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整体原则克服心电图诊断的局限性

应用整体原则克服心电图诊断的局限性

一、应用整体性原则克服心电图诊断的局限性(论文文献综述)

史静超[1](2021)在《龟龄集的化学分析和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选题依据龟龄集是我国传统中药名方,始于明清皇室,延用至今,其使用历史达四百多年之久。龟龄集组方庞大,属典型的中药大复方,制作技艺独特,功能主治多样,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龟龄集具有强身补脑、固肾补气、增进食欲之功效,可用于肾亏阳弱、记忆减退、夜梦精溢、腰酸腿软、气虚咳嗽、五更溏泻、食欲不振。然而,龟龄集的功能主治虽多,但临床定位不明确,研究工作严重滞后,影响了这一传统名优中成药的市场占有率和服务人民健康的需求,因此,开展龟龄集现代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龟龄集的多种功效源于其复杂的化学物质基础,但其化学物质组成研究仅停留在基于单味药材化学成分的推测上,实验性研究尚未见报道。其次,龟龄集是现存唯一采用“升炼”工艺制作的中药复方,“升炼”的科学内涵未知。第三,龟龄集组方庞大,制作技艺复杂,其产品质量一致性如何,目前尚未见相关评价。第四,龟龄集说明书明确表示其可用于“记忆减退”,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也证明龟龄集可显着改善衰老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那么龟龄集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否具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如何?本课题针对上述龟龄集研究存在的问题展开工作,为传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这一名优中成药奠定研究基础。目的(1)从有机成分和无机元素两个层面探明龟龄集的化学物质组成。(2)从化学物质层面探讨龟龄集特有升炼工艺的科学内涵,并建立龟龄集有机成分和无机元素指纹图谱,评价现有产品质量一致性和生产工艺的稳定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保障。(3)明确龟龄集改善MCI的药效,并进一步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的方法,结合LC-MS和1H NMR技术,并通过诊断离子过滤、中性丢失过滤和数据库匹配的方法快速鉴定了龟龄集中有机成分。同时,还采用ICP-MS技术测定了龟龄集中无机元素。(2)采用LC-MS和ICP-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比较了龟龄集升炼前后的有机成分和无机元素差异,从化学物质基础上解释升炼的科学内涵。采用UPLC法建立龟龄集有机成分指纹图谱,采用ICP-MS法建立龟龄集无机元素指纹图谱,从有机和无机两个层面评价龟龄集产品质量一致性和生产工艺稳定性。(3)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50 mg/kg)合并半高脂饲料复制MCI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多奈哌齐、银杏叶片)组、龟龄集低剂量组(75 mg/kg)和高剂量组(150 mg/kg),连续给药30天。通过体重、外观、行为学(Morris水迷宫)、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脏器指数、胃蛋白酶、肝、肾功(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尿素氮)、海马组织病理等指标评价龟龄集对MCI的药效作用;通过氧化应激、炎症因子、胆碱能、细胞凋亡、神经营养等指标探究龟龄集改善MCI可能的分子药理机制;通过LC-MS血清和海马组织代谢组学的方法研究了龟龄集对MCI大鼠代谢轮廓的的影响,从代谢物角度探讨龟龄集对MCI大鼠的改善作用。结果(1)共鉴定了龟龄集中166个有机成分,包括氨基酸、有机酸、酚酸和皂苷、香豆素、黄酮、三萜和三萜皂苷、脂肪酸、有机碱和糖类等。发现龟龄集中所含无机元素达70余种,涵盖了几乎所有主族元素、过渡金属元素以及镧系、锕系元素。还依据元素的相对含量和龟龄集功能主治筛选出14种人体必需微量和常量元素作为构建元素指纹图谱的代表元素。(2)采用LC-MS和ICP-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发现龟龄集经升炼后有机成分包括:紫罗兰酮、查尔酮类、酰胺、脂肪酸类化合物含量升高;黄酮、异黄酮、二氢黄酮、黄酮苷、香豆素类化合物含量降低;无机元素B、Si含量降低,Mg、K、Cr、Ni含量升高。建立了龟龄集U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9个共有峰,并计算了15批龟龄集产品的相似度,结果表明各批次样品相似度良好(>0.93)。采用ICP-MS法测定了14种代表元素(Na、Mg、K、Ca、Cr、Mn、Fe、Co、Ni、Cu、Zn、Se、Mo、Sn)的含量,并以元素类型为横坐标,相对含量为纵坐标建立了无机元素指纹图谱,计算了10批次产品的相似度,结果表明各批样品相似度良好(>0.97)。(3)药效作用:MCI大鼠呈现出衰老的特征,如毛色晦暗、皮肤松弛;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MCI大鼠定位航行实验逃逸潜伏期显着延长;目标象限滞留时间显着缩短;穿越平台次数显着减少;MCI大鼠肝和脾脏指数显着降低,胃蛋白酶水平显着降低;血脂指标、肝功和肾功指标发生显着变化,出现高血脂、肝功肾功损伤;并出现海马组织病理损伤。给予龟龄集后,MCI大鼠体重无明显变化,学习记忆功能明显得到改善;肝、脾脏指数、胃蛋白酶水平接近空白对照组水平。龟龄集还能调节部分血脂和肝功相关指标,改善海马组织病理损伤,可回调指标较两阳性药银杏叶片和多奈哌齐多。分子药理机制:龟龄集可显着降低MCI大鼠血清MDA水平,提高SOD、GSH-Px活性,显着降低TNF-α、IL-6、IL-1β水平;可显着提高海马Ach水平、降低Ach E活性;显着提高Bcl-2水平、降低Bax水平;提高BDNF水平。龟龄集较两阳性药对MCI的调节更为全面,可通过调节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胆碱能、细胞凋亡和神经营养改善MCI。代谢组学:血清代谢组学鉴定了25个与MCI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不饱和脂肪酸类如溶血卵磷脂、花生四烯酸、亚油酸、亚麻酸等;胆汁酸类如甘氨胆酸、脱氧胆酸等;鞘脂类。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MCI涉及的主要代谢通路为亚油酸代谢、亚麻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海马代谢组学鉴定了19个与MCI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氨基酸类如缬氨酸、天门冬氨酸、亮氨酸、谷氨酸、焦谷氨酸、色氨酸和蛋氨酸;脂肪酸类如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硬脂酸;有机酸类如乌头酸、柠檬酸;还有烟酰胺、嘌呤、腺苷等。涉及的主要代谢通路包括亚油酸代谢、烟酸和烟酰胺代谢、三羧酸循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上述结果提示MCI大鼠出现能量代谢和脂质代谢紊乱。龟龄集可显着调节血清中17个生物标志物,海马中15个生物标志物,并可调节上述各条代谢通路,较两阳性药对各差异代谢物和通路的调节能力更优。结论(1)龟龄集化学物质基础的阐明为其药理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建立的分析方法亦可用于其他中药大复方的化学物质基础研究;研究结果也为从化学物质组成方面阐明龟龄集“升炼”的科学性提供了研究基础。(2)龟龄集经升炼后,其有机成分和无机元素的含量变化一方面可改善药物的吸收作用,另一方面可改变复方作用于机体的药性——升炼使龟龄集燥性降低,药性由热转温、平。建立了龟龄集UPLC指纹图谱和无机元素指纹图谱,方法简便、稳定、结果可靠,可从有机和无机两个层面评价龟龄集生产工艺稳定性和的产品质量一致性,有利于龟龄集质量控制标准的全面提升。(3)龟龄集可通过改善MCI大鼠脾胃失和、肝肾亏虚之症,使气血化生、髓海充盈而减轻MCI相关症状;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调节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胆碱能、细胞凋亡和神经营养;影响机体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能量代谢等发挥药效作用。

