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阅读概论——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汉语阅读概论——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语文导读——浅谈学生美感能力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林雨艺[1](2021)在《钱梦龙问题设计艺术研究》文中认为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但是语文课堂提问中存在着诸多不足。钱梦龙的课堂提问艺术在语文教学界负有盛名,因而本论文以钱梦龙课例为研究对象,以Qu:est的问题设计理论为分析框架,分析钱梦龙在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研究钱梦龙的问题设计艺术。本论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钱梦龙阅读教学思想及其Qu:est问题设计框架。钱梦龙的阅读教学思想包括导读法、“三主三式”及阅读教学流程。Qu:est的问题设计框架分为核心问题、加工性问题和学生自主提问三部分,核心问题分为收集类、搭桥类和锚定类三种;加工性问题分为重新聚焦、解释性、验证性、限定焦点、支持性和重新直接询问六种。第二部分分析钱梦龙核心问题设计艺术。运用课例研究法和对比研究法,提炼出钱梦龙的核心问题设计艺术体现在:收集类核心问题还原细腻、充分唤醒学生生活经验;搭桥类核心问题的提出者是学生、拓宽对照的深度和广度;锚定类核心问题中学生能够自主概括。第三部分分析钱梦龙加工性问题的特点,运用数量统计和课例研究法,提炼出钱梦龙加工性问题设计艺术体现在:加工性问题的数量多;类型多;限定焦点和重新聚焦问题的焦点意识突出;问题难度逐渐降低;限定焦点、解释性、验证性问题的灵活组合。第四部分从核心问题、加工性问题和激发学生自主提问三个方面总结钱梦龙的问题设计智慧,钱梦龙在核心问题和加工性问题设计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自主提问,体现在:准确把握学情、贴近学生生活、借助可视化工具和培养课后整理问题的能力。

冯丽[2](2021)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古代散文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秦皇岛市×中学为例》文中指出至今为止,文言文教学仍然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短板,而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多为古代散文,这些篇目文质兼美、内涵深刻,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一定帮助。因此,笔者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散文为依托,结合秦皇岛市X中学的教学展开调查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策略,以改变古代散文教学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相偏离的教学现状。本文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绪论部分。主要是对本研究的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以及创新之处进行阐述。第二,对语文核心素养和初中古代散文进行概述。首先,是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素养四个方面进行了阐释。接着,对初中语文教材中古代散文的选文进行分析。最后,对初中古代散文教学的重要性进行论述。第三,对古代散文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进行调查与成因分析。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两个环节进行现状调查,并进行分析统计。接着,结合笔者的实习经历分析在古代散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最后,从古代散文、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分析其原因。第四,针对第三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教学策略。基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在调查中发现的实际问题,笔者以初中古代散文为载体针对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问题提出更新教学观念,全面认识语文核心素养;借助字理和联系现代汉语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在提问和质疑中,提升学生的思维素养;在比较阅读和想象中,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回归优秀文化,完善学生的文化素养等几个教学策略。最后,结语部分。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并且提出了不足之处。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够为今后在初中古代散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参考。

张敏[3](2021)在《肖培东阅读教学艺术研究》文中提出

吴倩[4](2021)在《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 ——以J市S小学第二学段为例》文中认为核心素养是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未来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语文学科的具体化,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文化自信,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必须珍惜思想文化,民族才能立起来。文化自信要从小树立,古诗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提升文化自信的良好养分。教师立足于语文核心素养开展小学古诗教学,既着眼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又关注了小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形成文化自信。本论文以J市S小学第二学段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四种研究方法。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导言,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教学相关概述、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教学现状调查、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教学存在的问题、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教学优化策略。