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科技史》述评

《壮族科技史》述评

一、《壮族科学技术史》评介(论文文献综述)

张羽[1](2021)在《壮族史诗《布洛陀》的双向译介史》文中研究说明《布洛陀》是古老的壮族民间口传史诗,其译介史始于20世纪50年代。本文以译者为中心,从译出和译入两个方面,梳理该史诗近70年的翻译和评介历程,展现两者不同的发展脉络,从总体上把握其翻译和传播的现状。同时,基于对这一现状的分析讨论,对该史诗的进一步译介提出建议。

张嘉欣[2](2018)在《20世纪80年代历史通俗读物的编写、传播与接受》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革故鼎新、承上启下、反思与重构并存的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各个领域也焕发出新的生机。为了适应新的社会体制,消除文化大革命对教育、文化领域的消极影响,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普及历史知识便显得尤为必要。历史通俗读物做为传播历史知识最为普遍的载体,得到了国家与史学界的高度重视。于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历史通俗读物编写出版的高潮。史学工作者秉承着材料上尊重史实,内容上简明扼要,情感上宣传爱国主义的原则,在历史通俗读物的编写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新编写数量大概有一千多种,体裁包括史话体、传记体、故事体、问答体、图解体、历史散文、游记多种形式,种类包括通史类、断代史类、历史常识类、文化知识类、中国革命史类、地方史类、民族史类、中外人物传记类、文物遗产类、经济科技史类等。这批历史通俗读物要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就需要通过一定途径将读物传播给更多的受众。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和市场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1984年进行的首届“爱国主义优秀通俗历史读物”的评选,为广大历史通俗读物的编写出版树立标杆的同时,也吸引了社会各阶层对历史通俗读物的关注,推动了优秀读物的出版发行。以“振兴中华”职工读书活动为代表的大规模读书活动,参与人数达数千万,覆盖职工、农民、青年、少年儿童等不同职业年龄人群,配有专题讲座、书刊评介、读书演讲、读书征文、知识竞赛、读书研讨、论文答辩等辅助形式,设有专门评价激励机制。有效的保证了阅读效果,加快了历史通俗读物向大众的传播速度。同时,在全面改革的浪潮中,图书发行机制开始多样化,地方出版社自主性增强,民营书店、个体书摊兴起。在自负盈亏的体制下,图书发行销售机构加强了对新出版读物的宣传,并通过参加各种书市、书展多渠道促进读物尽快流向读者。从上百万的发行量和再版量来看,这批历史通俗读物阅读者多,社会需求旺盛;从现有的报纸杂志书评对这些读物的好评来看,这批历史通俗读物质量较高,影响力大;从读书活动等普通读者的反馈资料来看,这批历史通俗读物在受众中流传广,推动了历史知识在民间的普及。

