4.1.5 岩石地层综合分析
    4.2 磁性地层
        4.2.1 古地磁测试结果
        4.2.2 磁性地层综合分析
    4.3 气候地层
        4.3.1 气候地层划分
        4.3.2 气候地层综合分析
    4.4 特殊藻类海侵地层
    4.5 第四纪地层综合分析
第5章 孢粉分析与古气候重建
    5.1 温州沿海平原孢粉分析
        5.1.1 QTZ1 钻孔孢粉种类及组合特征
        5.1.2 QTZ3 钻孔孢粉种类及组合特征
        5.1.3 温州沿海平原孢粉来源及代表性分析
    5.2 温州沿海平原古植被演替及古气候重建
        5.2.1 中更新世植被及气候变化
        5.2.2 晚更新世植被及气候变化
        5.2.3 全新世植被及气候变化
第6章 微体动物化石分析与海相地层
    6.1 微体古生物环境指示意义
    6.2 温州沿海平原海相地层特征及环境分析
        6.2.1 QTZ1 钻孔微体古生物组合特征
        6.2.2 QTZ3 钻孔微体古生物组合特征
        6.2.3 温州沿海平原海相地层及沉积环境
第7章 沉积物粒度特征与沉积环境演变
    7.1 沉积物粒度分析
        7.1.1 QTZ1 钻孔粒度特征
        7.1.2 QTZ3 钻孔粒度特征
    7.2 沉积环境演变分析
第8章 古环境演变综合分析
    8.1 温州沿海平原第四纪以来的气候变化过程
        8.1.1 QTZ1 钻孔剖面记录的中更新世气候波动
        8.1.2 晚更新世的冰期及间冰期
        8.1.3 全新世气候变化及转型
    8.2 温州沿海平原第四纪以来的海侵历史
    8.3 古环境演化综合分析
        8.3.1 中更新世古环境演化
        8.3.2 晚更新世古环境演化
        8.3.3 全新世古环境演化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及存在问题
        9.2.1 论文主要创新点
        9.2.2 存在问题
    9.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4)北黄海盆地东部地区下白垩统红色泥岩段沉积及其与岩浆活动的耦合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白垩纪红层
        1.2.2 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1.2.3 中国东部构造演化及岩浆活动
        1.2.4 北黄海盆地勘探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构造特征
        2.2.1 盆地构造分区
        2.2.2 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2.2.3 郯庐断裂带及周围深大断裂活动
    2.3 地层发育特征
        2.3.1 中生界
        2.3.2 新生界
    2.4 油气地质特征
        2.4.1 烃源岩
        2.4.2 储集层
        2.4.3 盖层
第三章 下白垩统红色泥岩段地质学特征
    3.1 中新生界层序地层学特征
        3.1.1 层序发育特征
        3.1.2 地层分布特征
    3.2 岩石矿物学特征
        3.2.1 岩石学特征
        3.2.2 矿物组成特征
    3.3 沉积学特征
        3.3.1 沉积背景
        3.3.2 空间分布特征
    3.4 地球化学特征
        3.4.1 主量元素
        3.4.2 微量元素
        3.4.3 稀土元素
        3.4.4 碳氧同位素
        3.4.5 总有机碳
        3.4.6 镜质体反射率
第四章 北黄海盆地东部地区岩浆活动特征
    4.1 岩浆岩类型
        4.1.1 侵入岩
        4.1.2 喷出岩
    4.2 岩浆岩识别
        4.2.1 岩心及薄片观察
        4.2.2 岩性及测井特征
        4.2.3 地球物理响应
    4.3 岩浆岩时空分布特征
        4.3.1 岩浆活动期次
        4.3.2 岩浆岩分布
    4.4 岩浆活动与区域构造耦合特征
        4.4.1 断裂演化特征
        4.4.2 深部动力学特征
第五章 红色泥岩段沉积与岩浆活动的耦合关系
    5.1 岩浆活动与层序发育
        5.1.1 下白垩统下部层序构型
        5.1.2 岩浆活动对层序发育的影响
    5.2 岩浆活动与红色泥岩沉积
        5.2.1 热液活动标志
        5.2.2 铁离子的来源
        5.2.3 成因机制分析
    5.3 沉积模式
        5.3.1 层序发育与粗碎屑堆积模式
        5.3.2 红色泥岩段沉积模式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5)水进砂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水进砂研究历史
2 水进砂的概念体系
    2.1 水进砂的定义
    2.2 水进砂形成的前提条件
    2.3 水进砂的分类及特征
    2.4 水进砂的形成机制
        2.4.1 地层响应模型
        2.4.2 水进型三角洲模型
        2.4.3 海侵—海退三阶段模型
        2.4.4 水动力模型
        2.4.5 下切谷模型
        2.4.6 潮汐改造的沙脊模型
3 水进砂的研究方法
    3.1 水动力学方法
    3.2 遗迹学方法
    3.3 不整合面识别方法
4 水进砂研究的意义和限制因素
5 水进砂研究的发展趋势

