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扎渡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评审

糯扎渡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评审

一、糯扎渡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审查(论文文献综述)

何勇[1](2010)在《“先建未批”华能水电开发被疑违规》文中研究指明严重的旱情丝毫不影响糯扎渡水电站工程的进展。 在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和澜沧县交界的糯扎渡,华能集团在这里开发的糯扎渡水电站的施工现场是一幅热火朝天的画面。 然而,《中国经营报》记者近日获得的线索是,糯扎渡水电站的工程并未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核准,?

王辉民[2](2008)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基础,解决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和问题,谋求人类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持续发展,成为当代人类的历史使命。生态保护方面存在的效益及相关的经济效益在保护者和受益者、破坏者与受害者之间的不公平分配,是制约生态环境保护者积极性的重要障碍。为了激励生态环境保护者的积极性和提高生态环境破坏者的损害成本,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成为近期社会关注的热点。论文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开展生态补偿的研究与实践情况,总结了主要经验与不足。国际经验表明,健全的法律制度、政府强有力的财政支付能力、多渠道的融资途径、广泛的公众参与和多样的补偿方式是生态补偿成功实施的基础。我国的生态补偿实践早于生态补偿的研究,生态补偿研究主要侧重从宏观角度考虑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问题,已经开展的生态补偿实践,也都是针对专项工程、在特定区域、以政策形式实施的,而对经济和社会活动特别是开发建设活动,尚没有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法律强制性、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和规划审批程序、实行分类管理和分级审批、开展公众参与、资质审查和全过程管理等特点,以及健全的技术导则与规范体系,特别是经济损益分析的量化和货币化分析,为生态补偿提供了技术基础、制度依托和有效途径。论文从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等不同角度,分析探讨了生态补偿与环境影响评价过程相结合的可行性,并结合糯扎渡水电站工程具体案例进行了生态损失计算和生态补偿研究。以此为基础,对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制度设计,并对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讨论。结论认为,生态补偿的目的是调整相关利益各方生态环境及其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而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调整人类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关系。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为生态补偿提供了法律保障,环境影响评价的制度特点为实施生态补偿提供了有效途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程度的不断提高为生态补偿的宣传和实施提供了基础,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为生态补偿提供了依托,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为建设项目生态补偿金的确定提供了基础数据资料。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引入生态补偿是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环境影响评价是落实生态补偿的有效途径。将生态补偿引入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将调整开发建设活动、生态环境和经济利益相关方整合在一起,既扩大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同时可以形成落实生态补偿的有效机制。并且通过引入生态补偿可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使生态补偿形成统一的管理。为了提高生态补偿实施效果,论文还建议加强相关法律法规配套建设,强化损益分析和生态补偿的相关基础研究,并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补偿试点,同时研究开展生态保护效益审计和建立生态补偿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刘金堂[3](2008)在《澜沧江水电开发与景洪水电站工程设计综述》文中指出景洪水电站系澜沧江中下游河段两库八级开发方案的第六级。该电站是以企业投资"两头在外"的方式开展前期工作的。工程开工后进行了一些设计变更和设计优化工作,如提高机组额定水头,两岸采用重力坝接头,开关站设备采用GIS,提前截流、提前发电,研究采用300 t级水力式升船机,采用铁矿渣与石灰岩粉混凝土双掺料等。目前工程进展顺利。

张宗亮[4](2007)在《超高堆石坝工程设计与技术创新》文中研究说明重点阐述了坝高178 m的天生桥一级面板堆石坝工程实践、坝高261.5 m的糯扎渡心墙堆石坝工程设计和坝高310 m古水堆石坝技术方案,总结了天生桥一级面板堆石坝和糯扎渡心墙堆石坝工程设计特点与技术创新,提出了古水面板堆石坝技术方案研究的内容和方向。

张宗亮,袁友仁,冯业林[5](2006)在《糯扎渡水电站高心墙堆石坝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糯扎渡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261.5m,可资借鉴的筑坝经验很少,在设计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许多技术难题,如260m级的高坝对土料性能的要求、开挖料的利用和坝料分区、右岸软弱带处理、心墙抗水力劈裂、坝体抗震等。通过开展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基本解决了以上难题,使工程得以顺利开工建设,并使我国高土石坝的筑坝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所取得的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借鉴和参考。