马冲[3](2018)在《15-18世纪中国与西方技术发展比较分析》文中指出科技作为科学技术的简称,大多数时候被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是科学与技术之间仍然有着明显的界限和隔阂,科学多偏近于纯理论探索,而技术则贴近于生活实际。在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众多的科学技术成果,其中最出彩之处当属技术性成果,根据李约瑟先生编写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曾绘制出一张中国科学技术总和曲线图表(图205),可以很明显看出中国古代社会科学技术总和曲线几乎与技术曲线高低一致。西方社会一般将达芬奇时代作为过去技术时代的巅峰,将伽利略时代视为近代科学时代的开端,两个时代的转换期大约可以界定为15-18世纪,这段时间既是中国古代社会末期,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高峰。西方社会在15-18世纪300年时间里,已经完全从达芬奇的技术时代蜕变进入科学时代,而中国虽然在技术领域有所进步,但始终未能迈入科学时代的门槛,这其中的缘由不禁令人困惑。探究这段时间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差距的原因不仅仅是对过往历史的总结,更是对今天中国社会发展原动力的探索,值得我们去深入发掘。本文从15-18世纪中西方五个主要社会领域技术的发展过程着手,分别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一方面通过探究两方在这三百年时间里具体改变历程,进一步深入了解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前进方向选择。另一方面通过二者发展过程的比较,从技术角度进行纵深和横向对比,找出此期间彼此技术交流情况,以及这种交流带给两方发展的影响,对比阐述中西方15-18世纪技术领域概况。通过对以上两方面辨析思考,寻找中国在15-18世纪落后的原因,评判其对今天社会的影响。为了能有针对性地了解中西方技术领域发展过程,文章主要选择了纺织、制盐、矿冶、水利、农业等五个领域展开:第一:纺织技术领域。宋时棉布还尚属珍品,从明朝开始我国纺织行业中棉花逐步取代过去的丝麻成为中国第一大纤维制品,松江成为全国性棉纺织中心,松江棉布开始盛行天下,原来的丝织品和丝绵反而成为珍品。本章节第一部分通过介绍元末和明清时期丝纺、棉纺、麻纺、毛纺领域技术具体发展过程,阐明这时期中国纺织领域发展变化动因,了解明清时期我国纺织技术水平。第二部分介绍此时期西方社会纺织领域从麻纺和毛纺向棉纺具体过渡过程,着重叙述这段时间由于引入中国水利大纺车,丝纺业一度兴起,又很快衰落,但丝纺技术却应用到其他纺织领域,打破了原有的纺纱和织布之间的平衡,促使织布机器的进步,手工纺织也从此开始逐步实现机械化。15-18世纪是中国纺织业发展鼎盛期,但是这三百年时间中国的纺织技术相较前一时期也仅仅是略有提高,距离科学革命的天花板还很远,对比同时期西方社会纺织业发展过程,可以了解中国与西方技术发展的差距所在。第二:制盐技术领域。食盐是人类生存所需的最重要物质之一,在任何一种文明中,食盐都处于重要地位。我国古代食盐的主要来源以海盐、池盐、井盐三种为主,其它种类的食盐规模和产量都无法与之相比。明清时期海盐和池盐仍然沿用过去的生产工艺,但川、滇地区由于发明出撞子钎技术,使井盐的开采产量得以大幅提高,解决了当地百姓食盐匮乏问题。同时期西方制盐业与过去相比则发生了较大变化,在16-17世纪时期西方由于盐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食盐稀缺且价格昂贵,随着欧洲人口数量膨胀,这种不平衡性日益严重,西方因此开始了制盐业的第一次改革,采用多种方式提高食盐产量,并且卓有成效。18世纪西方人口继续快速增长,食盐供应压力依然存在,这时期随着科学革命进程的推进和中国井盐技术钻探的西传,西方制盐业开始新一轮改革。西方制盐业的发展在15-18世纪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极具代表性,与科学革命的发生相辅相成,互为共生,坚定了西方科学革命产生的物质基础。第三:矿冶技术领域。矿冶即采矿冶金,对一个文明而言,具备冶金技术是一个文明从石器时代进入金属时代的标志,表示这个文明可以更高效地改造利用自然,是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文明不可缺少的发展进程。中西方两个相对独立的文明社会,经过漫长发展,在15-18世纪,两方矿冶技术水平均达到彼此传统文明①的最高峰。明清时期的中国不仅多种金属的冶炼技术有所提高,还发明了竖炉炼铁技术和灌钢法,可谓古代社会集大成阶段。同时期西方社会矿冶技术发展主要得益于阿格里科拉的《论冶金》(也称《矿冶全书》),在15-18世纪的300年时间里,除了蒸汽机的应用,矿冶业大多仍然依照阿格里科拉的理论。而这期间由于传教士来华曾将《论冶金》一书带到中国,明朝政府将其翻译为《坤舆格致》,很可惜未能正式推广发行。中西方在15-18世纪矿冶领域发展方向不同,是由于两方社会背景和历史格局影响所致。第四:水利技术领域。15-18世纪正值中国古代帝制王朝末期的明清两朝,除去王朝更迭阶段,社会整体呈现稳定趋势,有利于国家进行大规模水利建设,另外此时期人口快速增长,国家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要,也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用于水利建设。此时期我国传统水利研究已经进入总结期,无论在理论着作数量,还是在新的治水理念上都远超前代,却由于技术条件所限没有能更进一步走向近代化。明清时期我国水利技术领域发展主要在治河、水资源的利用与治理、施工技术改良三个方面。15-18世纪的西方却在300年时间里突飞猛进,褪去了中世纪宗教的黑暗阴影,在供排水、堤坝、运河三方面快速进步,与同时期发生的工业革命相辅相成,彻底奠定了欧洲科学技术的领先地位。中西方15-18世纪水利技术发展方向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中国明清两朝政府需要建设大型水利工程来保障百姓农田收成,解决日益增长的人口吃饭问题,西方则是解决工厂不间断运行和货物运输问题。第五:农业技术领域。本部分主要详述明清两朝古代中国农业发展方向,揭示此时期农业理论快速进步和江南地区弃用先进江东犁的原因,阐明两朝政府为了养育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作出种种努力。通过对比同时期西方社会在15-18世纪农业领域发展过程,并对三百年中两次跃迁性的农业改革进行分析,辩证地讨论中国文明对其两次进步的积极影响。最后引入理论模型探究方法,从资源禀赋、文化禀赋、技术、制度等四个方面,总结分析中西方农业在此时期发展趋势不同的原因。第六:总章。从科学与技术的区别来讨论二者的互为促进关系,探讨西方科学革命产生的原因,分析中国古代社会科学技术为何陷入停滞,并由此梳理科学技术为何能成为第一生产力。

林达,胡鸿保[4](2016)在《当科学史遇上人类学——以少数民族科学史研究为主的讨论》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内学者将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理念引入少数民族科学史研究,不但在本学科内取得大量成果,更开辟了科学史和人类学交叉学科研究的新途径.在回顾国内学者对少数民族科学史的人类学考察的基础上,以两维度("田野-文献"和"形而上-形而下")划分四象限,探讨其特点与不足。展望少数民族科学史学科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应该重视科学元勘(science studies)并进一步加强田野工作中对于观念层面上的"科学知识"的考察.

覃彩銮[5](2014)在《壮学的发展与前瞻》文中指出壮学是以壮族社会群体及其文化为对象,进行历史性、现实性、系统性、整体性、规律性研究的综合性学科。壮学从产生至今,经历了开创、发展和繁荣阶段,是壮族社会及其研究发展的必然结果。丰硕的壮族研究成果,为壮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广西壮学学会的成立和《壮学丛书》的编纂出版,标志着壮学进入了繁荣发展的新阶段。然而,壮学的建立和壮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而且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无论是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方法还是研究范围,都需要不断地充实、拓展和深化,因而任重而道远。