第一部分导言主要包括选题依据,文献综述,研究方法,论文价值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概念界定,结合小学语文部编版第二学段的古诗分析语文核心素养维度,对小学古诗下的语文核心素养的标准进行探析,第二学段部编版小学古诗进行选文分析,论述语文核心素养和小学古诗教学的关系。第三部分主要内容是通过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开展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教学现状调查。第四部分是根据现状调查情况总结出存在小学古诗教学目标重知识轻能力,教学内容缺乏整合,教学方法运用固化,教学评价形式单一等问题。第五部分是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主要包括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待提升,教学目标设计不全面;应试教育的支配性影响,教学内容重视文本;古诗具有特殊性,教学方法固化;学校教学资源缺乏体系,教学评价单一。第六部分提出优化策略,在教学目标中体现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内容中渗透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方法中贯彻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评价中检验语文核心素养。本论文通过对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古诗教学的优化策略,对于教师开展小学古诗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冉伊[5](2021)在《初中语文“名着导读”单元的阅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典名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传播优秀文化、培养审美情趣、提升文学鉴赏能力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教育学术界对中学生名着阅读的逐步重视和现代教学多元化的发展,“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将12本中外名着书籍设置为“名着导读”单元。由此看出名着阅读既是落实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同时也是提升中学生文学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现状分析以及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二部分是从名着导读的价值体系出发。在落实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阅读,初中语文教材在编排上对以往名着导读单元的设置做出了一定的调整。现今名着导读单元共有五个栏目所构成,首先是阅读篇目,以介绍本单元的写作背景为主。其次是读书指导方法,针对不同题材的作品提供不同的阅读方法。再者是专题探究,围绕作品,提取主要信息引导教师和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最后是自主推荐阅读,教材中提供方了同类题材的作品供学生阅读。单元的布置根据作品的不同设计多样化的阅读方法,意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为学生的阅读提供相应的策略。同时,名着导读的学习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提升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中都有着促进作用。应对中考考题的需要也是名着导读学习的一个必要过程,近年来,对名着作品的考察成为中考的必考考题,考察的内容越来越来灵活,由填空题、选择题逐步过渡到片段赏析题。题型和分值的变化要求学生对于名着作品的把握更加准确。第三部分是名着导读单元的学习在教师教学和学生阅读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名着导读的现状问题分析原因,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在名着导读单元的教学中如何“导”入名着有所欠缺,学生对名着的阅读也存在许多问题。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名着导读的重要性以及利用教材所提供的阅读手段去阅读文本,初中阶段的学生在阅读上仍然困难重重。第四部分根据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进一步完善名着导读的教师教学指导和学生阅读意见。

周一之[6](2021)在《深度教学视角下的名师课例比较研究 ——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深度教学理论是由国外的深度学习理论衍伸而来,我国教育研究者结合本国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致力于探索深度教学的理论体系的建设与实践性发展的研究。深度教学的对立面是浅层教学,传统的知识教学只把重心放在语言符号的浅层理解,深度教学则认为,知识是具有内在结构的,不能简单地认定为只是语言文字的静态呈现,相应的课程教学也具有对应的内在的层次,而最后实现的教育功能,也不仅限于功利性目的。学习者要实现全面发展,就需要知识、思维与情感的整合与统一,分析探究深度教学理论,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课例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在深度教学视角下进行名师课例的比较研究,是本文的创新点,也是基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科学研究的必然趋势。课例以静态的文字形式记载,同时也是一个具体的动态的教学呈现,通过对课例的研究,可以提炼课例背后的理论支撑,发现教学问题,以及归纳总结相关教学规律。与普通的课例相比,名师课例更具研究价值,从普通教师到名师,势必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深耕与反思总结,他们有先进的教育理论见解、具备娴熟的研读分析使用教材的能力、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教学方法及特色风格。笔者选择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作为研究对象,并对三位名师执教此课的课例进行比较研究,结合深度教学理论,可以明晰地看到三位名师在课例中是如何体现深度教学的,同时通过分析整理其教学相同点,以此得出对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深度教学的启示。