(6)西非裂谷系Termit盆地上白垩统Yogou组层序地层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前言
    1.1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相碎屑岩层序地层学
        1.2.2 烃源岩地球化学
        1.2.3 层序地层地球化学
        1.2.4 Termit盆地白垩系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盆地地理位置及构造单元
    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沉积及古地理背景
第3章 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演化
    3.1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3.1.1 层序及体系域划分工作方案
        3.1.2 三级层序及体系域界面的识别
        3.1.3 Yogou组层序分布特征
    3.2 沉积演化特征
        3.2.1 沉积相分布特征
        3.2.2 沉积演化及主控因素
第4章 层序格架下烃源岩的空间分布特征
    4.1 基于沉积相和岩性的烃源岩类型划分
    4.2 烃源岩的空间分布特征
        4.2.1 烃源岩的侧向分布特征
        4.2.2 烃源岩的平面分布特征
        4.2.3 层序-沉积体系演化对烃源岩空间分布的控制作用
第5章 层序格架下烃源岩的地球化学性质
    5.1 烃源岩样品地球化学性质
        5.1.1 实验样品及分布
        5.1.2 代表性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5.1.3 烃源岩地球化学-地球物理评价
    5.2 层序格架下烃源岩地球化学性质变化规律
        5.2.1 层序格架下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5.2.2 层序-沉积体系演化对烃源岩地球化学性质的控制作用
第6章 有机质沉积古环境条件及聚集模式
    6.1 有机质的来源
        6.1.1 烃源岩有机质母质来源
        6.1.2 层序-沉积体系演化对有机质输入的控制作用
    6.2 有机质沉积的古环境条件
        6.2.1 古地理背景及沉积体系
        6.2.2 古气候条件
        6.2.3 古水深条件
        6.2.4 古盐度条件
        6.2.5 底水界面氧化还原条件
    6.3 有机质聚集模式
        6.3.1 YSQ1 沉积时期有机质聚集模式
        6.3.2 YSQ2 沉积时期有机质聚集模式
        6.3.3 YSQ3 沉积时期有机质聚集模式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Termit盆地Yogou组泥岩样品地球化学分析数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四川盆地HLC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储层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国内外生物礁研究现状
        1.2.2 生物礁储层预测研究现状
    1.3 采用的关键技术
    1.4 研究目标、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主要研究成果及认识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2.2 研究区地层发育特征
    2.3 研究区沉积相分析
    2.4 研究区沉积模式
第3章 生物礁及礁储层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
    3.1 生物礁地质特征
        3.1.1 生物礁的形成条件
        3.1.2 生物礁的分类
        3.1.3 生物礁地层特征
    3.2 生物礁储层地质特征
        3.2.1 储层岩性特征
        3.2.2 储层储集空间类型
        3.2.3 储层物性特征
        3.2.4 储层分布特征
    3.3 礁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
        3.3.1 礁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3.3.2 地震响应特征
第4章 基于叠后地震资料的生物礁分布预测
    4.1 地震相分析
        4.1.1 地震相与地震相分析的定义
        4.1.2 地震相分析的参数
        4.1.3 地震相特征分析
        4.1.4 地震相识别模式
    4.2 古地形地貌恢复
        4.2.1 古地形恢复
        4.2.2 古地形特征和单元划分
        4.2.3 古地形地貌对生物礁的控制作用
第5章 基于叠前地震资料的生物礁储层预测
    5.1 叠前基础理论
        5.1.1 AVO理论基础
        5.1.2 叠前反演的岩石物理学参数
    5.2 测井曲线构建
        5.2.1 密度曲线构建
        5.2.2 横波曲线构建
    5.3 AVO属性分析
        5.3.1 AVO异常特征分类
        5.3.2 HLC长兴储层AVO正演分析
        5.3.3 HLC长兴储层AVO属性反演
    5.4 泊松比反演
    5.5 叠前弹性阻抗反演
        5.5.1 弹性波阻抗的发展
        5.5.2 弹性波阻抗的不同形式和特点
        5.5.3 工区广义弹性阻抗(GEI)反演
        5.5.4 GEI与泊松比交会储层预测
        5.5.5 研究区储层预测方法优选探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研项目
索引