张天天[2](2021)在《基于SLP分析法的医院门诊大楼设施布置优化研究 ——以XZY医院为例》文中指出

朱晓萍[3](2021)在《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发展:一项行动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基于行动地当前脑卒中患者健康管理问题日趋凸显,而医院-社区-家庭的连续性照护方案尚不完善的现状,运用行动研究方法,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计划、实施计划、方案评价等五个阶段,从多角度探索行动地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并在临床应用中不断修正和优化,探讨该模式实施后的效果,为规范脑卒中护理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以行动研究为框架,按照行动研究“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反思”的螺旋循环过程以两轮行动循环的方式,优化并修订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第一阶段,诊断阶段:通过临床实践现状调查了解脑卒中患者疾病照护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了解患者及照顾者的疾病照护需求。第二阶段,计划阶段:研究者通过文献研究、理论研究、行动研究小组头脑风暴的方法,初步构建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第三阶段,行动阶段:研究者选择脑卒中中心及神经内科实施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采用参与式观察法、焦点小组访谈方法收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意见和建议,结合研究者以及行动小组的反思、讨论共同对方案进行优化和修订;第四阶段,评价阶段: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1月~12月实施修订后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68名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与2017年11月~12月未实施该个案管理模式的68名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进行前后对比,通过对患者层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良预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知晓率、出院满意度等)、照顾者层面(照顾者照护能力评价指标、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医护层面(医师、护士、社区护士满意度、对个案管理模式的认知与接受度)以及医疗卫生资源利用度层面(回诊次数、门诊访问次数、急诊访问次数、再次住院次数、平均住院天数)等相关数据的前后对比,采用描述性统计、正态性检验、方差齐性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方法比较干预前后1、3、6个月数据的差异性,评价个案管理实践模式对患者、照顾者、医护以及医疗系统的影响和作用,并为第二轮行动循环的开展提出建议和意见。第五阶段,反思阶段,回顾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应用研究,通过对行动小组成员、个案管理师及参与本阶段研究的脑卒中患者进行访谈,从患者、家庭照顾者、医护实践者、护理专业及卫生资源利用层面反思行动研究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第二轮行动循环则根据第一轮行动循环的研究结果进行第二轮的计划、实施、评价和反思。【研究结果】1、第一轮行动研究结果:临床现状调研发现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存在较高照顾需求,包括疾病照护知识与技能需求、连续性照护管理需求、社会支持需求;医院脑卒中患者连续性照护管理目前仅局限于院外随访阶段,阻滞因素多而复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脑卒中患者的连续性照护管理认知欠缺,医院社区的联动、引导是重要解决途径。文献回顾发现脑卒中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欠佳、早期康复训练缺乏规范性、家庭照护者照护压力较大、院外连续性照护存在脱节现象、以护理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等保障机制不健全、对个案管理模式中关键要素与环节质量把控有待提升;基于理论研究、文献研究以及行动小组头脑风暴,依据指导照护模式,初步构建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通过初步实施以及评价阶段不断优化方案,最终形成由专职个案管理师主导、兼职个案管理师辅助,包含医师、康复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药剂师等多重角色的学科协作团队,实施包括评估、监测、支持、提供教育、自我管理、沟通与协调的从入院到出院,再到社区、家庭等全程疾病照护管理流程。脑卒中个案管理实施后,在患者层面,显着改善患者疾病照护结局,患者的疾病康复指标,如血压、血脂、血糖控制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不良预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等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照顾者层面,显着提高照顾者照顾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干预组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远优于对照组(p<0.001),改善趋势亦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其生活质量测评指标总体健康状况(GHQ-28)亦显着改善,干预组GHQ-28各维度以及总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01),改善趋势除严重抑郁维度外亦优于对照组(p<0.05);在医护层面,干预组医院医护对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认知程度、接受程度及满意度皆优于对照组(p<0.05);在医疗卫生资源利用度方面,干预组患者回诊次数、门诊访问次数、急诊访问次数、再次住院次数、平均住院天数等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第二轮行动研究结果:针对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反思之处,如患者渴望上门医疗服务、纸质版宣教材料略显不足、护士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及技能不足、护理人力资源的短缺以及社区参与管理不足等维度进行优化和整改,形成最终版的脑卒中个案管理模式,着重于卒中宣教材料《脑卒中防治ABC》制定、增加社区上门服务、增加Hcy疾病指标收集、护士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及人力资源激励政策等方面的修订。第二轮行动研究结果与第一轮行动研究相比,社区参与力度提高,社区医生、护士对个案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认知程度及接受程度皆显着提升(p<0.05)。社区上门医疗服务给患者及照顾者带来便捷,使其从中体验到更多关怀和照顾,个案管理护士专科水平和社会认可度亦大幅提升。【研究结论】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及其照顾者对疾病照护知识与技能、连续性照护管理及社会支持等方面存在持续需求;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是以个案管理护士为主导的脑卒中多学科照护模式,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连续性的疾病照护和管理,使患者及其照顾者及时获取疾病诊疗及照护信息、有效促进患者各项功能的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疾病康复过程及结局,促进脑卒中患者的整体康复;在照顾者层面提高其照顾能力、改善其健康状况,亦起到积极作用;在医疗卫生系统层面可有效改善医患、护患关系、减轻医疗负担、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度、完善健康服务体系,优化卫生服务模式;在护理专业层面使护士深刻感受到自身责任感和价值感、促进其专业学习和提升,最终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拓展脑卒中护理服务范围,使连续性护理服务有效延伸,为脑卒中患者持续、动态的治疗、护理和康复提供可靠专业支持和照护,丰富临床护理实践范畴。