刘鹏[6](2011)在《中医学身体观的构建与演变 ——思想史视野下的肾与命门研究》文中指出中医学身体观,是中医学对人体生命的综合认识。通过对中医学身体观的研究,既能了解中医学对身体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又能了解传统文化在中医学中的渗透和表达。是中医学与传统文化相关性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论文以肾与命门的理论构建和演变为切入点,借鉴思想史研究的广阔视野,在梳理历代中医学文献及相关传统文化文献的基础上,还原和分析肾与命门理论建构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阐述了传统文化对中医学身体观构建的影响。并透过肾与命门,重点分析了中医学身体观的构建方式、内涵、特点,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研究认为,中医学身体观具有重时空、重循环、重功能、重联系的特点。中医学身体观研究的重点在于解析身体构建中的诸多要素、明辨身体的主体与阐释身体的方法、洞察身体理论的演变。方技之学对身体结构和功能的感知与体认,为中医学身体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数术之学又赋予了这种身体认识以“合法化”,使中医学身体理论变得更为系统化、理论化,中医学最终形成了与宇宙时空相协调的身体观。肾脏核心理论的形成,展现了中医学身体观讨论重点由外向内的转变、由形器向气化的转变、由纷繁向系统的转变。命门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展现了中医学身体观讨论重点由生成论向本体论的转变。中西文化碰撞中中医学身体观的改变,其本质是传统宇宙时空观念在西学冲击下所作的嬗变。

邓磊[7](2011)在《我国高师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初中阶段的科学课程,自从建国以来基本上实行的是分科课程,直到20世纪80年代,综合科学课程才开始登上了科学教育的舞台。但是由于在全国范围内开设综合科学课程的实验时间很短,所以暴露出了相当多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合格的综合科学课程师资。从1997年湖南怀化学院开始尝试建立培养综合型理科师资的“综合理科”专科专业,到2001年教育部正式批准重庆师范大学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科学教育”本科专业,迄今全国已有60余所高校设置了科学教育本科专业。但是,由于科学教育专业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一个新专业,各高等院校对其还缺乏全面深入的系统研究,使得各院校在专业理念、培养规格、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等专业建设方面还不太规范。这种不规范使得各高校在试办科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各自为政”,“随意性大”。面对60余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各自为政”的现状,本研究希望通过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研究,透视其背景、实施现状、并建构课程设置的框架、探讨在课程设置上的不足,寻求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发展的方向,为我国综合科学课程教师专业化标准的制定找到依据。具体来说,论文包括九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言”:交代选题的缘由和意义,介绍主要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j部分——“文献综述”:先对本论文所涉及到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得出综合科学课程发展的理论依据,分析综合科学课程存在的价值依据。然后,探讨当前我国综合科学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科学教师科学素养这个角度阐明开设科学教育专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后面的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文本分析建立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我国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综合科学教育专业的开设情况以及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第四部分——“课程设置框架建构依据之一:科学教师专业化素养构成研究”:通过科学教师教育标准的国际比较,从综合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维度建构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框架。第五部分“课程设置框架建构依据之二: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研究”:关注发达国家和地区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实施情况,通过对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研究为我国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找到依据。第六部分——“课程设置框架建构依据之三:中小学教师需求调研”:通过对中小学综合科学课程教师在科学教育专业课程需求上的调查研究,从一线教师实际需求的角度找到课程设置框架建构的依据。第七部分——“课程设置框架建构依据之四:科学教育专业师生反馈调研”:关注我国综合科学教育专业的师生对该专业课程设置的认识和看法,从亲身参与者、实践者的角度获取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建构的依据。第八部分——“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通过对不同维度下课程设置框架的整合,建构我国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框架,并根据该框架结构对我国当前综合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比较研究。第九部分——“结论、建议与不足”:阐述研究发现、研究建议及研究不足。研究结论:1.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现状的调查显示:教育部共批准了62所高校开设科学教育专业。其中,2001年批准的有1所;2002年批准开设的有8所;2003年24所;2004年13所;2005年7所;2006年8所;2007年开始不再有新科学教育专业被批准开设。科学教育专业在学位授予上有两种,接近52%的学校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48%的学校授予理学学十学位。对科学教育专业开设院系的调查显示:由化学化工学院开设的有15所;生命科学学院开设的有8所;物理学院开设的有9所;教育学院开设的有9所;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开设的有6所;化学与材料学院开设的有5所;数理学院开设的有5所;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开设的有2所;化学与环境科学系开设的有1所;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开设的有1所;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的有1所。对科学教育专业开设院系的统计显示,由化学化工学院开设的比例非常显着地高于其他院系。对科学教育专业省市分布的调查显示我国大陆有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除了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南省、北京市、天津市这6个地区以外)开设了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其中,西南地区有14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西北地区有8所;华北地区5所;华中地区11所;华东地区16所;东北地区8所。x2检验显示,在西南和华东地区开设科学教育专业的学校数显着地高于其他地区。对62所有资格开设科学教育专业学校的调查发现,其中44所目前还在开设本专业,另外18所由于招生和就业原因没有开设。对开设有科学教育专业的38所高校课程设置的调查发现:在专业必修课程上平均开设门数为16.21门,所占学分比例为37.59%;在教育类课程上,平均开设课程6.97门,所占学分比例为9.74%。对课程结构的调查发现,科学教育专业主要是以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教育类课程和实践课程为分类的。2.对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建构的研究包括四个子研究,由论文的第4部分至第7部分组成。子研究一(第4部分):通过对综合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发现,合格的教师素养包括专业的知识、专业的技能和专业的精神。所以,针对专业知识提出了学科知识和科学知识;在专业技能上提出了实验技能、研究技能、教学技能;在专业精神部分包括专业自我、专业情意等。在专业知识部分,从对《科学课程标准(3-9年级)》的梳理发现: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类知识在数量比例上为2:1:3:2。子研究二(第5部分):通过对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发现,发达国家和地区科学教育专业在课程构成上主要由通识课程、学科课程和教育课程组成。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教育理论课程、教学法课程、教学实践课程、科学教育类课程。但是,国外科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更重视对儿童发展培养的课程和科学史哲类的课程。子研究三和子研究四(第6、7部分)发现:我国从事综合科学课程实践的师生们对课程的关注来自学科类课程和教育类课程。学科类课程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学类五个领域课程;教育类课程则涵盖了教学技能、教育理论、教学法三类领域。通过对第3到第7部分研究的整合,本研究认为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该从学科科学课程领域和教育科学课程领域来进行建构。在学科科学课程领域所设置的课程应该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数学、综合科学、计算机七类;在教育科学课程领域所设置的课程应该包括:教育学理论类、心理学理论类、教学论类、教学技能类、实验教学类课程五类。3.基于课程设置框架,对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学科科学课程领域,38所学校一共开设了123门课程,但是其中超过50%的课程只有一所学校开设,对学校课程开设集中度的检验显示,学校之间存在非常显着的差异,课程设置非常分散。对学科科学课程的比较显示,我国科学教育专业在学科课程类型的设置上存在较为混乱的现象,一些应该在通识模块开设的课程也出现在学科科学课程领域。对学科科学课程领域7类课程的分析显示,化学类、科学类课程的开设门数最多;其次是生物类、物理类、地理类课程;数学、计算机类课程在门数设置上最少;各类学科科学课程在开设数目上存在显着的差异。对地理类课程的比较研究显示,大学地理、宇宙与空间科学课程开设最为集中的课程;在物理类课程领域,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电子电工学这三门课程开设更为显着集中;在生物类课程中,基础生物学、基础生物学实验、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四门课程的开设最为集中;在化学类课程中,大学化学、大学化学实验、环境科学、有机化学这四门课程在集中度上较其他课程更为显着;对综合科学类课程的研究显示,科学史和科学·技术·社会是最主要的两门课程,其他课程开设学校较为分散。对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学五类主要学科科学类课程的统计显示,化学类课程的开设最为集中,其他四类课程的集中情况没有显着差异。123门学科科学课程中,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大学物理实验、环境科学、大学化学实验、基础生物学、生物实验、科学·技术·社会、自然地理导论、地球科学、科技发展史,这11门课程的学校开始情况相较于其他112门课程非常显着地集中。总体来看,在学科科学课程部分,HPS课程和STS课程等科学类课程的学校开设情况显着地低于地理类、物理类、化学类、生物类课程。对教育科学类课程的调查和研究发现:我国现在较为重视该类课程的设置,从以往主要由教育学、心理学、科学学科教学法的“老三门”,学分比例5%~6%的状况,到如今已经接近日本15%的学分比例,虽然较美国、法国20%的比例,英国25%,德国30%的比例还有一定距离,但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教育科学类课程部分,38所学校开设了65门课程,其中接近60%的课程只有一所学校开设。教育科学类课程包括教育理论类、心理学理论类、教学论类、教学技能类、实验教学类五类。其中,教学技能类课程的开设门数显着地多于其他类型课程数;这五类课程的学校开设情况都比较分散,集中度不高。在教育理论类课程中,“教育学”和“教育研究方法”这两门课程的开设情况更为显着地集中;在心理学理论类课程中,“心理学”是开设最为集中的课程;在教学论类课程中,“科学教学论”是最集中开设的课程;在实验教学类课程中,“科学实验教学”是该类课程中最显着集中的课程;对于教学技能类课程:“三笔字训练”、“教师教学语言”、“科学教学技能训练”是最集中的课程。虽然,教育科学类课程还是集中在“老三门”中——教育学、心理学、科学课程教学论。但是,逐渐有更多的学校开始关注实验教学类、教学技能类课程。不过对于教育研究类课程和学生学习类课程的关注非常少。据此,本研究从学科科学类课程和教育科学类课程两个维度在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改革上提出了建议,以供相关行政管理者、专家学者在课程设置时有所参考。