本文分四章来论述:第一章是绪论,由研究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四部分组成;第二章是《圆明园的毁灭》及名师课例简介,主要论述《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的文本介绍、三位名师的简介及课例简介;第三章是在深度教学视角下对名师课例进行比较研究,由教学目标的比较、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比较、教学方法的比较三部分组成;第四章是得出的启示,将从对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深度教学的启示,以及对教师自身素养的启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靳洁[7](2020)在《中学阅读教学中思维训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学生在语言学习与运用的过程中,发展多种思维类型,提升思维品质,促进语文素养提升。思维是抽象的,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有效落实?思维是系统的,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是否全面合理?这些是语文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本论文主要结合思维的类型、思维的品质,研究中学阅读教学中思维训练问题。第一章梳理思维训练的内涵及理论基础。论文从思维的定义和母语教学的特点出发,结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林崇德的聚焦思维结构理论、朱智贤的思维心理结构和劳伦茨的“关键期”理论,明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和思维训练的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论文梳理语文新课标对思维训练的要求,明确思维训练目标及其在阅读教学中的落脚点,为后文案例分析提供理论框架和方向。第二章分析钱梦龙老师阅读教学中思维训练案例,选取钱老师在初中学段的教学实录,分析钱老师在思维训练方面的侧重点和特殊做法。钱老师注重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训练,主要通过“曲问”和“训练”的教学形式,发展学生逻辑思维;通过“以学生为主体”和“自读”的方式,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养成。第三章分析李镇西老师阅读教学中思维训练案例,选取的是李老师在高中阶段的教学案例。李老师课堂教学灵活自由,在创造思维和辩证思维训练上有独特的理解和做法。他通过“读出问题”、“读出自己”和课堂“留白”等方式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采用文本辩证解读方法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第四章关注阅读教学中思维训练的新探索,主要考察多媒体融合对思维训练的辅助作用、核心素养背景下思维训练的新要求以及国外母语教育中思维训练相关做法和启示意义。这也是从面上进行的探究和对案例分析的补充。第五章尝试将研究转化为实践应用,提出适应不同文本的思维训练教学方案。不同的思维类型适应不同的文本,在阅读教学中自然应有所侧重。论文最后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念赋予语文学科思维训练新的内涵,相关教学研究还需继续深入进行下去。

张军娥[8](2020)在《对话理论视角下的钱梦龙“基本式教学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阅读教学的效果与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所采用的阅读教学方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语文教学界在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进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阅读教学方法。钱梦龙提出的“语文导读法”,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教会学生读书自学。这一阅读教学方法由理论设计的“三主”和结构模式的“三式”两大部分组成(1),其中作为结构模式的“基本式教学法”是钱梦龙为了便于青年教师更好地掌握其阅读教学方法的操作要领而提出的一些基本课式。笔者通过阅读钱梦龙的理论着作及其教学实录,发现其所实践的阅读教学方法体现了“对话”的理念,因此试图从对话理论的视角去看钱梦龙的“基本式教学法”,目的是既从理论上探讨钱梦龙“基本式教学法”的本质,又能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运用其阅读教学方法有效地指导阅读教学实践。本论文将在把握钱梦龙的“基本式教学法”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找到其与对话理论的内在联系;而后从阅读对话视角出发去探究“基本式教学法”中的“自读式”,从教学对话视角出发去探究“基本式教学法”中的“教读式”,从反思对话视角出发去探究“基本式教学法”中的“复读式”;最后探究“基本式教学法”的继承与发展情况。

唐萍[9](2020)在《钱梦龙语文导读法的运用和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都需要广大教师们积极探索总结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力求在教学上有所新的突破。钱梦龙提出的语文导读法不仅在语文教学领域有深远影响,也影响着整个教育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不仅明确了课堂教学参与者的主次关系,还解决了教育界长期争论的学生是否为课堂主体的现实问题;“自读式、教读式、复读式”三种课堂教学模式也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至今仍有广泛影响。本研究拟以语文教师运用钱梦龙语文导读法的实际成效和相关影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理论分析法、访谈法、总结法、观察法等,从语文教学名师和普通一线语文教师两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再立足于中学语文教学实际,通过对所收集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确立了“钱梦龙语文导读法的运用和影响研究”为主题。本研究将在绪论中阐释该主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确定研究内容与方法,并对相关的研究综述进行分析。第一章概述钱梦龙语文导读法的探索历程、基本内涵及其特点。第二章从语文教学名师和一线语文教师两个角度,去分析语文导读法的实际运用成效;并从对钱梦龙语文导读法的学习和推广等两个方面出发去分析其产生的影响。第三章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去分析语文教师在运用导读法时存在的问题,并在大量研究钱梦龙着作和其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在结语章节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找出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本研究通过分析语文教师在运用导读法时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找到解决方法,能够促使这种教学法的可操作性更强,使课堂的教学效果最优化,进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整体学习效率。这不仅可以促进语文教学理念的多样化发展,丰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更重要是这种操作性更强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青年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使其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