宋振华[4](2020)在《F医院医疗设备精益管理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医疗产业迅猛发展,我国对医疗事业的投入力度也逐渐加重。医疗设备作为医院诊断和治疗的重要辅助工具,其作用不可小觑。医疗设备的先进性是一个医院综合实力的体现,而对医疗设备进行良好的管理则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对医疗设备的管理较为滞后,随着国家医疗改革的逐渐深化和医疗产业竞争力度的逐年增加,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发展需求。若因对医疗设备的管理不佳而最终造成医疗事故的发生更是会对医务人员和医院带来负面影响。为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性能优势,为临床的诊疗带来更大的帮助,为患者提供更优良的服务,为医院节省更多的成本,同时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对医疗设备进行更好的管理成为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以F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搜集法、案例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在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精细化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对F医院医用设备管理现状进行分析,首先,先从剖析F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现状,包括F医院医疗设备配置、医疗设备的现状管理模式、医疗设备现阶段的管理制度及流程、医疗设备采购及维修等;其次,医疗设备前期管理阶段、中期管理阶段及后期管理阶段出发,梳理F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再次,从这三个阶段出发制定相应的改善方案,即细化医疗设备前期管理、加强医疗设备中期管理及注重医疗设备后期管理,明确了各个管理过程中岗位的基本职责和管理的主要内容;最后,从组织保障、制度保障、人力保障及技术保障四方面提出促进F医院医疗设备精益管理优化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精益管理在医院设备管理中能够真正降低成本,缩短流程运转的无效时间并提高工作效率,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进一步提升F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效率。

韩雪[5](2020)在《居家康复训练方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干预效果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居家康复训练方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干预效果的影响,以期能改善术后躯体功能状态、提高康复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并形成一套可操作性强的居家康复训练方案,为临床开展居家康复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属于随机对照试验,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骨科就诊的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将符合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本研究采用文献回顾、调查访谈及预实验等方法整理相关数据和锻炼内容,按照循证依据制定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居家康复训练方案,然后再对两组实施干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指导,干预组在术后2周时增加居家康复训练,持续干预10周。采用微信方式随访6个月,分别在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测量骨关节指数评分(包含疼痛、僵硬、躯体功能三个维度)、康复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在术后6个月时统计患者首次独立步行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干预组方案完成情况。结果:本研究纳入90例患者,脱落5例,最终纳入85例,其中干预组43例,对照组42例。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疾病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前两组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康复自我效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及6月时两组骨关节炎指数总分、疼痛维度评分、躯体功能维度评分、康复自我效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平均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两组骨关节炎指数(僵硬维度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两组患者首次独立步行时间及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80%的患者居家康复训练方案完成度超过80%。结论:居家康复训练方案能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改善躯体功能、加速术后康复,此外还能显着提高患者康复自我效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等,但对改善关节僵硬作用尚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探讨。

牛萌[6](2020)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了解银川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状况,为构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提供部分参考依据。2.基于德尔菲法构建一套较为科学、系统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及组合权重,通过信效度检验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及可行性,为发现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个性化健康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提供健康管理主要内容,逐步完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管理流程。方法1.问卷调查法:采用科研小组设计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对银川市1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306名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2.专家咨询法:以“护理结局分类系统”、“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健康观为理论依据,参考前期基线调查结果,构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雏形。运用德尔菲法,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后,科研小组成员根据专家意见及剔除要求对各级指标进行修改及完善,构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指标体系。3.层次分析法:以第二轮专家咨询各级指标重要性评分为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一、二、三级指标的权重值与组合权重值。4.统计学分析法:根据第二轮专家咨询各级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检验指标体系的信效度。结果1.306名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在不同方面均存在健康问题。通过主成分分析将27个健康问题归纳为躯体症状、跌倒风险、家庭支持、生活满意度、生活习惯、社会支持、抗压能力、坚持锻炼情况8个方面,为后期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参考依据。2.本研究共完成两轮专家咨询,其中17位函授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提出修改建议的专家分别为58.8%和29.4%。专家权威程度: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9,判断系数分别为0.95和0.96,熟悉系数均为0.82。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第一轮和第二轮专家咨询中各级指标的算术均数分别为3.535.00和1.185.00。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第一轮和第二轮专家咨询中变异系数<0.25的指标占比分别为81.63%和94.62%。第一轮和第二轮专家咨询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33和0.300(P<0.05)。最终构建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共包括85项指标,其中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7项、三级指标63项。3.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身体状况评估(0.2112)、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精神心理状况评估(0.3118)、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知识、信念、行为状况评估(0.3118)、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状况评估(0.0642)、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社会状况评估(0.1009)。4.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信度采用克朗巴赫系数表示,其中总体Cronbach’sα为0.980,85项指标的Cronbach’sα为0.6650.944。效度采用内容效度表示,其中各条目内容效度(I-CVI)为0.821.00,总体指标体系内容效度(S-CVI)为0.93。结论1.银川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在不同方面均存在一定健康问题,我们需重点关注患者的躯体症状、跌倒风险、家庭支持、生活满意度、生活习惯、社会支持、抗压能力、坚持锻炼情况。2.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覆盖内容较为科学、全面,各级指标权重结果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靠性与准确性,且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符合社区护理发展现状,有助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状况的有效管理。17位函授专家的权威性、代表性及积极性均较高,且对研究内容的熟悉程度较高,专家意见较为集中,研究结果可靠。

方宁[7](2019)在《基于作业成本法的Y医院成本核算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一大批私立医院涌现出来,打破了公立医院垄断医疗行业的格局,公立医院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药品加成全面取消,医院收入明显减少。因此,控制医院成本成为公立医院提高竞争力的关键。但现阶段我国公立医院在成本核算方面尚存在不足之处,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不尽合理,同时也缺乏规范统一的成本核算体系,致使成本控制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持。因此,使用一种更加合理、有效、规范化的医院成本核算方法及构建一套医院成本核算体系成了公立医院生存和发展的迫切要求。基于此,本文将作业成本法引入Y医院,具体应用于Y医院的业务流程中,对其成本进行核算,构建了一套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医院成本核算体系,从而为医院成本核算与后续成本分析控制提供理论与决策支持。本文以Y医院为研究对象,在对医院成本核算和作业成本法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结合Y医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算体系,该体系包括账表体系设计和核算程序设计两大部分,账表体系设计包括凭证、账户、账表和会计报表的设计,核算程序设计包括确定作业和作业中心、确定资源和资源成本库、确定资源动因、确定资源动因并分配资源费用至作业成本库、确定作业动因并分配作业成本至成本对象,最后,选取CT室2017年的成本数据对该成本核算体系进行模拟应用,并从完善岗位设置提供人员素质、引入绩效考核强化成本意识、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核算效率三方面提出该体系的应用保障措施。