潘荣华[8](2010)在《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近代大规模的西医东渐发端于19世纪初,传教士具有首创之功。传教士传播西医的初始目标是引领中国人皈依基督福音,但是其结果却造成另一种历史图景:大批传教医生掀起“福音婢女”的神秘面纱,开始把医院作为撒播西医仁爱精神的初始阵地。此后,大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西医学校、成立西医社团、译述西医书籍和创办西医报刊,这些现代性传播工具在将西医传播到中国的同时,也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传承方式注入崭新的现代性因素,特别是报刊这种新型传播工具的采用,以其特有的魅力和价值打破普通人际传播的局限,不仅揭开中国近代报刊史的序幕,将大众传播工具和传播模式引入中国,标志着中国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颠覆,而且大大提高西医传播的效果。如果说传教士拉开报刊传播西医的序幕,那么,晚清时期,早期的本土西医群体和留日医学生群体创办的启蒙报刊,则打破外国人操控西医传播权的局面,开创国人主动接受和自觉传播西医的历史新篇章。当然,从其规模和影响上看,自办启蒙报刊尚不足以与传教士报刊相抗衡,但客观上加速了西医传播的本土化进程,对启迪民族精神、谋求救国良策、祛除教会医学的毒魅,起到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特别是陈垣,在学生时代就将个人前途和民族安危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支持收回医学教育权的运动,善于利用报刊的强大宣传和教育功能,开辟一条独特的医学救国之路,他以“着述医”自称,以卫生报刊为阵地,以医学救国为主线,努力宣传救国、保民、强种思想,使救国思想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彰显和传播。从历史传承和空间扩散上看,民国时期西医传播事业较之晚清时期有空前发展,这不仅表现为西医报刊总量飞速增长,也表现在西医传播事业的历史进程上。虽然民国时期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使得西医传播进程呈现出阶段性顿挫和地域性差异,但是始终弦歌不绝,艰难发展。特别是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报刊总量超过前期任何一个阶段,传播中心也历经数次变迁,先是以上海为全国性中心向周围扩散,抗战时期又移至中西部中心城市和革命根据地,最终形成一个多中心多向性扩散网络,传播环境的改善和良性生态的形成,进一步增强报刊传播西医的能力。革命根据地地处偏僻落后的农村,生活环境艰苦,文化教育卫生条件落后,疫病严重威胁军民健康。但是革命根据地克服各种困难,因陋就简,广泛利用各种党报党刊和专业报刊,结合其它形式,开展卓有成效的卫生宣教运动。虽然根据地卫生报刊种类少,生存难,但是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军民的艰苦努力下,胜利完成各个时期的历史使命,把根据地建设成中国卫生宣教事业的先进地区,为各个时期中国农村的卫生建设积累了经验,也为解放后全国卫生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基础。革命根据地卫生宣教事业有很多值得总结的宝贵经验。从传播主体上看,医校报刊、团体报刊、官办报刊、专科报刊和报纸副刊的纷纷出现,表明多主体传播格局已经形成,组织传播最终成为报刊传播西医的主要形式。首先,医校报刊是教育传播的重要媒介和师生学术活动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播和弘扬医学救国精神和职业理念的重要平台。其次,社团与报刊共生是当时中国医界的一道风景线。西医群体、西医社团和西医报刊相辅相成,构成医学发展的内部支撑体系,特别是专科报刊,为西医理论体系的本土化和现代医学体制在中国的建立作了充分的准备。再次,以通俗、简明为特征的报纸副刊纷纷问世,标志着西医传播已经开始由精英阶层向普通大众进行科学教化的等级传播模式。此外,作为政府喉舌的官办报刊,在舆论导向、采编质量等方面都处于优势和主导地位,对西医传播事业有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多元传播格局下西医传播事业的繁荣,给中国近代医学的发展带来什么?文章分别以医校报刊、学术期刊、医团报刊为中心,对西医传播的效果作一宏观考察。首先,民国时期,政府多次颁布法令,收回教育主权,推行学制改革,自办医学院校逐渐取代教会医学校,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西医传播组织,为西医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准备大批后备人才。其次,西医的不断传入预示着西医传播已经从信息接收转变到体制构建上来——理论体系的本土化和实践模式的本土化。学术社团和学术报刊的问世为西医体制在中国的移植与再造提供组织保障和制度基础,促进学术研究向专深方向发展,也促成西医共同体的壮大。再次,西医共同体不仅是现代医学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而且成为现代公共卫生事业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政府施为、社会参与、服务大众是公共卫生的基本特点。公共卫生制度的建构过程实质上是医学的国家化、社会化和大众化过程。事实上,西医共同体在借鉴国外先进的卫生制度时,非常注意公共卫生的国家化、社会化和大众化推进,从而指明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重点问题和发展方向。