瞿一丹[10](2019)在《改革开放40年语文教育新话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改革开放已届“不惑之年”,进入了回顾总结、除弊兴利的历史新阶段。当我们立足于现时,并以崭新的姿态回顾这四十年的沧桑巨变时,会感受到艰苦奋斗后的慰藉,辉煌成就面前的自豪。同时,我们也需要对这段光辉岁月予以理性的反思与客观的评价,这既是一种延续成就的力量,也是一种面向未来征程的美好展望。本文将这种“成就的欣喜”与“反思的勇气”用于审视改革开放以来的语文教育。但是,四十年间的语文教育历史是静默而繁杂的,语文教育规律是隐晦而复杂的,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研究路径与研究视野:既能够让静默的历史“开口说话”,又能够将充斥于其间的繁杂事实统整为有深度的“生命体”。语文教育话语作为理解语文教育的符号化存在,能够满足研究需求、实现研究目标。但是,我们还需要考虑到,语文教育话语作为拥有多元性的陈述单位,涵盖于其中的话语言说内容与价值取向并非都吻合语文教育的发展规律,并非都能反映语文教育的行走足迹。事实上,真正能够说明、描述语文教育发展走向与嬗变轨迹的是那些在各个阶段“出类拔萃”、“与众不同”新话语,即语文教育新话语。语文教育新话语是指基于语文教育场域内的新变化、新语境而出现的,以语文教育认识论、方法论与实践论为核心议题,以生产、传播、实践与反思为行为导向,集对话性、实践性、价值倾向性为一体的新表述、新概念、新命题、新判断。基于以上的认识与思考,本文以话语为研究视角,以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语文教育新话语为研究对象,以语文教育新话语概念的厘清与分析方法的构建为基础,回顾、审视、反思改革开放40年来的语文教育新话语。进而,总结四十年间语文教育新话语的进阶关系与嬗变轨迹,窥见四十年间语文教育及其话语表征的发展状况,并据此为语文教育及其话语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思想借鉴与行动参考。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概论,对语文教育新话语予以全方面的扫描与定位,主要探讨语文教育新话语的诞生动因、概念体系与建构价值。其中,重点探讨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概念体系,包括阐释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涵义、特征与分类。第二章基于对“文本分析”、福柯关于话语的言说以及“批判话语分析”等理论的考究与借鉴,建构以分析向度、分析立场、分析视角、分析内容、分析步骤以及分析框架为具体表征的“语文教育新话语分析方法”,并由此彰显语文教育新话语分析方法的建构意义。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模块,基于前两章的理论铺垫,对改革开放四十年间的语文教育新话语进行具体分析。该章总体的分析逻辑为:以历时性分段与共时性总结为基础,根据语文教育新话语的场域规定,从繁杂的语文教育话语中筛选出四十年间的“语文教育新话语”,并予以具体的话语分析,包括话语文本评析、话语实践探析、话语价值解析。最终所呈现的改革开放40年语文教育新话语主要包括“大语文教育”新话语、“导学式教学范式”新话语、“语文学科现代化”新话语、“语文学科性质”新话语、“新生代语文教师”新话语、“××语文”新话语、“语用—语文”新话语、“语文核心素养”新话语。第四章主要是基于改革开放四十年间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整体演绎与具体分析,对四十年间的语文教育新话语予以历时总结、现实反思与未来展望。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并根据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建构了本文语境下的“语文教育新话语分析方法”。基于语文教育新话语概念体系的明确与分析方法的明晰,本文对改革开放四十年间的八类“语文教育新话语”予以话语文本评析、话语实践探析、话语价值解析,进而总结四十年间语文教育新话语的进阶关系与嬗变轨迹,审视四十年间语文教育及其话语表征的发展状况,并据此为语文教育及其话语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思想借鉴与行动参考。

二、语文导读——浅谈学生美感能力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语文导读——浅谈学生美感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钱梦龙问题设计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现状
第一章 钱梦龙阅读教学思想及Qu:est问题设计理论概述
    第一节 钱梦龙阅读教学思想概述
        一、“三主”纲领
        二、“三式”课型
        三、五步阅读教学流程
    第二节 Qu:est问题设计框架
        一、Qu:est问题设计理论简介
        二、Qu:est的问题设计框架
    第三节 钱梦龙阅读教学课例简介
        一、什么是课例
        二、钱梦龙阅读教学课例介绍
第二章 钱梦龙核心问题设计艺术研究
    第一节 钱梦龙收集类核心问题设计艺术
        一、收集类核心问题的内涵
        二、收集类核心问题的分类
        三、钱梦龙收集类核心问题的设计艺术——以《惠崇〈春江晚景〉》为例
    第二节 钱梦龙搭桥类核心问题设计艺术
        一、搭桥类核心问题的内涵
        二、搭桥类核心问题的分类
        三、钱梦龙搭桥类核心问题的设计艺术——以《故乡》为例
    第三节 钱梦龙锚定类核心问题设计艺术
        一、锚定类核心问题的内涵
        二、锚定类核心问题的分类
        三、钱梦龙锚定类核心问题的设计艺术——以《中国石拱桥》为例
第三章 钱梦龙加工性问题设计艺术研究
    第一节 什么是加工性问题
        一、加工性问题的定义
        二、加工性问题的类型
    第二节 钱梦龙加工性问题的运用分析
        一、钱梦龙加工性问题运用统计
        二、钱梦龙加工性问题的设计艺术
第四章 钱梦龙问题设计艺术的启示
    第一节 钱梦龙核心问题设计艺术的启示
        一、循序渐进的核心问题
        二、精炼的核心问题
        三、侧重思维的训练与发展
    第二节 钱梦龙加工性问题设计艺术的启示
        一、选择恰当的时机
        二、减少封闭式加工性问题的使用
        三、巧妙组合加工性问题
    第三节 钱梦龙激发学生自主提问的启示
        一、学情的准确掌握
        二、充分贴近学生的生活
        三、借助可视化工具