刘赟赟[8](2019)在《社区护士实践技能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了解银川市社区护士实践技能及角色功能现状,为社区护士实践技能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2.构建一套较为科学、系统且符合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现状的社区护士实践技能指标体系。3.确定社区护士实践技能指标体系中各级指标的权重及组合权重。4.通过信效度检验,评价社区护士实践技能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方法1.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银川市26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200名社区护士进行调查。2.以“角色理论”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结合前期现状调查结果,构建社区护士实践技能指标体系雏形。采用德尔菲法,遴选20名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对指标进行筛选,构建社区护士实践技能指标体系。3.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社区护士实践技能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值与组合权重值。4.将构建的社区护士实践技能指标体系内容转化为调查问卷,对银川市120名社区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检验指标体系的信效度。结果1.调查的200名社区护士中,69.0%的社区护士在工作中承担了多元角色功能,95.0%的社区护士认为实践技能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95.5%的社区护士认为实践技能水平关系到社区护理服务质量及居民满意度,85.5%的社区护士有强化自身实践技能的需求,58.0%的社区护士表示不完全清楚应具备的各项实践技能,62.0%的社区护士认为自身实践技能不能完全满足工作需求,仅有29.0%的社区护士对自身角色功能发挥现状表示很满意。2.本研究共完成了两轮专家咨询,其中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和85.0%,提出建议的专家分别为55.5%和35.3%;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8和0.89,判断系数分别为0.91和0.93,熟悉系数均为0.85;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第一轮专家咨询的149项指标的算数均数在3.305.00之间,其中,135项(90.60%)指标重要性评分的算数均数>4.00分,满分比为0.101.00,标准差为0.001.25;第二轮专家咨询的123项指标的算数均数在3.805.00之间,其中,114项(92.68%)指标的算数均数>4.00分,满分比为0.251.00,标准差为0.001.04。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显示,149项指标中变异系数<0.25的指标为138项,占比92.62%;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显示,123项指标中,变异系数<0.25的指标为123项,占比100.00%。两轮专家咨询后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27(P<0.05)。最终构建的社区护士实践技能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24项、三级指标93项。3.社区护士实践技能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社区护理基本照护技能(0.1749)、社区健康教育技能(0.3656)、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技能(0.2388)、社区护理管理技能(0.1657)和社区护理科研技能(0.0550)。4.经信效度检验,社区护士实践技能指标体系的Cronbach’sα为0.98,各级指标间的Cronbach’sα为0.840.96;条目内容效度(I-CVI)为0.821.00,总体指标体系内容效度(S-CVI)为0.94;社区护士实践技能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之间及与总体之间均成正相关(P<0.01)。结论1.目前银川市社区护士对实践技能的重视程度较高,培训意愿较强,但自身实践技能水平、角色认知及角色功能发挥不足。2.社区护士实践技能指标体系以“角色理论”为依据,覆盖内容科学、全面且符合社区护理发展现状;咨询专家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权威性,且对本研究的积极性及研究内容的熟悉程度均较高,专家意见集中,研究结果可靠。3.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的结合运用,使社区护士实践技能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更具科学性、可靠性与准确性。4.社区护士实践技能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社区护士实践技能的评价工具。

蔡晗[9](2017)在《心血管病一体化诊疗与健康管理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心血管病患病特点,研讨心血管病诊疗关键要素,研究贯穿心血管病急救诊疗、高危因素干预与健康管理的全过程。从急救诊疗与高危因素干预两个角度,研究天津市某三甲医院胸痛中心“绿色通道”一体化诊疗模式开展情况,针对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高脂血症,对患病人群的运动认知与习惯展开调查与干预试验,在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为心血管病的一体化诊疗提出科学可行的健康管理策略与建议。方法(1)文献研究法:以“心血管病”为关键字进行文献检索,整理分析出心血管病患病特点、诊疗现状与关键要素,并加以分析。(2)数据分析法:搜集天津市某三甲医院胸痛中心2015年与2016年共计5380例患者的诊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绿色通道”一体化诊疗模式建成以来心血管病急救与诊疗效率的变化。(3)现场调查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天津市某地区120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现场访谈与问卷调查,了解其运动认知与运动习惯。(4)随机对照试验法:运用信息化云平台辅助对选取的高脂血症患者开展随机对照试验,探索运动疗法对心血管病高危因素的干预效果;所有研究数据均通过EpiData3.0录入,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15年天津市某三甲医院胸痛中心处于建立起步阶段,2016年诊疗体系相对成熟,流程更加规范,2016年接诊患者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人数最多,占总接诊人数的50.41%;比较2015年与2016年该胸痛中心一体化诊疗开展以来的相关数据,心内科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2015年,2016年重症冠心病加护病房接诊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显着多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0.05),2016年重症冠心病加护病房接诊的危重患者例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例数与死亡原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经120急救中心进入胸痛中心诊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显着增加(P<0.05),2016年急诊行心脏支架手术总量明显增多且经急诊来院的行心脏支架手术的患者显着增加(P<0.05).2016年胸痛中心急诊行心脏支架手术患者DtoB时间低于国际标准;重症冠心病加护病房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疗例数变化具有季节性差异;2016年重症冠心病加护病房心血管病健康管理应用程序推广以来,纳入患者66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占纳入患者总例数的80.97%,五十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总例数的55.59%。(2)高脂血症患者运动认知与习惯调查显示,不同年龄、工作、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的受试者运动习惯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运动对降低身体质量指数具有积极作用,多数受试者具有有氧运动的习惯;运动干预试验显示,受试者的运动时间越长,身体质量指数值越低,无氧运动导致的净增心率百分比有氧运动高,重度运动比轻中度运动者净增心率百分比高,运动时间长者比运动时间短者净增心率百分比高,运动频率低者比运动频率高者净增心率百分比高(P<0.05)。相对于对照组,干预组平均动脉压、餐后2小时血糖、身体质量指数、甘油三酯以及总胆固醇等诸指标明显更低(P<0.05)。结论(1)胸痛中心“绿色通道”一体化诊疗模式实施以来,心血管病患者的急救诊疗效率显着提高,心血管病信息化健康管理平台处于初试阶段,其效果及功能待进一步观察与完善。(2)接受调查的高脂血症患者对运动认知度较高,多数被调查者具有有氧运动的习惯,科学的运动疗法可以实现对高脂血症患者关键生化指标的有效干预,缓解体内能量失衡,对防治心血管病具有积极作用。(3)对于心血管病的诊疗不但要提高急救诊疗效率、开展高危因素干预,更要从多方入手,加强多部门协作,搭建信息化平台,建立心血管病风险评估机制,倡导健康运动方式,强化疾病筛查与健康教育,关注心血管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与各要素,探索符合国情的心血管病一体化诊疗模式,实现心血管病健康管理的科学化、全覆盖。