陈及新,许文涛[6](2005)在《糯扎渡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综述》文中研究说明糯扎渡水电站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主要研究了高土石坝施工导流布置、坝体防渗料施工、坝体填筑施工规划、地下引水发电系统施工规划等技术问题。工程采用河床一次断流、土石围堰挡水、隧洞导流、主体工程全年施工方式。施工组织设计中还对料场选择与开采、主体工程施工、施工工厂设施规划、施工总布置及对外交通等进行了设计研究。拟定施工总工期为11.5年,首台机组发电工期为8.5年。

柴西龙[7](2005)在《水电开发生态环境资源价值核算及对策研究 ——以澜沧江糯扎渡水电站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电是清洁能源,我国水力资源丰富,尤其是西南地区,为水电开发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水电开发的效益显着,但引发的生态环境令人深思。随着怒江开发争论的兴起,人们越来越客观的看待这个问题。 《澜沧江水电开发利弊量化研究》课题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自筹课题,本论文是作者在该课题的子课题《糯扎渡水电站环境资源价值核算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论文从生态学、环境科学、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水电开发的生态环境问题,量化生态环境资源价值,判别工程建设的合理性和环境的可行性。 本论文共分五章,首先介绍了水电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及国内外生态环境资源价值核算进展。其次,侧重研究了环境资源价值核算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然后进行糯扎渡电站核算实例研究,这部分是本文的核心,识别、筛选13项因子作为核算指标,以2001年为核算基准年,运用生态资源经济评估方法,对生态环境资源的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进行估算,用发展阶段系数对部分结果进行了修正,综合分析了工程利弊,生态环境资源价值为167.71亿元,考虑工程的其它效益和补偿:工程总费用现值437.93亿元,总效益现值288.814亿元,效费比为0.659,净效益现值—149.116亿元,工程建设弊大于利。第四,提出了水电开发生态环境资源的对策。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论文创新之处:(1) 完整、系统的建立了水电开发生态环境资源核算体系,将发展阶段系数应用于对核算结果的修正。(2) 提出了生态环境资源的对策,尤其是生态环境资源纳入电价成本、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基金及其运作模式等。

刘森离,张敏环[8](2001)在《云南加快澜沧江下游水电开发 顺利实施向泰国送电》文中研究表明加快开发云南丰富的水电资源 ,不仅可实施“西电东送” ,而且可利用云南毗邻东南亚的区位优势 ,实施“云电外送”。泰国具有很大的外购电力发展空间 ,并且与中国签订了有关购电协议和投资办电协议。为了保证如期向泰国送电 ,必须加快澜沧江下游的景洪水电站和糯扎渡水电站的前期工作。文章对实施向泰国送电的步骤、电源开发进度、替补电源方案及输电方案做了初步分析论。

赵爱国[9](2000)在《澜沧江中下游河段水能资源的规划和开发》文中指出简述澜沧江极为丰富的水能资源概况,介绍澜沧江(国内部分)中下游河段规划经验,主要是:从中游河段入手,及时完成选点任务,加快水电建没进程;认真反复查勘,选出一批各具特色的坝址;扎实做好地勘工作,使规划方案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选好“龙头”水库,提高梯级电站经济效益;重视经济分析,优选河流梯级开发方案;贯彻综合利用原则,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主张实施“西电东进”战略,促进东西部地区优势互补;组建股份制水电开发公司,以电养电,实现澜沧江中下的梯级滚动开发。

云南电力集团有限公司[10](1999)在《发挥资源优势 加速云南澜沧江梯级滚动开发》文中指出

二、糯扎渡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审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糯扎渡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审查(论文提纲范文)