        四、培养课后整理问题的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古代散文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秦皇岛市×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古代散文的研究意义
        1.2.1 古代散文教学的理论意义
        1.2.2 古代散文教学的实践意义
        1.2.3 应用前景
    1.3 研究现状
        1.3.1 关于古代散文教学的研究
        1.3.2 核心素养视域下古代散文教学的研究
        1.3.3 综合述评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访谈法
    1.5 创新点
        1.5.1 研究选题新颖
        1.5.2 内容具有创新性
第二章 核心素养与初中古代散文教学概述
    2.1 核心素养概述
        2.1.1 核心素养
        2.1.2 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2.2 古代散文概述
        2.2.1 古代散文概念界定
        2.2.2 初中语文教材古代散文分析
第三章 初中古代散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及原因分析
    3.1 学生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3.1.1 学生问卷的维度
        3.1.2 学生问卷统计分析
    3.2 教师访谈分析
        3.2.1 访谈对象和提纲说明
        3.2.2 教师访谈统计分析
    3.3 部编本初中古代散文教学中对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3.3.1 学生学习层面的问题
        3.3.2 教师教学层面的问题
    3.4 语文核心素养在初中古代散文教学中培养现状的成因分析
        3.4.1 古代散文自身因素
        3.4.2 学生因素
        3.4.3 教师因素
第四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古代散文教学策略
    4.1 更新教学观念,全面认识语文核心素养
        4.1.1 改变古代散文的教学观念
        4.1.2 全面认识语文核心素养
    4.2 夯实语言基础,增强学生的语言素养
        4.2.1 借力字理,由字激趣
        4.2.2 古今结合,语言内化
    4.3 拓展逻辑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素养
        4.3.1 有效提问,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4.3.2 敢于质疑,培养学生批判思维
        4.3.3 写作练笔,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4.4 培养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4.4.1 在比较阅读中,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4.4.2 在联想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4.5 回归优秀文化,完善学生的文化素养
        4.5.1 创设文化情境,感受传统文化
        4.5.2 拓展文化知识,丰富文化素养
        4.5.3 联系社会现实,助推古为今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古代散文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 B 基于核心素养的古代散文教学现状访谈提纲
致谢

(4)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 ——以J市S小学第二学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依据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价值及创新点
一、基于小学古诗教学的语文核心素养维度分析
    (一)概念界定
    (二)语文核心素养维度分析
    (三)语文核心素养与小学古诗教学的关系
    (四)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古诗教学目标
    (五)第二学段部编版小学古诗选文统计与分析
二、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教学现状调查
    (一)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教学课堂观察现状
    (二)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教学调查问卷现状
    (三)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教学访谈现状
三、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教学目标重知识轻能力
    (二)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教学内容缺乏整合
    (三)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教学方法运用固化
    (四)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教学评价形式单一
四、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小学语文素养待提升,教学目标设计不全面
    (二)应试教育的支配性影响,教学内容重视文本
    (三)古诗教学具有特殊性,教学方法固化
    (二)学校教学资源缺乏体系,教学评价单一
五、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教学优化策略
    (一)在教学目标中体现语文核心素养
    (二)在教学内容中渗透语文核心素养
    (三)在教学方法中贯彻语文核心素养
    (四)在教学评价中检验语文核心素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5)初中语文“名着导读”单元的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名着导读”的阅读价值体系
    一、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的需要
    二、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需要
    三、应对中考试题的需要
第二章 “名着导读”的教学现状和问题
    一、教师目前的教学情况
    二、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
    三、教师教学现状的问题分析
    四、学生阅读现状的问题分析
第三章 “名着导读”单元的教学指导策略
    一、教师教学策略
    二、学生阅读策略