詹志华[9](2009)在《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科学史学史以科学史学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探寻中国科学史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揭示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其涉及的范围和内容甚广,包括中国科学史学自身的发生、发展的历史,也包括它与其他学科及社会的关系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不仅可以促进科学史学科以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且可以唤醒人们对科学史学事业的关注、促进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和融合,甚至还有利于科学的创新。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史学性与对应性相统一的原则、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原则、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的原则、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原则。在方法上,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既要运用到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分析法和综合法、历史比较法等,还要运用到许多其他的方法,如统计方法、计量方法、移植法、历时分析与移时分析方法,以及具体研究上的分期、分类及其分层研究的方法,等等。中国科学史学,既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的科学史学,亦包括中国其他地区的科学史学。论文从史学的角度,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萌芽、开创、初步发展、调整与繁荣以及深入发展等不同的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论文还从机构、团体、会议、刊物、论着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大陆科学史学的发展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其中在对会议和论着的梳理,又分为综合史、数学史、物理学史、化学史、天文学史、地理学史、生物学史、医学史、农学史、技术史等方面予以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事业的各个领域存在的发展难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台湾地区的科学史学经历了开创、低谷、转机、兴起与繁荣发展等阶段。论文对这几个阶段台湾地区科学史学发展的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对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机构、团体、刊物、论着亦进行较为详细梳理与介绍。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论文详细地论述了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包括中国科学史、中国史学史在内的历史学科,中国哲学与科学哲学,以及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关系,突出其研究的学术价值。论文还阐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的关系,主要论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科技发明之间的关系,突出了其研究的社会影响。最后,论文把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置身于世界背景下,进行重新审视。在对国外科史学发展历程与国外中国科学史学状况进行必要梳理的前提下,探讨它们对中国科学史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问题。

刘银妹[10](2007)在《广西现代科技史研究》文中认为通过访谈调研,文章回顾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广西在少数民族科技史、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历程,概括了广西科技史研究的经验特色,同时也提出了促进广西科技史研究的一些举措。

二、《壮族科学技术史》评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壮族科学技术史》评介(论文提纲范文)

(1)壮族史诗《布洛陀》的双向译介史(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史诗《布洛陀》的双向译介
    (一)国内译出与评介
        1.唱本搜集
        2.译本情况
        (1)民译汉
        (2)民译外
        3.译本评介
        (1)汉译本评介
        (2)英译本评介
    (二)国外译入与评介
        1.译本情况
        2.译本评介
        (1)国外评介
        (2)国内评介
二、双向译介简评与启示
    (一)双向译介之异同
    (二)双向译介之不足
    (三)后续译介之设想
三、结语