(8)“跷跷板”效应下地震事件沉积研究 ——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戴南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言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2.2 “跷跷板”理论研究现状
        1.2.3 古地震事件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1.3.4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特征
    2.2 地层学特征
    2.3 区域构造演化
第3章 “跷跷板”理论下沉积体系分析
    3.1 高邮凹陷戴南组高分辨率层序划分
        3.1.1 界面成因类型及其识别标志
        3.1.2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和基本特征
        3.1.3 层序地层格架
    3.2 梁-沟-坡格架分析
        3.2.1 物源方向刻画(梁)
        3.2.2 古沟谷及坡折体系刻画(沟、坡)
    3.3 “跷跷板”理论应用
第4章 高邮凹陷戴南组地震事件研究
    4.1 震积岩识别
        4.1.1 震积岩结构特征
        4.1.2 地震激发下的重力流沉积
    4.2 “跷跷板”效应下地震事件分析
        4.2.1 基准面上升期地震事件分析
        4.2.2 基准面下降期地震事件分析
        4.2.3 震积序列
第5章 地震事件油气地质意义研究
    5.1 研究区隐蔽油气藏特征
    5.2 震积岩油气地质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9)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层序地层学在晚第四纪研究的有关应用
        1.2.2 辐射沙脊群的晚第四纪地层与沉积演化
    1.3 选题构思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2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1.3.3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地貌背景
        2.1.1 地质构造基础
        2.1.2 第四纪古地理背景
        2.1.3 现代地貌与沉积特征
    2.2 气候与沿岸河流水文概况
    2.3 近岸海洋动力环境
        2.3.1 潮汐与潮流
        2.3.2 波浪
        2.3.3 风暴潮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实验分析
    3.1 研究材料
        3.1.1 西洋潮流通道浅层地震剖面
        3.1.2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代表性钻孔和剖面
    3.2 实验分析
        3.2.1 浅层地震剖面数据处理
        3.2.2 粒度分析
        3.2.3 磁化率分析
        3.2.4 宏体和微体古生物鉴定
        3.2.5 AMS ~(14)C测年
        3.2.6 轻矿物和黏土矿物分析
        3.2.7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第四章 西洋潮流通道的浅层地震地层分析
    4.1 西洋潮流通道的浅层地震剖面分析
        4.1.1 西洋典型横向浅层地震剖面的分析结果
        4.1.2 西洋典型纵向浅层地震剖面的分析结果
        4.1.3 西洋横、纵向浅层地震剖面的对比分析
    4.2 西洋潮流通道的主要浅层地震单元、反射界面和层序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的钻孔地层分析
    5.1 西洋潮流通道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钻孔地层分析
        5.1.1 西洋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主要钻孔分析结果
        5.1.2 西洋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主要钻孔对比分析
        5.1.3 西洋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钻孔地层层序
    5.2 西洋潮流通道南段及邻区的钻孔地层分析
        5.2.1 西洋中部07SR01孔的钻孔地层综合分析
        5.2.2 西洋南段及邻区的其他主要钻孔分析结果
        5.2.3 西洋南段及邻区的主要钻孔对比分析
        5.2.4 西洋南段及邻区的钻孔地层层序
    5.3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的主要钻孔地层单元及地层界面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演化分析
    6.1 西洋潮流通道浅层地震单元U3的沉积环境判别
        6.1.1 废黄河口BH系列钻孔地层的分析结果及邻区对比
        6.1.2 废黄河口BH系列钻孔与浅层地震剖面的对比分析
        6.1.3 浅层地震单元U3在西洋北段与废黄河口近岸的成因关联
    6.2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钻孔与浅层地震的层序对比分析
    6.3 MIS 3以来西洋潮流通道的层序地层格架
        6.3.1 MIS 3以来西洋的层序及体系域界面
        6.3.2 MIS 3以来西洋的层序地层格架
    6.4 MIS 3以来西洋潮流通道的沉积环境演变过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07SR01钻孔地质编录信息
附录2 07SR01钻孔腹足类、双壳类化石图版及说明
附录3 07SR01钻孔沉积物13种常量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附录4 07SR01钻孔全样矿物X射线衍射半定量分析结果
硕博连读期间的学术成果与教学科研经历
致谢