章程鹏[10](2014)在《老年健忘肾虚痰阻证的流行病学和血浆代谢组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日益加重,老年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日益增多,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西医所言的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CI)及老年性痴呆(AD)与中医老年健忘和呆病相似。由于目前缺乏根本上扭转AD的治疗方法,因此AD的防治重心前移,MCI成为有效的时间窗。中医推崇上工治未病,对老年健忘的相关认识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掌握和运用老年健忘的中医药防治规律对解决老年认知功能障碍这一社会难题大有裨益。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是从证候入手的,证候也是评价治疗方案或新药疗效的重要依据之一。前期研究中补肾化痰法被证实是治疗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治法,从证治的对应关系看该疗法针对的证候类型是肾虚痰阻证,肾虚痰阻证的临床证候规律如何?如何客观量度肾虚痰阻证?本研究试图从历史文献、临床流行病学和代谢组学三个层面揭示肾虚痰阻证的证候规律。方法1.文献研究:分析整理有关老年健忘的古今文献,从病因病机、治疗方药、辨证证型等多个角度归纳总结老年健忘的证治规律,梳理补肾化痰益智法的历史源流和现实依据。2.流行病学调查:在前期老年健忘痰证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依据肾虚证和痰证的证候对315例入选患者的症状,运用SPSS16.0软件进行聚类分型、频数统计等数据分析。3.在武汉市中西结合医院和湖北省中医院分别筛选出32例aMCI肾气虚痰阻证患者和30例健康老年志愿者,空腹抽取血样,采用美国WatersSYNAPT G2-S Q-TOF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1.文献研究结果(1)自《黄帝内经》开始,肾虚痰阻即是健忘的主要病机之一,明清时期医家主要采用补肾化痰类治法治疗健忘和痴呆。(2)古代医籍中并未系统记载肾虚痰阻证的证候表现,但对肾虚证和痰证有较多记录,二者紧密相关;现代医家分别对肾虚证和痰证证候表现做过规范化的探索。2.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315患者的症状聚类分析并结合症状频次分布,发现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症状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齿痕舌、食少纳呆、脉虚无力、自汗、苔腻、健忘、腰酸痛、腰膝酸软、肢体困重、齿发脱落、神情呆滞、头重如裹;第二类主要症状有:舌苔白滑、脉象沉迟、畏寒肢冷、面足虚浮、便溏、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脉弦、嗜睡、舌胖大、尿失禁、体态臃肿、腐苔、酣睡痰鸣;第三类症状主要有:五心烦热、脉细数、口干咽燥、舌红少苔、小便短赤、盗汗、大便干结、失眠、咳痰、面色秽浊。从中医辨证理论分析,第一类证候归属于肾气虚痰阻;第二类证候为肾阳虚痰阻;第三类证候为肾阴虚痰阻。(2)315患者各类证型比例:肾气虚痰阻38.41%,肾阳虚痰阻30.03%,肾阴虚痰阻35.56%(3)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患者年龄差异显示,肾气虚痰阻与肾阳虚及肾阴虚痰阻相比,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肾阳虚痰阻组与肾阴虚痰阻组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这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或病情的加重,肾气虚痰阻证可能转化为肾阳虚痰阻,也可能转化为肾阴虚痰阻,或者出现兼夹情况。2.血浆代谢组学发现:与健康人群比较,肾气虚痰阻健忘患者人群较正常老年人群溶血磷脂LysoPC(16:0)、戊糖Pentosidine、11,18,21β-三羟基-4-烯-3,20-二酮18-Hydroxycorticosterone均显着升高p<0.05,0.01);磷脂酰乙醇胺PE(22:2(13Z,16Z)/15:0)、胱硫醚L-Cystathionine、甘油磷脂PE(O-18:1(1Z)/20:4(5Z,8Z,11Z,14Z)、3a-羟基-5β-孕烷-20-酮、磷脂酰胆碱PC(20:1(11Z)/14:1(9Z)有明显降低趋势(p<0.05,0.01)。与健康对照人群比较,证候人群多个代谢途径发生变化,证候人群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改变,在脂代谢、糖代谢等方面发生了紊乱。结论一、老年健忘的复合证候肾虚痰阻证更符合临床实际,文献研究、流行病学调查和代谢组学分析有助于揭示证候的规律和实质。二、肾虚与痰浊在老年健忘这一特定疾病中的相互作用和紧密联系,明清医家对老年健忘与痴呆的辨治最为成熟,补肾化痰是明清以来医家的主要治法。三、肾虚痰阻证证候可以进一步分化为肾气虚痰阻、肾阳虚痰阻和肾阴虚痰阻。四、老年健忘患者中肾气虚痰阻所占比重最大,且三种证型与年龄有一定关联。元气亏虚致病论在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等疾病中的防治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五、老年健忘肾气虚痰阻证与健康老人的血浆代谢组学存在差异,健忘组肾功能下降,脂代谢、糖代谢紊乱,证候组存在潜在标志物。

二、应用整体性原则克服心电图诊断的局限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整体性原则克服心电图诊断的局限性(论文提纲范文)