    三、名着导读教学设计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深度教学视角下的名师课例比较研究 ——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由
        1.1.1 深度学习需要在深度教学中实现
        1.1.2 语文课例为语文教育研究提供了充足的资源
        1.1.3 新时代的语文基础教育必须进行革新
    1.2 研究意义
        1.2.1 加深对课例研究的认识
        1.2.2 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
        1.2.3 帮助教师提升语文教学水平
    1.3 研究现状
        1.3.1 关于深度教学
        1.3.2 关于课例研究
        1.3.3 关于小学语文名师课例的研究
        1.3.4 关于《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对比法
        1.4.3 访谈法
2 《圆明园的毁灭》文本及名师课例简介
    2.1 《圆明园的毁灭》文本简介
    2.2 王崧舟及其课例简介
    2.3 于永正及其课例简介
    2.4 窦桂梅及其课例简介
3 深度教学视角下的《圆明园的毁灭》名师课例比较研究
    3.1 教学目标的比较
        3.1.1 名师课例中教学目标的比较
        3.1.2 教学目标与深度教学理论的契合
    3.2 教学内容的比较
        3.2.1 教学内容选取的比较
        3.2.2 教学内容组织的比较
    3.3 教学方法的比较
        3.3.1 名师课例中教学方法的比较
        3.3.2 教学方法与深度教学理论的契合
4 对小学语文阅读深度教学的启示
    4.1 对实施语文阅读深度教学的启示
        4.1.1 确定教学目标应把握知识内在结构
        4.1.2 选取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知识分层、逐层深入
        4.1.3 选用教学方法应重视学习的关联度、深度与广度
    4.2 对教师自身素养的启示
        4.2.1 教师应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
        4.2.2 教师应提升文化及专业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中学阅读教学中思维训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思维训练的内涵与框架
    第一节 思维训练的内涵
        一、思维训练的概念
        二、思维训练的理论
    第二节 新课标中的思维训练要求
        一、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类型
        二、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品质
    第三节 思维训练在阅读教学中的落脚点
        一、形象思维——解释与举例
        二、逻辑思维——说明与推论
        三、辩证思维——比较与分类
        四、创造思维——创造与生成
        五、直觉思维——融合其他思维
第二章 钱梦龙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第一节 钱梦龙的语文教育思想
        一、“语文导读法”——“三主”
        二、“语文导读法”——“四式”
        三、钱梦龙语文教学艺术
    第二节 钱梦龙“语文导读法”中蕴含的思维训练
        一、促进思维潜能,提升思维品质
        二、增强思维意识,启迪思维创造
        三、曲问中思考,创造促生成
    第三节 钱梦龙思维训练框架及教学案例分析
        一、钱梦龙阅读教学中思维训练框架
        二、逻辑思维训练——“曲问”与“训练”
        三、创造思维训练——“学生为主体”与“自读”
    第四节 钱梦龙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小结
第三章 李镇西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第一节 李镇西的语文教育思想
        一、语文民主教育
        二、朴素语文观
        三、“生活化语文”
        四、李镇西语文教学艺术
    第二节 李镇西语文教育思想中蕴含的思维训练
        一、尊重学生认知,培育创造思维
        二、重视人文内涵,挖掘思维深度
        三、联系生活实际,延展思维
    第三节 李镇西思维训练框架及教学案例分析
        一、李镇西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框架
        二、形象思维训练——“语文生活化”
        三、创造思维训练——“质疑”与“留白”
        四、辩证思维训练——文本辩证解读
    第四节 李镇西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小结
第四章 阅读教学中思维训练的新探索
    第一节 多媒体融合中的思维训练
        一、预习形式多样化,鼓励多渠道探索
        二、图画、视频呈现,给予思维支点
        三、网络资源整合,精炼思维
        四、在线课程,互动中丰富思维
    第二节 核心素养发展与思维训练
        一、思辨性阅读中提升理性思维
        二、个性化阅读中增强批判思维
        三、独立阅读中促进创造思维
    第三节 国外母语教学中思维训练的启示
        一、美国——阅读体系化,提供思维基础
        二、德国——宽松自由的教学,训练发散思维
        三、英国——阅读起跑线,抓住思维关键期
        四、小结
第五章 思维训练教学案例设计
    第一节 形象思维教学设计——《孤独之旅》
        一、形象思维文本分析
        二、搜索拓展故乡意象,品味离乡感
        三、角色扮演鸭群入眠,体会失落感
        四、展示图片感受芦苇,直观显渺小
        五、视频动画直击风雨,动态展孤独
    第二节 逻辑思维教学设计——《怀疑与学问》
        一、逻辑思维文本分析
        二、说明怀疑含义,提供逻辑前提
        三、论证怀疑精神,梳理逻辑思路
    第三节 批判思维教学设计——《桃花源记》
        一、批判思维文本分析
        二、另辟蹊径,探寻主体展虚实
        三、联系生活,多元解读现实意义
    第四节 创造思维教学设计——《女娲造人》
        一、创造思维文本分析
        二、补充知识,提供想象素材
        三、对比画面,生成个性故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8)对话理论视角下的钱梦龙“基本式教学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一)阅读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及现状
        (二)“基本式教学法”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二 研究综述
        (一)对钱梦龙教育教学思想的研究