(2)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显
        1.1.2 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全球面临的挑战
        1.1.3 生态补偿是解决生态环境与经济利益公平性的重要措施
    1.2 基本概念
        1.2.1 环境与环境影响评价
        1.2.1.1 环境与环境要素
        1.2.1.2 环境影响与环境影响评价
        1.2.2 环境价值与环境影响的量化分析
        1.2.2.1 环境价值
        1.2.2.2 环境影响的量化
        1.2.3 生态补偿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生态补偿政策和机制需开展深入研究
        1.3.2 环境影响评价是实施生态补偿的有效途径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1.1 环境影响评价中生态补偿基础研究的保障性
        1.4.1.2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中引入生态补偿的可操作性
        1.4.1.3 生态补偿机制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相融性
        1.4.1.4 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生态补偿的制度设计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生态补偿的理论、方法和国内外研究与实践
    2.1 生态补偿的原则与理论基础
        2.1.1 生态补偿的原则
        2.1.1.1 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和受益者补偿原则
        2.1.1.2 生态利益原则
        2.1.1.3 公平补偿原则
        2.1.1.4 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原则
        2.1.1.5 灵活性原则
        2.1.1.6 多层次、稳定性和连续性原则
        2.1.1.7 保护与收益地区共同发展原则
        2.1.1.8 需要与现实性结合原则
        2.1.2 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2.1.2.1 公共物品理论
        2.1.2.2 稀缺性理论
        2.1.2.3 生态环境价值理论
        2.1.2.4 产权理论
        2.1.2.5 需求、供给和均衡理论
        2.1.2.6 外部性理论
        2.1.2.7 福利经济学和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2.2 生态补偿的方式与标准
        2.2.1 生态补偿的方式
        2.2.1.1 生态补偿方式的分类体系及其特征
        2.2.1.2 强政府干预的生态补偿
        2.2.1.3 弱政府干预的生态补偿
        2.2.1.4 生态补偿的市场补偿
        2.2.2 生态补偿的标准
        2.2.2.1 生态保护补偿标准的核算
        2.2.2.2 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标准
        2.2.2.3 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机会损失补偿标准
        2.2.2.4 通过博弈—协商确定补偿标准
    2.3 国外生态补偿的主要实践
        2.3.1 森林生态补偿
        2.3.2 流域生态补偿
        2.3.3 农业生态补偿
        2.3.4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
        2.3.5 生物多样性补偿
        2.3.6 经验总结
    2.4 国内生态补偿的研究与实践
        2.4.1 国内开展生态补偿的研究情况
        2.4.2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强烈政治意愿
        2.4.3 我国的生态补偿实践
        2.4.3.1 生态补偿实施的主要经验
        2.4.3.2 森林生态补偿的主要实践
        2.4.3.3 流域生态补偿的主要实践
        2.4.3.4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的主要实践
        2.4.3.5 农业与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主要实践
        2.4.3.6 福建省生态补偿的主要实践
3 环境影响评价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1 环境影响评价的起源与发展
        3.1.1 环境影响评价概念的提出
        3.1.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确立
        3.1.3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扩大
    3.2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点
        3.2.1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历程
        3.2.1.1 引入和确立阶段
        3.2.1.2 规范和建设阶段
        3.2.1.3 强化和完善阶段
        3.2.1.4 提高和拓展阶段
        3.2.2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特点
        3.2.2.1 具有法律强制性
        3.2.2.2 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和规划编制程序
        3.2.2.3 实行分类管理
        3.2.2.4 开展公众参与
        3.2.2.5 实行审批和审查制度
        3.2.2.6 实行后评价和跟踪评价制度
        3.2.2.7 具有较为健全的技术导则与规范体系
        3.2.2.8 实行资质审查制度
    3.3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重要地位
        3.3.1 环境影响评价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措施
        3.3.2 环境影响评价是推动历史性转变、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3.3.3 环境影响评价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技术手段
    3.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成效
        3.4.1 严格环境准入、提高环境保护投资比率
        3.4.2 促进资源能源节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4.3 控制污染物排放水平、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
        3.4.4 优化项目规划方案、减缓生态影响程度
    3.5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作用
        3.5.1 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3.5.2 大渡河流域水电梯级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3.5.3 上海市临杭州湾地区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4 将生态补偿引入环境影响评价的可行性
    4.1 我国生态补偿研究与实践存在的主要不足
        4.1.1 生态补偿的概念不清晰