(10)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区硫酸盐—甲烷过渡带铁、硫组分和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海洋早期成岩作用和硫元素地球化学循环
    1.1.2 硫酸盐浓度曲线形态、还原速率及其控制因素
    1.1.3 自生作用
    
1.1.3.1 海洋自生黄铁矿
    
1.1.3.2 深海自生石膏
    1.1.4 稳定硫同位素地球化学
    
1.1.4.1 硫酸盐还原反应过程中的硫同位素分馏
    
1.1.4.2 再氧化和歧化反应过程中的硫同位素分馏
    
1.1.4.3 黄铁矿化反应过程中的硫同位素分馏
    
1.1.4.4 黄铁矿氧化反应过程中的硫同位素分馏
    
1.1.4.5 石膏沉淀反应过程中的硫同位素分馏
    1.1.5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及其稳定性
    1.1.6 原始SMTZ概念的提出
1.2 选题依据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2 地质背景和样品来源
2.1 水合物海岭(Hydrate Ridge)
    2.1.1 构造背景
    2.1.2 沉积背景
    2.1.3 采样站位和研究区域地质背景
    
2.1.3.1 采样站位和样品来源
    
2.1.3.2 区域构造背景
    
2.1.3.3 天然气水合物
    
2.1.3.4 岩性地层单元
    
2.1.3.5 区域构造演化
2.2 高坪斜坡(KaopingSlope)
    2.2.1 台湾岛及其周边构造背景
    2.2.2 台湾西南海域构造背景
    2.2.3 采样站位和研究区域地质背景
    
2.2.3.1 采样站位和样品来源
    
2.2.3.2 区域构造背景和天然气水合物
    
2.2.3.3 区域沉积背景 3 实验和分析方法
3.1 铁组分化学提取和分析
    3.1.1 研究背景和发展历史
    
3.1.1.1 活性铁
    
3.1.1.2 高活性、低活性和非活性铁
    
3.1.1.3 修正后的活性铁
    
3.1.1.4 黄铁矿的选择性提取
    3.1.2 提取流程
    
3.1.2.1 参考物质
    
3.1.2.2 试剂
    
3.1.2.3 步骤
    3.1.3 铁含量分析
    3.1.4 提取方法的有效性
3.2 硫组分化学提取和分析
    3.2.1 研究背景
    3.2.2 提取流程
    
3.2.2.1 参考物质
    
3.2.2.2 试剂
    
3.2.2.3 步骤
    3.2.3 硫含量分析
    3.2.4 氯、钠、钙含量分析
    3.2.5 对孔隙水离子组分的去除修正
    3.2.6 提取方法的有效性
3.3 粗粒级矿物分选和形态分析
    3.3.1 沉积物筛洗和矿物分选流程
    3.3.2 矿物形态观察和元素测定
3.4 稳定硫同位素分析
    3.4.1 研究背景和发展历史
    3.4.2 实验流程
    
3.4.2.1 标准和样品准备
    
3.4.2.2 数据测定和处理
    3.4.3 钙元素的基体效应对硫同位素测试的影响
    3.4.4 地质应用和测试的长期稳定性
    3.4.5 测试流程
    