(2)20世纪80年代历史通俗读物的编写、传播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前人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四、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20世纪80年代历史通俗读物的编写
    1.1 编写原因
    1.2 编写成就
    1.3 编写原则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历史通俗读物的传播
    2.1 首届“爱国主义优秀通俗历史读物”的评选:国家层面的倡导
        2.1.1 评选缘由及经过
        2.1.2 获奖作品的广泛传播及社会影响
    2.2 国家推动下的读书活动与历史知识的传播
        2.2.1 职工读书活动
        2.2.2 青年与少儿读书活动
        2.2.3 乡村读书活动
    2.3 历史通俗读物的商业化传播运行
        2.3.1 出版发行行业的新变化对历史通俗读物传播的促进
        2.3.2 书刊宣传与翻译对传播的促进
        2.3.3 书市、书展
第三章 20世纪80年代历史通俗读物的接受
    3.1 从出版情况看读物的接受
        3.1.1 书籍发行量
        3.1.2 书籍再版量
    3.2 从专业工作者看读物的接受
        3.2.1 专业人员作序
        3.2.2 专业书评
    3.3 从普通读者看读物的接受
    3.4 1990年代读物对1980年代读物的接受
        3.4.1 对编纂体裁的接受
        3.4.2 思想与传播方式的接受
结语
附录A 1978-1989年主要新出版历史通俗读物
附录B 1980-1989年出版少数民族文字历史通俗读物
附录C 1985香港“中国书展”参展历史通俗读物目录
附录D 20世纪1980年代报刊杂志历史通俗读物书评汇总
参考文献
致谢

(3)15-18世纪中国与西方技术发展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15-18世纪中西方纺织技术发展比较
    一、15-18世纪中国纺织技术的发展
        (一) 丝纺技术
        (二) 棉纺技术
        (三) 麻葛纺织技术
        (四) 毛纺技术
    二、15—18世纪西方同时期纺织技术的发展
        (一) 毛纺技术
        (二) 麻纺技术
        (三) 棉纺技术
        (四) 丝纺技术
    三、15—18世纪中西方纺织科技发展比较分析
第二章 15-18世纪中西方制盐技术的发展比较
    一、15-18世纪中国制盐技术的发展
        (一) 海盐的生产
        (二) 池盐的生产
        (三) 井盐的生产
    二、15—18世纪西方制盐技术的发展
        (一) 中世纪末期欧洲制盐技术
        (二) 16-17世纪欧洲制盐技术的改进
        (三) 18世纪欧洲制盐技术的改革
    三、15—18世纪中西方制盐业发展的比较与思考
第三章 15—18世纪中西方矿冶技术的发展比较
    一、15—18世纪中国矿冶技术的发展
        (一) 矿物的开采
        (二) 矿物的熔炼
        (三) 铸造
        (四) 锤锻
    二、15—18世纪西方矿冶技术的发展
        (一) 中世纪后期的矿冶技术——以《论冶金》为主要研究对象
        (二) 16—17世纪西方矿冶业的发展
        (三) 18世纪西方矿冶业的进步
    三、中西方矿冶技术的交流——阿格里科拉《论冶金》的东传
    四、我国矿冶技术渐渐落后西方的深层分析
第四章 15-18世纪中西方水利技术的发展比较
    一、15-18世纪中国水利技术的发展
        (一) 治河
        (二) 水资源的利用与治理
        (三) 施工技术改良
    二、15-18世纪西方水利技术的发展
        (一) 城市供排水的发展变化
        (二) 堤坝的发展
        (三) 西方运河的兴建
    三、15-18世纪中西方水利技术发展的比较分析
第五章 15-18世纪中西方农业技术发展比较
    一、15-18世纪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一) 农书和农业理论的发展
        (二) 经营模式改变
        (三) 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以增加收入为中心的多种经营
        (四) 多熟制和新作物引进
        (五) 农具制造技术发展
    二、西方15-18世纪农业技术进步——农业机械化过程
        (一) 15-17世纪西方农业改革的初步探索
        (二) 18世纪工业革命带动下的农业改革
    三、15-18世纪中国对西方农业技术进步的帮助
    四、中西农业发展模式对当今农业发展的启迪
第六章 15-18世纪中西方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整体思考
    一、西方近代科学的起源
    二、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停滞探析
    三、科学革命的产生
    四、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4)当科学史遇上人类学——以少数民族科学史研究为主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起”———背景介绍
2“承”———前人研究
3“转”———四象限法分析人类学转向
4“合”———继往开来
    4.1 对分析方法的进一步说明
    4.2 特点与不足
        4.2.1 独木不成林———研究对象的局限
        4.2.2 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跨学科合作的缺位
    4.3 鉴往知来