        4.1.2 生态补偿的研究基础薄弱
        4.1.3 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依据不足
        4.1.4 生态补偿的管理体制不统一
    4.2 环境影响评价是实施生态补偿的有效途径
        4.2.1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为生态补偿提供了依据
        4.2.2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制度为实施生态补偿创造了条件
        4.2.2.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体系为生态补偿提供技术支撑
        4.2.2.2 广泛的公众参与有助于提高生态补偿执行效力
        4.2.2.3 环境影响评价的资质管理提高了生态补偿的可信度
        4.2.2.4 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提高了生态补偿的可操作性
        4.2.2.5 环境影响评价为生态补偿提供宣传介质
        4.2.2.6 环境影响评价可促进生态补偿形成统一管理
        4.2.3 环境影响评价内容的完整性需要引入生态补偿
        4.2.4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为生态补偿提供了依托
        4.2.4.1 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与生态补偿范围确定
        4.2.4.2 环境影响对象的识别与生态补偿对象确定
        4.2.4.3 环境影响效应的判定与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
    4.3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为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生态补偿提供了技术依据
        4.3.1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的实施目标
        4.3.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地位
        4.3.2.1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的法律法规规定
        4.3.2.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的相关技术要求
        4.3.3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的主要方法
        4.3.3.1 市场价值法
        4.3.3.2 机会成本法
        4.3.3.3 恢复和防护费用法
        4.3.3.4 影子工程法
        4.3.3.5 调查评价法
        4.3.4 环境经济损益量化及货币化分析
        4.3.4.1 环境破坏实物型损失的量化
        4.3.4.2 环境破坏实物型损失的货币化
        4.3.4.3 环境经济损失加和计算
        4.3.5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的应用
        4.3.5.1 永平铜矿开发的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4.3.5.2 板桥峪抽水蓄能电站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4.4 生态补偿引入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可行性结论
5 案例研究:糯扎渡水电站工程生态损失与生态补偿
    5.1 案例选择背景
    5.2 糯扎渡水电站工程概况
    5.3 糯扎渡水电站工程淹没区生态价值损失核算
        5.3.1 生态价值损失核算因子选择
        5.3.2 森林淹没的生态功能价值损失(A)核算
        5.3.2.1 涵养水源价值(A1)
        5.3.2.2 固定 CO_2价值(A2)
        5.3.2.3 释放 O_2价值(A3)
        5.3.2.4 养分循环价值(A4)
        5.3.2.5 土壤保持价值(A5)
        5.3.2.6 维持生物多样性价值(A6)
        5.3.2.7 森林的环境生态旅游价值(A7)
        5.3.2.8 森林淹没的生态功能价值损失(A)核算结果
        5.3.3 耕地资源完全淹没生态价值损失(B)核算
        5.3.4 草地资源完全淹没生态价值损失(C)核算
        5.3.5 珍稀野生动植物价值损失(D)核算
        5.3.5.1 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价值损失(D1)
        5.3.5.2 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损失价值(D2)
        5.3.5.3 珍稀鱼类的价值损失(D3)
        5.3.5.4 珍稀动植物生态功能价值损失(D)核算结果
        5.3.6 糯扎渡水电站工程淹没区生态价值损失核算结果
    5.4 糯扎渡水电站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5.4.1 生态补偿的主客体
        5.4.1.1 补偿主体
        5.4.1.2 补偿客体
        5.4.2 生态补偿标准
        5.4.2.1 森林资源补偿标准
        5.4.2.2 耕地资源补偿标准
        5.4.2.3 草地资源补偿标准
        5.4.2.4 珍稀野生动植物补偿标准
        5.4.2.5 生态补偿标准及费用汇总
        5.4.3 补偿方式
        5.4.3.1 一次性货币支付
        5.4.3.2 分期货币支付
        5.4.4 保障措施
6 基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生态补偿机制设计
    6.1 开展生态补偿的建设项目筛选
        6.1.1 生态补偿应首先适用于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
        6.1.2 生态补偿应选择对生态环境影响重大的建设项目
        6.1.3 生态补偿应关注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
    6.2 建设项目生态补偿的环境影响评价
        6.2.1 建设项目生态补偿的环境影响识别
        6.2.2 建设项目生态补偿的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和审批
        6.2.3 建设项目生态补偿的主体与客体
        6.2.4 建设项目生态补偿的标准与方式
    6.3 建设项目生态补偿的落实和监督
        6.3.1 建设项目生态补偿的监理和验收
        6.3.2 建设项目生态补偿的后评价
7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1.1 生态补偿是解决人类环境问题及公平性的有效措施
        7.1.2 生态补偿的研究与实践在不断探索中
        7.1.3 环境影响评价是实施生态补偿的有效途径
        7.1.4 建设项目的生态损失估算与生态补偿实施具有可操作性
        7.1.5 基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补偿机制设计
    7.2 有关建议
        7.2.1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配套建设
        7.2.2 强化损益分析和生态补偿的相关基础研究
        7.2.3 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补偿试点
        7.2.4 开展生态保护效益审计
        7.2.5 建立生态补偿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论文发表
    依托课题