3.4.5.1 传统测试方法
    
3.4.5.2 高精度测试方法 4 数学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
4.1 运移-反应模型(transport-reaction model)
4.2 求解外部压力流体通量(u_(ext)~l)
4.3 求解AOM速率常数(k_(AOM))
4.4 求解含铁硫化物硫产生比率(f_(SR-POISS))
4.5 求解硫同位素分馏系数(|~(34)α~k_(SO4)|) 5 铁、硫组分地球化学
5.1 铁、硫组分含量和稳定硫同位素组成结果
    5.1.1 水合物海岭:ODP第204航次1245和1252站位
    5.1.2 高坪斜坡:R/V-ORI第860航次14、17、23和25站位
5.2 铁、硫组分所包括的矿物组合
    5.2.1 Fe_(HNO3) VS. S_(CRS)
    5.2.2 S(revised WDS) VS. Ca_(revised WD)
    5.2.3 S_(WDS) VS. S_(ADS)
    5.2.4 Fe_D VS. S_(revised WDS)
    5.2.5 Fe_A VS. IRM@0.9T/_χ
    5.2.6 矿物组合
5.3 铁、硫组分对沉积环境的指示意义
    5.3.1 Fe_(HR) VS. Fe_T
    5.3.2 Fe_(py) VS. Fe_(HR) 6 自生黄铁矿和石膏的矿物形态学和地球化学
6.1 沉积物中粗粒级组分
    6.1.1 矿物组成和含量
    6.1.2 地质学意义
6.2 黄铁矿和石膏的矿物形态学和地球化学结果
    6.2.1 粗粒级黄铁矿的矿物形态和元素组成
    6.2.2 粗粒级石膏的矿物形态和元素组成
    6.2.3 粗粒级黄铁矿和石膏与相关硫组分的含量对比
    6.2.4 粗粒级黄铁矿与相关硫组分的稳定硫同位素组成对比
    6.2.5 粗粒级石膏与相关硫组分的稳定硫同位素组成对比
6.3 自生黄铁矿的矿物形态学和地球化学意义
    6.3.1 自生黄铁矿的矿物形态学意义
    6.3.2 不同形态自生黄铁矿的成因和对SMTZ的指示意义
6.4 自生石膏的矿物形态学和地球化学意义
    6.4.1 根据石膏的矿物形态和硫同位素组成可以确定其深海自生成因吗?
    6.4.2 深海沉积环境具备石膏的自生成因条件吗?
    6.4.3 不同形态自生石膏的成因及其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关系 7 原始SMTZ深度的定量重建及其地质意义
7.1 原始SMTZ深度重建:以ODP第164航次994和995站位为例
    7.1.1 站位概况和地球化学组分剖面
    7.1.2 硫酸盐、硫化氢和含铁硫化物之间硫元素和同位素的定量转化
    7.1.3 硫酸盐、硫化氢和含铁硫化物硫与SMTZ深度的定量关系
    7.1.4 原始SMTZ深度的重建结果及其地质意义
7.2 早期成岩作用数值模拟结果及其地质意义
    7.2.1 氯化物浓度模拟:外部压力流体通量(u_(ext)~l)
    7.2.2 硫酸盐、甲烷、硫化氢浓度和含铁硫化物硫含量模拟
    7.2.3 硫酸盐、硫化氢浓度和含铁硫化物硫同位素模拟
    7.2.4 硫酸盐浓度曲线上凹形态的成因:灌溉还是硫化物再氧化?
7.3 水合物海岭原始SMTZ深度的定量重建结果
7.4 水合物海岭原始SMTZ深度的地质意义 8.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论文发表、获奖和学术交流情况 致谢

四、南黄海Heuksan盆地的地震地层学研究(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雅克拉三维区地震波衰减特征分析与应用[D]. 樊笑微. 西北大学, 2019(01)
  • [2]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凹陷侏罗系层序和沉积及主控因素分析[D]. 秦浩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3]温州沿海平原第四纪地层及古环境演变[D]. 吴同.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4]北黄海盆地东部地区下白垩统红色泥岩段沉积及其与岩浆活动的耦合关系[D]. 王任.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6)
  • [5]水进砂研究进展[J]. 张冠杰,方石,张新荣,高先超,沈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03)
  • [6]西非裂谷系Termit盆地上白垩统Yogou组层序地层地球化学研究[D]. 赖洪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 [7]四川盆地HLC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储层预测[D]. 李雪梅.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8)
  • [8]“跷跷板”效应下地震事件沉积研究 ——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戴南组为例[D]. 刘建宁. 华北理工大学, 2018(01)
  • [9]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环境演化[D]. 夏非. 南京大学, 2016(07)
  • [10]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区硫酸盐—甲烷过渡带铁、硫组分和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D]. 刘晨晖. 南京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