        (二)对钱梦龙“语文导读法”的研究
        (三)对对话理论视角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三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基本式教学法”与对话理论的内在联系
    第一节 “基本式教学法”的概念内涵
        一 提出与发展
        二 基本构成与内涵
    第二节 “基本式教学法”与对话理论的共通之处
        一 师生关系:平等沟通
        二 对话主体:相互作用
        三 教学过程:创造生成
        四 追求目标:共同理解
第二章 阅读对话视角下的“自读式”教学法
    第一节 教师与文本对话
        一 教师与文本对话的意义
        二 教师与文本对话的类型
        三 教师与文本对话的态度
    第二节 学生与文本对话
        一 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路径
        二 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成果
    第三节 深而有度:“自读式”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一 与文本的深度对话
        二 有限度的对话
第三章 教学对话视角下的“教读式”教学法
    第一节 围绕“问题”展开对话
        一 问题的来源
        二 问题的梳理
    第二节 利用“提问”促进对话
        一 营造提问氛围
        二 改进提问方式
        三 丰富提问类型
    第三节 通过“应答”引导对话
        一 赞赏激励
        二 提炼调整
        三 补充提升
第四章 反思对话视角下的“复读式”教学法
    第一节 反思对话的形式
        一 知识归类
        二 比较异同
        三 求得规律
    第二节 反思对话的目的
        一 温故知新
        二 发展提升
第五章 对“基本式教学法”的继承与发展
    第一节 对“基本式教学法”的继承
        一 以母语教育为课程观念
        二 在训练中学会阅读
        三 教师为主导,学生是主体
        四 独立解读,挖掘文本价值
    第二节 对“基本式教学法”的发展
        一 以问题为主线
        二 对朗读的重视
        三 对标点的强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钱梦龙语文导读法的运用和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研究的重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钱梦龙语文导读法的内容概述及其特点
    一、钱梦龙语文导读法的探索历程
        (一)钱梦龙简介
        (二)钱梦龙语文导读法的形成
        1.“超前”的教学理念意识
        2.长期的教学实践积累
    二、钱梦龙语文导读法概述
        (一)“三主”语文教学理念
        1.以学生为主体
        2.以教师为主导
        3.以训练为主线
        (二)“三式”语文教学模式
        1.自读式
        2.教读式
        3.复读式
        (三)语文导读法教学语言运用策略
        1.课堂提问的策略
        2.教学语言运用的策略
    三、钱梦龙语文导读法的特点
        (一)学生主体性教学观
        (二)引导启发式教学法
        (三)重实践,注重课堂训练
第二章 钱梦龙语文导读法的实际运用成效和产生的影响
    一、钱梦龙语文导读法的实际运用成效
        (一)语文教学名师对导读法的继承和发展
        1.肖培东:促进教学风格的形成
        2.李镇西:促进专业素养的提高
        3.黄厚江:促进教学理念的发展
        4.钱梦龙:语文教学实验的成功
        (二)一线语文教师对导读法的运用和吸收
        1.寇远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罗余:“授之以器不如授之以技”
        3.叶玉梅:“授之以学不如授之以趣”
        4.其他一线语文教师的运用情况
    二、钱梦龙语文导读法产生的影响
        (一)钱梦龙语文导读法的学习与推广
        1.语文导读法相关论着的出版
        2.“国培计划”的“推波助澜”
        3.广大一线教师的学习浪潮
        (二)钱梦龙语文导读法产生的影响
        1.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2.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3.有利于完成课堂知识的迁移
        4.符合新时期语文教学的需要
第三章 运用钱梦龙语文导读法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一、运用钱梦龙语文导读法存在问题
        (一)难以发挥好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不高
        2.学生缺乏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
        3.课堂节奏不好把握
        (二)教师难以发挥好课堂的主导性
        1.青年教师课堂掌握能力不够
        2.教师难以确立学生的“主体性”
        3.容易导致“模式化”教学现象
    二、运用钱梦龙语文导读法的具体方法
        (一)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二)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三)语文教学要模式,不要“模式化”
        (四)语文教师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改革开放40年语文教育新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找寻新视角
    (二)文献综述:开辟新空间
    (三)概念界定:创生新语词
    (四)研究意义:追寻新意蕴
    (五)研究内容:审思新论域
    (六)研究方法:探索新路径
一、语文教育新话语概述
    (一)语文教育新话语的诞生动因
        1.语文教育新话语诞生的外部动因
        (1)时代品性的影响
        (2)话语研究的启迪
        2.语文教育新话语诞生的内部动因
        (1)教育改革的深化
        (2)语文教育的发展
    (二)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概念构建
        1.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涵义
        (1)本源概念:话语
        (2)场域属性:话语的“语文教育性”
        (3)时间规定:话语的“新质”
        (4)创生语词:语文教育新话语
        2.语文教育新话语的特征
        (1)对话性
        (2)实践性
        (3)价值倾向性