(4)超高堆石坝工程设计与技术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天生桥一级面板堆石坝
    1.1 工程概况
    1.2 主要设计特点和技术创新
        (1) 坝型选择恰当
        (2) 应用软岩填筑坝体
        (3) 优良的垫层料级配
        (4) 采用有自愈功能的周边缝止水系统
        (5) 分期填筑、分期蓄水
        (6) 独特、系统的监测设计
        (7) 坝基面设置0.3H条带
    1.3 工程运行实践
2 糯扎渡心墙堆石坝
    2.1 工程概况
    2.2 主要技术创新成果
        (1) 最大坝高
        (2) 防渗土料掺合
        (3) 坝剖面优化
        (4) 坝料分区
        (5) 静力本构模型
        (6) 水力劈裂发生的物理机制
        (7) 接触面试验研究
        (8) 坝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9) 动力本构模型
        (10) 动态分布系数
        (11) 渗流计算分析方法
3 古水堆石坝方案
    3.1 工程概况
    3.2 心墙堆石坝方案
    3.3 面板堆石坝方案研究
4 设计研究工作总结与展望

(5)糯扎渡水电站高心墙堆石坝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坝料特性研究及坝料设计
    1.1 土料掺砾量及掺砾级配研究
    1.2 反滤料优化设计
    1.3 T2m砂泥岩堆石料特性研究
    1.4 复杂应力路径试验研究
    1.5 不同坝料接触界面的力学特性研究
    1.6 心墙土料水力劈裂试验研究
2 土石坝计算分析理论及方法研究
    2.1 静力本构模型的改进
    2.2 动力本构模型的改进
3 开挖料利用及坝料分区设计
4 右岸软弱岩带及强风化坝基处理研究
    5抗震措施
    6结论

(6)糯扎渡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技术问题研究
    2.1 设计历程
    2.2 高土石坝施工导流布置研究
    2.3 坝体防渗料施工研究
    2.4 坝体填筑施工规划
    2.5 地下引水发电系统施工规划
3 施工组织设计内容简述
    3.1 施工导流
    3.2 料场选择与开采
    3.3 主体工程施工
    3.4 施工交通运输
    3.5 施工工厂设施
    3.6 施工总布置
    3.7 施工总进度
4 结语

(7)水电开发生态环境资源价值核算及对策研究 ——以澜沧江糯扎渡水电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环境令人深思
    1.2 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3 选题背景
    1.4 水电开发环境资源价值核算进展
第二章 生态环境资源价值理论及核算方法体系
    2.1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体系
        2.1.1 环境资源价值论
        2.1.2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的概念构架
    2.2 环境资源价值核算方法体系
        2.2.1 环境效益核算方法
        2.2.2 环境费用核算方法
        2.2.3 环境资源价值的综合评价
第三章 澜沧江糯扎渡水电站生态环境资源价值核算实例研究
    3.1 糯扎渡水电站工程环境资源价值核算
        3.1.1 糯扎渡水电站工程概况
        3.1.2 糯扎渡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
        3.1.3 糯扎渡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价值核算
        3.1.4 糯扎渡水电站生态环境资源核算结果
    3.2 糯扎渡水利工程总体利弊分析
第四章 水电开发生态环境资源价值核算对策研究
    4.1 水电开发生态环境资源对策研究
        4.1.1 生态环境资源纳入电价成本中
        4.1.2 土地地租化
        4.1.3 建立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基金
        4.1.4 加快征收环境资源税
        4.1.5 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
        4.1.6 区域之间的补偿机制
    4.2 讨论
        4.2.1 难以估量价值的估算问题
        4.2.2 其它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科研工作