(1)龟龄集的化学分析和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龟龄集研究概述
        1.1 龟龄集方剂组成及方解
        1.2 龟龄集特有“升炼”工艺的历史沿革
        1.3 龟龄集组方药味与炮制
        1.4 龟龄集质量研究现状
        1.5 龟龄集临床及药理研究进展
        1.5.1 龟龄集临床研究进展
        1.5.2 龟龄集药理研究进展
    2 中药大复方物质基础研究现状
        2.1 中药大复方化学物质基础研究的意义
        2.2 中药大复方化学物质基础研究的方法
        2.2.1 LC-HRMS技术
        2.2.2 GC-MS技术
        2.2.3 NMR技术
    3 中药复方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研究进展
        3.1 MCI概述
        3.1.1 MCI的分型与转归
        3.1.2 MCI的诊断标准
        3.1.3 MCI的西药治疗研究现状
        3.2 中药复方治疗MCI研究现状
        3.2.1 MCI中医证候分析
        3.2.2 中药复方治疗MCI的临床药效研究
        3.2.3 中药复方治疗MCI的药理学研究
        3.3 中药复方治疗MCI前景展望
    4 课题设计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思路
        4.3 技术路线
        4.4 研究内容
        4.5 创新点
第二章 龟龄集化学物质基础研究
    第一节 基于UPLC-MS龟龄集化学成分鉴定和表征
        1 引言
        2 材料与仪器
        2.1 药品与试剂
        2.2 仪器
        3 实验方法
        3.1 样品溶液制备
        3.2 色谱条件
        3.3 质谱条件
        3.4 数据分析
        4 实验结果
        4.1 建立内部化合物库
        4.2 裂解规律分析
        4.3 UHPLC-QE HRMS分析和鉴定龟龄集中化学成分
        4.4 龟龄集各提取部位鉴定化合物比较分析
        5 讨论和小结
        5.1 讨论
        5.2 小结
    第二节 基于~1H NMR龟龄集化学成分表征与鉴定
        1 引言
        2 材料与仪器
        2.1 药品与试剂
        2.2 仪器
        3 实验方法
        3.1 样品溶液制备
        3.2 核磁测试条件
        4 实验结果
        4.1 龟龄集氯仿相化学成分鉴定
        4.2 龟龄集甲醇/水相化学成分鉴定
    第三节 基于ICP-MS龟龄集无机元素组成分析
第三章 基于化学物质组成的龟龄集升炼科学性和产品一致性评价研究
    第一节 基于化学物质组成的升炼工艺科学性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仪器
        2.1 药品和试剂
        2.2 仪器
        3 实验方法
        3.1 供试品溶液制备
        3.2 测试条件
        3.3 数据处理
        4 实验结果
        4.1 方法评价
        4.1.1 龟龄集提取条件选择
        4.1.2 UHPLC-Q Exactive Orbitrap-MS/MS仪器系统稳定性评价
        4.2 龟龄集升炼前后色差分析
        4.3 龟龄集升炼前后有机成分分析
        4.4 龟龄集升炼前后无机成分分析
        5 讨论与小结
        5.1 讨论
        5.1.1 有机成分变化对药性的影响
        5.1.2 有机成分变化对药物组分理化性质的影响
        5.1.3 无机成分变化对药性的影响
        5.2 小结
    第二节 龟龄集UPLC指纹图谱构建及产品一致性评价
        1 引言
        2 材料与仪器
        2.1 药品与试剂
        2.2 仪器
        3 实验方法
        3.1 样品溶液的制备
        3.2 UPLC测试条件
        4 实验结果
        4.1 实验条件优化
        4.2 方法学考察
        4.3 龟龄集U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相似度评价
        5 讨论与小结
    第三节 龟龄集元素指纹图谱构建及产品一致性评价
        1 引言
        2 材料与仪器
        2.1 药品与试剂
        2.2 仪器
        3 实验方法
        3.1 龟龄集ICP-MS元素分析
        3.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 实验结果
        4.1 龟龄集中14种元素含量测定结果
        4.2 无机元素指纹图谱的建立与相似度评价
        4.3 无机元素主成分分析
        5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龟龄集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研究
    第一节 龟龄集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药效学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仪器
        2.1 动物
        2.2 材料
        2.3 仪器
        3 实验方法
        3.1 动物分组及给药
        3.2 Morris水迷宫实验
        3.3 组织病理学测定
        3.4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3.5 数据统计
        4 实验结果
        4.1 外观及体重
        4.2 Morris水迷宫测试
        4.3 脏器指数
        4.4 胃蛋白酶指标
        4.5 血清生化指标
        4.6 海马组织形态观察
        5 讨论与小结
        5.1 讨论
        5.1.1 建立的MCI模型与其他衰老模型对比
        5.1.2 龟龄集对MCI大鼠的改善作用
        5.2 小结
    第二节 龟龄集改善MCI大鼠的分子药理机制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仪器
        2.1 试剂
        2.2 仪器
        3 实验方法
        3.1 样本制备
        3.2 数据处理
        4 实验结果
        4.1 血清生化指标
        4.2 海马组织生化指标
        5 讨论与小结
        5.1 讨论
        5.2 小结
    第三节 基于代谢组学的龟龄集改善MCI作用机制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仪器
        2.1 试剂
        2.2 仪器
        3 实验方法
        3.1 样本制备
        3.2 LC-MS测试条件
        3.3 数据处理
        3.4 统计分析
        3.5 代谢物鉴定
        4 实验结果
        4.1 血清LC-MS代谢组学分析
        4.1.1 仪器稳定性监测
        4.1.2 龟龄集对MCI大鼠血清代谢轮廓的调节作用
        4.1.3 龟龄集对MCI大鼠血清代谢通路的调节
        4.2 海马组织LC-MS代谢组学分析
        4.2.1 仪器稳定性评价
        4.2.2 龟龄集对MCI大鼠海马代谢轮廓的调节作用
        4.2.3 龟龄集对MCI大鼠海马代谢通路的调节
        5 龟龄集对MCI大鼠血清和海马差异代谢物及差异代谢通路比较分析
        6 讨论和小结
        6.1 讨论
        6.1.1 龟龄集对MCI大鼠血清代谢物及代谢通路分析
        6.1.2 龟龄集对MCI大鼠海马代谢物及代谢通路分析
        6.1.3 龟龄集对不同衰老模型血清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综合分析
        6.2 小结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1 研究工作总结
    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发展:一项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动因与背景
        (一)脑卒中防治是慢病管理系统突出的公共健康问题
        (二)临床实践凸显脑卒中照护模式变革需求
        (三)个案管理是实现脑卒中连续性照护服务的可行模式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研究方案与设计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理论依据---指导照护模式
    三、研究目的
    四、方法的选择---行动研究
        (一)行动研究的起源与概述
        (二)行动研究的概念与应用
        (三)行动研究的步骤
        (四)本研究与行动研究的契合性分析
        (五)行动研究场所的选择
    五、研究内容
    六、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一)资料收集方法
        (二)资料分析方法
    七、质量控制措施
    八、人权保护措施
    九、技术路线
第三章 第一轮行动研究
    一、诊断阶段---问题的确认
        (一)田野研究---行动地临床现状调研
        (二)患者及家庭照顾者的居家照护体验
        (三)医护人员的知情者访谈
        (四)讨论
        (五)小结
    二、计划阶段---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初步构建
        (一)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构建原则
        (二)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文献回顾
        (三)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构建的理论转化
        (四)成立行动研究小组
        (五)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初步构建
    三、行动阶段---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实施与修订
        (一)制定行动计划
        (二)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初步实施与修订
    四、评价阶段---脑卒中患者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应用评价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评价指标与工具
        (四)干预措施
        (五)资料收集方法
        (六)资料分析方法
        (七)质量控制措施
        (八)研究结果
        (九)讨论
        (十)小结
    五、反思阶段---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实施总结和反思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资料收集及分析方法
        (五)研究结果
        (六)讨论
        (七)小结
第四章 第二轮行动研究
    一、计划阶段---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完善与修订
        (一)制定行动计划
        (二)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讨论修订
    二、行动阶段---修订版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应用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结果
        (五)小结
    三、评价阶段---第二轮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应用评价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资料收集及分析方法
        (五)质量控制措施
        (六)研究结果
        (七)讨论
        (八)小结
    四、反思阶段---第二轮行动研究的实施总结和反思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资料收集及分析方法
        (五)研究结果
        (六)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成果
    二、研究结论
    三、研究的创新性
    四、研究的局限性
    五、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附录
综述 积极老龄化视阈下老年脑卒中患者居家健康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F医院医疗设备精益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主要概念
        2.1.1 医疗设备的概念及分类
        2.1.2 医疗设备管理
    2.2 理论基础
        2.2.1 精益管理及精益工具
        2.2.2 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及供应链管理理论
第3章 F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F医院基本概况
        3.1.1 F医院概况
        3.1.2 F医院医疗设备概况
    3.2 F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现状分析
        3.2.1 F医院医疗设备管理部门职责
        3.2.2 F医院现行医疗设备管理模式
        3.2.3 F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及流程
    3.3 F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3.3.1 医疗设备前期管理阶段问题
        3.3.2 医疗设备中期管理阶段问题
        3.3.3 医疗设备后期管理阶段问题
第4章 F医院医疗设备精益管理优化措施
    4.1 设计原则和思路
        4.1.1 管理体系设计的原则
        4.1.2 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思路
    4.2 F医院基于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精益管理
        4.2.1 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精益管理优化设计
        4.2.2 细化医疗设备前期管理
        4.2.3 加强医疗设备中期管理
        4.2.4 注重医疗设备后期管理
    4.3 F医院基于医疗设备精益管理优化措施
        4.3.1 运用PDCA对医疗设备精益管理措施
        4.3.2 运用5S对医疗设备精益管理措施
        4.3.3 运用PDCA再循环完善精细化管理
    4.4 F医院基于SPD供应链设备精细化管理优化措施
        4.4.1 基于SPD供应链设备管理理念
        4.4.2 基于SPD供应链设备管理优化措施
        4.4.3 传统模式和SPD模式在医疗设备管理上的对比
第5章 F医院设备精益管理的实施保障
    5.1 组织保障措施
    5.2 制度保障措施
    5.3 人力保障措施
    5.4 技术保障措施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引文文献
    阅读型文献
致谢