(5)壮学的发展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一、壮学的提出与建构
    (一) 壮学的提出
    (二) 壮学的构建
二、壮族研究与壮学体系的建立
    (一) 壮族研究与壮学的建立
    (二) 《壮学丛书》与壮学的构建
三、壮学发展前瞻
    (一) 加强壮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探索。
    (二) 壮学研究领域和研究视野的进一步拓展、提升和深化。
    (三) 加强壮学研究资料体系的建立。
    (四) 加强壮学研究人才的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
    (五) 加强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 特别是加强与壮族具有同源关系的东南亚国家的学术交流与
    (六) 加强对壮学研究成果及其价值的宣传, 扩大壮学成果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6)中医学身体观的构建与演变 ——思想史视野下的肾与命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插图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一、中医学身体观的内涵及特点
        (一) 中医学身体观的内涵
        (二) 中医学身体观的特点
        1. 天人相应,贵在和合:时空的身体
        2. 天道周行,如环无端:循环的身体
        3. 体用兼备,重在释用:功能的身体
        4. 内外相系,各部相连:联系的身体
    二、中医学身体观研究的重点及意义
        (一) 中医学身体观研究的重点
        1. 解析:身体构建中的诸多要素
        2. 明辨:身体的主体与阐释身体的方法
        3. 洞察:身体的演变
        (二) 中医学身体观研究的意义
        1. 基础意义:全面理解中医理论内涵的需要
        2. 现实意义:中医现代化研究的基础
        3. 拓展意义:思想史研究的一个切入点
    三、选取肾与命门作为身体观研究切入点的原因
        (一) 生殖之要:传统文化与医学的一面镜子
        (二) 摄生之要:大众思维中延续的肾与肾虚文化
        (三) 变化之要:易于洞悉身体观之演变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第二章 肾脏核心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所反映的中医学身体观演变
    一、奠基:《黄帝内经》之前早期医学对肾脏核心理论构建的作用
        (一) 原始生殖崇拜与早期医学对生殖核心的论述
        (二) 用药特点与卵生图腾
    二、承启:方技之学展现的社会文化思潮对肾脏核心理论构建的作用
        (一) 探寻方技与中医学身体观关联性的原因
        1. 连接:文献的断层与思维和技术的延续以及研究文本的选择
        2. 内求:中国人体验身体与宇宙的思维和方式
        3. 内景:游离于形气之间的中医脏腑图
        (二) 从“房中”看肾脏核心理论的构建
        1. 术与气:房中文献的论述重点
        2. 术气之要:丹田、肾、二阴
        3. 还精之法:生殖之精向广义肾精的转变
        (三) 从“神仙”看肾脏核心理论的构建
        1. 术与气:导引、行气文献的论述重点
        2. 术气之要:丹田与肾
        3. 收缩后阴:丹田、后阴、肾
    三、过渡:水崇拜对肾脏核心理论构建的作用
        (一) 水生万物:水崇拜与生殖
        (二) 水几于道:水崇拜与古代宇宙生成论
        (三) 精水相类:肾藏精与肾主水
        1. 生殖之精内涵的递进与扩大
        2. 肾藏精向肾主水的过渡及肾主水的初始内涵
        3. 肾主水内涵的扩大和肾与膀胱脏腑相关的形成
    四、归纳:数术对肾脏核心理论构建的作用
        (一) 天人相合:身体与早期的数术时空观
        (二) 时空藏象:身体与成熟的宇宙时空观
    五、升华:肾为人身之本的终极塑造
    六、小结:肾脏核心理论的形成所展现的中医学身体观演变
        (一) 由外向内转变的身体观
        (二) 由形器向气化转变的身体观
        (三) 由纷繁向系统转变的身体观
第三章 命门学说的形成发展及其所反映的中医学身体观演变
    一、摄生之泉源:方技之学对命门学说形成的奠基作用
    二、人身之太极:理学思想对命门思想成熟的促进
    三、医随文变:命门学说的发展所展现的中医学身体观演变
    四、医文离合:透过命门看徘徊于医文之间的中医学身体观
第四章 中西碰撞中传统中医学身体观的演变
    一、误读与汇通:传统中医学身体观的失语
    二、反思与解析:传统中医学身体观的自我阐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详细摘要