(8)云南加快澜沧江下游水电开发 顺利实施向泰国送电(论文提纲范文)

1 泰国对中国云南的电力需求
2 向泰国送电的电源方案
    2.1 建设景洪水电站送电 150 万 kW
    2.2 建设糯扎渡水电站另送 150 万 kW
    2.3 替补电源方案
3 送电泰国输电方案
    3.1 分步实施分点外送方案
        (1) 第一步由景洪电站定点外送。
        (2) 第二步由糯扎渡电站直流外送。
    3.2 直流集中外送方案
    3.3 云南电网替补送电的过渡网架
4 初步建设

(10)发挥资源优势 加速云南澜沧江梯级滚动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 澜沧江的水能资源及开发条件
    1.1 概况
    1.2 开发条件
2 澜沧江中下游河段梯级开发现状
    2.1 已建成的漫湾电站
    2.2 大朝山电站
    2.3“两头在外”的景洪电站
    2.4 澜沧江的关键工程小湾电站
    2.5 糯扎渡电站
3 澜沧江流域梯级电站可实现持续滚动开发
    3.1 澜沧江流域滚动开发是云南省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
    3.2 滚动开发澜沧江梯级电站有着有利的政策保障
        3.2.1 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保证了澜沧江流域滚动开发的现实意义
        3.2.2 指导流域开发的“八字方针”是澜沧江流域滚动开发的基本政策依据
        3.2.3 流域滚动开发可充分实现项目法人在资源利用上的最佳配置
        3.2.4 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是滚动开发澜沧江流域的重要保障
4 澜沧江流域滚动开发的实现方式
    4.1 澜沧江流域滚动开发的基本原则
    4.2 以漫湾电站为母体, 组建澜沧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可实现澜沧江流域的滚动开发
5 澜沧江流域滚动开发的运行机制
    5.1 多方筹资, 利益共享
        5.1.1 国家电力公司、云南电力集团公司参与投资控股
        5.1.2 积极鼓励地方政府支持开发澜沧江流域梯级电站
        5.1.3 争取扩大软贷款, 延长还贷期
    5.2 统一电价, 捆住开发
    5.3 建管合一, 规划到位
6 关于澜沧江流域滚动开发的移民问题
    6.1 就近后靠安置
    6.2 开发性移民
    6.3 地方政府包干安置
    6.4 后期扶持
6 结语

四、糯扎渡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审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先建未批”华能水电开发被疑违规[N]. 何勇. 中国经营报, 2010
  • [2]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王辉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08)
  • [3]澜沧江水电开发与景洪水电站工程设计综述[J]. 刘金堂. 水力发电, 2008(04)
  • [4]超高堆石坝工程设计与技术创新[J]. 张宗亮. 岩土工程学报, 2007(08)
  • [5]糯扎渡水电站高心墙堆石坝关键技术研究[J]. 张宗亮,袁友仁,冯业林. 水力发电, 2006(11)
  • [6]糯扎渡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综述[J]. 陈及新,许文涛. 水力发电, 2005(05)
  • [7]水电开发生态环境资源价值核算及对策研究 ——以澜沧江糯扎渡水电站为例[D]. 柴西龙. 北京化工大学, 2005(07)
  • [8]云南加快澜沧江下游水电开发 顺利实施向泰国送电[J]. 刘森离,张敏环. 云南水力发电, 2001(01)
  • [9]澜沧江中下游河段水能资源的规划和开发[J]. 赵爱国. 人民珠江, 2000(02)
  • [10]发挥资源优势 加速云南澜沧江梯级滚动开发[J]. 云南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贵州水力发电, 1999(S1)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