(5)居家康复训练方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干预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流行病学
        1.1.2 TKA术后患者急需居家康复训练
        1.1.3 居家康复训练可促进TKA患者躯体功能康复
    1.2 TKA术后患者居家康复训练国内外干预现状
        1.2.1 国外干预现状
        1.2.2 国内干预现状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回顾
    2.1 TKA居家康复概述
    2.2 TKA术后居家康复训练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2.3 TKA术后居家康复训练类型
        2.3.1 家访康复指导
        2.3.2 远程康复指导
    2.4 TKA术后居家康复训练处方
        2.4.1 干预强度
        2.4.2 干预内容
        2.4.3 干预时间
    2.5 TKA术后居家康复训练方案制定的原理
    2.6 小结
第3章 临床实验研究
    3.1 研究对象及方法
        3.1.1 研究设计
        3.1.2 研究对象
        3.1.3 样本量
        3.1.4 伦理原则
        3.1.5 研究指标和评价工具
        3.1.6 干预方法
        3.1.7 资料收集
        3.1.8 质量控制
        3.1.9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患者基本情况分析
        3.2.2 患者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及各维度得分的比较
        3.2.3 患者康复自我效能评分及各维度得分的比较
        3.2.4 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各维度得分的比较
        3.2.5 两组患者其他指标的比较
    3.3 讨论
        3.3.1 居家康复训练方案的科学性及实用性分析
        3.3.2 居家康复训练方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WOMAC总分的影响
        3.3.3 居家康复训练方案能够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自我效能
        3.3.4 居家康复训练方案能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生活质量
        3.3.5 干预组对居家康复训练方案的满意度
第4章 总结
    4.1 结论
    4.2 研究特色
    4.3 研究局限性
    4.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索引
第一章 概述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及意义
    3.研究方法
    4.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状况现状调查
    1.对象与方法
    2.研究结果
    3.讨论
第三章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1.组建科研小组
    2.拟定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雏形
    3.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
    4.资料的整理与统计分析
    5.结果
    6.讨论
第四章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1.层次分析法
    2.结果
    3.讨论
第五章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信效度检验
    1.信度检验
    2.效度检验
    3.讨论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性
本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7)基于作业成本法的Y医院成本核算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作业成本法相关研究
        1.2.2 医院成本核算相关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及内容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与实践借鉴
    2.1 成本核算与作业成本法相关理论
        2.1.1 成本核算相关理论
        2.1.2 作业成本法相关理论
    2.2 作业成本法应用实践总结
        2.2.1 国外实践总结
        2.2.2 国内实践总结
    2.3 相关理论启示和实践借鉴
第3章 Y医院成本核算现状分析
    3.1 Y医院成本核算的概况
        3.1.1 Y医院成本的构成和分类
        3.1.2 Y医院成本核算的对象和方法
        3.1.3 Y医院成本核算的流程
    3.2 Y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分析
    3.3 将作业成本法引入Y医院成本核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4章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Y医院成本核算体系设计
    4.1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Y医院成本核算体系设计的目标及原则
        4.1.1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Y医院成本核算体系设计的目标
        4.1.2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Y医院成本核算体系设计的原则
    4.2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Y医院成本核算体系的内容框架
    4.3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Y医院成本账表体系设计
        4.3.1 成本账户设置
        4.3.2 凭证设计
        4.3.3 成本账簿设计
        4.3.4 成本报表设计
    4.4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Y医院成本核算程序设计
        4.4.1 确定作业
        4.4.2 确定资源和资源成本库
        4.4.3 确定资源动因并分配资源费用至作业成本库
        4.4.4 确定作业动因并分配作业成本至成本对象
第5章 Y医院成本核算体系的应用和保障措施
    5.1 Y医院成本核算体系的应用
        5.1.1 确定作业
        5.1.2 确定资源和资源成本库
        5.1.3 确定资源动因并分配资源费用至作业成本库
        5.1.4 确定作业动因并分配作业成本至成本对象
        5.1.5 应用效果分析
    5.2 Y医院成本核算体系应用的保障措施
        5.2.1 完善岗位设置,提高人员素质
        5.2.2 引入绩效考核,强化成本意识
        5.2.3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核算效率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社区护士实践技能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索引
第一章 概述
    1.研究背景及意义
    2.研究目的
    3.研究方法
    4.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社区护士实践技能及角色功能现状调查
    1.对象与方法
    2.研究结果
    3.讨论
第三章 社区护士实践技能指标体系的构建
    1.组建科研小组
    2.拟定社区护士实践技能指标体系雏形
    3.社区护士实践技能指标体系的最终确立
    4.资料的整理与统计分析
    5.结果
    6.讨论
第四章 社区护士实践技能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1.层次分析法
    2.结果
    3.讨论
第五章 社区护士实践技能指标体系的信效度检验
    1.对象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性
本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9)心血管病一体化诊疗与健康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研究主要内容