(7)我国高师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主要概念的界定
    2.2 国内外科学教育专业的发展概况
3 我国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
    3.1 我国高师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开设现状
    3.2 我国高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4 课程设置框架建构依据之一:科学教师专业化素养构成研究
    4.1 国外科学教师教育标准评介
    4.2 综合科学教师专业素养建构
    4.3 我国科学教师专业素养构建的要素研究
    4.4 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建构思考
5 课程设置框架建构依据之二: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研究
    5.1 港台地区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5.2 西方国家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5.3 基于国际比较的课程设置框架建构
6 课程设置框架建构依据之三:中小学科学教师需求调研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方法
    6.3 研究结果
    6.4 总结
7 课程设置框架建构依据之四:科学教育专业师生反馈调研
    7.1 教师对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反馈
    7.2 学生对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反馈
    7.3 基于实践者反馈的课程框架建构
8 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8.1 学科科学类必修课程分类比较
    8.2 学科科学类必修课程总体比较
    8.3 教育科学类必修课程比较
    8.4 总结
9 结论、建议和不足
    9.1 结论
    9.2 建议
    9.3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中、小学科学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二 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调查问卷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8)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 关于近代报刊、西医报刊、西医传播和报刊传播西医的研究
        (二) 相关近代医学史研究
    三、主要研究内容
    四、本文努力的方向和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第一章 传教士开创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之先河(1807-1911年)
    一、动机与路径:西医跨文化传播的策略选择
        (一) 藉医传教: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艰难博弈
        (二) 传播路径:从医疗空间到舆论空间的多维渗透
    二、传教士:报刊传播西医之发端
        (一) 报刊:一种面向中国人的新型传播媒介
        (二) 西医传播:从综合报刊到专业报刊的嬗变
    三、近代传教士传播西医的历史作用
第二章 国人自办启蒙报刊传播西医之早期动员(1886-1911年)
    一、尹端模:第一份自办医刊的创办者
    二、青年陈垣的医学救国思想与实践——以《医学卫生杂志》和《光华医事卫生杂志》为中心
        (一) 从革命报人到着述医:陈垣的医学救国思想与实践
        (二) "着述医"陈垣的医学着述及其历史影响
    三、赴日留学:德日西医体系的传入
        (一) 留学日本:国人留学习医的"终南捷径"
        (二) 日本:留学生报刊传播西医的域外努力
        (三) 上海:留学生报刊传播西医的域内探索
    四、自办西医启蒙报刊的示范意义
第三章 以城市为中心西医传播网络的形成与发展(1912-1949年)
    一、民国时期西医报刊历史传承的特点
        (一) 时空分布
        (二) 阶段性顿挫和持续性发展
        (三) 地域性分异和网络化扩散
    二、上海:西医传播全国中心的确立及其动因
        (一) 经济繁荣的拉动
        (二) 西学东渐的推动
        (三) 西医群体的努力
        (四) 租界卫生的示范
        (五) 政府决策的导引
    三、抗战时期传播中心的西移及其影响
        (一) 抗战时期传播中心西移的原因
        (二) 传播中心西移的重要意义
        (三) 传播中心西移后西医传播内容的拓展
第四章 革命根据地卫生宣教事业的勃兴(1931-1949年)
    一、土地革命时期卫生报刊的萌芽及其防疫宣传
        (一) 卫生专业报刊的萌芽
        (二) 综合性报刊的防疫动员
    二、抗日战争时期卫生报刊的发展及其卫生宣教
        (一) 新四军二、三师的《医务生活》与《先锋医务》
        (二) 山东军区的《军医杂志》、《山东医务杂志》和《胶东医刊》
        (三) 陕甘宁边区的《国防卫生》及其它综合性报刊
    三、解放战争时期卫生报刊的拓展
        (一) 《山东卫生》
        (二) 《健康报》(复刊)
        (三) 《野战卫生》与《中南卫生》
    四、革命根据地卫生宣教的历史经验
        (一) 党政部门高度重视,各级领导身体力行
        (二) 强化组织保障,确保政策跟进
        (三) 因陋就简,充分利用党报专刊
        (四) 目标明确,突出重点
        (五) 科学实用,务求实效
第五章 多主体传播格局下中国近代医学的走向(1912-1949)
    一、多元主体传播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一) 医校报刊蓬勃发展
        (二) 社团报刊脱颖而出
        (三) 专科报刊异军突起
        (四) 卫生副刊异彩纷呈
    二、教育传播的国家化与西医群体的成长——以校办报刊为中心
        (一) 教育体制的转换及其对西医教育的影响
        (二) 医校报刊的繁荣
        (三) 医校报刊成为西医群体成长的舞台
    三、现代医学体制的移植与再造——以专业社团的学术期刊为中心
        (一) 中华医学会与西医体制的构建
        (二) 中华护士会与中国护理学的发展
        (三) 中国生理学会与中国生理学的奠基
        (四) 中华民国药学会与中国药学的肇兴
    四、传统卫生模式的颠覆与超越——以民间社团的普通报刊为中心
        (一) 政府施为与社会参与:现代公共卫生之滥觞
        (二) 让公众理解传染病:以中国防痨协会和中华麻风救济会为例
        (三) 妇女与儿童的发现:以节育运动和慈幼运动为例
本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9)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科学史学史及其研究概况 二、中国科学史学史的研究对象 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价值 四、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方法 五、本文的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史概述 第一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机构和团体选介 第三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会议、刊物选介 第四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论着选介 第五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之展望 第二章
    中国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开创及早期研究 第二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低谷、转机与兴起 第三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建制与繁荣 第三章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相关学科 第一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历史学科 第二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传统哲学 第三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哲学 第四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社会学 第四章
    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 第一节
    科学史学的创新意蕴 第二节
    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 第三节
    科学史学与科技发明 第五章
    境外科学史学发展概况 第一节
    国外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境外科学史学的组织与会议 第三节
    国外科学史学的文献与刊物 第六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学史学 第一节
    境外的中国科学史学 第二节
    国外科学史学之借鉴意义 第三节
    中外科学史学交流之途径 第四节
    "全球化"与中国科学史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广西现代科技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制化
    (一) 研究单位及概况
        1.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
        2.广西民族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3.广西中医学院壮医药系和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二) 研究刊物——《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三) 学会民间研究组织
        1.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少数民族科技史分会。
        2.广西科技史学会。
        3.广西民族医药协会。
二、各个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及所取得的成果
    (一) 少数民族科技史
        1.铜鼓研究。
        2.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研究。
        3.少数民族医学史研究。
        4.壮族科技史研究。
    (二) 学科史
        1.骨伤科技术史研究。
        2.电磁学史研究
    (三) 科学技术与社会
        1.企业技术发展史研究。
        2.科技人类学。
    (四) 科学精神、科学方法
    (五) 其他
三、广西科技史研究的经验与特色
    (一) 经验
        1.科技史研究者重视打实打牢基本功。
        2.紧紧抓住少数民族地区特色选题开展研究, 并不断推陈出新。
    (二) 研究方法特色
        1.注重田野调查
        2.注重科技考古
        3.注重与人类学结合
四、建 议
    (一) 广西科技史界学者应定期举行学术研讨会
    (二)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三) 建立科技史图书档案馆

四、《壮族科学技术史》评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壮族史诗《布洛陀》的双向译介史[J]. 张羽. 民族翻译, 2021(05)
  • [2]20世纪80年代历史通俗读物的编写、传播与接受[D]. 张嘉欣. 河南师范大学, 2018(01)
  • [3]15-18世纪中国与西方技术发展比较分析[D]. 马冲. 辽宁师范大学, 2018(05)
  • [4]当科学史遇上人类学——以少数民族科学史研究为主的讨论[J]. 林达,胡鸿保.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5]壮学的发展与前瞻[J]. 覃彩銮. 广西民族研究, 2014(06)
  • [6]中医学身体观的构建与演变 ——思想史视野下的肾与命门研究[D]. 刘鹏.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12)
  • [7]我国高师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研究[D]. 邓磊. 西南大学, 2011(02)
  • [8]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研究[D]. 潘荣华. 安徽大学, 2010(10)
  • [9]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D]. 詹志华. 厦门大学, 2009(01)
  • [10]广西现代科技史研究[J]. 刘银妹.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03)

标签:;  ;  ;  ;  ;  

猜你喜欢