        (4)民族性
        (5)时代性
        (6)多学科性
        3.语文教育新话语的分类
    (三)语文教育新话语的价值生成
        1.新表述与新内涵
        2.新视角与新空间
        3.新路径与新方法
        4.新启示与新使命
二、语文教育新话语分析方法建构
    (一)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
        1.语言形式:文本分析
        2.话语秩序:福柯的研究视野
        3.多学科性:批判话语分析
    (二)分析方法的具体呈现
        1.分析向度:历史向度与社会向度
        2.分析立场:批判立场与多元立场
        3.分析视角:总体、个体与间性
        4.分析内容:话语文本、话语实践与话语价值
        5.分析步骤:线性推进与自然延展
        6.分析框架:多向度与多层次
    (三)分析方法的意义探寻
        1.创新思维
        2.更新范式
        3.构筑现实
三、改革开放40年语文教育新话语分析
    (一)语文教育新话语的确定与命名
        1.语文教育话语嬗变历程扫描
        (1)回归教育场域:改革开放初期语文教育话语
        (2)凸显科学主义:20 世纪80 年代语文教育话语
        (3)呼唤人文精神:20 世纪90 年代语文教育话语
        (4)走向多元发展:新世纪语文教育话语
        2.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搜索与确定
        (1)筛选条件的阐明
        (2)分析对象的锚定
        3.语文教育新话语的组织与命名
    (二)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样本与方法
        1.《“大语文教育”刍议》与图表分析
        2.《“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探索》与语词分析
        3.《语文学科的现代化问题》与结构分析
        4.“人文论”、“言语论”对比性文本与对比分析
        5.《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与风格分析
        6.《赵谦翔与绿色语文》与修辞分析
        7.《积极语用:21 世纪中国母语教育新观念》与逻辑分析
        8.“语文核心素养”不同路径对比性文本与间性分析
    (三)语文教育新话语的分析与阐释
        1.“大语文教育”新话语
        (1)“大语文教育”话语文本:清晰晓畅的表征
        (2)“大语文教育”话语实践:母题回归与革新
        (3)“大语文教育”话语价值:空间延展与规划
        2.“导学式教学范式”新话语
        (1)“导学式教学范式”话语文本:凝练精简的表达
        (2)“导学式教学范式”话语实践:范式转变与革新
        (3)“导学式教学范式”话语价值:关系重构与变革
        3.“语文学科现代化”新话语
        (1)“语文学科现代化”话语文本:系统完整的构建
        (2)“语文学科现代化”话语实践:时间沟通与延续
        (3)“语文学科现代化”话语价值:理性寻求与平衡
        4.“语文学科性质”新话语
        (1)“语文学科性质”话语文本:由破到立的演绎
        (2)“语文学科性质”话语实践:本体探索与争鸣
        (3)“语文学科性质”话语价值:本质思维的繁盛
        5.“新生代语文教师”新话语
        (1)“新生代语文教师”话语文本:实践提炼与反思
        (2)“新生代语文教师”话语实践:时代影响与呈现
        (3)“新生代语文教师”话语价值:代际传承与突破
        6.“××语文”新话语
        (1)“××语文”话语文本:修辞魅力的彰显
        (2)“××语文”话语实践:命题预设与运行
        (3)“××语文”话语价值:氛围营造与深化
        7.“语用—语文”新话语
        (1)“语用—语文”话语文本:严谨创新的论述
        (2)“语用—语文”话语实践:路径生成与践行
        (3)“语用—语文”话语价值:本位回归与提升
        8.“语文核心素养”新话语
        (1)“语文核心素养”话语文本:成熟规范的建树
        (2)“语文核心素养”话语实践:教学逻辑与建构
        (3)“语文核心素养”话语价值:本体解惑与澄明
四、改革开放40年语文教育新话语总结与反思
    (一)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演变与总结
        1.话语文本:语用品质的提升
        2.话语实践:实践理性的转向
        3.话语价值:时代品性的彰显
    (二)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思考与批判
        1.话语核心表述随意
        2.话语转换频率过快
        3.话语多元叙述芜杂
    (三)语文教育新话语的启示与展望
        1.规范文本呈现
        2.联动实践过程
        3.构建话语共同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语文导读——浅谈学生美感能力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钱梦龙问题设计艺术研究[D]. 林雨艺.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2)
  • [2]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古代散文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秦皇岛市×中学为例[D]. 冯丽.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3]肖培东阅读教学艺术研究[D]. 张敏. 济南大学, 2021
  • [4]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 ——以J市S小学第二学段为例[D]. 吴倩. 渤海大学, 2021(02)
  • [5]初中语文“名着导读”单元的阅读教学研究[D]. 冉伊.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2)
  • [6]深度教学视角下的名师课例比较研究 ——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例[D]. 周一之.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中学阅读教学中思维训练研究[D]. 靳洁. 合肥师范学院, 2020(08)
  • [8]对话理论视角下的钱梦龙“基本式教学法”[D]. 张军娥.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钱梦龙语文导读法的运用和影响研究[D]. 唐萍.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10]改革开放40年语文教育新话语研究[D]. 瞿一丹.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