    研究技术路线
一、心血管病一体化诊疗的相关理论研究与概况
    1.1 心血管病一体化诊疗模式的研究背景与基本概念
    1.2 心血管病一体化诊疗模式相关要素的发展沿革
        1.2.1 CCU病房及再灌注等技术的逐步应用
        1.2.2 急诊在心血管病诊疗中的关键作用
        1.2.3 国外“胸痛中心”诊疗模式的建立与发展
        1.2.4 我国心血管病诊疗现状与一体化诊疗模式建设情况
二、依托国家级胸痛中心开展心血管病一体化诊疗情况分析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1.3 研究数据的来源与基本构成
    2.2 结果
        2.2.1 2016 年胸痛中心接诊患者基本情况
        2.2.2 常规急救诊疗流程与“胸痛中心”诊疗流程对比
        2.2.3 2015 年与2016年医院接诊AMI患者类型分析
        2.2.4 2015 年与2016年CCU病区接诊AMI患者死亡情况分析
        2.2.5 2015 年与2016年经120急救进入胸痛中心患者对比分析
        2.2.6 2015 年与2016年急诊PCI手术情况对比分析
        2.2.7 AMI患者数量的季节性变化
        2.2.8 心血管病健康管理APP使用情况
    2.3 讨论
        2.3.1 胸痛中心“绿色通道”诊疗流程概述
        2.3.2 CCU病区与急诊在“绿色通道”诊疗模式中的重要作用
        2.3.3 信息化平台在心血管病诊疗中的辅助作用
三、高脂血症患者的运动情况调查与干预试验
    3.1 对象和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方法
    3.2 研究结果
        3.2.1 受试者的一般资料与运动习惯调查情况
        3.2.2 受试者的运动认知程度调查情况
        3.2.3 受试者运动习惯与BM指标的关系
        3.2.4 云平台干预测量对照组与干预组净增心率百分比的变化情况
        3.2.5 云平台干预前后对照组与干预组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
    3.3 讨论
四、探索心血管病一体化诊疗与健康管理策略
    4.1 通过多部门协作,形成心血管病救治链
        4.1.1 联合急救中心与基层医院,提高院前急救效率
        4.1.2 依托胸痛中心“绿色通道”,把握救治黄金时间
    4.2 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提高诊疗效率
        4.2.1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心血管病患者实现“自我健康管理”
        4.2.2 微信通讯平台在急救诊疗与研讨中的应用
        4.2.3 胸痛中心与其他医疗信息平台的联结
    4.3 建立便捷有效的心血管病患病风险评估机制
        4.3.1 心血管病患病风险评估的作用
        4.3.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与实施载体
        4.3.3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问卷的设计
        4.3.4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的应用
    4.4 重视高危因素,倡导健康的运动方式
        4.4.1 运动对高脂血症的影响
        4.4.2 采用“运动疗法”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与发展
    4.5 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心血管病健康教育与筛查
        4.5.1 以城镇、村民委员会为单位,建立心血管病一体化宣教网
        4.5.2 联合社区、基层医院、胸痛中心、心防办,建立心血管病一体化诊疗网
        4.5.3 遵循整体性原则,普及双心医学诊疗模式
五、结论
    5.1 天津市某三甲医院胸痛中心开展心血管病一体化诊疗情况
    5.2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高脂血症患者的运动情况调查与干预试验
    5.3 立足国情,探索心血管病一体化诊疗与健康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老年健忘肾虚痰阻证的流行病学和血浆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1.健忘的病因病机
        1.1 虚证病机
        1.2 实证病机
        1.3 虚实夹杂证病机
    2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证候
        2.1 古代医家对健忘的辨证
        2.2 “以方测证”看证候
        2.3 从现代流行病学调查看健忘的证候
    3 肾虚痰阻证候探讨
        3.1 肾虚证候
        3.2 痰证证候
        3.3 肾虚痰阻证探讨
第二部分 肾虚痰阻证证候规律的流行病学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1.3 肾虚痰阻证判别标准
        1.4 调研表的设计及调研方法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肾虚痰阻证候表现频数特征
        2.3 聚类分析
        2.4 aMCI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2.5 各证型平均年龄比较
    3 讨论
第三部分 肾气虚痰阻证的血浆代谢组学分析
    1 材料
        1.1 研究对象及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2 仪器与试剂
    3 方法
        3.1 一般情况采集
        3.2 理化指标检测
        3.3 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3.4 统计分析
    4 结果
        4.1 一般情况
        4.2 血浆代谢组学分析
    5 讨论
结论与探讨
    1.补肾化痰益智法与对肾虚痰阻证证候规律研究的关系探讨
    2.复合病因组与复合证候之间的联系
    3.文献研究在肾虚痰阻证证候规律中的研究分析
    4.流行病学调查在肾虚痰阻证候规律研究中的作用
    5.代谢组学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及对肾虚痰阻证候规律的探析
    6.结论
    7.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8.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9.课题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2
附录 3
附录 4
博士在学期间参与的课题
博士在学期间发表的着作论文
致谢

四、应用整体性原则克服心电图诊断的局限性(论文参考文献)

  • [1]龟龄集的化学分析和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研究[D]. 史静超. 山西大学, 2021
  • [2]基于SLP分析法的医院门诊大楼设施布置优化研究 ——以XZY医院为例[D]. 张天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3]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发展:一项行动研究[D]. 朱晓萍.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
  • [4]F医院医疗设备精益管理优化研究[D]. 宋振华.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5]居家康复训练方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干预效果的研究[D]. 韩雪.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 牛萌.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7]基于作业成本法的Y医院成本核算体系研究[D]. 方宁.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8]社区护士实践技能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 刘赟赟. 宁夏医科大学, 2019(08)
  • [9]心血管病一体化诊疗与健康管理策略研究[D]. 蔡晗. 天津医科大学, 2017(03)
  • [10]老年健忘肾虚痰阻证的流行病学和血浆代谢组学研究[D]. 章程鹏.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